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同盟国
Mittelmächte德语
Központi hatalmak匈牙利语
İttifak Devletleri土耳其语
Централни сили保加利亚语
Central Powers英语
1914年—1918年
*   协约国(及其殖民地) *   同盟国(及其殖民地) *   中立国
  •   协约国(及其殖民地)
  •   同盟国(及其殖民地)
  •   中立国
地位军事同盟
首都
历史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
1879年10月7日
• 建立
1914年6月28日
1914年8月2日
  • 1915年9月6日(秘密)
  • 1915年10月14日(公开)
• 解体
1918年11月11日

同盟国(德语:Mittelmächte匈牙利语Központi hatalmak土耳其语İttifak Devletleri保加利亚语Централни сили罗马化Tsentralni sili;英语:Central Powers[注 1],又称中央国中央同盟,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鄂图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王国这四个国家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对敌并最终战败。

中文译名

值得注意的是,英文中一战的同盟国为Central Powers,这个词中完全没有“同盟”的意思,只有“中央”的意思。

英文中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阵营均是Allies,即“同盟”;而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则写法不同,为Central PowersAxis Powers,两者均有“中间力量”的意思,一战的战败国是“中央力量”,二战的战败国是“中轴线力量”。

至于Central Powers一词为何在中文里要被翻译成同盟国已经难以考证。可能一,其汉字的参考来源或许是日本的和制汉语中央同盟国(ちゅうおうどうめいこく)”,因为中日共用同一套汉字系统,所以中文也沿习此用法;可能二,或许直接翻译自一战前,德奥意在1882年所建立的那个同盟,即“三国同盟(Triple Alliance)”,这个同盟的名称中明确有“同盟”二字。

目前的中文语境已经普遍将Central Powers译为“同盟国”,无论繁体简体均是如此。

成员

兴登堡威廉二世鲁登道夫

战争开始阶段的同盟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于1914年加入,而保加利亚王国则于1915年加入。同盟国亦称中央国,其由来为这四个国家(及除芬兰立陶宛之外其他与其同盟的政权和团体)均位于俄罗斯帝国以西,法国英国以东。芬兰、阿塞拜疆及立陶宛在1918年俄罗斯帝国崩溃及战争结束前夕加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包括如下国家[1]

国家 参战时间
 奥匈帝国 1914年7月28日
 德意志帝国 1914年8月1日
 奥斯曼帝国 1914年8月2日(秘密)
1914年10月29日(公开)
 保加利亚王国 1915年10月14日
经济数据[注 2][2]
人口
(百万)
土地面积
(百万平方千米)
GDP
(十亿美元)
人均GDP
(美元)
 德意志帝国(1914年) 德国本土 67.0 0.5 244.3 3,646
殖民地 10.7 3.0 6.4 601
总计 77.7 3.5 250.7 3,227
 奥匈帝国(1914年) 50.6 0.6 100.5 1,986
 奥斯曼帝国(1914年) 23.0 1.8 25.3 1,100
 保加利亚王国(1915年) 4.8 0.1 7.4 1,527
总计 156.1 6.0 383.9 2,459
军事数据[3]
动员 阵亡 负伤 失踪 总伤亡 伤亡/动员
 德意志帝国 13,250,000 1,808,546 4,247,143 1,152,800 7,208,489 66%
 奥匈帝国 7,800,000 922,500 3,620,000 2,200,000 6,742,500 86%
 奥斯曼帝国 2,998,321 325,000 400,000 250,000 975,000 34%
 保加利亚王国 1,200,000 75,844 153,390 27,029 255,263 21%
总计 25,257,321 3,131,890 8,419,533 3,629,829 15,181,252 66%

其它势力与运动

停战及条约

在协约国于瓦尔达尔马其顿的成功推进后,保加利亚于1918年9月29日签订停战条约。受英国及其阿拉伯盟友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胜势所迫,奥斯曼帝国亦于1918年10月30日签订停战条约。11月首周,在意大利于维托里奥·维内托取胜及奥匈帝国解体之后,奥地利匈牙利分别签订停战条约。百日攻势的持续推进迫使德国于1918年11月11日晨签订和约,战争结束。由于各同盟国各自签订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无统一的停战条约。[4]

停战日期
旗帜 国家 日期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王国 1918年9月29日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 1918年10月30日
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 1918年11月4日
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 1918年11月11日
条约
旗帜 国家 条约
奥地利 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 圣日耳曼条约
保加利亚王国 保加利亚王国 纳伊条约
魏玛共和国 魏玛共和国 凡尔赛条约
匈牙利 匈牙利民主共和国 特里亚农条约
奥斯曼帝国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
土耳其
色佛尔条约
洛桑条约

参见

注释

  1. ^ 除了土耳其语直译为“联盟国家”外,其他语言皆直译为“中央力量
  2. ^ 1913年数据

参考来源

  1. ^ Meyer, G. J. A World Undone: The Story of the Great War, 1914-1918. Bantam Dell. 2007 [2022-03-01]. ISBN 978-0-553-382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英语). 
  2. ^ Broadberry, S. N.; Harrison, Mark. The Economics of World War 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9 [2022-03-01]. ISBN 978-1-107-3861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英语). 
  3. ^ Tucker, Professor and Holder of the John Biggs Chair in Military History Spencer C.; Tucker, Spencer; Wood, Laura Matysek; Murphy, Justin D. The European Power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An Encyclopedia. Taylor & Francis. 1996: 173 [2022-03-01]. ISBN 978-0-8153-039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英语). 
  4. ^ Davis, Robert T. U.S. Foreign Policy and National Security: Chronology and Index for the 20th Century. ABC-CLIO. 2010: 49 [2016-09-20]. ISBN 978-0-313-3838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3)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