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槟城福建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庇能福建话
Pī-néeng Hok-kiàn-uā(台罗拼音
Pī-né͘ng Hok-kiàn-oā (白话字)
Hokkien Pulau Pinang (马来语)
母语国家和地区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泰国
区域 马来西亚槟岛威省玻璃市吉打霹雳
 泰国普吉府
 印度尼西亚棉兰
母语使用人数
1,824,741
语系
文字
红毛字(Âng-môo-jī)
  • 修改型白话字(Pe̍͘h-ōa-jī)
  • 修改型台罗(Tâi-lô)
  • 临时拼写法
唐人字(Tn̂g-lâng-jī)
谚文(仍在试验)
  • 漳泉音字(Hokkien Imji)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管理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nan
槟城福建话(音译)
繁体字 庇能福建話
简化字 庇能福建话
白话字 Pī-né͘ng Hok-kiàn-ōa
槟城福建话
繁体字 檳城福建話
简化字 槟城福建话
白话字 Pin-siâⁿ Hok-kiàn-ōa
庇能福建话协会的一员 Timorthy Tye 以槟城福建话介绍该语言,摄于2014年2月17日

槟城福建话POJ:Pin-siâⁿ Hok-kiàn-ōa),又称庇能福建话[1]POJ:Pī-né͘ng Hok-kiàn-ōa),是闽南语马来西亚槟城的变体。

槟城福建话源自漳州府海澄县三都(今厦门市海沧区三都),受马来语英语淡米尔语潮州话粤语以及少量泰语的影响形成,语音上类似中国福建省漳浦云霄发音,及来自潮州府普宁县潮州音。此外,槟城福建话也保留了一些已失传的闽南语词汇。槟城附近的州属如吉打霹雳玻璃市亦通行相似的闽南语方言,统称北马福建话。某些语境下,槟城福建话就是北马福建话的代名词。

正字法

位于槟城埠底的一摊售卖炒粿条的档口,上书炒粿条的罗马化为槟城人以临时书写系统书写该词的一种例子

槟城福建话主要是一种口语,但是也可以以汉字(当地称“唐侬字”,POJ:Tn̂g-lâng-jī)书写,不过最主要的拼写法还是以拉丁字母(当地人称之为“红毛字”,POJ:Âng-môo-jī)为主的白话字/教会罗马字。槟城福建话书面用材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都归功于社交媒体(例如:专门将文学、历史、科学等相关的内容翻译成槟城福建话的脸书专页Penang Hokkien Library 槟城福建话文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这些书面用材的标准通常都是以白话字台罗为准,并很大程度的进行不同的改变以适应当地福建话的语言习惯。

庇能福建话协会马来语Persatuan Bahasa Hokkien Pulau Pinang,英语:The Hokkie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Penang)就是促进该语言使用和复兴的组织,他们推动了一种基于台罗的拼写系统[注 1],该系统经过修改以适应槟城福建话的音系及其外来词。此外,另一个名为“讲福建话运动”(POJ:Kóng Hok-kiàn-ōa Ūn-tōng;英语:Speak Hokkien Campaign)的组织也提倡使用台湾教育部出版的“部荐字”作为福建话的汉字书写系统。

除此之外,网上上也有不少年轻人以教会罗马字、台罗拼音以及槟城福建话(泉漳话)的汉字写法来进行创作,例如:专在脸书以及Instagram上分享搞笑视频的“麦按呢啦May姐”与“pukibinzzz”以及专门分享槟城福建话电影语录以及迷因的“Penang Hokkien movie quotes 庇能福建话兮电火戏铭言”[2]和“槟城福建话的电影语录”[3]

虽然槟城福建话已经有了规范用字,但是多数母语人士并不了解这些规范系统,而是以基于英文马来文拉丁字母拼写系统的临时拼写法。不过也有一些以该临时拼写法而准的规范字,例如槟城驰名的美食炒粿条通常拼写为“Char kway teow”、“Char Koay Teow”或“char kuey teow”等,而不是以白话字为基准的“cha/tsa kue tiau”(POJ:chhá-kúe-tiâu)。这些书写系统对母语人士来说更直观,是一些非书面用材的标准规范。

与泉州话的区别

槟城福建话具有不少漳州话特色(尤其是南漳),以下是几个明显与泉州话不同处(以下省略声调):

  • 使用[ũ̯ĩ],而偏泉片福建话则使用[ŋ̍];例:门([mũ̯ĩ]/mûi)、饭([pũ̯ĩ]/pūiⁿ)、酸([sũ̯ĩ]/suiⁿ)。
  • 使用[ɛ]、[ɛ̃], 而偏泉片福建话则使用[e]、[ĩ];例:家([]/ke)、虾([]/hê)、生([sɛ̃]/seⁿ)。
  • 使用[o̯e],而偏泉片福建话则使用[e]或[ə];例;火([ho̯e]/hóe)、未([bo̯e]/bōe)。
  • 使用[e],而偏泉片福建话则使用[o̯e]或[əe];例:地([te]/tē)、细([se]/sè)。
  • 使用[o̯a],而偏泉片福建话和北漳州话则使用[o̯e];例:话([o̯a]/ōa)、瓜([ko̯a]/koa)。
  • 使用[ĩ̯ɔ̃](在槟常为[ĩ̯ãũ̯]/iâuⁿ),而偏泉片福建话和北漳州话则使用[ĩ̯ũ];例:羊([ĩ̯ɔ̃]/iôⁿ)、丈([tĩ̯ɔ̃]/tiōⁿ)、想([ɕĩ̯ɔ̃]/siōⁿ)。
  • 宕摄字里,漳州话用[i̯aŋ],泉州话使用[i̯ɔŋ],而槟城福建话则混著使用;例:上([ɕi̯aŋ]/siāng)、香([hi̯aŋ]/hiang)。
  • 日母字使用[z]、[ʑ],而偏泉片福建话则使用[l];例:入([ʑip̚]/ji̍p)、热([zo̯aʔ]/joa̍h)、日([ʑit̚]/ji̍t)。
  • 使用漳州话发音;例:糜([mõ̯ãĩ̯]/moâi)、先生([ɕinsɛ̃]/sin-seⁿ)。
  • 使用漳州话词汇;例:挑羹(也作“调羹”)([tʰi̯au̯ki̯ɔŋ]/thiâu-kiong,懒音 thâu-kiong)。

借词

由于槟城语言的多样性,该语言也与其他语言也有密切关系,所以引用了大量借词。包括马来语(北马马来语方言)、英语潮州话广府话

马来语

正如在马来西亚的其他华南移民(多为汉民)的母语一样,槟城福建话也大量从马来语借词,但是相比之下数量会更多。

槟城福建话
白话字汉字
马来语 传统闽南语词汇
台语台罗
注释
ān-ting anting 耳钩
hīnn-kau
bā-lái balai polis 警察局
kíng-tshat-kio̍k
bā-lu
峇鲁
baru 拄才
tú-tsiah
bān-san
万山
bangsal 菜市仔
tshài-tshī-á
pá-sat(巴刹)也更常用
báng-kû bangkul 椅条
í-liâu
bá-tû
礣砥
batu 石头
tsio̍h-thâu
bēr-liân/lên berlian 璇石
suān-tsio̍h
bī-nā-tang binatang 动物
tōng-bu̍t
禽兽(khîm-siù)也更常用
gâ-tái
疨㾂
gatal
tsiūnn
gēr-lí / gî-lí
疑理
geli 𫫇
ònn
该词可以指恶心、及恐怖的东西
jiám-bân
染蛮
jamban 便所
piān-sóo
“jamban”在马来语中用于口语,“tandas”才是规范
便所(piān-sóo)也更常用
kan-nang-tsû / kan-lang-tsû
蕳砃薯
kentang 马铃薯
má-lîng-tsû
kau-în / kau-îng
交姻(交寅)
kahwin 结婚
kiat-hun
khit-siàn
乞善
kesian 可怜
khó-liân
lām-peng lampin 尿帕仔
jiō-phè-á
lô-ti
罗知
roti 面包
mī-pau
ló-kun
老君
dukun 医生
i-seng
马来语“dukun”一词其实是指以武术(偏方)治疗病人的医生
医生(i-seng)也更常用
lui
duit
tsînn
马来人在表示钱币时并不使用“duit”而是“wang”。该词比较具争议性
má-ná
嘛哪
mana 佗落
tó-lo̍h
该词常用来表示“哪有?”(嘛哪有)。
提问“哪里”,佗落(tó-lo̍h)一词会更常用
mā-nek manik 珠仔
tsu-á
má-tâ
马打
mata-mata 警察
kíng-tshat
pīng-gang pinggang
io
pún
呠 / 偾
pun
马来语口语(Bahasa Pasar)[4]
lā-sa rasa 感觉
kám-kak
sá-bûn
雪文
sabun 茶箍
tê-khoo
也为台语借词
sâm-pá
儳饱
sampah 粪埽
pùn-sò
sa-yang
捎央
sayang
ài
som-bóng
森妄
sombong 嚣俳
hiau-pai
so͘-tong
苏东
sotong 鰇鱼
jiû-hû
su-kā / su-kah
私佮
suka 佮意
kah-ì
tá-hān
扙捍
tahan 忍耐
lím-nāi
tâ-pí
沓比 / 逐比
但是
tān-sī
口语,规范为“tetapi”

参考

注释

参考文献

参阅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