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討論:星光下的人/2009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re:請問該如何編輯模板

那堆參數應設置為英文而不是中文,因此無法顯示,現在請試試是否能正常顯示?--Advisory 2009年2月18日 (三) 12:42 (UTC)

回:請問香港是否把von翻譯為「雲」

不是的,香港沒有特別規範,多謝垂注!—ClitheringMMIX 2009年4月3日 (五) 08:57 (UTC)

諾多族精靈

主要是標題已經繁簡混用了,因此我先將標題移回。—Iokseng留言2009年4月8日 (三) 22:15 (UTC)

星光,關於魔戒

星光:

我到底還是個green hand,發覺這維基裏面的程序有很多我都玩轉不過來,我還要繼續摸索啊。


想和你討論下關於《The Lord of the rings》的翻譯問題,指吧里那個帖子,你的意見我看了,你認為最好的是《魔戒之王》,然後簡稱《魔戒》,總之比《指環王》要好。

其實一直以來我是比較喜歡《指環王》的翻譯的,以前是理解錯誤,覺得「The Lord of the rings」就是指「The One Ring」,「指環王」就是指眾戒之王——那玫至尊魔戒;後來當我知道其實「The Lord of the rings」是指索倫後,覺得《魔戒之王》是最好的了,可是現在《魔戒之王》沒有未大眾所知,就剩《指環王》和《魔戒》兩個,所以我就還是傾向於《指環王》了。

1.你說「魔戒」是「魔戒之王」的簡稱,可是這個簡稱來得不對有呀,句子或者短語的精簡縮寫也不是去掉後兩個字就成的。「魔戒之王」落腳點是「王」,既索倫,「魔戒」的落腳點是「戒指」,即有「魔力的戒指」,所以這個簡稱一用意義就變了;

2.「指環王」:就是「指環之王」,我覺得在一定程度上指環=戒指,那麼「指環之王」就等於「魔戒之王」——索倫,所以《指環王》最接近《魔戒之王》了

我希望我能被說服,大消我的疑惑。 —ILoveElijah留言 2009年4月9日 (四) 10:17 (UTC)


ILoveElijah (留言) 2009年4月10日 (五) 09:45 (UTC) 恩,那維基我還得要好好摸索,我會加油的!!!!

關於《The Lord of The Rings》的翻譯,那就採納你的意見了,反正這方面我還是拿你的看法當主要參考的。—ILoveElijah

中國君主世系表

你好,我看到你在互助客棧里的發言了,我現在對Familytree比較感興趣。但是覺得完全縱向的系譜放着比較不美觀,能否請您考慮好需要怎樣的版式後與我聯繫?我寫過的部分系譜請見用戶:Thwblueboy/沙盒 (留言) 2009年4月11日 (六) 14:47 (UTC)

比如夏朝世系表有十四世,商朝世系表共有三一世,阿部氏這麼長的表才十三世,我覺得全部縱向排列會導致整個頁面過長而閱讀困難。— (留言) 2009年4月11日 (六) 15:22 (UTC)
縱向的夏朝世系表已完成,現在在我沙盒中,你看看是否有什麼問題?我是覺得這麼多系譜堆在一個頁面勢必過長,橫向分段也很不便,我暫時沒有想到什麼好方法能解決這個問題……— (留言) 2009年4月11日 (六) 16:06 (UTC)
我覺得在現在的頁面基礎上還是不要改成縱版的系譜,如果有兩全的辦法再進行後面系譜的製作吧。有任何關於Familytree的問題都可以找我,呵呵。— (留言) 2009年4月11日 (六) 16:28 (UTC)

秘銀

已經恢復。另外,您不應該把您所翻譯的內容中沒有的原有內容刪除,現在我已經加上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11日 (六) 15:32 (UTC)

轉換已經修復。刷新頁面後再看一下。我已經看不到錯誤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4月11日 (六) 15:57 (UTC)

re:有一個不情之請啊

可以啊,我很樂意。這兩張圖是不同的系譜吧?還有,我看了第一張圖,裏面的符號、連線比較多,但是familytree只有實線和虛線兩種連線,這個您想如何處理呢?— (留言) 2009年4月14日 (二) 13:39 (UTC)

有關第二個網頁,那個很長的橫虛線是什麼意思?— (留言) 2009年4月14日 (二) 15:30 (UTC)
最近雜事纏身,請容我過幾日再研究 — (留言) 2009年4月15日 (三) 02:22 (UTC)

關於列表參選優良條目

因為優良條目是為非列表的條目而設置的,所以對列表參選優良條目可能有不利的影響。而列表的評選目前只有特色列表一級,建議你提升本列表的素質之後,直接參選特色列表更好。—長夜無風(風過耳) 2009年4月19日 (日) 14:27 (UTC)

我對該列表的內容沒有研究過,沒有很好的意見,或者你如果覺得該列表已經達到特色列表的素質,也不妨提名試試。—長夜無風(風過耳) 2009年4月19日 (日) 15:06 (UTC)

候選

小弟的白俄羅斯共和國青年團正在進行特色條目候選,歡迎閣下前往發表意見。—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4月21日 (二) 10:49 (UTC)


兄說得有道理,我覺得也可以補充一下英文版,夏商、春秋戰國、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遼夏金的缺失——立足東方 (留言) 2009年4月24日 (五) 09:31 (UTC)

已經發表

我已經發表了我的意見。另外,每年的1月1日,我就會清除過去的對話。—ArikamaI 這個世界沒有神,因此顛倒了名字 2009年4月25日 (六) 11:09 (UTC)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標誌投票

Wikipedia:投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紀念標誌已經開始,請移步投票,謝謝。——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4月30日 (四) 06:01 (UTC)

候選

小弟的白俄羅斯國徽正在進行特色條目候選,歡迎閣下前往發表意見。—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5月5日 (二) 09:56 (UTC)

孔氏家廟

  • 閣下認為除曲阜孔廟、衢州孔廟之外還有第三處家廟,我想可能是指浙江磐安的孔廟吧,煩請指明來源,不要簡單修改數字,給讀者造成不便。余兮 (留言) 2009年5月11日 (一) 12:04 (UTC)

問好

路過,問個好。btw, 您認識User:尖尖的鹿角嗎?--Gilgalad 2009年5月11日 (一) 18:18 (UTC)

你們都是貼吧知名id:) --Gilgalad 2009年5月12日 (二) 01:09 (UTC)

邀請參加第七次動員令

星光下的人/2009您好:

第七次動員令將在7月15日開始,8月31日結束,為期一個半月,歡迎您的參與。

本次動員令的六個主題分別是:優化工程體育地理節日人物方針翻譯

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七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利用{{subst:動員令}},將此邀請函發給還沒有接獲邀請的維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品質。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

邀請人:ArikamaI 只有我理解得到黑暗的極端,是不可能照亮 (ArikamaI的24小時通訊裝置) 2009年5月23日 (六) 18:48 (UTC)

re:坦格利安家的族譜

恕小弟愚鈍,一直未能看懂此張族譜,毫無頭緒,無法理清,恐無法繼續完成了,望請見諒。— (留言) 2009年5月28日 (四) 06:02 (UTC)

排版很不錯啊,看上去沒什麼需要改的了。主要我實在無法看懂原來那些系譜,你還有什麼要加入的內容可以告訴我我來插入。— (留言) 2009年6月1日 (一) 12:49 (UTC)

頁面太寬實在沒有辦法,這麼大的系譜都會出現這個問題。要麼縮小一點,要麼只有拆分了。伊耿四世正下方的線已修正。伊戈爾·河文加東西的話,可以把戴蒙·黑火一支往左拉,然後連一根線到左下方添加。— (留言) 2009年6月6日 (六) 05:44 (UTC)

邀請討論

謝謝。——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顧心陽 (留言) 2009年6月8日 (一) 05:29 (UTC)

孔德成條目

星光下的人︰您好,我是Kolyudov。對於孔老師的條目,我幾年來一向非常關注。5月23日,您就孔老師出生前後的事蹟作了一些補充,實在非常感謝。但是,我發現您增加的資料中,有些文字的風格並不適合在維基百科中出現,比如︰

續弦陶夫人,有一子,卻不幸夭折

孔令貽43歲而無後,不禁憂心如焚

等等,讀起來似乎有些小說家言的味道(大概是網上流傳的〈關於末代衍聖公孔德成〉中抄撮改寫的吧)。加上這個條目的語言風格一直比較文雅(這個條目並非我開創,但小傳卻是我最早擬的),所以我對您補充的資料作了一些調整。我個性疏懶,不想把修改理由一一詳細列出,所以僅在編輯摘要中寫上「修飾語句」四字。(當然,「述職」二字的確有誤,未能即時改去,十分遺憾。)今天重新上網,發現您再次進行了編輯,這個編輯工作分為兩部分,一是保留了我部份的修改文句,一是將另外一部份內容還原為你當初草擬的樣子。然後您在編輯摘要中寫道︰「請不要把文章寫的像文言文,WIKI條目不是給古人看的。」

我聽過孔老師的課,向老人家頗有請益。這個條目對於我來說,不僅只是一個條目,也是一種紀念。看到這樣的話,我覺得這段話中似乎帶有一點情緒,略感詫異。因為我所作的編輯,並非如您所言,只是把您流暢的白話文翻譯成詰屈聱牙的文言文。進而言之,臺灣的書面語言風格跟大陸的確存在着一些差異。在我看來,比較文雅的白話文,算不上文言文。以我粗疏的文化水平看來,您這段文字的風格與後文好像不太一致。如果您也有同感,就請用您的語言風格把後文也一併修飾修飾吧。您曾得過維基見習編輯的榮譽,我想這對您來說並非難事。

謝謝

Kolyudov 2009年6月12日 (五) 17:12

ContiPrinces.png

不知您是否意欲使用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ContiPrinces.png 此圖,我已上傳至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ontiPrinces.png ,請隨意使用。— (留言) 2009年6月25日 (四) 11:09 (UTC)


候選

小弟的我們白俄羅斯人露營者日記正在進行特色條目候選,歡迎閣下前往發表意見。—LUFC~~Marching on Together 2009年7月12日 (日) 03:43 (UTC)

表述方式不一樣?

對不起,我還真不知道這樣也應該是一個新條目的。您不妨看看,不管是中文版原有的日本皇室世系表還是英文版原有的en:Japanese Emperors family tree,其跨語言鏈接都是到ja:皇室の系図一覧——這百分百就是同一個條目

所謂的表達方式不同只不過是排版和內容的偏重有所不一而已,根本不是不同的內容您要寫的條目早就建立了。如果您覺得原有的條目有甚麼需要改進的話,應該在其上做出改進,而不是因為排版而另立條目。—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9年8月1日 (六) 11:32 (UTC)

Re:請教一下familytree模板問題

1. 樂氏家譜圖的問題,應該是該行太長,無法顯示

2. 孔子世家大宗家譜圖,這個頁面我進都進不去

(留言) 2009年8月4日 (二) 12:28 (UTC)

回:英格蘭企盼每個男人都恪盡其責

至低限度別人有在討論頁討論過,但您卻不由分說把條目逕自更名,要不是您給我留言,恐怕也沒有其他人知到您的譯名是來自「唐師曾《我的諾曼第》」。我建議對於有爭議的條目移動,應先送交維基百科的移動要求頁,讓大家先討論您提出的意見。多謝垂注。-ClitheringMMIX 2009年9月13日 (日) 14:23 (UTC)

原來如此,失敬。但如果您在提出意見後,別人再提出林紓譯句,這反映出條目名稱的確存有爭議。我對於採用哪個譯名持中立態度,但我還是強烈建議先將建議送交維基百科的移動要求頁,讓大家有充分的討論。(另提醒您,根據尊重原作者的慣例,此條目在移動時應使用繁體字)。—ClitheringMMIX 2009年9月13日 (日) 15:25 (UTC)

邀請

誠邀台端參加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09/09/27這項討論--210.6.97.140 2009年9月27日 (日) 13:34 (UTC)

簽名裏的時間

你好,閣下在「簽名」花了點心思,用本地時間取代系統預設的時間,只是這樣做可能在討論時引起混淆。其實UTC是國際時間的意思,由於中文維基是給世界各地會寫中文的人,而不是限於某一地方,因此採用國際時間,這樣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身處的時區進行換算,不然有人留下美國東岸時間,另一人留下法國時間,還有人用墨爾本時間,其他人看得更混亂。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9年10月1日 (四) 21:26 (UTC)

你現在應該是身處UTC+8時區(例如中港台三地),而你又在參數設置裏照實設定。那麼當你到歷史頁面和特殊頁面,由於這些網頁內容是跟據閣下的設定去個人化顯示,而非寫死,所以連這些頁面的時間也會隨之而變化。可是一般討論頁的內容卻是寫死的,因此不能跟隨你的參數設置而個人化。
舉例:根據「User talk:星光下的人」的修訂歷史,我上一次的留言明明在2009年10月2日 (五) 05:26發出,但是我用~~~~簽名時,系統卻給出2009年10月1日 (四) 21:26 (UTC),其實兩個都沒錯,前者受到你的參數設置影響的,而後者則是寫死,這也是為何簽名的時間一定會以(UTC)作結尾,而特殊頁面的時間則沒有寫出時區。初來可能會對此不適應,建議在參數設置>小工具>選「UTC時鐘」習慣一下。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9年10月2日 (五) 14:05 (UTC)

候選

小弟的史葛·卡臣占士·米拿正在進行優良條目候選,歡迎閣下前往發表意見。—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現正招生 2009年10月2日 (五) 11:18 (UTC)

Re: 孔子世家大宗家譜圖出了麻煩

條目孔子世家大宗家譜圖改成用<nowiki>框住,請盡速修改。過三日可回退。—Zanhsieh (留言) 2009年10月5日 (一) 20:14 (UTC)

孔延之

Wikipedia:移動請求/當前#2009年9月27日,可否再詳述一下您移動的理由?謝謝--Advisory 2009年10月27日 (二) 10:5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