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MtBell/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MtBell!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百科人:Wing (留言) 2008年9月8日 (一) 19:48 (UTC)[回覆]

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恭喜您!您最近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條目南京大華大戲院經推薦後,獲選於首頁作新條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薦其他您關注的條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提名。在您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條目中,總計有6篇條目獲推薦作首頁新條目展示。

6

我家原住在夫子廟附近,可惜現在我不在南京。我會儘自己的能力,南京市中華中學條目是我創建的。--Kelu (留言) 2009年5月5日 (二) 15:51 (UTC)[回覆]

條目質量提升計畫也可在此發起Portal:南京/提升計劃。--安可 留言請按此請來啟動質量提升討論)發表於 2010年9月28日 (二) 14:03 (UTC)[回覆]

謝謝

版權的問題太複雜了,從Flickr上只看見了cc-by.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6日 (三) 13:15 (UTC)[回覆]

是,有一個特別討厭,我也懶得回了,每天回一句,讓他們等去,反正現在頁面是符合我的意思的。
那兩張都在同一個相冊里[1]他要是不改也沒辦法,我只能等到暑假回家再跑到原位置上來兩張了
那個和你辯論建國日期的,因該是 逍遙玉笛 吧,人還不錯,至少用東北話說色(shǎi)還對。
中山陵的,新街口的,湖南路的,最好再建一個河西CBD,那是相當有發展的,那裡是體現現代化的最好視角。依我的想法,和經濟,商業,教育有關的要大幅提升。此外,很多條目面臨的問題都是陳舊,比如南京一中尚處於民國時期。需要更新相關資料。我現在已經建了一個河西中央公園文字還需擴充,圖片只能靠自己去照了。我感覺條目文字不必太多,其次要條理很清晰才舒服。適當的發展一些小而精的條目如河西中央公園,獅子山之類也是很有必要的,總之這是一個相當宏大的工程,但想要很快出視覺效果,換高質量圖片最快。

南京主題頁

原來的主題頁太垃圾了,我已經把它全部重新作了,南京主題頁,參考了一下Portal:台灣,外觀結構有點類似,代碼差距較大,基本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8日 (五) 15:17 (UTC)[回覆]

那四張照片的主題應該是,六朝,民國,現代,活力。現缺民國,和六朝的,現在缺民國篇和活力篇,民國篇想用新街口的工行(前民國交通銀行)的(還沒找着),中山陵用得太多就有點濫了,活力篇想用1912的,現在還沒找着太滿意的。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8日 (五) 15:58 (UTC)[回覆]
請問你是怎樣發現有覆舟山條目存在的?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9日 (六) 14:10 (UTC)[回覆]
我打算把南京信息框圖片換為可否?這幾天我儼然已經成了說客,在Flickr上說完這位又說那位,總算有願意貢獻的了。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9日 (六) 14:48 (UTC)[回覆]
因該是傍晚,這張已經相當不錯了,我以前也在紫金山上拍過效果不行,我記得好像原來有一張俯視圖再信息框的,現在哪去了?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9日 (六) 15:15 (UTC)[回覆]

英文維基南京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那張也不太清楚。太有幸了,我也是一中的,2007屆的,英文維基里一中條目就是我寫的。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9日 (六) 15:27 (UTC)[回覆]

一共5張,是請別人幫忙改的版權。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11日 (一) 04:42 (UTC)[回覆]
上次那個說我用鼓動性語言的,你說維基人是有祖國的,他祖國哪裡?我看了他個人頁面的歷史,就是here,自家人拆台。。。

多謝兄支持,可惜第一方案沒有通過,請兄也支持第二方案,至少讓第二方案順利通過,謝謝。——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5月9日 (六) 03:19 (UTC)[回覆]

Template:汶川大地震紀念專題,不過已經上了首頁,好像除了管理員都不能編輯了。——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5月12日 (二) 00:24 (UTC)[回覆]
呵呵,放了一天不到已經不錯了,今後這樣的投票不會再有了,應該知足了啊。現在還有人在互助客棧對我口誅筆伐,但為了八萬多死難同胞(包括失蹤者),我也認了。——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5月13日 (三) 00:35 (UTC)[回覆]
嗯,好的,不過我可能只能在蘇州市區範圍內拍照,其餘五縣市的話未必有機會去,我爭取吧。——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5月13日 (三) 01:12 (UTC)[回覆]

浡泥國王墓 照片

閣下如果在南京,不知能否拍下浡泥國王墓條目相關的照片或找到無版權的圖片?我苦於不在國內,無法拍攝需要的照片。冒昧留言,不勝感激~另外,我很支持你們的南京條目提升計劃。我很喜歡南京,雖然我是北京人,只去過南京一次。我願意也為你們的計劃出一份力——余兮 (留言) 2009年5月11日 (一) 17:31 (UTC)[回覆]

  • 謝謝你的回覆,原來我們都不能拍照,彼此彼此。flickr上面的照片大多數都標註了「all rights reserved」,用一張很麻煩。我開始關注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之後才發現,原來身邊有一些重要的古蹟不但自己沒去過,甚至根本沒聽說過。大家一起努力編寫相關條目吧,希望有機會可以合作。余兮 (留言) 2009年5月12日 (二) 10:17 (UTC)[回覆]
    • 很好啊,我馬上就整理完華北地區的列表了,現在還差河南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導航模板,今晚可以做完。正在琢磨下一步的方向呢。你說的「各省市」,我不知道是不是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果是的話,我的想法是,和全國的模板類似,但是略有區別,因為許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會在若干年後升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這樣在維基條目中只要更改一下模板名稱就可以直接從省級改為國家級了,其他參數都不用變。我前陣子做過一個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模板,可以參看宣仁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等條目,題頭用什麼顏色我還沒想好,暫時用的北京建築的主色調灰色。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可以套用這種模板。但是沒有必要全國每個省都做一個模板,可以做一個模板叫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按照各省的情況直接更換省市名稱就可以了。不知君意下如何?余兮 (留言) 2009年5月12日 (二) 14:16 (UTC)[回覆]

關於鹿角

這ID是百度貼吧的常客,只不過這幾個月不知跑哪去了 。—星光下的人留言 2009年5月11日 (一) 22:44 (UTC)[回覆]

Re:南京勵志社建築群

今天一天勞頓,沒來得及去圖書館,8點才徹底完事。用的是google圖書搜索,正巧發現了那一句,且有頁碼。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14:24 (UTC)[回覆]

多謝理解

多謝理解!!

亞夫方罍的現有條目有版權問題

您好,您編撰的亞夫方罍條目和亞(害)方罍——精緻瑰麗的酒器——《中國古代藝術鑄造系列圖說》之二十五所提供的專著非常相似。請您依照WP:POL來編撰相關內容。--SH9002 (留言) 2009年5月16日 (六) 19:13 (UTC)[回覆]

請儘量溝通,但是假如實在不行的話請到互助客棧去求助。--Wing (留言) 2009年5月16日 (六) 19:35 (UTC)[回覆]

Re :台城的DYK存檔分類

已處理—天上的雲彩 พูดคุย 2009年5月19日 (二) 16:21 (UTC)[回覆]

Re

可以,我在flickr上看見一張台城的照片不錯,正在向作者要版權。此外,發現擴充新街口困難重重,很少能有網上資源直接用。要擴充這篇還要再新建幾個條目。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23日 (六) 02:34 (UTC)[回覆]

中山陵的建築過程,上次我寫了一些,感覺差不多夠了,倒是建築特色基本沒有,一部分是融在墓區形制里的。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23日 (六) 03:06 (UTC)[回覆]
我越來越感到南京可寫得太多了,以前只聞北京有「燕京八景」。現在卻發現有「金陵四十八景」之說。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23日 (六) 18:11 (UTC)[回覆]
我找到的台城是這張[2],不過貌似沒戲了。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26日 (二) 05:24 (UTC)[回覆]
上次提到的,作者同意了。我每次請求幫助改授權時,都說明是南京提升計劃使用,並附上南京提升計劃,和南京主題頁的鏈接,迄今只有2人還沒回復,其中1人應該沒戲了。我打算替換掉台城里的一張差不多角度的。還是加一張吧Huang Sir (留言) 2009年5月28日 (四) 17:37 (UTC)[回覆]
音樂台網上相關文字都大同小異,只能自己再改一改了。Huang Sir (留言) 2009年6月1日 (一) 09:34 (UTC)[回覆]
貌似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上的數據資料也需更新。Huang Sir (留言) 2009年6月9日 (二) 12:33 (UTC)[回覆]
中山陵的建築特色的確難寫,網上基本上沒什麼可用的。昨天,去找一個馬來西亞華人要大屠殺紀念館萬人坑的圖片,結果他到想起那裡不允許拍照了。。。Huang Sir (留言) 2009年6月10日 (三) 05:10 (UTC)[回覆]

她的照片我看見了,昨天用了一張擴建後"萬人坑"遺址的。最近有時間的話,我把大屠殺紀念館好好寫一下。Huang Sir (留言) 2009年6月12日 (五) 02:17 (UTC)[回覆]

我已將南京中央商場放至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6月14日。順便問一下,如何移動條目比如你將音樂台移到中山陵音樂台,我用剪切粘貼的方式,編輯歷史就分離了。Huang Sir (留言) 2009年6月14日 (日) 06:46 (UTC)[回覆]
我已將福昌飯店放在了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可惜暫時沒找着有關可用的照片,我已經和Farm說了,讓他幫照一張。Huang Sir (留言) 2009年6月18日 (四) 13:34 (UTC)[回覆]
但是OTS手搖電梯暫時沒有相關條目,作為一個名詞應該有內部連結,如果這樣提問就有紅字。況且現在很多人投過票了,再改不太好吧。Huang Sir (留言) 2009年6月19日 (五) 02:26 (UTC)[回覆]
窨井蓋有錯誤?Huang Sir (留言) 2009年6月21日 (日) 06:28 (UTC)[回覆]
我提醒farm去特意看一下窨井蓋正有此意,問題是到底是文獻對蓋上文字描述錯誤,還是壓根就不是民國時期的窨井蓋(我叫傾向後者,正常的窨井蓋都有無恥小偷拖走,更不用提文物)Huang Sir (留言) 2009年6月21日 (日) 16:22 (UTC)[回覆]
現在發現新街口要擴寫,需要的是時間,隨着時間的發展相關新聞會偷漏一點過去的歷史,及相關數據,儘管這些一次性很難找全。Huang Sir (留言) 2009年6月22日 (一) 15:51 (UTC)[回覆]

邀請參加第七次動員令

MtBell/存檔1您好:

第七次動員令將在7月15日開始,8月31日結束,為期一個半月,歡迎您的參與。

本次動員令的六個主題分別是:優化工程體育地理節日人物方針翻譯

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七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利用{{subst:動員令}},將此邀請函發給還沒有接獲邀請的維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品質。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

邀請人: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5月23日 (六) 09:19 (UTC)[回覆]

請閣下前往互助客棧參與討論

我已將某問題提交至互助客棧討論[3] 請閣下前去參與討論,予我解惑。佳佳和莉莉 (留言) 2009年5月28日 (四) 08:36 (UTC)[回覆]

re

無法打開?—Wmrwiki (留言) 2009年6月3日 (三) 11:47 (UTC)[回覆]

朝鮮相關條目爭議

請至這裡參加討論,謝謝。——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6月4日 (四) 06:29 (UTC)[回覆]

邀請討論

謝謝。——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顧心陽 (留言) 2009年6月8日 (一) 05:32 (UTC)[回覆]

討論:香港主權移交討論則可。—Mokaw (留言) 2009年6月14日 (日) 03:21 (UTC)[回覆]

南京的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關於移動請求

您好,提醒您在提出移動請時時,應參考Wikipedia:移動請求#請求頁面移動的步驟,在提出移動請求的同時,請務必在該條目的討論頁(Talk:石頭城 (南京))上發起討論並加上移動模板{{move|建議之新名稱}},以讓其他關切該條目之用戶可以了解您提出的建議。—Alberth2-汪汪 2009年6月18日 (四) 00:46 (UTC)[回覆]

本人最近撰寫了中山碼頭條,望蒞臨指導

因前幾天去中山碼頭坐了兩次輪渡,又拍了點照片,就想寫下這個條目。目前基本框架已經完成,還需要您以「批判的眼光」審視以利改進。目前仍在用戶頁內,預計在動員令期間正式貼到條目名字空間。多謝!——武鐵輛玻《——》旅客意見簿 2009年6月29日 (一) 15:14 (UTC)[回覆]

支持一下

wikipedia:中國維基媒體協會/籌備Huang Sir (留言) 2009年7月23日 (四) 03:21 (UTC)[回覆]

對不起,是我搞錯了

實在佩服閣下用心,這些資料確實有用。至於開個頁面,似乎多放數天再收更多意見後才開較佳。窗簾布(議會廳)(參與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28日 (二) 01:00 (UTC)[回覆]

強化同行評審

多謝你的意見。但何謂「通過同行評審」?誰決定某條目是否通過了同行評審?YunHuBuXi 2009年8月6日 (四) 15:18 (UTC)[回覆]

本身願意在同行評審提意見的人已經夠少了,還要更多的人在那兒打分,可行嗎?「冷清」始終是瓶頸啊。YunHuBuXi 2009年8月7日 (五) 02:25 (UTC)[回覆]

有關南京市條目

您好!有關南京市條目的修改,本人反對只在註解裡說明,理由已陳述於編輯摘要中:「南京失去中華民國法定國都地位必須寫入本文, 否則讀者只看到上文會誤解至今仍是法定國都。」若您有不同意見,請針對粗體字部分在編輯摘要或討論頁提出說明,切勿無故回退。至於本人在該條目討論頁所添加的「Talk:南京市#重申:自1947年起南京已非中華民國法定國都,旨在說明南京市已非中華民國法定國都的觀點與理據,並非強調其重要性,所以您在那裡說重要或不重要,實在不是重點。

事實上,如果本條目前文不提南京是中華民國法定國都,讀者不會在此處被誤導,本人自然也不需要添加相關內容。Kolyma (留言) 2009年8月13日 (四) 13:17 (UTC)[回覆]

您好!目前的寫法已能充分反映事實,並避免誤解。謝謝!—Kolyma (留言) 2009年8月13日 (四) 23:55 (UTC)[回覆]


HI,上個月沒收到南京相關條目的進展呢~

景山公園正在這裡參選優良條目,希望能提些建議。謝謝。余兮 (留言) 2009年9月4日 (五) 10:40 (UTC)[回覆]

RE:當前狀況

  • 同感,暑假本打算多做點貢獻,但發現要做的事實在太多。。。此外全面的新增是該停一下(本人頗感疲倦),許多遺留待寫的條目也有一些苦於不好找文字資料 (來源單一,多數雷同)暫無法開工,提升特色很有必要,先提升南京主條目吧,起點高一點,你主筆的靜海寺也不錯,易於拓展,此外關於經濟 相關資料,估計不太可能找到較為整體的材料,只能查一些舊新聞,從片言隻語中獲得。可不可以在國慶前夕動員一下,大家都有時間。好像還有南京新人加入。Huang Sir (留言) 2009年9月14日 (一) 16:29 (UTC)[回覆]
  • 南京中還可以加入一些描述行政事務方面的章節,主要內容包括一些重要的行政改革,如黨內直選等,其實這方面總結一下也不少。Huang Sir (留言) 2009年9月14日 (一) 16:39 (UTC)[回覆]
Huang Sir通過即時通訊讓在下給您的回答以下內容:Huang Sir從教育網上中文維基所用的搜狗的出國代理把維基封掉了,暫時還沒想出來怎樣翻過去,所以南京的提升計劃暫時沒法做(不知道是不是十一的緣故,要是那樣就麻煩了),所以暫時沒法編輯。—奔流沙 (留言) 2009年9月17日 (四) 17:07 (UTC)[回覆]
現在,我掙扎着找到了一個代理,不知以後情形怎樣,不過現在儘管速度較慢,但總算能進來了。你是否有一些即使通訊的工具?如有,可否用電子郵件告知。Huang Sir (留言) 2009年9月21日 (一) 14:58 (UTC)[回覆]

re:help

您好,您只能給同樣已驗證電郵地址的用戶發送郵件。在該用戶的用戶頁或對話頁左邊的工具箱內可找到「發電子郵件給他」,或使用Special:電郵用戶/Kegns這樣的內部連結來發送郵件。--KEGNS 2009年9月22日 (二) 05:04 (UTC)[回覆]

re:關於照片更新

1中山陵的照片我已恢復,原照片是豎排的,更適合放置於條目右側。 2南京長江大橋雕像的照片,拍攝角度一樣,而本人上傳的照片更加清晰,所以未恢復。 User:Emcc83

優良條目

好久不見,靜海寺條目被User:圍棋一級提名優良條目候選了,有時間去看看吧~余兮 (留言) 2009年10月28日 (三) 07:44 (UTC)[回覆]

  • 他對和作者溝通這方面要求比較嚴,只要作者沒表態說條目完成了,他都會直接按照這個理由投反對票,特別是圍棋一級提名的,以前還批評幾句,現在乾脆一概如此回應了……余兮 (留言) 2009年10月29日 (四) 16:23 (UTC)[回覆]
咳,他也不知道說了多少次了,沒人聽,而且確實許多人看都不看就給優良條目投贊成票,還有許多人情票,他也有些動怒。靜海寺確實是在建築形制這一部分有些薄弱,如果有機會擴充,評上優良條目完全沒問題。余兮 (留言) 2009年10月29日 (四) 16:36 (UTC)[回覆]

すみません

我一時激動,對不起原諒我。下次我會注意用詞。--俠刀行 (留言) 2009年11月20日 (五) 03:00 (UTC)[回覆]

譴責摘葫蘆者案

看到你在那邊的意見,想跟你討論一下。那麼製作更多的法則、非活躍的維基人或者外人(只讀不寫條目)責罵管理員;令致更多管理員辭職;也只會令依然在位的管理員變相成為擁有壟斷的無形權力。換句話說,無論大眾對中維責罵、提議、令中維變得更好,最後那些「厚麵皮」、「一皮天下無難事」或者「冒用社群的名義」的管理員和長期參與的維基人才是最終得益者?如果是這樣,那真恐怖。Cybercavalier (留言) 2009年11月26日 (四) 22:29 (UTC)[回覆]
就「想見未來管理員權利必然日漸集中,乃至成為外人眼中的特權」一句來説,我覺得不活躍管理員離任規定或者罷免管理員制度的存在變相支持了上述的觀點;我認爲提出或支持摘葫蘆者的人士算是得益者的小巫,大巫在於管理員離任規定和罷免管理員制度庇護下又不用負責的人。Cybercavalier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06:05 (UTC)[回覆]

中國近代史任務

麻煩您去看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內容,把有問題的地方找出來,沒有的話本當最好。主要是有沒有侵權、可靠來源、等待擴充的部份等等。

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閣下一直在整理維基百科:侵權拯救工作小組/拯救條目列表,卻不肯加入維基百科:侵權拯救工作小組,這次在下懇請閣下加入,同時還望閣下高見。—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09年12月8日 (二) 01:59 (UTC)[回覆]


抗戰條目

你好!我看到你在百團大戰的討論,我的想法和你一樣,在條目里看到國共雙方互相貶低是很悲哀的事情。我在抗日戰爭遇到反覆回退,往前走兩步就給人往後拖一步,實在疲倦。如果你有空,能不能一起來改進這個條目?我現在手頭的參考文獻有:

  • 軍事科學院《中國抗日戰爭史》
  • 郭汝瑰《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
  • 日本防衛廳《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
  • 《八路軍表冊》
  • 《抗戰時期重要資料統計集》
  • 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

這些都可以在網上找到pdf版本,如果你有需要我也可以發給你。謝謝!--Gilgalad 2009年12月10日 (四) 17:21 (UTC)[回覆]

你好,維基中有些作者本身缺乏歷史知識又憑主觀喜好,造成某些條目老是反覆。我是準備跟那個傢伙耗上,否則大家真正花的時間做的建設性改動被一兩個人就輕易破壞了。現在我一周上去如果條目被破壞就恢復,而且我們要利用維基的規則,去破壞頁提報告,不是真為了要把誰封禁,而是防止總是惡人先告狀。

不過我目前空閒時間不多,最近幾個月可能沒有多餘時間去做大的條目改進,只能先保持條目不被破壞和小幅修改。維基百科中抗戰條目質量比較差,正面戰場戰役多數都很簡單,敵後戰場就基本沒有了。我也在寫一些敵後戰場的條目,但因為忙一直沒整理好,也就沒有放上來。我主要的參考資料是南京大學出版社的《中國抗日戰爭史》。 --馬不停蹄 (留言) 2009年12月11日 (五) 05:31 (UTC)[回覆]

有空的話就來幫忙校對吧。--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7日 (日) 10:53 (UTC)[回覆]

貢獻記錄的事不用擔心,先在那裡面校完,然後我把整個頁面一起移過去。反正又不是拿來沖新薦的,校好了直接沖優良。--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7日 (日) 17:28 (UTC)[回覆]
人名的話,第一次出現是可寫全文,後來出現就只簡寫了——例外是如果簡寫是最常見的專指該人的稱呼,那麼第一次出現是就寫簡寫也未嘗不可;達芬奇、但丁、拉伯雷這些就是適用例外情況的。參見我昨天提的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梅第奇家族系列的命名問題。我也贊同用「美第奇」,順便把那些條目的名字也統一下。--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8日 (一) 03:00 (UTC)[回覆]

關於美第奇

我在菲菇那個段落里回復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1月5日 (二) 04:31 (UTC)[回覆]

re:

感謝您在RFA中提出的寶貴意見,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注意這些問題的—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1月27日 (三) 04:31 (UTC)[回覆]

cobrachen

這人編輯風格中立性有問題,問題不斷,有人盯着還出問題,何況沒人盯的條目,他自己都說有很多人像我一樣說過,他進來那麼多年還那樣編,我看沒埃到教訓他還會那樣編,誒。我上網條件差,靠你們多留意了。另還有朝鮮戰爭空戰米格走廊的條目。-- [ ] 2010年2月16日 (二) 17:56 (UTC)[回覆]

關於旗幟

2007年11月的鄧小平條目所使用的模版和現在的模版並不相同,所以成型這個說法有待商榷。至於討論是否有道理,我去仔細看看。--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3月2日 (二) 08:04 (UTC)[回覆]

模板不同,恐怕不能夠一體對待。如果現在這個模板最初也沒有國旗,那麼移除,我並沒有意見。--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3月4日 (四) 03:56 (UTC)[回覆]

方針說要尊重原來的模樣,但原來的模樣也要基本定下來了才好,連模板都在變的情況下,說明條目還在大幅度改善。依此時就為標準了,恐怕欠妥。請考慮。--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3月4日 (四) 04:07 (UTC)[回覆]

方針是說的這部分放不放國旗的問題,但如果部分根本就還沒定型,這樣也不准修改,就不合情理了。--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3月4日 (四) 07:58 (UTC)[回覆]

我的本意是希望你認真考慮我的意見,閣下的動作,我原則上不會反對。但閣下說我「不夠誠意」的指控,我很憤慨。本人遇上過毫無誠意的討論者,深知其中煩惱,所以,對閣下的指控,我嚴重不能認可。我們的分歧,實際上是方針中沒有講清楚的灰色區域,閣下在意見沒有充分交換的基礎上,就直接動作了,明顯對我不夠尊重。請閣下認真考慮,回複本人這段發言,我好決定明天是否對條目採取一定動作。--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3月4日 (四) 14:09 (UTC)[回覆]

看了閣下對於抗日戰爭和鄧小平條目的編輯,知道閣下並非不講理之人,實際上,我也覺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模板是有不妥之處,既然涉及灰色地帶,我想不放各退一步,不要長久僵持爭論下去。 清朝 中國這兩個模板我覺得是一個普遍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竊以為,條目是需要發展的,國旗模板的誕生相比也有一個過程,望閣下本着發展的觀點來促進條目發展,儘快達成共識。等候回音。--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3月4日 (四) 14:58 (UTC)[回覆]

我們都說過了,方針本身是沒問題的。但我們談到的這個是灰色地帶,2007年哪個版本能否成為標準我有異議,前面也講過。並,方針是為了避免爭議,但如果添加後不存在爭議,又如何不可呢?相信閣下也仔細看過方針和討論,對此應該有所理解。閣下理性討論,我暫且不會動作,希望繼續交換意見。--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3月5日 (五) 09:40 (UTC)[回覆]

目前該頁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長但語文版本數目過少(少於十五個)的候選淨支持數不多(不到三個),如en:Nicholas Mercatoren:Mononymous personen:Environmental issueen:TWASen:Glebe, New South Walesen:Pictorial mapsen:Nested radicalen:Value judgmenten:Gene Robinsonen:Windsor Report,希望你能參與TOTW候選投票,畢竟先前已經有一些這類的候選落選(如en:HTML e-mailen:Science educationen:Social control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Egmont Prinz zur Lippe-Weisenfelden:British baseballen:Proposals for a Jewish state等),我並不希望類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0年3月16日 (二) 11:14 (UTC)[回覆]

copyvio模板

原來想起強調作用,把「不要修改本頁內容」那一句給着色強調一下的,光粗體的話似乎用戶注意程度不是很高,想問問你的意見-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3月24日 (三) 01:30 (UTC)[回覆]

那句話貌似已經加粗體和下劃線了,也許楷體會有幫助。但是真的不確保用戶真的會看額⋯⋯前一陣還遇到了臨時頁面侵權的—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3月24日 (三) 01:45 (UTC)[回覆]

好的,看起來改過的不加顏色是很協調—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3月26日 (五) 01:03 (UTC)[回覆]

Copyvio 模板

見閣下不斷回退,未知所為何故?敬候回覆。—J.Wong 2010年3月26日 (五) 10:57 (UTC)[回覆]

re晉西北交通破襲戰

謝謝了,[4]

八卦一下,你的名字用兩個完全不同的英文容易讓人誤解哦,可以考慮用戶更名,很方便的。-- [ ] 2010年3月31日 (三) 08:47 (UTC)[回覆]

Template:中共文革前事件歡迎補充,標題未定.-- [ ] 2010年3月31日 (三) 09:00 (UTC)[回覆]
[5]官方排序你有麼,還是官方也沒排序?-- [ ] 2010年3月31日 (三) 09:05 (UTC)[回覆]
[6]我原來也估計是百團的,但那書沒歸入,也可能是筆誤。這書你可以到gougou.com下載,軍事科學院是官方數據比較客觀的,價格近萬,嚇人。你知不知道平型關戰鬥的殲敵千餘的數據包不包括「腰站戰鬥」的?-- [ ] 2010年3月31日 (三) 17:36 (UTC)[回覆]

邀請投票

你好,在下第一次參選獎項,正在進行拓荒專家獎候選[7],由於一些莫名其妙的票目前支持票可能還差一些且完結期已近,現邀請您投票,但無論您投的是什麼票,如有不明歡迎給我留言,謝謝。-- [ ] 2010年4月2日 (五) 10:37 (UTC)[回覆]

不客氣,謝謝!歡迎繼續補充User:Sinai.-- [ ] 2010年4月3日 (六) 08:35 (UTC)[回覆]

謝謝提醒

按道理的確是犯戒了,在此道歉。嗔怒對我而言一直是最難做的,那人屢次添加個人見解,以前我是幫忙修改(擦屁股),現在明白他可能從未有過善意。旁敲側擊不成,只能當頭喝棒了。—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4月10日 (六) 05:43 (UTC)[回覆]

申請罷免管理員User:Shizhao投票

我注意到你在Wikipedia:申請罷免管理員/Shizhao/第4次投票時未加上理由。如果日後嚴格地復核投票結果,你的一票就有被註為無效的可能。請你考慮前去補上一個簡短的理由吧。—Computor (留言) 2010年4月11日 (日) 21:27 (UTC)[回覆]

您討論頁頂部的黃色框真陰險啊……我上當了還以爲出了bug…… 囧rz……,如果把英文改成中文就更逼真了。—尖尖的鹿角 (留言) 2010年4月25日 (日) 18:47 (UTC)[回覆]

這是從菲菇那偷來的。--Gilgalad 2010年4月26日 (一) 16:31 (UTC)[回覆]

請留簽名

您好,看到您在塔的特色條目撤銷頁面點這裡投票,請留下您的簽名(--~~~~)以使投票生效。謝謝!--Smartneddy(Talk) 2010年4月26日 (一) 04:08 (UTC)[回覆]

謝謝您的提醒,我相信這個條目的質量,但不想一下子胡亂加上好多無謂的注釋滿足提議撤銷的人,我會補充注釋,但是五一前沒有時間,要慢慢來了。--Smartneddy(Talk) 2010年4月27日 (二) 07:05 (UTC)[回覆]

關於阿撒晡魯的問題

關於阿撒晡魯,我也深感惱火。不過根據維基的原則,除了保持毅力,做到以事實服人(要讓他服,我實在沒什麼信心,倒不是道理不夠充分,而是他根本就沒有認真交流的打算)。但只要做到了有足夠的事實,相信最後維基百科應該會支持正確的版本。--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4月27日 (二) 12:47 (UTC)[回覆]

閣下的想法很有道理,可以實踐。--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4月28日 (三) 04:32 (UTC)[回覆]

re

我和他們很久沒有聯繫了,不過內容我們可以繼續寫,閣下也可以徑直將寫好的內容移到主條目(最近沒有太多的時間寫條目)。--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4月28日 (三) 12:48 (UTC)[回覆]

感謝。--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5月3日 (一) 06:02 (UTC)[回覆]

「出生」與「出身」

您好!在「鄧小平」條目中您說前面有時間限制,但是那個時間應該不是做限制語的吧,那個時間可是在前面的括號裡面的……—Jsjsjs1111 (留言) 2010年5月3日 (一) 02:50 (UTC)[回覆]

Re:南京建築

感謝邀請,在下是建築學專業的,目前還在濟南,下半年將在南京攻讀建築歷史與理論的研究生。暫時在忙畢業設計,加上需要把維基中濟南和青島的一些計劃再做些推進,所以目前對南京民國建築還處於了解階段,很高興看到您以及Huang Sir等人的基礎建設,下半年這些建築有時間的時候我會去走走看看,除擴充內容外,在拍照和繪圖方面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校園建築方面在下主要對教會大學很感興趣,目前只擴充了一下比較了解的齊魯大學,南京的金陵大學(南大)和金陵女子大學(南師)今年春天複試的時候順便去參觀了下,花木繁盛,鬱鬱蔥蔥,比在中央大學(東大)看大草坪好多了。可惜未帶相機,希望下次去的時候能拍出幾張好照片。—貓貓的日記本 (留言) 2010年5月6日 (四) 03:07 (UTC)[回覆]

  • 我在1996年去過南京自助旅行,參觀過東南大學(原民國時期的中央大學)及金陵大學,那時就覺得東南大學的西式禮堂真典雅,前幾年又設立了吳健雄紀念館!金陵大學則是企圖進行中國古典建築與現代建築融合,很奇妙,民初中國國力雖不強,但仍可以感受到一個新生的發憤力量,一種文明萌芽的感覺,不要忘記北京輔大
  • 也許這本書對你有用: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作者:傅朝卿/出版社:臺北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出版日期:1993/12/01/語言:中文/繁體/ISBN:9576381770 Encolpius (留言) 2010年5月27日 (四) 06:48 (UTC)encolpius[回覆]

Re 徐向前

我拿着PDF書寫,ISBN沒有問題,是1987年7月第一版,3塊錢,解放軍出版社,ISBN在第V頁,全書共907頁。另,我只是非常討厭別人干涉我的工作,完全不是針對閣下,只是不喜歡分神去做其他事情。已經把我的聯繫方式發到閣下信箱裡了,有空線上聊。此地人多眼雜。—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5月16日 (日) 22:44 (UTC)[回覆]

文言維基的首字

因為文言裡面是右往左書,所以球上面第一個字是「典」(典大基維)。 囧rz……NewSpeaks友愛部真理部 2010年5月25日 (二) 04:01 (UTC)[回覆]


你看行不行!

  • 您是Gilgalad君嗎?
  • 由於要貼到日文維基上,我把一些單位簡稱改為正式名稱,再依照表格的年份分段落排列
  • 當然作者還是您!我不能奪人之美,你若檢視過後沒問題後,煩請到我個人的討論區留言,我再貼過去!Encolpius (留言) 2010年5月25日 (二) 16:33 (UTC)ENCOLPIUS[回覆]
  • Please help to translate to Japanese!
  • 終戰時132萬人:日本GHQ戰後軍令部統計的中華民國「陸軍」作戰犧牲131萬9958人
  • 終戰時132萬人:國民黨政府調查,1947年5月中華民國行政院賠償委員會引用1946年國防部初步調查的數字是「軍人作戰死亡132萬8501人」。這個數字指「中華民國國軍」的作戰犧牲人數,不包括平民死亡、共產黨軍隊死亡人數、不包括病死、徵兵等過程中損失的國軍人數。
  • 1948年438萬人:國民黨政府調查,這個數字的出處同樣是1947年的中華民國行政院賠償委員會,僅指「平民死亡」439萬7504人,僅僅是「國民黨統治地區」初步調查的平民死亡人數,不包括共產黨統治地區平民死亡人數。
  • 1950年1000萬:共產黨發表,這個數字是約數,最早出處是蔣介石1947年的說法:軍民犧牲一千萬。根據1947年5月行政院賠償委員會提供數字,軍人死傷365萬0405,平民死傷913萬4569,但不包括共軍和共產黨根據地的數字。
  • 1985年2100萬:共產黨發表,指「全國軍民死亡」人數,軍隊陣亡100多萬、平民2000萬。
  • 1995年3500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講話,指「死傷人數」,不是日文維基的「犧牲人數」,這個數字的原始出處是中國的軍事研究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1994年的報告、1995年出版的《中國抗日戰爭史》下卷結束語裡寫得更清楚:「據近年調查研究的不完全統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傷亡380餘萬人,中國人民犧牲2000餘萬人,中國軍民傷亡總數達3500 萬人以上」。即,3500萬人是包括「國民黨及共產黨軍隊」、「國民黨及共產黨統治區內平民」的死傷人數;如果只考慮死亡人數,軍隊陣亡100多萬加上平民2000萬,這大概是表格中1985年2100萬的來源,也就是說1985年是指全國軍民的犧牲人數。犧牲2100萬和死傷3500萬並無矛盾。
  • 資料出處是孟國祥. 關於抗日戰爭中我國軍民傷亡數字問題. 抗日戰爭研究. 1995年03期
  • Gilgalad 2010年5月 ◎◎◎日 (請您簽署日期)
  • 已於2010/05/26將以下內容貼到日文維基的討論區
  • Chinese death tolls given in the table of this article are misleading and not well-sourced. Following is the original sourcesI of the tolls from Chinese literatures. Please help and translate it to Japanese!
  • 終戰時132萬人

【國民政府統計】中華民國軍令部統計:中華民國「陸軍」作戰犧牲131萬9958人 [1][2] 【國民政府統計】1946年中華民國國防部初步調查(1947年5月中華民國行政院賠償委員會引用),「軍人作戰死亡132萬8501人」。這個數字指「中華民國國軍」的作戰犧牲人數,不包括平民死亡、共產黨軍隊死亡人數、不包括病死、徵兵等過程中損失的國軍人數。[3]

  • 1948年438萬人

【國民政府統計】這個數字和1947年中華民國行政院賠償委員會關於「平民死亡人數」的統計相當接近:439萬7504人[3]。這僅是「國民黨統治地區」初步調查的平民死亡人數,應當不包括共產黨統治地區平民死亡人數。[1]

  • 1950年1000萬

【共產黨發表】這個數字應是約數,最早出處是蔣介石1947年的說法「軍民犧牲一千萬」。[1] 【國民政府統計】根據1947年5月行政院賠償委員會提供數字[3],軍人死傷365萬0405、平民死傷913萬4569,但應當不包括共軍和共產黨根據地的數字。

  • 1985年2100萬

【共產黨發表】沒有找到原文。可能指「全國軍民死亡」人數:軍隊陣亡100多萬、平民約2000萬,具體請見下一段。

  • 1995年3500萬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講話】[4]:指「死傷人數」,不是日文維基的「犧牲人數」,這個數字的原始出處是中國的軍事科學院軍事曆史研究部的研究,在1995年出版的《中國抗日戰爭史》下卷結束語裏寫道:「據近年調查研究的不完全統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傷亡380餘萬人,中國人民犧牲2000餘萬人,中國軍民傷亡總數達3500 萬人以上」[5]。即,3500萬人是包括「國民黨及共產黨軍隊」、「國民黨及共產黨統治區內平民」的死傷人數;如果只考慮死亡人數,軍隊陣亡100多萬加上平民2000萬,這大概是表格中1985年2100萬的來源,也就是說1985年是指全國軍民的犧牲人數。犧牲2100萬和死傷3500萬並無矛盾。

  • 資料來源:
    • [1] 孟國祥. 關於抗日戰爭中我國軍民傷亡數字問題. 抗日戰爭研究. 1995年03期
    • [2] 何應欽. 八年抗戰與台灣光復(台北版). pp36-37
    • [3] 行政賠償委員會1947年5月20日在第四屆國民參政會第三次大會上的報告
    • [4] 江澤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1995.9.3
    • [5] 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 中國抗日戰爭史•下卷. 1995 61.217.163.13 2010年5月26日 (水) 15:00 (UTC)Gilgalad
  • 關於南京我曾於1996跑去自助旅行,你也知道中華民國和南京有很大淵源,當時特別跑去原民國中央大學及金陵大學看校園建築,中山陵(建築非常謙虛,加上雪松,山景完全以環境布局取勝,想想天安門廣場那一堆巨大復古的可怕紀念性建築),確實感受到一個新生國家的自信心正在起步,最近看到南京市政府將孫中山的雕像遷回新街口(這地名一定和國民政府有關),突然回憶起一段10幾年前的往事!
  • 關於南京大屠殺條目,我曾經幫過一位大陸維基人,他問我臺北的國民革命軍忠烈詞(屬於中華民國中央級忠烈祠),有沒有南京大屠殺的國軍當官兵名單,後來我打電話去該單位問,對方少尉向我說明:確實國防部有統計名單但沒公布在忠烈祠,因為部份家屬沒同意公布,所以採取全部不公開的方式處理Encolpius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5:47 (UTC)encolpius[回覆]
    • 呵呵!Gilgalad君,本來我也要去金陵女子大學看中國古典式校園建築,記得是在鼓樓區附近,但是當天天氣很熱又找不到學校大門入口,再加上我已經看過東南大學及南京大學,所以就............放棄!
    • 我記的好像南京郵電好像也在鼓樓附近,某個長途鐵路售票站(南京到上海雙層火車)也在附近,我還幫一位黑人和售票員翻譯溝通
    • 南京師範大學是南京市最好的大學?因為在臺灣"師範大學"層級的學校,通常學術競爭力水準都不太高耶!
    • 這是臺灣觀點的大陸學術排行:http://ranking.heeact.edu.tw/zh-tw/2009/Country/China
    • 這個單位期是臺灣教育部為了擺平教育預算分配的爭議(國立大學的校長是教育部長得罪不起的!),給予經費投資但不能干涉評鑑業務的獨立機構,可信度很高!也可以交互比對上海交大學的評鑑,至於英國那個評鑑......一個會把香港大學排在東京大學前面的評鑑,可信度.......建議再斟酌斟酌!Encolpius (留言) 2010年5月27日 (四) 04:15 (UTC)encolpius[回覆]
    • 後來這尊銅像文革的時候移到了中山陵,現在在藏經樓。我記得最近遷回的這尊銅像是後來新鑄的
      • 你說的沒錯!臺灣的新聞說雕像是新塑的,原來日本友人送的雕像在中山陵旁的藏經樓前
    • 不過我覺得新街口現在高樓太多,商業味太重,把孫先生銅像遷到這裡不太莊重,可能還是在鼓樓廣場比較好

encolpius

日文翻譯好了

我請大學日文系的朋友翻譯,他也是日本九州大學教育學系碩士,所以翻譯品質應該不錯!Encolpius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15:41 (UTC)encolpius[回覆]

中国人犠牲者数 [編集]

• Chinese death tolls given in the table of this article are misleading and not well-sourced. Following is the original sourcesI of the tolls from Chinese literatures. Please help and translate it to Japanese!

  • 終戦時132萬人
    • 【國民政府統計】中華民國軍令部統計:中華民國「陸軍」戦爭犠牲者131萬9958人 [1][2]
    • 【國民政府統計】1946年中華民國國防部初歩調査にある(1947年5月中華民國行政院賠償委員會引用),「軍人戦死者數132萬8501人」は「中華民國國軍」のみで、民間人または共産黨軍隊の死亡者、病死者、徴兵時に失った國軍數等は含まれていない。 [3]
  • 1948年438萬人
    • 【國民政府統計】439萬7504人。1947年中華民國行政院賠償委員會の
    • 「民間人死亡者數」に関した統計にいたって近い。 [3] 。これは「國民黨統治區域」に限っての初歩調査に浮かんだ民間人死亡者數であり、共産黨統治區域の一般人死亡者數は含まれていないと思われる。 [1]
  • 1950年1000萬人
    • 【共産黨発表】蔣介石が1947年に言った「軍民犠牲者一千萬人」が始まりで、概數である。[1]
    • 【國民政府統計】1947年5月中華民國行政院賠償委員會が出した數字によると[3],軍人死傷者365萬0405、一般人死傷者913萬4569。ただし共産黨軍と共産黨根拠地の數字は含まれていないと思われる。
  • 1985年2100萬人
    • 【共産黨発表】原文は発見されていない。おそらく「全國軍民死亡」者數を指すであろう。軍隊戦死者100萬餘り、民間人約2000萬。詳細は次に述べる。
  • 1995年3500萬人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江沢民発言】[4]wiki日本語ページの「犠牲者數」ではなく、「死傷人數」をさす。數字の初めの出所は中國の軍事科學院軍事歴史研究部の研究である。1995年出版の『中國抗日戦爭史』下巻の結びに「近年の調査研究の概算統計によると、抗日戦爭期間中、中國軍隊死傷者380萬人余り、中國人民犠牲者2000萬人余り、中國軍民死傷者総數が3500萬人以上に達した。[5]。すなわち、3500萬人は「國民黨軍・共産黨軍」、「國民黨及び共産黨統治區域內の民間人」の死傷者數の合計數である。単なる死亡者數は、軍隊戦死者100萬餘りと一般人2000萬人の合計である。統計表にある1985年の2100萬はおそらくこれに基づいているであろう。つまり1985年の數字は全國軍民の犠牲者數をさしており、犠牲者數2100萬人と死傷者數3500萬の間は矛盾がないと言えよう。
  • 參考資料:
    • [1] 孟國祥. 抗日戦爭中の我が國の軍民死傷者數に関する問題、抗日戦爭研究、1995年03號
    • [2] 何應欽. 八年抗戦と台灣復帰(台北版)、 pp36-37
    • [3] 行政賠償委員會1947年5月20日第四期國民參政會第三回大會ので報告
    • [4]首都各界による抗日戦爭記念ならびに世界反ファシスト戦爭勝利五十周年大會の江沢民同志によるスピーチ, 1995.9.3
    • [5] 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歴史研究部、中國抗日戦爭史・下巻.61.217.163.13 2010年5月26日 (水) 15:18 (UTC)Gilgalad

公告欄顏色

Hi,你可以在{{Bulletin/colortagH}}給[調查]兩字上顏色。--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5月26日 (三) 12:40 (UTC)[回覆]

邀請參加第八次動員令

中文維基百科 第八次動員令邀請函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第八次動員令
第八次動員令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MtBell/存檔1您好: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第八次動員令將在2010年7月1日開始,8月28日結束,期間歡迎閣下積極參與。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及小動員令,中動員令的4個主題分別是世界各地自然與自然科學最多語言待撰寫條目基礎條目,小動員令的2個主題分別是戰爭及軍事武器以及侵權待拯救條目

關於本次動員令的詳細規定請閣下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八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利用{{subst:動員令/8}},將此動員令貼到其他還未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關鍵之一。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質量!

邀請人:CHEM.is.TRY 2010年6月3日 (四) 13:26 (UTC)[回覆]

請看這一篇

這裡答覆並沒針對誰,我不想搞鬥爭,請不要多心。—122.125.136.3 (留言) 2010年6月12日 (六)

回覆

中國人必須團結,日本人如此矇蔽人民的視野,必定會有被揭發的一天。

那個大和屋敷和Nakata說真的還蠻無恥的,我照片貼了八次了,他們居然還說照片是假的,甚至還封網。2010年6月15日(二)18:10Koala0090 (留言)

邀請您參與ACG專題譯名投票

{{{1}}}您好:

邀請您到ACG專題/有關正式譯名投下寶貴一票,因投票期限將於7/15結束,我們希望至少有25張有效票,目前在大家的積極參與下,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有效票數,但仍然需要更多的票數和建議,希望所有維基人都能對ACG專題投票發表您的寶貴意見。願您能抽空參與^_^,再次感謝您。我是邀請您的維基人-Jack Tao(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4:52 (UTC)[回覆]
註:本內容僅為邀請,參與與否請依據個人評斷,不用對邀請人進行回覆。


索南達傑

您好,謝謝您寶貴的意見。請問如果我的參考來源是以註腳的形式,還需要像WP:列明來源那樣,把標題及網址分開嗎?--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DYK 秋聚 2010年7月22日 (四) 06:30 (UTC)[回覆]

Re:索南達傑

多謝!註腳的部份已經照您的方法改了,希望您能改為支持。--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DYK 秋聚 2010年7月23日 (五) 07:01 (UTC)[回覆]

Translation request

Hi, could you please translate en:Los Navegantes to Chinese? Help is appreciated, thanks! Diego Grez (留言) 2010年7月24日 (六) 19:23 (UTC)[回覆]

Friendly

Friendly要如何使用??--用戶 (留言) 2010年7月27日 (二) 12:22 (UTC)[回覆]

自動確認

如何才能達到所謂的自動確認??

How do you do?

Hi, I am Korean Student. I interesting read 南京大虐殺 Documentary. You are good editor!

May I request ? Do you interesting Korean's Independent activist? I need your help. 呂運亨 and, 金元鳳 Documentary Edit.. please.... (_ _) I don't Speak Chinese language... --Sienic (留言) 2010年8月1日 (日) 05:52 (UTC)[回覆]

支持南京大屠殺相關條目

目前條目還沒有英文維基上詳盡,十分遺憾。剛才想加一個南京_(紀錄片)的海報,發現該圖片版權只能在英文維基上使用,不知有沒有其它辦法解決。 --海牛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02:31 (UTC)[回覆]

非常感謝,今後會盡力嘗試完善!我覺得條目中「否認派」的文獻也應該適當引用,只要是來源切實,可供人研究之用,放到適當的位置應該不會喧賓奪主。--海牛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09:04 (UTC)[回覆]
我想試一下把那些<ref></ref>的內容移回正文,這樣{{reflist}}模板就可以變成兩列了像{{reflist|2}}那樣了,不知可否?--海牛歡迎吐槽~^^2010年9月24日 (五) 06:18 (UTC)[回覆]
多謝,原來是在預覽里顯示不出來。--海牛歡迎吐槽~^^2010年9月24日 (五) 06:26 (UTC)[回覆]

朋友,你可以感謝一下我國政府的防火長城了。ja:南京事件_(1937年)的討論頁,無論我怎麼刷新,都打開不全。如果我想要編輯,直接就"該頁無法訪問"了。

稍微看了一下那一頁的討論,的確是硝煙瀰漫。不過總的感覺是老兄你動怒了,所以你占下風。日本人對於南京大屠殺的忌諱是舉世聞名的,所以你要和他們論戰,堅持主張,反而必須要冷靜。他們現在和你論戰的思維邏輯梳理一下無非就是以下幾個:

  1. 討論不用日文進行,所以討論不合格,觀點不予採納。
  2. 關於照片,他們主要有兩個主張:1) 部分照片查不到原始出處,來源也不過是轉載,所以不予承認;2) 部分照片(如"百人斬")的照片,雖然的確出自日本的報紙,但由於當時是戰時,戰時日本新聞不自由,新聞是被政府控制,所以當時的報道未必反映的就是事實,有可能出於戰爭目的而被誇大。因此也不予採納

和日本人論戰的話,最好不要帶情緒,帶了情緒反而會着他們的道。只有冷靜,用慎密的邏輯和他們打交道才行。既然那個Nakata88已經承認百人斬的向井和野田的照片是出自日本的報紙,我覺得可以從這張照片入手。可以換個角度,既然他們認為這張照片未必能反映真實情況,但我們可以主張這張照片的客觀存在性,主張將這張照片貼入條目便於Wikipedia的讀者了解戰時日本在南京大屠殺這件事情上的輿論導向。順帶說一句,他們在ja:百人斬り競爭這個條目中貼出了一張台灣的博物館展出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照片,雖然說明中有「中華民國國軍主張」,但至少照片被貼出來了。這張照片建議好好研究,值得效仿。

另外,建議朋友你去豆瓣的"維基百科 Wikipedia"小組求助,那裡應該有一些日語達人。不過建議發帖之類的,不要上火,還是客觀描述一點好。 月底我會去日本出差一段時間,如果有空的話,我倒是可以在那裡參加這場討論。不過想來還真是諷刺啊...

小wing~♪♪ (留言) 2010年8月17日 (二) 15:30 (UTC)[回覆]

我非常同意這位小wing仁兄的看法,那個討論頁我也在看,無奈日文水平有限,沒有參與討論。User:MtBell兄可以考慮想辦法給出來源可靠的查證——這點並不難,但難的是要符合日文維基編輯者的思路和慣例,畢竟是日文維基。目前ja上的條目已被保護,11月16日前無法編輯,可以考慮採用發文求助等方法,在你的日文維基用戶頁的子頁面先把這個條目的內容編輯得無可挑剔。--海牛 (留言) 2010年8月17日 (二) 16:45 (UTC)[回覆]
我相信這些來源的準確性,但很顯然ja上的那些人並不認為caption上是足夠的。從某種角度上來說,ja的管理員通過頁面保護的提案也從側面說明了他們的思路。這樣,我嘗試先去問一些日文較好的朋友,不知道他們中有沒有比較熟悉ja.wikipedia的。--海牛 (留言) 2010年8月17日 (二) 17:03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方案:你有什麼看法呢?

下一步應該完善哪一部分的內容呢?—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22日 (日) 07:43 (UTC)[回覆]

已經在討論頁中回復了。很抱歉很難認同你的這種模式,不過還是謝謝你的意見。—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23日 (一) 13:18 (UTC)[回覆]
再次回復了你的意見。—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23日 (一) 14:26 (UTC)[回覆]

希望您能就合併方案提出意見。—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8月25日 (三) 14:43 (UTC)[回覆]

關注度過期

閣下曾掛關注度模板之條目花塘村已到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關注度標準,可作提刪。—祁勳留言 2010年8月26日 (四) 02:29 (UTC)[回覆]

多謝提醒。--Gilgalad 2010年8月26日 (四) 04:35 (UTC)[回覆]

鄧小平

為什麼您要移除{{cite web}}{{cite book}}這兩個模板啊? AlexHe34 (留言) 2010年8月29日 (日) 14:15 (UTC)[回覆]

{{CPC}}{{PRC}}這兩個模板已經按照您的意思改為文字,但是請勿移除{{cite web}}{{cite book}}這兩個模板! AlexHe34 (留言) 2010年8月29日 (日) 14:19 (UTC)[回覆]

關於國旗模板

對於閣下清理模板,我是很贊同的。國旗模板如果並不妨礙條目的話,煩請保留,如果有影響的話,煩請告知,我則贊同閣下清理。--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14:27 (UTC)[回覆]

出生和去世處的模板並沒有違反那個規定,這一點,閣下查一下較老的版本自然就明白了。實際上,對那個「維持原樣」的規定,我也不是完全贊同,認為這樣會妨礙條目進步。因此我才會對你說,如果出現國旗模板妨礙條目的情況,我贊同你清理。--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14:41 (UTC)[回覆]
嗯,我查了,問題確實在我,版本查的不夠早。看你吧,如果不妨礙的話,這個模板沒有歧義,可以保留一下。如果有妨礙,詳細告知一聲,我贊同你移除掉。--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15:05 (UTC)[回覆]
不客氣,都是為了條目。但麻煩介紹一下模板超標和國旗模板的關係,我現在也不清楚。因為如果不妨礙,我個人是希望能留下的。這是一個編輯條目的理念問題。--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15:19 (UTC)[回覆]
了解了,以後這類問題需要移除國旗模板,我都不會阻止了。並,鄧小平條目如果模板持續超標的話,可以考慮國旗模板。--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15:29 (UTC)[回覆]

I am Angry...

Look at this ja:南京事件 (1937年) documentary.... This is distort ! I don't Understand 'Japanese Far right-wing political' behavior..... --Sienic (留言) 2010年9月1日 (三) 11:43 (UTC)[回覆]

繼續草案討論

我已經就方案合併作出初步修改了,請關注。—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9月8日 (三) 08:46 (UTC)[回覆]

老橋

我已經修改語意不通順的地方,請查看。—rogidomain 2010年9月8日(三) 12:41 (UTC)

關於條目質量提升計畫重新啟動

目前條目質量提升計畫正在重新啟動籌備討論中,對於原本舊計畫將全盤檢討並修訂,非常需要您提供建議,而您的寶貴建議將有可能會成為維基百科成長的助益,若您什麼想法或支持該計畫請至此 發表意見或簽名表示支持 --安可 留言請按此請來討論或簽名支持)發表於 2010年9月9日 (四) 05:10 (UTC)[回覆]

關於中華文化評選

已大量補充「哲學」段落,不可能把諸子百家全介紹了,故以影響力最大的儒釋道三家作小分段各別介紹,期望能滿足閣下並再重新評審。—安可 留言請按此請來啟動質量提升討論)發表於 2010年9月12日 (日) 15:00 (UTC)[回覆]

關於國共內戰條目的章節問題的一些意見

閣下關於第二次國共內戰條目的章節安排問題,我是很贊同的。但不知出了這個框架之外,閣下對內容的安排有沒有詳細的考慮?若有詳細的考慮,恐怕會對條目在進行一次大範圍的變動。這樣,我願意協助閣下進行相關的工作。如果還僅限於框架狀態,就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了,這樣,就比較任重而道遠了。對於目前的章節安排,空拍還整如對方所說,實在說不出什麼理由。竊以為,這是在只是個人編輯條目的理念問題。以上意見,請考慮,並賜回音。--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9月12日 (日) 15:20 (UTC)[回覆]

比較了解了,會儘量協助修改的。--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9月12日 (日) 15:31 (UTC)[回覆]

關於徐向前

我已經在討論頁列明一個不中立的例子,請您消消火氣。--蘋果派.留言 2010年9月12日 (日) 15:58 (UTC)[回覆]

關於南北朝

我有個疑問想問一下,南北朝這個條目算是把當代所有重要的事都講完了,連很冷闢的(胡教 繪畫 醫學之類的)都有提到。出處也都有補上,還是我寫條目以來最多的....,我以前寫的朝代,幾乎都獲得好評,這次亙是盡全力。可是為什麼幾乎都沒有人投票呢?難道還不夠好?請問是否有甚麼問題才會這樣?還是跟我有關?能不能講一下呢?謝謝--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0年9月15日 (三) 11:00 (UTC)[回覆]

真的讓我 囧rz……一下--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0年9月15日 (三) 13:29 (UTC)[回覆]

關於引用紀錄片的問題

問一下,關於引用紀錄片,維基上到底是怎麼具體規定的?平型關的條目看來那個用戶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所以,有禮有節才比較好吧。--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9月20日 (一) 14:34 (UTC)[回覆]

這樣似乎比較麻煩,沒有過硬的理由反對他添加相關記錄片,只要有來源。--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9月20日 (一) 15:33 (UTC)[回覆]
嗯,這個方法行得通。--歷史研究 (留言) 2010年9月20日 (一) 15:51 (UTC)[回覆]

關於中華第二彈之DYK大躍進

用了一點搞笑的標題...,其實對於DYK或條目有「小問題」,大可先表示(=)中立並質疑,敝人會做解釋或修正。—安可 留言請按此請來啟動質量提升討論)發表於 2010年9月27日 (一) 01:49 (UTC)[回覆]

關於南京大學徽標的問題

我看到您剛剛撤下了先前眾多徽標,而採用了一款分辨率極低的徽標。

請補充檔案File:南京大學校徽.jp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南京大學校徽.jp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9月30日 (四) 08:55 (UTC)[回覆]

User talk:Hoyojo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User talk:Hoyojo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投票表決是否應該刪除。有編者認為條目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參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條目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的意見;請在WP:頁面存廢討論#User talk:Hoyojo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條目,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頂端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 黑目觀世界 2010年10月4日 (一) 18:54 (UTC)[回覆]

您好,關於南京提升計劃

還記得您所建的Portal:南京/提升計劃嗎?請問閣下是否有意願與新版WP:條目質量提升計畫合併?請謹記一個計畫成敗關係在於主持者的堅持與毅力,若有主持與合併之意願請進一步與敝人聯繫相關事宜。--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18日 (六) 07:45 (UTC)[回覆]

(:)回應事隔多月了,敝人已快忘記此計畫存在……,Portal:南京/提升計劃主題範圍雖然類似wp:台灣主題質量提升計畫縮小板,但架構上卻與新版非常相像,而且事實上新版計畫有部分項目是有參考南京提升計畫,但缺少新版賦予交流討論的互動性與主持性,因此敝人會第一階段開闢具有新版特色的段落。而且敝人請您繼續維持該計畫(已添增主持人簽到處),並將該計畫轉成每一期(彈性時限)推進的子計畫型態。整合方面,敝人打算開啟一個各地主題提升計畫作為統籌,把目前有的台灣、香港、南京能夠整併(但非合併),另外澳門、天津、上海似乎存在一種特殊且未公開的提升型態,還望閣下能進行剖析。--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21日 (五) 07:05 (UTC)[回覆]

整合方面目前有個方案可進行,因為社群性質不同,而且敝人已創建維基百科:中國大陸維基人佈告板就是為了統合力量,因此將南京澳門天津濱海特區)、上海北京……等各城市專題整合成為一個「中國主題提升計畫」,再由計畫中分各系列展開。與另外wp:台灣主題質量提升計畫維基百科:香港維基人佈告板/香港條目提升計劃各自成為一個主題提升計畫。當然也希望可以聯絡邀請其他有興趣的維基人(如AmazingloongXrdtj主力於天津方面)一起共襄盛舉,相信在共通交集下,應該能夠死灰復燃,然必須強調主持者的堅持與毅力相當重要,因此必須有決心是即使無人參與也要固定每期推行下去。--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21日 (五) 08:58 (UTC)[回覆]

你好!我已按照你提出的建議對唐朝條目做了一些修改,前幾天還看到了你的編輯,有勞了!維基百科:特色條目候選/唐朝#意見意見區底部寫了回復。我主要按照《中國大百科全書》「唐」條目,邊讀邊改,有些涉關階級思想概念的內容沒有添加。你是否可以前去查看一番,若認為仍有內容匱乏、語句不通之處,敬請告知。若感覺已符合特色條目標準,那就請為維基百科:特色條目候選/唐朝投張支持票吧,不勝感激!--Shibo77 2010年12月29日 (三) 19:51 (UTC)[回覆]

唐朝包含文化各段落已大幅擴充,量足質精,本條目堪稱傑作,絕對可以成為特色條目,請再次前往評選。--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30日 (四) 01:31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宋朝提升計畫

由於閣下近期參於唐朝條目,故邀請您參與中國朝代與歷史提升計畫宋朝編寫。當初宋朝因為參考資料質量低,內嵌引用過少,無法支持全文。觀點較單一,比如趙構議和的原因被片面的說成「為了迎回自己的生母韋氏」而撤銷。您可在該計畫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只須協助附上來源出處修正添加內容即可,詳情請到中國朝代與歷史提升計畫報名。--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1月2日 (日) 09:10 (UTC)[回覆]

南京大屠殺

不好意思。對方那樣死纏,又沒有一個公道的管理員出來說話,我已經懶得再和他們廢話了。—Zhxy 519(聯繫啊) 2011年1月4日 (二) 09:42 (UTC)[回覆]

維基百科研究問卷

感謝您多年來在Wikipedia的努力,使得網路上有一個正向的,提供優良資訊的管道。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人使用網路,也越來越多人投入Wikipedia的寫作; 這種集合眾人力量的合作關係,建立起龐力又堅固的網路社會。 我們很羨慕這樣一群不認識的夥伴,能無私的朝共同目標而努力; 卻也遺憾,現實的社會中,沒有這樣的團隊完成這樣的工作。

為了了解此種虛擬社群所建立起的關係,以便協助現實團體改進結構, 我們是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系的研究團隊,在此設計了一份簡單的問卷, 只要您花五分鐘的時間,回答問卷中的題目, 將可以協助我們分析出虛擬社群的結構關係,與改進現實團體的方法, 越多人的投入,將可以幫助我們越正確的評估, 以下是問卷的連結 http://www.my3q.com/go.php?url=degas2010/87158 再次謝謝您的幫忙

敬祝 身體健康 諸事順心

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周菡苹 敬上
--Jasonzhuocn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09:03 (UTC)[回覆]

re:南京專題小組重新啟動

雖然樂見您將之重新啟動,因這樣可看出書生所提倡之條目質量提升應由專題執行之狀況,而未來也會逐步將各專題整合成"中國(城市)質量提升計畫"(請參見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子計畫#中國提升計畫),還請至籌備討論提供整合意見,而您也可至WP:互助客棧/消息WP:主題公告欄發布消息,因為新板特色除了彈性化、整合性與交流討論之外,也相當重視推廣與行銷,這點是與WP:動員令學習。--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26日 (三) 00:46 (UTC)[回覆]

敝人於子計畫有欲將各中國城市之專題聯合一起「中國城市系列提升」,而且本計畫可互相連結,您可繼續規劃相關事宜,而把專題作為格式與寫作建議之處。不曉得您是否有興趣擔任主持人?--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2月22日 (二) 05:10 (UTC)[回覆]

鹽水鴨提升計劃

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認領章節進行編寫呢?--思源如寧 2011年1月27日 (四) 14:59 (UTC)[回覆]

緊急通知

MtBell君,不知您明日(2011年1月29日)可有時間?明日在南京市內將有一個小型的維基聚會(已知kegns,快龍,思源如寧將會到場),不知您可有時間參加聚會。麻煩您上線後儘快回復,謝謝。--思源如寧 2011年1月28日 (五) 04:33 (UTC)[回覆]

建議成立人文同好會

人文條目的紛爭實在是太多了,動不動就有人喊離開,3RR更是十分常見。我建議成立一個非正式組織,用以調解糾紛及維護人文內容編輯者利益。—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2月8日 (二) 16:04 (UTC)[回覆]

人文條目編輯協調會初步想法

  • 參與成員在相關頁面簽到,並留下常用的電子郵件地址。以防發生爭執時一氣之下離開後無法交流。
  • 條目編輯發生爭議時,當該條目頁面內的討論未能滿足需求的,成員應主動移師到協調會討論頁上交流。
  • 任何成員均有權通知其餘所有成員儘快到協調會討論頁商討。
  • 成員交流,無論在客棧還是協調會應儘量保持克制。討論內容應集中在目標條目,不討論之前的其它條目爭議,不涉及人身攻擊。
  • 當客棧發生人文條目爭執時,可建議爭執雙方成員加入此協調會,並移動到這裡討論。
  • 有機會的情況下儘量向社區宣揚協會思想。

歡迎補充。—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2月15日 (二) 06:46 (UTC)[回覆]

請就協調會成立的可能性回復,如無回應則不開辦。-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2月17日 (四) 11:51 (UTC)[回覆]
就目前的缺乏回應,我覺得這事情即使實現也無意義。—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3月2日 (三) 23:45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條目質量提升活動

中文維基百科 條目質量提升計畫邀請函
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數量及品質,條目質量提升計畫已經重新啟動,相信您的支持與參與,將有可能會成為維基成長的重要助益,若您對於一些條目品質現況感到不滿,或者對於某些條目需要關注提升,攜手合作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類知識的品質!。您若支持該計畫可先至 「報到處」簽到,以便於其他人與您連絡,再前往您有興趣的各子計畫簽到並提出協作事宜,您可自由彈性規劃。

總之,這是自由參與與發起條目協作的平台,歡迎任何人在該計畫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亦歡迎您成為各子計畫主持人,這比起在一兩個同好之間對話或條目討論頁互動性更佳。

  • 也可幫忙散發此邀請函。根據過去經驗,計畫的成敗關鍵在於消息是否散佈開來,若要發邀請函,可以複製以下代碼:{{subst:QA/邀請}}再轉貼到其他維基人對話頁上,感謝您

更多候選主題


邀請人: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請加入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2011年3月24日 (四) 16:23 (UTC)[回覆]

關於天津城市規劃條目

    •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第一款規定:本法不適用於「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天津市城市規劃條例》是《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法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關於同意開展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的函》(建規函[2004]152號)等函件是行政上的支持,它們同時規定和限制了對外公布的城市總體規劃的內容既是技術文件也是公共政策,屬於「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這一範疇;
    •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還明確規定:「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審批後的文件法律、行政地位更加清晰;
    • 《關於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通知》明確指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一經批准,就具有法定效力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和年度計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一經批准,必須嚴格執行」。
    • 此外,在操作層面上講,目前城市規劃領域內除了城市設計的法律地位不夠明確之外(該條目中不涉及),其餘規劃均法律地位明確。
    • 《天津政務網》的版權聲明只針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其它相關法律的保護內容,與條目中涉及內容無關。

最後,感謝閣下給予關注。 ——Amazingloong (留言) 2011年4月7日 (四) 16:24 (UTC)[回覆]

Xrdtj處獲悉,新版本的規劃圖在維基資源中已經就是否侵權的問題進行過表決,最終認定其不適用版權法,不屬於侵權範疇,並予以保留。如果閣下執意要求法律專業人士前來解釋,那麼這意味着設定了一個無法達成前提條件,同時也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機制。另外,作為城市與區域規劃的專業人士,我可以告知閣下凡通過審批的規劃文件均屬於公共政策,因此不適用於版權法。——Amazingloong (留言) 2011年4月8日 (五) 03:04 (UTC)[回覆]

據我了解,目前的城市規劃一般會有多個課題組的方案,競標的時候應該都是有署名的,但是通過審批的而最終成為公共政策的版本是不適用於版權法的。政府網站的版權聲明都是明確表示依據《版權法》的,因此不會給自由文檔附加上版權限制的。另外,其他非公共政策類的文檔,應該還是有版權限制的。希望今後就版權問題可以與閣下多交流。——Amazingloong (留言) 2011年4月8日 (五) 03:29 (UTC)[回覆]

空間分集

空間分集屬於天線分集?不對吧?空間分集(space diversity)應該就是天線分集(antenna diversity)吧?[8]--Caiguanhao (留言) 2011年4月13日 (三) 08:52 (UTC)[回覆]

優良條目候選改制討論

互助客棧又有優良條目候選改制方案,請前往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優良條目候選討論。--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請加入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2011年4月21日 (四) 13:45 (UTC)[回覆]

謹此知照

回應了台端是項討論,謹此知照--183.179.109.44   2011年5月18日 (三) 06:04 (UTC)

為何撤銷周恩來

是有來源的。--王小朋友 (留言) 2011年8月8日 (一) 10:54 (UTC)[回覆]

BBC應該是可靠的呀。另外,很多來源都是中共,來自中共一黨的出版物能不能說也是孤證不立?--王小朋友 (留言) 2011年8月8日 (一) 15:42 (UTC)[回覆]
有些對身邊人說的事情只有少數人知道,而且現在已經30多年,知道的人不少都進墳墓了,所以可能不會有多個來源加以印證。況且,主體也非在世人物。這樣,條目能不能說某某回憶道..?--王小朋友 (留言) 2011年8月8日 (一) 16:39 (UTC)[回覆]
這裡的"周恩來提出要批判極左思潮的意見,是1967年2月前後許多中央領導同志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這一正確主張的繼續,是對「文化大革命」的第一次糾「左」整頓。經過近兩年的調整和整頓,各方面工作都有明顯起色。可是,在毛澤東看來,批判極左思潮是同否定「文化大革命」聯繫着的。他認定當時的任務仍然是反對「極右」,而不是批判極左。這樣,周恩來領導的糾「左」努力被迫中斷。"
通過這個段落可以從另一方面印證毛、周對「左」、「右」認識的差異。加入參考是否就在驗證了?關於「他媽的」這個細節,順化戰役這個條目中有這樣一句話:
「Batcheller上尉數年後回憶說:『我們在31號早上4.00被臨時叫醒,然後向南部進發與南越軍隊會合,並根據地圖與順化南部地區的情況,為其提供援助。』」
我現在又找到了新來源,可以加入了嗎?

「那是1973年,他看見周恩來一邊看文件一邊不斷地罵『他媽的』,然後他把文件啪地朝側右後方摔去,又甩出一句罵人話:『媽的,怎麼不是極左,就是極左嘛!』」 --王小朋友 (留言) 2011年8月9日 (二) 12:34 (UTC)[回覆]

如果你在外國,我想可以通過用Google搜索網址,查看快照的方式訪問部分中國網站。(關於「路線對了,總理就對了;路線錯了,總理就錯了。」我個人覺得路線從未對過,個人認為正確的路線是:先實行生產力進步最快的資本主義,等到生產力發展到某一程度,無需暴力革命即可實現共產主義。)

Wikipedia:V#可供查證不等同正確性

「可供查證的要求只是為了確保編輯者撰寫的內容真實存在於可靠來源,而非由編輯者自行創造,但這並不意味可查證來源的內容就有絕對的正確性。來自於可靠來源的內容也可能是錯的,因此若該內容能被其他可靠來源證明為錯誤,則有可能會被刪除。但若該內容是重要少數觀點,則一般不應被刪除,而應在按比重提及該內容時,同時提及其他可靠來源稱其為錯誤的有關理據。」

所以,加入內容時是否只需有那兩個來源,可供查證呢?--王小朋友 (留言) 2011年8月9日 (二) 15:30 (UTC)[回覆]

是否有意繼續參與優特條目的方案制定

還記得去年丟下的方案嗎?現在我正在聯絡部分維基人繼續完善此方案,希望您可以加入一同參與。—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17:58 (UTC)[回覆]

初步的想法是降低優秀提高特色,在首頁開設專欄吸引評選等等。你有skype嗎?—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0:29 (UTC)[回覆]
此外,我還想找更多熱心的,有經驗的(主要是寫過大量優特條目)的朋友參與討論。近期將會視進度開啟專用討論頁面,客棧人太雜,之前已經吃過教訓了。—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3:22 (UTC)[回覆]

在此之前,我已經重新整理過維基百科:條目評選/草案,現在爭議內容主要是在標準及投票方法(或者說打分方法)之上,希望你能前往看看。過往討論已在討論頁存檔。—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2:52 (UTC)[回覆]

借幾本書

  • 軍事科學院《中國抗日戰爭史》
  • 日本防衛廳《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
  • 《抗戰時期重要資料統計集》
  • 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

閣下能否發到我信箱裡?偶然看到你說過你有這些書,是pdf版本麼?謝謝--Walter Grassroot () 2011年9月30日 (五) 14:39 (UTC)[回覆]

Re:中國抗日戰爭

我對這個計劃也很有興趣,但由於身在國外,能接觸到的資料也不多,不知能幫上什麼。—Snorri (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19:01 (UTC)[回覆]

那我也加入吧。不知具體準備怎麼進行?我也是主要靠電子版的書籍作為來源,不過不知道參照什麼比較好。—Snorri (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19:15 (UTC)[回覆]
我現在有的資料都是新浪上下載下來的。有南京大學出版社的張憲文的《中國抗日戰爭史》,中國文史出版社的《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12冊,陳誠的回憶錄,王恩茂回憶錄,吳瑞林回憶錄,石島紀之著、鄭玉純、紀宏翻譯的《中國抗日戰爭史》以及中國現代史資料編輯委員會1957年編的《抗戰時期國統區情況資料》。—Snorri (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21:04 (UTC)[回覆]
我暫時放在自己的頁面去寫,當然我歡迎各位朋友的參加。我所能用的著作都已在條目討論頁表明,如果這個條目儘是一群非大陸台灣人編寫,倒也成了一個趣聞了。除英文書籍我可借閱外 ,其他都只能是下載電子書籍,這須仰賴兄台了,當然其中絕大多數已經下載完成。我在我的User:Walter_Grassroot/I已經表明書籍來源,採用的標註和書籍分開,方便清晰閱讀。
排版方面,我有三個想法:(1)提前戰爭時間,從1937年的七七事變(全面戰爭),推到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這是遠東國際法庭上採取的日本侵略中國的標準,算是國際上官方的認證。在這個基礎上,以前的關於「歷史背景」,則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推前到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這是日本第一次侵略嘗試。這樣是一個一石三鳥之法:首先可更系統描述日本侵華是乃它在明治維新中就定的國策;其次可講中國抗日戰爭融入到全部的中日近代衝突,史觀可以擴大;最後是牡丹社事件為清朝台灣發生,此亦可打擊台獨勢力所稱台灣從未歸屬中國,或中國從未視台灣為一部分的妄言。(2)史論相分。除設中國抗日戰爭外,獨創一個「對中國抗日戰爭的爭論」條目(如同英文中關於「全球變暖」等問題的處理),兩者都以事件前後為系,前者為史料,後者為分析與爭論。相應而生,共同編寫至善。進則兩者相互照應,共為優良特色;退則可以後者委屈容忍破壞,不失為一道丟卒保車之策。(3)多用較早資料、行文多採用繁體,為虛與委蛇之法,實屬無奈,卻可避免些許爭論。--Walter Grassroot () 2011年10月3日 (一) 22:45 (UTC)[回覆]
兄台所言都不虛,我同意你的這些看法。我們儘量寫,遇到問題我們再去進一步討論。--Walter Grassroot () 2011年10月4日 (二) 13:52 (UTC)[回覆]
兄台,感謝留言,這是我列的一個大綱,請過目,如果不合適請直接在上面修改:User:Walter_Grassroot/F。謝謝。我還是在繼續閱讀中,要兼顧百家之言本是不易,更何況要把上百萬的內容融入到一個條目中啊。--Walter Grassroot () 2011年10月12日 (三) 23:44 (UTC)[回覆]

re.

已恢複。—AT 2011年10月17日 (一) 01:51 (UTC)[回覆]

Re:兩個謠言

剛才看到你在新條目推薦候選中的一番話,小弟大感震驚,並已作出即時、適當的補救措施,在中朝關係條目中,再次審視一番,並刪除所有疑似假消息(對於金日成有沒有說過要和台灣建交一事,還請閣下指教),又警告了那個在這條目上加插假消息的用戶Thudnerclap,不要再加插假消息,並請他閱讀《Wikipedia:可供查證》,知道維基百科所有內容要找到可靠的第三方資料來源。請閣下再看一次這篇條目,撤消你在新條目推薦候選中對該條目的反對票,這樣就可以了(可以的話還可以改投支持票)。我和那個首先發放假消息的用戶都會自重,不會再主動加添假消息的了。--春卷柯南夫子 反對SOPA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記 | 功名記 )2012年1月22日 (日) 09:14 (UTC)[回覆]

關於2012年南京聚會

本周日(2月12日),上海的AddisWang將會來南京遊玩,藉此機會我想南京社群的維基人們可以出來舉辦一次新春聚會,不知您有沒有時間來參加聚會,期待您的回覆。--SyaNHs 2012年2月6日 (一) 10:18 (UTC)[回覆]

謝謝

謝謝您對北平和平解放條目所做出的語句修飾、文獻補充。——全麥麵包請張嘴2012年2月17日 (五) 09:34 (UTC)[回覆]

五代十國參選特色條目

五代十國條目經過大幅擴充後,在歷史、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等皆有詳細的介紹,且通過優良條目。現在正在參選特色條目中,如果閣下有空,不是是否願意能前往關注評選呢?謝謝你。--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2月27日 (一) 15:03 (UTC)[回覆]

關於南京大屠殺

全世界的版本,這個條目都叫南京大屠殺,只有日語維基叫做「南京事件」;其他版本都以事實為主,只有日語維基以爭議為主,而且不讓放任何照片,沒有任何理由。這其實可以告到原維基的。讓老大哥處理。我們應該組織這麼一個活動。余兮 (留言) 2012年3月1日 (四) 08:15 (UTC)[回覆]

  • 我日語最多能讀,寫不行。吉米直接干預的例子是有的,當年英文維基有個納粹擁躉到處折騰,就被他直接封禁的。我覺得和人數無關,那個條目不許放圖片,這是誰定的規矩?好像也不是討論的結果。最近一兩年都是那個叫大和xx的人在那裡看着,誰也不許碰。余兮 (留言) 2012年3月1日 (四) 09:44 (UTC)[回覆]
  • 威爾斯只干預過英文維基,號稱「最終仲裁者」,這個事情可以和wing探討一下,他已經是理事會的官員了。不會對此無動於衷。甭說別的,一張圖片不許放,這是哪裡來的規矩?還有,某二三右翼把持那個條目,也不許討論,這都是違背維基原則的。余兮留言2012年3月7日 (三) 11:43 (UTC)[回覆]

Re:

您好,根據我對方針的理解,封禁應不是懲罰性的。-Mys 721tx(留言) 2012年3月15日 (四) 19:16 (UTC)[回覆]

此次不封禁是因為包括我在內的管理員沒有及時跟進而導致條目在遭到3RR後被全保護,此時該用戶應無破壞該條目的能力。但是若其在條目解除保護後仍編造來源並拒絕溝通,則照章處理。近日我會關注此用戶。-Mys 721tx(留言) 2012年3月15日 (四) 19:40 (UTC)[回覆]

濱湖街道 (吳江市)

請嘗試擴充。--AddisWang (留言)協作計劃 2012年3月25日 (日) 18:08 (UTC)[回覆]

re

所以在下只是改改,避免短句重複而沒有掛模板或刪除歷史。--AddisWang (留言)協作計劃 2012年3月26日 (一) 15:41 (UTC)[回覆]

re

這樣就不是一個句子了,表達信息因該用infobox。內文語句至少因該貫通吧。--AddisWang (留言)協作計劃 2012年3月27日 (二) 03:26 (UTC)[回覆]

隨意吧。--AddisWang (留言)協作計劃 2012年3月27日 (二) 03:39 (UTC)[回覆]

re

不好意思。。。在下以後會多加注意~~--張樹人留言2012年3月28日 (三) 06:39 (UTC)[回覆]

請考慮申請巡查豁免

使用機器人大量創建條目請考慮申請獲得WP:巡查豁免權(也可通過申請巡查員或機器人獲得),以免增加巡查員工作量。--YFdyh000 2012年3月28日 (三) 17:38 (UTC)[回覆]

機器人創建的條目出現問題

傅伯傑翟明國周衛健鄧起東等數個條目信息框的出生一欄填錯了。模板參數似乎不需要寫年、月字樣,而且月與日需要|分離。請檢查並修復。--YFdyh000 2012年3月29日 (四) 01:15 (UTC)[回覆]

AWB

開AWB的時候把apply general fixes關了,不然就會出現stub模板跑到上面去的問題。--AddisWang (留言)協作計劃 2012年3月31日 (六) 10:03 (UTC)[回覆]

馬家街道 (消歧義)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馬家街道 (消歧義)」已被列入頁面存廢討論列表中,正在討論條目的存廢。這是因為有編者認為這頁面可能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方針,並已經解釋了原因。您可以參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們歡迎您參與討論並留下關於頁面是否符合方針、應當如何處理等意見;請在「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2/03/31#馬家街道 (消歧義)」中留下您的意見,記得使用~~~~簽名。您也可以在討論期間改寫您原先的頁面,但請不要移除條目頁面的條目刪除模板。謝謝合作,祝編輯愉快!--Liangent (留言) 2012年3月31日 (六) 15:31 (UTC)[回覆]

Re: 蘭屬

感謝提醒,己修正錯誤。--Stevenliuyi留言2012年4月1日 (日) 20:31 (UTC)[回覆]

恩,其實我己經發現好些條目有問題了,會一一修正的。之後再建新條目時會儘可能避免再出問題。--Stevenliuyi留言2012年4月1日 (日) 20:56 (UTC)[回覆]

求教關於張子龍一案。

任何人只要一搜索<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報告>再一讀下其內容,所謂「可靠證據」一詞在哪裡?說的是所謂「有周邊證據」而不是可靠證據然後還會看到這樣的字樣「中朝方聲稱如果不更換律師……他們就不予以合作,不肯交出控方證人」再到下面「軍事法庭只得解散」再到「準備接下來的對於殺害朝鮮戰俘的審判」所以任何人都能得出報告之四的「聯合國軍不交出被告方證人」根本就是另一起案件不是麼。

也許您看得不仔細,因此把54年2月的這個審判當成了張子龍的?

還有某方的宣傳材料。請問有何根據證明張子龍的許多案狀又是不是宣傳材料?如果證明人民日報的報道百分之百屬於事實?如何證明人民日報或jfj出版社的書藉百分之百中立?

關於張子龍一事,子虛烏有一詞目前看來不妥,但是明放着有lindsay的作品裡面說名單無有此人以及挖開找不到屍體。您怎麼說?如果我再加上這段描述為什麼不行?為了方便您查閱,lindsay書的網絡版上用的是chang tsu-lung的譯名。 victorkkd

銅鐘

我剛剛把南京的省保擴成了列表。以前的資料謬誤不少,還缺一些,我正在補出來。這裡的第一二批省保資料比較全,裡面把南京鐘樓裡面的銅鐘寫成了鋼鍾,不知道是打錯了還是確實如此,請兄台核實。余兮留言2012年4月13日 (五) 14:50 (UTC)[回覆]

  • 還有梅庵,2002年名單裡面找不到,是不是算在其他文物的範圍內?余兮留言2012年4月13日 (五) 15:03 (UTC)[回覆]
  • 確實如此,這裡,可見梅庵算作中央大學舊址的一部分了。但我還是不知道何時它成為省保的。看來需要來日到那裡核實文保碑了。也有可能省保也是歸入中央大學的。余兮留言2012年4月13日 (五) 16:29 (UTC)[回覆]
  • 感謝兄台幫助核實。列表中還有兩個問題需要我們討論。一個是第五批 的名單裡面,莫愁路基督教堂的位置是建鄴區,所以我昨天在表格中打了存疑。還有一個就是聚寶山是不是歸入雨花台成為國保了?
  • 恩,原來是因為行政區劃調整,那加注釋處理就行。聚寶山和天文儀器存疑。第四批通知暫時找不到,所以編號和分類未詳。余兮留言2012年4月14日 (六) 10:01 (UTC)[回覆]
  • 有道理,我也不可能一一查清,主要是原通知往往找不到,現在政府公布的文物名單往往是按照調整後的歸屬。我主要是怕讀者看到不同來源的資料,如果沒有注釋就以為是條目寫錯了,跑去改動,倒是多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余兮留言2012年4月14日 (六) 10:18 (UTC)[回覆]
  • 江蘇各市區縣的省保列表已經全部完成。南京市保的鏈接我也已經加到南京省保的模板上了。江蘇省保列表現在是各省省保唯一一個真正完成框架的條目。非常感謝長時間相助,還請兄有機會繼續複合。余兮留言2012年4月16日 (一) 08:44 (UTC)[回覆]
  • 感謝兄台查對。那份文件裡面確實有不少錄入錯誤,我做表的時候就發現了一些。不過南京畢竟我只去過一次,沒有那麼熟悉。另外,現在這些列表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第四批的編號、分類不詳,等我找到一定補上。余兮留言2012年4月19日 (四) 09:37 (UTC)[回覆]
  • 呵呵,果然是Hunry做的,他兩三年前跟我提過,說他準備離開維基,去開一個網站專門整理這個。他非常專業,而且有門路從文物局要來或者買來許多原始通知,所以他這個的可信性是很高的。關於列表,可以做成這種刪除線的形式體現出已經升格的保護單位,或者用灰色調也行。所有升格的單位我都沒刪,用注釋的形式隱藏在代碼里,就是為了有一天可能需要讓它們以某種方式顯示出來。還有一種方法是(我暫時沒精力)建立各省各批次的文保單位名單的條目,和這些按地市分開的條目並行,方便查閱和對比。另外我在想,行政區劃和地址是不是分開兩欄比較好,未來還應該加上經緯度,像我做的瑞士日內瓦州境內的國家重要文化財產名錄的形式。可惜咱們文物局基本不公布這個……一個一個查找又太麻煩了。余兮留言2012年4月19日 (四) 16:44 (UTC)[回覆]
  • 恩,以後其他省區的就分開吧。江蘇的我改一下代碼讓兩欄分開。長列表我以前就有想法,也測試過,技術上不可行,100K以上的大列表經常顯示不全,而且編輯一次儲存極慢。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這種文保數量比較少的條目還可以做一個單一列表,再長就不得不拆分了。現在用放模板的形式已經能夠把所有文保單位的名稱列出來,地市信息也可提供,編號和地址就分到詳細列表中吧。從我個人到各地遊玩考察古蹟的經驗來看,到一個地方查一個列表,這樣挺方便的。余兮留言2012年4月19日 (四) 19:20 (UTC)[回覆]

Re:七橋瓮

那,其實就是這個樣子,南北各倆

我去的時候一共看見四個分水獸,均在東起第二個橋洞兩側,因為河水沖刷的關係,其他三個根本看不清獸頭的容貌,這個雖然可能是後來所仿,但總算還是留有一點歷史信息。之前去趙州橋的時候,在附近的博物館裡也看到過重修時替換下來的大量石刻構件,這東西如果保存完好,興許也把真的挪到博物館去了。--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12年4月18日 (三) 12:01 (UTC)[回覆]

您創建的條目張維 (力學家)可能侵犯版權

您創建的條目被認為同他人的文字雷同快去看看怎麼回事。

維基百科只接受公有領域創作共用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的內容,如果希望文字內容繼續留存在維基百科上,請:

  • 捐獻版權 - 適用於文字原創者或版權持有者;
  • 請求版權許可 - 適用於複製他人內容,且希望繼續使用者;
  • 重寫 - 用自己寫的內容重新建立條目;
  • 申訴 - 這可能只是個誤會。

謝謝您的合作。—Symplectopedia留言2012年4月28日 (六) 23:59 (UTC)[回覆]

您創建的條目吳學藺可能侵犯版權

您創建的條目被認為同他人的文字雷同快去看看怎麼回事。

維基百科只接受公有領域創作共用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的內容,如果希望文字內容繼續留存在維基百科上,請:

  • 捐獻版權 - 適用於文字原創者或版權持有者;
  • 請求版權許可 - 適用於複製他人內容,且希望繼續使用者;
  • 重寫 - 用自己寫的內容重新建立條目;
  • 申訴 - 這可能只是個誤會。

謝謝您的合作。—Symplectopedia留言2012年4月28日 (六) 23:59 (UTC)[回覆]

您創建的條目陳新民 (物理化學家)可能侵犯版權

您創建的條目被認為同他人的文字雷同快去看看怎麼回事。

維基百科只接受公有領域創作共用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的內容,如果希望文字內容繼續留存在維基百科上,請:

  • 捐獻版權 - 適用於文字原創者或版權持有者;
  • 請求版權許可 - 適用於複製他人內容,且希望繼續使用者;
  • 重寫 - 用自己寫的內容重新建立條目;
  • 申訴 - 這可能只是個誤會。

謝謝您的合作。—Symplectopedia留言2012年4月29日 (日) 00:00 (UTC)[回覆]

您創建的條目竇國仁可能侵犯版權

您創建的條目被認為同他人的文字雷同快去看看怎麼回事。

維基百科只接受公有領域創作共用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的內容,如果希望文字內容繼續留存在維基百科上,請:

  • 捐獻版權 - 適用於文字原創者或版權持有者;
  • 請求版權許可 - 適用於複製他人內容,且希望繼續使用者;
  • 重寫 - 用自己寫的內容重新建立條目;
  • 申訴 - 這可能只是個誤會。

謝謝您的合作。—Symplectopedia留言2012年4月29日 (日) 00:07 (UTC)[回覆]

您創建的條目方心芳可能侵犯版權

您創建的條目被認為同他人的文字雷同快去看看怎麼回事。

維基百科只接受公有領域創作共用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的內容,如果希望文字內容繼續留存在維基百科上,請:

  • 捐獻版權 - 適用於文字原創者或版權持有者;
  • 請求版權許可 - 適用於複製他人內容,且希望繼續使用者;
  • 重寫 - 用自己寫的內容重新建立條目;
  • 申訴 - 這可能只是個誤會。

謝謝您的合作。—Symplectopedia留言2012年4月29日 (日) 00:07 (UTC)[回覆]

給您的星章!

不倦星章
嗯。 Justincheng12345留言2012年4月29日 (日) 10:59 (UTC)[回覆]

文物保護單位

請移步維基百科討論:中國文化遺產專題討論文物保護單位列表的格式。--Zhangzhugang留言2012年5月3日 (四) 05:20 (UTC)[回覆]

關於南京地鐵模板

您好!原來模板適用於單條線路條目,在下更換的模板適用於整個地鐵系統條目的模板。像以下幾項「主要車站、最高速度、車輛基地、使用車輛、早班車、末班車」,沒有完全必要用在地鐵系統條目模板中。1.主要車站用於單個線路條目中的換乘站,如用於系統中,以後將會很多,不合適,模板在於簡潔;2.最高速度、車輛基地、使用車輛、早班車、末班車,可能存在每條線路不同情況,亦同樣不適用於系統模板中。謝謝!——雲淡風輕對話2012年5月8日 (二) 03:49 (UTC)[回覆]

Re: dead-end pages

那個掃一次要的時間有點多……Liangent (留言) 2012年5月10日 (四) 12:24 (UTC)[回覆]

現在試試看吧,大概一天發上來兩次。Liangent (留言) 2012年5月13日 (日) 03:04 (UTC)[回覆]


西遺址快速刪除通知

您好,您創建的頁面被提出快速刪除,該條目很快會由管理員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而且,請先看看怎樣編輯

請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刪除模板。若提刪理由不適當或您已對條目做了適當修改,請在被提刪頁面的頂部、快速刪除模板下方放置{{hangon}}模板,並在討論頁中說明。您也可以同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

提示:在該條目被刪除後,您可聯繫管理員,要求他們將刪除前的條目內容通過郵件發送給您。 --Gilgalad 2012年5月16日 (三) 14:08 (UTC)[回覆]

關注度過期

閣下曾掛關注度模板之條目IT民工L'Epée ClocksMusicBrainz三角獸醜女貝蒂每集列表東嶺集團化合物48/80已到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關注度標準,可作提刪。--Nivekin請留言 2012年6月4日 (一) 01:34 (UTC)[回覆]

關注度過期

閣下曾掛關注度模板之條目齡記書店已到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關注度標準,可作提刪。--Nivekin請留言 2012年6月9日 (六) 04:49 (UTC)[回覆]

關注度過期

閣下曾掛關注度模板之條目農業區位因素已到限期,如閣下認為該條目現時尚未合乎關注度標準,可作提刪。--Nivekin請留言 2012年6月11日 (一) 04:30 (UTC)[回覆]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人身攻擊,已由MakecatTalk2012年7月6日 (五) 01:4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覆]
此用戶的封禁已被其他管理員複檢,申訴被拒絕。

請求複檢的理由或相關提問:

BrockF5以「3RR + impolite behavior (吵架)」為理由將本人封禁,雖然時間不長,但這兩條理由均不成立,請管理員撤消封禁還我名譽。首先,本人並沒有3rr行為,BrockF5純屬誣陷。其次,所謂「吵架」實際是匿名用戶在本人討論頁對家母進行人身攻擊,我之前出於維基禮儀,僅僅在討論頁刪除了事。但是該匿名用戶在趙紫陽編輯摘要中再次辱及家母,是可忍孰不可忍!且,WP:封禁明確指出:只有預防破壞行為才是封禁的理由,而本人並無任何破壞行為。又,這次匿名用戶對家母進行人身攻擊的事件,一直是管理員Makecat進行處理,他將匿名用戶的攻擊歷史刪除,這是公允的處置。而BrockF5橫插一腳,將發起人身攻擊的匿名用戶與本人一起封禁了事,但眾所周知對匿名用戶的封禁實際並沒有任何作用,這種各打五十大板的處理是對本註冊用戶的極大不公正,請管理員解封並刪除對本人的封禁記錄。

注意:

  • 濫用此模板或申訴渠道的用戶,可能被延長封禁或被禁止編輯其用戶討論頁。
    • 由於技術原因,如果啟用了「用戶討論頁上的結構式討論」功能的話,請將該請求放到討論頁主頁面的「關於此版塊」中,否則該請求無法顯示在請求分類中讓管理員留意到。
  • 如您希望與管理員就本次封禁作出討論,請於本模板外展開。

管理員已對此封禁決定作出複檢,並有以下結論:
經過檢查,管理員決定拒絕其解封要求。其他管理員可再複檢此用戶的封禁,但在沒有更好的理由前,請勿輕易推翻之前的決定。
  封禁已過期
  處理人:MakecatTalk 2012年7月11日 (三) 05:46 (UTC)[回覆]

明確要求閣下就你的行為給出解釋

兩份報告裡處處可見「參見附件幾」附件到哪裡去了?你根據什麼抹掉「人民日報譯載的不完整」這一點?



某人不是口口聲聲去掉有參考的來源是破壞嗎?又幹了什麼? 。—Victorkkd留言) 2012年7月11日 01:30 (UTC) )

Re:南京橋隧?

你說的完全正確,現在隧道沒有對應的分類,以後過江隧道再一多會有很多麻煩。--Jack No1留言 什麼樣的節奏是最呀最搖擺?什麼樣的歌聲才是最開懷? 2012年7月25日 (三) 10:56 (UTC)[回覆]

南京地鐵11號線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南京地鐵11號線」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條目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頁面存廢模板,存廢討論是因為有編者認為頁面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方針。請參與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討論期間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頁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頁面存廢討論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2011wp留言2012年7月26日 (四) 10:02 (UTC)[回覆]


File:南京大學校徽.jpg的快速刪除通知

您好,您創建的頁面被提出快速刪除,該條目很快會由管理員進行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刪除模板,快速刪除旨在加快處理顯然不合適的頁面。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頁面的條目內容,您可聯繫管理員,讓他們將內容通過郵件發送給您,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7月27日 (五) 00:50 (UTC)[回覆]

關於紫石英號事件提名

你好。關於條目的文獻注釋同意你的看法,關於中立性有問題比如事後調查被認為是單方面資料而中立有問題真不知說啥好。關於炮戰的細節我略略修改因為覺得細節還需要考證,算拋磚引玉吧,比如不同地點接戰的炮戰部隊具體番號與位置。在結構上衝突過程按事情發展三段分好還是按時間兩段分好?另外,康矛召到底是炮3團還是炮6團政委?--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18日 (六) 17:10 (UTC)[回覆]

關於五星紅旗提名

你好。下半旗其實已經是獨立列表形式,獨立成條目略顯單薄。地方旗幟,香港、澳門是區旗應該在條目提及。其他市旗其實是被禁止的,可以刪除。黨旗、軍旗和息息相關,在一黨專政的國家這三種旗幟都有聯繫,也是方便讀者查閱。我修改了一下,請您再看一下。--Fxqf·留言簿 2012年8月19日 (日) 05:38 (UTC)[回覆]

但是英文版有黨旗和軍旗,英文版也是GA。--Fxqf·留言簿 2012年8月20日 (一) 03:45 (UTC)[回覆]
已經將黨旗和軍旗刪除,準備另起爐灶(新建條目),謝謝。--Fxqf·留言簿 2012年8月20日 (一) 04:58 (UTC)[回覆]
非常感謝,我會選擇一部分使用。--Fxqf·留言簿 2012年8月20日 (一) 05:41 (UTC)[回覆]

關於揚子江事件

傾向認為紫石英號事件還是"又稱揚子江事件"為好,一來對長江下遊河段的舊稱就是揚子江;二來不會引起歧義.對這個條目修改頗有成效順致祝賀--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19日 (日) 08:36 (UTC)[回覆]

外交承認與建立外交關係

外交承認與建立外交關係是有區別的,比如英國政府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承認與建交就不是同一時期。至於中立性有沒有問題可能基於對事物看法不同也作為留給別人補充空間吧--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1日 (二) 10:12 (UTC)[回覆]

玫瑰島?

紫石英號失控擱淺靠近南岸的玫瑰島(Rose Island),研究了一下地圖,該島是否就是江都市三江營對面靠近南岸的雷公島?玫瑰島是否是英國海軍的稱謂?--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1日 (二) 15:36 (UTC)[回覆]

  • 南京至上海,蘇、錫、常一帶都去過,鎮江也去憑弔過,但是談不上了解,多是研究地圖。
  • 關於炮兵陣地,我看過一個資料說英方8英寸炮彈穿透江堤,以俺對重巡洋艦8英寸艦炮威力的理解(而且海軍艦炮因無機動之需威力在陸軍炮之上),不是野戰炮兵陣地所能抵擋的,而且榴彈炮陣地直接暴露擺在能看到江堤上,直覺是英方的曲筆,那樣也就不會把炮彈都打到江堤後面田野里的23軍頭上,至於直射的戰防炮外形低矮,倒是可能隱蔽的布置在江堤之上。
  • 「紫石英」號潛入吳淞口接應的英國海軍「協和」號驅逐艦(HMS Concord)匯合,——紫石英號是經崇明島北側水道逃出的,崇明島南側沿長江南岸航道包括黃浦江與長江匯流處的吳淞口正被第三野戰軍炮兵封鎖,在搜索紫石英號,這個表述有點問題。--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1日 (二) 18:35 (UTC)[回覆]
  • 「紫石英」號與駛入長江口接應的英國海軍「協和」號驅逐艦(HMS Concord)匯合,接受補給加油後駛出吳淞口。——這句還是有問題,不要被紫石英號致電混淆了,電文里說吳淞口外南方,我理解應是長江口以南吧。--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2日 (三) 10:33 (UTC)[回覆]

關於宣傳式的語句

加上「一貫的宣傳」前綴你覺得怎樣?--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2日 (三) 10:25 (UTC)[回覆]

  • 我同意你就此事的看法。--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2日 (三) 10:42 (UTC)[回覆]
  • 我更喜歡回頭看自己修改補充的成果,如同自家私藏到處分享一樣。--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2日 (三) 10:50 (UTC)[回覆]
  • 關於和倫敦號炮戰中的炮兵陣地問題,以我見識過的長江江堤以及黃河河堤,「在江堤」我覺得可以理解為「在江堤最高處」也可以理解為「在江堤的背斜面上」。所以我推測直射炮可能在高處,曲射炮可能在反斜面上。首先,如果英艦看得到應該打得倒,不要說巡洋艦8英寸艦炮進抵射擊(遠距離完全可穿透150mm厚的特種鋼板),就是4英寸以及40毫米炮平射也足以毀傷野戰炮兵陣地(可參見朝鮮戰爭期間美軍用40毫米高炮平射的效果),伴侶號就是沿北岸進抵射擊「野炮」陣地的(野炮是加農炮,彈道相對低伸)。其次解放軍方面野戰炮兵陣地畢竟不是要塞炮也無必要。另外海軍大口徑艦炮炮彈是帶風帽的碰炸引信,引信撞擊目標有延遲時間,好像沒有最小射程之說。--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2日 (三) 12:05 (UTC)--[回覆]

關於炮打「倫敦」號的新證據

發現新的證據 1949年4月26日,粟裕、張震關於與英艦戰鬥情況給軍委並總前委的電報 另外還有一些 相關圖片

  • 關於 孟昭庚. 震驚世界的中英"紫石英"號軍事衝突事件始末. 作為參考來源 我認為可以捨棄了,事件幾個關鍵節點描述確實令人生疑,與中方其他直接資料有明顯矛盾之處,而且散布甚廣。以現在的成果看與事實相去甚遠。你認為如何?
  • 上面電報影印件上說英艦(倫敦號)至太興以西江面時遭炮擊東返,途中不斷炮擊我亦不斷還擊。 另外,找到幾張倫敦號在香港的照片, 顯示艦體左側彈痕的照片, 顯然是下行時艦體左側受彈。 所以我刪掉中方的, 留的是英方的, 你認為呢? 另外,我覺得英艦喊話更有可能是炮戰前在七圩港江面拋錨停泊的時候,不過俺沒證據。--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3日 (四) 13:45 (UTC)[回覆]
  • 紫石英號與江陵解放號並排行駛,到底是在左舷還是右舷,性質可大有不同呀,我看到所有說法都是「江陵解放號左舷」當做「擋箭牌」。--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4日 (五) 02:40 (UTC)[回覆]
  • 我查了一下,《長江春雷驚天下-紫石英號事件》這篇文章里描述 用高音喇叭向北岸喊話:「我們不是你們的敵人」 是421炮戰之前,英艦在七圩港江面拋錨停泊的時候。同樣在此文里描述率先開炮的炮6團1營3連由於英艦駛過射界只有兩門炮打12發,返回七圩港時3連打了60發,但是沒有註明資料來源。 4月23日粟張電報算是間接轉引的,4月26日粟張電報可以說是影印實物,對比4月23日粟張電報與4月26日粟張電報,更像調查報告的前後不一。 問題是 就怕 陳謙平文章張冠李戴,暫且存疑吧。 像當前那樣的自圓其說式的把雙方矛盾證據揉在一起的寫法,我擔憂會發生更大曲扭的可能,或者還是恢復到雙方說法都羅列上,或者把矛盾的內容剔除,你意下如何?另外,文中說倫敦艦齊射155輪,也有說打155發的,你能考證一下否,真是越細打磨的越多吶!--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3日 (四) 15:20 (UTC)[回覆]
  • 「不侮辱其船員,對其傷員要予以醫治」與「亦不必俘虜該船」。不俘虜該船就不存在侮辱其船員,「不侮辱其船員」電文的前半段是指示「占領鎮江後應即將紫石英號俘獲解除武裝」,這是分兩份口氣不同的電報,康的回憶錄擺在了一起。特此備忘。--頤園新居留言2012年8月24日 (五) 09:26 (UTC)[回覆]

Re:楊老故居

建築確已修繕完成,牆的顏色明顯比以前要新,大門也掛上了匾額和對聯,但本月還沒有開放,應該下個月中下旬就差不多了。說到拍照,在南京這幾年市區裡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實拍的已經差不多了,目前還剩和記洋行舊址、鄧廷楨墓、仙鶴觀六朝墓地和楊柳村民居群準備前往一觀。不過學校內不知怎麼的常常不能批量上傳,只能一張一張傳,若閣下準備繼續消紅的話我可以儘量提供更多的照片。--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12年8月31日 (五) 11:56 (UTC)[回覆]

關於毛澤東條目

關於毛澤東條目的問題,我的看法,前言闡述一些基本情況就好,另外指出他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至於具體的爭議,我覺得放在評價項下詳細闡述更為合適。和那位用戶溝通的問題,我覺得都心平氣和一點或許有幫助。另外,不知道您對在共享資源里上傳圖片的版權問題了不了解?因為最近有位用戶上傳了很多明朝帝后的半身畫像,我不知道是否存在侵權的問題。--楠木歷史留言2012年9月2日 (日) 04:26 (UTC)[回覆]

哦,我覺得你的思路沒有問題。版權的問題,謝謝你。--楠木歷史留言2012年9月2日 (日) 05:10 (UTC)[回覆]

Re:南京長江大橋老照片

那就刪了吧,我沒意見,4年後再說。--Jack No1留言 什麼樣的節奏是最呀最搖擺?什麼樣的歌聲才是最開懷? 2012年9月4日 (二) 00:01 (UTC)[回覆]

模板

我也覺得很難看,不知道他什麼審美觀。上星期還不和任何人商量就改了明清人物信息框。回退就行了吧。這種大量使用的模板,沒有人可以根據個人好惡更改的。不過這個模板確實需要高手用navbox重寫一下,當前使用的語言很古老,但形式大家都習慣了,不該隨意更改。余兮留言2012年9月5日 (三) 21:23 (UTC)[回覆]

關於南京長江大橋建設單位的來源?

請問您知道南京長江大橋條目中的建設單位信息的來源嗎?--Jack No1留言 什麼樣的節奏是最呀最搖擺?什麼樣的歌聲才是最開懷? 2012年9月15日 (六) 05:11 (UTC)[回覆]

Re:南京長江大橋

其實我也沒指望能夠真正評上特色,只是不搞點評選什麼的貌似編輯的積極性不高。--Jack No1留言 什麼樣的節奏是最呀最搖擺?什麼樣的歌聲才是最開懷? 2012年9月15日 (六) 19:49 (UTC) MtBell|[回覆]

請不要製造東南大學(南京工學院)是南京大學(中央大學)改名演變來的假象

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等條目,請在討論頁討論後編輯。請不要製造東南大學(南京工學院)是南京大學(中央大學)改名演變來的假象。條目中要明確歷史事實,不可故意混淆,也不可修改歷史事實。 -Sulintan留言2012年10月15日 (一) 15:18 (UTC)[回覆]

蘇州工業專門學校的快速刪除問題

您好,因上述重定向並非明顯錯誤,我已拒絕上述重定向的快速刪除請求。如果閣下認為上述重定向為錯誤重定向並需要刪除,請提交至頁面存廢討論。謝謝--Lakokat 2012年10月27日 (六) 14:34 (UTC)[回覆]

「太平路清真寺 古建築 清代 白下區太平路296—298號 1982年」,白下區應該只有太平南路,是不是現在的草橋清真寺(由太平南路清真寺遷入)。--Berthe留言2012年10月29日 (一) 13:42 (UTC)[回覆]

這樣看,太平南路清真寺就是太平路清真寺。一部分移到了草橋清真寺,一部分易地重建。草橋清真寺外面看上去很新,裡面不清楚。太平南路清真寺拆的時候,很潦草。我不太相信大殿、二殿是整體遷至。南面的南京聖保羅堂是省保,高一級,至少可以保持原地不動。--Berthe留言2012年10月29日 (一) 15:04 (UTC)[回覆]

關於「中國征伐」

您好,我在DYK看到了您關於「中國征伐」的意見,看到本能寺之變等相關條目中寫的是「負責攻略中國地方的羽柴秀吉攻下了毛利氏的鳥取城」,故更名為「攻略中國地方」。不過剛才又有想到,漢語裡面征伐是否可做名詞解?敬請賜教。--水樹美月留言2012年11月13日 (二) 14:25 (UTC)[回覆]

突然發現又被人移動回去了呢。--水樹美月留言2012年11月13日 (二) 14:28 (UTC)[回覆]

謝謝您的指教~!這種XX征伐維基百科有一大把——九州征伐四國征伐會津征伐越中征伐對馬島征伐……皆為繁體字編寫。我本來對日本戰國史了解不多,這次幫某人潤色(基本等於重譯)之後,卻被他一聲不吭地轉移了回去,還在「中國征伐」四個字後面加上了(ちゅうごくせいばつ)……哦?日語假名什麼時候成了中文注音的工具了?哎呀我又漲知識了。也懶得打什麼編輯戰了,就這樣掛着吧……--水樹美月留言2012年11月13日 (二) 16:47 (UTC)[回覆]

轉念一想,中文維基正好為寫《日語翻譯賞析》提供了優質的素材(笑)您可以看看大淀號輕巡洋艦的第一段本人翻譯的版本,和中文維基現在的版本對比一下。

太平洋戰爭開始之前,日本海軍就已經在自己的對美作戰計劃中擬定了「通過潛艇部隊對敵主力艦隊實行麻雀戰,消耗敵軍戰鬥力」的計劃,日文稱之為「漸減邀撃作戦」。可是,在廣闊的太平洋上,光靠潛艇來搜尋敵人並與之交戰是很困難的。所以海軍計劃建造這樣一艘偵察巡洋艦作潛艇部隊的旗艦:它搭載了新型的高速水上偵察機,可以在最前線強行進行偵察。

--水樹美月留言2012年11月13日 (二) 19:28 (UTC)[回覆]

Re:疑似系列傀儡馬甲

傀儡賬號均已永久封禁,文理仁討論 | 貢獻)因濫用傀儡已封禁一周。--Wcam留言2012年11月17日 (六) 18:31 (UTC)[回覆]

你好,我已向元維基提交checkuser請求,根據ip地址查詢結果,監管員未給出確切結論。建議將此事提報至Wikipedia:當前的破壞,謝謝。--Wcam留言2012年11月28日 (三) 15:20 (UTC)[回覆]

關於南京系列條目的編輯的回覆

恩,好的,謝謝提醒。之前編輯詞條太過魯莽還望見諒,以後有問題多多點,謝謝。 :)--風易留言2012年11月25日 (日) 14:22 (UTC)[回覆]

特色條目評選/滿族

滿族條目對比之前已有較大改善,請再度移駕至此[9]再次給出您的寶貴意見,謝謝。--Šolon留言2012年11月26日 (一) 03:09 (UTC)[回覆]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經濟援助

不好意思,標題有點嚇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經濟援助能否與中阿決裂合併呢?我研究了一下覺得可以這麼做的,就是將兩個條目內容合併後做重定向。條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係。--追求節操而非庸俗生活的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留言2012年11月28日 (三) 01:26 (UTC)[回覆]

兩個條目的內容都是主要描述「共產主義的友誼」,我覺得這個比較恰當一點。此外,對於新政權的外交關係我手上也沒什麼材料,這個就很難做了。--追求節操而非庸俗生活的馬呵說年誒多嘩鐸★魔力留言2012年11月28日 (三) 02:25 (UTC)[回覆]

送給您一枚星章!

不倦星章
感謝您連日貢獻!--Alvin Lee 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不投機半句多 2012年12月14日 (五) 09:05 (UTC)[回覆]

這些文獻我一個都沒看過

中立性和來源公信力的爭議首先要基於對於文獻來源的了解,所以我個人沒有辦法評價判斷具體的爭端。但是我覺得現在的爭議是分散在各個段落的,完全可以一個個分段討論,討論完一個編輯條目,然後再討論下一個。-Msuker留言2012年12月27日 (四) 09:13 (UTC)[回覆]

路過

路過另一位用戶的用戶頁時,發現你對朝鮮戰爭的戰俘遣返問題的編輯提示,所以路過這裡參觀一下。我沒記錯的話,這個條目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引發過編輯爭議,沒想到事隔這麼久還在打。--Mara召喚師魔法少年愛德華★愛生活圓神蘿莉塔 2013年1月2日 (三) 10:40 (UTC)[回覆]

您好,因速刪理由R3已被修訂,我將上述條目轉交往頁面存廢討論Lakokat 2013年2月17日 (日) 03:44 (UTC)[回覆]

朋友,翻譯錯誤不應作為速刪吧?而且如果你有參考書,何不幫忙看一眼然後移動?你刪掉我的條目無所謂,日後不知道誰來做這些內容了。--魔法少年愛德華★愛生活圓神蘿莉塔 2013年2月20日 (三) 05:58 (UTC)[回覆]
好吧,你只是提刪原來的翻譯名稱。但我還是想提醒,流亡分子在英文有Émigré對應,麻煩你不要隨意移動對應條目。wikidata不知道什麼時候上,而且我對這套機制十分懷疑。我怕到時候會亂成一團。
此外,在英文版本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內容:

Today, the term generally applies to members of four groups: French Huguenots who were forced to leave France following the Revocation of the Edict of Nantes in 1685. French refugees, former members of the nobility, Catholic royalist sympathizers, or anti-republicans, who were expelled by the Decree of 17 December 1791 and the Law of Suspects of 1793, follow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White Russian émigrés or other opponents of the regime, who fled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of 1917 and its aftermath; European aristocrats who were forced to leave their native countries due to political upheaval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o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為何這些一句都沒在中文版本內反映?這是一種不嚴謹。我之所以做這類條目速度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花費很多時間在對多個條目校正。煩請你如果要做,多看看英文條目做參考,不要只看中文書(尤其是中國政府支持者有選擇翻譯的書)。你沒有發現,最近很火的幾本書,都用來黑西紅柿了?--魔法少年愛德華★愛生活圓神蘿莉塔 2013年2月20日 (三) 06:19 (UTC)[回覆]

另補充一句,法語助手的那個詞典,對現代沒有問題,但對古代就極為不足,希望你在參考frdict之餘,多參考論文。--魔法少年愛德華★愛生活圓神蘿莉塔 2013年2月20日 (三) 06:29 (UTC)[回覆]
該條目已經再次移動,且,請勿再與本賬號聯繫。日後一切編輯聯繫其它編輯者,謝。--魔法少年愛德華★愛生活圓神蘿莉塔 2013年2月20日 (三) 07:46 (UTC)[回覆]

是否需要將流亡分子分拆?

目前,流亡分子條目中大部分內容可以涵蓋法國大革命版本的含義,分拆的必要不是太大。但如果你一定要強調分拆,可以對此作出分拆。--黑雪姬留言2013年2月20日 (三) 08:28 (UTC)[回覆]

現,法語方面有兩個條目:Émigration française(指代活動),英語則有Émigré(指代人)。你打算修改的版本則只是涵蓋法國大革命時期,而沒有包括其它指代(Émigré現在使用的範圍相當廣泛)。是否有必要另建一個專門針對大革命的條目?--黑雪姬留言2013年2月20日 (三) 08:43 (UTC)[回覆]
基本上可以同意,不過你現在的移動和消歧義......我去改改。--黑雪姬留言2013年2月20日 (三) 09:03 (UTC)[回覆]

我已作出以下修改

  1. 流亡分子內容為émigré,指詞語本身,指向英語émigré。
  2. 流亡分子 (法國大革命)重定向至法國人的政治流亡 (1789-1815)
  3. 法國人的政治流亡 (1789-1815)指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含義,指向法語Émigration française (1789-1815)

這個分配希望你能覺得合理。--黑雪姬留言2013年2月20日 (三) 09:30 (UTC)[回覆]

勛銜方案

其實我覺得開頭沒有勛銜最好,全部移到正文另開一欄,後來支持新用戶提出的移到英文名後面的方案也是為了尋求妥協,沒想到對方得寸進尺,不說也罷。不過話雖如此,表決時還是要把我們能夠接受的兩個方案都列出來供社群投票的。惜乎近來瑣事較多,上維基的時間少了,如果真到了要做投票方案時,還煩請兄代勞了,我到時候直接投票好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2月22日 (五) 05:28 (UTC)[回覆]

好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3月10日 (日) 10:19 (UTC)[回覆]
已表達意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3月14日 (四) 11:02 (UTC)[回覆]
照我原先的看法,這些都沒有必要放在首段,只要單列在正文中就行了,不知道能不能把這樣的看法列為第五方案。如果是現在四個方案的話,顯然第三個更簡潔明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3月15日 (五) 04:51 (UTC)[回覆]
方案四還是有點多此一舉,已經有勛銜的專門欄,就不必要在簡歷里寫了。把方案四的簡歷刪除就可以,或者回到原來的樣子,首段用中文全部標出,然後把我的第五方案一起列入投票選項。——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3月15日 (五) 08:43 (UTC)[回覆]
我覺得也會有人投票支持首段完全沒有勛銜的樣子,所以才做了第五方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3月15日 (五) 09:52 (UTC)[回覆]
我也覺得力量集中好點,就撤了第四方案好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3月15日 (五) 09:53 (UTC)[回覆]
哦。——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3月15日 (五) 10:16 (UTC)[回覆]

對於你給的端木正的書

那書設計太差了,很難查,而且現在我只有電子版,查得好痛苦。維克多·德·拉圖爾-莫布爾究竟有沒有條目在?沒有的話,我建議不使用此譯名。拉圖爾-莫布爾是他的爵位,不是姓名的一部分。

根據其它英文資料顯示,他的名字叫Marie Victor Nicolas de Fay,LATOUR-MAUBOURG是他的爵位封號。我可以贊成對名字本身作出重定向,但對於條目的準確名稱,我認為應該是馬里·維克多·德·費馬里·維克多·尼可拉斯·德·費。如果你沒有太多的意見補充,我建議移動到這個並作出重定向。--黑雪姬留言2013年3月12日 (二) 04:01 (UTC)[回覆]
我對這個也是一知半解。就現在的情況看,我覺得全名是最準確的。考慮到你提出的已有中文譯名,我覺得條目名還是以那個中文譯名(可供查證)為準,以完整的名稱作為題頭並保持中文譯名表述。端木正那個東西是否有新版本呢....比如說他女兒還有計劃嗎?--黑雪姬留言2013年3月12日 (二) 07:03 (UTC)[回覆]
可是此二人的差異是,他們沒有爵位,而他們的de Robespierre或de la Platiere就是類似出身地的意思。你的意見是否為「馬里·維克多·德·費(Marie Victor Nicolas de Fay,LATOUR-MAUBOURG)」這種寫法?--黑雪姬留言2013年3月12日 (二) 10:36 (UTC)[回覆]
我再想了一下,乾脆將爵位分解算了。「馬里·維克多·尼可拉斯·德·費(Marie Victor Nicolas de Fay),拉圖爾-莫布爾侯爵」。--黑雪姬留言2013年3月12日 (二) 10:38 (UTC)[回覆]
也可。等條目解封再改。--黑雪姬留言2013年3月12日 (二) 10:55 (UTC)[回覆]

維克多·德拉圖爾蒙伯格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維克多·德拉圖爾蒙伯格」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條目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頁面的內容,您可聯繫管理員,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黑雪姬留言2013年3月12日 (二) 07:46 (UTC)[回覆]

法國大革命條目

那個,替某個剛剛被封禁一周的人問一個問題:加who模板是希望有怎樣的效果?是希望將來源中提出觀點的人物逐一列出,來代替「有人」嗎?—Snorri留言2013年3月13日 (三) 04:51 (UTC)[回覆]

回覆:msg

我看不懂那個投票是什麼情況。為什麼出現了兩個投票?烏拉跨氪 2013年3月13日 (三) 15:33 (UTC)[回覆]

把投票關閉吧。這樣投不了的。烏拉跨氪 2013年3月13日 (三) 15:49 (UTC)[回覆]

給您一塊布朗尼!

很高興我又出獄了,我在維基百科:互助客棧/其他開了個誰模板的小討論,煩請參與。--黑雪姬留言2013年3月20日 (三) 03:23 (UTC)[回覆]

東南大學詞條

你只知道撤銷別人版本?不看別人修改理由的? 寫的很清楚,「只有工學院仍有一定發展」和「安徽大學兩系併入南京大學」是矛盾句,為何矛盾你是看不出來還是裝傻啊?真是愛校愛過分了。—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23.65.141.225對話貢獻)加入。

這根本是兩件事。合併是合併,而發展指的是學生規模。1949到1951,工學院學生人數增長比全校都多,沒有說其他學院在萎縮已經是客氣了。而且「只有工學院仍有一定發展」不是我的原創,是中央大學校友會理事長管致中院長寫的,這叫WP:可靠來源,請你學會遵守維基百科的規則。另外,吳健雄當然首先是南大校友,但同時也是東大校友,「雙母校」,這是吳先生和廣大中央大學校友自己的認同,請尊重事實,尊重老學長。最後,你在我的用戶頁留言,起碼要懂點禮貌,如果對兄弟學校校友都這種態度,你們南大的愛校教育也太狹隘了。--Gilgalad 2013年3月21日 (四) 23:22 (UTC)[回覆]

:這是很客氣的了,誰是南大的?反正我不是,老子山大的,比你東南牛逼一些,比南大差一些。看不慣東南大學校史問題的人多了,別動不動就攻擊別人學校,也別動不動就上升到人生觀道德觀,誰有工夫給你扯這些? 你現在可以各種理由維護,說句不好聽的,等你沒了呢?讓別人學規則,你學會說話了麼?只知道撤銷撤銷,權利挺大。愛校到這種地步,牛逼。

不理解為啥藝術系並過來了,而且看並過來的老師、學生數量和土木系相當,為啥就成了只有工學院有一定發展了??明顯矛盾的兩句話放一塊,這不扯淡嘛?老校友說的就是對的?再煩請解釋一遍:藝術系併到哪裡去了,以及「只有」工學院有發展,是怎樣一種不矛盾?

東南篡改校史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了,還在這裡各種理由掩蓋,千方百計忽略1949-1952,然後再千方百計的說這個時期只有工學院有發展,其他院系都是退步的,好話都讓你說盡了,你現在蓋得住,你沒了呢,你以為所有東南大學的學生都這樣,他們不會看網上的爭論?他們沒有自己的主張?他們不看類似東南大學渾水摸魚篡改校史的報道?別把別人當傻子,維基百科早晚讓你們這幫孫子弄亂,都tm愛校愛瘋了。

在你留言頁需要什麼注意事項?規矩不少,就是不知道尊重別人,別人給你提供的好東西就保留(對東南大學有利的就是真理),不好的東西就是撤銷,不管是不是真的,這種態度給我講什麼禮貌,負分滾粗。

最後,歡迎來罵山大,是山東大學,記住,就罵這學校學生就這素質之類的就行。歡迎。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23.65.141.225對話貢獻)加入。

給你留着示眾三天。頂着一個南京IP冒充山大,既無膽又無能,真給漢口路長臉。最煩你們這些把持輿論公器就到處壓迫兄弟學校的能人,以為自己嘴巴大就是公理。我寫的這些都來自中央大學老人親筆寫的回憶文章,有種請到中央大學校友總會遊行示威,記住,中央大學校友會在四牌樓2號,東南大學校友會堂。--Gilgalad 2013年3月22日 (五) 07:21 (UTC)[回覆]

Re:問候

一個腦子裡被某種觀念先入為主的人自然看不進去客觀事實,或者只看個一兩句就開始過度臆斷,不用和他廢話。東大校史這塊的參考資料還可以再詳細明白點,能引的都引了,以後回退起來還能再省點口舌。另,我最近正忙着往共享資源上集中倒騰照片,也算是離開南京前的紀念,如有什麼需要可以留言。--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13年3月22日 (五) 15:43 (UTC)[回覆]

關於長江主要支流

您好,在下閱讀基礎條目長江的時候,拜讀了您的巨作Template:長江主要支流表,是個有意義的模板。不過目前看來還是初級階段,尤其排版有點亂,所以斗膽談談想法,僅供閣下參考。若有不當,還望海涵。

  1. 列寬配比。現在的長度流域面積兩列特別寬,可能沒必要,希望能勻一些給用地緊張的列。另外現在您用像素來指定列寬,我不確信這樣能否讓各種尺寸瀏覽器看到相同的效果(也許正是因為瀏覽器尺寸不同,才造成你那裡很OK的比例在我這卻很詭異),所以也許可以試試用百分比的方式來指定列寬。
  2. 左右對齊。看來您想把一級支流和次級支流分別對待,一級支流右對齊,其它左對齊。但看着超級亂,我想可以統一右對齊(保持個位對齊還能方便對比),轉而用別的方法來區分類別。比如一級支流文字加粗,或者次級支流文字斜體,或者在數字前加符號或圖標等。
  3. 關於三級及以上支流。我留意到您預留了很多列給N級支流,愚以為可不必。既然名稱都叫長江主要支流了,按說一級就夠了,但考慮到洞庭湖、鄱陽湖「插隊」一級的特殊情況,以及個別地區可能存在非常強大或非常重要的二級支流,所以保留二級也好。再往多級的就很難叫長江主要了吧?難以突出重點。況且如果大通江這樣的都要列出的話,恐怕還有數百上千條同級別支流缺席,是不可能完成的。
  4. 左右岸匯入。也許可以簡化一下,左和右都寫在一列,讓所有維基人都易於參與編輯。如果覺得這倆漢字差別不夠明顯,可以用符號或圖標。

我編輯時候,由於表格複雜,感到無從下手。所以有此感想,就此和您探討一下,希望能讓長江這樣的基礎條目之基礎真正強大起來。祝愉快。--faofao留言2013年3月28日 (四) 15:53 (UTC)[回覆]

原來如此,西班牙人搞得真詳細。為何我覺得西班牙語的列表看着就沒那麼亂呢,呵呵。那就先改變列寬和左右對齊吧。另外,我還沒看懂,為何我們的最頂上一行變成一條縫了,西班牙語版的排序箭頭設置似乎有BUG,點了第2至第9列的排序之後,再點別的排序就不響應了。--faofao留言2013年3月28日 (四) 17:36 (UTC)[回覆]
字符縮進不行,背景顏色不會縮。不過改變文字樣式之後,也許可以不必讓背景顏色縮進,要看了效果才知。--faofao留言2013年3月28日 (四) 17:51 (UTC)[回覆]
反正我今晚不搞了,明天可能也不搞。祝晚安。--faofao留言2013年3月28日 (四) 18:00 (UTC)[回覆]

re 南昌站

謝謝,但是我不太擅長辯論這個 囧rz……--Qa003qa003留言2013年3月29日 (五) 01:52 (UTC)[回覆]

請加Q群

為方便溝通聯繫,請加QQ群 278520628 --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1日 (一) 03:47 (UTC)[回覆]

謝謝邀請,可是我對動漫一無所知--Gilgalad 2013年4月1日 (一) 23:42 (UTC)[回覆]

人民日報

非常感謝!其實我只要編那些少有人問津的歷史人物條目時能查一下就行了,以後有需要找你哦。。。——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4月7日 (日) 14:16 (UTC)[回覆]

好像也沒有啊。。。——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4月19日 (五) 04:20 (UTC)[回覆]
真的不錯!謝謝!——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4月19日 (五) 05:34 (UTC)[回覆]

2013年4月

您似乎在朝鮮戰爭參與了一場編輯戰。請留意,您在24小時內不可對一個頁面執行三次以上的回退;在不同頁面進行大量有爭議的回退亦可能被判定是編輯戰。請您不要繼續進行回退操作,否則您將可能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請善用討論頁與其他編者交流以期達成共識,另請參閱爭議的解決Gakmo留言2013年4月9日 (二) 01:55 (UTC)[回覆]

勛銜投票

貌似可以開始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4月11日 (四) 05:50 (UTC)[回覆]

不管他了,貼公告吧,周六開始投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4月11日 (四) 14:22 (UTC)[回覆]
不好說,五五開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4月11日 (四) 23:35 (UTC)[回覆]

下關區的有關條目也用自動維基瀏覽器處理一下吧

如題,發現原白下區的條目基本上都被閣下用自動瀏覽器改過了,因此希望閣下也能用同樣的方式處理一下原下關區的條目,應該不會花多少時間吧。--某人的移動城堡 2013年4月12日 (五) 05:39 (UTC)[回覆]

好像已經處理過了,不過仍然有些條目需要修正,看來這是個任重道遠的活了。---某人的移動城堡 2013年4月12日 (五) 05:45 (UTC)[回覆]

Re: 解釋一下南京地名

你說的這些信息我也是知道的,而且你說的也挺有道理,不過過話說回來了,一般「地點」一欄都是直接寫行政區的,所以還是再考慮一下比較好。--某人的移動城堡 2013年4月12日 (五) 18:02 (UTC)[回覆]

朝鮮戰爭的社群共識

你回退我的修改時說"破壞社群共識"是指什麼? 沒有看到你在討論頁對"戰爭罪行"的不同意見尋求共識。 Happyseeu留言2013年4月16日 (二) 23:24 (UTC)[回覆]

請問南京地鐵一號線的線路圖出什麼問題了?

如題,從條目中撤了幹什麼?--某人的移動城堡 2013年4月18日 (四) 20:15 (UTC)[回覆]

不過實在查不出有什麼問題啊,能在那堆代碼里靠着幫助信息研究出怎麼編輯已經相當不容易了。。。--某人的移動城堡 2013年4月18日 (四) 23:31 (UTC)[回覆]

謝謝!現在的確恢復正常了,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出現那種問題呢?--某人的移動城堡 2013年4月19日 (五) 04:11 (UTC)[回覆]

好吧,原來是這樣…… --某人的移動城堡 2013年4月19日 (五) 04:18 (UTC)[回覆]

請參與DYKN政策修改討論

你的意見將會成為DYKN公正性的重要一環,歡迎到方針版參與討論。--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22日 (一) 09:22 (UTC)[回覆]

意見再次修改,如有疑問歡迎至方針版或本人討論頁討論。--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23日 (二) 10:29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上海市

感謝閣下的支持!關於閣下所提的「歷史章節」長短的問題,在下認為,因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歷史逐步接近於現實了,因此相關的歷史雖然在「歷史章節」的筆墨不多,但已經都分散在其他章節了,如:政治方面歷史在「政治章節」(如:四人幫或對上海影響巨大的上海社保基金挪用案等);經濟的歷史方面也在「經濟章節」等等諸如此類,因此就不在「歷史章節」多寫了。閣下如果覺得條目本身質量過關,則懇請能夠給予認可,十分感謝!守望者愛孟留言2013年4月24日 (三) 13:47 (UTC)[回覆]

君主命名

那些新的規則我可是花了相當多的時間予以整理,希望您能支持。另外,對於您提出的部分開國君主諡號或廟號更常用的情況,我也已經考慮進去,比如漢光武帝、梁武帝、隋文帝、周世宗等用諡號或廟號,但漢高祖使用率比不上本名劉邦,魏武帝使用率比不上本名曹操,更何況曹操也是追尊皇帝。——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4月27日 (六) 01:51 (UTC)[回覆]

謝謝您的意見!不過中國君主眾多,我花了這麼多時間列了這麼多條也就是考慮不同情況。我現在所定的命名方式也不是憑空捏造,乃根據辭海的命名方式,其實無非就是考慮所謂正統、閏位與僭偽各政權的君主應該如何表述。——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4月27日 (六) 02:04 (UTC)[回覆]
還有就是根據歷代的史書。——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4月27日 (六) 02:11 (UTC)[回覆]

Re: {{cite book}}

請給出實際使用情況。我整理的時候是對照模板文檔中的樣例調整的,沒有舉例的參數就沒管,因為不知道要做成什麼樣。Liangent留言 2013年4月27日 (六) 04:44 (UTC)[回覆]

完成,以後報告問題直接把相關使用參數像這樣列出就行。Liangent留言 2013年4月28日 (日) 05:43 (UTC)[回覆]
改好了。我又多測試了幾個,有一些原來不會出現//的chapter現在也有了,不知道這個有沒有問題。Liangent留言 2013年4月28日 (日) 13:10 (UTC)[回覆]
{{ cite book | chapter=大橋工程設計中的兩個問題[C] | title=南京長江大橋建設紀實 | year=1996 | author=李國豪 | pages=6-7 | authorlink=李國豪 (橋梁力學專家) }}
舊式 李國豪. 大橋工程設計中的兩個問題[C]. 南京長江大橋建設紀實. 1996:  6-7. 
Lua式 李國豪. 大桥工程设计中的两个问题[C].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纪实. 1996: 6–7. 
{{ cite web | chapter=大橋工程設計中的兩個問題[C] | title=南京長江大橋建設紀實 | year=1996 | author=李國豪 | pages=6-7 | authorlink=李國豪 (橋梁力學專家) }}
舊式 李國豪. 南京長江大橋建設紀實: 6-7. 
Lua式 李國豪.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纪实: 6–7. 1996.  |chapter=被忽略 (幫助);
{{ cite book | chapter=大橋工程設計中的兩個問題[C] | title=南京長江大橋建設紀實 | author=李國豪 | pages=6-7 | authorlink=李國豪 (橋梁力學專家) }}
舊式 李國豪. 大橋工程設計中的兩個問題[C]. 南京長江大橋建設紀實:  6-7. 
Lua式 李國豪. 大桥工程设计中的两个问题[C].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纪实. : 6–7. 
{{ cite web | chapter=大橋工程設計中的兩個問題[C] | title=南京長江大橋建設紀實 | author=李國豪 | pages=6-7 | authorlink=李國豪 (橋梁力學專家) }}
舊式 李國豪. 南京長江大橋建設紀實: 6-7. 
Lua式 李國豪.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纪实: 6–7.  |chapter=被忽略 (幫助);

照描述改了,不過只管了book的,並且沒有日期會顯示不對(沒有描述要怎麼樣,又說原模板不對)。我不太希望時不時會再冒出一個需要調整的,最好能找地方討論出一個類似en:Help:CS1的文檔出來。Liangent留言 2013年4月30日 (二) 18:05 (UTC)[回覆]

DYKN政策修改:新的討論

鑑於有用戶重提「按項按理據」的方式評選,我組織了一個意向討論,希望各位維基人就後續討論的大體方向表達意見,請移步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方針#對DYKN規則的補充修改建議。--黑雪姬留言2013年4月28日 (日) 17:17 (UTC)[回覆]

Re:兄台

不必自責,這些時間大家都很繁忙,我不也是沒有兌現嘛。以後有機會再找出一段時間可以和閣下一同寫這些大條目。兄台先忙工作和自己事務吧!注意身體並一切順利。--Walter Grassroot () 2013年4月30日 (二) 01:08 (UTC)[回覆]

誠邀

您好!關於高麗條目命名問題的爭議,黑雪姬已經提出解決方案,請問您對這個方案有什麼看法?歡迎到我的用戶討論頁詳談,謝謝!——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3年5月18日 (六) 16:31 (UTC)[回覆]

既然閣下看來根本沒有退休的意思就請教一下

您的退休看來只是明確表明了不想和人溝通,因為我根本沒權限給您發電郵。現在請教一下:某IP用戶在朝鮮戰爭條目上大堆大堆地放一

個字不改的環球網人民網等地報道,是符合維基方針的嗎?某個IP用戶不會是您的朋友吧?您說去掉了有來源的事實就是是破壞,您對某個IP用戶的大量的這樣的行為為什麼視而不見?您說EDUCATOR是美國文宣,可您解釋不了為什麼賀明的書裡的願遣返人數的比例和它驚人的一致是不? 我沒跟您屁股後邊,看來倒是您跟在某個IP用戶後面,不停地捍衛它干大段複製這種扔別處早被制裁的行為啊。至於美國屠殺平民,我哪裡洗地了?難道說把大段複製的文本簡化掉,把重複的段落給去掉,就是洗地?您的「沒覺得」是不是指,您的「半永久退休」其實根本就不是退休?

Victorkkd留言2013年7月5日 (五) 13:02 (UTC)[回覆]

  • 你不能發email是你自己設置問題,關別人甚事?
  • IP用戶請你和他溝通,不要找錯人。
  • korean-educator從另一面證明中方材料比美軍戰史可信,只有在雙方材料互證的情況下才能接受這個不明網站的材料。
  • IP用戶的編輯確實冗長,應該允許精簡。但是精簡不等於把有關事實一概刪除,尤其是戰俘挖心、轟炸平民這種駭人聽聞的極端暴行必須保留。
  • 洗地云云我看你又是搞錯人。莫名其妙--Gilgalad 2013年7月5日 (五) 13:13 (UTC)[回覆]
    • 我剛才點的時候確就是說您沒有成為用戶無法發送啊。不過我重設了一下又管用了,不過暫就在這兒討論着了。
    • 我在干的就是精簡啊,戰俘挖心,您看到我編的時候把挖心這條去掉了嗎?好象沒有啊。轟炸平民確也是暴行,不過要說駭人聽聞,似乎至少蘇聯人也不是沒幹過對不對。您倒是說一下我刪去了哪條美軍暴行的重要信息了?我編完後的版本好象任何人都能從中讀出來美軍有轟炸平民哦。
    • 還有EDUCATOR這網站後綴名是ORG,又是如何個「不明網站」法了?維基指導方針有寫過ORG後綴就是不明網站麼。
    • 怪事,難道說您的那句「不歡迎為美軍暴行洗地的辯護士」不是在指我?有別的人在編您用戶頁或者是相關條目?
    • 還有一事,我看了一下其他我編上去的有來源信息,比如馬興旺又被去了,我會重補上去,您不會有意見吧。

還有一事請教,您在4月時在細菌戰條目,去掉了十九個省被細菌戰一條,理由是論壇不是可靠來源,但是明明地底下就在歷史沙龍論壇幾字後寫着引用的來源是抗美援朝戰爭後勤經驗總結資料選編衛生類,353頁啊。您又作何解釋? --Victorkkd留言2013年7月5日 (五) 13:32 (UTC)[回覆]

      • 我第一次回退之前你不是把挖心、轟炸等等都刪了麼?希望你對自己的編輯有個數。洗地的辯護士明明是之前留言的某字母用戶,難道閣下和他是雙簧馬甲?我看不太像,至少你比他有點良心,好歹承認轟炸平民是美軍罪行不是平民活該。論壇當然不是可靠來源,你如果直接寫某書某頁當然不會有問題。我在中文維基重新發言的目的是拉人維護在commons上即將被刪的抗戰圖片,朝鮮戰爭條目對我來說只是順手為之的雜事,請你自己和有關用戶在討論頁討論,我沒有時間在這方面打嘴仗。如果閣下真的像戰沙標榜的一樣是位良青歷,不妨也花點力氣幫忙找找那些抗戰照片的原始來源。--Gilgalad 2013年7月5日 (五) 13:44 (UTC)[回覆]
      • 另外educator網站不是可靠來源,除非你能找到那些文章的作者,並證明這些文章經過了peer review發表。--Gilgalad 2013年7月5日 (五) 13:46 (UTC)[回覆]


  • 除了平壤,其他77座朝鮮城市也遭到轟炸。----被李大安割下刺字處的皮肉後又被剖心而死。

以上便是我被您回退時版本的內容中摘出的「挖心,轟炸平民都刪了」不知從何說起?還有您對蘇聯人幹過的轟炸平民怎麼看? 為什麼您在說是針對別的用戶,卻是在回退我的編輯時講的? 還有為什麼下面明明有頁數,卻不是去掉論壇幾個字,而是把整條信息都刪了? 還有為什麼ORG就是不明網站?您先前不是說是美國文宣,看來不是不明啊,您一下就把它的出身劃好了。 我對抗戰沒興趣,我基本不去戰沙,我更不是良青歷。謝了。我還得把馬興旺之類的有來源內容加進去,您不會說什麼吧。另外就更加奇怪了,還是一句話,某IP用戶添加的大量的可疑來源的內容,為什麼您就是一字也不提PEER VIEW了?您在幾個月前為什麼拿出的理由就是「美國單方面文宣」?整個百科有着幾乎是無窮的的按您的說法沒有作者沒有PEER VIEW的來源,不是麼?--Victorkkd留言2013年7月5日 (五) 14:03 (UTC)[回覆]

    • 啊,抱歉我看錯了,您確實洗地針對的不是我,不好意思,其他的問題保留。?--Victorkkd留言2013年7月5日 (五) 15:03 (UTC)[回覆]
    • 「事實可能存在,但241頁前後講的是孫振冠」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如果說講的沒有馬興旺,那就是在直指我是在造假了,那麼那句「可能存在」又是什麼?請回復我的疑問。--Victorkkd留言2013年7月6日 (五) 02:26 (UTC)[回覆]
      • 全書480多頁,我沒有全看,當然不好一概否定。241前後分別是張澤石,孫振冠,林模叢,請你給出正確的頁碼。如果給不出來也未必是你造假,我看你多半是從什麼地方抄來的,壓根沒看過這本書,我說的沒錯吧。--Gilgalad 2013年7月6日 (六) 03:17 (UTC)[回覆]
        • 已經修正了頁碼了,呵呵,或者您想說把441頁誤記成241頁就表明我在偽造也隨您。關條目里於勁的引用頁碼全部都是我給出,先前還在說「事實可能存在」現在則說「多半從什麼地方抄來的,根本沒看這書」問問您自個信不。

--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5日 (五) 04:30 (UTC)

我想還是正一下我的聲名。啊呵呵,這交我的簽名都是認真先手打好了,不會COPY別人的簽名來改而留下「偽造簽名」這種無患之詞了。http://img0.ph.126.net/E2VFReS7xnGxJb9XTnxpVw==/3867747655081254690.jpg --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7日 (六) 03:5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