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上海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人
总人口
约 20,000,000人
分布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18,580,000人
语言
本地母语为上海话,属汉语吴语方言,亦通行普通话,小部分其他中国方言人群圈、外国语人群圈
宗教信仰
汉传佛教道教天主教新教
相关族群
吴越民系

上海人的概念存在仅百年左右。由于现代上海地区的三分之二是最近的两千年才逐渐成陆,而其余早先成陆的地区也饱受海侵与洪水,几度荒无人烟,所以如今上海的居民追根溯源,基本上都是不同时期的移民。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邻近的江苏浙江地区。上海地区的方言是上海话,属于江南吴语的一种。

来源与形成

长久以来,上海地区的上古居民被认为是吴越人的一支。但最近的遗传学研究发现,现代上海市区人约45%的遗传成分以及上海郊区人约30%的遗传成分是来自于当时北方黄河流域居民[1],而曾经的原住民——吴越人则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中国现存的吴越遗传成分以上海南郊和浙江居多,而上海市区、嘉定区宝山区浦东新区崇明县等较晚成陆的北部地区吴越人所占的人口比例则有所降低。吴越人是周朝以来分布在长江以南吴国(今江苏江西)和越国(今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一个部落,其源头可追溯至马家浜文化甚至是浙江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先民。西周时期太伯奔吴建立吴国,后又先后被越国楚国征服,楚国时为春申君的封地,因而上海又简称“申”。在晋朝衣冠南渡[2]两宋之间[3]等时期,都曾有中原人大规模移民江南。在南宋时,设立了上海镇[4]元朝时设立了上海县[5],近代以来逐渐成为一个大都市。1950年代,上海市周边郊县划入上海市,之后其中的大多数的郊县改为区或新区[6]

上海相关人物

文化界

文学界:李伯元(武进籍)、曾朴陈独秀鲁迅瞿秋白储安平茅盾巴金史量才王元化王造时、芦芒、吴强王安忆、叶辛、陆星儿叶永烈程乃珊陈伯吹施蛰存赵超构陆谷孙曹禺胡适蔡元培柔石邹韬奋陶行知黄炎培郭沫若卞之琳、周子亚、宗白华吴晗季羡林柳无忌马寅初梁实秋冯友兰傅雷费孝通朱自清钱锺书叶圣陶等。

戏剧界:汪笑侬梅兰芳周信芳尚长荣、蔡正仁、岳美缇、梁谷音、李炳淑、评弹三杰、马莉莉焦晃王汝刚茅善玉袁雪芬傅全香等。

影视界:王家卫赵丹谢晋孙道临邢慧陈冲宁静潘虹张瑞芳秦怡奚美娟、蓝苹(江青)、于伶白杨黄佐临周璇阮玲玉严顺开章金莱等。   

歌舞界:陈燮阳黄豆豆廖昌永、陈传熙、舒巧、辛丽丽、杜聪、周洁、毛阿敏等。   

音乐界:聂耳贺绿汀周小燕朱践耳薛之谦等。

政界

宋氏三姐妹

明代内阁首辅徐阶,内阁次辅徐光启及其学生、炮兵专家孙元化,少年诗人、抗英烈夏完淳。近代,孙中山长期居住在上海。国民政府时期的四大家族核心人物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陈立夫陈果夫或生于上海或成长于上海。中国共产党早期曾长期将中央机关设在上海,成为大批共产党员活跃的地区。民国著名的政界人物,后转任台湾省主席吴国桢曾于抗战结束担任上海市市长直至解放军进入上海前夕。1949年以后,中共经济战线领导人陈云是上海青浦人。上海曾是“四人帮”之一王洪文的主要基地。陈毅汪道涵江泽民习近平朱镕基吴邦国曾庆红黄菊陈良宇俞正声韩正李强李希陈吉宁徐匡迪孟建柱陈至立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担任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或其副职。李鹏乔石出生于上海,胡锦涛温家宝的女婿均为上海人。香港回归后的首任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亦为上海人。

科学界

黄道婆明末西学农学学者徐光启即为上海人。此外还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高锟遗传学家谈家桢,显微外科专家陈中伟张涤生,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陈竺,传染病学专家张文宏等。

美术界

任伯年钱慧安吴昌硕刘海粟张大千林风眠王一亭(王震)、朱屺瞻、杨可扬、谢稚柳张乐平、朱宣咸、胡一川程十发、庞薰琴、郑野夫、陈铁耕、陈烟桥、沃渣、马达、力群、江丰、黄新波、李桦、王琦、余白墅、王麦秆、黄永玉、邵克萍、汪刃锋、陈逸飞陈丹青、赵延年、荒烟、沈柔坚、沈鸿根、沈尹默陆俨少、黄丕谟、施大畏李磊、许德民、韩天衡等。

体育界

上海体育资源较为丰富。田径界的有亚洲第一位男子田径世界纪录创造者、跳高运动员朱建华;110米栏原世界纪录保持者刘翔及其教练孙海平游泳冠军庄泳杨文意乐靖宜沈坚强刘子歌等;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排球运动员沈富麟、汪嘉伟沈琼汤淼等;乒乓球运动员后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王励勤等;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徐根宝范志毅孙雯谢晖孙祥等;跳水运动员吴敏霞火亮中国象棋数届全国冠军胡荣华围棋冠军常昊等。

流行文化的上海人

日本漫画《中华一番》的唐三杰(阿Q)是上海龙镇酒家的少东。

上海人的类型

广义上,在上海市的行政区域内定居或出生并取得户口的人都称为上海人。而上海人亦可细分为包括本地人、郊区人、老移民在内的“老上海人”以及或被称作“新上海人”的新移民。

本地人

上海人中所说的“本地人”,有不同说法。上海地方史学者薛理勇和上海话学者钱乃荣认为本地人指的是祖籍为清末民初时的上海县的居民。祖籍非上海县的人不能算作本地人。人类和遗传学专家和一些网友则认为上海本地人是上海郊区人[7]

郊区人

上海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埠形成重要的国际性都市,继而从江苏省分离出来,最后设立一级行政区直辖市)的这段历史有一百多年,但今天上海市除九个市中心区以外的各个新区、郊区、县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代开始才逐渐从江苏省划归上海市的,此前它们都是江苏省的县。于是这些上海人习惯上被称作“郊区人”。相对于市区上海人主要是由过去的移民形成,人口成分变动大,郊区的上海人则基本是原本隶属于江苏省松江地区、苏州地区和南通地区人,人口变动较小。在上海郊区,通常称上海市区为上海。因此,有时他们认同自己“上海市人”的身份,但不认同自己的“上海人”身份。这一情况在远郊的金山、奉贤、南汇、崇明等地尤为明显。 各个郊县划归上海市的历史过程为:

  1. 江苏省松江专区的嘉定、宝山、上海3县划归上海市(国务院1958年1月14日批准)[6]
  2. 撤销江苏省松江专区,下辖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6县并入苏州专区(国务院1958年3月26日批准)[6]
  3. 江苏省川沙县横沙乡,划归上海市宝山县[8]
  4. 江苏省苏州专区的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6个县,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划归上海市(1958年11月21日第82次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

老移民

上海开埠后,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世居于此的本地人。他们来自于中国各地,但是其中来自江苏浙江两省者占到80%以上,占据绝对优势。这些移民大致上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来自浙江省江苏南部的吴语区,其中一般又按照清代府属细分为宁波人、绍兴人、苏州人等。他们构成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居民的主体,其中尤以宁波籍为最多;另一部分来自江苏江淮官话区,被前者称为江北人,传统上大多聚居于苏州河以北西北部的闸北普陀;也有不少人住在城市东北部的杨浦虹口,与来自浙江宁波等地的移民杂居。老城厢南市等区域也有部分苏北移民迁入。上海现有16区,其中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为传统中心城区。据来自以上各地区的移民数量均为数甚多,各自约在数十万至百万人以上不等。总体而言,来自吴语区移民经济社会地位高于江淮官话区移民,传统上优越感较强,后者常感受到歧视。[9]

来自其他各省的移民数量相对较少,其中较为重要者系来自广东省的移民,到1949年底,上海有广东人119,178人,其中香山人估计为3.5万。他们相对集中的区域,为老上海的虹口、新成、静安寺嵩山等区,在今虹口黄浦卢湾静安等区域内,都是上海的黄金地段[10]

据1950年1月的统计,祖籍上海的占上海总人口的15%,非上海籍占85%。[11]今日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的大都是这些移民,是“上海人”的核心主体。

上海大规模的移民最初源于太平天国战争时期。1860年代初太平军大规模进攻地区,造成大批难民躲入有外国势力保护的租界,直接造就了租界的繁荣,并为日后源源不断地吸引移民奠定了基础。近代上海行政格局为一市三治,政府对社会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各地移民的同乡组织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移民的地域特征相当显著,广东人宁波人、苏北人是最为重要的三大群体,而广东人中又以香山人最为突出[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海市的人口迁出量甚大,但流入量则大为减少,现代上海人的群体逐渐稳定下来。这一情况直到1990年前后才被改变。

新移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代上海开发浦东以来,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纷纷来到上海工作、生活。他(她)们中定居下来的自诩为“新上海人”。新移民和外来人员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上海户口

新老移民的冲突,基本存在于民间,在网络较为激烈[12]。这种冲突一般被官方媒体刻意忽视淡化。

比较著名的冲突地点,如上海本地论坛“宽带山”中,以“硬盘”或“yp”作为外地人的贬称[13](因关于外地人的讨论被论坛屏蔽,而“西部数据”这个硬盘厂商的缩写“WD”和“外地”拼音首字母相同)。在矛盾激化后,该论坛时常有网民鼓吹各类老上海人联合起来抵抗“新移民”和外地来沪人员。

移居外地的上海人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有不少上海人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等地,或移居香港[14]。抗战初期,从上海迁出的民间工厂达146家[15]

1949年,有众多的上海人离开大陆,移居香港台湾美国等地。而上海人最初移居香港则以北角较集中,故称“小上海”。[16]

1949年以后,也有大批上海人陆续随工厂内迁。

社会与文化

在科学素养方面,依据《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 (2007-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在按照城市出生地划分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上海人比例最高(占总数12%强),人数亦最多(229人)[17]。另依据201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公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之调查结果,联合体综合素质位居全球第一,不仅如此,在PISA的全部三项分项指标: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考评中,四地学生均排在第一位。[18]依据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在2015年11月发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上海人体质达标率达到97.1%,体质综合指数高达107.91,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19]

对上海人的偏见

一些上海以外的民众认为上海人精明小气、[20]上海女人妖娆妩媚、上海男人缺乏血性、上海人政治冷漠等等。[21]然而,上海人认为这是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代表的影视作品描写的影响[12],导致部分民众对上海人印象不佳。

注释

参考文献

  1. ^ 《上海原住民的Y染色体遗传分析》,杨俊、李辉、金建中、金力、卢大儒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 ^ 中国古典园林史 - 第 107 页
  3. ^ 南宋江南市场的移民因素 - 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永久失效链接]
  4. ^ 上海镇、上海县、上海县城考录 - 何惠明[失效链接]
  5. ^ 《上海民族志》>>大事记.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6). 
  6. ^ 6.0 6.1 6.2 《上海地名志》>>第二篇 政区地名>>第一章 市、区、县>>第一节 市.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7. ^ 上海人中的本地人:清末民初时祖籍上海县人. 上海观察(上观新闻). [202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8. ^ 第一节行政区划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5). 
  9. ^ 蘇北人在上海遭受的歧視與偏見 (PDF). 二十一世纪双月刊. [2021-09-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2-28). 
  10. ^ 10.0 10.1 上海香山人与香山文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山日报 2006-10-11(简体中文)
  11. ^ 《海外上海学》 熊月之,周武主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第96页.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8). 
  12. ^ 12.0 12.1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 中国新闻网. 2010年8月30日 [2015年5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6日) (中文(中国大陆)). 
  13. ^ 被误读的"硬盘"和"YP"——我们到底有没有歧视农民工 - 东方网. [2015-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6). 
  14. ^ 论战时民营工厂内迁中的国民政府与企业主 -《抗日战争研究》 2010年第 2期 - 江满情 (PDF). [2015-05-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5-18). 
  15. ^ 抗战初期民生公司主导的“大内迁”. 人民政协报. 2014-03-26 [2015-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7) (中文(中国大陆)). 上海地区工厂自8月22日起,第一批顺昌机械厂等4家工厂,雇用21只木船自上海开始迁移,至12月初镇江撤退止(12月8日日军天谷支队侵占镇江),共迁出民间工厂146家,成百万吨机械器材,技术工人2500余人。 
  16. ^ 北角又稱「小福建」「小上海」 - 成報. [2015-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17. ^ 《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按出生地):上海第一. 中国校友会网. 2008年4月23日 [2015-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中文(中国大陆)). 
  18. ^ PISA results 2018. [2021-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0). 
  19. ^ 国民体质报告公布:男性体质水平下降 上海人体质全国第一. 观察者网综合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等. 2015-11-26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中文(中国大陆)). 
  20. ^ 任评声:“葛朗台贪官”无疑是个伪命题. [2015-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21. ^ 上海人为何总被误读?其实你不懂魔都的心. 《环球人文地理》. 2013年4月15日 [201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5).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