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二三叉河桥

坐标24°25′36″N 120°46′25″E / 24.426774°N 120.773702°E / 24.426774; 120.77370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三叉河桥
第二三叉河桥(台铁山线铁路)
坐标24°25′36″N 120°46′25″E / 24.426774°N 120.773702°E / 24.426774; 120.773702
承载台铁台中线(山线)
跨越西湖溪
地点 台湾苗栗县三义乡
官方名称第二三叉河桥
维护单位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设计参数
桥型上部结构:上承式预力箱型梁
下部结构:单圆柱悬臂式RC桥墩、沉箱基础
全长118.8米(390英尺)
宽度双线桥梁(10.45米)
最大跨度19.8米(65英尺)
历史
施工单位世仁营造有限公司
开工日大日本帝国第一代桥:1903年4月10日
台湾地区第二代桥:1987年3月11日
完工日大日本帝国第一代桥:1903年12月15日
台湾地区第二代桥:1990年6月17日
总造价新台币1亿4千余万元
开通日大日本帝国第一代桥:1903年10月7日
台湾地区第二代桥:1990年6月28日
重建日台湾地区1990年6月17日
地图
地图

台铁山线铁路第二三叉河桥是位于中华民国台湾苗栗县三义乡三义车站北端跨越西湖溪的一座铁路桥梁,1990年中重建通车。

沿革与设计

第一代桥

1902年4月起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开始兴建苗栗至三叉河(今三义)路段的纵贯铁路,并在跨越西湖溪之处分别架设“第一三叉河桥”与“第二三叉河桥”。

第一代桥在1903年4月10开工,同年10月7日苗栗三叉河间通车、12月15日本桥竣工,长约39.3米钣梁桥,共3桥孔(每孔40英尺),桥台与桥墩采用红砖混凝土及砌粗石构造,沉箱基础约5.91至6.1米[1][2][3][注 1]

第一代桥于战后1960年八一水灾时,北桥台翼墙及路基遭洪水冲毁后,重建翼墙并在上游河床兴建护岸[4][注 2],推测此时本桥已增建1桥孔(合计4孔)[5]

1978年10月20日,包含第二代桥在内的山线铁路苗栗~台中路段电气化通电,桥上增设电车线电杆等设备,25日正式启用[6][7]

第二代桥

台铁局自1980年代起,实施大规模旧桥重建,由于第二三叉河桥旧桥老旧且植基不深,于是纳入“铁路沿线老旧桥梁重建工程”计划改建。新桥建于第一代桥下游侧9米处,由世仁营造有限公司承包兴建,下部结构为直径2.6米单圆柱悬臂式RC桥墩及直径5.5米深18米的圆形开口沉箱基础、上部结构则为上承式简支预力箱型梁,每孔跨度19.8米计6孔,为桥长118.8米的双线桥,并将桥梁两端原半径641米与700米的弯道改善为半径1,000米弯道以提高车速。新桥自1987年3月11日开工,1990年6月17日完工,为配合“山线铁路竹南丰原间改线与双轨工程”施工需要,在同年6月28日先切换西主正线单线通车并停用旧桥[3],桥面铺设传统道碴轨道

隔年(1991年)配合“山线竹南丰原间改线与双轨工程”铺设东正线,列车改以东正线行驶,西正线暂时停用[8],直到1993年6月17日铜锣三义间完成复线通车后[2][注 3],本桥才成为双向行车之桥梁。 目前旧桥遗迹仅剩南岸红砖桥台和路基,桥台上还留有钢钣梁固定器。

相关条目

注释

  1. ^ 台铁局《铁路沿线老旧桥梁重建工程总报告》第4册技术篇记载第一代桥为1908年兴建。
  2. ^ 台铁局《铁路沿线老旧桥梁重建工程总报告》第4册技术篇记载本灾害为1959年八七水灾所引起。
  3. ^ 中华民国83年《交通年鉴》258页记载铜锣=三义间1994年4月完成双轨通车。

参考资料

  1. ^ 《臺灣鐵道史》中卷(未定稿). 台北: 台湾总督府铁道部. 1911年3月25日,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位典藏: 页173 [2022年9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9月13日) (日语). 
  2. ^ 2.0 2.1 〈三義車站〉. 《台湾驿站之旅》网站. 2004-2020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中文(台湾)). 
  3. ^ 3.0 3.1 台湾铁路管理局铁路沿线老旧桥梁重建工程处. 《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總報告》第4冊技術篇. 台北市. 1991年5月31日. 
  4. ^ 中华民国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华民国39年~49年合编本《交通年鉴》,页447,台北市,1962年(繁体中文)
  5. ^ 台湾铁路局,《台湾铁路路线图(西线)》,1965年5月(繁体中文)
  6. ^ 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 〈大事紀要〉,中華民國67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国家图书馆 政府统计资讯网: 页272. 1979年6月 [2022-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9) (中文(台湾)). 
  7. ^ 台湾铁路管理局:《中国铁路创建百年史》,台北市,1981年6月9日,页241(繁体中文)
  8. ^ 《1991.4 台鐵 舊山線 順行 潭子 - 崎頂 路程景》. 台湾交通铁道影像: 30分05秒~30分35秒. 2016年12月22日 [2022年9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9月14日)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