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浅水原之战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优良条目落选浅水原之战曾获提名优良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2017年8月31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优良条目评选

浅水原之战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历史-事件,提名人:宋世怡留言2017年8月24日 (四) 05:46 (UTC)[回复]
投票期:2017年8月24日 (四) 05:46 (UTC) 至 2017年8月31日 (四) 05:46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对事件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并使用可靠信息来源。易混淆、冷门词汇地点及细节拓展使用注释说明清楚。—宋世怡留言2017年8月24日 (四) 05:46 (UTC)[回复]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这纯粹是把古文翻译过来,目录分得太细不系统,看得我眼花缭乱。--虫虫超能研究所实验志愿者报名入口教母改善计划 2017年8月24日 (四) 16:10 (UTC)[回复]
    • User:百战天虫:首先非常感谢你提出你所发现的问题,针对“纯粹是把古文翻译过来”这一点评,我认为是对于我的编辑相对狭隘的理解。我所描述的这一战争所使用的资料来源的确都来自于古籍,但是,在编辑这个条目的时候我不仅仅是在横向描述,同时在纵向进行了整理-我以纵向为轴对横向事件进行归类并借此拓展。对于古文的翻译本来就是编写事件的一个要点/基础,但是并没有如您所说的“纯粹”。我举个例子,在本条目中我写道关于李世民派遣窦轨和宇文歆为李叔良打掩护,在我所列举的书中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不同事件的区分描写。我所使用的来源唯一以编年体为体裁的是资治通鉴,而事件的发展如果您仔细阅读过这本书,就应该不会这样说“把古文翻译过来了”。如果您翻阅一下我所列举的史书,你可以发现没有一本书里对于这场战争的记载是在纵向脉络完整的情况下对横向细节有完整的叙述,史书上几乎所有叙述都是在纵向节点上的横向细节,而我的编辑就是为了联系这些点,形成一张完整的网。因此,我认为你说的“纯粹是把古文翻译过来”是不足以完整概括我的编辑,而是片面的理解。另,针对“目录分的太细”这一点,我再次检查了一遍并适当删去了不必要的分级标题,希望改进后可以方便你阅读条目。非常感谢你对我的编辑工作作出点评。以上。宋世怡留言2017年8月25日 (五) 05:41 (UTC)[回复]
  • 分章节太细太琐碎,一句不成段,一段不成节,一结不成章,里面大量的短章节,让条目看起来很稀疏--Liaon98 我是废物 2017年8月25日 (五) 06:35 (UTC)[回复]
  • (!)意见:作为中文维基条目,建议还是以平铺直叙为佳,条目中夹杂太多古文和对话会让条目丧失可读性,例如“战后处理”一段,先讲“做为此次战役的统帅,李世民得到了极大的封赏”然后就是balabala一堆古文;然后讲刘文静、殷开山后面又是balabala一堆古文,为何不直接写成维基白话问题,将古文作为引用即可,比如可以用现代汉语写成“战后刘文静因功被任命为户部尚书,管辖陕东道行台左仆射殷开山也被恢复爵位。”--CLK留言2017年8月26日 (六) 15:44 (UTC)[回复]

1支持,1反对:未达标准--Z7504留言2017年8月31日 (四) 08:03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浅水原之战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16日 (一) 04:27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