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莉塔
蘿莉塔時尚(日語:ロリータ・ファッション)是從1990年代開始在日本開始流行起來的時尚風格及次文化[1],可以形容為「成人的少女服裝」。
蘿莉塔時尚受到維多利亞時代服裝和洛可可時期風格的影響[2][3][4][5][6][7],服裝設計上常使用蕾絲、花邊、緞帶、蝴蝶結等元素。
蘿莉塔時尚中有三大子風格,分別是古典、甜美、歌德[4][8]。亦有其他如水手、鄉村、公主/王子、龐克、中華風、和風等等設計。
概要
從2000年代開始,蘿莉塔時尚在東京及大阪等日本都市中快速的增長。華麗且少女的風格,加上標誌性的蓬起的裙擺,在街頭十分顯眼,而有着特別的存在感[9]。
有一種觀點認為,蘿莉塔時尚本質是忠於自我。女性的時尚與美的標準,有很大部分受到男性評價的影響,但蘿莉塔並不介意大眾的想法及潮流,只要自己穿上自己喜歡的服裝,就是蘿莉塔[10]。而隨着許多蘿莉塔品牌興起,在各品牌在彰顯個性的同時,也逐漸確立為一種風格[10]。
蘿莉塔時尚最明顯的特徵是蓬起的裙子,透過穿着裙撐(克里諾林裙襯)或舊式襯裙使裙子形成A字形或鐘型[11]。搭配方面通常以襯衫配上連身裙(JSK,jumper skirt)或半身裙(SK,skirt),另外也有帶袖的連身裙(OP,one piece),通常裙長及膝[12]。蘿莉塔搭配上也常見使用假髮與其他頭飾搭配,腿部是穿着長襪、褲襪等,搭配高跟鞋或平底鞋。
即使沒有蓬起的裙子,使用大量荷葉邊及蕾絲元素,設計類似近代歐洲少女穿着的連身裙也被視為蘿莉塔時尚[13][14]。在《蘿莉塔衣裝道樂II》中,介紹了蘿莉塔時尚的起居服(包含內衣及睡衣)[15][16],同時也有蘿莉塔時尚品牌推出休閒系列的衣飾[17]。
名稱意味
「蘿莉塔」一詞來自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納博科夫發表的的同名小說中登場,令到一位中年文人對其一見鍾情、神魂顛倒的12歲美少女多洛蕾絲·海茲名字中「多洛蕾絲」的一個簡稱(在作品中使用羅(Lo)或蘿莉塔(Lolita)等)。此外,同樣來自該作品,「對10到14歲的少女抱有特別感情的人」會被稱為蘿莉塔情結[18][19]。這位稱為多洛蕾絲,擁有少女期特有的妖嬈魅力的魔性少女,最後導致中年文人亨伯特·亨伯特走向毀滅[20]。納博科夫對蘿莉塔的定義極為細緻,除了低齡(10到14歲)外,如果言動和外貌不像小惡魔般充滿挑逗性的性感少女(原文為nymphet,源自寧芙(Nymph)一詞)的話就不算等。不過在日本的「蘿莉塔」這個詞,跟nymphet完全相反,是指「明明實際上已經是大人,但由於娃娃臉充滿未成熟魅力的女性」或「完全沒有情色感覺的少女」[19]。
嶽本野薔薇在說明蘿莉塔的時候,如果不將nymphet的定義﹐以及衍生出來且完全相反的日本獨特的解釋整理的話﹐會慢慢偏離論點並會引起混亂。因此,嶽本以日本對蘿莉塔的解釋作為蘿莉塔的基本[19]。不過,《蘿莉塔衣裝道樂》中認為蘿莉塔是「表現出少女像小惡魔般美的風格」[1]。而嶽本本人也說明了喜歡蘿莉塔纖細之美的傾向是源自其陰沉的性質[21],也說過蘿莉塔有「死」的氣味[22],顯然地蘿莉塔時尚本身也很難說是單純的純粹無垢(innocence)。此外,嶽本的著作《Patch Work》,書中以「蘿莉塔源流」來介紹的品牌「MILK」[23]的總監大川HITOMI(大川ひとみ)的說法,MILK的設計形象是「因為是女孩子所以可愛,女孩子的形象就是就像輕盈天使般的感覺,也有像惡魔的地方」及「保留着小孩般感覺的美艷大人女性」,有着「披着天使皮的惡魔」的意識[24]。
蘿莉塔情結是對於「少女(甚至少年)」有關對性方面的執著及喜好。作為一種時尚的「蘿莉塔」,是以少女趣味為受眾的一個服裝系列。兩種「蘿莉塔」並沒有的明確的直接關連性。
蘿莉塔時尚和蘿莉塔情結不同的地方﹐蘿莉塔情結對具誘惑性並為性對象的少女並不稱為「蘿莉塔」而有別的稱呼,蘿莉塔情結本身就是「喜歡故事內像蘿莉塔般美少女的人」[25]。而蘿莉塔時尚並沒有區分「以少女為受眾的街頭時尚」或「喜歡以少女為受眾的街頭時尚的人」(或者現時沒有作分別的詞彙),在這邊讓人感覺兩者有分別[9]。另外,在小説中雖然描寫少女蘿莉塔奔放且不道德,但穿着的蘿莉塔時尚其沒有過分的暴露[23],而對禁慾的執著以及對性的忌避亦非常強烈﹐因而明顯地不同[20](不過,《蘿莉塔衣裝道樂》內109頁有關蘿莉塔品牌Victorian maiden的説明文中「不只是可愛,也讓人感覺倦怠的陰暗及知性的情色」,雖然還沒到達小説中蘿莉塔的程度,但或多或少含有這些要素的套裙及品牌存在[26])。另外,出現與納博科夫所定義的年齡限制(10到14歲[25])﹐但這不是針對愛好者,因是指「服裝的形象」所以並不矛盾(不過,有很多蘿莉塔時尚的愛好者是中學生[27]﹐也有是作為童裝品牌「Shirley Temple」等的延長,開始選擇蘿莉塔時尚[27])。 到現時為止,納博科夫的《蘿莉塔》已經電影化兩次了,第一次是在1962年的《一樹梨花壓海棠》,由史丹利·寇比力克執導(劇本是由納博科夫本人所寫)。但由於當時的檢查和尺度的關係,與原作有不少違和感。影片的時尚性很強,當年只有15歲的雪莉·溫特斯飾演主角蘿莉塔時穿的不是蘿莉塔,而是戴上代表媚俗的紅色心形太陽眼鏡,身上穿着充滿少女氣息的BuriBuri系時尚,與原作描寫的性感少女(nymphet)略有不同[28]。另外﹐納博科夫對nymphet的解釋是10到14歲的部分少女,15歲應該不能算是nymphet。實際上電影中蘿莉塔踏入15歲,出現了開始疏遠亨伯特的場景[29]。但是,電影中是描述12至的16歲的蘿莉塔,如果縱觀原著小說的話,以角色而言還算說得過去。另外,於1995年3月16日《日本經濟新聞》中報導當時日本流行的原色系蘿莉塔風格是與寇比力克的《一樹梨花壓海棠》共通的[30]。而1995年當時在英國有個稱為Shampoo的2人偶像組合,形象近乎跟寇比力克的《一樹梨花壓海棠》 一樣,穿着少女般色彩鮮豔及媚俗的時尚。甜美的聲音卻唱着反社會的龐克搖滾,在當時備受注目,而活動形態也像在日本獨自解釋的蘿莉塔接近。不過根據HMV心齋橋店當時的說法,聲音甜美和風格的確是共通,但是在音樂上無法分類[30][31]。
為了作出區別,在日本提及有關時尚的時候偶爾將語蘿莉塔的日語寫成ロリィタ。另外,在V系音樂的歌詞或者是喜歡椎名林檎使用舊字體歌詞的愛好者﹐為了在網絡上能表現出個性,因此在很多情況喜歡使用舊字體,連蘿莉塔的ロリータ也使用歷史假名遣,寫成ロリヰタ。「ヰ」在平安中期為止為「う」相似的半母音(wi)及母音(i)相結合的音節,雖然與「うぃ」(wi)都是發音文字,但後來與ア行及ヤ行的「い」混合,成為現代的「い」(i)且發音為同音。因此「ゐ」、「ヰ」是與「うぃ」及「い」同樣是從發音言詞,在現代日語文法中也是正確的[32])。
約2004年開始,比起蘿莉塔,在日本一般更常用「哥德蘿莉」一詞。雖然更有時將「哥德蘿莉」作為蘿莉塔時尚的總稱[33],但與實際正好相反,哥德蘿莉只是蘿莉塔時尚內其一個種類,亦有說法指出在蘿莉塔時尚中要含有「哥德」要素的才稱為「哥德蘿莉塔」[34](不過,有部分是哥德時尚的傍系,亦有不少愛好者主張哥德蘿莉塔是源自樂隊服裝[35])。因此﹐在蘿莉塔時尚穿着者之間的共識是「蘿莉塔時尚」包含了甜美蘿莉與哥德蘿莉並作為總稱[34]。
另外﹐「蘿莉塔」並不只是單單代表服裝,在喜歡蘿莉塔時尚的愛好者自我介紹時,就經常使用「我是蘿莉塔。(私、ロリータなんです。)」說明自己。也是愛好者用來表示自己身分的言詞[9]。
衣着風格
蘿莉塔服裝風格經過歷年的演變,現今已發展出各式分支風格,能依照服裝給人的感覺(是以所表達的感覺、心情、外表和打扮來分類,而並不是單純用顏色或布料區分)加以分別,目前比較常見有三大類型,各為可愛類型、哥德類型、莊園類型。
甜系蘿莉塔
甜系蘿莉塔(甘ロリ,英語:Sweet Lolita)的服裝通常包含非常高比例的蕾絲及褶邊,裙子及膝,並且使服裝的外觀看起來儘可能的「甜美」與「可愛」。其經常使用的顏色包括粉紅、粉藍,也有米黃色、咖啡色與紅色。至於黑色系如果包含上述的特徵及標準,另稱「黑甜」。
古典蘿莉塔
古典蘿莉塔(英語:Classical Lolita)是蘿莉塔風格的一種次分類,它是由維多利亞風(Victorian fashion,維多利亞時代的女裝風格)、巴洛克風及洛可可風所獲得的靈感而來的。此一風格不同於甜美蘿莉塔所散發出的天真爛漫,而呈現出更為成熟的風采,它以花朵或花朵似的造型為主題,具有深沈且柔和的顏色,使用的顏色包括全白、生成、煙粉、酒紅、紺色、咖啡、黑色等。
哥德蘿莉塔
哥德蘿莉塔源自哥德風格在日本和蘿莉塔風格的結合。衣物通常是黑、白色,但也有可能包含黑色與暗藍色(於Moitié風格)或深紅色。暗綠色也會被使用。
EGL(英語:Elegant Gothic Lolita)是哥德蘿莉塔的次分類,更加強調貴族高雅的風格,並融入蒸氣龐克風格。這個詞源自Moi-même-Moitié品牌的文案。
龐克蘿莉塔
龐克蘿莉塔(英語:Punk lolita)是結合了龐克文化基礎的蘿莉塔風格。主要是基於龐克衣着,例如破爛的布料、彩格布、鉚釘、安全扣和鏈子,screen-printed的布料和短髮也被應用其中。
公主蘿莉塔
公主蘿莉塔(英語:Princess/Hime Lolita)是一種優雅的蘿莉塔風格,通常為印有小王冠,皇冠等華麗裝飾的禮服。主要靠「搭配完成風格」,而不是單純指服裝本身。穿着受洛可可風格較重的甜美蘿莉塔禮服。通常會使用珍珠,玫瑰和蝴蝶結等作為裝飾。
王子蘿莉塔(男子風格)
王子風(英語:Prince/Ouji Lolita),男性配對物的蘿莉塔風格。靈感來自其穿着維多利亞時尚。
男生特色(英語:Knickerbockers),男性短上衣和襯衣,長褲,和及膝襪。有時會重疊Dandy風格。
血腥蘿莉塔
血腥蘿莉塔(Guro Lolita)次範疇的風格有時除了服裝外,並要求佩戴繃帶、固定用的敷料、假血和眼罩,或是刻意輕度自殘來造成悲慘的情境,像他們有受傷或在醫院。是一種蘿莉塔風格當中令人反感或是驚訝的風格,但也有例外,如只搭配護士的醫療器材,如醫療用眼罩、針筒等以及鮮紅用器和純白強烈對比的色彩,但沒有任何血跡和液體也算在血腥蘿莉塔裏頭。
化妝以暗色為主,跟其他的化淺色妝的蘿莉類型成對比。蒼白的臉更好,但不是「哥德或白塗」的蒼白。紅 唇膏和smokey和/或靈巧清晰的使用黑眼線膏和khol也會用。不過,這化妝不是很暗或像西方哥德的引人注目;而是比較輕柔。
常見搭配:口袋書、帽盒、蝙蝠飾品、棺材、十字架。玩具熊和其他毛絨玩具是偶爾被攜帶,某些品牌製造特別"goken"玩具熊用黑皮革或聚氯乙烯。
與甜系、黑甜系醫療蘿莉塔的不同,衣裝主要是純白,無印花的,就算是白哥德也可以是血腥蘿莉塔。
水手蘿莉塔
一般有水手領的蘿莉塔式襯衣和裙子基本都可以稱作水手蘿莉塔(英語:Sailor Lolita),但鮮有襯衣,由於比較接近日常制服,很多新接觸蘿莉塔文化的少女會將它作為人生第一套蘿莉塔衣服。
鄉村蘿莉塔
以田園系的印花(例如格紋、小碎花)的洋裝為主的鄉村蘿莉塔(英語:Country Lolita),比較接近日常、野餐或美式農村風格。
和風蘿莉塔
和風蘿莉塔(Wa Lolita)是傳統日式服裝與蘿莉塔風格的結合。通常將和服與裙子作一結合,或是印有和風印花。
華風蘿莉塔
華風蘿莉塔(CN Lolita)與和風蘿莉塔類似,它結合蘿莉塔與中國傳統服裝,例如旗袍或漢服等元素。
海盜蘿莉塔
海盜蘿莉塔(Pirate Lolita)保持原有蘿莉塔風格的特質,並結合歷史性與奇幻式的海盜服裝,例如迷你的三角船型帽(海盜戴在頭上那種)、藏寶箱式的手提包、航海上或海盜標誌所轉化而成的印花都是此一服裝風格的特徵。
日常蘿莉塔
日常蘿莉塔(Casual Lolita)通常是一條蘿莉塔裙子,搭配普通的襯衫或T裇穿着。相比典型的打扮,這套時尚可以省略其他繁重的配件如長襪、蝴蝶結等,方便穿着者的日常生活。
穆斯林蘿莉塔
由於造型比起其他現代女性服裝端莊、華麗,蘿莉塔風尚意外地深受歐美等地穆斯林的青睞[36]。穆斯林蘿莉塔(Muslim Lolita)除了多戴添加裝飾的頭巾(hijab),以長褲代替大腿襪外,通常與典型的蘿莉塔時尚沒有太大分別。這是由英籍穆斯林時尚達人Noor和美籍穆斯林Alyssa Salazar所創。
軍裝風蘿莉塔
軍武蘿莉塔(Military Lolita),因現在生存遊戲的興起,所誕生的風格,也被稱為軍Lo,主要指陸軍、軍官,與有水手領特色的海軍風水手蘿莉塔有巨大的差易,其中融入各國軍裝元素,更多體現在服裝面料、迷彩設計、肩部設計、金邊穗子、紐扣腰帶等...常見的軍官盤帽、風衣式披風與授帶做搭配,偶爾也會搭配道具槍來增強服裝風格。
文化流傳
蘿莉塔風尚在西方發展成為一種類似自由維多利亞主義的文化[37],它包含了維多利亞風格與感性,如同時尚本身,提倡一種向現代生活中已經漸漸失去的童真和優雅的回歸。像其他復古風格的潮流和文化一樣,它會繼續將一些現代原理、技術與風格包容到其理想之中。而在中國大陸,蘿莉塔文化也隨着Cosplay的興起而風行,更與漢服和JK制服並稱「三坑」[38][39][40],2020年天貓雙十一活動期間的JK制服、漢服、蘿莉塔服裝成交額增幅更達到女士襯衣的1.26倍[41]。
參考資料
引用
- ^ 1.0 1.1 植田裕子 2005,第2頁
- ^ Hardy Bernal 2011,第20頁
- ^ Monden 2008
- ^ 4.0 4.1 Robinson 2014,第9頁
- ^ Gatlin 2014,第16頁
- ^ Haijima 2013,第32頁
- ^ Coombes 2016,第36頁
- ^ Berry 2017,第9頁
- ^ 9.0 9.1 9.2 松浦桃 2007,第9頁
- ^ 10.0 10.1 植田裕子 2005,第3頁
- ^ Robinson 2014,第39頁
- ^ Hardy Bernal, Kathryn A. Lolita Latina : an examination of Gothic and Lolita Style in the Mexican environment : a thesis submitted in fulfi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 College of Creative Arts, Massey University, Wellington, New Zealand (學位論文). Massey University. 2019 [May 18,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May 2021).
- ^ 嶽本野ばら 2010,第77頁
- ^ 松浦桃 2007,第36,179頁
- ^ 植田裕子 2005
- ^ 植田裕子 2006
- ^ 松浦桃 2007,第208頁
- ^ 嶽本野ばら 2007,第159頁
- ^ 19.0 19.1 19.2 嶽本野ばら 2010,第76頁
- ^ 20.0 20.1 松浦桃 2007,第31頁
- ^ 嶽本野ばら 2010,第36頁
- ^ 嶽本野ばら 2001,第53頁
- ^ 23.0 23.1 嶽本野ばら 2010,第97頁
- ^ 嶽本野ばら 2007,第74頁
- ^ 25.0 25.1 嶽本野ばら 2007,第159頁
- ^ 植田裕子 2005,第109頁
- ^ 27.0 27.1 松浦桃 2007,第125頁
- ^ 史丹利·寇比力克執導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1962年)
- ^ ウラジーミル・ナボコフ. ロリータ. 新潮文庫. 由若島正翻譯. ISBN 4102105026.
- ^ 30.0 30.1 1995年3月16日日本経済新聞大阪夕刊頁30
- ^ シャンプーgoo音楽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1年6月30日閲覧)
- ^ 岩波書店《廣辭苑 第六版》。在《廣辭苑 第六版》中﹐平假名的「ゐ」是「為」的草體。片假名「ヰ」是「井」的略體。
- ^ 松浦桃 2007,第9,105頁
- ^ 34.0 34.1 松浦桃 2007,第33頁
- ^ ホビージャパン「Dollybird vol.8」
- ^ 存档副本. [2023-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1).
- ^ 植田, 裕子. ロリータ衣装道楽. ISBN 978-412-390-118-5.
- ^ 穿汉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这与潮流无关. 中服網. 2019-11-21 [2020-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1).
在社交媒體上,一個新詞彙破產三姐妹,是Lolita洋裝、JK制服和漢服的消費者們對這三種服飾的統稱,動輒幾千的價格,讓這些衣服超出了年輕人的日常承受範圍,便由此得名。而漢服作為其中之一,在coser們的助推下,也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漢服與Lolita洋裝、JK制服共同發酵於cosplay文化圈
- ^ 程璐洋. 你对“三坑”少女的力量一无所知. 經濟觀察報. 2021-02-06 [202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所謂「三坑」,是指JK(日本女高中生)制服、Lolita裙、和古風漢服這三種特別服裝
- ^ 朱華嬌. JK女孩菜市场走秀,莫让商业资本“异化”小众文化. 紅網-紅辣椒評論. 2021-03-23 [202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
大家口中的「三坑」(JK、漢服、Lolita)也正在成為未來服裝消費趨勢
- ^ 被1688救活的武汉校服工厂:转型做JK制服,订单增长300%. 中國日報. 2020-11-14 [2020-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來源
- 松浦桃. セカイと私とロリータファッション. 2007. ISBN 978-4787232755.
- 植田裕子. ロリータ 衣装道楽 (マーブルブックス). マーブルトロン. 2005. ISBN 978-4123900867.
- 植田裕子. ロリータ 衣装道楽II For Relax (マーブルブックス). マーブルトロン. 2006. ISBN 978-4123901185.
- 巽孝之. 人造美女は可能か. 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 2006. ISBN 978-4766413014.
- 嶽本野薔薇. パッチワーク. 文藝春秋. 2010. ISBN 978-4167773861.
- 嶽本野薔薇. Fetish―嶽本野ばらALL WORKS. 寶島社. 2007. ISBN 978-4796656993.
- 嶽本野薔薇. それいぬ―正しい乙女になるために. 文藝春秋. 2001. ISBN 978-4167660123.
- ストリートモード研究會 (編). ストリートモードブック―ネオ★ゴシック・ロリータ. グラフィック社. 2007. ISBN 978-4766117684.
- アリスデコ編集部 (編). アリス・アラモード(アリス・デコ)Spring2010. INFOREST MOOK 4. 2010-04. ISBN 978-4861905896.
- Berry, B. Ethnographic Comparison of a Niche Fashion Group, Lolita (學位論文).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2017 [2021-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7).
- Christopherson, M. The Power of Cute: Redefining Kawaii Culture As a Feminist Movement (學位論文). Carthage College. 2014 [2021-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1).
- Coombes, K. Consuming Hello Kitty: Saccharide Cuteness in Japanese Society (學位論文). Wellesley College. 2016 [2021-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 Gatlin, Chancy J. The Fashion of Frill: The Art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in the Atlanta Lolita and Japanese Street Fashion Community (學位論文).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2014 [2021-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1).
- Haijima, A.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in Latvia: Lolita and Mori Fashion (學位論文). University of Latvia. 2013.
- Hardy Bernal, Kathryn A. Kamikaze Girls and Loli-Goths. Fashion in Fiction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Australia. 2007 [11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August 2017).
外部連結
- (日語)日本ロリータ協會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6-25(公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