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09年12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我的想法

每個條目設一個input box,允許人們往裏面提交一句關於這個條目主題話和來源鏈接。之後由有時間的維基人按來源鏈接查找這些話的真實性,再連句成段,寫成一個條目或為現有條目做補充。 —<i>Jerry Wong</i> (留言) 2009年11月15日 (日) 14:51 (UTC)

有多少人會參與?--Liangent留言 2009年11月15日 (日) 16:04 (UTC)
又得弄一幫巡查員……不過想法不錯--Frank LSF(Wikibreak) 2009年11月16日 (一) 08:07 (UTC)
討論頁可以幹這事啊...我經常這樣..--Fantasticfears留言+記錄 2009年11月27日 (五) 12:29 (UTC)

歐洲歷史專題的兩三事

本來應放在維基百科:歐洲歷史專題的,但因為人太少,這個專題尚無知名度,所以就現在這裏討論了。

歐洲歷史的範圍

歐洲歷史的範圍是歐洲歷史專題比較頭疼的事(至少我覺得),而歷史事件是必然要放進去的,但是歷史地區、已不存在的國家、各大戰爭戰役、某個王朝、歷史文物古蹟、歷史人物是否應放進去,尚無定論。還有就是阿仙奴足球會歷史 (1886年至1966年)中德合作 (1911年-1941年)之類的專門歷史是否應該放進去,也是具有爭議的地方。

我覺得歷史地區、已不存在的國家、各大戰爭戰役、某個王朝、歷史文物古蹟可以放進去。人物就不必了。專門歷史應該儘量不要放進去。--TroubleKid (留言) 2009年11月26日 (四) 04:15 (UTC)

歐洲歷史專題重要性評級

歐洲歷史專題重要性評級標準主要是我一人編寫,所以不免有過於片面,出現錯誤的地方,我也希望對此進行討論。—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09年11月20日 (五) 08:16 (UTC)

大陸外語譯名歷史

最近中美就「奧」巴馬還是「歐」巴馬起了爭論,於是新華網發了一篇新聞稿[1]介紹大陸翻譯外國人名的歷史、原則等資料。各位關心譯名問題的人都應該讀讀,增進對大陸譯名的了解。--Stomatapoll (留言) 2009年11月21日 (六) 15:10 (UTC)

人家自己都要叫「歐」巴馬了,獨裁專制一元化下訓練出來的腦袋卻還在講譯名原則,彷彿以為漢字只有中國人才能用似的,都是千年骨子裏的大中國沙文主義作祟而不自覺。也許B. Obama心裏還犯嘀咕:「寫什麼漢字還得經過你同意?!老子就是要寫『歐』巴馬!」--百楽兎 2009年11月22日 (日) 15:30 (UTC)
漢字外文譯名本來是五花八門的,以前一般都是以最先翻譯的名為準,但在一個國家內為了防止混淆,設立一個標準和獨裁併不是一碼事,當然在這個國家之外並不需要服從這個國家的標準。如果譯名標準也算獨裁的話,恐怕微軟是世界上最大的獨裁者。--方洪漸 (留言) 2009年11月23日 (一) 00:27 (UTC)
這文章里不是講了「薩爾科齊」改「薩科奇」、「洪森」改「雲升」又改回「洪森」的例子?獨裁、專制、沙文主義,您一句話里就送了這麼多帽子,敢問這是什麼心態?--Gilgalad 2009年11月23日 (一) 01:06 (UTC)
就是在批評共產中國以為自己擁有中文譯名最終決定權的獨裁、專制、沙文心態。--百楽兎 2009年11月23日 (一) 01:26 (UTC)
閣下真有趣,一個譯名標準化機構能給戴這麼多大帽子。Stomatapoll給出的連結里提到新華社譯名室的原則是「音譯為主、名從主人、約定俗成」,首爾、薩科奇、雲升的例子正體現了「名從主人」的原則,拿破崙、蕭伯納等例子則體現的是「約定俗成」的原則。全文都是就事論事,閣下還是心平氣和一點比較好。--Gilgalad 2009年11月23日 (一) 04:54 (UTC)
大家早已約定俗成的譯名原本就不宜隨意更改,美國的主張恐怕中國老百姓也不會買賬,與獨裁何干?還望百樂兔兄勿作過度解讀。今回的「歐巴馬」是正好與台灣譯名相符了,可您不妨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倘若當年布希突然要求將其台灣譯名改作「布什」,您心裏真的願意接受麼?—Chief.Wei 2009年11月23日 (一) 06:00 (UTC)

順帶一提,廣東話「奧」「歐」兩字讀音,和國語讀音是顛倒的。廣東話「奧」讀ou3,「歐」讀au1,所以Owen香港叫「奧」雲,不是「歐」雲。美國廣東移民這麼多,奇怪美國政府竟然會不知這點。--Stomatapoll (留言) 2009年11月23日 (一) 04:13 (UTC)

奧巴馬和某恐怖大享的譯名相近。歐巴馬則和某國及某地對特定人群的稱呼接近。--玖巧仔留言 2009年11月23日 (一) 08:53 (UTC)
你們所謂的「俗」、「大家」就是指中國人,說到底,你們還是跳不出「中文譯名要中國人認可才算數」的思想牢籠,而且各位不是不承認就是不自覺。這個爭議的本質就在這裏,不是別的。--百楽兎 2009年11月23日 (一) 07:04 (UTC)
有些人真是弔詭,一個譯名爭議就硬要扯一大堆政治議題出來。看來是因「正名」而引起共鳴了吧。先不說奧巴馬與歐巴馬兩個誰翻譯的更好,單說名從主人這點,恐怕在某些時候代替不了約定俗成。這又令我想起了,科特迪瓦,某地可是堅持譯作象牙海岸。不說了不說了,免得又來一人說偷渡政治。--玖巧仔留言 2009年11月23日 (一) 08:53 (UTC)
罵得真好,一個譯名爭議硬要扯一大堆政治議題,政治腦就是改不了
--百楽兎 2009年11月23日 (一) 14:02 (UTC)
只是在中國出版物和新華社的文稿中,至於美國、台灣的中文出版物中即使叫巴歐媽恐怕也沒有人會去管。不過世界上使用新華社中文稿的人多了(多數暴政)恐怕也是「獨裁」吧!--方洪漸 (留言) 2009年11月24日 (二) 00:23 (UTC)

巴馬是比較接近美國發音,但是中文譯名為何要譯奧巴馬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美方認為巴馬更好,希望能以此作為正式譯名,中方也一定會從善如流。另外呢兔兄質疑譯名標準化是專制、沙文思想遺毒,看來你對標準化工作誤解甚深,中國在標準的制定和推行標準化的過程中使用的方式方法可能反映了某些專制思維特徵,但是標準化本身卻和專制、沙文主義無關,完全是出於交流的實際需要的產物。所以說正名本身是沒錯的,最後是正成奧巴馬還是巴馬,那就要看雙方溝通的結果了。至於說到誰說了算,中文譯名當然是中國說了算,「首爾」要改名也是中國同意了才改的成。而且中國民間不也是慢慢就接受了首爾這個新名字嗎?中國人雖然對中文有最終決定權,但是合理的意見我們也是會接受滴。歸根結底,我們中國人還是講道理滴。  Mu©dener  留 言  2009年11月25日 (三) 04:35 (UTC)

我從頭到尾沒在批評大陸譯名標準化的工作,而是在批評「中文譯名要中國人認可才算數」的思想。
不然換個說法,「歐巴馬」是B. Obama取的「中文名」,要不要中國人同意?
譯名存在的唯一理由(iff)就是因為「沒有固定的中文名稱」,既然有了固定的中文名稱,譯名就不再需要了,還在談什麼譯名原則?--百楽兎 2009年11月25日 (三) 08:27 (UTC)
應該說,美國中文媒體的譯名也不能算是統一的,舉華爾街日報中文版、RFA普通話為例:google:奧巴馬+site:chinese.wsj.comgoogle:歐巴馬+site:chinese.wsj.comgoogle:奧巴馬+site:www.rfa.org/mandarin/google:歐巴馬+site:www.rfa.org/mandarin/。這點並不是說中國人同不同意,而是Obama的譯名在各方可靠來源中尚未確定下來,我們也就不要急着去正名,靜觀其變即可。--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1月25日 (三) 15:39 (UTC)
何時正名是次要問題,我要抗駁的是新華社(及其支持者)自以為是中譯主宰者的思想。
美國駐華使館才剛決定今後使用「歐巴馬」,自然搜尋結果會出現許多使用「奥巴馬」的過去報導。不消說,即使美國駐華使館裏的舊中文譯件估計也不會去正名為「歐巴馬」。
代表美國總統在中國的窗口的美國駐華使館已經決定以後要用「歐巴馬」了,除了美國駐華使館的各層上司之外,各方異議如何如何都不重要,包含我在內,都應該被當作「尸比」。--百楽兎 2009年11月26日 (四) 01:54 (UTC)
那你就更不用憤憤不平了,新華社譯名室正是中國譯名標準化的主管機構啊。你可以質疑它憑什麼取得這個身份,但是它的權威性本身不容置疑。人家有這個權說話口氣當然可以很大啊。—User:Mukdener 2009年11月26日 (四) 02:57 (UTC)
我們兩個的討論彷彿在兩個次元。--百楽兎 2009年11月26日 (四) 09:15 (UTC)

小小作品

不允許從條目重定向到項目頁面……

但在條目裏面直接嵌入項目頁面行不行呢……—Liangent留言 2009年11月25日 (三) 11:27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無用內容,已由Jimmy Xu555·+2009年11月26日 (四) 13:48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關於移動至重定向頁面

似乎現在自動確認用戶不能將頁面移動至重定向頁面了?希望管理員開啟此項權限。--Bcnof留言 2009年11月28日 (六) 14:21 (UTC)

請舉例?管理員有這方面的授權權限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1月29日 (日) 10:09 (UTC)
就是說,Move over redirect page,即B重定向至A,將A移動至B。以前自動確認用戶都可以這樣操作的。--Bcnof留言 2009年11月30日 (一) 15:27 (UTC)
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這個問題?如果B曾經被編輯過,那麼A移動到B必須管理員才可以—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1日 (二) 07:17 (UTC)
實際測試可以移動至重定向頁面--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2日 (三) 09:43 (UTC)

有誰願意巡查最近更改嗎?

大家一定知道,這三個月以來一直都是我在監視最近更改,回退破壞。但是,從今天開始一直到明年1月,我都非常忙碌,每天上維基百科的時間可能不超過1個小時,因此這項工作需要暫時由另一個人來做。每天只需檢查所有匿名用戶的更改(大約1000個)和新用戶的更改(大約300個)就可以了。把所有這些編輯檢查一遍只需要1小時30分鐘左右,不會耽誤太多時間。可以在參數設置 -> 雜項選擇「在比較兩個修訂版本差異時不顯示條目內容」,這樣速度會更快一些。如果發現破壞一定要回退,不可以漏掉一個。萬一有哪個破壞沒能在當天及時發現,以後想發現就很難了。同時也請遵守回退方針,在回退非破壞性編輯時一定要填寫編輯摘要,尤其是回退侵犯版權的內容時一定要註明侵權網址,不可以只填寫「刪除侵權內容」。有誰願意做嗎?我曾經問過User:LUFCUser:Mys 721tx,LUFC說他「仍是一名學生,未必能抽出時間去檢查各項更改」,Mys 721tx也說「時間不是很充裕」。--Symplectopedia (留言) 2009年12月3日 (四) 02:26 (UTC)

而且最近這個還是很重要的,連續兩天出現明顯的破壞者,我建議現有巡查員分擔一下這一個任務,順便巡查最近更改,給Symplectopedia一下幫助。我願意儘可能的幫助一下-Mys 721tx (留言) 2009年12月3日 (四) 02:33 (UTC)

看能不能在技術上解決一下,能不能讓多個人分查,主要問題是要保證不重不漏地分配--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3日 (四) 04:37 (UTC)

這個主意好。這樣的話我製作一個時間表,誰想巡查哪個時間的更改就在哪一格簽名(記住要把所有匿名用戶的更改都檢查哦!):
00:00 02:00 04:00 06:00 0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星期一 Symplectopedia
星期二 Symplectopedia
星期三 Symplectopedia
星期四 Symplectopedia
星期五 Symplectopedia
星期六
星期日

--Symplectopedia (留言) 2009年12月3日 (四) 10:02 (UTC)

以我巡查的經驗(雖然大部份巡查乃針對某浮動IP),問題並不在技術方面,而是你對所巡查編輯的事物有沒有認識,能否判斷該編輯有沒有問題,是否錯誤或破壞。我所針對巡查的IP,有些編輯我也不能判斷是否錯誤,而未能作任何處理。--K217 (留言) 2009年12月3日 (四) 13:23 (UTC)

什麼時候我寫點東西吧--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3日 (四) 11:18 (UTC)

呵呵,繼續膜拜技術才女!其他的就不說什麼了。——快龍到此一游 2009年12月3日 (四) 13:01 (UTC)
時間表是UTC麼?—Mys 721tx (留言) 2009年12月4日 (五) 00:23 (UTC)

條目清理請求

蔡黃汝條目,嗯,不知道該不該說十分有特色,外部連結多到一種可怕的地步,徵求不怕跟fans起衝突的勇者清理一下條目吧。--Morrigan The Spoiler (沒用的申訴處) 2009年12月3日 (四) 20:58 (UTC)

Done完成。--Symplectopedia (留言) 2009年12月4日 (五) 21:14 (UTC)

SA

如果我在哪個地方看到從Wikipedia複製過去的文字,並加入了他自己的擴充和修改,我是不是可以直接把這些內容複製到Wikipedia,即使作者沒有顯式聲明版權(甚至違法地聲明了All rights reserved),因為使用了依照CC-BY-SA授權的Wikipedia文本意味着衍生作品同樣以CC-BY-SA發佈?--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2日 (三) 09:18 (UTC)

只能說他侵權,而他的侵權不代表他在侵權基礎上的建設就無條件變成我們的。邏輯上想來應該是這樣吧。--百楽兎 2009年12月3日 (四) 03:01 (UTC)
可以—kaiestse 2009年12月6日 (日) 12:25 (UTC)

改用tabs

我認為應該改用,因為將維基百科:入門維基百科:使用指南等頁面改用tabs,可令遊客更方便。-HW (留言) 2009年12月6日 (日) 02:03 (UTC)

曾經有用戶表示並非所有的瀏覽器都預設支援tabs,對於使用公共電腦上網的用戶非常不便,使用手機上網的亦未必一定支持。某生 (留言) 2009年12月7日 (一) 03:45 (UTC)

應該對不支持的用戶全部展開--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7日 (一) 09:54 (UTC)

更新部分界面文字

如題,感覺目前的界面文字對新手並不是很友善,有些內容也有不通順和重複,因此在下做了User:Franklsf95/AnoneditwarningUser:Franklsf95/Copyrightwarning兩個新版本,徵求一下意見。如無問題請管理員更新到MediaWiki對應處--Frank LSF(Wikibreak) 2009年11月30日 (一) 11:03 (UTC)

後者改成粉紅色會好點,基本上(+)支持Yravi.kJ 2009年11月30日 (一) 11:13 (UTC)
是指編輯時出現的提示嗎?我覺得現在的很好,改了反而令人感到維基不夠嚴肅--Woodstockstyle (留言) 2009年11月30日 (一) 11:16 (UTC)
Done完成--Jimmy Xu551·+ 2009年11月30日 (一) 11:28 (UTC)
顏色問題各位有意見嗎?另不知何處顯得不夠嚴肅?--Frank LSF(Wikibreak) 2009年11月30日 (一) 11:34 (UTC)
似乎還應該更新MediaWiki:Wikimedia-copyrightwarning--Frank LSF(Wikibreak) 2009年11月30日 (一) 11:48 (UTC)
Done完成--Jimmy Xu551·+ 2009年11月30日 (一) 14:04 (UTC)
河蟹很心急……--Liangent (留言) 2009年11月30日 (一) 16:04 (UTC)
有反對意見時最好別急着改--Liangent (留言) 2009年11月30日 (一) 16:06 (UTC)
說明是warning,顏色豈能說改就改。請記住管理員的職責是執行社群共識,而非自己的意識。—瓜皮仔Canton 2009年12月1日 (二) 16:18 (UTC)
君指管理員當依共識而行,此改則有所不當,前者本人同意不過,後者則本人感到訝異,試問當今粉底表框又可有共識為基?既俱沒,何以可以此為矛,攻他人之為?實教人不解。再察外文百科半百,誠鮮見警示如斯,多為白底黑字,字句數行。今之警示可謂「獨一無二」,獨一之長,無二之張。又多少人會細閱警示,而後交文?實教人疑惑。—J.Wong 2009年12月2日 (三) 11:53 (UTC)
我覺得還是有一定作用吧。至少我在第一次編輯之前,仔細閱讀過了這些內容……但我認為編輯摘要由於尚無共識,放入此欄中略欠妥當。--Frank LSF(Wikibreak) 2009年12月3日 (四) 10:07 (UTC)
此警示從2006年4月19日開始使用粉色,先不說當時的修改有否已經過社群同意。既然此顏色一直被沿用了3年半,期間也沒有人提出異議,那麼算不算已得到社群默許呢!?現在要突然來個大變臉,理應先徵得社群後再作修改,不能倉促行事。君指外文版的警示基本上都是字句數行,那麼請自行查閱pt:MediaWiki:Copyrightwarningja:MediaWiki‐ノート:Wikimedia-copyrightwarning/舊メッセージ。顏色方面,請看fr:MediaWiki:Copyrightwarninges:MediaWiki:Wikimedia-copyrightwarning。—瓜皮仔Canton 2009年12月3日 (四) 15:55 (UTC)
個人認為 Anoneditwarning 應該更傾向於提示/提醒而非警告。所以邊框使用DarkOrange,背景採用Moccasin效果可能會好些(參見網頁顏色模式)。其它警告可沿用以前的紅色。--林卯 (留言) 2009年12月13日 (日) 16:41 (UTC)

按照版權聲明,所有圖片按照cc-by-2.5發佈,用戶在註冊時也需要對相關的協議簽署「同意」。不知道互動自己對上傳侵權作品的檢查怎麼樣,可能這可以成為我們的一個圖片來源了。

(其實我覺得很多用戶也不知道自己簽的是什麼,糊裏糊塗被互動騙了上來……不過這好像也沒什麼壞處)—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05:33 (UTC)

互動是將Flickr的介面給山寨來的嗎?怎麼有點像......—章·安德魯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07:11 (UTC)
只有首頁像?--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07:16 (UTC)
去不去commons客棧說說?--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07:25 (UTC)
可以考慮。看樣子互動想尊重版權了?等着看互動百科啥時候正文按cc-by-sa授權吧,這樣就算互動只有10%的內容是原創無版權問題,而這10%中只有50%符合維基百科的收錄標準,那麼維基百科也可以白撿近20萬條目。--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6日 (三) 11:47 (UTC)
一個小問題?「• 要求修改衍生版本使用相同的許可協議。」([2])—Ben.MQ 2009年12月16日 (三) 12:06 (UTC)
看了wikizh-l沒有?--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2:58 (UTC)
像這種用戶貢獻內容的站點上的圖片要小心使用,因為並沒有經過嚴格驗證是否上傳用戶擁有其版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16日 (三) 13:47 (UTC)
我怎麼感覺這個授權協議和百度百科的很像?--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6日 (三) 14:23 (UTC)
那你就知道flickr上的沒問題?--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5:49 (UTC)
在commons上flickr圖片沒有少被刪除—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17日 (四) 09:18 (UTC)
那把這個當flickr用就是了嘛--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7日 (四) 11:40 (UTC)

對於長期不遵守善意推定及文明的用戶有何處理方法

這個編輯回退時說是回退破壞,但查歷史,根本就不是一個破壞!,胡亂將別人正常編輯說成是回退破壞,有沒有違反Wikipedia:善意推定?並不只一次:例子2例子3

另外此用戶還特喜用幸災樂禍式的警告,參考蘇州宇文宙武choij 令人不寒而慄。雖然在管理員投票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Maxwell's demon/第2次中,發誓 自己不會再犯、不應該這樣說。但後來又再犯了。

令人非常不明白,一個多次不顧Wikipedia:善意推定Wikipedia:文明的用戶為何不需要負責??真的沒法去善意推定。

可以有解決方法嗎?-Rokh (留言) 2009年12月11日 (五) 12:01 (UTC)

難道你不也是不遵守善意推定嗎?否則的話,為什麼你在許多管理員申請都投了反對票,如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Maxwell's demon/第1次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Liangent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Kivary/第2次?--Symplectopedia (留言) 2009年12月11日 (五) 12:10 (UTC)
投反對票什麼時候都和惡意推定掛鈎了?那如此還有誰敢投反對票?既然有合理的理由,就要大膽地投反對票,不要囿於什麼人情:優秀的反對意見能幫助維基百科進步,但人云亦云的支持則絕不能夠。--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4日 (一) 15:50 (UTC)
同菲菇。這數個月下來我越來越歡迎有給合理反對理由的反對票。雖然我認為自己沒有突飛猛進,但上次數位朋友的意見我都有聽到,也有作出一點改善。(雖然更多的是因為太忙而較少回來:P)題外話兩個:第一、蘇州的名字寫錯了(已更正),第二、第一個例子就給自己的管理員選舉……請避免利益衝突。我作為一個旁人的首1分鐘感覺,就是衝着那次討論而來的(雖然已經是大半年以前的事)—Altt311 (留言) 2009年12月17日 (四) 16:10 (UTC)

問:twitter號

問:題外話 維基多少人有twitter號了?建個地方讓大家交流一下 有需要大家可以相互fo 也好方便即時針對性的討論啊 我知道書生有就是 —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09年12月14日 (一) 13:08 (UTC)

有Plurk的也來報一下。—章·安德魯 (留言) 2009年12月14日 (一) 16:15 (UTC)
好像有人做過一個維基百科用戶的twitter列表,記不清在哪裏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15日 (二) 13:43 (UTC)
@tomchen1989/wikipedians (twitter) 以及 Twitter上的中文維基人 (TweepML) —Ben.MQ 2009年12月16日 (三) 07:02 (UTC)
已經通知MQ了,書生你前幾天收到我發的消息麼?—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09年12月18日 (五) 15:28 (UTC)

首頁改版計劃

維基詞典更換Logo投票—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8日 (五) 11:09 (UTC)

請問投票資格是什麼?沒找到--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18日 (五) 12:38 (UTC)
OMG~我幾年前做的Logo又被挖出來了……--百楽兎 2009年12月18日 (五) 14:18 (UTC)
至少自動確認,蓋其此正受半保護……—J.Wong 2009年12月20日 (日) 01:48 (UTC)
需要大家踴躍參與嗎?-Simon951434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10:02 (UTC)

最近為了要整理Wikipedia:首頁的缺失條目專題中的缺失條目列表,因而發現Wikipedia:優良條目/2007年9月亚伯拉罕是消歧義頁,但查亞伯拉罕卻是連到一般頁面(非消歧義頁),請問原因為何?又要如何處理?畢竟亞伯拉罕 (消歧義)是真的有需要創建。--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10:14 (UTC)

管理員人數已經減少到不足80了!

今天又有3名管理員離任,管理員人數減少到了78人,比2006年11月的時候還少。

去年8月中文維基解封,理應有更多人加入維基,但為什麼管理員人數不增反減呢?依我看,除了越來越多的管理員辭職以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管理員申請的成功率大減

Wikipedia:管理人員任免記錄可以看到,2009年有19人申請成為管理員,但只有5人成功當選,成功率為26%。而2008、2007、2006年的成功率分別為70%、58%和73%。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管理員的申請大都不成功呢?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大家胡亂投反對票

看看最近的兩次管理員申請。在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Maxwell's demon/第2次User:Gzhao居然以「首先先建立一個簡體到繁體的重定向,然後把繁體改為簡體,並稱 (不要把簡體改成繁體)」為理由反對。還有User:Evawen的反對理由:「我投反對票, 這個傢伙退掉他人編輯是經常性行為,給很多維基人造成諸多不便,只怕他當管理員後會變本加厲」。他根本沒有看到我回退的都是破壞、侵權、廣告或其他不恰當的編輯。再看看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FrankouUser:Bencmq的反對理由是「考慮再三還是投下反對票。如在下在「意見」中所述,Frankou主要的貢獻集中在歡迎新用戶、維基榮譽申請的受理及新頁面巡查,較少參與社群討論或是反破壞等工作中。在下的意見是待一段時間後,待閣下有更多的經驗則會投下支持票」。如果可以用這樣的理由反對Frankou成為管理員,那麼為什麼在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Mywood就沒有人反對呢?User:Mywood當時也是很少參與反破壞工作([3])。難道歡迎新用戶、維基榮譽申請的受理及新頁面巡查還不夠,一定要參與社群討論和反破壞才能投支持票嗎?那麼如果參與了社群討論和反破壞,會不會又有人以「在歡迎新用戶、維基榮譽申請的受理、新頁面巡查、參與社群討論和反破壞的方面做得不錯,但我好像沒看過他在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投票」為理由反對呢?難道要所有能做的事都要做才能支持,一個人哪有那麼多時間?

我希望以後大家在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投票時,多考慮被提名人的優點、貢獻,少考慮缺點和不足之處。--Maxwell's demon (留言) 2009年11月22日 (日) 15:03 (UTC)

管理員人數多寡是次要問題,活躍與否才是重點。就目前的比例來說,活躍的管理員減少一個比不活躍的管理員減少10個嚴重得多。--百楽兎 2009年11月22日 (日) 15:17 (UTC)

管理員在線上活躍的人數過少,這會造成什麼不好結果發生?積壓工作量增高嗎?-yiken (留言) 2009年11月22日 (日) 15:36 (UTC)

推薦Kolyma,比Yiken活躍多了,光是處理的分類工作,編輯次數超高,不過意願就是看他本人。-yiken (留言) 2009年11月22日 (日) 15:40 (UTC)
回應Πrate:現在的問題不是「活躍的管理員減少」,而是「活躍的維基人無法成為管理員」。一個管理員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維基百科做貢獻,一般兩、三年後就會不活躍。這是很正常的。我說的問題是,有很多活躍的維基人,比如User:KivaryUser:Frankou還有我,完全有成為管理員的能力,而且可以信賴,如果當上管理員,一定不會濫用權限,但就因為大家的無理反對而無法當選管理員。如果活躍的管理員減少一個會很嚴重,會使許多事情辦不成或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那麼增加一個管理員不就可以縮短完成許多事情所需的時間、減輕其他管理員的負擔,使效率大大提高嗎?--Maxwell's demon (留言) 2009年11月22日 (日) 15:44 (UTC)
  • (!)意見
  • 大家胡亂投反對票。維基中的胡亂投票是贊成票,如果發生大量反對票的情況,有可能是當事人曾經有過很明顯的問題(回退錯誤,護航太明顯等等),另外一種可能的狀況就是被另外一X(不知道用哪一種詞比較好,黨,派,團,會,幫,或者是你認為可以加進去的)透過協調之後給擋下來。
  • 多考慮被提名人的優點、貢獻,少考慮缺點和不足之處。。報喜不報憂早已經是習慣了。
  • 完全有成為管理員的能力,而且可以信賴,如果當上管理員,一定不會濫用許可權,。最後一句,來源請求
  • 那麼增加一個管理員不就可以縮短完成許多事情所需的時間、減輕其他管理員的負擔,使效率大大提高嗎?,這個早已經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被認為沒有直接關係。
整段看下來,這一篇的標題改成:你們對我的競選要求太嚴格之類可能更恰當。以上如有雷同,全屬玩笑。-cobrachen (留言) 2009年11月22日 (日) 16:27 (UTC)
Cobrachen你要是改口說願意當管理員的話,我指定雙手雙腳贊成(雖然還是一票來着)。--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1月22日 (日) 18:53 (UTC)
雖然標題和內容有些出入,不過活躍人力確實不多(統計)。—RalfX2009年11月22日 (日) 16:49 (UTC)
管理員人數的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管理員保持活躍並投入於站務工作中,近期離任的前管理員均屬貢獻偏少的維基人,相信對站務工作影響不大。另外,在下明白很多維基人都希望當上管理員,希望為社群出一分力,不過這關乎很多因素,存在着反對票表示候選人仍有改善的空間這是不爭的事實,管理員對維基整體運作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一言一行為影響着整個中文維基,所以必須慎重,況且直到現在還未曾有任何管理員被拉下馬,使此職位彷佛成了鐵飯碗,加上我們不應該為了分擔管理員的工作而降低標準來迎合相關希望當上管理員的維基人,維基人可以在很多方面作出貢獻,就算是站務,出任回退員和巡查員已經可以讓管理員大大分擔忙碌的工作,這不是很好的事嗎?—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1月22日 (日) 16:51 (UTC)

這篇更像抱怨信。—Choij (留言) 2009年11月23日 (一) 00:57 (UTC)

活躍的管理員真的很少。這裏提供的在線管理員很多時候只有一兩個。--TroubleKid (留言) 2009年11月23日 (一) 04:52 (UTC)

orz,看到包括我在內就只有3人。這說明什麼呢?維基百科的發展遭遇了瓶頸?活躍用戶的增長緩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1月23日 (一) 07:50 (UTC)
不活躍的管理員強行離任的制度很不好,剛才我還在User_talk:方洪漸看到有人以「貢獻少」為理由「勸退」,實在荒唐得很。本來,只要被社群信任能夠遵循wp準則的用戶就能成為管理員,而現在管理員選舉的時候一定要問候選人能做什麼。實際上,我認為候選人只要能按wp的方針行使管理員權限就可以了。--Gilgalad 2009年11月23日 (一) 08:33 (UTC)
請閣下小心用詞。在下認為管理員是理所當然應該投入站務工作,在下實在不知道一位有權限卻不運用的管理員與實心葫蘆有什麼差別。—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1月23日 (一) 08:44 (UTC)
我從來沒要過甚麼交代。有人要交代是你自己的事情,別扯什麽廣大用戶。這種個人行為有沒有經過至少是非管理員用戶的討論?—Zhxy 519(聯繫) 2009年11月23日 (一) 11:46 (UTC)
對於在下的語言造成閣下的不滿,深感抱歉,還望見諒。—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1月23日 (一) 11:52 (UTC)
實話實說而已。有關管理員的方針僅僅指出管理員是受社群信任而給予一定權限的用戶,並沒有規定他們有必須參與維護工作的義務。個人認為您在多位管理員離任的過程里起的作用並不有利於維基項目。--Gilgalad 2009年11月23日 (一) 20:17 (UTC)
說點(!)意見。優點要看,但當然缺點也要看,說出來更可以令人有反思、改過的機會。我認為「管理員」較像一個權力多於職位,能夠信任的也可以得到其權力,也同屬義務。以我所知,「管理員」是沒有限額的,那解除權限是否又有必要呢?「管理員」的最基本條件是要得到社群的信任,如果覺得少編輯就得不到信任而去解除權限的還是沒問題的。只要把實心葫蘆掘回個洞,葫蘆還是會有用的,沒必要一看見成了實心的就丟到垃圾桶。另外MD還是不要把我當例子了,畢竟也不是無理反對,年齡小的確是很難令人信任的。— Yravi.kJ 2009年11月23日 (一) 11:12 (UTC)
甘羅12歲就拜相了。—奔流沙 (留言) 2009年11月23日 (一) 11:25 (UTC)
問題是管理員願意將實心葫蘆掏空嗎?—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1月23日 (一) 11:52 (UTC)
建立條目是創建一個用戶後應得的權限,如果你因為一些事情要暫時放一段假期,承你貴言豈不是要收回你創建條目的權限,什至是刪除你的用戶?實心葫蘆掏不掏空並不重要,但是否一定要沒有用處就丟進垃圾桶,有的是空間,葫蘆的多少根本不是問題。— Yravi.kJ 2009年11月23日 (一) 14:14 (UTC)
首先,用戶和管理員是不同的概念。管理員是由社群投票產生的,而用戶則不是,管理員的權限是由社群所賦予的,這代表着管理員需對社群負責。此外,請問實心葫蘆有什麼用處?相關管理員甚至不願掏空自己,這對維基有利嗎?—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1月24日 (二) 08:31 (UTC)
管理員由社群投票產生是因為其權力較大,卻恕在下看不出跟對社群負責有何關係。管理員也是人,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待在維基看你葫蘆前、葫蘆後。實心葫蘆也許真的沒有用處,但又有鏟除他們的必要嗎?如果閣下想當每天二十四小時也不是實心的葫蘆,不妨現在就去選吧,在這裏mumbling也不是個好方法。— Yravi.kJ 2009年11月24日 (二) 12:11 (UTC)
社群賦予管理員權力,閣下卻認為管理員不需向社群負責?那麼管理員應向誰負責?再次強調,在下沒有鏟除,他們都是自願離職的。沒有用處的東西不扔掉,難道要讓它發霉變臭才悔不當初嗎?實心葫蘆就是不應該存在,這就是在下的結論。另外,在下不願意出任管理員這項苦職,在下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這個能力;與此同時,在下可是很鼓勵有能力和有時間投入站務工作的維基人出任管理員 囧rz...。—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1月24日 (二) 12:22 (UTC)
這話對啊~管理員既然是社群選舉的,怎可以不對社群負責?當上了就可以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完全不用理會社群的意見,果然是管理員的作風!權力自己不用就應該移掉,反正有沒有對你都沒有影響-219.79.200.233 (留言) 2009年11月24日 (二) 12:55 (UTC)

現在維基百科活躍的管理員也就那麼幾個,離任的都非常不活躍,相信對站務不會有太大影響。而這並不能作為降低評選管理員標準的理由,更不應用來作為指摘其他人反對意見的口實。至於為什麼活躍的管理員這麼少,倒是應該討論一下。-快龍到此一游 2009年11月23日 (一) 12:10 (UTC)

個人猜測中文維基活躍的管理員現今大多為學生或與IT行業有關的人員。雖不是管理員,對於活躍與否這樣的問題,從在下這樣的編輯用戶的經歷而言,對維基百科的新鮮期已過,加上現實生活夠累了,沒有更多心思再上來在搞這麼嚴肅的活,休息時間較少逛維基,最多在查詢用到時,才會順手做些小編輯,還不如看看電影與新聞,玩玩遊戲,逛逛論壇進行調節一下。現在已經演變成為上維基最多也就投個票就完事的狀態了。= =|| —奔流沙 (留言) 2009年11月23日 (一) 14:55 (UTC)
摘葫蘆既非私用,就別怕和廣大農民朋友協商一下嘛。—Zhxy 519(聯繫) 2009年11月23日 (一) 12:26 (UTC)
既然是志願者的網站,大家只要盡力就好,不要因為自己出力多心理就不平衡,否則就會造成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局面。出力多自然會受到大家的讚賞,但也不要總盯着別人攀比。--方洪漸 (留言) 2009年11月24日 (二) 04:32 (UTC)
(!)意見:該討論發起者看見別人將被封禁就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演([4]),還配當上管理員?我承認我當初是瞎了眼,竟然會支持他。——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2009年11月25日 (三) 06:49 (UTC)
一種米養上百種人,每位維基人對於別人的觀感評價不同,有人嫌貢獻多或是一個條目編輯的太多,也有人嫌貢獻少,就拿Yiken自己例子來看,Yiken是被夾在中間,兩邊都有人嫌棄,完全動彈不得,因為一動就兩邊都得罪,要生存在維基百科還真是難!-yiken (留言) 2009年11月25日 (三) 12:26 (UTC)
  • 維基百科,危機重重,見此 ,可見條目數和活躍人數最多的e文版都存在類似問題。

就像別人所說,大家都是平等的,不要用貢獻多少來評價別人,這只是一個義務性質的網站,yiken就不需要太過在意別人的想法,在網海遨遊的多了,就真正能體會這點,人心可畏。凡事要看全面點,維基上活躍的人也不少,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批評你,個別人的指責實在沒必要在意。可能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痛,覺得條目太亂,自己親自去改就是了,覺得內容太少,有興趣自己來寫嘛。這樣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人人可編輯的百科全書。

  • 管理員選舉啊,反對票啊,不要光盯着反對票上,而要搞清楚別人為什麼要反對,俗話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手握權力的人,不光行為要公正,為人品性最好不要讓人抓到把柄,要善於溝通。以前,蘇州宇宙選內容大師,也有說他太過強勢而投反對票。--玖巧仔留言 2009年11月26日 (四) 10:32 (UTC)
管理員並非執法者— Yravi.kJ 2009年11月26日 (四) 10:38 (UTC)
事件是這樣的:「警告,你因為xx行為,根據方針xx,被ban了」方針就是法,還有的管理員,可以直接移條目,而不通過投票來決定,快捷又輕鬆。--玖巧仔留言 2009年11月26日 (四) 10:45 (UTC)
C的作風很嚴謹,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玖巧仔留言 2009年11月26日 (四) 10:49 (UTC)
條目移動只有產生爭議的時候才需要討論,何況不是管理員也可以移動條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1月27日 (五) 03:02 (UTC)
Template:提示那個條目名稱有爭議,當時也是剛剛通過投票方式確定下來,且處於保護期。那個管理員似乎並不在乎這些,固執己見。--玖巧仔留言 2009年11月27日 (五) 14:27 (UTC)

整篇「管理員人數已經減少到不足80了!」討論看下來,Yiken冒出很大的疑問,管理員人數太少?管理員活躍數過少?通過申請管理員人數甚少?不太懂Maxwell's demon提出這則討論究竟是要朝那個方向講呢?-yiken (留言) 2009年11月27日 (五) 14:09 (UTC)

當然是:管理員選舉太嚴格了。--玖巧仔留言 2009年11月27日 (五) 14:27 (UTC)
是希望能在志願的虛擬世界裏找到多快好省的管理員。—奔流沙 (留言) 2009年12月6日 (日) 12:30 (UTC)

其實有些人有意願且有能力擔任管理員,但卻又擔心自己能力不夠,所以如果各位看到有能力的人,請不吝推薦‧另外如果有的話,建立請假機制,讓管理員能夠在現實生活忙的時候能夠專心的處理事情‧ 因為我現在目前在準備考大學,所以不長上線,和維基脫節了很久的樣子..哈哈‧--Frankou (留言) 2009年12月14日 (一) 14:08 (UTC)

為什麼要那麼多管理員呢?日、荷蘭、葡萄牙語版比中文版規模大,可是管理員數量卻沒那麼多。真正奇怪的是解封以來我們的規模並沒能趕上第11名瑞典語版,而且近期來差距還正在拉大!--Brezza del mare (留言) 2009年12月15日 (二) 12:37 (UTC)

Maxwell's demon尊重一點,我不認為我給JN配以百字解釋的投票是亂投。窗簾布(議會廳)(參與0912(1)條目比賽) 2009年12月22日 (二) 06:37 (UTC)

條目質量提升計劃重開討論

本人建議重開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同時建議新設加分制,凡對條目作出貢獻者均可按貢獻多少加分,建議貢獻500位元組加一分,1000加兩分,1500加三分,如此類推,當到某定(需討論)分數時可獲頒獎,以吸引人們參與,請發表看法。早前經已在#創建頁面比賽段落中提出,唯未得到回覆。-HW 我的用戶頁 我的討論頁 申請成為管理員投票 2009年12月22日 (二) 07:08 (UTC)

名稱是不是改成Category:主題關注度不明的條目,畢竟這類條目很多只是關注度受質疑而已。--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10:14 (UTC)

支持嚴謹,馬大哈對百科無益Humorright (留言) 2009年12月23日 (三) 13:45 (UTC)
什麼意思?--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2月23日 (三) 14:36 (UTC)
馬大哈Humorright (留言) 2009年12月23日 (三) 15:40 (UTC)

黃色絲帶事件

LXB的判決已經出來了,11年,那位在牆外的幫忙寫入頁面吧。感謝。

http://app1.rthk.org.hk/text/news/news.php?id=636209

http://news.yahoo.com/s/nm/20091225/wl_nm/us_china_dissident_6

——安靜的繁華 (留言) 2009年12月25日 (五) 02:20 (UTC)

幫助:目錄要不要也順便一起改版?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是於2009年12月25日 (五) 15:49 (UTC)之前加入的。

創建頁面比賽

大家都知道,維基目前只有287,303條條目,以及不足130個主題首頁,更只有很少編輯次數,只有11,983,499次。所以本人建議新增一個全新的創建頁面比賽,暫名為「創建頁面比賽」。

這個比賽本人建議將「動員令」及「條目比賽」結合為一,並新增部份的環節,吸引更多人參與。具體詳情可見User:Horacewai2/pc (pc=Page Competition),本人希望大家支持,並給予改善意見。—HW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04:42 (UTC)

應改名為「頁面比賽」,因不只包含創建,還包括編輯。-HW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05:32 (UTC)
這樣會不會出現一大堆小作品和小小作品,增加管理員和巡查員的負擔?---快龍到此一游 2009年12月20日 (日) 08:53 (UTC)
可能會,細節可以再討論,而計劃的目標是希望維基條目的數量有所增長,同時希望維基的質數有所提升。感謝你參與這個討論,歡迎你提出更多的意見,例如如何去改。-HW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09:58 (UTC)
不是很必要。大英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等傳統百科全書都只有幾萬條目,中文維基的條目已經接近30萬,應該多關注條目質量而不是數量。--Gilgalad 2009年12月20日 (日) 17:14 (UTC)
那些傳統的百科全書改版的時候往往會刪掉一些以及不太重要的條目,可是維基百科的條目一旦被認為有關注度,那些講雞毛蒜皮事情的條目都會永遠保留。中文維基的條目現在還沒達到30萬,講質量根本無從講起。—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21日 (一) 03:28 (UTC)
那不如發起一個補足基礎條目的活動,Wikipedia: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專題/中華百科全書Wikipedia: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專題/中國大百科全書裏面都是一片一片的紅字。--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26 (UTC)
確實。中文維基百科蕪雜的條目一大堆,真正重要的條目卻又很缺乏—冰熱海風 (討論)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39 (UTC)
上個月RekishiEJ提過這樣的建議:
同意,建議不妨比照en:Wikipedia:Vital articles/Expandedja:Wikipedia:すべての言語版にあるべき項目の一覧/日本史の人物追加中文世界高度關注,但其他地方未必關注的主題,如中國歷史下各朝代或各朝代下重要人物(如周公,這點可以透過查找台、港、澳、陸小學及中學歷史、地理教科書中所提人物、事件或地域得知)到WP:VA的擴充版本中。另外社會解體、媒體倫理、新聞評議會、林照真(曾長期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現為傳播學者)等條目有一定重要性卻無對應條目,建議其他維基人一同找尋中文維基無,語文版本數不到10個但高重要性的條目到WP:RA中。--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1月28日 (六) 12:17
我覺得這個建議挺好。現在WP:基礎條目只有1000條,而且過於西方中心,我們不妨參照en:Wikipedia:Vital articles/Expanded的分類形式整理一個中文維基基礎條目3000條。--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52 (UTC)
我贊同整理個擴展的,不妨更多些,5000到10000條吧,英文版目標是10000,當然,要有人手才行。感覺那個1000基礎條目確實有很大問題,我曾去元維基建議列入孟子等幾個條目,雖有一人表示認同,可是沒其他人回應,結果不了了之。基礎條目的問題不在於東方的東西少,而在於這些東西的加入完全是按他們西方人的想法,在阿拉伯、印度、中國、日本這幾個大文明里不負責任的搞攤派,根本沒經過深入比較,想要改又難於登天。冰熱海風 (討論)
可以來個WP:中文基礎條目。--TroubleKid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6:42 (UTC)
十分感謝各位的意見,既然大家都認同條目數量可能已足夠,但重要條目和質量需要提升的話,本人作以下建議:

HW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7:32 (UTC)

Wikipedia: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專題/中華百科全書Wikipedia:傳統百科全書條目專題/中國大百科全書等傳統百科裏的紅字補完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畢竟這些條目大多都屬於比較基礎的條目。有意的話,可以先把這些紅字條目全列出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21日 (一) 07:54 (UTC)

已開展Wikipedia:中文基礎條目,但請加入頁面。-HW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9:57 (UTC)

「中文基礎條目」所表達的意思並不清楚,建議改名為「中文領域基礎條目」或「中文世界基礎條目」。 -- Kevinhksouth (Talk) 2009年12月21日 (一) 12:46 (UTC)
Y已改名中文領域基礎條目。-HW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3:42 (UTC)

請討論一下是否應該以分類:維基見習編輯的形式頒獎表揚那些貢獻良多的維基人呢?-HW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13:42 (UTC)

既然是基礎,就不應該局限為紅字條目,而且即便是已經創建的基礎條目也有很多質量很差。我建議先整理3000-5000條基礎條目,然後進行質量提升(包括新建和改善)的活動。--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16:39 (UTC)
問題的回答:裏面的條目無需經任何討論,只是你認為需要就可加入,但分類則需先於該討論頁討論才可修訂;此外,目前在討論中,並無任何關於入選標準的討論(當然沒有共識),所以未有標準。另外一提,基礎條目裏的條目可同時出現於中文領域基礎條目,而是否限定與華人或中華文化有關這一點是錯,維基百科不會歧視任何文化 (我想),謝謝;多謝參與。-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2009年首頁改版討論 2009年12月26日 (六) 02:57 (UTC)

許多條目無人管理

如「包兆龍」條目中的描述,「包兆龍,JP(1895年—1982年),又名大澍,袓籍浙江寧波,先後育有三子四女,為包玉剛之父。包兆龍於九十年代初期在漢口一帶經營工廠,製做鞋子和帽,至1940年轉住上海開設銀號,並於1948年遷居香港。」

粗體標出的部分明顯有誤,我在討論頁提出過,但無人進行修改。

類似的還有許多條目,裏面的語句多有相互矛盾之處,如明太祖和明成祖中的表述就不一致,明成祖中關於其生母的爭議中提到那個碽妃到中國時,成祖已經有五歲了,所以她不可以是他的生母。在太祖子女中又說燕王和周王「一說碽妃出」,但周王是1361年出生,比成祖小一歲,也不會是那個碽妃所生。這樣一來,「一說碽妃出」就明顯是錯誤的說法,前後矛盾了。--玖巧仔留言 2009年12月11日 (五) 08:52 (UTC)

原因是巡查不了那麼多條目,錯誤無從發現。就算是有人關注的條目,也有可能因為巡查得不夠仔細而錯誤被忽略了。無人進行修改是正常的,因為有些資料的確很難查證。--TroubleKid (留言) 2009年12月13日 (日) 12:40 (UTC)
你能肯定有錯的話,大可自己動手修改。--K217 (留言) 2009年12月13日 (日) 14:44 (UTC)
正常現象,根據二八理論/現象/法則,20%的人做出80%的貢獻,20%的條目被80%的人查看,80%的破壞由20%的人做出.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等等不一而足/舉一反三.所以維基百科需要英雄去推動.—Humorright (留言) 2009年12月23日 (三) 14:23 (UTC)

沒辦法吧 人手奇缺是常年的問題 就比如我自己 監視列表條目超過200+ 要關注這麽多條目就很累了 加上個人現實生活繁忙 及部分網絡原因(最近大陸這邊的都知道啥事) 連認真擴充一個條目都得擠時間出來 再比如 破壞等等的事 是日日有 每次得及時處理,又比如 雖然2009年的現在 部分老問題在經過反覆強調警告之後,IP用戶的編輯效率是大幅度提高 倒是部分編輯問題都是註冊用戶弄出來的(雖然是新用戶 這樣還不如IP用戶了 就像我 在其他語言 很多版本都是作為IP用戶出現的)

我也想安心的把大部分條目交給其他維基人或者IP用戶 自己可以多點時間關心其他條目嘛 但是目前對於新手和IP用戶 仍然需要一個老手在後面監督(監視就太難聽了) 以防弄出什麼大小亂子 條目的問題 除非人手力度大幅度增加 且基本都是對方針政策 規則各方面都是熟練應用的老手 不然這問題短期內不會大改觀 英文版都存在嚴重的編輯者流失 何況中文版了。

若編輯規則變成第二個百度百科 那樣倒是很多人很歡迎 會出現大量湧入維基。很多人見着維基現在一套方針政策就頭大了。但是如果我們變成百度第二 那維基是否仍然需要存在 這倒是個問題了—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09年12月29日 (二) 09:4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