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紐爾·列維納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伊曼紐爾·列維納斯
出生1月12日1906年儒略曆1905年12月30日]
俄羅斯帝國維爾納省考那斯
逝世1995年12月25日 (aged 89)
 法國巴黎
國籍 法國
時代20世紀哲學
地區西方哲學
學派歐陸哲學
主要領域
存在現象學塔木德倫理學本體論
著名思想
「他者」、臉孔理論

伊曼紐爾·列維納斯(法語:Emmanuel Lévinas法語:[emanɥɛl ləvinas],1906年1月12日—1995年12月25日),當代猶太裔法國哲學家,出生於今日的立陶宛共和國,在1928年於弗萊堡大學跟隨胡塞爾研究現象學。他對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有深入的研究,其著作可以說是對海德格的一種批判與延續。列維納斯認為,胡塞爾的現象學與海德格的存有哲學的盲點在於,其整體的思想結構都關注在「存有者」通往「存有」的存有論途徑上,他則是逆向思考,思索「存有」如何到「存有者」,並且堅稱存有者須將優先性交還給「他者」。

生平

從立陶宛到法國

列維納斯,又譯作萊維納斯,1905年12月30日(此為俄國當時所用的儒略曆,即公曆1906年1月12日)生於立陶宛考那斯。幼年在立陶宛接受過傳統的猶太教育。二戰後,師從神秘的猶太導師喬查尼先生研習《塔木德經》(猶太教法典)。直到生命的後期列維納斯才承認舒沙泥對其學術影響的重要性。

列維納斯於1924年進入法國亞爾薩斯的史特拉斯堡大學。起初興趣在古典學、社會學心理學,而後轉向哲學。其哲學興趣源自於就讀猶太高中時所閱讀的俄國文學,如普希金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列維納斯重心轉移之後,尤其對胡塞爾柏格森的學說感到興趣。1926年,列維納斯遇見了他一生的學術夥伴——法國哲學家、文學家莫里斯·布朗肖。他們倆彼此交換自己的思想,列維納斯介紹俄國的文學作品給布朗肖,而布朗肖則介紹普魯斯特以及法國詩人保羅·瓦勒里的作品給列維納斯。他們一生始終都是親密的朋友,在二戰期間,布朗肖曾協助列維納斯的妻子逃離巴黎。1928年他轉去弗萊堡大學跟隨胡塞爾研習現象學,後來在胡塞爾的建議之下,列維納斯繼續留在弗萊堡與胡塞爾指定的繼承人海德格爾學習。於是列維納斯成為最先關注海德格爾與胡塞爾的法國知識分子,並翻譯了胡塞爾的著作《笛卡爾的沉思》(與其史特拉斯堡的同學Gabrielle Pfeiffer女士合譯),其後也將他們的思想引介到自己的哲學之中,例如《胡塞爾現象學中的直觀理論》、《實體與存在》等。

刊發於紐約時報的列維納斯訃告提到,他對自己付之於海德格爾的熱情表示遺憾,因為後者與納粹關係緊密。甚至在一次公開的演講中列維納斯提到,人們應該以寬恕之心對待德國人所犯下的罪行,但海德格爾不應被寬恕。

博士畢業後,列維納斯到巴黎的一所私立猶太中學,後進入高等教育體系。他先於1961年在普瓦提埃大學教書,後於1973年來到索邦大學(巴黎第四大學),直到1979年退休。他也是瑞士弗萊堡大學的兼職教授,並於1989年榮獲巴爾扎恩哲學獎。

列維納斯於50年代進入法國知識分子的思想前沿,他的觀念基於「它者的規範」或按他自己的話講「規範為哲學第一本位」。對於列維納斯來講,它者是不可知的,並且無法凝練出基於自我的客觀規律,因為這只會囿於傳統的形上學觀念(這被列看做是本體存在論)。他更傾向於把哲學看作是「愛的智慧」而非傳統希臘語中的「智慧之愛」。這樣,規範成為獨立於主觀的實體,成為凌駕於主體的民族責任;繼而這種責任超越了客體對真實之探索的意義本身。

德國現象學的發現

戰爭的經歷

上帝與猶太人大屠殺

哲學

主要著作

  • 《胡塞爾哲學中的直觀理論》
  • 《從存在到存在者》
  • 《和胡塞爾、海德格爾一起發現存在》、《整體與無限:論外在性》、《別樣於存在或超過本質之處》、《倫理與無限》
  • 《塔木德四講》
  • 《上帝·死亡和時間》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