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朝鮮景宗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朝鮮景宗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Main Page trophy此條目曾於2022年11月20日在維基百科首頁優良條目上展示。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2年5月3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22年5月1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朝鮮半島專題 (獲評優良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朝鮮半島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朝鮮半島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傳記專題 (獲評優良級低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漢字文化圈專題 (獲評優良級低重要度
朝鮮景宗」是漢字文化圈專題的一部分,一個主要對(即漢字文化圈,或稱「東亞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為主題的文章作編輯、收集、整理、完善的專題。如果您願意參與,可以編輯這篇文章,或者造訪本專題頁面了解專題的工作,並歡迎參與討論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關於景宗之死

「宣懿王后與少論派曾意圖擁立王族的養子,以取代延礽君,但因為景宗急病駕崩而失敗。」 這個說法是沒有根據的,所以刪除了。 --Milugu (留言) 2010年8月26日 (四) 07:15 (UTC)[回覆]

大大,這沒有必要刪除吧,暗殺論本來就會有各種說法,如果是有根據的事就不叫暗殺了,因為景宗很年輕就過世才會有暗殺的傳言祖民 (留言) 2010年8月26日 (四) 09:33 (UTC)[回覆]

有必要,這個很誤導人,傳說也是要有出處,不能毫無根據。即使野史也是要指名道姓的,譬如出於那一本傳紀,作者是誰。 --Milugu (留言) 2010年8月27日 (五) 03:35 (UTC)[回覆]

(:)回應-最近個人剛把《蒙曼說唐.唐玄宗(上、下)》看完,作者蒙曼在介紹正史如何發展之外,若介紹稗官野史時也會介紹書名或作者,然後,再加以分析其真偽,其實,兩位說的都有理,歷史本來就存在多種無根據的說法,至今也沒查出這個說法的人是誰,例如「雍正奪位」。其實,在「宣懿王后與少論派曾意圖擁立王族的養子,以取代延礽君,但因為景宗急病駕崩而失敗。」之後可以加上要求「來源出處」之語法,這樣一來大家就知道這段話的真實性有待查證,不知兩位意見如何?首醫女張德請在嗶聲後留言 2010年8月27日 (五) 03:48 (UTC)[回覆]

沒意見,另兩種說法也應該如此類辦。我以添加完善實錄記載的說法。 --Milugu (留言) 2010年8月27日 (五) 13:46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評選

朝鮮景宗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政治與軍事人物-貴族與王族,提名人:George6VI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08:01 (UTC)[回覆]

投票期:2022年4月26日 (二) 08:01 (UTC) 至 2022年5月3日 (二) 08:01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2年6月2日 (四) 08:02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這些是史料,侵權是不至於,我是看了百度那邊描述,由於參考資料很齊,查證沒錯就換成我的方式來改寫一下。絕大多數參考資料都是韓國電子化的古代史書,還是漢字寫成,如果有興趣可以點進去看。--George6VI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1:04 (UTC)[回覆]
沒有,我可以很肯定。上次我就是這種模式寫,就入選GA了。——George6VI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2:16 (UTC)[回覆]
儘量多用第二手來源,不建議僅使用古籍(古籍為第一手來源)。--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4月26日 (二) 12:25 (UTC)[回覆]
目前的來源裏,實錄、承政院日記、清實錄是官方正史紀錄,是算第一手沒錯。不過其他大半的引用資料,像《隨聞錄》、《丹岩漫錄》、《頥齋亂藁》、《桐巢漫錄》、 《大東奇聞》、 《黨議通略》,基本上都是朝鮮王朝的著作,是親歷者或朝鮮王朝後期對當時史實的評價和解讀(多少帶有立場),算第二手來源吧。至於王室族譜和兩個王后的族譜,都是近代的。如果在維基百科不能用這些,那這位僅僅在位四年的國王,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寫了,現代人的著作也只能給個輪廓,無法深入。更何況,上個月我在朝鮮哲宗GA評選時,沒人說這樣不可以。——George6VI留言2022年4月26日 (二) 12:44 (UTC)[回覆]
感謝解釋,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4月27日 (三) 00:18 (UTC)[回覆]
    • 現在只保留前兩段的粗體(姓名、表字、諡號)。至於朝鮮紀元、清朝年號混用是刻意為之,在前王死亡、新王即位之際使用清朝年號,本意是為了語句通順避免重複,其他使用國王紀年;這時候清朝、朝鮮通用時憲曆,所以月日不用換算。個人覺得朝鮮史用國王紀年比較合理,但是有不少字句會需要斟酌怎麼描述,避免時間、人物重複出現冗詞(尤其在實錄裏,「即位年」與「元年」不一樣,如果寫「即位年」括號西元年,就很彆扭)。——George6VI留言2022年4月28日 (四) 09:23 (UTC)[回覆]


{{yesGA}}6張,{{noGA}}0張,無效票0張,入選 入選優良條目孟天皓留言2022年5月3日 (二) 12:1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