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外來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外來者馬來語Pendatang asing, orang pendatang, pendatang)是一個馬來語短語,原本字面的意思是指「外國人」或「外來移民」。這個詞語被用來指代外國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但已被馬來民族主義政客用作貶低非土著馬來西亞人差別用語

差別用語

馬來西亞政治背景之下,「外來者」一詞通常被用作對非土著的華人印度人種族歧視語

馬來亞獨立以前

1950年代初期,檳城有活躍的海峽華人分離運動,鼓動反對馬來人至上主義

馬來亞獨立以前,海峽殖民地華人開始積極的參與地方政治,尤其是在檳城有活躍的華人分離運動。與馬來人相比起來,他們更認同英國人,尤其對被稱為「pendatang asing」感到憤怒。他們既不認同馬來民族團結組織(巫統),也不信任馬來亞華人公會(馬華公會),認為巫統和馬來極端分子有意擴大馬來人特權,並限制華人的權利,但馬華公會太過「自私」,無法依靠馬華公會保護華人利益。[1]

1940年代末,他們已經表達出憤怒,當時政府提議修改《流放條例》,意圖放逐「捲入暴力行為」的馬來亞人[2],即將海峽殖民地出生者放逐到他們祖先的故鄉。對於大多數土生土長的海峽華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反感的提議。

他們也對海峽殖民地與馬來亞的合併感到不安,對他們想像中的「巫來由人的馬來亞」沒有歸屬感,在那裡他們不被視為「bumiputra」。一位海峽華人領袖憤怒地宣稱:「我可以說比今天生活在這裡的99%馬來人,更像『檳城原住民』(Anak Pulau Pinang)。」[3] 然而,由於政府堅決拒絕檳城脫離聯邦的想法,分離運動最終逐漸平息。[4]

馬來亞獨立之後

「外來者」一詞具有強烈的隱含意義,常用於激烈的政治場合。例如,1969年發生的513事件,官方解釋是馬來人與華人互相侮辱,引起的一起種族衝突事件。

1986年11月,以馬華公會署理總會長李金獅英語Lee Kim Sai為首的雪蘭莪州聯委會,在年度代表大會上通過一項決議案,該項決議指出「馬來西亞的三大民族都是來自其他國家,因此沒有任何一民族可稱他族為移民,及自稱土生民族。」[5][6] 這被保守的馬來人群體解釋為挑戰馬來人的土著地位,並引致巫統成員呼籲解除李金獅的職務。[7] 最終雙方達成妥協,「pendatang」一詞不會被用來描述任何族群,馬來人的土著地位也不會受到質疑。在此期間,親華人組織與巫統經常互相侮辱對方,尤其是巫統青年團領袖納吉·阿都拉薩。1987年,吉隆坡甘榜峇魯的一次政治集會,懸掛的橫幅上寫著「撤銷那些反對馬來統治者的公民身份」、「513已經開始」、「用華人的鮮血清洗馬來短劍」。[8]

2004年幾乎爆發緊張局勢,當時提議開放10%學生名額給非土著和外國學生,入讀僅限土著學生的瑪拉工藝大學,馬來媒體評論是「外來者對馬來人權利的大膽挑戰」。[9]

對其適當性的爭論

反對派媒體認為,使用「pendatang asing」這類短語的民族主義者,普遍以此證實他們認為非馬來裔被視為馬來西亞二等公民的信念;同時,使用「pendatang asing」是不恰當的貶義詞,因為幾乎所有馬來西亞君主首相都有來自馬來亞半島之外的祖先血統。[10][11][12]

非法移民

自1980年代馬來西亞首次經歷經濟擴張以來,已經見證來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緬甸等許多鄰國的大量移民和外國人湧入;最近,馬來西亞成為許多正在尋找工作的孟加拉人英語Bangladeshis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的目的地。雖然許多人合法進入馬來西亞,但馬來西亞的勞動力短缺鼓勵許多雇主聘請非法移民。

另見

參考資料

  1. ^ Sopiee, Mohamed Noordin (1976). From Malayan Union to Singapore Separation: Political Unification in the Malaysia Region 1945 – 65, pp. 77 – 78. Penerbit Universiti Malaya. No ISBN available.
  2. ^ Drohan, Brian (2006). "An integrated approach: British political-military strategy in the Malayan emergency"[失效連結]. Retrieved 11 April 2006.
  3. ^ Sopiee, pp. 61 – 62.
  4. ^ Sopiee, p. 69.
  5. ^ Lee Kam Hing. The Bumiputera Policy: Chinese Views and Perspective (PDF). Kajian Malaysia. 2003, XXI (l&2) [2023-05-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30). 
  6. ^ 歷史專家:寄居論不成立 華巫裔都是外來者. 光明日報. 2008-09-05 [202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5). 
  7. ^ Sack Kim Sai, UMNO Youth tells govt. New Straits Times. 18 October 1987 [27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4). 
  8. ^ Lim, Kit Siang (2000). "GPMS' extremist demands - a prelude to escalation of ethnic tensions to justify another Operation Lalang mass crackdown to shore up Mahathir and UMNO’s tottering position?"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3 February 2007.. Retrieved 21 December 2005.
  9. ^ Ooi, Jeff (2004). "UiTM and 'Malay Agenda'"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 January 2006.. Retrieved 29 January 2006.
  10. ^ Pillai, M.G.G. (2005). "The Japanese won us our Merdeka"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9 May 2011.. Retrieved 8 February 2006.
  11. ^ Pillai, M.G.G. (2005). "The vigilante bigot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7 May 2005.. Malaysiakini.
  12. ^ 古納瑟卡蘭. 我是外来者 但我以此为荣. 當今大馬. Oct 13, 2017 [202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