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粵語
此頁面之真實性有待商榷,其部分或全部內容可能屬於惡作劇,或含有需要改正的錯誤。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22年9月1日) |
澳門粵語 | |
---|---|
母語國家和地區 | 澳門 |
語系 | |
官方地位 | |
作為官方語言 | 澳門(事實上) |
語言代碼 | |
ISO 639-1 | zh |
ISO 639-2 | chi (B) zho (T) |
ISO 639-3 | yue |
語言瞭望站 | 79-AAA-mad |
澳門粵語(英文:Macao Cantonese、葡文:Cantonês de Macau),亦稱澳門話、澳門廣東話,是澳門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語言。
概況
按2021年普查數據,澳門3歲或以上人口中,約538000人日常使用廣州話,佔該年齡層人士的81.0%。[1]:42能以廣州話流利溝通者則佔86.2%。兩比率皆較十年前減少。[1]:18
據胡培周[3],「澳門話」的語音、詞彙和語法和廣州話差不多。歷史上,澳門曾隸屬香山縣,中山人較多,因此受中山方言(尤其石岐話)影響。另外,蜑家話亦經漁民人口在澳門話留下痕跡。至於葡語,雖然葡人在澳四百多年,澳門話會受到葡語影響,但因為葡語國際地位不及英語,政府亦不重視推廣,所以影響不太大,中葡夾雜並不常見(相反,香港粵語則有時中英夾雜)。[2]:21–22
聲母、韻母、聲調
與香港粵語大致相同。
地名異讀
澳門一些地名在本地粵語的讀音與外來/字典音有別,舉例如下:[2]:93
地名 | 本地讀音 | 外來/字典音 |
---|---|---|
士多鳥拜斯 | 紐nau2 | 了niu5 |
媽閣 | 碼maa5 | 嗎maa1 |
南灣 | 環waan4 | 彎waan1 |
雅廉訪 | 防fong4 | 紡fong2 |
俾利喇街 | 啤be1 | 比bei2 |
與香港粵語
港、澳粵語地位一樣,澳門粵語並非香港粵語的分支。
影響
由於歷史原因,澳門與香港的語言文化會互相影響。香港開埠初期,有部分澳門華人選擇到香港行商,部分更於香港定居,也間接促成了澳門粵語與香港粵語之間的交流。到二戰之後,香港經濟開始起飛,在該時開始,香港對澳門的影響力增加,也令部分香港粵語的詞彙(例如「巴士」、「的士」等從英語音譯的詞彙)「逆向輸入」回澳門。可見,香港粵語和澳門粵語是相互影響、關係密切的。
差異
香港粵語與澳門粵語可說是同中帶異。澳門在開埠之後與廣東仍有密切聯繫,而香港在開埠以後一直到二戰也跟廣東一帶聯繫較為薄弱,這種情況在省港大罷工之後更為明顯,因此,澳門粵語會較香港粵語受廣州廣州話(即廣州粵語)影響,例如說香港講「擦膠」,但澳門則跟廣州講成「膠擦」。而因為曾經被葡萄牙佔領,澳門的粵語在某程度上都會收到葡語的影響,與香港不同,例如香港說「吞拿魚」(受到英語Tuna影響),但澳門則會說「亞東魚」(受到葡語atum影響)。
發音
香港粵語曾經有過多次的正音運動,且獲得大型新聞台如無線、亞視等的支持,因此在潛移默化之下,普遍發音會與澳門粵語有分別(尤其是k與g的分別),例如「購物」、「構成」等,少部分香港粵語使用者會傾向於發「gau3」音(音同「救」)、而非「kau3」(音同「寇」),但大部分香港粵語使用者的發音為「kau3」(音同「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