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祭
此条目论述以台湾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祭祀时间与祭品
闽南裔台湾人的祭祀时间除了祖先或亲人忌日外(一般“对年”之后就不拜生日,除非视为神明),常在除、清、盂、九等节庆:
- 除夕:以年粿、发粿(年糕、发糕)等祭拜祖先。
- 清明(或者为寒食节):若有祠堂则举行祠祭。
- 中元(又称盂兰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盂兰节。以祭拜好兄弟为主,也祭拜祖先。
- 重阳(又称重九节,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祭拜祖先,慰问族中长者。
客家裔台湾人通常在公厅(祖堂)祭拜阿公婆(祖先),又称堂祭。客家人除了平时每天傍晚到祖堂下上香、奉茶、点火外,在一些特殊日子有较隆重的堂祭仪式。堂祭通常在上午举行,但某些时候有其他作法。
- 除夕上午拜神,下午祭祖;准备发粄、甜粄。
- 元宵:以粄圆祭祖。
- 清明:准备牲礼及艾粄、红粄到祖堂补敬奉,称“作清明”。
-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带粽子堂下“拜爷”。
-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除了祭祖,有些家族也会祭拜好兄弟。“拜爷”时须准备芋粄。。
- 满年福(农历十月十五至十二月廿五,各地的时间不一)
- 冬至:少数人会准备粄圆到祖堂祭拜。
祭祀仪程
整理
摆放祭品
- 准备食物包括牲礼、水果、糕饼等。物品包括纸钱、线香、红蜡烛、鲜花、酒(通常是米酒或清酒等)。
- 牲礼(三牲肉类)摆放方式:左鱼—中间鸡(鸡头朝向祖牌)—右猪肉。
- 除上述祭品,台湾河洛人常常还会准备家常菜、米饭。客家人则尚有粄、菓、茶与应节食物。
祭祀
共进午膳
- 接着是神灵们的用膳时间。
- 台湾客家人通常敬三次酒,表酒过三巡。
- 台湾河洛人则等三炷香时间,大约十到二十分钟。通常需要掷筊以询问是否已用膳完毕,若未得圣杯则得等下去。但如此可能拖延良久,渐渐也有人采用直接告知祖先“再等多少分钟”的方式。
烧纸钱
- 化财:烧刈金(九金)、之后银纸等。
- 烧金鸣炮后礼成收祭品。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注释
- ^ 明清时期祖先信仰与家族祭祀(萧 放) - 萧放的博客 -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中国民俗学网. [2010-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