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洞遗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八仙洞遗址
八仙洞
位置 台湾台东县长滨乡
坐标23°23′50″N 121°28′36″E / 23.3971669°N 121.476676°E / 23.3971669; 121.476676坐标23°23′50″N 121°28′36″E / 23.3971669°N 121.476676°E / 23.3971669; 121.476676
官方名称八仙洞遗址
类型登录等级:国定遗址
登录种类:遗址
八仙洞遗址在台东县的位置
八仙洞遗址
八仙洞遗址
八仙洞遗址在台东县的位置
详细登录资料
开放每天08:30–17:00

八仙洞遗址,俗称八仙洞,位于台湾台东县长滨乡省道台11线公路旁的海蚀洞群,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考古遗址,为旧石器时代长滨文化的代表。在2006年,被中华民国政府指定为国定遗址

地理环境

八仙洞位于长滨乡三间村水母丁,位于水母丁溪的南岸。整个结构高约380公尺。外观呈巨大岩石的山岩,面海之峭壁上有数十个被海水冲蚀而成的洞穴,约分布在130公尺的高度范围内。

垂直于地面的节理而发育的古海蚀洞是其特色之一,因地盘隆起,今高出海平面23公尺。洞口有灵岩洞、观音洞、地藏洞、潮音洞、水濂洞、永安洞、海雷洞、乾元洞、潮辰洞、昆仑洞、菩提洞、土地洞、朝阳洞、龙舌洞、燕子洞及六座无名洞,这些洞穴大致有两种外型,一种是直立形,另一种是横向半圆形。

遗址发现

1969年,台大地质学系教授林朝棨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史前文化堆积层。同年底,台大考古人类学系教授宋文薰率领台大考古队进行发掘,发现旧石器时代石器。经考古学家李济命名为长滨文化 。此后,做过五次考古发掘。发掘结果不但找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层,而且在洞穴堆积的底层发现非常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先陶文化。宋文薰认为,八仙洞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族群来自中国大陆,在冰河期时由中国华南迁到台湾。瑞士籍传教士艾格理认为八仙洞遗址的族群,不是来自中国大陆,而是属于南岛语系[1]

1980年黄士强、刘益昌地表调查。

1990年8月台湾地区史前考古资料调查研究计画调查。

1997年3月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计画地表调查。

2009年起,臧振华主持为期三年“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遗址调查研究计画”,中研院史语所考古队发现了10处新的洞穴,使八仙洞的洞穴数目达到廿四处,这是新发现之一。另外,在五十七处地点进行岩心钻探及七处洞穴探掘,发现了大量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遗物。"

旧石器文化

长滨文化是迄今在台湾所发现最古老的文化,是一个以渔猎采集为生的队群社会,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海边的洞穴及岩荫,不知农耕,不会制陶,以敲击的方式制作石器。长滨文化的年代最早可以推到距今约3万年以上。长滨文化在台湾东海岸一直持续到距今5,000年前后忽然消失,而且与以后普遍发现于台湾全岛的各史前文化层之间,找不到可以连系的关系,也就是说,本岛的新石器时代,乃至金属器时代的文化,并不是从长滨文化逐步演变发展出来的。

八仙洞遗址遗物出自潮音、海雷、乾元及昆仑等海蚀洞穴底层,出土器物以石器为主,属砾石工业砍伐器传统,以石英石英岩、玉髓、燧石与铁石英等制成的小型刮削器刀形器等为主,石器类型以石片器占多数。此外,考古学家也发现各类形的小型尖器和骨针、骨尖器、骨鱼钩等日常工具与渔猎工具。同时并发现了火塘、鱼骨等生活遗留物。

从这些器物来推断,住在该遗址的人类,是将天然的石头打破,之后使用碎掉之石片的锋利边缘,用来担任切肉、割鱼、刮掉兽皮上的脂肪、砍树及削木头等工作。他们也会把动物的骨头削尖磨利,作成鱼叉与钓钩来捕鱼,或者用动物骨头做的针缝衣服。

在洞穴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层之上,经过一段长时间无人居住的空白地层之后,新石器时代晚期则开始拥有农业技术。它们不但使用精致磨制的石器和红陶器,同时也选择了这些洞穴作为他们的居所,而在洞穴里留下一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层。

新石器文化

林朝棨教授发现八仙洞的史前文化时,便注意到新石器文化层。然而对于遗址内的新石器一直缺乏进展。2008年臧振华进行调查发掘时,判断主要文物为麒麟文化,部分细蛇纹陶器可能属于富山文化

金属器文化

2008年臧振华进行发掘时,找到硬陶与琉璃珠等金属器时期文化,判断主要文物属于静浦文化

洞中寺庙

八仙洞因地灵人杰,曾有修道者于洞中建立寺庙奉祀神佛,全盛时期达十处,包括:

  • 灵岩洞:八仙洞第一洞,是最大的一洞,洞中有灵岩寺,日治时代时建寺,主祀观世音菩萨,另祀有西方三圣释迦牟尼善财龙女韦驮伽蓝等。
  • 观音洞:位于灵岩洞附近,奉祀观世音菩萨。
  • 地藏洞:同样位于灵岩洞附近,祀地藏菩萨
  • 潮音洞:八仙洞第二洞,寺庙规模最大的一洞,同样也是日治时期即已存在,主祀三宝佛,陪祀千手观音、韦驮伽蓝,属曹洞宗佛寺。
  • 永安洞:八仙洞第三洞,同样奉祀三宝佛与千手观音。
  • 海雷洞:八仙洞第四洞,建有弎仙庙,主祀孔明仙翁、袁天罡仙翁、华陀仙翁,陪祀观世音菩萨、土地公及洞神。
  • 乾元洞:八仙洞第五洞,主祀南极仙翁八仙,另祀有许多神祇。因庙体建于洞外,于1995年公地放领时取得土地产权。
  • 昆仑洞:八仙洞第七洞,海拔最高的一洞,设有简易神坛。
  • 水濂洞:八仙洞第十洞,位于潮音洞附近,有神桌奉祀神像。
  • 土地洞:八仙洞第十一洞,位于水濂洞旁,祭祀土地公。

由于八仙洞被划为国定遗址,台东县政府于数十年来陆续拆除洞中寺庙,并以占用国土为由收回灵岩洞和潮音洞,分别在2017年7月和11月完成强制拆除,今八仙洞内几乎已无任何宗教设施;而乾元洞因产权属私有,成了唯一幸存的寺庙。

相关条目

交通资料

客运:由台东搭往静浦的鼎东客运海线班车,在八仙洞下车。 车子:从台东市沿中华路北行,过中华大桥,接11号省道,经富冈、东河、成功至长滨,由长滨再行9.5公里可抵八仙洞,全程共约92.1公里。


参考文献

  1. ^ 卢太城. 神秘踏浪人 八仙洞祖先來自何方. 中央社. 2016-08-27 [2016-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8). 
  • 刘益昌主持,1996,埋藏的家园:细说东海岸的史前遗址 八仙洞,见台湾史前文化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化资讯站。[引用于2004年11月4日]。
  • 台东县马兰国民小学,2002,长滨文化 [online]。台东:台东县马兰国民小学。[引用于2004年11月4日]。
  • 叶美珍,nd,认识史前馆的教育资源:台湾史前史 [online]。台东: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引用于2004年10月13日]。
  • 八仙洞遗址 发现旧石器火塘, 自由时报, 2009-07-24
  • 臧正华主持,《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遗址调查研究报告(第一年)研究报告》(台东:台东县政府委托执行,2009)
  • 臧正华主持,《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遗址调查研究报告(第二年)研究报告》(台东:台东县政府委托执行,2011)
  • 臧正华主持,《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遗址调查研究报告(第三年)研究报告》(台东:台东县政府委托执行,2013)
  • 东台湾热门最佳去处,1999,户外生活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