跳至內容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資治通鑑》編者是古代中國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書名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編年體的史書,共294卷,跨古代中國16個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書中包括的傳記人物名稱及概述,詳細請參見具體人物條目。

周紀

卷一

  • 魏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 趙籍:獻子生籍,是為烈侯。
  • 韓虔:韓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為景侯。
  • 智宣子:初,智宣子將以瑤為後。
  • 智果:智果別族於太史為輔氏。
  • 趙簡子: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後,不知所立。乃書訓戒之辭於二簡,以授二子曰:「謹識之。」
  • 尹鐸:簡子使尹鐸為晉陽。請曰:「以為繭絲乎?抑為保障乎?」簡子曰:「保障哉!」尹鐸損其戶數。
  • 趙襄子
  • 豫讓:智伯之臣豫讓欲為之報仇。
  • 樂羊
  • 田子方: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每過段干木之廬必式。
  • 李克:李克出,見翟璜。翟璜曰:「今者聞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誰為之?」克曰:「魏成。」
  • 吳起:吳起者,衛人,仕於魯。齊人伐魯,魯人慾以為將,起取齊女為妻,魯人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大破齊師。
  • 燕湣公
  • 智瑤:智宣子將以瑤為後。智果曰:「不如宵也。"
  • 智宵
  • 趙伯魯
  • 韓康子:智襄子為政,與韓康子、魏桓子宴於藍台。
  • 魏桓子
  • 段規:智伯請地於韓康子,康子欲弗與。段規曰:「智伯好利而愎,不與,將伐我;不如與之。彼狃於得地,必請於他人;他人不與,必向之以兵。然則我得免於患而待事之變矣。」
  • 任章:智伯又求地於魏桓子,桓子欲弗與。任章曰:「何故弗與?」
  • 郗疵:郗疵謂智伯曰:「韓、魏必反矣。」
  • 張孟談:趙襄子使張孟談潛出見二子,曰:「臣聞脣亡則齒寒。今智伯帥韓、魏而攻趙,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
  • 代成君:襄子為伯魯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後。封伯魯之子於代,曰代成君,
  • 趙浣: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
  • 趙桓子
  • 韓武子
  • 子夏
  • 段干木
  • 魏擊: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擊。
  • 任座:文侯問於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
  • 翟璜
  • 魏成
  • 西門豹:君內以鄴為憂,臣進西門豹;
  • 屈侯鮒:君之子無傅,臣進屈侯鮒。
  • 曾參:起始事曾參,母死不奔喪,曾參絕之。
  • 燕僖公;燕湣公薨,子僖公立。
  • 周威烈王
  • 周安王姬驕:王崩,子安王驕立。
  • 楚聲王:盜殺楚聲王,國人立其子悼王。
  • 楚悼王
  • 韓景侯:韓景侯薨,子烈侯取立。
  • 韓烈侯
  • 趙武侯:趙烈侯薨,國人立其弟武侯。
  • 秦簡公:秦簡公薨,子惠公立。
  • 秦惠公
  • 王子定:王子定奔晉。
  • 駟子陽:鄭人殺其相駟子陽。
  • 俠累:三月,盜殺韓相俠累。
  • 嚴仲子:俠累與濮陽嚴仲子有惡。
  • 聶政:軹人。嚴仲子乃使政刺俠累。
  • 聶嫈:韓人暴聶政屍於市,購問,莫能識。其姊嫈聞而往哭之,
  • 鄭繻公:鄭駟子陽之黨弒繻公,而立其弟乙,是為康公。
  • 鄭康公
  • 宋悼公: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
  • 宋休公
  • 晉烈公:晉烈公薨,子孝公傾立。
  • 晉孝公
  • 田常:初,田常生襄子盤,盤生莊子白,白生太公和。是歲,田和遷齊康公於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 田盤
  • 田白
  • 田和
  • 齊康公
  • 田文:魏置相,相田文。
  • 公叔:魏相公叔尚魏公主而害吳起。
  • 秦出公:秦惠公薨,子出公立。
  • 趙敬侯:趙武侯薨,國人復立烈侯之太子章,是為敬侯。
  • 韓文侯:韓烈侯薨,子文侯立。
  • 趙朝:趙公子朝作亂,出奔魏,與魏襲邯鄲,不克。
  • 秦獻公:秦庶長改逆獻公於河西而立之;殺出子及其母,沉之淵旁。
  • 庶長改
  • 田午:齊太公薨,子桓公午立。
  • 楚肅王:楚悼王薨,貴戚大臣作亂,攻吳起,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起,並中王屍。既葬,肅王即位。使令尹盡誅為亂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餘家。
  • 齊威王:齊桓公亦薨,子威王因齊立。
  • 晉靖公:晉孝公薨,子靖公俱酒立。
  • 子思:子思言苟變於衛侯
  • 苟變
  • 公丘懿子:子思曰:「以吾觀衛,所謂『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
  • 魯穆公:魯穆公薨,子共公奮立。
  • 魯共公
  • 韓哀侯:韓文侯薨,子哀侯立。
  • 周烈王:王崩,子烈王喜立。
  • 趙成侯:趙敬侯薨,子成侯種立。
  • 燕辟公:燕僖公薨,子辟公立。
  • 宋桓公:宋休公薨,子桓公立。
  • 衛慎公:衛慎公薨,子聲公訓立。
  • 衛聲公
  • 韓懿侯:韓嚴遂弒哀侯,國人立其子懿侯。
  • 韓廆:初,哀侯以韓廆為相而愛嚴遂,二人甚相害也。
  • 魏罃: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與公中緩爭立,國內亂。
  • 公中緩
  • 即墨大夫:齊威王召即墨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人民給,官無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萬家。
  • 阿大夫:召阿大夫,語之曰:「自子守阿,譽言日至。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昔日趙攻鄄,子不救;衛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
  • 楚宣王:楚肅王薨,無子,立其弟良夫,是為宣王。
  • 剔成:宋辟公薨,子剔成立。
  • 周顯王:王崩,弟扁立,是為顯王。
  • 王錯:魏大夫王錯出奔韓。
  • 公孫頎:公孫頎謂韓懿侯曰:「魏亂,可取也。」

卷二

  • 秦獻公:秦獻公敗三晉之師於石門,斬首六萬。王賜以黼黻之服。
  • 公孫痤:秦、魏戰於少梁,魏師敗績;獲魏公孫痤。
  • 衛聲公:衛聲公薨,子成侯速立。
  • 衛成侯
  • 燕桓公:燕桓公薨,子文公立。
  • 燕文公
  • 秦孝公:秦獻公薨,子孝公立。
  • 公孫鞅:公孫鞅者,衛之庶孫也,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痤.
  • 公叔痤
  • 景監:衛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監以求見孝公,說以富國強兵之術。
  • 公子虔: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
  • 公孫賈
  • 韓懿侯:韓懿侯薨,子昭侯立。
  • 韓昭侯
  • 齊威王:齊威王、魏惠王會田於郊。
  • 魏惠王
  • 檀子: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
  • 盼子
  • 黔夫
  • 種首
  • 景舍:魏惠王伐趙,圍邯鄲。楚王使景舍救趙。
  • 田忌:齊威王使田忌救趙。初,孫臏與龐涓俱學兵法。
  • 孫臏
  • 龐涓:魏龐涓伐韓。韓請救於齊。
  • 昭奚恤:楚昭奚恤為相。江乙言於楚王.
  • 江乙
  • 申不害: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申不害者,鄭之賤臣也,學黃、老、刑名,以干昭侯。
  • 趙成侯:趙成侯薨,公子緤與太子爭立。緤敗,奔韓。
  • 趙緤
  • 趙范:趙公子范襲邯鄲,不勝而死。
  • 大夫牟:齊殺其大夫牟。
  • 魯康公:魯康公薨,子景公偃立。
  • 魯景公
  • 公子少官: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帥師會諸侯於逢澤以朝王。
  • 田嬰:齊因起兵,使田忌、田嬰、將之,田盼孫子為師,以救韓,直走魏都。齊王封田嬰於薛,號曰靖郭君。
  • 田盼
  • 太子申:魏人大發兵,以太子申為將,以御齊師。
  • 鄒忌:成侯鄒忌惡田忌,使人操十金,卜於市,
  • 魏卬:衛鞅將兵伐魏。魏使公子卬將而御之。
  • 楚宣王: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
  • 楚威王
  • 秦惠文王: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之。
  • 趙良:趙良見商君,商君問曰:「子觀我治秦,孰與五羖大夫賢?」
  • 祝歡:君又殺祝歡而黥公孫賈。
  • 孟軻:鄒人孟軻見魏惠王。
  • 子思:孟子師子思,嘗問牧民之道何先。
  • 屈宜臼:韓昭侯作高門,屈宜臼曰:「君必不出此門。」
  • 越王無彊:越王無彊伐齊。
  • 韓宣惠王:韓高門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 蘇秦: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北報趙,車騎輜重擬於王者。
  • 趙肅侯:趙肅侯大說,厚待蘇秦,尊寵賜賚之,以約於諸侯。
  • 犀首:會秦使犀首伐魏,大敗其師四萬餘人,禽將龍賈,取雕陰,且欲東兵。  
  • 龍賈    
  • 鬼谷先生    
  • 張儀:張儀者,魏人,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縱橫之術,蘇秦自以為不及也。  
  • 齊宣王:齊威王薨,子宣王辟疆立;知成侯賣田忌,乃召而復之。  
  • 燕易王:燕文公薨,子易王立。    
  • 衛平侯:衛成侯薨,子平侯立。  
  • 楚懷王:楚威王薨,子懷王槐立。  
  • 宋公剔成:宋公剔成之弟偃襲攻剔成。剔成奔齊,偃自立為君。 
  • 宋王偃   
  • 公子華:秦公子華、張儀帥師圍魏蒲陽,取之。   
  • 公子繇:張儀言於秦王,請以蒲陽復與魏,而使公子繇質於魏。
  • 趙武靈王:趙肅侯薨,子武靈王立。置博聞師三人,左、右司過三人,先問先君貴臣肥義,加其秩。
  • 肥義
  • 衛嗣君:衛平侯薨,子嗣君立。
  • 燕文公夫人:蘇秦通於燕文公之夫人,易王知之。
  • 周顯王:王崩,子慎靚王定立。
  • 周慎靚王  
  • 燕王噲:燕易王薨,子噲立。         
  • 田文:靖郭君有子四十餘人,其賤妾之子曰文。靖郭君卒,文嗣為薛公,號曰孟嘗君。     
  • 公孫戌:孟嘗君門人公孫戌        
  • 公仲
  • 公叔
  • 繆留

卷三

卷四

卷五

秦紀

卷六

卷七

卷八

漢紀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魏紀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晉紀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六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第一百

卷第一百一

卷第一百二

卷第一百三

卷第一百四

卷第一百五

卷第一百六

卷第一百七

卷第一百八

卷第一百九

卷第一百十

卷第一百一十一

卷第一百一十二

卷第一百一十三

卷第一百一十四

卷第一百一十五

卷第一百一十六

卷第一百一十七

卷第一百一十八

宋紀

卷一百一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 拓跋提:魏吐京胡及山胡曹僕渾等反;二月,征東將軍武昌王提等討平之。
  • 曹仆渾
  • 沮渠昭儀:魏主大怒,賜沮渠昭儀死,並誅其宗族,唯沮渠祖以先降得免。
  • 沮渠牧犍:又有告牧犍猶與故臣民交通謀反者,三月,魏主遣崔浩就第賜牧犍死,謚曰哀王。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 何尚之:甲辰,以尚書令何尚之為左光祿大夫、護軍將軍,以左衛將軍顏竣為吏部尚書、領驍騎將軍。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 張永:春,正月,張永等棄城夜遁。會天大雪,泗水冰合,永等棄船步走,士卒凍死者太半,手足斷者什七八。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齊紀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梁紀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陳紀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八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隋紀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唐紀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卷二百一

卷二百二

卷二百三

卷二百四

卷二百五

卷二百六

卷二百七

卷二百八

卷二百九

卷二百一十

卷二百一十一

卷二百一十二

卷二百一十三

卷二百一十四

卷二百一十五

卷二百一十六

卷二百一十七

卷二百一十八

卷二百一十九

卷二百二十

後梁紀

卷二百六十六

卷二百六十七

卷二百六十八

卷二百六十九

卷二百七十

卷二百七十一

後唐紀

卷二百七十二

卷二百七十三

卷二百七十四

卷二百七十五

卷二百七十六

卷二百七十七

卷二百七十八

卷二百七十九

後晉紀

卷二百八十

卷二百八十一

  • 安重榮:詔以前北面招收指揮使安重榮為成德節度使,以秘瓊為齊州防禦使。遣引進使王景崇諭瓊以利害。
  • 秘瓊
  • 王景崇
  • 范延光:初,天雄節度使兼中書令范延光微時,有術士張生語之云:「必為將相。」

卷二百八十二

卷二百八十三

  • 趙瑩:丙寅,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趙瑩為侍中,以杜重威為順國節度使兼侍中。

卷二百八十四

  • 石贇:二月,甲辰朔,命前保義節度使石贇守麻家口,前威勝節度使何重建守楊劉鎮,護聖都指揮使白再榮守馬家口,西京留守安彥威守河陽。

卷二百八十五

後漢紀

卷二百八十六

卷二百八十七

卷二百八十八

卷二百八十九

後周紀

卷二百九十

卷二百九十一

卷二百九十二

卷二百九十三

卷二百九十四

  • 後周世宗
  • 王漢璋:右龍武將軍王漢璋奏克海州。
  • 韓令坤: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權揚州軍府事。
  • 尹日就:先是帝遣左諫議大夫長安尹日就等使吳越,
  • 章九齡:蜀右補闕章九齡見蜀主,以九齡為毀斥大臣,貶維州錄事參軍。
  • 後蜀後主:蜀主問奸佞為誰,指李昊、王昭遠以對。
  • 李昊
  • 王昭遠
  • 張彥卿:唐楚州防禦使張彥卿固守不下。
  • 鄭昭業:彥卿與都監鄭昭業猶帥眾拒戰
  • 高保融:高保融遣指揮使魏璘將戰船百艘東下會伐唐,至於鄂州。
  • 魏璘
  • 易文贇:唐以天長為雄州,以建武軍使易文贇為刺史。
  • 司超:黃州刺史司超奏與控鶴右廂都指揮使王審琦攻唐舒州,擒其刺史施仁望。
  • 王審琦
  • 施仁望
  • 楊廷璋:建雄節度使真定楊廷璋奏敗北漢兵於隰州城下。
  • 孫議:時隰州刺史孫議暴卒,
  • 李謙溥:廷璋謂都監、閒廄使李謙溥
  • 李景遂:唐太弟景遂前後凡十表辭位
  • 李景達:齊王景達亦以敗軍辭元帥。
  • 李弘冀:立弘冀為皇太子,參決庶政。
  • 李從嘉:其弟安定公從嘉畏之,不敢預事,專以經籍自娛……唐主欲方其母弟鄭王從嘉,尋徙從嘉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居東宮。
  • 慕容延釗: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釗將步騎
  • 宋延渥:命武勝節度使宋延渥以水軍巡江。
  • 李重進:上遣李重進將兵趣廬州。以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領淮南節度使,
  • 唐中主李璟:唐主避周諱,更名景
  • 陳覺:乃遣兵部侍郎陳覺奉表,請傳位於太子弘冀
  • 邵可遷:吳越奏遣上直都指揮使、處州刺史邵可遷
  • 路彥銖:秀州刺史路彥銖以戰艦四百艘、士卒萬七千人屯通州南岸。
  • 劉承遇:覺請遣其屬閤門承旨劉承遇如金陵
  • 錢弘俶:賜錢弘俶犒軍帛三萬匹
  • 趙匡贊:以右龍武統軍趙匡贊為節度使。
  • 徐遼:唐主遣其臨汝公徐遼代己來上壽。
  • 張永德:命鎮寧節度使張永德將兵備御北邊。
  • 趙匡胤:以太祖皇帝領忠武節度使
  • 安審琦:徙安審琦為平盧節度使。
  • 郭崇:成德節度使郭崇攻契丹東城
  • 馮延己:左僕射、同平章事馮延己罷為太子太傅
  • 嚴續: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嚴續罷為少傅、樞密使
  • 常夢錫:翰林學士常夢錫屢言延己等浮誕,不可信,唐主不聽。
  • 馮延魯:始命太僕卿馮延魯、衛尉少卿鍾謨使於唐
  • 鍾謨:禮部侍郎鍾謨請鑄大錢。
  • 李筠:昭義節度使李筠奏擊北漢石會關,拔其六寨。
  • 胡立:蜀主報以前歲遣胡立致書於周而不答。
  • 元稹:以元稹《均田圖》遍賜諸道。
  • 留從效:唐清源節度使兼中書令留從效
  • 蔡仲贇:留從效遣牙將蔡仲贇衣商人服,以絹表置革帶中,間道來稱籓。
  • 李征古:唐主以樞密副使、工部侍郎李征古為鎮南節度副使。
  • 袁從范:昭慶宮使袁從范從景遂為洪州都押牙
  • 南漢中宗:南漢中宗殂,長子衛王繼興即帝位,更名鋹,改元大寶。
  • 劉鋹
  • 龔澄樞:鋹年十六,國事皆決於宦官玉清宮使龔澄樞及女侍中盧瓊仙
  • 盧瓊仙
  • 曹彬:命西上閣門使靈壽曹彬使於吳越。
  • 殷崇義:唐主復遣吏部尚書、知樞密院殷崇義來賀天清節。
  • 高防:以戶部侍郎高防為西南面水陸制置使,
  • 李玉:右贊善大夫李玉為判官。
  • 許文稹:左監門衛上將軍許文稹、右千牛衛上將軍邊鎬、衛尉卿周廷構於唐。
  • 邊鎬
  • 周廷構
  • 李昊:蜀主命李昊草書,極言拒絕之。蜀主以李昊領武信節度使,
  • 艾潁:詔左散騎常侍須城艾潁等分行諸州,均定田租。
  • 竇儼:敕竇儼編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乃命竇儼討論古今,考正雅樂。
  • 王彥超:李玉牒永興節度使王彥超,索兵二百
  • 李承勛:蜀歸安鎮遏使李承勛據險邀之。
  • 趙崇韜:蜀主以右衛聖步軍都指使趙崇韜為北面招討使,
  • 孟貽業:以奉鑾肅衛都指揮使、武信節度使兼中書令孟貽業為昭武、文州都招討使,
  • 趙思進:左衛聖馬軍都指揮使趙思進為東面招討使,討使。
  • 韓保貞:山南西道節度使韓保貞為北面都招
  • 宋齊丘:唐太傅兼中書令楚公宋齊丘多樹朋黨。
  • 陳喬:唐主心慍,即命中書舍人豫章陳喬草詔行之。
  • 高彥儔:蜀以峽路巡檢制置使高彥儔為招討使。
  • 安友進:平盧節度使、太師、中書令陳王安審琦僕夫安友進與其嬖妾通,謀殺審琦。
  • 安審琦嬖妾
  • 安守忠:後數日,其子守忠始知之,執友進等。
  • 蕭承訓:處士蕭承訓校定石磬,今之在縣者是也。
  • 王朴:王樸素音律,帝以樂事詢之。
  • 袁彥:命步軍都指揮使袁彥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
  • 孫行友:命義武節度使孫行友扞西山路,
  • 吳廷祚:以宣徽南院使吳廷祚權東京留守、判開封府事,
  • 張美:三司使張美權大內都部署。
  • 王洪:契丹寧州刺史王洪舉城降。
  • 韓通:以韓通為陸路都部署,
  • 終廷暉:契丹守將終廷暉以城降。
  • 姚內斌:契丹守將姚內斌舉城降。
  • 劉楚信:契丹莫州刺史劉楚信舉城降。
  • 高彥暉:契丹瀛州刺史高彥暉舉城降。彥暉,薊州人也。
  • 劉重進:趣先鋒都指揮使劉重進先發,據固安。
  • 李在欽:擒契丹易州刺史李在欽。
  • 陳思讓:義成節度留後陳思讓為雄州都部署。
  • 張丕:昭義節度使李筠奏擊北漢,拔遼州,獲其刺史張丕。
  • 李從善:唐主遣其子紀公從善與鍾謨俱入負。
  • 符皇后:立皇后符氏,宣懿皇后之女弟也。
  • 柴宗訓:立皇子宗訓為梁王,領左衛上將軍,梁王宗訓即皇帝位。
  • 柴宗讓:宗讓為燕王,領左驍衛上將軍。立皇弟宗讓為曹王,更名熙讓;
  • 魏仁浦:上欲相樞密使魏仁浦,議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為相。
  • 王溥:加王溥門下侍郎,與范質皆參知樞密院事。
  • 范質
  • 張昭:上嘗問大臣可為相者於兵部尚書張昭,昭薦李濤。
  • 李濤
  • 李澣:濤與弟澣俱以文學著名。
  • 王著:上以翰林學士單父王著幕府舊僚,屢欲相之。
  • 向拱:以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向拱為西京留守。拱,即向訓也。
  • 唐鎬:惟樞密副使、給事中唐鎬勸之。
  • 韓熙載:中書舍人韓熙載請鑄鐵錢。
  • 李起:右補闕李起上言。
  • 柴熙謹:熙謹為紀王,熙誨為蘄王。
  • 柴熙誨
  • 張洎:句容尉全椒張洎上言,擢洎為上元尉。
  • 閻式:乃薦其所善閻式為司議郎,掌百司關啟。
  • 李德明:李德明之死也,唐鎬預其謀。
  • 張巒:謨與天威都虞候張巒善,
  • 鍾允章:南漢主以中書舍人鍾允章擢為尚書右丞、參政事。
  • 許彥真:內侍監許彥真望之曰:「此謀反也!」。
  • 李托:彥玉清宮使龔澄樞、內侍監李托等共證之,
  • 薛用丕:命宦者與禮部尚書薛用丕雜治之。
  • 鍾邕:但恨邕、昌幼,不知吾冤。
  • 鍾昌
  • 何敬洙:以武清節度使何敬洙為南都留守,
  • 陳繼善:以兵部尚書陳繼善為南昌尹。
  • 徐及甫:都官郎中徐及甫自負才略,仕不得志,
  • 王令儀:謀奉前蜀高祖之孫少府少監王令儀為主以作亂,
  • 竇儀:端明殿學士、兵部侍郎竇儀使於唐。
  • 荊罕儒:契丹主遣其舅使於唐,泰州團練使荊罕儒募刺客使殺之。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