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爪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半爪龍屬
化石時期:早白堊世125–113 Ma
2012年於日本展示的正模標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新獸腳類 Neotheropoda
演化支 鳥吻類 Averostra
演化支 堅尾龍類 Tetanurae
演化支 俄里翁龍類 Orionides
演化支 鳥獸腳類 Avetheropoda
演化支 虛骨龍類 Coelurosauria
演化支 暴盜龍類 Tyrannoraptora
演化支 手盜龍形態類 Maniraptoromorpha
演化支 手盜龍形類 Maniraptoriformes
演化支 手盜龍類 Maniraptora
演化支 阿瓦拉慈龍類 Alvarezsauria
總科: 阿瓦拉慈龍超科 Alvarezsauroidea
屬: 半爪龍屬 Bannykus
Xu et al., 2018
模式種
烏拉特半爪龍
Bannykus wulatensis

Xu et al., 2018
異名
  • 烏拉特龍 Wulatesaurus (非正式)

半爪龍屬名Bannykus)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巴音戈壁組的一屬早白堊世阿瓦拉慈龍類,僅含一個種,烏拉特半爪龍Bannykus wulatensis)。它是種大型阿瓦拉慈龍類,根據股骨周長,其體重估計約為24千克。[1]

發現

生命復原

該屬的正模標本為IVPP V25026,是一件來自中國內蒙古烏拉特後旗潮格鎮的巴音戈壁組的部分無關節的不完整骨骼。它是在2012年之前的某個時候被發現的,當時其殘骸以非官方名稱「烏拉特龍」在日本展出。它在2018年被命名為烏拉特半爪龍;屬名取自中文單詞「半」和希臘語單詞「onyx」,這是指這種獸腳類的過渡性特徵。種名是指化石發現地烏拉特後旗。[1]

進化意義

半爪龍和西域爪龍通過展示介於簡手龍的典型獸腳類前肢和晚白堊世阿瓦拉慈龍類高度退化的前肢和細小牙齒之間的顱骨和顱後形態,填補了阿瓦拉慈龍類7000萬年的進化空白。

參考資料

  1. ^ 1.0 1.1 Xu, Xing; Choiniere, Jonah; Tan, Qingwei; Benson, Roger B.J; Clark, James; Sullivan, Corwin; Zhao, Qi; Han, Fenglu; Ma, Qingyu; He, Yiming; Wang, Shuo; Xing, Hai; Tan, Lin. Two Early Cretaceous Fossils Document Transitional Stages in Alvarezsaurian Dinosaur Evolution. Current Biology. 2018, 28: 2853–2860.e3. PMID 30146153. doi:10.1016/j.cub.2018.0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