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Lecter/Archive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Lecter!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維游 (+_+) 09:30 2005年11月28日 (UTC)

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恭喜您!您最近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條目以色列經推薦後,獲選於首頁作新條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薦其他您關注的條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提名。在您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條目中,總計有68篇條目獲推薦作首頁新條目展示。

68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根據您的貢獻,現授予您維基助理編輯榮譽。歡迎您繼續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自我介紹

大家好! 我是個台灣人,目前住在澳洲。

我正在努力的學英文中,所以會試著翻譯一些英文維基的文章,如果有什麼翻譯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多指正!

看你翻譯的文章學會了在wiki的許多東西,感謝了--BLY 02:04 2006年6月8日 (UTC)

關於航空母艦條目

以新手來說,我覺得你翻譯的兩段文章都有一定的水準,實在值得嘉獎。關於你的請求,我可以幫你把兩艘航空母艦的條目建立起來並加上適當的分類與連結,但是,因為表格與付圖需要點時間處理比較麻煩,我建議你可以先把內容翻譯出來後,有空時再幫你補上,如何?如果這樣的提議OK,請給我點時間運作一下,完成後再通知你!--泅水大象 訐譙☎ 15:30 2006年4月11日 (UTC)

條目建好了,請參考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 (1925年~1946年)企業號航空母艦 (1936年~1958年)。--泅水大象 訐譙☎ 16:21 2006年4月11日 (UTC)

卡拉揚的施特勞斯

卡拉揚的錄音,在暴風雨那一段的結尾,缺少了鐵皮震動產生的音響。Dgg32 16:12 2006年4月12日 (UTC)dgg32

翻譯

http://terms.nict.gov.tw/search1.php--Theodoranian|虎兒 =^-^= 03:55 2006年4月13日 (UTC)

社會民主主義

你翻譯的真棒啊!謝謝你為維基做貢獻,加游啊!向你學習。 --^夏目の雪^(魔咒aP@P@) 14:44 2006年4月27日 (UTC)

歡迎您對中國條目提出修改意見

中國條目已經提請Wikipedia:同行評審,歡迎您前往發表修改意見。謝謝!--Pierre 22:34 2006年4月27日 (UTC)

引號

維基方針似乎都沒有則定引文要用那一種引號,不過我想還是較傾向採用「」,見引號。不過都是習慣問題,我可能多此一舉了。無意冒犯啊:)。你的翻譯做得很一絲不苟啊!!!!我都是翻譯維基的,但都沒這麼好。 --就是要你冷 09:36 2006年5月8日 (UTC)

你好,恭喜翻譯米爾格倫實驗成功,太棒了。另外關於標點符號,Wikipedia:格式手冊#引號其實有相關規範,希望你能留意。:) -- tonync (talk) 13:18 2006年5月8日 (UTC)

你好!

我在看完你在的的用戶頁的回覆以後,便來看看;你是台灣人吧,但我看不見你的用戶框上有列出你的政治立場...只是好奇問一問,你支持中華民國嗎?我就對他失望極致了。 Dr.Tam 10:17 2006年5月8日 (UTC)

多謝!!

很多謝你的留言!!我剛也看過你的翻譯文章,真的寫得很詳盡細膩!!知道你要翻譯和政治理論有關的文章,想必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所以你也要多多努力!!!--Hayden 06:24 2006年5月9日 (UTC)

本人推舉閣下為助理編輯

Lecter你的翻譯工作實在是太棒了!! 雖然你的編輯次數未道到助理編輯的要求,本人仍希望推舉你為助理編輯! 其實你在編輯時無需將整條目內容編譯+修訂後才一次過提交,你可以逐部份地翻譯並提交。 畢竟,沒可能寫幾百條條目才升到助理編輯吧!:) 詳見Wikipedia:維基榮譽與獎勵申請與變更/申請維基榮譽項目 --就是要你冷 12:42 2006年5月10日 (UTC)

有關華格納指環

對不起啊,因為上級的不希望授獎準則出現混亂,顧不容許破格把你升為助理編輯。 但如果你一次性的編輯更新,可能你本來可以成為主編,卻仍然停留在小編緝階段啊:(。

至於華格納指環的影碟,我可沒什麼研究哪個版本較好。 據我所知,拜魯特歌劇院(Bayreuth Festspielhaus)是專門上演華格納歌劇的歌劇院。他們的製作是非常有名的。

今年的9月份,台灣中正文化中心亦會上演全套指環啊。:) --就是要你冷17:19 2006年5月10日 (UTC)

有關翻譯的爭拗,請求Lecter幫忙

小弟翻譯的第175條在提呈特色條目評選時引起一些在翻譯上的爭議。Lecter仁兄在維基多是做翻譯,如果你有空的話請到特色條目評選幫助看一看啊。--就是要你冷 17:45 2006年5月10日 (UTC)

Joan of Arc

You're much too welcome. Originally I won't create image for the Chinese Wikipedia, because I don't know how to type in Chinese. :-P But on impulse I'd like to make a map for this article after I've read it...It's too good! Nice job! Btw, I change the translation of amen into 亞孟, as Joan of Arc is a Catholic saint.

Do tell me if you have a new article translated - I'm looking forward to it. :-) -- Mcyjerry 15:15 2006年5月12日 (UTC)

你厲害

指環也是我很喜歡的歌劇,(但不是最喜歡)。若你只能要一個版本,選索爾蒂的吧。裡面的有我最喜歡的弗里克和斯多爾澤。有些小角色居然用到大明星。錄音很好。音樂很爆。細節清晰(卡拉揚的版本細節更清晰)。但錄音有技術上的瑕疵,還不止一處,可惜啊。

卡拉揚的是次選版本。細節清晰,但又是偷工減料。這次我先不告訴你是哪裡。角色演員換得太多。但瓊·維克斯,楊洛維茲在裡面,實在叫人難以抗拒,還有斯特華特也很不錯。但演員的知名度和實力,離索爾蒂版差一截。

伯姆版,演員和索爾蒂的差不多。齊格琳德換上了列斯尼克,而不是克里斯萍。兩個都是女強高音,但後者表現很出色的哦。現場的錄音,讓人感到一半在現實(觀眾的微細聲響),一半在神話中(歌劇)。不是很好吧。而且進行曲有點粗糙。但這個版本算得上便宜(66歐元)。

福特文格勒兩個錄音都不推薦。和意大利的樂團。一個是音樂會形式,一個是斯卡拉歌劇院實況。前者有我的偶像麗塔·斯特拉希唱森林鳥。但兩者太粗糙。錄音又不好。歌手都已暮年。

還有詹姆士·列文的版本,大都會歌劇院的樂團其實是不錯的。但在這裡只能算中等水平。

漢斯·卡納匹茲布什的錄音我看到過但沒聽過,都是單聲道,又不便宜(60多歐元),我寧要伯姆都不要他的。但肯定會有人說我走寶。

dgg32 12:33 2006年5月14日 (UTC)dgg32

福特文格勒55年的貝九????

看來是詐屍了。請看福特文格勒條目上的生卒年。dgg32 18:50 2006年5月14日 (UTC)dgg32

錯了

你給我的連接,上面的貝九(也是你所買的?)並不是40你年代的錄音,而是1951年拜魯依特音樂節上他指揮的實況錄音。這是一張名盤,也有着很高的歷史價值,因為這次音樂節是戰後第一次開幕。買了它,其實也不是很壞的事,雖然錄音不算好,但演繹得相當好。歌手也不錯。 dgg32 19:16 2006年5月14日 (UTC)dgg32

不客氣

難得有同好願意一起努力貢獻,能幫忙處當然願意多出點力,也希望看到你日後更加活躍的表現啦!英文版資訊豐富,把英文版的內容翻譯過來作為中文條目的骨架的確可以大大節省構思成文的時間,不過我最近除了在翻譯之餘也會盡量尋找相關網頁上的資料(其實這些網頁往往就收錄在英文版的外部連結單元中)補充,因此往往可以寫出比英文版還豐富的資料卻不見得費力多少,是個不錯的好方法,不妨參考!--泅水大象 訐譙☎ 04:03 2006年5月17日 (UTC)

此投票正在進行中,請您積極投下您手中寶貴的一票,謝謝您。--travel 17:06 2006年5月22日 (UTC)

回美國總統

很多謝你的留言!我很同意你的說法,美國總統部份的內容的確很不足,要全部翻譯也很困難。而當我看到你寫的列根條目的時候,真是嚇了一跳!因為我幾天之前瀏覽過那條目,還只是一個小得可憐的小條目,誰不知幾天後便成了兩個模樣,效率真是很快...我認為列根條目完全有資格成為特色條目!我本身對翻譯美國總統的條目也很有興趣,例如林肯、威爾遜、杜魯門等等,不過我現在的計劃中,其實還有想寫幾個英國人物,所以要先完成這幾個人物才能加入哩!另外,我發現美國模版的運作有點問題,有些總統的條目有時會連不上..."--Hayden 13:26 2006年5月24日 (UTC)

特色條目

恭喜閣下的聖女貞德入選特色條目,該條目將按順序於第29周於首頁展出,現時為2006年的第21周。--Dracula·聊天室 17:13 2006年5月24日 (UTC)

a little reminder

it's a pleasure to read the articles created by you, but hope that you could remember that each internal link has to appear only once... the redundancy of of internal links is one of the nuisances on wikipedia... i use every opportunity to inform others of this, though pratically none cares what i say:(... Cheers--鄧啟昌 03:50 2006年5月27日 (UTC)

請支持成立Wikicorups維基文集!

Dr.Tam 10:08 2006年5月28日 (UTC)

夏聚的同時同地舉辦發起人會議及其他公告

  • Wikimedia Taiwan的中文名稱已經由投票決定為「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
  • 章程草案於前次投票未能通過,請繼續修訂
  • 臺灣維基人即將在6月24日(星期六)下午舉行2006年夏聚,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發起人將同時舉辦第一次發起人會議,屆時將針對章程草案做最後討論,請至維基百科相關頁面報名。
  • 請參加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第一次發起人會議的夥伴,於當日準備一份身份證影本,並於影本上註明「本證僅供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發起人名冊使用」。--mingwangx (talk) 00:58 2006年6月1日 (UTC)

科倫拜校園屠殺事件

我認為受害者名單以原文列出很重要啊。一來不應該假設讀者會使用其他語言版本維基百科,二來也是讓中文版條目本身可供查證的一項工具。請考慮微調字體大小來遷就,或者把原文名稱(包括內文的)全部搬到頁面底部?-- tonync (talk) 12:23 2006年6月6日 (UTC)

douglasfrankfort

呵呵,謝謝您啊。--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7:51 2006年6月7日 (UTC)

無政府主義

如有需要幫忙請儘管要求。--Demos(Talk) 01:10 2006年6月10日 (UTC)

翻譯的心得分享

閱讀了很多你翻譯的條目,質量非常好,而且產量令人敬佩。
剛加入Wiki的時候,我也是從翻譯開始着手。我有一位來自台灣的朋友,正在讀神學博士,語言功底很好。他看了一些條目後說:「一看就是英語式中文,中文沒有從句,所以中文通常也不寫這麼長的句子。」對我的啟發很大。
我記得你在某處提過一個計劃,翻譯所有美國總統的英文條目。我本來有心整理西奧多·羅斯福,一直在偷懶。希望有機會合作,我覺得不必按時間循序,可以先從重要的、有長遠影響的着手。守夜者 16:05 2006年6月14日 (UTC)

聯繫

剛看了看你的編輯,猛一看以為編輯量很少呢,但一看編輯的文章,不得不敬佩你的貢獻,你的編輯含金量很高。希望能聯繫並請教您。如有googletalk或skype,請加我(我的用戶頁上有)。— fdcn  talk  2006年06月20日04:42 (UTC+8 12:42)

感謝你把基督教民主主義一文翻譯了

當初本來是我把那篇文章由英文維基複雜過來的,可是沒空把文章翻譯;現在你把文章翻譯好了,真是辛苦你了;文章譯得很通順(比我那篇平等主義好得多了)...總之,謝謝你! Dr.Tam 10:55 2006年6月21日 (UTC)

RE:無政府資本主義

厲害厲害,小生佩服至極。--領導同志 20:39 2006年6月22日 (UTC)

提名維基翻譯專家

現正預提名閣下為維基翻譯專家,謝謝。--Dracula·Chat Room 08:21 2006年6月26日 (UTC)

關於翻譯條目

首先,我相當高興維基同伴有你這麼優秀的人才(絕非奉承),也十分感佩你對維基的真誠貢獻。但是我比較直,我對於某些翻譯條目的內容與方針出現一些困惑,因此在互助客棧上,提出一些討論。希望你不要介意,也希望你能參與討論。-winertai 04:03 2006年6月29日 (UTC)

收集身份證影本西部幹線之旅暨台灣維基人西部幹線聚會

親愛的台灣維基人:
如果您已經在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發起人名冊填寫資料並簽章,也已經繳交身份證影本,在此向您致上謝意,感謝您對協會籌備的支持。如果您想要加入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的發起人但是尚未填寫名冊及繳交影本,請注意以下訊息:
我將於7月22日至23日展開收集身份證影本西部幹線之旅。請有意願加入維基媒體協會發起人而尚未繳交身份證影本的維基人,請至該頁面簽名;西部幹線各站,只要有1個維基人以上簽名,我就會下車收身份證並提供名冊表格以填寫、簽章。
如果您不在台灣,或者當日無法至臺鐵西部幹線沿線車站,請寫電子郵件與我聯繫,下載發起人名冊填寫,再將名冊及身份證郵寄給我。
如果您對協會的籌備並沒有興趣,也邀請您參加環島列車聚會,歡迎您於該頁面簽名,參與路段隨意,可長可短,和其他維基人一起乘坐火車觀賞台灣西部平原和海岸的風光。--mingwangx (talk) 15:34 2006年7月12日 (UTC)

動員令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到8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2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以是小條目或小小條目。如果可能的話,請盡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寫成後請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設內部連結。

現在有8萬維基註冊用戶,只要有一部份人參與效果就很驚人。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2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謝謝!--Gary Tse 03:28 2006年7月17日 (UTC)

四季

「幾個」我就推薦不到了,我提議3個。

前兩個是卡拉揚的,分別是較早前在DG與Schwalbe(柏林愛樂的首席)與後來在EMI錄下的,與穆特合作的錄音。前者的雨,演繹的多漂亮。對比起別的錄音,好像卡拉揚在這裡偷工減料了?聽不到羽管鍵鋼琴的聲音?但是這張唱片還搭上克萊里的協奏曲,實在是精品啊,用日本人的話來說,這張是決定盤。而穆特的那張,穆特演奏得很不錯,只有女性才有這麼鮮美的音色。一張CD就這麼一部曲,貴啊。

還有就是阿卡多名琴演藝的四季,聽說還是三星戴花。但我的首選還是卡拉揚的DG版

dgg32 07:28 2006年7月29日 (UTC)dgg32

民主

這篇條目翻譯得很好,然而有一點隱憂望閣下能注意,民主這條目原來的內容也不少,且是很多維基人的心血,如果這樣將英文維基翻譯的文章覆蓋其原來內容,則會抺殺了其心血,所以在下建議(也就只是建議而已)在翻譯文章時,若原來內容並不少的話,應將其精華取出,並整合至譯文裡,這樣既可增加可讀性,亦可表達對其他參與者的尊重。--孔明居士 07:47 2006年7月29日 (UTC)

加油

最近你翻的條目,素質與文筆更臻完美,在此真誠為你打氣。我非常明白及激賞你刻意躲開兩岸紛擾,傳播政治真諦的苦心。不過,邇近中國大陸官方對維基似乎封鎖較沒有那麼嚴格,以後你可能會面臨以往許多翻譯條目因過於中立或真實,在不符合期盼而遭中國維基朋友大量修改的窘境,希望你能先有心理準備。我這個人比較不會呼朋結黨,說話也直來直往,因此可能在討論中,與你會有些意見相左,不過我期盼你能明瞭,我是完全支持及站在閣下這邊。當然,最後我還是難免奉承你一下,看你的民主的歷史條目,就好像在斗室中聽著真空管音響的相同溫暖。--winertai 17:15 2006年7月29日 (UTC)

Re:猶太教主題首頁

多謝你對猶太教主題首頁作出的貢獻,但是,以色列歷史好像不是特色條目(正確來說是一則未完成的條目)...可否換上一個真正的特色條目?--Dr.Tam 08:03 2006年7月30日 (UTC)我的教室我的大教堂

Libertarian Party

美國是兩黨政治,第三黨派的力量很小,在民間沒有影響力,一般大眾中都很少有人聽說過這個黨。我印象里,美國的中文報紙沒有關於這個黨的報道。中文報紙政治版以海峽兩岸政治為主,對美國主流政治的關注程度尚且不高,對第三黨派就更加興趣寥寥。
順便提一句,英文版說這個黨 is one of largest ... third parties, 非兩個主流政黨的小黨一律歸入「第三黨派」,而非中文版里的「第三大黨」,這是理解錯誤。
Libertarian Party 翻成「自由黨」確實不妥。自由黨一般奉行liberalism, 與libertarianism的距離很大。在麻醉品問題上,Libertarian Party與加拿大大麻黨倒是滿相像;而加拿大自由黨(Liberal Party of Canada)是占據了85%聯邦執政的老政黨。我支持你根據你對政治光譜的理解重新翻譯這個黨的名字。
守夜者 19:05 2006年7月31日 (UTC)

我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文維基的模板拿來用了,只是怕有地方有翻譯錯。例如我不大清楚en:Nuremberg Rally到底該怎麼翻。希望您可以看一看,感謝。--笨笨的小B | 20巷 07:12 2006年8月5日 (UTC)

贖罪日戰爭

贖罪日戰爭條目我調整了有關運補的歷史,增加一個新的分項,將蘇聯的軍援也寫進去,請看看有沒有什麼錯誤需要修改的地方。--cobrachen 19:46 2006年8月5日 (UTC)

近期我會朝空戰和電子戰的部分加以補充,這方面的資料這兩年剛好有機會接觸一些書籍,因此有些數據可能可以整理一下放上來。海戰的部分我需要看一下,可能沒有太多可以補充的地方,不然就是要從以色列的反艦飛彈的部分補充一些。
有關租借法案對蘇聯的影響,最近在一些討論區有看到重新被提起。其實這個事情台灣這邊比較沒有那麼多人去了解,對岸即是像是二戰論壇都比較低調一點去談這些物資上麼影響,有機會我們也許可以從不同的資料下去補充。謝謝。--cobrachen 02:00 2006年8月7日 (UTC)

二次動員令

爲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8月15日到10月1日爲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5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小條目小小條目。如果可能的話,請儘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寫成後請在「二次動員令」設內部鏈接。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著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貢獻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或者可以讓新人們更快的掌握如何編輯條目。--Infinity 06:36 2006年8月20日 (UTC)

國家主義

你好,謝謝你的意見,已改。Meeow 13:58 2006年9月3日 (UTC)

您好,我想您不必對每個投票都進行辯駁或者闡述您的觀點

您對網友董鋼、派翠可夫與Jason22的回覆

投票程序本來就是只有一人一票,並非一個人或者是管理員一人的觀點就可以完全否定一個條目,所以您不必為一個反對票或者支持票都進行大量闡述您的觀點,謝謝

香港教育史條目的評選就沒有這麼大的「爭議」,有反對票可以回復兩行左右的內容即可,如果有其他疑問或者建議請最好到「互動客棧」和網友們一起解決,不要直接陷入「兩人編輯戰」或者「兩人觀點闡述戰」--P2p 11:50 2006年9月4日 (UTC)

維基目前有很明確的規則,按規則說話基本上就已經能夠解決問題了

維基目前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特色條目評選投票規則:

大約兩周內,如果有至少5個以上的贊成票,並且2/3以上的人支持,該條目就會入選為特色條目。假如時效已過,而多數反對意見沒有解決,提名條目將從名單中刪除,列入檔案。

現在該條目的投票支持率比為1:3,這個是鐵定的,維基管理員也沒有特權說是能憑「大面積的闡述自己觀點」直接否定網友們的投票結果

如果您的反對觀點對「評選機制」有異議的話,完全您可發起一個新討論在Wikipedia:社區主頁,維基管理員會留意您對維基現時下的評選機制的意見的,當然如果您要推動改革,這個必須要重新在別處闡述您的觀點,因為還要考慮到改革「評選機制」大家是否支持的情況。


另外針對於條目的反對,暫時大家都得遵循原來的「評選機制」

即闡述只針對條目的反對意見,而供提名者辯護反駁,而最終決定因素,還是考慮2/3票以上支持,並非是依據「提名者辯護反駁」意見與條目反對者意見,投票環節是最重要的,並非以觀點長短來取決最終結果--P2p 12:37 2006年9月4日 (UTC)

請加入到優良條目的評選

Lecter,你好,一直都很佩服你,翻譯的政治條目質量相當好。最近維基百科裡新開了一個優良條目的欄目,其評選標準介於推薦新條目和特色條目之間,你翻譯的一些條目也可以考慮放到那裡去評選,如果有興趣請點擊「Wikipedia:優良條目評選」進入,期待着你的大作再次在首頁中展現。--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15:35 2006年9月4日 (UTC)

您好,在Wikipedia:特色條目侯選中,您還沒有投出您神聖的一票

現在Wikipedia:特色條目侯選/美國,目前投票情況為5(支持票):1(反對票),您非該條目侯選的提名者,只是該條目的編輯者,完全有權利再為該條目再投一個支持票。另外您不必為投出「中立」或者「支持」票的維基人回覆意見,因為目前維基的評選規則只需要條目提名者對反對者進行回復而不必為支持者與中立者回復(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維基的規則很明確,並非一個反對票和大量意見就能否決該提案,只要在兩個星期內支持票超過5票,而反對票不超過1/3,該條目就一定會被評選為特色條目,所以對反對意見也是可以完全不做回復與不理睬的)。--P2p 04:33 2006年9月6日 (UTC)

您好,希望您能夠幫助完善這兩個條目

條目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艾薩克·牛頓,我想這樣的條目翻譯過來不管怎樣都是有衝擊各語種「特色條目」的實力的,原因請參看:Wikipedia:專題/模仿,和Talk: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頁面中的: 維基百科模仿專題已經確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德語維基百科中的特色條目。您可以利用來自de:Albert Einstien的信息來改進本條目。 維基百科模仿專題已經確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西班牙語維基百科中的特色條目。您可以利用來自es:Albert Einstein的信息來改進本條目。

维基百科模仿专题已经确认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希伯来语维基百科中的特色条目。您可以利用来自he:אלברט איינשטיין的信息来改进本条目。 
维基百科模仿专题已经确认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拉脱维亚语维基百科中的特色条目。您可以利用来自lv:Alberts Einšteins的信息来改进本条目。 
维基百科模仿专题已经确认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葡萄牙语维基百科中的特色条目。您可以利用来自pt:Albert Einstien的信息来改进本条目。 
维基百科模仿专题已经确认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越南语维基百科中的特色条目。您可以利用来自vi:Albert Einstien的信息来改进本条目。 

現在英文維基Albert Einstein條目內容已經超過95KB,而中文維基還沒到24KB,艾薩克·牛頓條目內容更是少的可憐,您的翻譯才華,我在以前不了解您時就已經領略過了,如:市場經濟亞當·斯密條目,這個在我以前查詢參考時,就已經嘆服了,在當時我還不清楚是您編寫的。還有當初我查詢新聞人物查維斯條目,結果發現居然是超長條目,仔細一看還是正體中文編寫的,當時我還奇怪港台也有這麼強烈的社會主義極端愛好者,現在看了您的解釋才明白了您這是監守中立原則,而不論也不計較個人憎惡,不同於我等總愛打編輯戰而不為真正「中立」「自由」理念做貢獻的「個人主義」者們。

您如果有時間的話請您的幫助翻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艾薩克·牛頓條目,您也快被評選為維基管理員了,我在此祝賀您,也希望您能夠向維基社群傳播真正的「中立」理念。--P2p 02:45 2006年9月9日 (UTC)

hi, Lecter,你在台北嗎?台灣維基人在9月23日(星期六)將有一次秋季聚會,歡迎來和大家見見面,分享心得。--KJ(悄悄話) 03:01 2006年9月11日 (UTC)

2006台灣秋聚

您好,Lecter!我是新來的送報生LittleBot,一個由笨笨的小B操作的機器人。

2006年台灣維基人秋聚已經開始接受報名了,這次的聚會將討論中文維基年會與國際年會參與者的心得、圖像著作權、維基的編輯與維護、以及協會的籌備進度。歡迎您報名參加,也可以到秋聚的籌備頁參與討論。--LittleBot 13:35 2006年9月16日 (UTC)

中共官方學者機構將「美國大選」直接以「金錢政治」一詞來替代

「金錢政治」一詞,是中共官方的說法,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不是我原創的說法,也非單方面的「金錢」或者「政治」,主要是中共政權用來指責西方民主制度的,目的是說明自己的政治制度如何如何的好,「不牽扯錢的問題」。

而我在此條目中闡述的是相反觀點,即是使用中共的官方批評別人的語調,來批評中共政權才是真正的金錢政治--Usaroc 05:56 2006年9月19日 (UTC)

恭喜!

恭喜您當選管理員,也請在不增加自身太大壓力的情形之下,善盡管理員的義務 ^^ 。--Ellery 12:05 2006年9月24日 (UTC)

  • 恭喜,若有網站介面的問題歡迎留言給我。另外,有上skype的話,請留skype帳號請管理員聊天室的成員將你邀入聊天室。--Jasonzhuocn...._交流 18:41 2006年9月24日 (UTC)
  • 恭喜您當選管理員,大家一起努力。zzz....很睏 找我 10:32 2006年10月1日 (UTC)

維基成員「董鋼」參與特色條目評選

各位維基同仁大家好,董鋼兄近陣子提了一篇條目參與特色評選,相信各位參與過美國特色條目的評選,現在也可以比照相同標準,給予董鋼兄的條目一些「「「鼓勵」」」」。--Danny.umd(對話頁) 17:09 2006年9月25日 (UTC)

Peine的翻譯

Lecter你好,剛才無法使用Skype傳遞消息。我使用這個地址的翻譯方法: http://www.xzqh.org/waiguo/europe/20075.htm#3 翻譯為佩訥,這好像是大陸官方的翻譯方法。--Wing 12:44 2006年9月27日 (UTC)

portal:政治更新

你好。除了新聞外, 你認為是否需要定下大概的更新時間,方便其他人更新?我認為每兩至三星期更新一次比較好。--無墓孤魂 14:02 2006年9月28日 (UTC)

章程

請問章程翻譯好了嗎??請與我聯絡喔!!謝謝!!--Theodoranian|虎兒 =^-^= 14:49 2006年10月1日 (UTC)

半保護

同意。--Wing 12:02 2006年10月15日 (UTC)

portal:政治特色條目更新

你好。Shizhao今天更新了portal:政治特色條目。現在距上次更新差不多一個月了。不過, 主題頁的特色條目應否跟首頁一樣,因為現在主題頁的特色條目跟首頁一樣。我不太同意主題頁的特色條目跟首頁一樣,因為主題頁的特色條目不是首頁的附屬,只要定期更新就可。你的意見又如何呢?--無墓孤魂 10:19 2006年10月16日 (UTC)

維基媒體基金會翻譯協調員

你好Lecter,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翻譯小組委員會正在找尋一些中文翻譯協調員,主要負責協調有關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翻譯事宜,不知你有沒有興趣? --Lorenzarius 09:19 2006年10月25日 (UTC)

你好

感謝您分享一些翻譯方面的寶貴經驗,我本人對維基的貢獻也多是來自翻譯英文維基內容,但對一些社會性政治性等邏輯性較強的條目非常吃力,所以目前僅做一些簡單的動物、人物條目等的翻譯,希望自己也能不斷提高,貢獻維基的同時自己也能有所收穫。有機會的話希望能多多交流,一些不足之處也請多多指正。謝謝!--Ffn 05:40 2006年11月1日 (UTC)

歡迎

Lecter,對,我是那blog的編輯之一,謝謝留意。 --Jesation 22:20 2006年11月2日

一個問題

難道中文維基不允許中文中心嗎?那麼請你去先學世界語,這樣保證沒有地域中心的問題。--Flame 04:22 2006年11月3日 (UTC)

已經對社會主義條目進行重新修改

添加了一些內容,社會主義可不是單單「西方國家」有的,台灣的阿扁其實也是--Usaroc 16:30 2006年11月7日 (UTC)

特色條目撤銷

現時在Wikipedia:特色條目撤消中有7個條目因未列明資料來源被提名撤銷。希望您能夠前去表達您的意見。 -- てんくうのおか(talk) 14:57 2006年11月11日 (UTC)

re:以色列

好的,不過我還有一周就要考試了,可能要在本月尾,才能「交貨」……我會盡力的了--Dr.Tam 04:36 2006年11月13日 (UTC)

佛利民

好的...另外佛利民的出生地,我今天看《明報》與翻查過《弗里德曼回憶錄》(條目下有連結)也不是英文維基所說的紐約,而是原奧匈帝國的一城市。--羊男 05:13 2006年11月18日 (UTC)

回Lecter: 中港的章節大致已完成,在他一生中,智利、中國及香港是佛利民最知名的外訪,而且影響亦大,在他生平介紹中已足夠做一個章節。現在我覺得內容只是很蜻蜓點水的描述,或許留待其他人再續內容吧。其實地域內容不一定不好,因為我們都會問:「為甚麼我要認識Milton friedman,他跟我有甚麼關係?」除了知道他對全球monetary policy的影響外,他是如何倡導自由經濟,影響中港,就是我們想知的事。不過我認同,地域中心不能過了頭,否則令人誤以為他是中國經濟學者,看現在的篇幅,有關智利、香港、中國的內容大概是佔6分1,還是相當恰當。

另外,有關文章分頁。之前我把這三次外訪分拆成獨立章節,但這個章節取消了,令「政治學說」一欄變得越來越大,難以閱讀。此外,政治學說的內容本身亦太長,我之前加入 sub heading, 但你也取消了,奇怪是學券制又會獨立出來。一般而言,revert 一篇文章時,我們都期望有一個較清楚的理由的,否則就容易出現你edit、你revert 的場面。不得不察。--Yau 10:50 2006年11月19日 (UTC)

回羊男:明報有關佛利民的出生資料有誤。根據Nobel Prize網站上佛利民的自述,出生地是紐約。--Yau 10:50 2006年11月19日 (UTC)

Re Lecter: 上述的話寫得不好, 我是加一個 :> 表情符號寫的。現在 Milton Friedman 的英文版被人破壞, 寫上罵猶太人的字眼, 在這裡, 我們只是努力去提升中文的題目, 就算有分歧也只是小分歧。剛才很快去比較, 原來 Milton Friedman 在各維基之中, 中文版是其中一個最詳盡的版本, 當中很大部分內容都是你早兩天加入的。--Yau 19:13 2006年11月19日 (UTC)

右派網沒有刪除

左派、右派

   * 右派网 - 提及我的改写。原文章似乎已经删除。

It's not. It's here:

http://www.youpai.org/blog.php?id=169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great job!

今日評論員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04.13.236.244對話貢獻)加入。

wow,謝謝提醒,我也找到他們在討論區的討論了。Lecter 咖啡館♨ 05:20 2006年11月23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令增加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夠盡力,在限期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Flame 07:17 2006年11月26日 (UTC)

關於BSD頁的謠言

您好,這頁不知道是不是您刪除回復成原來部份的?我只是想說原來的部份 寫的個人主觀意識濃厚,有違背中立原則。故做了些修改,希望您判斷一下。

至於美國的部份,首頁所寫,或許屬於個人判定。但也算是個事實...... 以色列也是如此。還是那些要另外開個評價欄位來寫?—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40.115.206.243對話貢獻)加入。

關於Neo-Keynesian和New Keynesian

你好。我想在您創建的宏觀經濟學的底部模版中添加Neo-Keynesian學派和Post Keynesian學派,但我對Neo-Keysian學派的中文譯名並不確切清楚。在大陸一些論文裡面看到New Keynesian翻譯為「新興凱恩斯主義」,而Neo-Keynesian翻譯為「新凱恩斯主義」,這一翻譯與wikipedia現有條目的翻譯不同。不清楚這方面學界有沒共識,還請指導。:)--Upshine 17:55 2006年11月29日 (UTC)

Austria School又被稱為Vienna School與Psychological School

標題這句我是從英文版本翻譯過來的。我在Google上面Austria School有時被叫做Vienna School,在早期也被叫做Psychological School,儘管這一點有異議。不知道您為什麼堅信完全沒有這樣的說法,還是出於其他原因?--Upshine 18:13 2006年11月30日 (UTC)

謝謝對這一點有了詳細的解釋,Neo-Keynesian的建議也很好,似乎符合維基百科其它關於New和Neo條目的命名規則,所以我會儘快按照這個方法調整這兩個條目。:)--Upshine 19:30 2006年12月1日 (UTC)

馬的資料,如出生地、馬齡、練馬師、毛色、性別、馬主、進口類別等。--fungTalk Con Log 17:56 2024年06月18日 (UTC)

關於你的建議

同意。但縣治的對應該是什麼?--Whhalbert 07:48 2006年12月2日 (UTC)

如何譯?

有縣曰Union,用意譯(聯合)還是音譯(猶尼昂)好?--Whhalbert 09:02 2006年12月2日 (UTC)

Hey,翻譯達人,可以請您幫忙嗎?

您好,Lecter,看到君翻譯了很多優質政治類條目,實在是讓在下佩服到Orz。不過,今天在下有一翻譯請求,不知道君可否幫忙呢。

丁丁歷險記條目是英文版的特色條目,中文版也有20000Kb。在下一直想翻譯過來,可惜自己英文能力太差,只翻譯了前幾段就暈頭轉向。現在不知道君對於這個條目是否感興趣。現在維琪對於歐美漫畫的關注度明顯不如日本漫畫。翻譯久了嚴肅的政治話題,輕鬆一下翻譯個漫畫應該也不錯。--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2:01 2006年12月6日 (UTC)

哪裡哪裡,過去還不是太認為翻譯條目很重要。看到君的筆法,着實佩服。最近翻譯了幾個日文條目,如日本放送協會,深切感受到了翻譯的不易。彼此還是多體諒理解為好。又要勞您費心了,真是抱歉。--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12:57 2006年12月6日 (UTC)
對了,前幾天看到中華民國國旗條目。這是英文的特色條目。我簡略的把中文缺少的「使用」一節翻譯了過來。歡迎您全部翻譯過來。條目十分簡單,對於您相信不用花費多少時間力爭成為特色條目。現在這個條目已有12000左右,而另外一部特色條目白氏樹蛙也不過13000。也祝您早日成為翻譯大師。感激不盡!敬上。--不中舉的秀才(江南貢院) 04:39 2006年12月23日 (UTC)

我增加了資本主義的富國模式即社會民主主義的一段,歡迎作出修正和提供批評意見

[1]--Usaroc 06:28 2006年12月6日 (UTC)

可能我的觀點與大眾以及學界所不容,這是正常的事,一個月前我在基督教條目中加的「基督教與科學家」一段,前幾日就被「反宗教人士」提議所刪除。[2]

我原創的基督教與科學家一段,既隱含對我自己無神論的觀點進行闡述,表明世界上是無神的,又闡述了基督教徒對宗教的狂熱所以他們比起無神論的科學家們更容易免受「金錢污染」的這一觀點,[3]我這是宗教、無神論兩方各打50打板的寫法,自然會遭受來自「眾多不同觀點不同信仰民眾」的非議。

「民主暴力」也是我原創的觀點,是剛點過來看到您這個條目的民主和平論。當今的伊朗與過去的納粹德國,總統都是投票民選的,其國民基本90%都同意發動戰爭,(伊朗總統前兩日還稱「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其「抹去」的方法伊朗總統內賈德也說明是用「武力」),而二戰的挑起國也正是民主國家納粹德國,希特勒正是民眾投票選出。這些民主國家的學界都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根本不談任何人權與和平。我與這樣的學界相背為敵,我到底是錯了還是對了呢?

如果您想完全重寫社會主義條目,把我寫的全刪除這無所謂,我確實編寫習慣有些「愚民」或者說故意避諱的寫法,這點我承認,但我寫的內容都是考慮到社會因素的。當今世界並不安定,所以我建議您如果是喜歡科學類條目在編寫「液體炸彈」條目的時候,不要寫的太好,也不要引太多的參考文獻,寫得時候文筆也要儘可能的使條目讓人看不明白或者是看過之後感覺什麼也沒看似的,否則香港網民學習維基百科後就會搞出個炸彈來危害社會[4];在重寫社會主義條目時不要虛誇「社會主義好」,否則也可能明天台灣就出現與美國相同的連環殺人案[5],兇手還一面高呼「社會主義好」,「要把台灣改造成社會主義社會」,切記!


您不必給我回復了……這樣會陷入無休止的爭論中,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的「積極自由」觀點,您如果想去重寫社會主義條目,那就隨您吧!刪除我的反正無所謂,別人寫的您也可以刪除了,只要您認為您能寫得比我們都好。

繁簡譯名

非常感謝您的指教。我也是對某些簡體譯名感覺不習慣,雖然也自製了一些重定向,但還是忍不住要在正文加上台港通用譯名,不想被大陸譯名獨佔「話語霸權」。除了「模版」是政治符號,我以為語言本身也是政治符號,中性化、多樣並存似乎比較公道。我的想法是,在正式頁面,對於較為通行的兩岸三地慣用譯名是不是還是並列為好?這或許也幫助維持良好合作氣氛。我是台灣來,現住西方國家。

您的翻譯貢獻我很欽佩。洛卡其 14:38 2006年12月6日 (UTC)

諾齊克

承接「繁簡譯名」的討論,條目諾齊克能否改名為/加入「羅伯·諾齊克」?羅伯特在兩岸都通用。謝謝。--Xieza 12:58 2006年12月8日 (UTC)

您好,我一直好久想問你的問題

你好,上次的事沒有生氣嗎?我好像沒有見過您以自己的文字創作一條條目,難道你在這方面比較弱嗎,還是不敢自己動筆?倒想聽一下您的意見。此外,如果你想尋找翻譯條目的話,也可以尋找Category:翻譯請求,因為我發覺你總是一次過條目翻譯,本人深感佩服,如果你能夠為中文維基百科消息一些未翻譯的條目,那實在太好了,除了西方政治,對其他方面的條目沒興趣嗎?--Flame 14:49 2006年12月8日 (UTC)


可能我語氣過份

但不是人身攻擊。202.60.229.23 18:40 2006年12月10日 (UTC)

Re: 有關系統字體

可在你的monobook.js中加入:

document.write('<body lang="zh-cn">');

這樣頁面語言就會設為簡體中文,字體就會變回宋體。--百楽兎 13:22 2006年12月11日 (UTC)

Re: 羅伯·諾齊克

有你的翻譯真是太好了,為哲學主題添加了重要的條目。--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7:34 2006年12月11日 (UTC)

閣下先前曾經提出有關對這個模板的看法,好像現在有另外一些用戶對此有意見,希望請閣下可到那邊看一看,提供一下意見。--Shinjiman 13:07 2006年12月14日 (UTC)

霍布斯

霍布斯英文部分似乎有些偏頗,對霍布斯和他參與的論戰似乎批判較多,而霍布斯的巨大影響似乎又幾乎極少論及。是否可以補充?這是您的條文,而且翻得很好,所以我不敢動。Sub105 19:59 2006年12月20日 (UTC)

感謝Lecter的回應。對於「霍布斯」這一條,我想我可以同意您的觀點,也就是綜合「當時」他在各議題戰線上的表現。而他影響最大的利維坦,則在「利維坦」這條去加強。如果利維坦影響這一部份也能在霍布斯一條中多些介紹,或許檢索者比較不會誤以為霍布斯在後來也仍是個不重要的,失敗的哲學家。「利維坦」這個文本在政治哲學中,我想您知道,實在是劃時代的論著。小弟曾稍接觸這方面,所以才會有當初的關切。

對於帳號問題,大丈夫一諾千金,豈有回頭之理?Lukacs被封禁效期早已結束,但我承諾永不再使用該帳號,就絕不回頭。本來就是打算永久離開,是一些朋友勸告不要莽撞衝動,加上看到被封原因不是合法的「回退過三」這一理由,而是我不能接受的「即將出讓帳號破壞維基」,才用了傀儡這個辦法。那既然用傀儡,就像Vendetta一樣,面具是拿不下來了。Sub105還是會繼續工作的,感謝您的建議,並歡迎隨時對彼此的寫作內容提供指教。Sub105 02:08 2006年12月23日 (UTC)

關於「亞當·斯密問題」

您好,在下以為您對亞當·斯密問題的簡單拷貝並不能改善該條目的簡潔和邏輯完整性。亞當·斯密問題作為一個「誤解」(or 「誤會」),可以說可以作為定論。但該問題的提出作為認識亞當·斯密的一個過程也展示了某種局限性或者認識的不夠完善。作為一個歷史性過程,選作一個單獨的項是有其根據的。由於才疏學淺,在下自知當前還不能完整地完成對於該問題的歷史性描述和邏輯原因的解釋。若您願意,請盡力加以完善,以防止拷貝段落給讀者造成的不方便。致謝。--道德感情【找「道德感情」興師問罪】 22:36 2007年1月7日 (UTC)

您好,現在Wikipedia:投票/討論特色條目評選改善建議正在討論與投票中。這是一個關於如何改進特色條目評選機制的投票,歡迎您參與討論!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5:52 2007年1月21日 (UTC)

請參與討論

請參與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建議取消地區標籤重回簡正/繁體標籤的討論,Ksyrie提出了不錯的意見。--真實事求是() 11:41 2007年1月30日 (UTC)

伯尼·桑德斯

早悉你在政治條目的成就。上列條目剛剛譯完,請多賜教。--Whhalbert 02:54 2007年2月4日 (UTC)

很好

你翻譯的條目實在太棒,也使我過目不忘看條目,雖然你翻譯的領域有點狹窄,但是你不加入別的資料是什麼原因,就算是英語也不保持中立,沒有錢買看參考書或是沒時間看時借書看,這可能對擴展你的領域有很大的幫助,嘗試由零開始創立自己的條目吧,難道你因為看到英語維基的條目怕得你不得自創。最後提醒你是GFDL的規則除了要列明翻譯自哪裡,還有要列出五名主要貢獻者(最多五名),一般來說在編輯說明講解就行了。--地獄少女閻魔愛 接通地獄通信 12:21 2007年2月6日 (UTC)

如同我之前曾在互助客棧討論過的,依據維基百科政策,英文維基百科不可能作為引用的來源,翻譯條目並不需要、事實上也不可以在條目裡這樣註明。這裡也不可能有版權問題,中文維基和英文維基同屬維基媒體基金會所有,我在這裡的工作只是替基金會擴充中文版本的內容,到目前為止我還不知道有方針規定跨語言翻譯一定要註名編輯者等等?如果有這種事,或許你可以把這個議題拿到互助客棧討論。同時既然維基百科內容都是永遠都在改變的,註明最後五名作者等等並沒有太大意義。
另外我不知道你所說的自創條目是什麼意思。一個條目的價值應該是以它的質量為基準,而不是以在某個語言版本原創為標竿,語言最終只是一種工具,而非寫百科的目標。至今一大堆中文國家的有關條目在中文維基百科還比不上英文版本豐富,我想這才是許多中文用戶應該反省的。既然英文版本已經有現成的大量內容,我當然是選擇這條最快速的捷徑。與一般人想像中不同的,翻譯者一定要對翻譯的領域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否則絕對會漏洞百出,類似的例子四處可見。如果你有任何條目需要擴充也可以告訴我,若有原創的空間我也會考慮親自撰寫,但那必須是在我所擅長的領域才行。Lecter 咖啡館♨ 16:45 2007年2月6日 (UTC)

邀請

歡迎您參與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以及相關人物條目的維護。隨着選舉進程,候選人的條目需要跟進,見條目討論頁。如有興趣,請發表意見。守夜者 19:14 2007年2月7日 (UTC)

請關注非中文重定向頁面

由於現時維基百科仍對外語重定向未有一個固定的分針,因此造成了混亂,所以希望你能夠在Wikipedia talk:投票/非中文重定向頁面第二次投票發表你的意見。--費勒姆 費話連篇 03:59 2007年2月20日 (UTC)

請您關注:王守業條目,希望得到您的繼續擴充

另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張定發,和王守業一樣,在兩會沒露臉,去年給死了,死因官方沒有敢說,我看有網站的資料說是因愛滋病亂交淫亂而死

北洋水師貪官興趣小組 留

by Usaroc 14:56 2007年3月24日 (UTC)

Re:請停止將"連接"改為"鏈接"

好的,我知道了。謝謝提醒 Sorry!--dbslikacheung 08:31 2007年3月25日 (UTC)

鏈接和連接

前者是正式用法,後者誤作。雖然在網絡上,連接出現的概率遠大於鏈接,但我認為維基中仍應採用鏈接。--lastman(Talk) 08:47 2007年3月25日 (UTC)

你好

請問你對日本的政治家有沒有興趣,例如是伊藤博文西鄉隆盛西園寺公望,有沒有興趣將之翻譯成中文?--費勒姆 費話連篇 14:22 2007年3月27日 (UTC)

關於以色列條目

剛才看了你編輯的以色列條目,感覺十分不錯,以將其推薦進了優良條目候選,不是閣下是否有意再稍加潤色和修改,爭取衝擊特色條目。其實我覺得已經沒有什麼瑕疵了,不過特色條目要求很嚴哦,加油啊~~--人神之間 14:33 2007年3月28日 (UTC)

第四次動員令

第四次動員令將在4月1日開始,為期一個月,歡迎各位參加。

此次動員令與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領域條目為目的的小動員令。這次共舉辦6個主題的小動員令,翻譯動員令生物動員令異國(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暗黑動員令,是些大家感興趣,或維基條目貧乏,需要人編輯的領域,前5個由各維基人選出,最後1個由主持人決定。

第四次動員令要求參與者貢獻5個條目,其中二個必須是推薦新條目,才算完成,詳細規則請看這裡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出木杉 02:14 2007年4月1日 (UTC)

打擾你了

相信第四次動員令中的翻譯動員令絕對是你的範圍,如果你有意參加動員令的話,將會是不少維基編輯人的動力,讓他們在翻譯條目時會更好。—費勒姆 費話連篇 15:30 2007年4月4日 (UTC)

您好

因為我對於柏拉圖的了解不太有把握,因此不敢擅改條目。至於尼采的傳記部份,應該還不必勞煩。您的回應對我算是個小小的鼓勵,因為真正參與哲學相關編輯的維基人實在不多。等我忙完尼采相關的事後(如果我還沒放維基假期的話),會著重於一些哲學基本條目(哲學辭典會有的那種)及倫理學相關的條目。有緣再見。—Sopher (talk) 08:57 2007年4月7日 (UTC)

主義列表的範圍

Lecter你好,看到Sopher在Talk:主義的留言。我想請教你,你認爲只要在漢語裏有普及地運用「主義」二字的完整思想、信念、運動、力量、形態體系的詞語皆可以納入條目內合適麽?zzz……很睏 找我 08:18 2007年4月11日 (UTC)

主義條目的原本分類

以下條目的原本分類已經被保存,現在這裡通知你,順便來個存檔:
其他的是新加分類。---zzz……很睏 找我 09:17 2007年4月11日 (UTC)

您好

您好,Lecter,我是Chaplin,可否勞煩您幫忙翻譯瑞士?謝謝您的關注,歡迎到我的對話頁留言。—卓別林 晉見西出之日 04:41 2007年4月12日 (UTC)

Category:現代主義的分類

lecter你好,可否勞煩您你可以校對一下Category:現代主義的分類麽?zzz……很睏 找我 23:49 2007年4月12日 (UTC)

尼采生平

算了,假如你願意的話,尼采的生平還是給你寫好了。你應該要從英文維基翻譯吧,原本的內容你要是嫌礙事的話,除了小結,其他部份任由你處置。—Sopher (talk) 07:20 2007年4月14日 (UTC)

其實法文版更詳盡...—Chaplin 晉見西出之日 07:36 2007年4月14日 (UTC)
請回覆。—Sopher (talk) 08:16 2007年4月16日 (UTC)
是這樣的,我有意將尼采擴充為特色條目,如果成功將是第一篇哲學類的特色條目,那你覺得維持原樣還是另立一個尼采哲學的條目(我看到英文維基是這樣的)去參加候選比較好呢?我寫的部份若不夠中立或不夠清楚麻煩告知。—Sopher (talk) 11:13 2007年4月16日 (UTC)
你覺得現存條目中的尼采年表是否該刪掉?這應該是之前因為缺乏生平介紹才用這個暫且替代的。—Sopher (talk) 2007年4月21日 (六) 02:34 (UTC)[回覆]
你能寫納粹的部份再好不過。事實上,我也找不到尼采和納粹的相關資料,英文維基似乎也很簡略。不急,反正我大概還是會比你慢的。—Sopher (talk) 2007年4月21日 (六) 08:27 (UTC)[回覆]

影響部分也可多補充,目前的內容還不太夠。—Sopher (talk) 2007年5月23日 (三) 07:11 (UTC)[回覆]

回覆

閣下所言甚是,我也是這樣認為,這樣做真是不太好,我會改善的。其實在轉法輪的條目中,我從沒參與過任何編輯,所以我才回退。 --すぐる@武蔵 2007年4月20日 (五) 04:49 (UTC)[回覆]

關於Kurt Jansson的提問

閣下為維基貢獻頗多優良條目,能否就Kurt Jansson提問涉及到的百科全書定義與範例、條目的質量、產品評估等問題上給出總結,幫助把這個社群內部的調查完善起來。謝謝。--Mountain 2007年5月2日 (三) 09:12 (UTC)[回覆]

打擾你

素問你是翻譯高手,不知道你能不能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條目翻譯討論提供一些意見嗎?因為對你有很大影響。—費勒姆 費話連篇 2007年5月10日 (四) 13:26 (UTC)[回覆]

麻煩您填一份有關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的的問卷

您好!這份問卷旨在探討─兩岸三地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的「參與動機」和「日常工作的型態」,您寶貴的意見將有助於對維基人與管理員的瞭解。問卷中所填寫的資料僅做為學術用途,不會將個人資料與填答內容外洩,請放心填寫。筆者每回收一份有效問卷,將捐助美金1元給2007國際維基媒體年會之籌備基金。感謝您的幫忙,也表示一點小小的心意。

問卷連結 http://www.my3q.com/home2/163/qcute/94773.phtml?eenid=MjcwOSxxY3V0ZXN0QGdtYWlsLmNvbXwxNzc0LHFjdXRlc3RBVGdtYWlsLmNvbQ

指導教授: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梁朝雲教授
研究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陳佳珩 [email protected]Qcute 2007年5月22日 (日) 22:5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