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時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時俊(1566年—1626年),字夢敘,號勿所四川敘州府隆昌縣民籍富順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生平

萬曆二十五年丁酉科四川鄉試第四名舉人[1],二十六年(1598年),登戊戌科進士[2],初授廬江縣知縣,調繁桐城吳江,捐俸築平望堤八十里,防蘇湖、太湖水患,人呼劉公堤,立祠奉祀。三十六年考選爲南京刑科給事中,疏劾南京守備撫寧侯朱繼勛[3],又疏上十事[4]。三十八年升為福建僉事,三十九年京察以浮躁去職。四十四年降補湖廣按察司知事,四十五年升行人司左司付,四十六年陝西主考。升尚寶司丞,泰昌元年被彈劾去職[5]。天啟元年(1621年),奢安之亂起,起升太僕寺少卿,贊畫川湖雲貴軍務[6],募兵助練,收復重慶。後為總督張我續題參通夷,被逮入京審訊[7][8],上疏辯雪,加兵部右侍郎。天啟六年丙寅(1626年)正月十九日卒。後追贈太僕寺卿,崇禎二年贈兵部尚書。妻喻氏封夫人。著有《大易統要》、《居官冰鏡》、《治安文獻》[9][10][11]

家族

祖父劉本,天順元年進士。父劉正禮,以子貴封南京刑科給事中、尚寶司丞,進階冏卿、太僕寺卿。母侯氏贈淑人。子劉潛、崇禎九年解元劉泌

參考

  1. ^ 同治《富順縣志·卷十七·選舉上》:(萬曆)丁酉科……經魁 劉時俊 見科甲
  2. ^ 《萬曆二十六年戊戌科進士履歷》:劉時俊,夢敘,春秋,丙寅十月初二日生。榮昌籍富順人,丁酉四名,會九十八名,三甲一百五十四名。戶部政,授廬江知縣,調桐城縣,辛丑調吳江縣,癸卯應天同考,乙巳行取,戊申八月授南刑科給事中,己酉巡視京營,口口升付建僉事,辛亥京察,丙辰降湖廣按察司知事,丁巳升行人司左司付,戊午陝西主考,口口口尚寶司丞,辛酉養病,本年升太僕寺少卿,贊畫川湖貴總督軍務。曾祖玉口……。
  3. ^ 萬曆三十七年三月,南京刑科給事主劉時俊以守備撫寧侯朱繼勛貪肆無忌,假條陳侵,各部職掌濫准詞狀,笞虐幕官,疏劾罷之。
  4. ^ 萬曆三十七年十月,南京刑科給事主劉時俊疏上十事:通詞林之選,重部寺之推,起廢謫之忠,采高尚之賢,資格不可太拘,人才不可輕棄,真偽不可混淆,簡邊臣,掄學臣,核守令。
  5. ^ 泰昌元年十二月,河南道御史張捷疏參尚寶司司丞劉時俊閹媚無骨,奸穢多機,並及科臣劉文炳居家齷齪之狀,時俊旋以病乞歸,並下所司,部覆:時俊解任回籍。從之。
  6. ^ 天啟元年十二月,升尚寶司卿劉時俊太僕寺少卿,贊畫川湖雲貴軍務,鑄給關防。
  7. ^ 天啟二年七月,總督川湖雲貴張我續參贊畫太僕寺少卿劉時俊,言大兵攻克佛圖關,樊龍自城垛投訴,稱為鄉官劉時俊投密書所誤,彼時即饋以金刀護膝等物,同盟興師。臣料時俊必不為此,但各道見其門下兵船二十餘只與賊交通,送米鹽火藥,俱莫之禁,物議紛起,乞令暫卸兵權回籍。 上以時俊素受國恩,逆賊訴詞未可輕信,著暫回籍,仍行撫按官查實回奏,以憑處分。逮四川贊畫太僕寺少卿劉時俊及其子來京研審,以鄖陽巡撫楊述中復疏參其通夷也。
  8. ^ 天啟二年十月,四川贊畫太僕寺少卿劉時俊先以總督張我續題參通夷,已蒙逮系,至是我續復具疏持平,以備廷讞,言時俊家於榮昌,恐賊蹂躪,故不難卑辭厚幣以賀之,適足見時俊之卑污,而非大逆不道也。至於城頭之訴,出於賊口,未必情真。章下所司。
  9. ^ 《隆昌縣誌》
  10. ^ 同治《富順縣志·卷二十·鄉賢上》:劉時俊,字勿所,正禮子,萬厯戊戌進士。授廬江令,調桐城、吳江,捐俸築平望堤八十里,障蘇湖太湖水患,人呼「劉公堤」,立祠奉祀。擢刑科給事,進階太僕寺少卿歸里;天啟初年蜀永奢叛重慶,奉命贊畫川湖雲貴軍務,招兵助練恢復重慶,為讒者所抑,上疏辯雪,加兵部侍郎。崇禎二年,加兵部尚書,予恩【示今雲】,著《冰鏡大昌統要》、《治安文獻》等集;子潛、泌另有傳,祀富隆榮三縣鄉賢祠。
  11. ^ 乾隆《巴縣志·卷九·人物》:劉時俊,字勿所,榮昌人,萬曆戊戌進士,歷太僕卿告歸。天啟元年奢賊叛重慶,戕道守令官,時俊奉命贊畫軍務,駐佛圖關;時關軍道戴君恩受賊賂許讓路送歸,俊破其計,奮激將士併力攻圍,卒復城。君恩妒恨反噬,幾罹奇禍,冤白以功加兵部右侍郎,崇禎二年追贈兵部尚書,子廕襲,祀榮昌鄉賢,有傳載藝文。
官銜
前任:
趙國琦
明朝廬江縣知縣
1599年-萬曆年間
繼任:
方演
前任:
徐有為
明朝桐城縣知縣
萬曆年間-1601年
繼任:
徐鑒
前任:
孫大壯
明朝吳江縣知縣
1601年-1605年
繼任:
秦聚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