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 (天啟進士)
王鐸 | |
---|---|
大明東閣大學士 大清禮部尚書弘文院大學士 | |
籍貫 | 河南孟津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覺斯 |
諡號 | 文安 |
出生 |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 河南孟津縣 |
逝世 | 清順治八年三月十八日(1652年4月28日) 河南孟津縣 |
墓葬 | 洛阳偃师山化乡石家庄村南 |
出身 | |
|
王鐸(1592年—1652年4月28日),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石樵、癡庵、東臯長、癡庵道人、煙潭漁叟、雪塘漁隱、癡仙道人、蘭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雲岩漫士等,生于河南孟津县(今河南孟津),籍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世稱「王孟津」,明末清初官員,进士出身,书画家。
生平
王鐸幼时家境贫寒,“不能一日两粥”,母亲陈氏曾将陪嫁的“钏珥链柎鬻之市,以供朝夕”。聰穎慧敏,十八歲就學於山西蒲州河東書院,明天启二年(1622年)成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少詹事,累擢禮部尚書。南明弘光朝任東閣大學士、次輔。
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軍攻佔南京後,降清。顺治六年(1649年),授礼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官至弘文院大學士,授禮部尚書。順治八年(1651年),晉少保兼太子太保。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十八日病逝于孟津,赐祭葬,諡文安。“赠太保。蔭一子為中書舍人”(据《清實錄順治朝實錄》)。葬于偃师县城东山化乡石家庄村南。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探花钱谦益作《故宫保大学士孟津王公墓志铭》,明天啓二年(1622年)壬戌科同榜进士张镜心为其作《王文安公神道碑铭》。《清史稿》卷七十九有传。
寫書法主張「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非常專注於書法上。書風傾向「剛強」。
書畫诗成就
王鐸博學好古,能作詩、寫文章,兼能繪畫,開創一代書風。其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姜紹書《無聲詩史》稱其“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正書出鍾元常,雖模範鍾王,亦能自出胸臆”,學米芾幾可亂真[1]。馬宗霍在《書林藻鑒》卷十二中评其书法「縱而能斂,故不極勢而勢不盡」。有《琅華館帖》、《擬山園法帖》,諸體悉備,以草書功力最深,林散之稱其草書爲「自唐懷素後第一人」。有「神筆王鐸」之譽。明时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著有《拟山园诗集》、文集《拟山园选集》。有现代版的《王鐸書法十輯》、《王鐸書法全集》等,
关于绘画,他曾說:“畫寂寂無餘清,如倪雲林一派,雖有淡致,不免枯乾贏,病夫奄奄氣息,即謂之輕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以境界奇創,然後生以氣暈,乃爲勝,可奈造化”。山水多有雄壯高闊之風。张庚 (清代)在《國朝畫征錄》卷上言其「畫山水宗荊、關,丘壑偉峻,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蔚,意趣自別」。秦祖永的《桐阴画论》谈王铎的绘画风格是“魄力沉雄”、“力胜于韵”、用笔“险劲沉著”等。順治三年(1646年)作《漁舟蕭閑圖》(收入《歷代名賢畫粹》)、《西山卧游图》(藏山西省博物馆);順治六年《书画合璧图》(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是年五月作《枯兰复花图》(藏苏州市博物馆);順治七年(1650年)作《雪景山水圖》,(收入《支那名畫寶鑒》)、《崇山兰若图》(藏北京博物馆);罷官後作《蘭石圖卷》(收入《新版世界美術全集》)、《山水卷》(《支那名畫寶鑒》)。存世绘画作品还有《山水册》、《十里松荫图》、《深山幽居图》(以上藏辽宁省博物馆),《秋山寒鸦图》(1646),《青山图》扇面(1649)、《西山紫翠图》(1649)、《春山氣清》(1651,以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春晓观瀑图》(藏南京博物馆),《家山卧游》(1639,上海博物馆),《雪景竹石图》(1643,藏济南市博物馆),《清王鐸山水軸》(1633,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水图》(1651,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
著有《拟山园诗集》(张镜心序《拟山园初集》)。于顺治六年(1649)已丑在北京作《草书诗卷》,书其旧诗15首,多描写南京即将陷落之前的江南山水,其中《宿摄山湛虚静原游其二》(挚友張鏡心,号湛虚)一诗写道:“淡远归深气,空山若有人,古云忽晦色,怪树各成秋。小酌凭虚籁,幽居想幻身,豫筹明日去,驻屐为嶙峋”。曾为耶稣会教士汤若望(Schall von Bell)作《赠汤若望诗册》行书(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含七律诗八首。在清初诗坛王铎与薛所蕴、刘正宗合称为“京师三大家”(参见中國歷代文人並稱)。他在行书《为冲老太翁书诗卷》中的五言律诗《无兴》中写道:“晚年猶逆旅,无兴咏斜晖”。他在1650年(顺治七年)的一幅行草书立轴诗中写道:“船舫无友至,春水接天高。满地流空月,孤心入暗涛。旧文凋霹雳,哀鬓付葡萄。帝业光龙见,还须钓海鳌”。
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江宁织造曹寅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丁亥的一次真州(今扬州仪征)讌集中,看到友人收藏的王铎所作的一幅扇画,有感而写短文《题王觉斯先生画扇记》:“觉斯先生书长于隶楷,画善元人小景,诗模少陵。……(此画)画笔古拙,楷如黍米”(载曹寅《楝亭文钞》)。进士书法家翁方綱在其诗《王觉斯山水轴》中评论道:“淋漓巨嶂元气收,咫尺蒸空翠来滴”,王铎在该画自跋中声称已尽“阅大内画七万六千轴”(载翁方綱《复初斋诗集》)。
钤印有:王铎之印、癡庵、癡仙道人、字覺斯、烟潭渔叟、太史氏、经筵讲官、大学士章、太傅王铎、宗伯学士、海鹤天凤、大宗伯印、太史友、存君子心行丈夫事、劲节冰霜、文渊太傅、青宫太保。
家庭
- 胞弟王鏞(字仲和),贡士,清初山西冀宁道、顺治二年首任河南睢陈兵备道(载《河南通志:职官》卷35)、顺治五年浙江金衢严道,善鉴藏。经其兄王铎题跋的王鏞的书画藏品包括高克恭的《云横秀岭图》、米芾的《云山烟树图》、吴镇的《渔父图》、董源的《洞天山堂圖》、巨然的《溪山萧寺图》、《秋山圖軸》、王维的《雪山行旅图》、李唐山水障子、夏圭《雪山圖》等。
- 胞弟王鑨(字子陶,号大愚),清初刑部河南司员外郎、顺治二年首任昆山县知县(载乾隆版《江南通志》卷107),工诗词,著有《大愚集诗文》,以及《红药坛》、《秋虎丘》、《双蝶梦》(王鐸序)等傳奇。
- 胞弟王镆,清顺治二年首任苏州府知府(载乾隆版《江南通志》卷107)、安徽太平府知府,善山水画。其子王无慌,三女。
- 胞弟王镡。
- 子王無黨,明朝末鑾儀衞指揮;清朝官山西平陽兵備道、山东济南道。
- 子王無咎,順治三年進士,選庶吉士,歷宏文院侍講學士,陝西西寧道,江南安徽藩使,官至太常寺卿。辑《擬山園帖》十卷,收录其父王鐸書法,順治十六年(1659)拓本。著《青嵘山房诗集》。
- 子王無回,補內閣中書舍人,有《瑞芝園集》八卷。
- 子王無愆,五品京官,出繼其叔王鏞。
- 亲家有正红旗汉军曹尔素(又名曹璧,字子谷,号退翁,c.1610s-c.1650s)(据《王鐸年譜長編》第三册),初授雲騎尉,后升内弘文院(参见内三院)侍讀學士,阵亡,授世袭骑都尉。其后代有同治甲戌(1874)科進士保昌 (同治進士),正蓝旗汉军、光緒二年丙子(1876)恩科進士胡俊章之母曹氏。曹尔素曾收藏宋代米友仁《云山图》卷(1130,现藏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美术馆),每日临摹;顺治七年(1650),王鐸和弘文院侍讀學士、順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进士陳爌共同作跋于此画卷(据《王鐸年譜長編》第三册;陳爌与王鐸次子、弘文院侍讀學士王無咎进士同榜);王鐸在此画卷多次题跋,其一赞道:“稀世之宝,超迈无伦”。
- 女婿順治六年進士張璿 (順治進士),其父明朝进士、清初兵部侍郎張鼎延。
参考文献
- ^ 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 《清史稿》卷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