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页的主題是漢朝以來的梁國和梁郡。关于南齐时在今安徽省境设置的郡,請見「
梁郡 (南齐)」。
梁郡,中国漢朝時設置的郡,曾多次改稱梁國。
历史
漢初,漢高帝將秦朝的碭郡封給了彭越,彭越之後,高帝第五子劉恢為梁王。呂后又封呂產、劉太為梁王。西漢時,梁國包括八縣:碭縣 、甾縣、杼秋縣、蒙縣、已氏縣、虞縣(今虞城)、下邑縣(今安徽省碭山)、睢陽縣(今商丘市)。三萬八千七百九戶,十萬六千七百五十二口[1]。
漢文帝繼位後,四子劉揖,次子劉武先後為梁王,劉武傳九王,王莽時斷絕,改為陳定郡,新朝末東漢初劉永為梁王。
漢明帝以第七子劉暢為梁王,傳六王,曹魏廢黜。東漢梁國包括九縣:下邑縣、睢陽縣、虞縣、碭山縣、蒙縣、穀熟縣、鄢縣、寧陵縣、薄縣。八萬三千三百戶,四十三萬一千二百八十三口[2]。
曹魏黄初中改故梁国置,治所在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南),曹魏梁王曹悌(232年-265年)。西晋时改梁国,下辖睢陽縣、蒙縣、虞縣、下邑縣、寧陵縣、穀熟縣。晋朝梁王:梁孝王司马肜(265年-302年)、梁怀王司马禧(303年-311年)、梁殇王司马悝(?-317年)、梁声王司马翘(317年-326年)、梁王司马㻱(359年-?)、梁王司马和(387年-392年)、梁王司马珍之(393年-417年)。
南朝宋初复改梁郡,移治下邑县(今安徽省砀山县)。北魏复还故治。隋朝开皇初年废。大业初年,复改宋州为梁郡。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唐朝初年废[3][4]。
注释
|
---|
|
|
|
注释 |
---|
注1: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蜀漢 炎興元年( 263年)、孫吳 天紀四年( 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标“*”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东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广运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