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Boattoad/沙盒
戴潮春事件 | ||||||||
---|---|---|---|---|---|---|---|---|
平定戴潮春事件後,彰化縣官員敬獻予梧棲真武宮。 | ||||||||
| ||||||||
參戰方 | ||||||||
大清綠營軍 |
天地會 臺灣中部地主(漳州籍為主) | 民間練團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1862年在任: 丁曰健 林文察 曾玉明 曾元福 |
戴潮春(東王) 林日成(燕王) 陳弄(西王) 洪欉(南王) |
林占梅(竹塹) 鹿港郊商諸紳 羅冠英(東勢角) 林奠國(阿罩霧) 陳澄清(塗庫) | ||||||
※ 本條目文中所提及月份,悉是農曆。 |
戴潮春事件,或作戴萬生事件,民間俗稱萬生反(臺灣話:Bān-sing-huán),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也台灣歷時最久的民變,影響範圍北至大甲,南至嘉義,戰火遍布臺灣大半西部地區。[1][2]
戴潮春事件自同治元年(1862年)春爆發於彰化縣(今臺中市大墩地區[3]),起因乃官府取締天地會,不少會眾趁勢作亂,天地會首領戴潮春無力約束下屬,只好順應起事。除戴潮春之外,其他響應者包含各地具有武裝團練的地主或者股首逾三百六十名,其中以林日成、陳弄、洪欉最有勢力。[4][5]
同治二年(1864年)末,清軍林文察、丁曰健等主力官員率軍赴臺,翌年先後擒殺戴潮春、林日成,並持續收拾餘黨,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才告落幕。[2]
社會背景
人口壓力
臺灣自康熙23年(1684年)納入大清帝國版圖後,雖然屢次頒布移民臺灣的禁令,但施行下來成效頗有限,在康熙皇帝統治臺灣之初,全臺灣漢人估不足8萬[6]:191-236,但在乾隆朝(1736年-1795年)人口數量急增,約在1750年代之後,臺灣西部人口數已逼近200萬。[7]:58-59人口過剩的問題不只在臺灣浮現,在18、19世紀期間,更是整個大清帝國面臨的普世問題,人口增長但土地資源始終有限的狀況下,百姓只好離開原鄉,另覓發展。[8]:127-134
初時臺灣荒地多,尚得以接納大量移民來臺墾拓,不過,隨著人口持續增長,18至19世紀間陸續滋生其他社會問題[6]:191-236,在臺灣為了爭搶耕地、水源,出現難以計次的族群械鬥(原漢衝突、閩客械鬥、泉漳械鬥)[7]:63-67[9]:67,其他具代表性的尚有嘉慶朝的白蓮教之亂、道光朝的太平天國之亂,動亂原因皆摻有人口過剩的因素。[8]:162-167、174-178
吏治問題
早在19世紀上半葉的道光朝(1821年-1850年),曾任臺灣道員的徐宗幹便形容臺灣乃是「三年一大反,五年一大亂」之地,主要歸納出:「地理位置孤懸海外,上級監督不易」、「派駐官員不黯臺灣通行話,上下溝通困難」、「官員俸祿過低,容易收受賄賂」、「辦公經費匱乏,官員有心無力」,以上四項皆是造成臺灣當地吏治惡劣敗壞、政府權威旁落的原因。[10][11]:96
地方土豪
由於18、19世紀的台灣官民比例失衡、政府長期處於失能狀態,地方秩序常常維繫於地方豪強之上。所謂地方土豪,最初係有些人以相同籍貫或宗族力量為號召,不乏以訴諸武力解決各類爭端,有些宗族聘請遊俠等作打手,從事保衛家園或者直接的掠奪行為,久而久之形成一武裝集團,集團領導者多為地方土豪。[12]:96-103
由於這群土豪在地方上極具政治與經濟實力,幾乎取代地方官員的權威,地方土豪與地方政府關係十分微妙,有些官員厭惡地方土豪魚肉鄉里的習氣,有些則願意與地方土豪打好關係,但相對應土豪要擔負起維持區域和平或者抵禦外侮的任務。臺灣一些叛亂事件,不少肇因於地方不滿政府作為,導致土豪帶頭向政府作亂,而當有其他土豪勢力願意協助政府鎮壓叛亂地區,又可以獲得「正統」名號[12]:96-103,進而受封官銜、官職,或獲取土地、單項專賣等特權[9]。
地方土豪以一個同姓氏、同宗族的傾向十分常見,但也會結合不同的地方派系,據地與其他土豪勢力爭搶糧、米、地、水源,常常有流血衝突之情事。以臺灣中部地區為例,19世紀上半葉,被漢人氏族間相互仇殺的影響,大量平埔原住民就被迫遷徙、走避山區;在1830年代,原本盤據臺中盆地北緣的客家人也被趕往彰化縣東北角(約今東勢區)一帶,此區又淪落成漳州人、泉州人相互染指、武裝衝突的區域,地方豪族與豪族之間常懷有宿怨,不難想見。19世紀上半葉,臺中一帶具代表性的地方豪族有阿罩霧林家(林』定邦、林文察等)、北勢湳洪家(洪樣、洪欉等)、四張犁戴家(戴松江、戴潮春等)、四塊厝的林家、舊社的賴家等等。[12]:96-103、113、130
駐軍不足
康熙皇帝領有臺灣之初,因臺灣孤絕海外的地理特性,唯恐將領擁兵自重,多採三年一換的「班兵制度」,凡兵丁、將領、官員多從中國內地輪調,而不任用臺灣當地人士[13]:48,但後來因時勢所需,乾隆朝後漸漸招募臺勇入伍,卻始終懷著猜忌的態度。[14]:394-399
18世紀以後,臺灣人口數量日益上升,在1750年代西部人口約200萬[7]:58-59,雍正十年(1732年)戌守彰化縣以北的臺灣北路協,軍隊員額2400名、乾隆53年(1722年),調整營制,原北路分割成中路營(嘉義縣城)與原北路協,合計添兵1097名,臺灣北路協總額增為3497名,編制和兵力雖略有調整,但對比人口數量增幅,控制力增加有限。[14]:15-21
此外,當地方若有武裝械鬥衝突,政府多要求地方豪族出「團練」協助鎮壓,自嘉慶年間蔡牽事件後,透過民間自組「團練」、「聯境」參與城防、隨同營兵打戰的現象日益普遍[15]:172-175;而軍隊本身,則因待遇不佳、戰力低落之外,班兵時有聚賭鬥毆、騷擾民婦、強佔民舍之事,未免增添管理上的困擾,清廷對增加臺灣軍隊員額意願始終不高;清廷在臺軍事疲弱,也造成臺灣民亂頻繁、地方土豪趁勢作亂的契機。[14]:375-378[16]:214-226
近因
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軍隊侵擾浙江省,時任閩浙總督富察慶端乃上書朝廷,徵召臺勇協助剿匪,獲朝廷准允;咸豐11年(1861年)冬,朝廷募臺勇三千名赴往浙江助陣[3]:212,其中約兩千名臺勇皆是林文察、林文明自老家阿罩霧上谷地區招募而來[12]:116-117,其他在履任臺灣鎮總兵、臺灣北路協等職位的將領如曾玉明、曾元福等,亦在同一時期調往浙江、福建作戰[14]:396,臺灣中部一帶武裝勢力由是轉移。
戴潮春事件領導人戴潮春,祖籍漳州龍溪,自祖父戴神保以降,不僅是彰化縣四張犁一帶的地主,家境富裕,而且與官府關係良好,世佔臺灣北路協「稿識」一職。[4][5]臺灣北路協最高指揮官為「副將」,據守「北路協中營」,而中營即設於「彰化縣城」內。[14]:17-21戴潮春所擔任的「稿識」,亦稱「字識」,乃綠營的營務人員,由於軍中武人多不通文墨,需另請「稿識」做文書紀錄,協助兵馬錢糧移籍點交等工作。[14]:314-315
戴潮春兄長戴萬桂不憤自家田租被阿罩霧人(林文察家族)侵占,與張水(綽號五股水)合作,籌組「八卦會」(或土地公會、天地會),當時土匪盜賊四處流竄,立約村莊若有事,需相互馳援;當時戴潮春未免旁生事端,並未涉入八卦會會務。[4][5]根據《戴案記略》所述,彰化縣其他地方亦有類似結會的鄉里聯保組織,即泉州裔組成的「同安寮十二庄」,大總理陳慶安,以今福興鄉、埔鹽鄉一帶為據點。[5][17]
咸豐11年(1861年),原北路協副將曾玉明升任福建福寧鎮總兵,由夏汝賢補缺,戴潮春尚任職稿識,而該年冬季,彰化知縣高廷鏡下鄉出巡,不知何故,戴潮春逮捕一批土棍流氓獻予高廷鏡,此事令夏汝賢不愉。夏汝賢以戴潮春懷有不忠之心為由,向戴潮春索討賄款。戴潮春不從,被迫革職。戴潮春返回家鄉四張犁之後,兄長戴萬桂已離世,戴潮春遂以培養「團練」為名號,順勢承接「八卦會」業務,改組成「天地會」。因當時治安普遍不佳,地方秩序常維繫團練主持,不乏富戶挾資投效,使天地會眾人數激增,戴潮春家族從原本自有團練300名,至同治元年(1862年)間,天地會計香簿所載黨員已逾萬人。[4][5][16]
導火線
彰化知縣高廷鏡與戴潮春交好,高廷鏡在任時,常借重戴潮春之力,隨官捕盜,至同治元年(1862年)春,高廷鏡卸任,改由雷以鎮出任彰化知縣,雷以鎮初時仍倚重戴潮春各處捕盜,但此時戴潮春統御的天地會成員已然過多,未必盡聽戴潮春號令,從春季間漸趨失控,開始在彰化縣各處作亂。戴潮春天地會眾自稱「紅英兄弟」,叛軍遂以「紅旗」為幟。[4][5]
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初五,按察使臺灣道道員孔昭慈率六百名兵勇循例春巡,順道赴彰化剿亂,亦檄召時任淡水廳同知秋曰覲南下襄助平亂。[3]:280三月初九,孔昭慈入彰化縣城,拘殺土豪總理洪氏立威,卻不意大突寮庄(今溪湖鎮)陳弄見官兵武裝弛備,趁勢揭竿而起,不少村庄紛紛響應。[4][5]
事件過程
同治元年
林日成倒戈
淡水撫民同知秋曰覲素有善辦盜匪之威名,與署臺灣北路協副將林得成[a]、守備游紹芳同行率兵千餘,檄令四塊厝林日成率勇四百、阿罩霧林奠國率勇 600(一說 400)隨軍支援[b]。三月初九起,官軍在大墩、烏日、大里杙一帶與戴潮春黨羽會戰,清軍連戰皆捷,不意至三月十五日,官軍自烏日行軍至東大墩,林日成忽然倒戈,追殺林奠國,林奠國只得退守阿罩霧,官軍前後被截、遽失奧援,士氣大衰,署北路協副將林得成則被生擒,拘押在林日成營中。[4][5][3]:280
三月十七日,支撐兩日的秋曰覲則被近侍所弒,戴軍擊潰秋曰覲,南下攻打彰化縣城;而林日成則持續攻打阿罩霧的林奠國家族,直到四月仍久攻不下,方與戴軍會合。[4][5]
彰化陷落
三月十七起,戴潮春進攻彰化縣城。清軍僅有 300 守軍,先施火炮攻擊賊軍,略有斬獲,但戴潮春等盤據八卦山,居高臨下,極易洞察城中動態,清軍堅守兩日後,三月二十日戴軍透過內應入城,先與營兵巷戰,後擊敗清兵,順利佔領彰化縣城。戴軍身披紅巾為幟,自稱「紅英兄弟」,城內百姓便於家戶門口安放香案、身披紅布纏身,以示歸順。[4][5]
三月二十一,戴潮春入城,彰化陷落,臺灣道臺孔昭慈仰藥自盡,總計彰化縣城失守一役,清軍營兵林紹芳等戰死者97人,胥役黃彬等殉難者43人。[5]
鹿港、淡水戰事
三月下旬,彰化城破,不少官員競相逃往鹿港避難,戴潮春軍隊趁勝追擊,黃丕建、林大用兩次進攻皆功敗垂成,被鹿港聯庄保境的民練部隊擊退。四月,叛軍再次進攻鹿港,此次由埔心陳弄(陳啞狗)發動,亦是賴鹿港紳商結合三十五莊民兵之力逼退。五月十三日,福寧鎮總兵曾玉明率 600 人抵達鹿港,更穩固鹿港的防務。曾玉明原在浙閩一帶參與太平天國軍務,因其在臺有擔任過臺灣鎮總兵、臺灣北路協副將等經歷,因應臺灣戰事不休,被奉調至臺灣協防軍務。[5]
淡水廳大甲土豪王和尚聽聞彰化城破,也其黨羽莊柳、陳再添、王九螺等據地為王、豎旗反清,五月二十一日,署淡水同知張世英、陳緝熙,偕翁仔社義首羅冠英、林傳生隨軍出征,招降王和尚,順利奪回大甲土城。當時除王和尚據大甲作亂之外,中港(今苗栗縣竹南鎮)王江龍亦自立叛清,後被竹塹生員陳其英率勇拘殺;粵人李阿兩等亦帶匪掠劫,被商人杜喜率眾抵禦,退賊潰之。北路軍務軍費龐大,多賴新竹總理林願自安撫局抽取厘金,陳緝熙四處懇託竹塹富戶捐款,尚有不足額之處,則由竹塹鄉紳林占梅出資貼補。
嘉義、斗六門戰事
五月間,林日成放棄攻打阿罩霧,前往彰化縣城與戴潮春會晤,和戴潮春爭論功過損失。戴潮春所率天地會成員,附黨雖多,終究不過烏合之眾,不似林日成與陳弄(啞狗弄)所率之宗族部隊,身經百戰且軍容壯盛。戴潮春權衡之下,不甚甘願地讓出彰化縣城予林日成,自己則返回四張犁故鄉,又赴往南北投(今南投市、草屯鎮)、沙仔崙(今田中鎮)和水沙連等處,派送糧餉。[4]
清廷籌防
三月,臺灣道道員孔昭慈身死彰化縣城,時任臺灣府知府洪毓琛原已獲升漢黃德道道員一職,洪毓琛見臺灣紛亂,為安撫民心、整飭軍情,便自請留駐臺灣,改任臺灣道,於設臺灣府另設籌防局,並商借洋商十五萬兩,約以關稅款項抵還,資補軍用、穩定物價。
同治二年
同治三年
同治四年
主要戰役列表
年份 | 戰役地點 | 日期 | 攻方 | 守方 | 結果 | 備註 |
---|---|---|---|---|---|---|
同治元年
(1862年) |
東大墩 | 三月 |
|
|
|
|
|
|
|
||||
阿罩霧 | 三月至四月 |
|
|
|
||
彰化縣城 | 三月中 |
|
|
|
||
鹿港聯莊 | 三月至九月 |
|
|
|
||
大甲土城 | 五月 |
|
|
|
||
嘉義縣城 | ||||||
斗六門 | ||||||
民間武裝集團
反抗軍
首領 | 根據地 | 勢力範圍 | 下屬 | 封號 | 備註 |
---|---|---|---|---|---|
戴潮春 | 彰化縣捒東下堡四張犁街 (今臺中市北屯區) |
|
|
|
漳籍 |
林日成 | 彰化縣捒東下堡四塊厝庄 (今臺中市大雅區) |
|
|
|
漳籍 |
洪欉 | 彰化縣北投堡北投埔 (今南投縣草屯鎮) |
|
|
||
陳弄 (啞狗弄) |
彰化縣東螺西堡小埔心庄 (今彰化縣埔心鄉) |
|
其他響應股首
首領 | 根據地 | 勢力範圍 | 封號 | 備註 |
---|---|---|---|---|
陳在 | 梧棲港 | 今臺中市梧棲區 | 鎮港將軍 | 原縣城衙役 |
陳鮄 | 茄投莊 | 今臺中市龍井區 | 元帥 | |
何守 | 水師寮 | 今臺中市龍井區 | 掃北大將軍 | 泉籍 後降清 |
趙憨 (趙戇) |
茄投、大肚溪 | 今臺中市龍井區、大肚區 | 將軍 | |
陳梓生 | 茄投、大肚溪 | 今臺中市龍井區、大肚區 | 將軍 | |
陳狗母 | ||||
劉安 | ||||
陳番嬰 | 大肚溪 | 今臺中市大肚區 | 後降清 | |
林大用 | 中寮莊(泉籍) | 今彰化縣和美鎮 | 鎮北將軍 | 後降清 |
張三顯 | 張厝莊 | 今彰化縣社頭鄉 | 枋橋頭七十二莊總理[20] 後降清 | |
蕭金泉 | 關帝廳 | 今彰化縣永靖鄉 | 三元帥 | |
蔡通 | 牛罵頭 | 今臺中市清水區 | 西保元帥 | |
楊大旗 | 牛罵頭 | 今臺中市清水區 | ||
紀番仔朝 | 葫蘆墩 | 今臺中市豐原區 | 滿漢將軍 | |
張赤 | 南門外三十五莊 | 應為彰化縣城南門外 (今彰化縣彰化市) |
||
廖談 | 西螺 | 今雲林縣西螺鎮 | ||
廖有譽 | 涑東(堡) | 約舊臺中市 | ||
廖安然 | ||||
劉參筋 | 內山 | 中部山區 | ||
林海 | ||||
吳文鳳 | ||||
邱阿福 | 海峰崙(應為海豐崙) | 今彰化縣田尾鄉 | 將軍 | |
康江中 | 不詳 | 將軍 | ||
嚴辦 | 嘉義牛朝山 | 今嘉義縣民雄鄉 | 征南大將軍 | |
黃豬羔 | 柳仔林 | 今嘉義縣水上鄉 | 將軍 | |
呂仔梓 (呂梓) |
大崙庄 | 將軍 | 後降清 | |
呂梓妻 | 南靖厝 | 今嘉義縣水上鄉 | 戰死 | |
羅彭湖 | 南靖厝 | 戰死 | ||
葉新婦 | 南靖厝 | 元帥 | 戰死 | |
楊目丁 | 濁水溪 | 戰死 | ||
黃丁 (蘆鰻丁) |
鰻魚寮 | 大都督 | ||
許豐年 (許璉笨) |
廉厝溝 | 大總制 | 後降清 | |
賴阿矮 | 賴厝廍 | 今臺中市北區 | 先鋒 | |
朱登科 | 新港東 | 今臺南市後壁區新東里 | ||
羅豬羔 | 埤堵 | 今嘉義市湖內里 | ||
羅昌 | 湖仔內 | 今嘉義市湖內里 | ||
林忠厚 | 臺斗坑 | 今嘉義市東區中庄里 | ||
賴豬羔 | ||||
賴豬羔 | 大溪厝 | 今嘉義市西區大溪里 | ||
何錢鼠 | 青埔莊 | 今嘉義縣民雄鄉 | ||
何萬基 | ||||
黃豬 | 水堀頭 | 今臺中市西屯區 | ||
黃番仔 | 八掌溪 | |||
宋田市 | 覆鼎金 | 今嘉義縣民雄鄉北斗村 | ||
張竅喙 | 石榴班 | 今雲林縣斗六市 | 後降清 | |
張公毅 | ||||
許夏老 | 南路岡山 | 金高雄市岡山區 | ||
劉來成 | ||||
陳蓋 | 蕭壟庄 | 今臺南市佳里區 | ||
楊毛 | ||||
王九螺 | 淡水廳大甲 | 今臺中市大甲區 | 後降清 | |
王和尚 | 後降清 | |||
陳再添 | ||||
王江龍 | ||||
莊柳 | ||||
李阿兩 | 淡水廳 | 粵籍 | ||
鍾阿桂 | ||||
楊貢 | 淡水廳新莊街 | 今新北市新莊區 | ||
吳牆 | 店仔口 | 今臺南市白河區 | 後降清 | |
註:光清代彰化一縣,有名號股首響應戴潮春者有三百六十餘人,下屬僕人難以計數。 |
義勇軍
首領 | 根據地 | 勢力範圍 | 備註 | |
---|---|---|---|---|
林占梅 | 淡水廳竹北一堡竹塹城 | 今新竹市 | 泉州同安籍 | |
羅冠英 | 彰化縣捒東上堡東勢角庄 | 今台中市東勢區 | 廣東潮州籍 (客家人) | |
林奠國 | 彰化縣貓羅堡阿罩霧庄 | 今台中市霧峰區 | 漳州籍 霧峰林家頂厝系 | |
陳澄清 | 嘉義縣大坵田堡塗庫庄 | 今雲林縣土庫鎮 | ||
鹿港聯庄 | 施九挺 | 彰化縣馬芝堡鹿港街 | 今彰化縣鹿港鎮 | 泉州籍 |
蔡德芳 | 舉人 | |||
蔡廷元 | 貢生 | |||
陳慶昌 | 富戶 | |||
施家 | 郊商家族 | |||
許家 | ||||
黃家 |
參與職官列表
文官系統
姓名 | 籍貫 | 任期 | 原職* | 備註 | 來源 |
---|---|---|---|---|---|
閩浙總督 | |||||
覺羅耆齡 | 正黃旗 | 同治元年至二年 (1862年-1863年) |
農曆四月改任福建福州將軍。 | [3]:382-385 | |
左宗棠 | 湖南湘陰 | 同治二年至五年 (1863年-1866年) |
浙江巡撫 | 農曆四月接任總督,兼署浙江巡撫。 | [3]:379、423 |
福建巡撫 | |||||
徐宗幹 | 江蘇通州 | 同治元年至五年 (1862年-1866年) |
|||
福建臺灣道(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 |||||
孔昭慈 | 山東曲阜 | 咸豐八年至同治元年 (1858年-1862年) |
同治元年(1862年), 戴潮春攻陷彰化縣城,兵敗自殺。 |
||
洪毓琛 | 河北臨西 | 同治元年至二年農曆六月 (1862年-1863年) |
台灣府知府 | 原台灣府知府升任,任內病卒。 | [3]:428-429 |
陳懋烈 | 湖北省 | 同治二年農曆六月至十月 (1863年) |
台灣府知府 | 護理。 | [3]:428-429 |
丁曰健 | 安徽懷寧 | 同治二年農曆十月至同治五年 (1863年-1866年) |
福建布政司使 | ||
臺灣府知府 | |||||
彰化縣知縣 | |||||
雷以鎮 | |||||
凌定國 | |||||
淡水撫民同知 | |||||
秋曰覲 | 浙江山陰 | ||||
張世英 | 浙江山陰 | 候補通判 | 署理。 | ||
鄭元傑 | 浙江 | ||||
※ 原職以事件爆發的同治元年(1862年)間,所擔任的官職論。 |
武官綠營系統
姓名 | 籍貫 | 任期 | 原職* | 備註 | 來源 |
---|---|---|---|---|---|
福建陸路提督 | |||||
石棟 | 咸豐九年至同治二年 (1859年-1863年) |
浙江象山協副將 | 護理。 | [3]:423-424 | |
林文察 | 臺灣彰化 | 同治二年至三年 (1863年-1866年) |
福建儘先補用副將(1862年) 四川建昌鎮總兵(1863年,未赴任) 福建福寧鎮總兵(1863年,補曾玉明缺) |
同治二年(1863年)秋, 領「提督銜署理福建陸路提督」來台平亂。 |
[16][3]:497 |
福建水師提督 | |||||
吳鴻源 | 泉州同安 | 福建閩安水師協副將[3]:285 | 署理。 | ||
曾元福 | 泉州晉江 | 同治元年] (1862年) |
臺灣北路協副將 | 署理。 | |
臺灣鎮總兵官 | |||||
林向榮 | 福建省 | 咸豐七年至同治元年 (1857年-1862年) |
同治元年(1862年)九月,戰死斗六門。 | ||
曾元福 | 泉州晉江 | 同治元年
(1862年) |
臺灣北路協副將 | 署理。 | |
曾玉明 | 泉州晉江 | 同治元年 (1862年) |
福建福寧鎮總兵 | 自福寧調任。 | |
曾元福 | 同治三年至五年 (1864年-1866年) |
||||
臺灣北路協副將 | |||||
夏汝賢 | |||||
林得成 | |||||
湯德陞 | 嘉義營參將(北路協左營) | ||||
曾元福 | 泉州晉江 | 同治六年至十年 (1867年-1871年) |
臺灣北路協副將 | ||
臺灣水師協副將(安平水師協) | |||||
王國忠 | 臺灣嘉義 | 同治元年(1862年)九月,戰死斗六門。 | |||
李朝安 | 福建 | 同治二年 (1863年) |
|||
葉晞暘 | 泉州同安 | 同治二年至三年 (1863年-1864年) |
|||
陳啟祥 | 福建 | 同治三年至四年 (1864年-1865年) |
|||
澎湖水師協副將 | |||||
陳國銓 | 福建 | 同治元年 (1862年) |
同治元年(1862年)九月,戰死斗六門。 | ||
陳國維 | 署理。 | ||||
劉文珍 | 同治三年至五年 (1864年-1866年) |
||||
※ 原職以事件爆發的同治元年(1862年)間,所擔任的官職論。 |
爭功風波
影響
霧峰林家
衍生文獻
相關條目
注釋
- ^ 《東瀛紀事》、《臺灣通史》並未交代臺灣北路協副將何時改由林得成接替夏汝賢;僅有《戴案紀略》曾雲「夏汝賢戰死後,由林得成代為署理。」
《戴案紀略》此說頗有矛盾,首先不論《東瀛紀事》、《戴案紀略》和《臺灣通史》咸曾提及,夏汝賢乃三月二十日、彰化城破之日方死,而林得成早於三月十七日以「臺灣北路協副將」身份,隨同秋曰覲於烏日庄作戰;且《東瀛紀事》與《臺灣通史》皆明確提及,戴潮春率軍攻破彰化縣城之時,夏汝賢身份已是「前任副將」,所以《戴案紀略》中,夏汝賢戰死之後,林得成才接任「北路協副將」一說應是訛誤。
又根據閩浙總督慶端上奏同治元年六月的〈為奏明彰化淪陷賊匪分股竄擾我軍兼施防剿迭獲勝仗之情形事〉一摺中,不僅明言林得成官職為「署北路協副將」,也提及夏汝賢以「嘉義營參將」身份,協助臺灣道員孔昭慈守城;故可推斷林得成接掌「北路協副將」原因,非是因夏汝賢戰死,而是因夏汝賢早先被降職。 - ^ 林豪《東瀛紀事》載林奠國率勇數量為 600,但蔡清筠《戴案記略》則為 400 之數。
- ^ 洪欉在《東瀛紀事》中作「北王」、《戴案紀略》則作「南王」;以地理位置而言,洪欉稱「南王」較符合地理分布。
參考資料
- ^ 連慧珠. 《「萬生反」:十九世紀後期台灣民間文化之歷史觀察》. 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台中市). 19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7) (中文(臺灣)).
- ^ 2.0 2.1 許毓良. 〈戴潮春事件〉.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2) (中文(臺灣)).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 《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肆輯.第六十五冊.清咸豐十一年二月至清同治二年十月》. 臺南市: 遠流. 2008. ISBN 9789860152319 (中文(臺灣)).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林豪. 《東瀛紀事》. 南投市: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7. ISBN 9570092211 (中文(臺灣)).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蔡青筠 (編). 《吳德功先生全集-戴案紀略·施案紀略·讓台記·觀光日記·彰化節孝冊》. 南投市: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2. ISBN 9789570009408 (中文(臺灣)).
- ^ 6.0 6.1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 《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譯者:林偉盛、張隆志、林文凱、蔡耀緯. 臺北市: 臺大出版中心. 2016 [2002]. ISBN 9789863501572 (中文(臺灣)).
- ^ 7.0 7.1 7.2 戴寶村. 〈移民臺灣:臺灣移民史的考察〉,《臺灣史十二講》.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6. ISBN 9789860085020 (中文(臺灣)).
- ^ 8.0 8.1 岡本隆司. 《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 5:中國的形成》 [シリーズ 中國の歴史 ⑤ 「「中國」の形成 現代への展望」]. 譯者:郭凡嘉. 台北市: 聯經. 2021 [2020]. ISBN 9789570860535 (中文(臺灣)).
- ^ 9.0 9.1 許文雄. 《臺灣歷史與文化(四)》. 台北縣: 稻鄉. 2000. ISBN 9579628718 (中文(臺灣)).
- ^ 林孟欣. 〈「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是臺灣的歷史宿命嗎?〉.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7-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中文(臺灣)).
- ^ 戴寶村. 《臺灣政治史》. 台北市: 五南. 2006. ISBN 9571143537 (中文(臺灣)).
- ^ 12.0 12.1 12.2 12.3 喬安娜·麥斯基爾(Johanna Margarete Menzel Meskill). 《霧峰宮保第:林文察家族拓荒史 1729-1895》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 由王淑琤翻譯. 台北市: 蒼璧. 2021 [1986]. ISBN 9789860682502 (中文(臺灣)).
- ^ 黃驗; 黃裕元. 《臺灣歷史地圖》. 臺北市: 遠流. 2015. ISBN 9789860475227 (中文(臺灣)).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許雪姬. 《清代臺灣的綠營》 "The Green Standard in Taiwan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54. 台北市: 聯經. 2015 [1987]. ISBN 9789860459562 (中文(臺灣)).
- ^ 吳建昇. 《驚濤戰府城:海賊王蔡牽在臺南》. 臺北市: 蔚藍文化. 2021. ISBN 9789865504311 (中文(臺灣)).
- ^ 16.0 16.1 16.2 連橫. 《臺灣通史》. 臺北市: 五南. 2017. ISBN 9789571191300 (中文(臺灣)).
- ^ 〈福安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3) (中文(臺灣)).
- ^ 蔡培慧; 陳怡慧; 陸傳傑 (編). 《台灣地名事典》 二版一刷. 新北市: 遠足文化. 2018. ISBN 9789578630918 (中文(臺灣)).
- ^ 林豪. 《東瀛紀事—戴潮春事件:清代臺灣三大民變之一 》. 改寫:黃育智 Tony. 台北市: 南港山文史工作室. 2018 (中文(臺灣)).
- ^ 〈社頭張厝村百姓公廟〉. 國家文化記憶庫.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3)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