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廉丹(?—22年),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王莽新朝大司馬。戰國時期趙國廉頗後人。汉朝时因豪强身份而从苦陉迁徙到杜陵。父亲廉褒担任过右将军[1]

生平

王莽代汉后,贬鉤町王为侯。鉤町王怨恨,牂柯大尹周钦诈杀邯。邯弟承攻杀周钦,州郡击之,不能服。复杀益州大尹程隆。王莽遣平蛮将军冯茂讨伐益州。三年间士兵因疾病死亡有十分之七,但叛乱依旧未镇压。王莽召回冯茂并处死他。再派遣宁始将军廉丹与庸部牧史熊征讨。刚开始战事顺利,后来粮草无法跟上部队,士卒饥疫,死者数万。王莽眼看战事焦灼,干脆又召回了廉丹[2][3]

廉丹回到常安后,王莽准备让廉丹和严尤一同讨伐匈奴单于,因严尤反对而作罢[4]

綠林赤眉起義後,任更始將軍,地皇三年(22年)孟夏,與太師王匡率十幾萬大軍,前往山東,鎮壓樊崇赤眉軍,沿途部隊姦淫燒殺,無惡不作,屠殺百姓近萬人。民間流傳歌謠:「寧逢赤眉,不逢太師(王匡),太師尚可,更始(廉丹)殺我」。廉丹下属馮衍认为新室之兴,英俊不附,海内溃乱,人怀德,勸廉丹屯兵大郡,背叛王莽以待時變,廉丹不聽。廉丹、王匡进军無鹽(今山東東平縣),顺利攻破。赤眉军董宪等众数万人在梁郡,王匡欲进击之,廉丹以为刚打下無鹽,战士疲劳,当休养生息。王匡不听,引兵独进,廉丹随之。合战成昌(今山東東平東南无盐村附近),兵败,王匡逃走。廉丹大骂王匡:“小儿可走,吾不可!”最终战死。廉丹手下校尉汝云、王隆等二十馀人听说廉丹战死,感慨地说:“廉公已死,我们谁还有脸活着!”于是冲入董宪军中,全部阵亡。整个王匡、廉丹联军被殲萬餘人。史稱“成昌之戰”。王莽听闻廉丹战死后感到悲伤,下诏赐谥廉丹为果公[5]。有孫名廉范

参考文献

  1. ^ 《后汉书》卷三十一:汉兴,以廉氏豪宗,自苦陉徙焉。世为边郡守,或葬陇西襄武,故因仕焉。曾祖父褒,成哀间为右将军,祖父丹,王莽时为大司马庸部牧。
  2. ^ 《汉书》卷95:王莽篡位,改汉制,贬钩町王以为侯。王邯怨恨,牂柯大尹周钦诈杀邯。邯弟承攻杀钦,州郡击之,不能服。三边蛮夷愁扰尽反,复杀益州大尹程隆。莽遣平蛮将军冯茂发巴、蜀、犍为吏士,赋敛取足于民,以击益州。出入三年,疾疫死者什七,巴、蜀骚动。莽徵茂还,诛之。更遣宁始将军廉丹与庸部牧史熊大发天水、陇西骑士,广汉、巴、蜀、犍为吏民十万人,转输者合二十万人,击之。始至,颇斩首数千,其后军粮前后不相及,士卒饥疫,三岁馀死者数万。
  3. ^ 《汉书》卷九十九:是时,关东饥旱数年,力子都等党众浸多。更始将军廉丹击益州不能克,徵还。
  4. ^ 《汉书》卷九十九:(王莽)欲遣(严)尤与廉丹击匈奴,皆赐姓徵氏,号二徵将军,当诛单于舆而立代之。
  5. ^ 《汉书》卷九十九:冬,无盐索卢恢等举兵反城。廉丹、王匡攻拔之,斩首万馀级。莽遣中郎将奉玺书劳丹、匡,进爵为公,封吏士有功者十馀人。赤眉别校董宪等众数万人在梁郡,王匡欲进击之,廉丹以为新拔城罢劳,当且休士养威。匡不听,引兵独进,丹随之。合战成昌,兵败,匡走。丹使吏持其印韍符节付匡曰:“小儿可走,吾不可!”遂止,战死。校尉汝云、王隆等二十馀人别斗,闻之,皆曰:“廉公已死,吾谁为生?”驰奔贼,皆战死。莽伤之,下书曰:“惟公多拥选士精兵,众郡骏马仓谷帑藏皆得自调,忽于诏策,离其威节,骑马呵噪,为狂刃所害,乌呼哀哉!赐谥曰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