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格式手冊/標註外文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之前趕出來的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註外文,自作主張地放在了格式手冊里,現在還是論述。由於寫的不全,加上此前並沒有求得共識,因此發到這裏來提高一下曝光度。歡迎前去該頁面修改。燃 燈 2018年5月26日 (六) 18:58 (UTC)

有一些中文地區的東西卻帶有英文括註(比如說相當多的中國大陸地鐵站,蘇州、上海、南京等尤甚),老實說是很不合理的事。此外,建議如果是日文、韓文、越南文、高棉文等,則採用直接對應的{{jpn}}、{{kor}}、{{vie}}、{{khm}}等模板。至於其他非拉丁字母的轉寫,俄文和烏克蘭文已經另有加設轉寫參數的模板如Template:lang-rus等。--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18年5月27日 (日) 15:11 (UTC)
  • (+)支持:我想說的不僅僅是中文地區,還有如計算算術運算這樣只有英文卻與中文詞源無關的標註,還有像勃艮第的瓊托馬斯·阿奎那這樣只有英文而沒有正確外文名的標註;這樣的標註明顯不合理。—Allô&Ouais 2018年5月27日 (日) 16:44 (UTC)
  • (~)補充:中國大陸各地鐵官方應該會公佈中英文的地鐵命名,由於各個城市的命名標準不一12,這大概是地鐵英文名字問題的根源,我個人認為可以保留。勃艮第的瓊我後來又想到她名字不應該和英語Joan一樣念,按大陸的譯音表應該是譯作「若昂(安)」,法語又看到Jeanne de Bourgogne的和聖女貞德同名,應該和貞德一樣譯作「若安」;本條目不僅錯誤標記英文,還按英語讀法錯誤翻譯了名字。這也不是我第一次在法語相關條目看到這麼亂命名的了,你看西班牙的胡安們,又要「瓊幾世「了。
  • 我的想法有三點:
    1. 對於外文不僅要正確標記正確的外文(不要照抄英文條目,既然可以看懂英文的信息框,外文的信息框應該也可以大致看懂的),還有按照較為標準的大陸外語譯音表(鑑於台灣沒有統一標準,經常按英語來)(可能要到命名那裏講了)
    2. 對於中文條目,標註外文應該滿足三大標準:
      1. 是為文中討論的對象,例如數學條目有討論數學的希臘語語源
      2. 是為漢語條目名稱詞源的語言,例如邏輯學音譯自英文
      3. 雖有中文名稱,但業內習慣使用某一語言,例如許多如IP計算機科學相關條目,
    3. 對於詞源日語的條目,如果和中文無差異,不必標註,而是直接提及來源日語,例如幸福[參考]

樓上未簽名留言似乎說的是命名問題了....

關於外文標註

  • 出版物和完全音譯的應該標註所用的原始語言
  • 「如果一個詞出現在了首段定義句以外的地方,但卻是該段落重點介紹的內容,就應當使用外文標註。」這個難以認同,或者可能描述過於簡單,是否太泛化了?(至少所舉的例子,我不認為有必要加注英文)
  • 我傾向於認為出版物、地名、人名應該標出原始語言
  • 帶有音譯部分的固有術語/概念可能應該標出外文(也可能這麼說還是泛化,比如摩托是音譯,但應該不必要標註外文),但是應該標註哪種語言?出自古典時期的術語很可能原文是希臘文或拉丁文(拉丁文很長一段時期是學術語言),文藝復興前後直到20世紀初,可能原文是德文或法文(一般全球學術中心在哪國,就很可能使用該國語言作為學術語言)。我認為比較好的做法是第一次提及的時候不標註,而在文中專門提到其中音譯部分的內容時再標註
  • 那個俄語人名舉例,我認為除非這個人有英語國家國籍,否則沒必要標英語
  • 舉例說明建議多用一些非英語的例子,現在給人感覺好像必須標英文一樣(至少看完前半部分的時候)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5月30日 (三) 02:25 (UTC)

  • (!)意見 關於標注外文的做法,請允許我講幾點,歡迎拍磚:
    1. 源自英文的詞彙標注英文無可厚非,但是甚麼條目都標註英文就真的不必要了。依本人看法,與英文或英文文化圈沒有關係的名稱(例如俄國的人名地名等)就不必標註英文了,標註當地語言就可以。如果怕當地語言太少人看得懂的話,可以選擇性加拉丁字母轉寫。想找英文名稱的話,直接去英文維基百科就好。
    2. 許多用戶把英維的一個壞習慣帶來了中維,就是不管三七是二十一還是二十四,看見變音符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忽略掉。更有甚者,不懂得斯拉夫字母竟然用形似的拉丁字母充數(例如把「Опера」寫成「Onepa」)。這些人真的應該(象徵性地)拉出去打八十大板。如果中維可以要求用戶「不懂得怎麼打分隔號就複製粘貼」的話,就同樣應該要求用戶「不懂得怎麼打有變音符號的字母的話就複製粘貼」。同樣,如果正確的拉丁字母轉寫裏面有變音符號的話,變音符號應該無條件保留。
    3. 至於跟原文翻譯的事情,不是這裏探討的重點,他處再議。【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俠歡迎加入反對病毒音譯名的行列! 2018年6月2日 (六) 19:50 (UTC)
  • 有條目在章節標題中標注外文,請求評論是否恰當。--M.Chan 2018年6月4日 (一) 07:25 (UTC)

標註運動員的國際賽拉丁字母名

@OwennsonShizhao方的1PMichael_ChanKerolf666Alexwikix:近日清理臺灣運動員條目導言中的外文名稱(如Special:Diff/67054798),但有用戶不認同,也不認同Kerolf666的該筆編輯摘要:「是連外文名都不該加 又不是英美語系國家出身」,我認同Kerolf666所言,也認同Shizhao在過去討論所回覆的「那個俄語人名舉例,我認為除非這個人有英語國家國籍,否則沒必要標英語」。鑒於MOS:標註外文WP:MOSFORLANG現時為論述,並非方針,煩請各位提供意見,又或是將MOS:標註外文WP:MOSFORLANG提請成為方針。-- 2021年8月11日 (三) 05:41 (UTC)

(:)回應,另參User_talk:Kerolf666#選手英譯名 -KRF留言2021年8月11日 (三) 05:47 (UTC)
(:)回應,不然可以將譯名視為「漢語的拉丁轉寫」,不將其視為英語,而是視為漢語的一部份,將前方的「英語:」去除這樣。アレックス留言2021年8月11日 (三) 05:55 (UTC)
譯名就是外文。-- 2021年8月11日 (三) 06:03 (UTC)
(:)回應 參見漢語拼音條目:
「漢語拼音同時是將漢字轉寫為拉丁字母的規範方式。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漢語國語拉丁轉寫標準。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轉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
且最初中文簡化的目標是將漢字拉丁化,拼音就如同台灣的注音一樣,亦是漢語的一部份,中華民國也有「注音第二式」方案,便是以拉丁字母標註漢字讀音,從以上看來,拼音應視為漢語轉寫而非外文吧~。アレックス留言2021年8月11日 (三) 06:21 (UTC)
外文-- 2021年8月11日 (三) 06:38 (UTC)
不認為本國運動員條目導言需要加入外文名稱。——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8月11日 (三) 06:20 (UTC)
(:)回應,中國大陸皆使用漢語拼音,可以輕易推敲出其在國際賽場上會以甚麼名子顯示,幾乎沒有例外,因此我也認為中國大陸選手無須加註。但主要是因為台灣的人名拼法多元,可能為威妥瑪拼音、通用拼音、漢語拼音,甚至台羅、客語拼音,作為選手在賽場上主要被認識的名子,認為寫入維基百科內文算合理範圍。覺得是否加入姓名拼音可保有彈性,無須硬性規範要加或不該加。アレックス留言2021年8月11日 (三) 06:27 (UTC)
(?)疑問「選手在賽場上主要被認識的名子」根據何在?台灣球員就算穿着寫有英文的球衣,中文使用者要認識或稱呼這位球員時,依然都是使用中文,非中文使用者則可能依據其母語,譬如日本網站提到林書豪,主要使用ジェレミー・リン而非Jeremy Lin(據日本Yahoo及Google的指定條件搜尋結果)。-KRF留言2021年8月11日 (三) 06:47 (UTC)
口頭提及與稱呼當然使用中文,但如奧運轉播中的排名、比分字卡等資訊皆以羅馬字母為主。アレックス留言2021年8月11日 (三) 07:56 (UTC)
@Alexwikix:部分少數民族(藏族等)例外。--Txkk留言2021年8月16日 (一) 15:46 (UTC)

宏碁華碩為台灣公司,但其英語品牌名acer與ASUS亦被寫入內文中,認為不該糾結於不是本國文字就不該寫入。選手的譯名做為賽事中的主要識別,覺得被寫入算是合理的。アレックス留言2021年8月11日 (三) 08:05 (UTC)

我不知道該不該支持@Alexwikix:君。舉個例子:戴資穎簡稱TTY,而且TTY還是她在經濟部智慧局的已註冊商標[1],有很多周邊商品[2]。那自然有人會好奇戴資穎為何是TTY,而不是DZY(漢語拼音、通用拼音),TTY是什麼的簡稱。而且與外國人(不一定來自英語系國家)談論戴資穎時,也會用到她的英文譯名,你寫Dai Zi Ying或Dai Zih Ying根本雞同鴨講。但問題是,要知道她的英文譯名到底是什麼,也不一定要查維基百科啊!-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8月11日 (三) 11:12 (UTC)
(:)回應,這正是我想表達的,戴資穎因知名度夠高,要查詢其英語譯名不一定要透過維基百科,但其他知名度未到那麼高的選手一般民眾想了解它的資訊通常還是會透過維基百科。アレックス留言2021年8月12日 (四) 00:50 (UTC)
但是日本人與西班牙人討論林書豪時,就不能用ジェレミー・リン了。-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8月11日 (三) 11:19 (UTC)
我也這樣認為。英文名字放資訊框,不放正文導言。-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8月11日 (三) 15:05 (UTC)
有滿多體育項目的資訊框是沒有羅馬拼音一欄的。アレックス留言2021年8月12日 (四) 00:51 (UTC)
嚴格來說這不是「標注外文」,而是標注運動員在國際(某運動)聯會/歐洲X國職業聯賽的登記的拉丁字母拼寫;換句話說,我們討論的是,維基應否標出全世界人在電視轉播上都看到的那一個拉丁拼寫。而且這也適用於南北韓的運動員(例:Jong Tae-Se)。-- love.wh 大河浪浪寬 2021年8月12日 (四) 02:42 (UTC)
  • 提供一個我個人非常近期的經驗。表兄今年從加拿大回來當兵,他是國三的時候移民過去的,所以中文溝通沒有問題,但是因為主要成長環境是國外,所以除了戴姿穎等少數知名選手,他認識的這些選手名字都是英文(海外轉播只看的到選手衣服上的英文),這次奧運我們在聊,經常我講出來的中文姓名他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來維基查了英文名稱給他看他就知道這是誰了。而我自己,經常也會看到一些選手的截圖,但是如果是一些非熱門項目(例如射箭),我也會需要靠選手衣服上的姓名去查這是誰。由此可見,對於不居住在中文語系國家的中文使用者,或者不太關注非熱門體育項目的群體而言,標註國際賽場上使用的英文姓名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我個人認為放在導言是沒問題的。風鳴留言2021年8月12日 (四) 01:17 (UTC)
(✓)同意,而且台灣選手不同於中國大陸選手,中國大陸選手基本上一律使用漢語拼音所以或許較不會有此情況發生,但台灣選手可能拼做威妥瑪通用漢語台羅客羅等拼音方式,舉個例子,單看台灣選手Lin Yun-Ju,可能是漢語拼音的林昀居,或是威妥瑪拼音的林昀儒。アレックス留言2021年8月12日 (四) 05:17 (UTC)
(!)意見,感覺可以按照國際賽事比如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上公佈的羅馬轉寫,或者條目本人自己的聲明。如果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網站或者國際賽事上沒有的,可能不夠維基百科條目的關注度標準。另外除了運動員,其他職業的知名人物,如果使用的拉丁字母外的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泰語字母等,還是希望能夠加上拉丁轉寫。 Kethyga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2:24 (UTC)
香港和新加坡選手的認為應加英文,澳門選手應加葡文,馬來西亞選手應加馬來文,中國大陸和台灣一概不加。--Billytanghh 討論 歡迎參與亞洲月 2021年8月21日 (六) 12:00 (UTC)
加註國際賽通用羅馬轉寫是屬於「標示常用名」方針的一部份吧。不應以國籍劃分基準。-- love.wh 大河浪浪寬 2021年8月21日 (六) 14:51 (UTC)
我也認為不應以國籍劃分,羅馬轉寫就是選手在場上所使用的名字,在各國際賽場合都使使用羅馬字母做為選手的辨識,完全是常用名。中國大陸籍因為都是使用漢語拼音,所以不加的話還能直接推測出,但台灣籍的選手不一定是使用哪種拼音,不寫出來的話沒人知道他在場上叫什麼,不認識台灣選手曾仁和的話要怎麼知道他在場上會是Zeng Renhe、Tseng Jen-Ho、Tseng Jen-He還是Tzeng Ren-He呢? 覺得將常用名寫上去是滿合理的吧。アレックス留言2021年8月25日 (三) 10:05 (UTC)
標示常用名」是哪個方針?-- 2021年8月23日 (一) 05:07 (UTC)
同Billytanghh,所加非漢語文字應限於該人所屬地區(新加坡公民可加英文馬來文淡米爾文)、民族(阿美族可加阿美文)語文及語源,另外這些文字應可査證。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8月23日 (一) 07:22 (UTC)

關於標註標題外文翻譯的看法

我不太同意本規則里關於在括號內標註標題外文翻譯的相關規定。我覺得中文維基應該要更有包容性和國際性,而不是一副外番皆下品,唯我獨尊的樣子。我們的讀者不止是華人而已,也包括了學習中文的老外。什麼叫中文區固有的概念?人類的語言和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詞雖然能翻譯,但其語境和語意不一定是完全一樣的,或許一個簡單的外文翻譯就能讓讀者領會到不同於中文語境的另一層語意,從而收益良多。


我舉個例子,國家算是中文區固有的概念吧,但對應的英文單詞有country、state和nation等,各自的語意也不太一樣。對於一個老外來說,台灣和香港,甚至是西藏都可以被稱為country,他們所理解的「國家」和中文語境裏的國家是不一樣的。


我覺得在括號里添加標題的外文翻譯是一個非常好的輔助,很多學生利用維基百科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可以順便學習一下外文,同時激發他們了解外文條目里關於同一主題的不同見解的興趣。可能的話,絕大多數條目都可以在括號內添加一個標題的外文翻譯(百度百科有不少條目也有標題的外文翻譯,只不過他們放在了infobox裏面)。2001:8003:9008:1301:4B1:400E:B304:D3D2留言2021年9月24日 (五) 04:36 (UTC)

有哪個方針或指引規範條目內的外文需翻譯為中文?

一時要找真的找不到相關討論。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2月15日 (二) 04:00 (UTC)

沒有,但是許多方針和指引早期就是翻譯en等的規範進來的(還包括各種通用模板的實現等)。而且WP:ENWIKISAID也說了,不要為en論,但en的好建議可以提出參考來引進。——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2月15日 (二) 06:07 (UTC)
@cwek:閣下回答沒有但細項完全不是討論內容,我懷疑我倆講得不是同個東西。我是要問有沒有方針或指引規範寫條目時外文必須被翻譯,不是問能不能用明朝劍斬清朝官。目前我看到有着類似概念的就DYK資格裏的「中文:如果是翻譯條目,除了沒有正式譯名的專有名詞以外,文中不可留有未翻譯的外文。」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2月15日 (二) 06:22 (UTC)
囧rz……。對於條目名,WP:命名常規,使用中文。對於內容的用詞,細分很多,只能參考WP:格式手冊各子項目,至少從常識而言,為什麼特定用詞沒有中文翻譯?除非編者或現實中文世界譯不出,才權宜處理。--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2月15日 (二) 06:29 (UTC)
例如:Wikipedia:格式手冊/標註外文(沒成指引的),Wikipedia:電子遊戲條目指引(從條目名到用詞,都說了如何表述或譯註)。——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2月15日 (二) 06:3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