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藝舟(1875年—1936年),原名必成,又名[1],藝名木鐸鐘聲湖北鄂城人。中國戲曲家、編劇、演員,民主革命家。

生平

劉藝舟早年支持維新變法。後來他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並結識黃興宋教仁等人,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期間,他和中國留日學生組織的新劇團春柳社有來往,他和春柳社骨幹王鐘聲交好。歸國後,他和王鐘聲等人一起演出新劇。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他在北京參加了田際雲的玉成班。

宣統三年(1911年),他組團到大連安東威海衛等地演出新劇。其間辛亥革命爆發,他率演職人員登船渡海,攻占山東登州(今蓬萊市)和黃縣,他被推為臨時大都督。後來,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派胡瑛任山東都督,改任劉藝舟為煙濟登黃都督,後又改任登黃司令(一說劉藝舟在奉天策划起義失敗後,渡海到煙臺) 。袁世凱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劉藝舟離開登州,準備到廣州投奔孫中山,路過上海時,受到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潤邀請,入新舞台合作演戲。一時之間,「都督演戲」傳為佳話。

1913年,劉藝舟流亡到日本,以演劇為生,並接濟革命黨人。他和松竹株式會社簽訂了合同,邀請蘇少卿上海開明社演員到日本合作演出。他排演了托爾斯泰的作品《復活》。他還自編自演《林沖》一劇。1915年,他作為留日學生代表回到中國進行請願,反對「二十一條」,結果被袁世凱逮捕,直到黎元洪中華民國大總統後才被釋放。

出獄後,他很快就編演了譏諷袁世凱的京劇《皇帝夢》(又名《新華宮》),並且親自扮演袁世凱。因此他觸怒了袁世凱的餘黨,從而被秘密緝捕,被迫長期在湖北江西河南等地活動。他還自編自演了京劇《石達開》(又名《哀江南》),諷刺革命黨人爭權奪利。1927年(民國16年),蔣介石發動清黨後,他編演《伍員伐楚》對當局進行諷諭。抗日戰爭爆發前夕,他編演《百靈廟》,批判不抵抗主義。他曾說,「吾心之向,提倡人權;吾志所趨,剷除民賊。」

1936年,他因病去世。[2]

注釋

  1. ^ 宋教仁集(二),第523頁
  2. ^ 山東省情網稱其1937年去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