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城武聖廟
红木埕武圣庙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台湾 880 澎湖县马公市朝阳里阳明路30号 | ||||||
宗教 | 台湾民间信仰 | ||||||
主神 | 关圣帝君 玄天上帝 注生娘娘 福德正神 文昌帝君 天上圣母 太岁星君 | ||||||
例祭 | 农历 六月廿四(关公圣诞) | ||||||
庙格 | 阖澎公庙 | ||||||
领导 | 重要人物:周于仁、吴奇勋、伊能嘉矩、吴克文、谢自南 | ||||||
开基 | 清朝 澎湖水师协副将尚宣 | ||||||
建立时间 | 清朝 康熙36年(1697年) | ||||||
地图 | |||||||
汉语名称 | |||||||
|
澎湖马公红木埕武圣庙,又称红毛城武圣庙、红木埕关帝庙、澎湖关帝庙、朝阳里关帝庙、关夫子庙、关圣庙或武忠庙,主祀关圣帝君,周于仁《澎湖纪略》收录澎湖四大古庙之一,亦属阖澎公庙性质的官庙。[1]
沿革
澎湖武圣庙确切的立庙年代无碑记可考[2],《澎湖纪略》仅载康熙23年(1684年)将澎湖收入版图之后所建[3],但《台湾县志》载康熙36年(1697年)由澎湖水师协副将尚宣兴建于澎湖天后宫西侧。[4]武圣庙最初设于妈宫澳协镇署西侧校场[2](今澎湖防卫司令部东侧),光绪元年(1875年)澎湖水师协副将吴奇勋迁建至红木埕[5](今北辰市场一带),即为今址。[1]
红木埕
根据伊能嘉矩的《台湾踏查日记》中纪录,红木埕为“红毛城”的讹音。[5]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寻求远东贸易据点攻占葡萄牙人盘据的澳门未果,雷尔生(Cornelis Reijersen)率舰队就近占领澎湖群岛。[6]天启四年(1624年)荷军撤离澎湖转往台湾之前,荷军在风柜尾蛇头山筑城,而明军为了与驱逐荷军,便在红木埕、瓦硐港建造碉堡或炮台,而红木埕高地处的城池建筑周围约一百二十丈。[a][7]当时玄武岩堆砌而成的城基,直到日治时代初期尚能窥见城迹之一二[5],但日治时代末期,城墙石块被挪去做防风墙之用,在关帝庙后方仅剩纵深八十米的城垣残存[8],现已不存。[9]
年表[1]
时历 | 公元 | 修建历史与备注 |
---|---|---|
康熙36年 | 1697年 | 澎湖水师协副将尚宣倡建武圣庙澎湖天后宫西侧。[4] |
乾隆31年 | 1766年 | 澎湖通判胡建伟率众捐资扩建。 |
乾隆56年 | 1791年 | 澎湖水师协副将黄象新率众捐资重修。[2] |
嘉庆21年 | 1816年 | 澎湖通判蒋镛率众劝捐修葺。 |
道光五年 | 1825年 | 澎湖通判蒋镛率众劝捐重修。 |
光绪元年 | 1875年 | 澎湖水师协副将吴奇勋鉴于原庙圯废,迁建武圣庙于今红木埕处,原址改建为兵房。 |
光绪11年 | 1885年 | 清法战争澎湖之役,庙身遭法军炮轰损毁。 |
光绪17年 | 1891年 | 澎湖水师镇总兵吴宏洛重建增修,并建半月池。 |
大正10年 | 1921年 | 信众奉请武圣庙文衡圣帝神像来台湾本岛轮祀;后信众于高雄市盐埕区兴建文武圣殿。[10] |
昭和12年 | 1937年 | 马公绅商发起重修,在此之前关帝庙庙务多由东甲北极殿兼管,后改由红毛城芸居民接管。 |
民国36年 | 1945年 | 国军进驻武圣庙。 |
民国62年 | 1973年 | 原庙损坏严重,整栋拆除,1971年由谢自南设计[11],改建为二层水泥式建筑,并增建钟鼓楼。 |
祭祀
例祭为农历六月廿四,关公圣诞千秋。
根据民间五行学说,关公乃武神(武财神),五行属火,八字命理喜用神为火者,适宜向关公祈求光明灯,填补不足。[12]
轶闻
澎湖地区除了“王爷”信仰昌盛之外,奉“关圣帝君”(或称“文衡圣帝”)为主神的庙宇也多达十六之数。[13]
关圣帝君信仰看似兴盛,但其实在日治时期(1895年-1945年)香火沉寂了许久。[1]
文物
- 武圣庙大钟:钟铭隐可见为乾隆40年(1775年)所制,推测为乾隆39年上任的澎湖水师副将林俊所献。[14]
- 亘古无双匾:道光15年(1835年),澎湖通判蒋镛、福建澎湖水师副总兵官詹功显仝立。
- 超群绝伦匾:光绪元年(1875年),尽先补用水师提督福建澎湖副总兵官健勇巴图鲁吴奇勋敬献。
- 配义与道匾:光绪元年(1875年),游击衔澎湖镇中军郁文胜、右营苏桂森仝敬献。
- 圆口三足石香炉: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桂月吉旦,澎湖协魏大斌。
- 大义昭垂匾:道光岁在辛丑季秋穀旦 (道光廿一年,1841年),钦差驻札澎湖督办海防军务兼会办全台防堵事宜⁄太子太保前任浙江水陆提督门二等子爵世袭⁄王得禄敬。
- 楹联:纪双抱(纪经才)立行书、吴克文(吴藻卿)立隶书、庄东立金文和楷书。
图辑
-
庙埕、半月池
-
圣旨牌
-
山门立面
-
西侧亭楼
-
正殿神明厅:关公像
-
三楼:吴克文隶书楹联
-
三楼:正殿神像
-
三楼:前殿匾额
-
武圣庙古钟
-
玉皇大帝敕令平安符
相关条目
注释
- ^ 翁佳音〈“荷兰时代台湾史”中的澎湖〉一文中表示:澎湖境内有许多民间讹传荷兰人盖城的传说,镇海、吉贝、马公市红木埕皆有红夷盖城的传闻,但实际上荷兰仅在风柜尾盖城,其他城砦(或炮台)等防御工事,皆为明朝军队所盖。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武聖廟.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17-03-13 [2018-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林豪. 《澎湖廳志稿》. 南投: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8: 54. ISBN 9570210427 (中文(台湾)).
- ^ 胡建伟,《澎湖纪略》:“澎湖关圣庙,乃康熙二十三年平台后所建,以主斯土之祀者也。”
- ^ 4.0 4.1 王礼. 《臺灣縣志》. 台北市: 远流. 2005 [1720]. ISBN 9789860012699 (中文(台湾)).
- ^ 5.0 5.1 5.2 伊能嘉矩. 《台灣踏查日記.下》. 译注:杨南郡 2012年(二版一刷). 台北市: 远流. : 510–514. ISBN 9789573268963 (中文(台湾)).
- ^ 骆芬美.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台北市: 时报. 2013: 41–50. ISBN 9789571357287 (中文(台湾)).
- ^ 翁, 佳音. 〈「荷蘭時代臺灣史」中的澎湖〉. 《澎湖研究-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辑》. 2002: 422 (中文(台湾)).
- ^ 〈红毛城址与武圣庙简介〉,澎湖县政府,制于中华民国68年6月(1979年)
- ^ 何, 孟兴. 《海中孤軍:明代澎湖兵防研究論文集》.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文化局. 2012. ISBN 9789860334593 (中文(台湾)).
- ^ 《澎湖庙在高雄市》 ( 澎湖县政府,民国94年12月 ),页38-39。
- ^ 许雪姬. 謝自南.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05 [2018-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中文(台湾)).
- ^ 太极易研馆. 八字喜用五行的開運法. 2012-04-17 [2019-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5) (中文(台湾)).
- ^ 關帝廟. 澎湖县合横国小. [2018-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 (中文(台湾)).
- ^ 陈英豪. 武聖廟大鐘.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18-05-17 [2018-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