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立陶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陶宛共和國
Lietuvos Respublika立陶宛語
国歌:Tautiška giesmė
《國歌》
立陶宛的位置(深绿色) –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 欧洲联盟(绿色)  —  [圖例放大]
立陶宛的位置(深绿色

–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 欧洲联盟绿色)  —  [圖例放大]

首都
暨最大城市
维尔纽斯
54°41′N 25°19′E / 54.683°N 25.317°E / 54.683; 25.317
官方语言立陶宛語[1]
地方语言
族群
(2019[2]
宗教
(2016[3]
政府单一制半总统制共和国[4][5]
• 总统
吉塔納斯·瑙塞達
• 总理
因格麗達·希莫尼特
• 议会议长
维多利亚·奇米利特-尼尔森
立法机构议会
历史
• 立陶宛王國建立
1236年
1386年
1569年7月1日
1795年10月
1918年2月16日
1920年7月12日
1940年6月-1990年
1990年3月11日
• 加入欧洲联盟
2004年5月1日
面积
• 总计
65,300平方公里(第121位
• 水域率
1.35%
人口
• 2020年估计
2,794,329[6]第140位
• 密度
43/平方公里(第173位
GDPPPP2022年估计
• 总计
1,296.58亿美元[7]第83位
• 人均
46,479美元[7]第36位
GDP(国际汇率)2022年估计
• 总计
697.82亿美元[7]第80位
• 人均
25,015美元[7]第40位
基尼系数 0.369[8](2018年)
人类发展指数 0.882[9](2019年)
极高极高 · 第34位
货币歐元EUR
时区UTC+2欧洲东部时间
UTC+3欧洲东部夏令时间
日期格式yyyy-mm-dd(公元
行驶方位靠右行驶
电话区号+370
ISO 3166码LT
互联网顶级域.lta
  1. 同时使用欧盟的.eu域名

立陶宛共和國(立陶宛語:Lietuvos Respublika [lʲɪɛtʊˈvoːs rʲɛsˈpʊblʲɪkɐ]),通稱立陶宛(立陶宛語:Lietuva [lʲɪɛtʊˈvɐ]),位于欧洲东北部[10],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首都與最大城市為维尔纽斯,另外還有考那斯克萊佩達等城市。立陶宛全國人口约280万,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北接拉脱维亚、东南接白俄罗斯、南接波兰、西南接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西濱波羅的海

波羅的海東南岸自古為許多支波羅的人部落居住地,1230年代明道加斯漸吞併其他公爵、王公的領土,統一了立陶宛全境並皈依天主教,於1253年接受教宗諾森四世加冕,建立立陶宛王國,1263年明道加斯被刺殺後立陶宛恢復成多神信仰的立陶宛大公國,14世紀時為歐洲最大的國家,領土範圍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和俄羅斯的一部分[11]。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確立盧布林聯合,共組波蘭立陶宛聯邦,18世紀晚期波蘭被列強瓜分,聯邦瓦解,立陶宛土地大部分被俄羅斯帝國併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立陶宛共和國在1918年2月16日簽署立陶宛獨立法案宣布獨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先後被蘇聯納粹德國佔領,1944年德國敗退後再次被蘇聯佔領英语Soviet occup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1944),立陶宛公民以游击队對抗蘇聯,一直持續至1950年代。1989年立陶宛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公民以波罗的海之路人链示威,抗议苏联佔領波罗的海三国。1990年3月11日(蘇聯解體前一年)立陶宛通過復國法案,成為第一個自蘇聯獨立的加盟共和國[12]

立陶宛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约欧元区等國際机构組織的成員國,立陶宛属于高收入經濟体並為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名稱

奎德林堡編年史中首次出現立陶宛一名

已知「立陶宛」(Lietuva)之名最早的紀錄出自《奎德林堡編年史》中1009年3月關於傳教士奎爾富特的聖布魯諾英语Bruno of Querfurt的一則故事[13],其中提到了Lietuva的拉丁化名Litua[14]。此名稱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指波羅的海地區的許多族群名均來自水文名英语HydronymLietuva一名即為來自克爾納韋附近的利耶塔瓦河英语Lietava (Neris)[15],有觀點認為這條河流很小,較不可能是立陶宛的名稱來源,但這種命名方式在歷史上有先例[16];另一說指此名來自當時組成立陶宛社會、臣服於統治者的軍事組織烈提司英语Leičiai(Leičiai)[17],14至16世紀的歷史文獻仍有用Leičiai稱呼立陶宛人者,與立陶宛語相近的拉脫維亞語至今在詩作中或描述歷史時也會使用這個詞稱呼立陶宛人[18][19]

历史

古典時期琥珀英语Baltic Amber為波羅的海地區的重要貨物,波羅的人會透過琥珀之路將送往羅馬帝國
立陶宛的領土變遷示意圖

早期歷史

末次冰期後(約西元前10萬年前)立陶宛一帶出現了昆達文化英语Kunda culture尼曼文化英语Neman culture納爾瓦文化中石器-新石器時代文化[20],居民以游獵維生,尚未形成定居點。西元前8000年左右因氣候變暖,當地森林漸茂,人群也漸趨定居生活,但直至西元前3000年左右當地才有農業出現,並開始有手工藝製作與貿易,印歐人英语Indo-European migrations也約於此時期來到立陶宛,和當地人混血產生了多支波羅的人部落[21]

波羅的人部落與羅馬帝國有一些商業往來,透過琥珀之路琥珀運往羅馬,但受羅馬的文化與政治影響不大[22],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亞志》提到了埃斯蒂人,可能即為波羅的海東南岸的一支波羅的人。波羅的人中居住地較靠西的部落與外地的接觸較早,西元2世紀托勒密已經知道加林迪亞人英语Galindians約特維恩格人英语Yotvingians中世紀前期的文獻也有提到古普魯士人庫洛尼亞人英语Curonians瑟米加利亞人英语Semigallians[23]

立陶宛語被認為是印歐語系中相當存古英语Linguistic conservatism的一種語言,約於7世紀時和拉脫維亞語分家[24]。立陶宛傳統的多神信仰與習俗保留了很長的時間,當地傳統會在統治者死後將其火化,文獻中可見中世紀的立陶宛大公阿爾吉爾達斯科斯圖提斯死後火化儀式的記載[25]

立陶宛大公的住所特拉凱城堡

立陶宛大公國

9世紀至11世紀海岸的波羅的人常受維京人侵擾[26],當地王公向基輔羅斯進貢。12世紀中葉立陶宛人開始侵略魯塞尼亞人的領地,12世紀末已有穩定且有組織的軍事力量,用於對外劫掠財寶與奴隸,1183年立陶宛人襲擊了今波拉次克普斯科夫,甚至距離更遠的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也是其侵略範圍[27],這些軍事行動也帶動立陶宛社會的轉型,逐漸形成國家的雛形,並發展成立陶宛大公國[28] ,1219年21位立陶宛公爵加利西亞-沃里尼亞王國簽署和平條約,為波羅的部落聯合最早的證據[29][30]

當時立陶宛為立窩尼亞十字軍入侵,1236年9月22日蘇勒戰役中首位立陶宛大公明道加斯手下將領擊敗了寶劍騎士團[31],引發原本已被騎士團征服的庫洛尼亞人、瑟米加利亞人與瑟羅尼亞人起義,重挫騎士團在道加瓦河左岸的戰果[32],2000年立陶宛與拉脫維亞議會因此決定將9月22日訂為波羅的團結日[33]。1251年明道加斯皈依羅馬天主教,於1253年接受教宗諾森四世加冕為國王,建立立陶宛王國[34]。1263年明道加斯被暗殺後立陶宛恢復傳統的多神信仰,在立陶宛十字軍戰役中為條頓騎士團立窩尼亞騎士團征討,皮尔奈圍城戰英语Pilėnai即為其中著名的戰役,此時期立陶宛仍持續向東擴張,佔領數個原屬基輔羅斯的公國[35]

據傳說記載,14世紀初期的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納斯有一次在維爾尼亞河附近狩獵後在當地過夜,夢見一隻站在山丘上的大隻鐵狼大聲嚎叫,祭司利茲代卡立陶宛语Lizdeika認為鐵狼象徵城堡,格迪米納斯遂遵神意建城,以维尔尼亚河之名將其取名為維爾紐斯城並以其為都,即今立陶宛的首都[36]。1362年或1363年立陶宛大公阿爾吉爾達斯藍水之戰英语Battle of Blue Waters中大敗金帳汗國[37],佔領基輔波多里亞烏克蘭原野[38],東面與莫斯科大公國接壤[39],14世紀末的立陶宛大公國為全歐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範圍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波蘭和俄羅斯的一部分[11][40],因地緣關係其文化與宗教均多元,官方文件除拉丁文也使用Chancery Slavonic(書面的羅塞尼亞語[41]

1514年的奧爾沙戰役英语Battle of Orsha中波蘭與立陶宛聯軍擊敗莫斯科大公國

1386年波蘭公主雅德維加與立陶宛大公約蓋拉成婚,兩國組成共主邦聯,約蓋拉統治期間立陶宛逐漸基督教化,為歐洲最晚接受基督教的地區之一,其北邊地區於12世紀末即被數個騎士團征服而信仰基督教,立陶宛因當時擊敗了寶劍騎士團,遲至14世紀末才接受基督教[42][43]。約蓋拉死後,維陶塔斯在內戰中勝出,於1392年成為立陶宛公爵,他治下的立陶宛國勢達到頂峰,開始中央集權,1399年維陶塔斯與脫脫迷失的聯軍在沃尔斯克拉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Vorskla敗於金帳汗國,不過1410年波蘭與立陶宛聯軍在格伦瓦德之战擊敗條頓騎士團,此戰為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戰役之一[44][45][46],1429年維陶塔斯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封為國王,但運送王冠的使節在波蘭被截住而耽擱,維陶塔斯於隔年皇冠送抵的前幾天逝世[47]。維陶塔斯逝世後立陶宛貴族一度試圖脫離與波蘭的聯盟,但15世紀末被迫重新與其結盟對抗興起的莫斯科大公國,先後爆發莫斯科-立陶宛戰爭立窩尼亞戰爭,前者持續至16世紀初,據《莫斯科公国札记英语Notes on Muscovite Affairs》記載,1514年的奧爾沙戰役英语Battle of Orsha中波蘭與立陶宛聯軍以寡擊眾擊敗了莫斯科大公國,並抓獲其將領[48]立窩尼亞戰爭則於1558年爆發,於1583年以波蘭與立陶宛(當時已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勝利告終,簽署的亚姆—扎波利斯克停战协定英语Truce of Yam-Zapolsky中聯邦獲得立窩尼亞波拉次克韋利日,波蘭立陶宛軍隊則退出大盧基普斯科夫等俄國領土[49]

波蘭立陶宛聯邦

1600年的維爾紐斯,編號6為立陶宛大公宮

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締結盧布林聯合,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立陶宛保有自己的軍隊、貨幣與法律(立陶宛大公国法规英语Statutes of Lithuania[50],此時期波蘭文化對立陶宛的政治、語言、文化與國族意識等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聯邦初期國力强盛,在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影響下文化、藝術與教育勃興,並對外與沙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瑞典帝國征戰,在俄羅斯混亂時期進攻俄羅斯,甚至在1610年至1612年間佔領莫斯科[51]

十七世紀中葉聯邦國力衰退[52],再次與沙俄爆發大規模衝突,1655年維爾紐斯之戰英语Battle of Vilnius (1655)中聯邦敗於沙俄,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被沙俄佔領,為歷史上該城首次被外國軍隊攻佔[53],俄軍在城中大肆搶掠破壞,直至1661年聯邦才收復維爾紐斯,立陶宛許多文物與國家檔案Lithuanian Metrica英语Lithuanian Metrica均在戰爭中佚失。同時期的第二次北方戰爭中聯邦全境一度被瑞典軍隊攻佔,經濟受到嚴重破壞,是為波立聯邦的「大洪水时代」。不久後聯邦國力未能恢復前又爆發了大北方戰爭,同時爆發瘟疫英语Great Northern War plague outbreak飢荒英语Great Frost of 1709,聯邦失去了近40%人口[54]

1791年,聯邦的四年議會通過五三憲法,為世界第二部成文憲法[55],試圖改革贵族民主制的缺陷,向君主立憲制轉型[56][57],主張貴族與城鎮居民權利均等,將農民置於政府的保護之下以減輕虐用農奴的情形[58][59]。最終波立聯邦仍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為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次瓜分後滅亡。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大多被俄羅斯帝國吞併[60][61][62]

第一次俄佔

有「立陶宛的聖女貞德」之稱的艾米利亞·普萊特領導1830年至1831年的十一月起義

1831年1863年波蘭與立陶宛地區兩次起義對抗俄國統治均告失敗,俄羅斯則推行俄羅斯化政策,1840年廢除立陶宛大公國法規,1865年起禁止立陶宛語出版品,此外還關閉數個文教機構與天主教堂,但因有許多人走私立陶宛語書籍英语Lithuanian book smugglers,以及在家庭內部秘密推行立陶宛文化教育,俄羅斯化的效果不彰[63]西蒙納斯·道坎塔斯英语Simonas Daukantas等人推動立陶宛民族復興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 Revival,試圖脫離俄羅斯與波蘭的影響,從波立聯邦以前的古代立陶宛歷史、語言與文化逐步建構立陶宛獨立的民族意識[64]

1877年-1878年年俄土戰爭後俄國與德國的關係惡化,亞歷山大二世接受其將領的建議在西部邊境(立陶宛境內)建造考納斯要塞,為第一線的大型防禦工事[65]

近現代史

一戰和戰間期

1918年簽署立陶宛獨立法案的20名立陶宛國民大會成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俄羅斯帝國軍隊不敵德軍而大撤退後,立陶宛於1915年底被德意志帝國佔領[66],被併入東部領地,立陶宛人的政治、出版與人身自由再次受到打壓[67],1917年俄国接連爆发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最後由列寧主導成立蘇維埃政權,此時的立陶宛知識份子試圖利用政治形勢發動獨立運動,同年9月維爾紐斯會議選出了立陶宛國民大會的20名成員[68],1918年2月16日國民大會簽署立陶宛獨立法案,宣布立陶宛恢復獨立,以維爾紐斯為首都[69],儘管如此,德國軍隊才是實際控制者,國民大會並沒有任何權力。1918年3月佔領著立陶宛的德國承認其獨立並作為德國的附屬國存在。6月立陶宛王國被建立。

一戰結束後立陶宛王國被撤銷,隨後奧古斯丁納斯·沃爾德馬拉斯頒行臨時憲法奧古斯丁納斯·沃爾德馬拉斯成為首名立陶宛總理,組織政府與軍隊,開始為期三年的獨立戰爭,對抗蘇聯支持的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立陶宛-蘇聯戰爭)、西俄羅斯志願軍與波蘭(波蘭—立陶宛戰爭[70][71],1919年波蘭第二共和國對立陶宛發動了一場政變英语1919 Polish coup d'état attempt in Lithuania,企圖建立親波政權並組成共主聯邦,但最終失敗[72]。1920年10月爆發热利戈夫斯基兵变,波蘭軍隊佔領了維爾紐斯地區,先建立了傀儡政權中立陶宛共和國,1922年再將其併入維爾諾省[73],立陶宛政府遷至考那斯,但仍以維爾紐斯為法律上的首都,戰間期立陶宛與波蘭的關係均非常緊張。1923年1月立陶宛在克萊佩達起義後佔領了原為國際聯盟託管的克萊佩達地區[74]。1938年3月波蘭因歐洲局勢緊張而欲鞏固北方邊界,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75],要求立陶宛政府和波蘭重新建交否則出兵入侵,立陶宛政府知道自身實力不足以抵禦波蘭軍隊,因此接受了最後通牒,與波蘭恢復外交關係[76]

戰間期的首任與末任立陶宛總統安塔納斯·斯梅托納,於1919年至1920年與1926年至1940年任職總統

內政方面,民選的立陶宛憲法會議英语Constituent Assembly of Lithuania於1920年5月31日首次召開,通過暫時憲法,1922年又通過了正式憲法。政府著手進行土地、經濟與教育改革,發行立陶宛立特,設立立陶宛大學(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77],並與多國建立外交關係,於1921年加入國聯[78]。1926年立陶宛爆發政變,曾任首任總統的安塔納斯·斯梅托納推翻了民主政府,保守的立陶宛民族主义联盟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登台掌權,1927年解散國會[79],並於1928年通過支持總統獨裁的新憲法,查禁反對黨並限制言論自由,少數族裔的權益也受到限縮[80][81]

戰間期立陶宛事實上的首都考那斯有小巴黎之稱,生活水準接近西歐國家,受薪階級的薪資也與西歐國家相仿,1913年至1940年立陶宛人口與工業生產英语Industrial production均快速增長[82][83]。但經濟情況受到國際經濟蕭條影響[84],1935年因農產品價格劇降,蘇瓦爾基亞祖基亞均有農民罷工。政府積極鎮壓國內反對力量,1936年初有四名農民因發起暴動而被處死[85]

二戰

1939年3月20日納粹德國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交出克萊佩達地區,立陶宛政府在兩天後同意[86],同年德蘇簽訂《苏德互不侵犯條約》,在条约附带的秘密附加协议中,立陶宛被划入納粹德國势力范围。

构成波罗的海诸国(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各地区如果发生领土与政治重组,立陶宛的北部边境将充当德国与苏联两国利益范围的边境。在此种情况下,立陶宛与维尔纽斯地区的相关利益将得到双方承认。

8月29日,德国驻立陶宛特使埃里希·策希林宣称,战争开始后德国将要求立陶宛保持完全中立,但实际上德国政府希望立陶宛人在波兰遭到袭击时采取措施夺取维尔纽斯争议区。迫于英国与法国的外交压力,立陶宛并没有按照德国的意愿行事,而是宣布了中立。9月19日,苏联军队占领维尔纽斯,苏联政府获得了波罗的海领土与政治谈判的主动权[87]。9月25日,斯大林建议变更现有的苏德秘密协议,德國放棄了除去立陶宛西南部以外的所有立陶宛领土以換取波兰的卢布林及周边区域,默許了立陶宛成為蘇聯勢力範圍。德国人试图与苏联和立陶宛方面作进一步的交涉,但在莫洛托夫和斯大林的精心策划下,10月立陶宛被迫簽訂蘇聯-立陶宛互助條約英语Soviet–Lithuanian Mutual Assistance Treaty,准許蘇聯在立陶宛設立5個軍事基地與駐軍2萬人以交換蘇軍交還入侵波蘭時佔領的維爾紐斯[88],隨後蘇聯被冬季戰爭耽擱,1940年6月14日蘇聯政府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英语Soviet ultimatum to Lithuania,要求改組立陶宛政府並允許紅軍隨意駐軍,立陶宛政府因境內已有蘇聯駐軍,無武力反抗的可能而被迫同意[89],斯梅托納總統出逃,超過20萬名蘇聯紅軍進入立陶宛境內[90],隔天蘇聯又向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提出最後通牒,將波羅的海三國完全佔領[91][92]

立陶宛行动前线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發動六月起義

弗拉基米尔·格奥尔吉耶维奇·捷卡诺佐夫被派往立陶宛監督傀儡政府立陶宛人民政府英语People's Government of Lithuania人民議會英语People's Seimas成立與選舉,7月21日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並於8月3日加入蘇聯,隨後立陶宛被快速的蘇維埃化英语Sovietiz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除立陶宛共產黨外的政黨與許多組織都被宣布非法,約12000人被逮捕後送往古拉格關押,大量私人財產被充公,貨幣也改為蘇聯盧布,糧稅大幅上升,立陶宛軍隊則被改編為蘇聯紅軍第29步兵軍英语29th Rifle Corps[93]。1941年6月14日至18日(納粹德國進攻前一週)有約17000名立陶宛人被流放至西伯利亞,其中許多因不人道的環境而死亡,史稱六月遣送[94][95]。6月22日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立陶宛行动前线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發動六月起義,建立臨時政府,但德國北方集團軍佔領立陶宛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Lithuania during World War II後臨時政府即瓦解[96],立陶宛被併入德國的奥斯蘭總督轄區[97]

波納里大屠殺遺址,受害者多达10万人,多为犹太人、波兰人和俄罗斯人,执行者则为纳粹德国党卫军和立陶宛合作者

納粹德國在立陶宛展開猶太人大屠殺,將猶太人送往集中營中屠殺[98][99],6月25日阿爾吉爾達斯·克利馬蒂斯即在黨衛軍監督下發起了考納斯反猶騷亂,殺害大量猶太人[100][101],1941年12月已有超過12萬名立陶宛猶太人遇害,納粹佔領期間共有91%至95%的猶太人被屠殺[102]:110,其中近十萬人死於波納里大屠殺[103]。許多立陶宛人冒生命危險保護猶太人[104],截至2018年1月以色列政府已向893名立陶宛人頒授國際義人[105];但也有約13000名立陶宛人加入了立陶宛輔助警察營英语Lithuanian Auxiliary Police Battalions,其中許多與納粹党卫队别动支队英语Einsatzkommando一起屠殺猶太人[106],另外也有立陶宛安全警察與黨衛軍和納粹安全警察合作,鎮壓猶太人、波蘭反抗軍與地下共產黨[107]

二战对立陶宛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据苏联方面记载,德国占领期间至少有21个村庄被摧毁,56个发电站在德军撤退时停止了工作,1140多座桥梁被毁,工业区和基础设施的严重损毁使得本就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108]

第二次俄佔時期

維爾紐斯東郊新維尼亞英语Naujoji Vilnia的火車站,其設計為紀念蘇聯立陶宛人強制流配的歷史

1944年德軍撤退後蘇軍再次佔領英语Soviet occup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1944)波羅的海三國,繼續將大量政治犯流放至西伯利亞,直到1953年史達林逝世後方止,立陶宛共產黨領導人安塔納斯·尤奧佐維奇·斯涅奇庫斯(1940年至1974年擔任領導人)從旁協助逮捕與流放的行動[109][110]。蘇聯試圖將立陶宛融入其社會,禁止一切立陶宛國家象徵,立陶宛的反抗勢力則組成游擊隊對抗蘇聯,共有約5萬人參加[111][112],自1944年活躍至1953年,試圖重建獨立的立陶宛國,甚至大量的天主教神职人员也积极为抵抗战士提供庇护和援助,反苏抵抗运动的核心力量是1944年建立的立陶宛防卫力量英语Lithuanian Territorial Defense Force(LVR),该组织在波维拉斯·普莱恰维丘斯将军领导下由德国人建立,在这位领导者于同年5月因反对德国军方被捕后,LVR的成员遵循他最后的命令分散成小组前往乡下继续活动,将游击队扩散到整个立陶宛,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使他们同时与德国占领军和苏联军队为敌[108]。到了1949年,全立陶宛的各个游击组织進一步联合并組建了立陶宛自由戰士聯盟,其領導人約納斯·熱梅蒂斯於2009年被追認為立陶宛總統[113]。游擊隊未能成功抵抗蘇聯的統治,但展現了立陶宛非自願加入蘇聯、追求獨立的意志[114]。事後歐洲人權法院與立陶宛法院均判決蘇聯鎮壓立陶宛游擊隊的行動為種族滅絕[115]

大規模的反蘇示威波羅的海之路,波羅的海三國有約25%的人口參與

游擊隊被鎮壓後,立陶宛仍有地下反抗勢力散發出版報刊與天主教書籍,活躍成員包括Vincentas Sladkevičius英语Vincentas Sladkevičius西吉塔斯·坦克維休斯英语Sigitas Tamkevičius妮月蕾·萨杜奈特等。1972年時年19歲的學生羅馬斯·卡蘭塔在考那斯自焚以抗議蘇聯統治,造成考那斯數日騷亂[116]

1988年8月23日維爾紐斯溫吉斯公園英语Vingis Park的一場反蘇集會,有約25萬人參加

1976年反蘇人士建立了立陶宛赫爾辛基小組,透過外國電台宣布立陶宛獨立[117],向西方國家宣傳蘇聯治下的立陶宛人權受到侵害的情形,隨著蘇聯推行開放政策,立陶宛獨立運動組織薩尤季斯於1988年6月3日成立,以追求立陶宛獨立為宗旨[118]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日後擔任立陶宛國會的首任議長)為其領導人[119],在全國各地獲廣泛支持,1988年8月23日在維爾紐斯溫吉斯公園英语Vingis Park舉辦的一場反蘇集會即有約25萬人參加[120]。1989年8月23日,為紀念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週年,使全世界關注波羅的海國家被佔領的情形,立陶宛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發起大規模的反蘇示威波羅的海之路[121],薩尤季斯為組織者之一,共有200萬人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75公里的人鏈,穿越波羅的海三國[122]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立陶宛語:Lietuvos Tarybų Socialistinė Respublika,俄語:Литов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蘇聯加盟共和國,簡稱立陶宛蘇維埃立陶宛,是1940年至1941年以及1944年至1990年間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在1946年之後除了與白俄羅斯之間的邊界略有調整以外,其疆域及國界與今天的立陶宛相同。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持續了四十五年。因此,許多西方國家當時承認立陶宛是一個獨立的、法律上的主權國家,受國際法約束,以1940年前波羅的海國家任命的使館為代表,這些使館通過立陶宛外交服務在各地發揮作用。

1989年5月18日,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佈自己是一個主權國家,但仍是蘇聯的一部分。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共和國重新建立獨立國家。

恢復獨立至今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員會英语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宣布立陶宛恢復獨立[123],為第一個自蘇聯宣布獨立的共和國
立陶宛一月事件中阻擋蘇聯坦克的立陶宛人[124]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委員會英语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簽署立陶宛復國法案宣布立陶宛恢復独立,為第一個自蘇聯宣布獨立的共和國,4月22日蘇聯宣布對立陶宛實行經濟封鎖英语Soviet economic blockade of Lithuania,停止向立陶宛供應石油等原物料[125],隔年1月蘇聯試圖策劃兵變推翻新獨立的立陶宛政府,莫斯科當局認為立陶宛經濟情況不佳,當地人應會強烈支持政變[126],便派遣軍隊進攻維爾紐斯政府大樓,是為立陶宛一月事件,但立陶宛人多支持獨立的政府,故政變未能成功,蘇聯在國際壓力下被迫撤軍[127][128]。1月31日蘇軍在立陶宛與白俄羅斯的邊境攻擊立陶宛邊檢人員,造成7人死亡(梅迪尼恩凱襲擊事件[129]

1991年2月11日冰島議會決議指冰島政府1922年對立陶宛獨立的承認仍有效,且從未正式承認蘇聯佔有立陶宛[130] ,兩國應盡快恢復外交關係[131][132]。1991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其独立。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聯合國。1992年10月25日立陶宛公投制定現行憲法,1993年2月14日全民直選選出阿尔吉尔达斯·布拉藻斯卡斯為首任立陶宛總統,同年8月31日俄羅斯軍隊全數撤離立陶宛[133];2001年5月31日立陶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34];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35],同年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136];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公約[137];2015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138];2018年7月4日加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139]

2009年達利婭·格里包斯凱特當選總統,為立陶宛第一任女總統,2014年成功連任[140]

地理

立陶宛地形圖
歐洲地理重心紀念碑

立陶宛地處波罗的海东岸,全國面积約為65,200平方公里[141],緯度介於北緯53°英语53rd parallel north57°英语57rd parallel north之間,經度大致介於東經21°英语21st meridian east27°英语27st meridian east之間(庫爾斯沙嘴有一部份在東經21°以西)。海岸線中僅有北側一部份直面波羅的海,其餘則緊鄰庫爾斯潟湖,與波羅的海間被庫爾斯沙嘴分隔[142](庫爾斯潟湖往南延伸至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143]),主要的不凍港克萊佩達即位於庫爾斯潟湖與波羅的海交接的出口處[143]

立陶宛与鄰國拉脫维亚邊界約610公里、與白俄罗斯邊界約724公里、與波兰邊界約110公里、與俄国加里宁格勒州邊界約303公里。1989年,法國國家地理林業信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量測歐洲大陸的邊界,認定歐洲的地理重心英语Geographical midpoint of Europe位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北方約26公里處(54°54′N 25°19′E / 54.900°N 25.317°E / 54.900; 25.317 (Purnuškės (centre of gravity))[144]

立陶宛屬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各月氣溫與降雨量變化如下:

立陶宛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12.6
(54.7)
16.5
(61.7)
21.8
(71.2)
31.0
(87.8)
34.0
(93.2)
35.7
(96.3)
37.5
(99.5)
37.1
(98.8)
35.1
(95.2)
26.0
(78.8)
18.5
(65.3)
15.6
(60.1)
37.5
(99.5)
平均高温 °C(°F) −1.7
(28.9)
−1.3
(29.7)
2.3
(36.1)
9.4
(48.9)
16.5
(61.7)
19.9
(67.8)
20.9
(69.6)
20.6
(69.1)
15.8
(60.4)
9.9
(49.8)
3.5
(38.3)
−0.1
(31.8)
9.5
(49.1)
日均气温 °C(°F) −3.9
(25.0)
−3.5
(25.7)
−0.1
(31.8)
5.5
(41.9)
11.6
(52.9)
15.2
(59.4)
16.7
(62.1)
16.1
(61.0)
12.2
(54.0)
7.0
(44.6)
1.8
(35.2)
−1.7
(28.9)
6.2
(43.2)
平均低温 °C(°F) −6.3
(20.7)
−6.6
(20.1)
−2.8
(27.0)
1.5
(34.7)
7.0
(44.6)
10.5
(50.9)
12.2
(54.0)
11.9
(53.4)
8.3
(46.9)
4.0
(39.2)
0.1
(32.2)
−3.7
(25.3)
2.7
(36.9)
历史最低温 °C(°F) −40.6
(−41.1)
−42.9
(−45.2)
−37.5
(−35.5)
−23.0
(−9.4)
−6.8
(19.8)
−2.8
(27.0)
0.9
(33.6)
−2.9
(26.8)
−6.3
(20.7)
−19.5
(−3.1)
−23.0
(−9.4)
−34.0
(−29.2)
−42.9
(−45.2)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36.2
(1.43)
30.1
(1.19)
33.9
(1.33)
42.9
(1.69)
52.0
(2.05)
69.0
(2.72)
76.9
(3.03)
77.0
(3.03)
60.3
(2.37)
49.9
(1.96)
50.4
(1.98)
47.0
(1.85)
625.5
(24.63)
数据来源1:Records of Lithuanian climate[145][146]
数据来源2:Weatherbase[147]

環境

立陶宛典型的地貌,包括低地、湖泊、沼澤與森林
庫爾斯沙嘴上的沙丘,為歐洲最大的流動沙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148]

立陶宛位於北德平原邊緣,地形平坦,沒有高山,西部與東部有一些冰磧丘陵,皆不高於300公尺,最高峰為靠近東南部邊界的奧庫斯托雅斯山,標高約294公尺[143];地貌包括草地、麥田與森林等,另外有許多丘堡古時有城牆防守,為多神信仰時期向眾神獻奉供品的祭壇[149]。全國有超過3000個大小湖泊英语List of lakes of Lithuania,大多位於東北部,佔全國面積共約1.5%,最大者為德魯克夏依湖英语Drūkšiai;此外境內也有許多河流流經,其中最长的為尼曼河,具重要航運價值[143];全國約有28%土地為混合林[143]中歐混合林薩爾馬特混合林英语Sarmatic mixed forests[150]),林業占全國產值的11%[151]。立陶宛現有5座國家公園奧克施泰提亞國家公園祖基亞國家公園庫爾斯沙嘴國家公園特拉凱歷史國家公園薩莫吉希亞國家公園[152]、30座地區公園英语Regional park[153]、402座自然保護區[154]與668個受國家保護的自然遺產[155]qiuqiu9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ahabatqq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立陶宛獨立後,於1992年通過環境保護法(Aplinkos apsaugos įstatymas),規範個人(含法人)對環境資源的使用,以保護國內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與地貌[156]。立陶宛與其他歐盟成員國皆同意在2020年將碳排放減低至1990年的80%以下,將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20%以上,並在2030年將碳排放進一步減低至1990年的60%以下,將可再生能源佔比提升至27%以上[157]。2016年立陶宛通過飲料瓶回收法英语container deposit legislation,隔年成功回收了該年度92%的飲料瓶罐[158]

2018年立陶宛在氣候變遷績效指標英语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的排名僅次於瑞典[159];2019年立陶宛的森林景观完整性指数英语Forest Landscape Integrity Index在172國中排名第162[160]

動植物

白鸛是立陶宛的國鳥[161],其族群密度是歐洲最高的 [162]

立陶宛紅寶書英语List of extinct and endangered species of Lithuania中列出了800多個物種,有約18.9%的植物、1.87%的真菌、31%的地衣、8%的魚類瀕臨絕種[163]。隨著狩獵規範的制定,野生動物的族群有回升趨勢,兔子估計有約20萬隻,最常見的大型野生動物為西方狍,全國估計有12萬隻,另外還有野豬(估計55000隻)、狐狸(估計27000隻)、鹿(估計22000隻)、黇鹿(估計21000隻)、駝鹿(估計7000隻,為最大型的野生動物)、狼(估計僅有800隻)與歐亞猞猁(估計僅200隻)[164]

行政区划

立陶宛的十个县份及县治

立陶宛现行的行政区划系统建立于1994年,并于2000年加以修订以达到欧盟的规定。全國划分为10个,下分60個市镇,並可再細分成546個长老区

自2010年立陶宛的縣长体系废置后,市镇成為最重要的行政區劃層級[165]。一些市镇在历史上称为“地区市镇”,另一些则为“城市市镇”,每个市镇都有自己的民选政府。以前市镇议会每三年选举一次,但现今改为每四年选举一次。自2015年起市镇的长官是直选出来的,之前则是由市镇议会来任命的[166]

数量为546个的长老区是最基层的行政划分单位,但在国内政治中的重要性不大。市镇议会任命长老来管理长老区,负责最基本的本地公众服务,例如在乡村地区进行人口出生和死亡登记。长老区在社保方面起着更积极的作用,鉴定需要受救的个人或家庭,以及发放社会福利和其他救济形式[167]。有些人觉得长老区并无实际的权力且不受关注,认为其实长老区可以启动本地倡议来解决乡村社会问题[168]

面積(km2 人口
(千人)
(2019年)[169]
名義GDP(十億歐元)[169] 人均GDP(歐元)[169]
阿利圖斯縣 5,425 134 1.4 10,500
考那斯縣 8,089 562 10.0 17,700
克萊佩達縣 5,209 319 5.3 16,600
馬里揚泊列縣 4,463 136 1.4 10,500
帕內韋日斯縣 7,881 221 2.7 12,800
希奧利艾縣 8,540 261 3.5 13,200
陶拉格縣 4,411 91 0.9 9,900
特爾希艾縣 4,350 130 1.6 12,100
烏田納縣 7,201 124 1.3 10,100
維爾紐斯縣 9,731 820 20.7 25,400
立陶宛 65,300 2,828 48.8 17,500

政治

政府

立陶宛自獨立以來即為民主國家,於1992年10月25日舉行了憲法公投英语1992 Lithuanian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制憲[170]。當時對立陶宛的政制曾有一番討論[170],同年5月舉行的總統制公投英语1992 Lithuanian presidency referendum中有73%投票者支持採用總統制,但因投票率僅有59%,整體支持者未能超過50%而未獲通過[171]。最後立陶宛決定採用半總統制[4],以總統為國家元首,總統由全民直選產生,任期5年,最多可任兩屆,負責外交與國安事務,且為立陶宛軍隊總司令[172],現任立陶宛總統為吉塔納斯·瑙塞達,於2019年大選勝選後上任[173]總理為政府首腦,經總統提名、國會同意後上任,總理可提名內閣各部部長與法官人選,經總統同意後上任[172]

立陶宛國會Seimas)為一院制,共有141名國會議員,任期為4年,其中71名是由單一選區制選出,另外70名為各政黨提名後經比例代表制選出,政黨需獲得至少5%選票才可分得比例代表制的議席[174]立陶宛憲法法院英语Constitutional Court of LithuaniaKonstitucinis Teismas)共有9名法官,任期為9年,總統、國會議長與最高法院英语Supreme Court of Lithuania院長分別提名三名憲法法院法官,經國會同意後任命[175]

選舉

2015年立陶宛總統、總理、議長與其他高級官員出席《立陶宛復國法案》簽署紀念儀式,儀式地點的議會舊址大樓即為1990年復國法案的簽署處

立陶宛的政治形態為多黨制,經常出現許多小黨共組的聯合政府[176],議會選舉每四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行一次[174],參選人需在投票日年滿25歲、永久居留於立陶宛且未有外國國籍[177]2020年立陶宛議會選舉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TS-LKD)獲得相對多數,在議會141席中拿下50席[178],該黨提出的總理人選因格麗達·希莫尼特於10月上任,與另外兩個自由派小黨組成中間偏右的聯合政府[179]。立陶宛的總統選舉為每五年選舉一次[180],參選人除滿足議員候選人的參選條件外,需於投票日年滿40歲並在立陶宛居住至少3年[181],無黨籍的吉塔納斯·瑙塞達於2019年當選總統[173]

地方選舉方面,立陶宛市鎮議會的議員人數因市鎮大小而異,由15人(人口少於5000人的市鎮)至51人不等,以政黨比例代表制選出,2015年全國共選出1524名市鎮議員[182],市長則為民眾直選[183],本身也身兼市鎮議會的議員。2015年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在市鎮議會選舉中勝選,贏得372席議員與16席市長[184];2019年該黨獲選15席市長與259席議員,比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略少4席議員[185]

立陶宛是全世界最早授與女性投票權的國家之一,1918年的憲法即規定女性享有投票權,隔年女性即在選舉中投票,相較之下美國(1919年)、法國(1945年)、希臘(1952年)與瑞士(1971年)的女性皆較晚才得以投票[186]

立陶宛在歐洲議會的705席議員中佔了11席[187],投票人需於投票日年滿18歲,參選人則需年滿21歲,兩者皆需為立陶宛公民或永久居留於立陶宛的歐盟其他國家公民[188]2019年選舉英语2019 European Parliament election in Lithuania選出的11名議員分別來自6個不同政黨,且有一人為無黨籍[189]

法治

維爾紐斯街頭的警車

現行立陶宛憲法於1992年10月25日公投通過後實行[190],當時立陶宛剛獨立,暫時沿用經大幅修改過的蘇聯法律。2000年議會通過立陶宛民法英语Civil Code of Lithuania,2003年又通過了立陶宛刑法英语Criminal Code of Lithuania與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為糾問式[191]。2004年5月1日歐盟法律也成為立陶宛法律系統的一部份[192]

立陶宛甫獨立時曾面臨嚴重犯罪問題,不過近年已改善許多[193],犯罪率逐年下降[194],該國執法部門包括立陶宛警隊、反恐行動小組、刑警、刑事鑑識中心與交通警察等[195]。2017年全國犯罪案件共有63,846起,其中多數為竊盜(19,630件,比2016年下降了13.2%),2835起為6年有期徒刑以上的重罪(比2016年下降14.5%),129起為殺人或殺人未遂(比2016年下降19.9%),178起為重傷害(比2016年下降17.6%),攜帶違禁品的案件也比2016年下降了27.2%,但電子資訊相關的犯罪比2016年上升了26.6%[196]

立陶宛於1996年停止執行死刑,並於1998年完全廢死[197]。該國為歐盟國家中單位人口入獄比例最高者,2017年統計顯示每十萬人有315人在獄中服刑,有學者認為此現象不是因為犯罪率高,而是立陶宛的刑期較長、民眾彼此以及對政府的信任度低所致[198]

外交

2013年立陶宛擔任歐洲聯盟理事會主席國的紀念郵票

立陶宛現與189個國家建交[199],係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聯盟欧安组织、北大西洋合作理事會、歐洲理事會及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200]

波蘭高度支持立陶宛獨立,但曾指控立陶宛歧視英语Lithuanization境內的波蘭裔族群 [201][202],波蘭前總統萊赫·華勒沙便因此拒絕接受立陶宛頒授的维陶塔斯大帝勋章[203]

立陶宛與喬治亞關係良好,支持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歐洲聯盟[204][205][206],2008年俄羅斯-喬治亞戰爭期間,俄軍向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前進時,立陶宛總統瓦爾達斯·阿達姆庫斯與波蘭和烏克蘭總統前往提比里斯,以表達對喬治亞的支持[207][208],立陶宛人與天主教會也捐款救助戰爭受害者[209][210]

2013年立陶宛當選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其代表位於圖中右側

2013年立陶宛當選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兩年[211],為波羅的海三國中第一個當選該職的國家,期間大力支持烏克蘭,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干預[212][213]頓巴斯戰爭局勢惡化後立陶宛總統達利婭·格里包斯凱特甚至將俄羅斯總統普丁比擬為史達林希特勒等獨裁者,並稱俄羅斯為「恐怖主義國家」[214]。2018年立陶宛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因成功的民主轉型而共同獲得威斯特伐利亞和平獎德语Internationaler Preis des Westfälischen Friedens[215]。2019年立陶宛政府譴責土耳其對敘利亞東北部的軍事行動[216]

2021年開始,立陶宛採取「疏中親臺」的外交政策[217],不但退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17+1合作[218],還有意中華民國開設經濟代表處,以促進與中華民國的關係[219]。5月立陶宛國會通過議案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維吾爾族進行種族滅絕,並呼籲該國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則予以強烈譴責[220]

臺灣在2020年4月將130萬口罩贈與給北歐和中東歐地區8個歐盟會員國(瑞典、丹麥、奧地利、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其中捐贈給立陶宛10萬口罩。作為回應,立陶宛於2021年6月22日宣布捐贈台灣2萬劑牛津-阿斯利康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AZ疫苗)[221]。同年7月中華民國外交部宣布將於立陶宛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將為中華民國非邦交國中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222],立陶宛外交部也表示將在台北設立辦事處[223]

2023年的北約峰會預計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224]

軍事

立陶宛士兵參與北約的「鐵劍2014」軍事演習
在維爾紐斯行進的立陶宛部隊

立陶宛的國防政策為保障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與憲法秩序,戰略目標為維護國家利益,並支援北約與歐盟的軍事任務[225]立陶宛軍隊陸軍英语Lithuanian Land Forces空軍海軍英语Lithuanian Naval Force特種部隊英语Lithuanian Special Operations Force與其他後勤、訓練、指揮、憲兵英语Lithuanian Military Police等單位組成,由國防部指揮,共有約2萬人(不含後備人員[226],2008年一度廢除了徵兵制,但又於2015年恢復之[227],立陶宛軍隊目前有人員派駐阿富汗科索沃马里索馬利亞等國家[228],2005年起立陶宛即為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組成國,在古爾省恰赫恰蘭負責指揮一個地方重建小组英语Provincial Reconstruction Team[229],另有特種部隊派駐坎大哈省[230]

此外立陶宛還有邊防局英语Lithuanian State Border Guard Service,由內政部管理,負責邊境檢查、海關查緝並與海軍合作防止海上走私。2015年國防部下新成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英语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 of Lithuania,負責保護國家資訊安全與打擊網路犯罪[231]。除正規編制人員外,立陶宛還有受政府支持的民兵組織立陶宛來福槍兵聯盟英语Lithuanian Riflemen's Union[232]

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後立陶宛的國防支出一度落後北約其他成員國,但近年已快速上升。據北約統計,2020年立陶宛的國防開支佔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13%[233]

经济與產業

2020年立陶宛與其他國家的人均GDP[234]

立陶宛的貨幣原為立陶宛立特(LTL),2015年1月1日起加入歐元區,正式改用歐元為國內流通貨幣,3.4528立陶宛立特可兌換1歐元[235]。立陶宛為世界銀行定義的高收入經濟體[236]。據2016年的數據,其國內服務業佔GDP比重為68.3%、工業佔28.5%、農業則佔3.3%[237]。2018年立陶宛的出口物品中,農產品與食物佔比18.3%,化學製品與塑膠佔17.8%,機器與器具佔15.8%,礦產佔14.7%,木材與家具佔12.5%[238]。2016年立陶宛的最大出口國為俄羅斯,佔比14%,其次依序為拉脫維亞(9.9%)、波蘭(9.1%)、德國(7.7%)、愛沙尼亞(5.3%)、瑞典(4.8%)與英國(4.3%)[239]

2016年立陶宛與周邊國家的人均國民所得(GNI)[240]

立陶宛因2000年至2009年經濟快速成長,被譽為波羅的之虎,2007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11.1%,但隨後受環球金融危機影響而出現嚴重衰退,2009年GDP重挫14.9%[241],2010年失業率升至17.8%[242],之後經濟成長緩慢回升,但成長幅度不如2009年前的強勢,但國際貨幣基金認為立陶宛的財政狀況然堪稱穩健,2016年的赤字率從前一年的42.7%降為40%(金融危機以前的2008年赤字率僅為15%)[243]。立陶宛平均有超過95%的外商直接投資(FDI)來自其他歐盟國家,其中以瑞典為最高,佔約20%至30%[244],2017年立陶宛的FDI達到高峰。

2004年至2016年立陶宛有大量人口出走,約兩成人口移民至其他國家,原因包括收入不足、尋找新的職缺或求學等[245],造成國內勞動人力的缺乏與薪資的上漲[246][247]

立陶宛的出口物品佔比(2016年)[248]

2019年,立陶宛成人的平均資產為50,524美元,國家資產總值估計為1150億美元[249] 。2020年全國平均月薪為1000歐元[250]購買力平價為2200歐元[251])。該國的生活成本相對較低,2016年的家庭消費支出英语Household fi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HFCE)為63,低於歐盟平均的102[252]

立陶宛稅制為單一稅,據歐洲統計局統計,立陶宛的個人稅率(15%)與公司稅率(15%)在歐盟國家中都算是相當低的[253],其隱性稅率為9.8%,是歐盟國家中最低的。立陶宛國內有7個自由貿易區[254]

近年立陶宛的資訊科技快速發展,2016年產值已有19億歐元[255]。2018年歐洲的第一個國際區塊鏈中心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成立[256]

公司

以下為2018年立陶宛產值排行前十的公司[257]

排名 名稱 總部 營收(10億歐元) 員工數
01. 立陶宛奧倫英语PKN Orlen(ORLEN Lietuva) 馬熱伊基艾 4.6 1,381
02. 立陶宛馬克西瑪集團英语Maxima Group(Maxima LT) 維爾紐斯 1.6 14,670
03. Girteka logistics 維爾紐斯 0.764 740
04. Palink英语Palink 維爾紐斯 0.649 6,631
05. 立陶宛能源配送營運英语Energijos skirstymo operatorius(ESO) 維爾紐斯 0.624 2,383
06. NEO集團 克萊佩達 0.541 223
07. Viada LT 維爾紐斯 0.520 1,120
08. Sanitex 考那斯 0.500 1,299
09. Norfos mažmena 維爾紐斯 0.469 3,284
010. Circle K Lietuva 維爾紐斯 0.464 864

農業

立陶宛的農業英语Agriculture in Lithuania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時代,自古即為立陶宛重要的產業[258]。2016年立陶宛農業產值為22.9億歐元,其中以穀物佔比最高,其他重要作物還有甜菜西洋油菜馬鈴薯等,約4.4億歐元的農產出口到國外,佔其該年出口額的19.4%[259]

近年來立陶宛的有機農業蓬勃發展,有機農產品均由一名為Ekoagros的公家單位認證,2016年全國已有超過2500座有機農場,佔地22萬多公頃,其中43.13%種植穀物、31.22%種植牧草、13.9%種植豆類,其餘則是其他作物[260]

旅遊業

德魯斯基寧凱為立陶宛熱門的溫泉鎮

立陶宛熱門的旅遊項目有維爾紐斯、考那斯與克萊佩達等城市、內林加帕蘭加等濱海度假勝地、德魯斯基寧凱比爾什托納斯溫泉鎮[261]祖文塔斯保護區尼曼三角洲區域公園英语Nemunas Delta Regional Park等賞鳥勝地[262]、維爾紐斯與特拉凱的熱氣球巡遊、以及鄉間的濱海單車旅遊等,歐洲自行車路網的EV10、EV11和EV13三條路線均經過立陶宛,全國單車道已達3769公里(已鋪設柏油者約2000公里)[263]

2016年的數據顯示該年度有約149萬人次的外國旅客造訪立陶宛並停留至少一晚,其中以來自德國者最多(17.5萬人),其次依序為白俄羅斯(17.2萬人)、俄羅斯(15萬人)、波蘭(14.8萬人)、拉脫維亞(13.4萬人)、烏克蘭(8.4萬人)與英國(5.8萬人)[264],國內旅遊也有上升趨勢,該年度旅遊業產值為約20億歐元,佔GDP的5.3%[265]

科技

以立陶宛人造衛星LitSat-1英语LitSat-1為主題的郵票

雷射生物科技是立陶宛的重點科技領域[266][267]。據中國商務部介紹,立陶宛在1966年就製造出了鐳射產品,僅比美國晚6年,2017年,中国从立陶宛进口激光设备和光学仪器约1500万欧元,是中国从立进口的第四大重要商品,占中国从立进口总额的10%[268]。雷射公司来特激光Šviesos konversija)開發的飛秒雷射系統在全世界市場的佔有率為80%,被用於分子生物研究、眼科手術與奈米技術等[269][270]維爾紐斯大學的雷射研究中心也成功開發了用來治療癌症的強力飛秒雷射系統[271]

天文方面,用於天文觀測的維爾紐斯側光系統英语Vilnius photometric system為立陶宛天文學家維陶塔斯·斯特萊濟斯英语Vytautas Straižys於1963年開發[272]。立陶宛已成功發射了LitSat-1英语LitSat-1LituanicaSAT-1英语LituanicaSAT-1LituanicaSAT-2英语LituanicaSAT-2等三個人造衛星[273],目前為歐洲太空總署的合作國家[274][275],2018年成為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準會員[276]。蘇聯太空人里曼塔斯·斯坦科維丘斯英语Rimantas Antanas Stankevičius是迄今唯一一位成為太空人的立陶宛人[277]

2008年立陶宛啟動科技谷計畫,致力於提升科學研究的設備並鼓勵產學合作,共建立了五個研發科技谷,分別為海洋科技、農林與生質能源、雷射與半導體、生物醫學、化學與藥學[278]

人口

立陶宛各地的人口密度

立陶宛总人口不足300万,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且正面臨少子化,2014年統計顯示全國人口中14歲以下者佔13.5%,15至64歲者為69.5%,65歲以上則為16.8%[279]總和生育率約為1.59[280],29%的新生兒為未婚婦女所生[281]初婚年齡女性為27歲、男性則為29.3歲[282]

同时,立陶宛人口外流现象非常严重。1992年立陶宛人口达到370万的峰值,随后逐年递减,到2017年已减至285万[283]

族群

立陶宛族群統計(2011年)[284]
立陶宛人
84.2%
波蘭人
6.6%
俄羅斯人
5.8%
白俄羅斯人
1.2%
烏克蘭人
0.5%
其他
1.7%

立陶宛的族群自新石器時代起即沒有太大的變動,沒有大規模的人口取代,因此現今立陶宛人的遺傳組成可能與古代的立陶宛人相差不遠[285][286][287],且立陶宛人在遺傳上的同質性很高,沒有明顯的子群[288]。2004年的一項粒線體DNA分析顯示立陶宛人與斯拉夫民族芬兰-乌戈尔语族人較為接近,Y染色體單倍群分析則顯示立陶宛人與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最為接近[289]

立陶宛約有六分之五的人口為立陶宛人,為波羅的海三國中族群同質性最高的國家,2015年統計顯示全國2,921,262人中有84.2%為以立陶宛語為母語的立陶宛人,其他則為波蘭人(6.6%)、俄羅斯人(5.8%)、白俄羅斯人(1.2%)與烏克蘭人(0.5%)等少數族裔英语Ethnic minorities in Lithuania[284]波蘭裔立陶宛人是境內人數最多的少數族裔,多居住於立陶宛東南部(維爾紐斯地區);俄羅斯裔英语Russians in Lithuania次之,多集中在維爾紐斯和克莱佩达兩市,分別佔當地人口的12%[290]與19.6%[291],並在東部城鎮維薩吉納斯佔過半數人口(52%)[292];立陶宛還有約3,000名羅姆人,多住在維爾紐斯、考那斯和帕內韋日斯[293];且有約3,000名利普卡韃靼人(立陶宛韃靼人),其祖先約於14世紀末開始自金帳汗國等地遷至立陶宛大公國[294]。此外立陶宛原本有許多猶太人,自18世紀起即為歐洲重要的猶太社群英语History of the Jews in Lithuania,1941年6月(納粹入侵前)約有22萬名猶太人,幾乎都在大屠殺中遇害[295][296],2009年統計顯示立陶宛的猶太人僅有4,000人[297]

立陶宛的官方語言為立陶宛語,部分地區也有相當的波蘭語俄語白俄羅斯語烏克蘭語人口,其中以沙爾奇寧凱區(80%人口為波蘭裔)、維爾紐斯區維薩吉納斯最多,有極少數尚存的猶太人仍使用意第緒語。立陶宛法律將少數族裔的語言列入學校教育中,在少數族裔集中的地區設有許多公立學校教授這些語言[298]。根據2011的統計資料,全國有85%人口以立陶宛語為母語、7.2%以俄語為母語、5.3%以波蘭語為母語,另外全國有39%的人會說俄語、20%會說英語、9%會說德語、6%會說波蘭語、3%會說法語[291][299]。大多數立陶宛學校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年輕世代有約80%會說英語[300]

歐洲難民危機中,立陶宛依照歐盟成員國的協定接收了一些難民配額[301]。2021年7月,越過白俄羅斯—立陶宛邊界進入立陶宛的非法移民數量大增,導致2021年立陶宛移民危機[302]

宗教

立陶宛宗教統計(2011年)[303]
天主教
77.2%
東正教
4.1%
東正教舊禮儀派
0.8%
路德宗
0.6%
歸正教會英语Lithuanian Evangelical Reformed Church
0.2%
其他
0.9%
無信仰
6.1%
未作答
10.1%
立陶宛北部的十字架山

天主教自1387年立陶宛基督化以來即為該國的主要宗教信仰,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全國信仰天主教者佔77.2%[303],沙俄與蘇聯時期政府推行俄羅斯化政策,天主教會均受到迫害,蘇聯時期許多天主教神父與修女領導反蘇抵抗運動,他們在1972年至1989年出版《立陶宛天主教會記事》,紀錄當局對教會的迫害以及其他侵犯人權的行為[304],立陶宛北部的十字架山即為和平抵抗的象徵,蘇聯政府曾數次嘗試以挖土機將其破壞[305]

除天主教外,立陶宛有4.1%的人口信仰东正教,多為俄羅斯裔立陶宛人,另外有0.8%信仰東正教舊禮儀派,其社群可追溯至十七世紀中葉[303]宗教改革對立陶宛的影響不若在東普魯士、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般強烈,信仰基督新教者只有0.8%(路德宗0.6%、歸正教會英语Lithuanian Evangelical Reformed Church0.2%),有文獻記載二戰前信仰新教的人口佔3.3%[306],多為居住在克萊佩達地區的德國人與普魯士立陶宛人[307],但他們在戰後多被驅逐[308][309],現時的新教徒多為本地立陶宛人。1990年代起也有新的福音教會來到立陶宛[310]。此外利普卡韃靼人(立陶宛韃靼人)仍信仰伊斯蘭教[311],少數尚存的猶太人也維持了猶太教的信仰與文化[312]

近年來一種稱為洛姆瓦新異教信仰人口漸增,洛姆瓦脫胎自立陶宛神話多神信仰,遵循波羅的海地區古代的信仰儀式[313][314][315],崇尚自然的神聖,且具有祖先崇拜的元素[316]。2001年人口普查英语Lithuanian census of 2001顯示立陶宛有1,270人尊奉波羅的海傳統信仰[317],2011年則增加至5118人[291]

都市化

立陶宛自1990年代開始持續都市化阿利圖斯馬里揚泊列烏田納普倫蓋馬熱伊基艾等地逐漸成為地區中心城市,維爾紐斯與考那斯則為城市功能區英语functional urban area(FUA)[319]。2015年全國有約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於都市[279]

 
立陶宛最大城市排名
Statistics Lithuania (2020)[320]
排名 名称 人口 排名 名称 人口
维尔纽斯
维尔纽斯
考那斯
考那斯
1 维尔纽斯 維爾紐斯 580,020 11 凱代尼艾 考那斯 22,682 克莱佩达
克莱佩达
希奥利艾
希奥利艾
2 考那斯 考那斯 289,380 12 陶拉格 陶拉格 21,516
3 克莱佩达 克萊佩達 149,157 13 特爾希艾 特爾希艾 21,294
4 希奥利艾 希奧利艾 101,514 14 烏克梅爾蓋 維爾紐斯 20,144
5 帕內韋日斯 帕內韋日斯 85,885 15 維薩吉納斯 烏田納 19,031
6 阿利图斯 阿利圖斯 49,888 16 普倫蓋 特爾希艾 18,904
7 馬里揚泊列 馬里揚泊列 34,968 17 克雷廷加 克萊佩達 18,732
8 马热伊基艾 特爾希艾 32,477 18 加爾格日代 克萊佩達 16,814
9 約納瓦 考那斯 26,427 19 希盧泰 克萊佩達 16,812
10 乌泰纳 烏田納 25,395 20 拉德維利什基斯 希奧利艾 16,344

健康

考那斯醫院英语Kaunas Clinics為立陶宛最大的醫院

2019年立陶宛的平均壽命為76歲(男性71.2歲、女性80.4歲)[321]嬰兒死亡率為2.99/千人[322] 。國內的高自殺率英语Suicide in Lithuania是一社會議題,1990年代自殺率大幅上升[323],後來雖逐年下降,但仍是歐盟國家中自殺率位居前列者[324],2019年自殺率為20.2/10萬人[323],自殺現象可能與社會轉型、經濟危機、酗酒、社會包容與霸凌有關[325]

立陶宛稅制英语Taxation in Lithuania中包含強制的醫療保險Privalomasis sveikatos draudimas,PSD)[326],涵蓋了包括急診等大多數的醫療費用[327](但不包括牙科、門診藥與部分醫療產品的費用[328]),且未納保者亦可使用免費急診服務[328]。2000年起立陶宛多數的醫療院所為非營利機構,除衛生部經營的數間醫院以外,也有許多私立醫院提供自費門診服務[329],醫療費用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較為低廉[330]。2009年統計全國有12,191名醫師(36.14名醫師/十萬人)[331]。2018年衡量歐洲各國醫療品質的歐洲健康消費指數英语Euro Health Consumer Index中,立陶宛在35個國家中排名第28名[332]

一项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表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导致了立陶宛男性预期寿命降低了1.7岁(在研究的29个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2.2岁),女性则降低了1.3岁。[333]

教育

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人文學院與政治外交學院大樓

立陶宛憲法規定國民6歲至16歲需接受十年的義務教育[334]。2016年政府在教育英语Education in Lithuania上的花費約合GDP的5.4%(公共支出總和的15.4%)[335]維爾紐斯大學是立陶宛最大的大學,且為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1579年[336]考納斯理工大學為立陶宛排名第二的大學,為波羅的海地區重要的理工大學[337]

維爾紐斯大學的歷史可追溯至1579年[336]

世界銀行統計立陶宛15歲以上人口的識字率為100%[338],入學率高於歐盟平均,失學率也低於歐盟平均,歐洲統計局資料顯示立陶宛人受過中等教育者的比例在歐盟國家中位居前列[339]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立陶宛人接受中學後教育的比例位居世界前五[340],2016年25至34歲的人口中有54.9%已完成中學後教育,25至64歲人口中完成理工科、商科、行政與法律中學後教育者皆略高於OECD國家的平均值[341]

立陶宛的教育系統也面臨一些結構性議題,例如資金不足、教學品質不佳與學生數量下降等,立陶宛教師的薪資是歐盟國家中最低的[342],2014年[343]、2015年[344]與2016年[345][346]皆導致教師罷工抗議,高等教育教師的薪資也較低落,許多大學教授需兼職以維生[347]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2010年與2015年的報告中,立陶宛學生的數學、科學與閱讀能力皆低於OECD國家平均[348][349]。從2005年到2015年,少子化造成6至19歲的人口數下降了36%,使得學校的師生比提高,許多鄉村學校被迫重組整併[335],為因應少子化[350][351],立陶宛議會決議減少大專院校的數量[352][353],例如在2018年將立陶宛教育大學英语Lithuanian Universi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亞歷山德拉斯·斯圖爾金斯基斯大學英语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 Agriculture Academy併入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354]

立陶宛也與鄰國拉脫維亞同樣面臨受高等教育的雙語者人才外流至他國的問題[355]

基礎建設

交通運輸

立陶宛的高速公路路網

運輸業是立陶宛經濟中排行第三的產業[356]。經過立陶宛的第一條鐵路為華沙-聖彼得堡鐵路英语Warsaw – Saint Petersburg Railway,始建於19世紀中葉,當時建造的考那斯鐵路隧道現仍在使用[357][358]。現時立陶宛鐵路路網長約1,700公里,使用俄罗斯轨距(其中有115公里使用標準軌[359]),其中約120公里已電氣化,因多數鐵道軌距與歐洲其他國家的標準軌不同,運行時需要換軌。立陶宛國內超過一半的貨運使用鐵路[360]。連接芬蘭與波蘭的標準軌鐵路波羅的海鐵路現正興建中,將穿越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361]

維爾紐斯國際機場的鐵路車站

立陶宛的公路運輸也相當發達,2016年與2017年立陶宛的運輸公司均因訂購大批的卡車而引起關注[362][363],境內約九成的商業卡車運輸為國際運輸,佔比為歐盟中最高[364]

克萊佩達港英语Port of Klaipėda是立陶宛唯一的商港,2011年的貨物交易量為4,550萬公噸(含北側的布廷格油庫[365],此港口是波羅的海地區的第八大港[366],但並未名列歐盟前二十大商港[367][368],目前有擴建計畫進行中[369]

維爾紐斯國際機場為立陶宛最大的機場,2019年在歐洲機場中客運量排名第93,服務旅客約500萬人次[370]。其他國際機場還包括考纳斯机场帕蘭加機場希奧利艾國際機場[371]

能源

克萊佩達港的液化天然氣載運船FSRU獨立號英语FSRU Independence

立陶宛過去高度依賴核能发电,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2002年底立陶宛的核能发电在全国总发电比例中占了80.1%[372],當時立陶宛的核能發電廠伊格納利納核電站反應爐的設計與發生事故的車諾比核電廠類似,且一樣缺乏穩固的安全殼[373],歐盟將關閉此核電廠作為立陶宛入盟的條件,2004年底立陶宛將一號機關閉,2009年底又將二號機關閉[374][375][376],原本計劃興建的維薩吉納斯核電站也於2012年公投英语2012 Lithuanian nuclear power referendum中因近65%的投票者反對而被叫停[377][378][379]

埃萊克特倫艾發電廠英语Elektrėnai Power Plant

廢除核電後,立陶宛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增加[380][381],主要電力來源為以天然氣發電的埃萊克特倫艾發電廠英语Elektrėnai Power Plant,此外還有考那斯水力發電廠克萊佩達地熱示範發電廠(波羅的海地區的第一座地熱發電站[382])彌補用電缺口,2015年統計顯示立陶宛有66%的供電仰賴進口[383]

為減低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依賴[384][385],立陶宛於2014年興建了克萊佩達液化天然氣存儲與再汽化油庫英语Klaipėda LNG FSRU(Klaipėda LNG FSRU),其中液化天然氣載運船名為FSRU獨立號英语FSRU IndependenceIndependence),挪威天然氣公司Equinor於2015年至2020年間,每年向此站供應了5.4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386]。2015年底,連接立陶宛與瑞典的海底電力電纜英语Submarine power cableNordBalt英语NordBalt和連接立陶宛與波蘭的電纜LitPol Link英语LitPol Link完工[387],此外還有波蘭與立陶宛間的油氣管道英语Gas Interconnection Poland–Lithuania正在興建中[388]

2016年,可再生能源在立陶宛的佔比達20.8%[389]

文化

語言

17世紀推廣立陶宛語的學者孔斯坦蒂纳斯·希爾維達斯英语Konstantinas Sirvydas
現代立陶宛語的奠基者尤纳斯·亞布隆斯基斯英语Jonas Jablonskis
已知最早的立陶宛語文稿,為約於1503年寫成的天主教禱告文

立陶宛語為立陶宛的官方語言,且為歐盟官方語言之一,與拉脫維亞語同屬印歐語系波羅的語族,但彼此無法互通,有學者認為立陶宛語是印歐語系中最保守英语Linguistic conservatism的語言,保留了許多原始印歐語的特徵[390],因此立陶宛語對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以及原始印歐語的重構相當重要[391]弗兰茨·博普奥古斯特·施莱谢尔阿達爾伯特·貝岑貝格爾英语Adalbert Bezzenberger路易·叶尔姆斯列夫[392]弗迪南·德·索緒爾弗拉基米尔·托波罗夫英语Vladimir Toporov等語言學家均曾研究過立陶宛語[393]

立陶宛語可分為奧克施泰提亞方言英语Aukštaitian dialect薩莫吉提亞方言兩大方言,前者主要通行於立陶宛中部、南部與東部,後者則流行於西部[394],因薩莫吉提亞方言使用許多和奧克施泰提亞方言不同的詞彙,有些語言學家將前者視為一獨立的語言[395],兩方言中複元音uo與ie的發音也有差異[394]

立陶宛文使用稍經修改的拉丁字母書寫,在16至17世紀逐漸成熟,當時的學者米卡洛尤斯·道克沙英语Mikalojus Daukša斯坦尼斯洛瓦斯·拉波洛尼奧斯英语Stanislovas Rapolionis阿布拉歐馬斯·庫爾維埃蒂斯英语Abraomas Kulvietis尤納斯·布雷特庫納斯英语Jonas Bretkūnas馬爾蒂納斯·馬日維達斯英语Martynas Mažvydas孔斯坦蒂纳斯·希爾維達斯英语Konstantinas Sirvydas等人推廣使用立陶宛語,並編纂字典與書籍[396],孔斯坦蒂纳斯·希爾維達斯於1620年左右出版了第一本立陶宛語字典,為拉丁語、波蘭語與立陶宛語的三語字典;丹尼爾·克萊恩英语Daniel Klein (grammarian)於1653年以拉丁文出版了第一本立陶宛語的文法書《立陶宛語文法》(Grammatica Litvanica);19世紀的語言學家卡齐米埃拉斯·布加編纂了更為詳盡的20冊《立陶宛學術辭典[397]

20世紀作家尤纳斯·亞布隆斯基斯英语Jonas Jablonskis的文學作品對立陶宛語文的發展影響重大,他將字母ū引入了立陶宛文中,他考察的語言學資料至今仍為學者研究、編輯時使用的參考文獻[398]

文學

第一本出版的立陶宛語書籍為馬爾蒂納斯·馬日維達斯編纂的《教義問答概要英语Catechism of Martynas Mažvydas》,於1547年出版
拉德維利阿斯英语Radivilias》的封面[399]

早期的立陶宛文學英语Lithuanian literature有許多是以拉丁文寫成[400],例如14世紀的格迪米納斯信件英语Letters of Gediminas明道加斯法典。16世紀初的詩人尼可勞斯·胡索維阿努斯英语Mikołaj Hussowczyk也是以拉丁文寫作的立陶宛早期作家,他於1523年寫成的詩作《水牛外觀、野性與狩獵之詩》Carmen de statura, feritate ac venatione bisontis描述了立陶宛的自然風光與風俗,也提及了一些政治與宗教的議題[401];同年代有詩人以「立陶宛人米哈羅」(Michalo Lituanus)的筆名寫成專著《韃靼人、立陶宛人與莫斯科人的風俗英语De moribus tartarorum, lituanorum et moscorum》,但直至1615年才出版[402];1560年左右維爾紐斯市長奧古斯提努斯·羅頓都斯英语Augustinus Rotundus以拉丁文寫作立陶宛歷史,但此書今已佚失;尤納斯·拉德瓦納斯英语Jonas Radvanas模仿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艾尼亞斯紀》寫作了拉丁文長篇史詩拉德維利阿斯英语Radivilias》,歌頌立陶宛大公國貴族米科瓦伊·拉齊維烏烏拉之戰英语Battle of Ula立窩尼亞戰爭)戰勝沙俄[403]。17世紀仍有立陶宛作家以拉丁文寫作,如著有許多神學與音樂書籍的日吉曼塔斯·利奧克斯米納斯英语Žygimantas Liauksminas[404]

16世紀開始出現了以立陶宛語寫作的書籍,以神學書籍為主。1547年馬爾蒂納斯·馬日維達斯編纂、出版了第一本立陶宛語書籍《教義問答概要英语Catechism of Martynas Mažvydas[405][406],為基於馬丁路德路德小問答英语Luther's Small Catechism》的波蘭語譯本而編成,不久後米卡洛尤斯·道克沙也將耶穌會教士亞科伯·雷德斯馬(Jacobo Ledesma)所著的教義問答翻譯成立陶宛語出版[407]

18世紀詩人克里斯蒂約納斯·多內萊蒂斯啟蒙運動時期的重要立陶宛作家,其詩作《四季英语The Seasons (poem)》以六步格英语hexameter寫成[408],是首個立陶宛語的虛構文學作品。19世紀初立陶宛文學受古典主義感傷主義浪漫主義等思潮影響,重要作家有麥洛尼斯英语Maironis安塔纳斯·巴拉纳斯卡斯英语Antanas Baranauskas西莫納斯·道坎塔斯奧斯卡·米洛什英语Oscar Milosz西蒙納斯·斯坦內維丘斯英语Simonas Stanevičius[408]。十九世紀末沙俄頒布立陶宛書刊禁令,查禁所有以拉丁字母印刷的立陶宛語出版物,有許多書籍走私者英语Lithuanian book smugglers私下傳播立陶宛語書刊,使立陶宛語免於消亡[409]

建築

立陶宛傳統的住屋格里奇阿立陶宛语Gryčia,建於19世紀
維爾紐斯主教座堂建於18世紀末,由勞里納斯·古采維丘斯英语Laurynas Gucevičius設計,為新古典主義建築

立陶宛境內有約20座城堡英语List of castles in Lithuania,還有許多古代貴族英语Lithuanian nobility的宮殿與莊園,許多留存至今[410]澤爾維諾斯英语Zervynos卡皮尼什基艾英语Kapiniškiai民族村英语Ethnographic village,保留了許多歷史悠久的老屋[411]

約翰·克里斯托夫·格勞比茨英语Johann Christoph Glaubitz馬爾欽·克納夫斯英语Marcin Knackfus勞里納斯·古采維丘斯英语Laurynas GucevičiusKarol Podczaszyński英语Karol Podczaszyński等17至19世紀的立陶宛建築師英语List of Lithuanian architects巴洛克新古典的建築引入立陶宛[412],使維爾紐斯成為東歐巴洛克風格的重鎮[413]維爾紐斯舊城因建有大量巴洛克式教堂等建築而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414]

一戰後的戰間期立陶宛的臨時首都考那斯建了許多裝飾風與立陶宛民族浪滿主義風格的建築,為歐洲裝飾風建築的代表之一,獲選欧洲遗产标识英语European Heritage Label[415]

戲劇

立陶宛主要的戲劇院包括維爾紐斯的立陶宛國家劇院維爾紐斯舊劇場、考那斯的考那斯國家劇院英语Kaunas State Drama Theatre和克萊佩達的克萊佩達劇院立陶宛语Klaipėdos dramos teatras[416];著名劇團包括怪人劇團英语Keistuolių Teatras以及劇作家奧斯卡拉斯·科爾蘇諾瓦斯英语Oskaras Koršunovas吉蒂斯·伊瓦納斯卡斯英语Gytis Ivanauskas的劇團等;Sirenos(意為警報器)、TheATRIUMNerk į teatrą(意為潛入戲院)等為立陶宛重要的戲劇節[417][418][419]

音樂

2009年的立陶宛音樂節
米卡洛尤斯·孔斯坦蒂纳斯·丘尔廖尼斯

立陶宛傳統音樂英语Lithuanian folk music為波羅的音樂的一支,使用撥弦樂器康科勒琴英语Kanklės)與管樂器,傳統音樂多用於風俗儀式,包含一些多神異教信仰的元素,可因地區分為單音英语monophony異音英语heterophony複音(如蘇塔廷內斯 Sutartinės)三種型式[420][421]。1924年第一屆立陶宛音樂節英语Lithuanian Song Festival於考那斯舉辦,1990年起音樂節每四年舉辦一次,每年均吸引約三萬名傳統歌舞的表演者前來參加[422],2003年立陶宛與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音樂節共同入選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423]

1636年9月4日,數名義大利歌劇家在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四世邀請下,於立陶宛大公宮演出歌劇,為立陶宛首次的歌劇演出[424]。現時維爾紐斯的立陶宛國家歌劇和芭蕾舞劇院有歌劇演出,為立陶宛的重要演出場地,由獨立藝術家組成的維爾紐斯城市歌劇團英语Vilnius City Opera也有歌劇演出[425]

19世紀末的藝術家米卡洛尤斯·孔斯坦蒂纳斯·丘尔廖尼斯為立陶宛歷史上重要的畫家與作曲家,在他35年的人生中創作了超過200首歌曲,對立陶宛文化帶來重要影響,為象徵主義新藝術運動世紀末藝術的代表人物,還被認為是歐洲抽象藝術的先驅之一[426]。1970年代布罗纽斯·库塔维丘斯英语Bronius Kutavičius奧斯瓦爾達斯·巴拉考斯卡斯英语Osvaldas Balakauskas奥努特·纳布泰特英语Onutė Narbutaitė維德曼塔斯·巴圖利斯英语Vidmantas Bartulis等新世代的作曲家逐漸登上舞台,他們嘗試將現代極簡主義新浪漫主義英语Neoromanticism (music)與立陶宛傳統音樂結合,以創造新的曲風[427] ;同時期維亞切斯拉夫·加內林英语Vyacheslav Ganelin弗拉基米拉斯·塔拉索瓦斯立陶宛语Vladimiras Tarasovas弗拉基米拉斯·切卡西納斯立陶宛语Vladimiras Čekasinas三位爵士音樂家的組合(加內林/塔拉索瓦斯/切卡西納斯三人組)奠定了維爾紐斯爵士樂派的基礎[428],立陶宛今有維爾紐斯爵士音樂節英语Vilnius Jazz Festival考那斯爵士音樂節英语Kaunas Jazz比爾什托納斯爵士音樂節立陶宛语Birštonas Jazz等藝術活動[429][430]

合唱也是立陶宛文化的重要元素,維爾紐斯是迄今唯一出過三個欧洲六大合唱联赛英语European Grand Prix for Choral Singing優勝合唱團的城市[431]

立陶宛音樂資訊中心英语Music Information Centre Lithuania(LMIC)為在國內外推廣立陶宛音樂的非營利組織[432]

搖滾/抗爭音樂

搖滾樂團安蒂斯英语Antis於1987年的演出

1944年蘇聯佔領立陶宛後,立陶宛的藝術創作受蘇聯審查制度英语Censorship in the Soviet Union限制,任何批評政府的藝術均遭查禁[433] 。1965立陶宛的第一批搖滾樂團英语Rock music in Lithuania成型,包括考那斯的Kertukai立陶宛语KertukaiAitvaraiNuogi ant slenksčio,以及維爾紐斯的凱斯圖蒂斯·安塔內利斯英语Kęstutis AntanėlisVienuoliaiGėlių Vaikai。1987年至1989年立陶宛音樂家舉辦了搖滾遊行英语Roko maršasRoko maršas)音樂節,在歌曲中加入了暗諷時政的比喻[434][435],為促成波羅的三國獨立之歌唱革命的重要一環[436]阿爾吉爾達斯·考斯佩達斯英语Algirdas Kaušpėdas擔任團長的後現代搖滾樂團安蒂斯英语AntisAntis)為當時最活躍的樂團之一,在其歌曲〈殭屍〉(Zombiai )中即有關於蘇聯紅軍佔領立陶宛、在烏克梅爾蓋駐軍的歌詞[437][438]維陶塔斯·凱爾納吉斯英语Vytautas Kernagis的歌曲〈科羅拉多金花蟲〉(Kolorado vabalai)中,金花蟲暗指配戴近衛軍絲帶的蘇聯人[439]

立陶宛甫獨立時,搖滾樂團Foje英语Foje風靡一時,其演唱會吸引上萬人進場[440],1997年樂團解散後,原吉他手安德留斯·馬蒙托瓦斯英语Andrius Mamontovas仍是立陶宛樂壇的重要人物[441]

另一名歌手馬里約納斯·米庫塔維丘斯英语Marijonas Mikutavičius創作了立陶宛體壇國歌〈三百萬英语Trys Milijonai〉與2011年歐洲籃球錦標賽(立陶宛主辦)的主題曲Nebetyli sirgaliai[442][443]

飲食

立陶宛料理與北歐料理相似,但仍頗具自己的特色,使用的素材包括大麥馬鈴薯黑麥甜菜、蔬菜、漿果及蘑菇等本地農產品,沿海地區也常有魚類料理[444]起司、酸奶、酸奶油與奶油等也是重要的飲食元素;傳統料理中的肉類主要為醃製,如煙燻香腸、火腿、斯基蘭迪斯香腸等;湯品則有牛肝菌湯、白菜湯、甜菜湯、牛奶湯與數種粥品[445][446]黑麥麵包為立陶宛傳統料理的主食,早餐、午餐與晚餐均會食用,並在傳統祭儀中扮演重要角色[447]

立陶宛料理受德國飲食影響,引入了許多豬肉與馬鈴薯製品,如東歐黑布丁英语Kishka (food)立陶宛馬鈴薯布丁與傳統甜點樹蛋糕,而傳統肉餃基比奈英语Kibinai則源於信奉猶太教卡拉伊姆人[448]。另外因過去許多立陶宛貴族聘用法國廚師,立陶宛飲食也受法國飲食的影響[449]

波羅的人製作蜂蜜酒已有上千年歷史[450]啤酒英语Beer in Lithuania為現今立陶宛最受歡迎的酒精飲料,早在11世紀即有農家釀造啤酒的紀錄,被用於傳統祭儀中[451],近代立陶宛人則以農家釀造為基礎,開發了商業釀造啤酒的生產模式[452][453]。根據2015年統計,立陶宛為歐洲單位人口啤酒飲用量第五高的國家[454]

媒體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標誌

根據2018年統計,立陶宛銷量最大的報紙為立陶宛早報英语Lietuvos rytas(市佔18.8%),政治立場偏向自由派[455],其他依序為立陶宛晚間新聞立陶宛语Vakaro žinios(12.5%)、考那斯日報英语Kauno diena(3.7%)、希奧利艾地區報立陶宛语Šiaulių kraštas(3.2%)與西部快報英语Vakarų ekspresas(2.7%)等;銷量最大的週報為〈本週〉(Savaitė,34%),其他依序為〈民眾〉(Žmonės,17%)與Prie kavos(11.9%)等[456];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台為TV3英语TV3 (Lithuania)(35.9%),其他依序為LNK電視台英语LNK (television station)(32.8%)、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30.6%)、BTV電視台英语BTV (Lithuania)(19.9%)與立陶宛晨間電視台英语Lietuvos rytas TV(19.1%)[457];最多人收聽的廣播電台依序為M1廣播電台英语M-1 (Lithuanian radio station)(15.8%)、Lietus(12.2%)、LRT廣播電台(10.5%)與Radiocentras(10.5%)[458]

節日

2007年的聖加西彌祿市集

立陶宛有兩個國慶日,一為2月16日,紀念1918年立陶宛獨立法案簽署的日期,另一為7月6日立陶宛國家日英语Statehood Day (Lithuania)),紀念1253年明道加斯建立立陶宛王國6月24日聖約納斯節英语Saint Jonas's Festival(仲夏節)是源於多神異教信仰慶祝夏至的節日。截至2018年,立陶宛全年共有13個國定假日[459]

立陶宛國定假日列表
日期 中文名 原文名 備註
1月1日 元旦 Naujieji metai  
2月16日 立陶宛獨立日 Lietuvos valstybės atkūrimo diena  
3月11日 立陶宛復國日 Lietuvos nepriklausomybės atkūrimo diena  
3月21日當日或之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復活節 Velykos 紀念耶稣復活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Tarptautinė darbo diena  
五月第一個星期日 母親節 Motinos diena  
六月第一個星期日 父親節 Tėvo diena  
6月24日 聖約納斯節英语Saint Jonas's Festival(仲夏節) Joninės英语Joninės, Rasos 源於多神異教信仰的節慶
7月6日 立陶宛國家日英语Statehood Day (Lithuania) Valstybės (Lietuvos karaliaus Mindaugo karūnavimo) diena 紀念明道加斯建立立陶宛王國
8月15日 圣母升天 Žolinė (Švč. Mergelės Marijos ėmimo į dangų diena)  
11月1日 諸聖節 Visų šventųjų diena (Vėlinės)  
12月24日 聖誕夜 Šv. Kūčios  
12月25日、26日 圣诞节 Šv. Kalėdos 紀念耶稣誕辰

除國定假日外,立陶宛重要的慶典與活動還有維爾紐斯的聖加西彌祿市集維爾紐斯國際影展英语Vilniu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460]考那斯城市日英语Kauno Miesto Diena[461]克萊佩達海洋節英语Klaipėda Sea Festival[462]時尚感染英语Mados infekcija(立陶宛最大的時裝秀)[463]維爾紐斯書展英语Vilnius Book Fair維爾紐斯馬拉松英语Vilnius Marathon、立陶宛音樂節、維爾紐斯爵士音樂節、惡魔石露天音樂節英语Devilstone Open Air大薩莫吉希亞骷髏地節英语大薩莫吉希亞骷髏地節[464]阿普奧萊節立陶宛语Apuolės festivalis[465]

運動

曾獲2012年倫敦奧運金牌的游泳選手魯塔·美露泰
立陶宛國家男子籃球隊目前位列國際籃球總會世界排名第8名

篮球是立陶宛最受歡迎的運動,2021年立陶宛国家男子篮球队國際籃球總會世界排名為第8名[466],作为一支欧洲劲旅,曾经三次获得歐洲籃球錦標賽冠军(1937年英语EuroBasket 19371939年英语EuroBasket 19392003年英语EuroBasket 2003),三度獲得奥运会男篮比赛铜牌(1992年1996年2000年[467]。立陶宛男篮秉承了传统的欧洲实用派打法,以整体打法为特点[468]。籃球賽在立陶宛國內很受關注,2014年全國有近76%人口收看世界盃籃球賽的電視轉播[469]

立陶宛也出過多名NBA球星,包括已退役的阿维达斯·萨博尼斯薩魯納斯·馬修利奧尼斯英语Šarūnas Marčiulionis[470]阿維達斯·馬齊奧斯卡斯英语Arvydas Macijauskas利納斯·克萊扎達柳斯·桑蓋拉等,以及現役球員约纳斯·瓦兰丘纳斯多曼塔斯·薩博尼斯[471]。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前主教练尤纳斯·卡兹劳斯卡斯也是立陶宛人[472]

立陶宛在歷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共獲得25面獎牌,包括6面金牌(田徑現代五項射擊游泳等項目),其中鐵餅選手维尔吉利尤斯·阿莱克纳曾於2000年雪梨奧運2004年雅典奧運兩度獲得金牌,又於2008年北京奧運獲得銅牌[473]2012年倫敦奧運中年僅15歲的游泳選手魯塔·美露泰奪下女子100公尺蛙式的金牌[474]

參加冬季運動的立陶宛運動員則較少,但國內逐漸建立了溜冰場、滑雪場等場館,如2011年建成的雪競技場英语Snow Arena為波羅的海地區的第一座室內滑雪場[475]。2018年立陶宛男子冰球隊英语Lithuania men's national ice hockey team世界冰球錦標賽第一級英语2018 IIHF World Championship Division IB組的六隊中獲第一名[476]

2021年9月立陶宛主辦了2021年國際足總室內五人足球世界盃,為該國首次主辦國際足總競賽[477]

立蒂尼斯英语Ritinis是立陶宛的一種傳統球類運動,球員試圖將球扔到對手後方得分,並持棒阻擋對手擲球進攻[478]立斯蒂內斯英语Ristynės則是種立陶宛傳統的摔跤運動[479]

参考文献

引用

  1. ^ Lithuania's Constitution of 1992 with Amendments through 2019 (PDF). Constitute Project. [2020-09-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1). 
  2. ^ Ethnicity, mother tongue and religion. Official Statistics Portal. Statistics Lithuania. 2019-12-12 [201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5). 
  3. ^ GYVENTOJAI PAGAL TAUTYBĘ, GIMTĄJĄ KALBĄ IR TIKYBĄ (PDF). surašymo duomenys. [2020-09-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3-13). 
  4. ^ 4.0 4.1 Kulikauskienė, Lina. Lietuvos Respublikos Konstitucija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Native History, CD. 2002. ISBN 978-9986-9216-7-7 (立陶宛语). 
  5. ^ Shugart, Matthew Søberg. Semi-Presidential Systems: Dual Executive And Mixed Authority Patterns (PDF). French Politics (Palgrave Macmillan Journals). December 2005, 3 (3): 323–351 [2017-08-23]. ISSN 1476-3419. doi:10.1057/palgrave.fp.820008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A pattern similar to the French case of compatible majorities alternating with periods of cohabitation emerged in Lithuania, where Talat-Kelpsa (2001) notes that the ability of the Lithuanian president to influence government formation and policy declined abruptly when he lost the sympathetic majority in parliament. 
  6. ^ Pradžia – Oficialiosios statistikos portalas. osp.stat.gov.lt. [2020-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0). 
  7. ^ 7.0 7.1 7.2 7.3 Lithuani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6) (英语). 
  8. ^ Gini coefficient of equivalised disposable income – EU-SILC survey. ec.europa.eu. Eurostat. [2019-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0). 
  9. ^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its components.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20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10. ^ Composition of macro geographical (continental) regions, geographical sub-regions, and selected economic and other groupings. 联合国统计司. [200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7). 
  11. ^ 11.0 11.1 Bideleux, Robert; Jeffries, Ian. A history of Eastern Europe: crisis and change. Routledge. 1998: 122. ISBN 978-0415161114. 
  12. ^ Lithuania breaks away from the Soviet Union. Theguardian.com. London: Guardian Media Group. 1990-03-12 [201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Lithuania last night became the first republic to break away from the Soviet Union, by proclaiming the restoration of its pre-war independence. The newly-elected parliament, 'reflecting the people's will,' decreed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overeign rights of the Lithuanian state, infringed by alien forces in 1940,' and declared that from that moment Lithuania was again an independent state 
  13. ^ Baranauskas, Tomas. On the Origin of the Name of Lithuania. Lithuanian Quarterly Journal of Arts and Sciences. Fall 2009, 55 (3). ISSN 0024-5089. 
  14. ^ Vilnius. Key dat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18 January 2007.
  15. ^ Zigmas Zinkevičius. Kelios mintys, kurios kyla skaitant Alfredo Bumblausko Senosios Lietuvos istoriją 1009-1795m. Voruta, 2005.
  16. ^ Zinkevičius, Zigmas. Lietuvos vardo kilmė. Voruta. 1999-11-30, 3 (669) [2021-06-24]. ISSN 1392-06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0) (立陶宛语). 
  17. ^ Dubonis, Artūras. Lietuvos didžiojo kunigaikščio leičiai: iš Lietuvos ankstyvųjų valstybinių struktūrų praeities Leičiai of Grand Duke of Lithuania: from the past of Lithuanian stative structures. Vilnius: Lietuvos istorijos instituto leidykla. 1998 (立陶宛语). 
  18. ^ Dubonis, Artūras. Leičiai. Ldkistorija.lt.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19. ^ Patackas, Algirdas. Lietuva, Lieta, Leitis, arba ką reiškia žodis "Lietuva". Lrytas.lt. [2009-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立陶宛语). 
  20. ^ Edgar C. Polomé; Werner Winter. Reconstructing Languages and Cultures. Walter de Gruyter. 2011: 298 [2021-06-24]. ISBN 978-3-11-0867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21. ^ Šapoka, Adolfas. Lietuvos istorija (PDF). Kaunas: Šviesa. 1936: 13–17 [2021-06-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5). 
  22. ^ Michael H. MacDonald. Europe, a Tantalizing Romance: Past and Present Europe for Students and the Serious Traveler.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6: 174 [2021-06-24]. ISBN 978-0-7618-04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23. ^ Eidintas, Alfonsas; Bumblauskas, Alfredas; Kulakauskas, Antanas; Tamošaitis, Mindaugas. The History of Lithuania (PDF). Eugrimas. 2013: 22–26 [2021-06-24]. ISBN 978-609-437-204-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15). 
  24. ^ Eidintas et al. (2013), p. 13
  25. ^ Eidintas et al. (2013), pp. 24–25
  26. ^ Andres Kasekamp. A History of the Baltic States.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17: 9 [2021-06-24]. ISBN 978-1-137-5736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27. ^ Ochmański, Jerzy. Historia Litwy [The History of Lithuania] 2nd. Zakład Narodowy im. Ossolińskich. 1982: 39–42. ISBN 9788304008861 (波兰语). 
  28. ^ Baczkowski, Krzysztof. Dzieje Polski późnośredniowiecznej (1370–1506) [History of Late Medieval Poland (1370–1506)]. Kraków: Fogra. 1999: 55–61. ISBN 978-83-85719-40-3. 
  29. ^ Jakštas, Juozas. Beginning of the State. Albertas Gerutis (编). Lithuania: 700 Years. translated by Algirdas Budreckis 6th. New York: Manyland Books. 1984: 45–50. ISBN 0-87141-028-1. 
  30. ^ Boswell, A. Bruce. Poland and the Poles. London: Methuen & Co. 1919: 61. 
  31. ^ Zikaras, Karolis. Battle of Saulė 1236 (PDF). Domeikava, Kaunas District: Military Cartography Centre of Lithuanian Armed Forces. 2014 [2017-12-28]. ISBN 978-609-412-017-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8-08). 
  32. ^ Jonas Zinkus; et al (编). Saulės mūšis. Tarybų Lietuvos enciklopedija 3. Vilnius: Vyriausioji enciklopedijų redakcija: 633. 1987 (立陶宛语). 
  33. ^ The Battle of Saule. VisitLithuania.net. [2017-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5). 
  34. ^ (立陶宛語) Tomas Baranauskas (2001). Lietuvos karalystei – 75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oruta.lt.
  35. ^ R. N. Swanson. The Routledge History of Medieval Christianity: 1050–1500. Routledge. 2015: 193 [2021-06-24]. ISBN 978-1-317-5080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36. ^ The Legend of the Founding of Vilnius – Gediminas Dream. ironwolf.lt. [2018-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37. ^ Rowell, C. S. Lithuania Ascending: A Pagan Empire Within East-Central Europe, 1295–1345. Cambridge Studies in Medieval Life and Thought: Fourth Se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97, 100. ISBN 978-0-521-45011-9. 
  38. ^ Baranauskas, Tomas. Mėlynųjų Vandenų mūšis: atminties sugrįžimas po 650 metų. Veidas. 2012-06-23, (25): 30–32 [2021-06-25]. ISSN 1392-51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立陶宛语). 
  39. ^ Auty, Robert; Obolensky, Dimitri. A Companion to Russian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to Russian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86 [2021-06-25]. ISBN 978-0-521-2803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40. ^ Paul Magocsi (1996). History of the Ukrain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p. 128. ISBN 0802078206.
  41. ^ Babinskas, Nerijus. Etninė ir konfesinė LDK įvairovė. Reformacija. šaltiniai.info. [2019-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立陶宛语). 
  42. ^ Blomkvist, Nils. Culture clash or compromise?: the europeanisation of the Baltic Sea area 1100-1400 AD. Gotland University College: Gotland Centre of Baltic Studies. 1998: 240. ISBN 9789163074394. 
  43. ^ Broderick, Kristin J. Lithuania. The Econom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New Democracies: An Analysis of Democratic Support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 Analysis of Democratic Support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Routledge. 2017. ISBN 9781351732925. 
  44. ^ Thomas Lane. Lithuania: Stepping Westward. Routledge. 2001: ix, xxi [2021-06-25]. ISBN 978-0-415-267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45. ^ The N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v. 17 (1998) p. 545
  46. ^ Rick Fawn. Ideolog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post-communist foreign policies. Psychology Press. 2003: 186– [2021-06-25]. ISBN 978-0-7146-551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47. ^ Lucko suvažiavimas. Partizanai.org.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48. ^ Prieš 500 metų – Oršos mūšis (PDF). Union of Lithuanian Freedom Fighters. November 2014 [2018-01-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8-08). 
  49. ^ Michael Roberts. The Early Vasas: A History of Sweden, 1523 - 1611. CUP Archive. 1968: 264 [2021-06-25]. ISBN 978-1-00-12969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50. ^ Stone, Daniel. The Polish–Lithuanian State: 1386–1795.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p. 63
  51. ^ Lietuvos aukso amžius – vienas sprendimas galėjo pakeisti visą istoriją. DELFI. [2018-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52. ^ "The Causes of Slavery or Serfdom: A Hypothes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scussion and full online text) of Evsey Domar (1970).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30:1 (March), pp. 18–32.
  53. ^ Šapoka, Adolfas (编). Lietuvos istorija (PDF). Kaunas: Švietimo ministerijos Knygų leidimo komisijos leidinys. 1936: 326 [2021-06-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5) (立陶宛语). 
  54. ^ The Roads to Independence. Lithuania in the World. 2008, 16 (2) [2021-06-25]. ISSN 1392-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2). 
  55. ^ Jan Ligeza. Preambuła Prawa [The Preamble of Law]. Polish Scientific Publishers PWN. 2017: 12. ISBN 978-83-945455-0-5 (波兰语). 
  56. ^ George Sanford. Democratic government in Poland: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since 1989.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11–12 [2011-07-05]. ISBN 978-0-333-7747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5). 
  57. ^ Jacek Jędruch. Constitutions, elections, and legislatures of Poland, 1493–1977: a guide to their history. EJJ Books. 1998: 178 [2011-08-13]. ISBN 978-0-7818-0637-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6). 
  58. ^ Jerzy Lukowski. Disorderly liberty: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10-08-03: 227 [2011-09-23]. ISBN 978-1-4411-48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8). 
  59. ^ J. K. Fedorowicz; Maria Bogucka; Henryk Samsonowicz. A Republic of nobles: studies in Polish history to 186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252 [2011-07-05]. ISBN 978-0-521-2409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60. ^ Bideleux, Robert; Jeffries, Ian. A History of Eastern Europe: Crisis and Change. Routledge. 1998: 156. 
  61. ^ Batt, Judy; Wolczuk, Kataryna. Region, State and Identity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Routledge. 2002: 153. 
  62. ^ Sinkoff, Nancy. Out of the Shtetl: Making Jews Modern in the Polish Borderlands.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2004: 271. 
  63. ^ XX a. pradžioje rusus suerzino paviešinti lietuvių knygnešystės mastai. Lrt.lt. 2013-07-28 [2013-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立陶宛语). 
  64. ^ Nationalism in Post-Soviet Lithuania[永久失效連結]. Terry D. Clark,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June 12, 2006. Accessed October 29, 2007.
  65. ^ Kauno tvirtovės istorija. Gintaras Česonis. 2004 [200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0) (立陶宛语). 
  66. ^ The Great war in Lithuania 1914 -1918. Draugas.org. [202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67. ^ The Baltic States from 1914 to 1923: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e Wars of Independence (PDF). Bdcol.ee. [2018-10-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8-08). 
  68. ^ Jusaitis, Jonas. Kelio į Vasario 16-tąją pradžia ir vyriausybės sudarymas. Patriotas. February 2002, 2 (37) [2007-01-29]. ISSN 1648-12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6) (立陶宛语). 
  69. ^ Resolution. Medieval Lithuania. 2005 [2007-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3). 
  70. ^ Pirmosios Lietuvos nepriklausomybės kovos. Partizanai.org.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立陶宛语). 
  71. ^ Lesčius, Vytautas. Lietuvos kariuomenė nepriklausomybės kovose 1918–1920. Monografija (PDF). LKA.lt. [2017-12-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1-02). 
  72. ^ Lesčius, Vytautas. Lietuvos kariuomenė nepriklausomybės kovose 1918–1920 (PDF). Lietuvos kariuomenės istorija. Vilnius: General Jonas Žemaitis Military Academy of Lithuania. 2004 [2021-06-26]. ISBN 9955-423-23-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2-19) (立陶宛语). 
  73. ^ Iškauskas, Česlovas. Č.Iškauskas. Vidurio Lietuva: lenkų okupacijos aidai.... DELFI. [201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74. ^ Senn, Alfred Erich. The Great Powers, Lithuania and the Vilna Question 1920–1928. Studies in East European history 11. E.J. Brill. 1966: 111 [2021-06-25]. OCLC 3982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75. ^ Skirius, Juozas. Lietuvos–Lenkijos santykiai 1938–1939 metais. Gimtoji istorija. Nuo 7 iki 12 klasės. Vilnius: Elektroninės leidybos namai. 2002 [2008-03-02]. ISBN 9986-9216-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3) (立陶宛语). 
  76. ^ Streit, Clarence K. Pressure on Poles Weakens Demands. The New York Times. 1939-03-19: 1. 
  77. ^ VMU Now and Before. 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 2012-04-10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4). 
  78. ^ Kantautas, Adam; Kantautas, Filomena. A Lithuanian Bibliography: A Check-list of Books and Articles Held by the Major Libraries of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Alberta. 1975: 295–296. ISBN 9780888640109. 
  79. ^ III Seimas (1926–1927 m.). LRS.lt.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80. ^ Karinis perversmas Lietuvoje: kas ir kodėl nuvertė valstiečių valdžią?. DELFI. [201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81. ^ Katinas, Petras. Perversmas ar išgelbėjimas?. xxiamzius.lt.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82. ^ Kodėl Kaunas buvo vadinamas mažuoju Paryžiumi?. lrytas.lt.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立陶宛语). 
  83. ^ Lapinskas, Anatolijus. Lietuva tarpukariu nebuvo atsilikėlė. DELFI. [2013-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84. ^ What Happened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balance.com.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85. ^ Trade Unions in Lithuania – A Brief History – Sergejus Glovackas (2009) (Global Labour Institute – English). Globallabour.info. [2017-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5). 
  86. ^ Vareikis, Vygantas. Politiniai ir kariniai Klaipėdos krašto praradimo aspektai 1938–1939 metais (PDF). Klaipėda University.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08). 
  87. ^ Turauskas, Edvardas. Lietuvos nepriklausomybės netenkant. Kaunas: Panaudotas Lietuvių k., Šviesa. 1990: 74. ISBN 5-430-01032-4. 
  88. ^ Gureckas, Algimantas. Ar Lietuva galėjo išsigelbėti 1939–1940 metais?. lrytas.lt. [201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立陶宛语). 
  89. ^ Musteikis, Kazys. Prisiminimų fragmentai (PDF). Vilnius: Mintis. 1989: 56–57 [2017-12-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08). 
  90. ^ Senn, Alfred Erich. Lithuania 1940: Revolution from Above. Rodopi. 2007: 99. ISBN 978-90-420-2225-6. 
  91. ^ Report of Latvian Chargé d'affaires, Fricis Kociņš, regarding the talks with Soviet Foreign Commissar Molotov in I.Grava-Kreituse, I.Feldmanis, J.Goldmanis, A.Stranga. Latvijas okupācija un aneksija 1939–1940: Dokumenti un materiāli. (The Occupation and Annexation of Latvia: 1939–1940.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1995: 348–350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06) (拉脱维亚语). 
  92. ^ Tanel Kerikmäe; Hannes Vallikivi. State Continuity in the Light of Estonian Treaties Concluded before World War II. Juridica International. 2000, (I 2000): 30–39 [2007-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9). 
  93. ^ Knezys, Stasys. Lietuvos kariuomenės naikinimas (1940 m. birželio 15 d.–1941 m.). Genocid.lt. [2017-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6). 
  94. ^ Anušauskas (2005), p. 140
  95. ^ Gurjanovas, Aleksandras. Gyventojų trėmimo į SSRS gilumą mastas (1941 m. gegužės–birželio mėn.). Genocidas Ir Resistencija. 1997, 2 (2) [2021-06-26]. ISSN 1392-34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6) (立陶宛语). 
  96. ^ Misiunas, Romuald J.; Rein Taagepera. The Baltic States: Years of Dependence 1940–1990 expand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47. ISBN 978-0-520-08228-1. 
  97. ^ Anušauskas, Arvydas; et al (编). Lietuva, 1940–1990. Vilnius: Lietuvos gyventojų genocido ir rezistencijos tyrimo centras. 2005: 177. ISBN 978-9986-757-65-8 (立陶宛语). 
  98. ^ Lithuania: Back to the Future. Travel-earth.com. 2004-05-01 [2011-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99. ^ Michalski, Czesław. Ponary – Golgota Wileńszczyzny (Ponary – the Golgotha of Wilno). Konspekt nº 5, Winter 2000–01, Academy of Pedagogy in Kraków.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4) (波兰语). 
  100. ^ Arūnas Bubnys. Lietuvių saugumo policija ir holokaustas (1941–1944) | Lithuanian Security Police and the Holocaust (1941–1944). Genocid.lt.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2). 
  101. ^ Oshry, Ephraim, Annihilation of Lithuanian Jewry, Judaica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102. ^ Prit Buttar. Between Giants. 2013-05-21. ISBN 9781780961637. 
  103. ^ Michalski, Czesław. Ponary - Golgota Wileńszczyzny (Ponary – the Golgotha of Wilno). Konspekt nº 5, Winter 2000–01, Academy of Pedagogy in Kraków.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4) (波兰语). 
  104. ^ Sakaitė, Viktorija. Žydų gelbėjimas. genocid.lt. [201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105. ^ Names of Righteous by Country. 2017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6). 
  106. ^ Anušauskas, et al. (2005), p. 232
  107. ^ Bubnys, Arūnas. Vokiečių okupuota Lietuva (1941–1944). Vilnius: Lietuvos gyventojų genocido ir rezistencijos tyrimo centras. 1998. ISBN 978-9986-757-12-2. 
  108. ^ 108.0 108.1 Prit Buttar著 刘任,张大卫译, 巨人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罗的海战事. 第十二章 余波. 北京: 台海出版社. 2018: 328. ISBN 978-7-5168-2067-4. 
  109. ^ Motyl, Alexander J. Encyclopedia of Nationalism, Two-Volume Set. Elsevier. 2000: 494–495 [2021-06-26]. ISBN 978-00805452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10. ^ Roszkowski, Wojciech.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Routledge. 2016: 2549 [2021-06-26]. ISBN 978-13174759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11.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Bureau of Public Affairs. State.gov. August 2006 [2010-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12. ^ Juozas Daumantas. Fighters for Freedom. Lithuanian partisans versus the U.S.S.R.. [2018-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113. ^ The Partisan Movement in Postwar Lithuania – V. Stanley Vardys. Lituanus.org.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2). 
  114. ^ Küng, Andres. Communism an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 the Baltic states. 1999-04-13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3-01). A Report to the Jarl Hjalmarson Foundation seminar 
  115. ^ Beniušis, Vaidotas. EŽTT: sovietų represijos prieš Lietuvos partizanus gali būti laikomos genocidu. DELFI. [2019-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116. ^ Romas Kalanta (PDF). genocid.lt. [2018-02-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4). 
  117. ^ The Demise of the Lithuanian Helsinki Group. Lituanus.org.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118. ^ Lithuania's Independence Movement – Lokashakti Encyclopedia. Lokashakti.org. [2017-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3). 
  119. ^ Landsbergis has always been Lithuania's first head-of-state. Baltictimes.com.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3). 
  120. ^ Sąjūdžio mitingas 1988 – 08 – 23 Vingio parke. LRT. [2018-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立陶宛语). 
  121. ^ Istorija. Thebalticway.eu.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122. ^ Puur, Allan; Klesment, Martin; Sakkeus, Luule. A Turbulent Political History and the Legacy of State Socialism in the Baltic Countries: 31–49. 2019. ISSN 2365-757X. doi:10.1007/978-3-030-23392-1_2. 
  123. ^ Imogen Bell. 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2003. Psychology Press. 2002: 376 [2021-06-26]. ISBN 978-1-85743-13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24. ^ Teismas nepagailėjo nė vieno kaltinamojo Sausio 13-osios byloje: "Jie siekė civilių aukų". 15min.lt. [2019-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立陶宛语). 
  125. ^ Martha Brill Olcott. The Lithuanian Crisis. www.foreignaffairs.com. 1990 [2018-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For over two years Lithuania has been moving toward reclaiming its independence. This drive reached a crescendo on 11 March 1990, when the Supreme Soviet of Lithuania declared the republic no longer bound by Soviet law. The act reasserted the independence Lithuania had declared more than seventy years before, a declaration unilaterally annulled by the U.S.S.R. in 1940 when it annexed Lithuania as the result of a pact between Stalin and Hitler. 
  126. ^ 10 svarbiausių 1991–ųjų sausio įvykių, kuriuos privalote žinoti. 15min.lt. [2016-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5). 
  127. ^ On This Day 13 January 1991: Bloodshed at Lithuanian TV station. BBC News. 1991-01-13 [201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9). 
  128. ^ Bill Keller. Soviet crackdown; Soviet loyalists in charge after attack in Lithuania; 13 dead; curfew is imposed. The New York Times. 1991-01-14 [200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129. ^ Memorial. Medininkai – Cold war sites. coldwarsites.net.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130. ^ Svo fljótt sem verða má. Þjóðviljinn. 1991-02-12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冰岛语). 
  131. ^ Stjórnmálasamband verði tekið upp svo fljótt sem verða má. Morgunblaðið. 1991-02-12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冰岛语). 
  132. ^ Viðurkenning á sjálfstæði í fullu gildi. Dagblaðið Vísir. 1991-02-12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冰岛语). 
  133. ^ Richard J. Krickus. Democratization in Lithuania. K. Dawisha and B. Parrott (编). The Consolidation of Democracy in East-Central Europe. June 1997: 344. ISBN 978-0-521-59938-2. 
  134. ^ WTO - Accessions: Lithuania. www.wto.org.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31). 
  135. ^ Lithuania's membership in 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 urm.lt. 2014-02-05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136. ^ Membership. urm.lt. 2016-01-06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6). 
  137. ^ Lithuania has joined the Schengen Area. mfa.lt. 2008-01-16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6). 
  138. ^ Kropaite, Zivile. Lithuania joins Baltic neighbours in euro club. BBC News. 2015-01-01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139. ^ Lithuania officially becomes the 36th OECD member. lrv.lt. 2018-07-05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40. ^ Lithuania President Re-elected on Anti-Russian Platform | Voice of America - English. voanews.com. 2014-05-26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141. ^ Lithuania. Canada.ca. [202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142. ^ Curonian Lagoo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9-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143. ^ 143.0 143.1 143.2 143.3 143.4 IBP, Inc. Lithuania: Doing Business, Investing in Lithuania Guide Volume 1 Strategic, Practical Information, Regulations, Contacts. Lulu.com. 2019-02-12: 24– [2021-06-27]. ISBN 978-1-5145-270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144. ^ Jan S. Krogh. Other Places of Interest: Central Europe. [201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2). 
  145. ^ Ekstremalūs reiškiniai (Extreme Phenomena). Meteo.lt. [2015-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1). 
  146. ^ Rekordiškai šilta Rugsėjo Pirmoji (Warmest 1 September on record). Meteo.lt. 2015-09-02 [2015-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147. ^ Weatherbase: Historical Weather for Lithuania. Weatherbase.com. [201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148. ^ Nida and The Curonian Spit, The Insider's Guide to Visiting. MapTrotting. 2016-09-23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149. ^ Gamta. lithuania.travel. [2018-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2) (立陶宛语). 
  150. ^ Dinerstein, Eric; Olson, David; Joshi, Anup; Vynne, Carly; Burgess, Neil D.; Wikramanayake, Eric; Hahn, Nathan; Palminteri, Suzanne; et al. An Ecoregion-Based Approach to Protecting Half the Terrestrial Realm. BioScience. 2017, 67 (6): 534–545. ISSN 0006-3568. PMC 5451287可免费查阅. PMID 28608869. doi:10.1093/biosci/bix014. 
  151. ^ Lietuvos gamtinė aplinka, būklė, procesai ir raida (PDF). Vilnius: Aplinkos apsaugos agentūra. 2008: 167 [2021-06-27]. ISBN 978-9955-815-27-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23). 
  152. ^ Lietuvos nacionaliniai parkai. aplinka.lt. [201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立陶宛语). 
  153. ^ Regioniniai parkai. vstt.lt. [201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0). 
  154. ^ Draustiniai. vstt.lt.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0). 
  155. ^ Apie gamtos paveldo objektus. vstt.lt. [201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0). 
  156. ^ Aplinkos apsaugos įstatymas. e-tar.lt. [201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8). 
  157. ^ EU climate ac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2016-11-23 [2018-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2). 
  158. ^ Europa suskubo paskui Lietuvą: kuo skiriasi šalių užstato sistemos?. 15min.lt. [201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59. ^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2018. Climate-change-performance-index.org.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3). 
  160. ^ Grantham, H. S.; Duncan, A.; Evans, T. D.; Jones, K. R.; Beyer, H. L.; Schuster, R.; Walston, J.; Ray, J. C.; et al. Anthropogenic modification of forests means only 40% of remaining forests have high ecosystem integrity - Supplementary Materi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1): 5978. ISSN 2041-1723. PMC 7723057可免费查阅. PMID 33293507. doi:10.1038/s41467-020-19493-3. 
  161. ^ Klimka, Libertas. Kodėl gandras – nacionalinis paukštis?. LRT. 2015-03-26 [2015-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30) (立陶宛语). 
  162. ^ Storks. Lonelyplanet.com. [201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63. ^ Lithuania – Biodiversity Facts. cbd.int. [2018-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5). 
  164. ^ Fauna of Lithuania. TrueLithuania.com. [2018-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65. ^ (立陶宛語) (Republic of Lithuania Annul Law on County Govern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eimas law database, 2009-07-07, Law no. XI-318.
  166. ^ Justinas Vanagas. Seimo Seimas įteisino tiesioginius merų rinkimus. Delfi.lt. 2014-06-26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4) (立陶宛语). 
  167. ^ Lietuvos Respublikos vietos savivaldos įstatymo pakeitimo įstatymas. Law no. VIII-2018. Seimas law database. 2000-10-12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9) (立陶宛语). 
  168. ^ {Indrė Makaraitytė. Europos Sąjungos pinigai kaimo neišgelbės]. Atgimimas, Delfi.lt. 2004-12-16 (立陶宛语). 
  169. ^ 169.0 169.1 169.2 BENDRASIS VIDAUS PRODUKTAS PAGAL APSKRITIS 2019 M.. Statistics Lithuania. 2016-11-25 [2018-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立陶宛语). 
  170. ^ 170.0 170.1 (立陶宛語) Nuo 1991 m. iki šiol paskelbtų referendumų rezultata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icrosoft Word Document, Seimas. Retrieved 4 June 2006.
  171. ^ Dieter Nohlen, Philip Stöver. Elections in Europe: A data handbook. 2010: 1210. ISBN 978-3-8329-5609-7. 
  172. ^ 172.0 172.1 Presidential Functions. lrp.lt.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173. ^ 173.0 173.1 Rezultatai – Respublikos Prezidento rinkimai 2019. rinkimai.maps.lt. [201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74. ^ 174.0 174.1 Seimo rinkimai. lrs.lt.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175. ^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Association of Constitutional Justice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Baltic and Black Sea Regions.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176. ^ Saarts, Tõnis. Comparative Party System Analysi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the Case of the Baltic States (PDF). Studies of Transition States and Societies. [2015-07-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0-19). 
  177. ^ Lietuvos Respublikos Seimo rinkimų įstatymas. e-tar.lt.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4). 
  178. ^ Rezultatai - vrk.lt. www.vrk.lt. [2021-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179. ^ ERR, ERR News |. Lithuania to get new conservative-liberal coalition prime minister. ERR. 2020-10-26 [2021-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180. ^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The Seimas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1). 
  181. ^ Lietuvos Respublikos Prezidento rinkimų įstatymas. e-tar.lt.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8). 
  182. ^ VRK priėmė svarbius sprendimus artėjančių savivaldybių tarybų rinkimų klausimais [CEC took important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upcoming election to municipal councils]. Central Electoral Commission. 2014-09-23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2) (立陶宛语). 
  183. ^ Lietuvos Respublikos savivaldybių tarybų rinkimų įstatymas. e-tar.lt.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4). 
  184. ^ 2015 m. kovo 1 d. Lietuvos Respublikos savivaldybių tarybų rinkimai. vrk.lt.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4) (立陶宛语). 
  185. ^ Number of votes received by parties and committees in Lithuania. The Central Electoral Commission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2019-04-23 [202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186. ^ Baronienė, Daiva. Teisę balsuoti Lietuvos moterys gavo vienos pirmųjų pasaulyje. Lzinios.lt. [2019-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187. ^ European Parliament 2014. European Parliament Liaison Office with U.S. Congress.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4). 
  188. ^ Lietuvos Respublikos rinkimų į Europos Parlamentą įstatymas. e-tar.lt.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8). 
  189. ^ 2019 m. gegužės 26 d. Europos Parlamento rinkimai. vrk.lt. [2019-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90. ^ Lietuvos Konstitucija. lrs.lt. [2018-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191. ^ Graeme R. Newman. Crime and Punishment around the World [4 volumes]: [Four Volumes]. ABC-CLIO. 2010-10-19: 3– [2021-07-16]. ISBN 978-0-313-3513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192. ^ Nacionalinės teisės aktų derinimo su Europos Sąjungos teise metodiniai nurodymai. etd.lt. [2004-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8). 
  193. ^ LRT dokumentikos ciklas "Nematoma Lietuvos istorija" – apie valstybės pergalę prieš mafiją. LRT. [2016-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8) (立陶宛语). 
  194. ^ Lithuania 2017 Crime & Safety Report. 2017-05-08 [2021-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8). 
  195. ^ Lietuvos policija. policija.lrv.lt.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立陶宛语). 
  196. ^ Užregistruota ir ištirta nusikalstamų veikų (2017 / Sausis – Gruodis). Ird.lt.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1) (立陶宛语). 
  197. ^ Siūlymas grąžinti mirties bausmę pripažintas prieštaraujančiu Konstitucijai. DELFI.lt. [2013-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198. ^ Kuo mažiau pasitikėjimo, tuo pilnesni kalėjimai: Lietuva kalinių skaičiumi pirmauja. LZINIOS.lt. [2017-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199. ^ List of countries with which Lithuania has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Lithuania. 2021-04-06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200. ^ 7 Invitees - Lithuania. [202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201. ^ Situation of Polish minorities in Lithuania is a discrimination of EU citizens. European Foundation of Human Rights. 2017-05-09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202. ^ Dyskryminacja Polaków na Litwie. Zbierają pieniądze na grzywnę. Polskie Radio. 2014-01-20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203. ^ "Walesa declines Lithuanian honou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adio Poland. 7 September 2011.
  204. ^ Valdo Adamkaus bulvaras Gruzijoje. True Lithuania.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立陶宛语). 
  205. ^ Premjeras: Lietuvą ir Gruziją sieja daugiau nei paprasta draugystė. MinistrasPirmininkas.LRV.lt.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立陶宛语). 
  206. ^ L. Linkevičius: esame pasirengę remti Gruziją ruošiantis ES Rytų partnerystės viršūnių susitikimui. ua.mfa.lt. [2017-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立陶宛语). 
  207. ^ V.Adamkus išskrenda į rusų okupuojamą Gruziją. 15min.lt. [200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208. ^ V.Adamkus: mes esame su Gruzija. DELFI. [2008-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209. ^ Renkamos aukos nukentėjusiems nuo karo Gruzijoje. DELFI. [200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210. ^ Bažnyčia ragina nelikti abejingiems karui Gruzijoje. DELFI. [200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211. ^ Chad, Chile, Lithuania, Nigeria and Saudi Arabia elected to serve on UN Security Council. Un.org. [2016-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0). 
  212. ^ Lithuania calls UN Security Council meeting on Ukraine. Uatoday.tv. [2016-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3). 
  213. ^ Lankininkaitė, Rūta. Ukrainiečiai: Lietuva – mums pavyzdys. DELFI, LRT. [2015-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214. ^ The Baltic 'Iron Lady': Putin's solitary foe. Politico.eu. 2015-05-21 [2016-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 
  215. ^ Prestigious Peace of Westphalia Prize – for Lithuania and the Baltic states. Lrp.lt. [2018-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216. ^ EU condemning Turkey is only the beginning, says Lithuanian Foreign Minister. LRT RADIJAS. 2019-10-14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217. ^ 安德烈. 17+1還是17-6 習近平為何在歐洲失算.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21-02-11 [2021-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中文(繁體)). 
  218. ^ Sytas, Andrius. Lithuania says will open trade representation office in Taiwan. Reuters. 2021-03-03 [2021-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219. ^ 鍾佑貞. 立陶宛擬在台設處 外交部:願與各方良好互動. 中央社. 2021年3月3日 [2021年4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8日). 
  220. ^ 陳蹊. 立陶宛議會認定新疆發生種族滅絕 促中國廢除港區國安法. 香港01. 2021-05-21 [202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221. ^ 謝佩玲. 不只捐給台灣!立陶宛疫苗還捐給這三國 暖喊:一起變強. Newtalk. 2021年6月23日 [2021-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222. ^ 徐偉真、丘采薇、李承穎、鄭媁. 我將在立陶宛設「台灣代表處」. 聯合報. 2021-07-21 [202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0). 
  223. ^ 立陶宛:今年秋季赴台灣設立辦事處 尋求民主國家新夥伴. 中央社. 2021-07-20 [202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224. ^ Lithuania to host 2023 NATO summit, first event 'of such a scale'. Lrt.lt. 2021-06-15 [202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5). 
  225. ^ White Paper Lithuanian defence policy (PDF). Kam.lt. [2010-04-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立陶宛语). 
  226. ^ IIS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9. Routledge. 2019. ISBN 978-1857439885. 
  227. ^ Conscription notices to be sent to 37,000 men in Lithuania. DELFI.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228. ^ Lietuvos dalyvavimas tarptautinėse operacijose (PDF). 2014-07-10 [2015-05-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08). 
  229. ^ Provincial reconstruction mission in Ghor province completed, military come hom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ce, Republic of Lithuania. 2013-08-31. 
  230. ^ Lithuanian 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personnel headed home having completed their task in the province of Zabul, Afghanistan, successfully.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ce, Republic of Lithuania. 2014-06-30. 
  231. ^ Veiklą pradeda Nacionalinis kibernetinio saugumo centras.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232. ^ Adomas Abromaitis. Emergence of a Paramilitary Organization in Lithuania. International Policy Digest. 2016-02-29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233. ^ Defence Expenditure of NATO Countries (2013-2020) (PDF). NATO. 2021-03-16 [2021-04-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05). 
  234.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IMF.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235. ^ ISO Currency – ISO 4217 Amendment Number 159. Currency Code Services – ISO 4217 Maintenance Agency. SIX Interbank Clearing. 2014-08-15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30). 
  236. ^ World Bank Country and Lending Groups – World Bank Data Help Desk. Datahelpdesk.worldbank.org. 2018-01-11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1). 
  237. ^ GDP – composition, by sector of origin. [2018-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238. ^ Lithuanian export map. Enterpriselithuania.com.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239. ^ Where does Lithuania export to? (2016). [2018-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4). 
  240. ^ Lithuania 2016, GNI per capita, PPP (current international $). Data.worldbank.org.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241. ^ Lithuanian Macroeconomic Review No 58 (PDF). SEB. December 2014 [2015-05-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8). 
  242. ^ "Lietuvos makroekonomikos apžvalga" nr. 62. SEB. April 2014 [2016-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243. ^ REPUBLIC OF LITHUANIA. 2017 ARTICLE IV CONSULTATION—PRESS RELEASE AND STAFF REPORT (PDF). IMF: 4. [2018-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244. ^ Tiesioginės užsienio investicijos Lietuvoje pagal šalį – Lietuvos bankas. 2018-01-09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9). 
  245. ^ Ieškodami darbuotojų jau verčiasi per galvą: net tokiomis algomis nepavyksta sugundyti. delfi.lt. [2018-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立陶宛语). 
  246. ^ Emigracija smogia negailestingai: Lietuvoje vis labiau trūksta darbuotojų – DELFI Verslas. 2018-01-11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1). 
  247. ^ Ekonomistai įspėja: virš Lietuvos kaupiasi debesys. 2018-01-11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1). 
  248. ^ Lithuania 2016, export structure. Atlas.media.mit.edu. [2018-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6). 
  249. ^ Global Wealth Report 2019 (PDF). Credit Suisse. 2019 [2021-07-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0-23). 
  250. ^ Darbo užmokestis šalyje. osp.stat.gov.lt.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251. ^ Earnings and wages – Average wages – OECD Data. theOECD.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252. ^ Comparative price levels of consumer goods and services – Statistics Explained. Eurostat. [2018-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253. ^ Taxation trends in the European Union (PDF). Eurostat. 2014 [2015-05-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5-09). 
  254. ^ Pramoniniai parkai ir LEZ. ukmin.lrv.lt. [2018-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255. ^ Samuolis, Gediminas. Informacinės technologijos Lietuvoje (PDF). Vilnius: Lietuvos statistikos departamentas. 2017: 8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8). 
  256. ^ Kostaki, Irene. Lithuania debuts as EU gateway for global blockchain industry. Neweurope.eu. 2018-01-31 [2018-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The Lithuanian capital Vilnius launched Europe’s first international Blockchain Centre on January 27, making it the EU’s only hub for the digital ledger. The new hub will help Europe connect with partner Blockchain Centres in Australia, China, Canada, the UK, Belgium, Denmark, Georgia, Gibraltar, Ukraine, Israel, and Latvia. 
  257. ^ Didžiausios Lietuvos bendrovės pagal 2018 m. pajamas. Verslo žinios.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258. ^ Jurginis, J. Arimo įrankių reikšmė žemdirbystės sistemoms (PDF). lad.lt.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4). 
  259. ^ Žemės ir maisto ūkio 2016 metų apžvalga (PDF). zum.lrv.lt: 1–3.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23). 
  260. ^ Veiklos ataskaita, 2016 m. (PDF). ekoagros.lt: 1–4. [2018-04-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23). 
  261. ^ Turizmas Lietuvoje 2016 (PDF). tourism.lt. [2018-02-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2-01). 
  262. ^ Fatbirder. Lithuania. Fatbirder.com. [201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263. ^ Widawski, Krzysztof; Wyrzykowski, Jerzy. 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2017-01-24 [2018-05-05]. ISBN 97833194220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264. ^ Number of guests and overnights in Lithuanian accommodation establishments. '000. All markets. 2015–2016. [2021-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265. ^ TRAVEL & TOURISM ECONOMIC IMPACT 2017 LITHUANIA (PDF). Wttc.org. [2018-03-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3-20). 
  266. ^ Lithuania, a leading light in laser technology – Digital Single Market. 2018-01-10 [2021-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267. ^ Daugiausiai inovacijų lietuviai sukūrė gyvybės mokslų srityje. DELFI. [2017-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268. ^ 存档副本.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6). 
  269. ^ Light Conversion – About Us. lightcon.com.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270. ^ Įgyvendinta svajonė sukėlė perversmą pasaulinėje lazerių rinkoje. DELFI.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271. ^ Lietuviai sukūrė vieną galingiausių lazerių pasaulyje. DELFI. [2017-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272. ^ Vilniaus astrofotometrinė sistema. astronomija.lt.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立陶宛语). 
  273. ^ Rutkauskas, Adomas. Į kosmosą pakilo trečiasis Lietuvos palydovas. lrytas.lt. 2017-06-23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立陶宛语). 
  274. ^ First Baltic Space Activities Roundtable (PDF). [2018-04-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4-11). 
  275. ^ Lithuania becomes eighth ESA Cooperating State. Esa.int. [2018-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276. ^ Lithuania becomes Associate Member State of CERN. home.cern.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4). 
  277. ^ Vienintelis Lietuvos kosmonautas R.Stankevičius tėvynės neiškeitė į vietą raketoje. DELFI. [2011-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278. ^ R&D in Lithuania. investlithuania.com. [201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