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qiān(?—1645年),字九一,号勿斋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少时孤贫,与同里杨廷枢相友善。复社同仁周顺昌被捕,徐汧以妻子的簪珥二十金赠之,周顺昌叹曰:“国家养士三百年,如徐生,真岁寒松柏也”[1]。徐汧雅好交游,蓄声伎,王稼是其家优[2]。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迁右春坊右谕德、右庶子,升侍读学士,充经筵讲官。南明时,官至少詹事,上陈时政七事。后被安远侯柳祚昌弹劾。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苏州常熟相继被清军攻占,徐汧慨然叹息,告诫其子徐枋说:“吾不可以不死,若长为农夫以没世可也”[3]。说完整理衣冠,北向稽首,投虎丘新塘桥下死。郡人赴哭者数千人[4],有一蓝衫老人随之死。谥文靖,清朝改谥忠节

注释

  1. ^ 《东林列传,徐汧列传》:嘉善魏给事大中被逮捕,过吴门,汧慕其忠直,以内子簪珥质二十金赠之。周顺昌闻而叹曰,国家养士三百年,如徐生者,真岁寒松柏也。
  2. ^ 吴梅村《王邓曲》后自跋云:“王郎名稼,字紫稼,于勿斋徐先生二株园中见之,髫而皙,明慧善歌。”
  3. ^ 《灵岩山志》卷七记:“忠节公(徐汧)将殉国,枋号泣,欲从死。忠节公曰:‘吾不可不死,若长为农夫以没死可也。’”
  4. ^ 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九〈徐汧沉虎丘后溪死〉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二百六十七》,出自《明史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