恚 (佛教)
佛教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 |
恚(梵语:pratigha,巴利语:paṭigha, 藏语:khong khro),又译为嗔、嗔恚、怒、有对、对碍,佛教术语,即是愤怒、反感的意思,是烦恼的一种,也是一种心所。
概论
恚是一种不善的心所,是一种结,《法集论》将它列为十结之一[1],《集异门论》列为九结之一[2]。在瑜伽行唯识学派及现代南传上座部传统中,被列为六种烦恼之一[3]。
它被定义为对于其他有情,对于挫折、不如意,以及对于带给某个人挫折的人。事物,产生的敌意[4][5]。根源在三不善根的瞋(dveṣa)之中[6]。它是因为错误的认知,负面的行为,以及缺少禅定与内观等修行而产生。因为恚心所,会产生五盖的瞋恚。
注释
- ^ 《法集论》第三篇〈五·结聚〉:“云何为结法耶?即十结:欲贪结、恚结、慢结、见结、疑结、戒禁取结、有贪结、嫉结,悭结、无明结。”
- ^ 玄奘译《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19:“九结者,云何为九?答: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见结。六取结。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
- ^ 玄奘译《大乘百法明门论》:“烦恼六者:一贪、二嗔(paṭigha)、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 ^ 玄奘译《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卷1:“恚结云何?谓于有情能为损害。”
- ^ 玄奘译《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19:“云何恚结?答: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孽,欲为扰恼。已嗔,当嗔,现嗔。乐为过患,极为过患。意极愤恚,于诸有情,各相违戾,欲为过患。已为过患,当为过患,现为过患。是名恚结。”
- ^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1:“何等为瞋(paṭigha)?谓于有情苦及苦具,心恚为体。不安隐住,恶行所依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