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Roughly the same/沙盒17
儒家 |
---|
儒家文化圈 |
《尚书》,原称为《书》,为先秦时代政事文献的汇编[1],内容以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进行宣示布告的讲话记录为主[2][3]。《尚书》为中国文学散文创作之祖,文风质朴。不过对后人来说,由于年代极其久远,其用语“诘屈聱牙”,颇为难读[4][5]。
《尚书》早于儒家出现,本与儒家无关,但后世儒家将其追认为儒家经典,并列入十三经之一,为儒学建构其政治思想的源头[6][7],从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开始,确立其长久作为经典的地位[8]。尚书在四库全书中隶属于经部。
《尚书》的成书、整理、流传过程颇为复杂,历史上出现过多个书写字体、篇卷构成、具体内容不同的版本;部分曾经由帝王朝廷组织学者整理、校勘,颁布“定本”。今本的主体,部分至迟出现于东晋;其“部分篇目”内容的来源可靠性从南宋开始遭受怀疑。清初,这些篇目在主流学术界被定作“伪书”,甚至排除出《尚书》之外。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出土文献研究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对古代尚书文献的认识[9]。
释名
- 以尚书为“君上之书”,君王发言,由史官记载下来。
- 以尚书为“上古之书”,上古久远之书。
程元敏认为“书”字泛言图书。尚书之“书”,则指朝廷诏令,即公文书。尚书原本只称为《书》,向伏生学习《书经》的欧阳生家,以其为上古之书,取“尚”字上古、久远之义,而称名为《尚书》[10]。
体例
// need content //
历史源流
《尚书》本是上古档案资料的汇编,孔颖达说:“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11],马融说: “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12]
“尚书”最早只被称为“书”,而“尚书”之“尚”最早见于《墨子》:“故尚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13]。此时所指《尚书》也包含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14]。《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尚书》就是收集左史所记的言论或命令[15]。实际上,《尚书》不仅记言,也有史实。
《纬书》记载古代《尚书》凡3240篇,至孔子删定为120篇[16],遂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尚书》又称《书经》,为五经之一。《尚书》又分成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西汉末造,开始有所谓今古文之争,古文学派日盛,官派的今文学派主流地位备受挑战[17]。今古文之争一直延续到清朝末造。
今文尚书
按《汉书·艺文志》的说法,经过孔子整理编纂,形成了有百篇的《尚书》。[18]秦末兵祸大起,伏生流亡;待西汉建立,天下重新安定下来,他返回故乡,发现所藏“亡数十篇”仅剩下29篇(纬书说28篇)[19]。之后朝廷派遣晁错去听伏生(当时已九十多岁)讲授,以汉代当时使用及流通的官方文字隶书来纪录,所记录下来的本子就称为《今文尚书》[20]。另外,有河间女子献《太誓》(《泰誓》)一篇,被并入伏生所传之29篇中[21]。
// need content //
古文尚书
《汉书·艺文志》提到:“《古文尚书》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恭)王坏孔子宅……而得《古文尚书》。”这批尚书以先秦蝌蚪文记载,难以解读。后来孔安国取得这本子[22],与官方已有的《今文尚书》29篇对照,多出16篇[23],异文七百多处,是真正珍贵的先秦文献。汉武帝时,孔安国的后代或学生将此本交给了官方[24],刘向称之为“中古文”,史记中的孔安国本应该就是指这一版本。
《古文尚书》开始传习于民间,势力较小。汉平帝时,刘歆对比了古文和今文区别之后,倾向古文学,建议朝廷把各种古文经书都立于国学,引起了古文和今文的大论战。东汉时,完整的孔安国本已失,杜林在河西获得了《古文尚书》之漆书1卷,这一古文本其篇数和今文尚书篇数相同皆29篇,但没有孔安国传本所多出的16篇。东汉末年起,贾逵、马融、郑玄等经学大家为漆书本作注积极提倡,学习者逐渐增多而在学术界逐渐取得优势。
伪古文尚书
早时就有东莱张霸集结《左传》等书,造《一百零二篇尚书》,事发张霸入狱,本书亡佚。
西晋永嘉之乱时《今文尚书》经文、注疏均失传,于是郑玄所注《古文尚书》流行。东晋元帝时,豫章太守梅颐自称得到失传多时的孔安国《古文尚书》(后被称为《伪孔传》),[25]
// need content //
主要内容
//《尚书》属于“记言体”,内容以言为主。记载的内容,上起尧、舜,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包括了夏、商、周三代。陈梦家《尚书通论》第一章先秦引书篇统计《论语》、《孟子》、《左传》、《国语》、《墨子》、《礼记》、《韩非子》、《荀子》、《吕氏春秋》等九本先秦经典引用尚书一百六十八处。《尚书》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尚书》以古奥难读著称,其中“诰”体文献特别生涩难懂,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往往都有多种解说,《汉书·儒林传》谓:“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像是“曰若稽古”仅四字,却有多种解释方式,据称达三万言[26],郑玄解释为“稽古同天,言尧同于天”,王肃解为“顺考古道而行之”。都言之成理。因此韩愈称:“周诰、殷盘,诘屈聱牙。”[27]司马迁写《史记》时,把《尚书》的原文翻译了一遍,如《尚书·尧典》中有“钦若昊天”的话,《史记·五帝本纪》便写为“敬顺昊天”。[28]扬雄亦言:“昔之说《书》者序以百,……《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 need content //
清华简中的《尚书》
// need content //
篇目
今本 | 东汉本 (古文学,失传) |
西汉本 (今文学,失传) |
今本 | 东汉本 (古文学,失传) |
西汉本 (今文学,失传) |
今本 | 东汉本 (古文学,失传) |
西汉本 (今文学,失传) | ||||||||||||||||
---|---|---|---|---|---|---|---|---|---|---|---|---|---|---|---|---|---|---|---|---|---|---|---|---|
虞书 | 1 | 尧典 | 虞夏书 | 1 | 尧典 | 唐书 | 1 | 尧典 | 商书 | 21 | 说命上 | 周书 | 41 | 洛诰 | 23 | 洛诰 | 19 | 雒诰 | ||||||
2 | 舜典 | 22 | 说命中 | 42 | 多士 | 24 | 多士 | 20 | 多士 | |||||||||||||||
3 | 大禹谟 | 23 | 说命下 | 43 | 无逸 | 25 | 无逸 | 21 | 毋劮 | |||||||||||||||
4 | 皋陶谟 | 2 | 皋陶谟 | 虞书 | 2 | 咎繇谟 | 24 | 高宗肜日 | 9 | 高宗肜日 | 7 | 高宗肜日 | 44 | 君奭 | 26 | 君奭 | 22 | 君奭 | ||||||
5 | 益稷 | 25 | 西伯戡黎 | 10 | 西伯戡黎 | 8 | 西伯堪饥 | 45 | 蔡仲之命 | |||||||||||||||
夏书 | 6 | 禹贡 | 3 | 禹贡 | 夏书 | 3 | 禹贡 | 26 | 微子 | 11 | 微子 | 9 | 微子 | 46 | 多方 | 27 | 多方 | 23 | 多方 | |||||
7 | 甘誓 | 4 | 甘誓 | 4 | 甘誓 | 周书 | 27 | 泰誓上 | 12 | 《太誓》三篇 | 10 | 大誓 | 47 | 立政 | 28 | 立政 | 24 | 立政 | ||||||
8 | 五子之歌 | 28 | 泰誓中 | 13 | 48 | 周官 | ||||||||||||||||||
9 | 胤征 | 29 | 泰誓下 | 14 | 49 | 君陈 | ||||||||||||||||||
商书 | 10 | 汤誓 | 商书 | 5 | 汤誓 | 商书 | 5 | 汤誓 | 30 | 牧誓 | 15 | 牧誓 | 11 | 坶誓 | 50 | 顾命 | 29 | 顾命 | 25 | 顾命 | ||||
11 | 仲虺之诰 | 31 | 武成 | 51 | 康王之诰 | 30 | 康王之诰 | |||||||||||||||||
12 | 汤诰 | 32 | 洪范 | 16 | 洪范 | 12 | 鸿范 | 52 | 毕命 | |||||||||||||||
13 | 伊训 | 33 | 旅獒 | 53 | 君牙 | |||||||||||||||||||
14 | 太甲上 | 34 | 金縢 | 17 | 金縢 | 13 | 大诰 | 54 | 冏命 | |||||||||||||||
15 | 太甲中 | 35 | 大诰 | 18 | 大诰 | 14 | 金縢 | 55 | 吕刑 | 31 | 粊誓 | 26 | 甫刑 | |||||||||||
16 | 太甲下 | 36 | 微子之命 | 56 | 文侯之命 | 32 | 吕刑 | 27 | 文侯之命 | |||||||||||||||
17 | 咸有一德 | 37 | 康诰 | 19 | 康诰 | 15 | 康诰 | 57 | 费誓 | 33 | 文侯之命 | 28 | 鲜誓 | |||||||||||
18 | 盘庚上 | 6 | 《盘庚》三篇 | 6 | 般庚 | 38 | 酒诰 | 20 | 酒诰 | 16 | 酒诰 | 58 | 秦誓 | 34 | 秦誓 | 29 | 秦誓 | |||||||
19 | 盘庚中 | 7 | 39 | 梓材 | 21 | 梓材 | 17 | 梓材 | 书序 | 散于各篇之首 | 集于全书之末 | |||||||||||||
20 | 盘庚下 | 8 | 40 | 召诰 | 22 | 召诰 | 18 | 召诰 |
篇名中的不同用字之间主要为通假关系,也有其他情况,甚至错误用字。如今本第五十七篇《费誓》、东汉本第三十一篇《粊誓》、西汉本第二十八篇《鲜誓》为同一篇;“鲜”、“粊”二字有通假关系,乃同一地名,“费”亦地名,两地接近而并非一处,故篇名不应该写成“费”。[31]
另见
注释
- ^ 《荀子·劝学篇》:“故‘书’者,政事之纪也”
- ^ 朱自清. 經典常談.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的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数,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的看。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称为“谟”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代史官追记;当代史官也许根据新闻,后代史官便只能根据传闻了。这些辞原来似乎只是说的话,并非写出的文告;史官纪录,意在存作档案,备后来查考之用。
- ^ 《汉书·艺文志》:“书者,古之号令,号令于众,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
《史通·六家篇》:“盖《书》之所主,本于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于臣下,故其所载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 - ^ 钱穆.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尚书.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4).
- ^ 國學英華 - 愛書堂.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 ^ 卓素绢. 從 「亞當斯密問題」看先秦儒家思想對現代政治的啟示 (PDF). 止善. 2014 [2018-01-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1-24).
儒家重视六经,《尚书》即是六经中一本关于政治理念的重要经典,因此孔子对《尚书》中民本思想有所继承,也有所阐发,甚至更明确的指出为政之道除了以人民为主体,为政者本身也要有德行,才能带领民众
- ^ 成中英. 《尚書》的政治哲學:德化論的發展. 扬州大学学报. [201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尚书》设立了一种标准,它是古代政治的基础,也是古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后来之孔孟乃至百家诸子,均或多或少受《尚书》重视天人之际之观点的影响而各自发挥。
- ^ 谢维扬. 谈汉代经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献传统形成的影响 (PDF). “ 中华经学 ” 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2010 [2018-01-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1-22).
从现有的记载看,在整个战国时期还看不出有任何特定的文献或文献组合在国家政治中拥有特别作用。……在中国古代真正有一批文献在国家政治中占据特殊地位是从汉代才开始的,而这同汉代经学的发展有关,具体地说是同汉代儒学五经博士的设立有关。
- ^ 傅刚. 出土文献 给我们的启示: 以清华简 《 尚书 · 说命 》为例 (PDF). 文艺研究. [2018-02-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2-06).
清华简《说命》一文与伪《古文尚书》中的《说命》,的确有太大的不同,也正如整理者以及学术界的共识一样,认为清华简《说命》充分证明了伪古文的“伪”。笔者也非常同意清华简整理者以及学术界同仁的意见,这批简文的问世,大大地丰富了先秦文献,让我们在传世文献之外,又见到了许多从未著录过的文献,同时这批简也能够帮助我们印证许多文献的真伪。除此之外,我以为这批简的问世,还能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先秦文献内容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的传播方式下所表现的不同内容和形态。
- ^ 程元敏. 尚書學史. 五南图书. 2008: 24-28.
- ^ 《尚书序》
- ^ 《尚书正义》卷一
- ^ 《墨子·明鬼下》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王充:《论衡·正说篇》
- ^ 也有史料将左、右二字颠倒起来,即左史记事,右史记言,《礼记‧玉藻》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文心雕龙·史传》:“古者,左史记事者,右史记言者。”
- ^ 孔颖达《尚书正义》引《纬书》谓“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去三千一百二十篇。”
- ^ 皮锡瑞指出:“刘歆议立诸经,至汉末而诸经盛行,今文博士所传无一家存者。……既有郑君大师,又遭汉末丧乱,晋复不竟,五胡乱华,永嘉之乱,《易》亡梁丘、施氏、高氏;《书》亡欧阳、大小夏侯;《齐诗》魏世已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存,无传之者;孟、京、费《易》,亦无传人;《公》、《谷》虽在若亡。于是今文之传绝矣。”
- ^ 秦始皇焚书时,秦朝博士伏生(伏胜)将《尚书》偷偷藏于壁中。
- ^ 汉人一度把顾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与康王之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两篇合而为一
- ^ 《今文尚书》之名,宋翔凤《尚书叙说》以为起于东晋;观孔颖达《礼记正义》,只能确定说唐代已通行“今文尚书”之名矣。
- ^ 亦有认为伏生所出壁中之尚书为28篇,加上此太誓1篇后,方为29篇之说
- ^ 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提到孔氏家中有《古文尚书》,孔子11世孙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任官),逸书得十余篇”。
- ^ 《汉书卷三十·志第十·艺文志》:“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二》“予尝疑安国献《书》,遭巫蛊之难,计其年必高,与马迁所云蚤卒者不合。信《史记》蚤卒,则《汉书》之献《书》必非安国;信《汉书》献《书》,则《史记》之安国必非蚤卒。然马迁亲从安国游者也,记其生卒,必不误者也。窃意天汉后,安国死已久,或其家子孙献之,非必其身,而苦无明证。越数载,读荀悦《汉纪·成帝纪》云:‘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多十六篇。武帝时,孔安国家献之。会巫蛊事,未列于学官。’于安国下增一“家”字,足补《汉书》之漏。”
- ^ 《尚书正义·尧典》引《晋书·皇甫谧传》云:“姑子外弟梁柳边得古文《尚书》,故作《帝王世纪》往往载《孔传》五十八篇之书”;又引《晋书》云:“晋太保公郑冲以古文授扶风苏愉,愉字休预。预授天水梁柳,字洪季,即谧之外弟也。季授城阳臧曹,字彦始。始授郡守子汝南梅赜,字仲真,又为豫章内史,遂于前晋奏上其书而施行焉。”
- ^ 桓谭《新论》记今文家小夏侯学派的秦恭解说“曰若稽古”四字至三万言,“秦近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谊,至十余万言;但说'曰若稽古',三万言。”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批评这些博士:“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 ^ 韩愈:〈进学解〉
- ^ 司马迁. 五帝本紀. 史記. [-61].
- ^ 扬雄:《法言·问神》
- ^ 王国维《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诗》、《书》为人人诵读之书,然于六艺中最难读。以弟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
- ^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2157-216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4月。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Modul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第46行Lua错误:attempt to concatenate local 'id' (a nil value)
外部链接
- 《尚书》全文在线阅读 (简繁体翻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尚书正义定本 : 东方文化研究所研究报告. 第14, 昭和14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蔡哲茂:〈金文研究与经典训读--以《尚书.君奭》与《逸周书.祭公篇》两则为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柯马丁:〈《尚书》里的“誓”〉。
- 鹤成久章:〈明代莆田的《书经》学——福建的学术与举业关系的一个考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尚书表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