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先驗與後驗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先驗與後驗屬於維基百科哲學和宗教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哲學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

  • 先驗必然性之間關係的問題上,康德克里普克有何不同?(自薦,新建,翻譯後稍加補充)--Whw 15:14 2006年7月1日 (UTC)
    • (+)支持--Tianxiaozhang 15:22 2006年7月1日 (UTC)
    • (=)中立先天跟先驗是不一樣的。已移動改正。--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6:49 2006年7月1日 (UTC)
    • (=)中立--蜜蜂 (Talk) 09:49 2006年7月2日 (UTC)
    • (-)反對內容大零碎及有錯漏,對有關哲學詞彙的中譯十分古怪,已儘量幫你改正。--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0:56 2006年7月2日 (UTC)
      • 注意到了您的修改,主要有三:將大量簡體轉換為正體;固定指示詞改為嚴格指示詞;先天改為先驗。關於第一項,雖不被推薦但未有不妥;第二項,兩種翻法都有,大陸一般使用前者,不知是否各地主流中譯不同;第三項,在我所知的範圍內,此條目確是討論先天(A priori),先天與後天的分類依據在於知識是否依賴經驗。先驗涉及我們的認識方式,討論經驗之所以可能的條件,當然該條件是先天的,見Transcendental。暫回退,歡迎繼續探討。--Whw 13:36 2006年7月2日 (UTC)
    • (:)回應因為我用word將內容修改,沒注意到將你的簡體貢獻轉換成正體,先說一聲不好意思。A priori從前的確有大陸哲學家譯作「先天」,但不過現時兩岸三地普遍會譯作「先驗」,以跟生物學上的「先天性」以作區別。至於我指你將哲學詞彙的譯我十分古怪,是因為你將Hesperus及Phosphorus譯作「晨星」及「昏星」,但普遍學術界是譯作「長庚星」及「啟明星」;你將rigid designator譯作「固定指示詞」,但普遍學術界是譯作「嚴格指示詞」,詳情可參考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翻譯的《命名與必然性》。如果你使用過時的譯法,會為理解及溝通上做成障礙。因此我協助你改正,但原來你全已回退過來了。--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5:05 2006年7月2日 (UTC)
    • (!)意見,我也支持將priori翻成先驗,一來這已經是學者(不僅是哲學界)普遍使用的名詞,二來可以減少消奇異括弧的使用。--阿儒 | 這裡泡茶 23:13 2006年7月2日 (UTC)
      • 感謝回復,回退稍嫌唐突,先行致歉。我想我們之間的分歧並沒有想像中的大。關於晨星還是啟明星,昏星還是長庚星,這只是日常用語,恐怕無需動用學術界,大家都知道其中分別只是後者更風雅一些罷了。固定指示詞和嚴格指示詞的區別也不會大於晨星和啟明星。因而我很樂意接受您的建議,作出修改。先天和先驗可能更值得關注,當然問題並不在我們理解上有什麼分別,而是文化交流上。對於A priori、Transcendental,我只是採用大陸出版辭書的通行譯名,先天、先驗;而牟宗三譯為先驗、超越。如我所知不謬,建議以繁簡轉換處理。--Whw 06:50 2006年7月3日 (UTC)
    • (:)回應這不只是簡單兩岸三地譯法不一的問題。我先前已指出,大陸的學者亦普遍將A priori譯作「先驗」,即先於經驗認識之前的意思;A posteriori譯作後驗,即經驗認識之後的意思,而kripke的periori contingently truths及posteriori necessnary truths理論,亦普遍譯作「先驗偶然真理」及「後驗必然真理」。以上的翻譯的字詞,是根據大陸的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翻譯的《命名與必然性》,而中文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亦如是譯。閣下所根據的大陸出版的辭書,不知是哪一本?年份會否較舊?我認為一般的人名、電影名或小說名等,譯法不一用繁簡轉換問題不大,但如果牽涉到專門的學說,則應該盡量避免出現字詞不一,減低誤解的機會。A priori明顯譯作「先驗」有其優處,不致跟生物學上的「先天性」混淆。--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4:45 2006年7月3日 (UTC)
      • 上海譯文的這一系列中還有將存在主義譯為實存主義的,我想這並不足以反駁大陸普遍採用前者吧。《外國哲學大辭典》、《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的效力應高於翻譯的《大英百科全書》,而且前兩本是專科性辭書。將A priori改譯作先驗較多出現在邏輯學,其他領域至少我所見的並非如此。「大陸的學者亦普遍將A priori譯作「先驗」」的結論稍嫌武斷,持保留態度。另外,不知您所言《大英百科全書》是否簡體譯本?Transcendental和Transcendent您主張如何譯呢?說實在話,因這點事而爭論頗打擊參與積極性。--Whw 08:45 2006年7月4日 (UTC)
    • (:)回應我不是已說過了嗎,A priori從前的確有大陸哲學家譯作「先天」,但不過現時兩岸三地普遍已譯作「先驗」。閣下所指的《外國哲學大辭典》、《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不知是哪個年份的版本?《中國大百科全書》最後一次修訂又是在哪一年呢?再重申:現時兩岸三地普遍已譯作「先驗」。我之所以以大陸的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翻譯的《命名與必然性》為理據,是基於閣下要編輯先驗此條目,當中你亦有提及克里普克,因此我推斷你或多或少會參考他著的《命名與必然性》。如果這樣你仍為理據仍不足,請試搜索一下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網頁中,有關「先天」及「先驗」,哪一個字詞較多人使用。--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3:47 2006年7月4日 (UTC)
      • 如果因這爭論而打擊了閣下的參與積極性,我對此深表遺憾。可能我對這些較嚴肅的學術探討比較著緊及嚴格(自吹自擂,笑)。但無論如何,這當然不同一般的編輯罵戰,對嗎?--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3:51 2006年7月4日 (UTC)
        • 《外國哲學大辭典》2000年,但起步於90年代;《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2001年較新;《中國大百科全書》較早87年本;大陸出版的《大英百科》99年,您所言的是否大陸譯本呢?就我看孤證不立,一本《命名與必然性》與「普遍」二字實有落差。由於大陸同時使用先驗譯Transcendental,先天譯A priori,兩者並非取代關係,因而檢索無助於證明您的論斷。您的意思是否,按牟宗三將先驗給A priori,Transcendental譯為超越?倒也不錯,只是超越這種譯法在大陸更小眾,只有少數學者力主這樣使用。所以採用繁簡轉換並非擱置問題,而是反映現狀。--Whw 14:24 2006年7月4日 (UTC)
    • (:)回應我不是先前又說過了嗎,如果你認為一本《命名與必然性》作為理由不充分的話,請試搜索一下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網頁中,有關「先天」及「先驗」,哪一個字詞較多人使用。--encyclopedist (對話頁) 22:26 2006年7月4日 (UTC)
      • 閣下編輯條目先驗內裏提到:「近代西方傳統中,認為先天指無需經驗或先於經驗獲得的知識。」我想指出你的理解是有問題的。人類大概除了吃奶的能力之外,沒有甚麼知識是所謂先天的。如「王老五是未婚漢」絕對不是所謂甚麼先天後天的,因為沒有人與生俱來、一出生就知道王老五是未婚漢的。我們說「王老五是未婚漢」是先驗的,是基於我們只要了解「王老五」、「是」及「未婚漢」等字的用法,不需通過經驗觀察,就能判別其真假,此謂之先驗。--encyclopedist (對話頁) 22:26 2006年7月4日 (UTC)

(!)意見:我看了上面的討論,從直覺上其實是更傾向encyclopedist,因為Whw從頭至尾就沒有給出可以查證的依據(encyclopedist至少還反覆提及《命名與必然性》一書),當然可能只是口辯之術的問題;還有我認為encyclopedist一直都還是比較就事論事的,如果Whw真的是「因這點事而爭論頗打擊參與積極性」,那只能說「研究科學本身就打擊我們研究科學的積極性」;另外,因為先天的條目為Whw創建,當別人提出異議之時,我認為Whw應該有更多的責任舉證,證明自己的正確,還有當自己不能夠徹底消除這種異議,根據維基的一般準則,至少應該在程序上表達將這種爭議記錄進條目本身的虛心。

好了,我開工吧,我不懂哲學,但我會用GOOGLE。

使用GOOGLE搜索關鍵詞 不限時間 最近3個月
"康德" "克里普克" "先驗" "必然性" 365 365
"康德" "克里普克" "先天" "必然性" 256 255

在Whw編寫的條目先天中,提到了以下這四本書,這裡選取的中文譯本,只是搜索簡體中文,隨便在網絡上找到的,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書名 中文地址 英文地址 A Priori譯作
哲學問題 http://www.easysea.com/zongjiao/luosu-zxwt/index.htm http://www.ditext.com/russell/russell.html 先驗
純粹理性批判 http://www.oklink.net/a/0011/1101/sclx/index.html http://www.bright.net/~jclarke/kant/index.html 先天
人類理智研究 http://eb218.jcnip.com/Soft_Show.asp?SoftID=9724 http://www.infidels.org/library/historical/david_hume/human_understanding.html 先驗
命名與必然性 只找到這個網絡書店的介紹 http://www.princeton.edu/~jburgess/Kripke2.doc 先驗(估計)

再客觀說明幾點

1.第二個表中的證明並沒有證偽,簡單地講,如果我寫譯作「先天」,只表示我曾經證明至少有一處「A Priori」被譯作「先天」,但不表示其他的「A Priori」沒有被譯作「先驗」。(主觀一點,其實這更多的是一個程序上的解釋了,譯作2種都有的可能性太小太小了)

2.沒有具體查翻譯日期,出版日期之類,但有一條值得說明,被譯作「先天」的《純粹理性批判》在那個連結下有一個譯者的說明,翻譯日期為1957年元旦。

3.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文本中也有多次出現先驗一詞,對照原稿,它是根據transcendental翻譯而來(有英語原句「Not every kind of knowledge a priori should be called transcendental.」 翻譯為「即非一切種類先天的知識皆能稱為先驗的。」),英文維基中同時有這個詞條的解釋。

主觀意見

1.第一個表使用這種關鍵詞的選擇,顯示的兩個詞的搜索量的比例可能對「先天」有利一些,曾嘗試在學術搜索中搜索先天,對比直接搜索先驗,先天部分如果把病理學的先天除淨,哲學上的先天其實少的可憐,但因為我亦不能確認先驗除了哲學範疇內的意義外,還有無其他解釋,所以這裡未進行記錄。

2.我稍微研究了一下,因為哲學基礎實在淺薄,所以也沒整明白什麼,但是針對這個討論,我認為首先搞清先天和先驗是不是表達同樣的意思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英文維基中有transcendental和A Priori兩個詞。 --Ffn 02:56 2006年7月5日 (UTC)

  • (!)意見:我建議諸位移駕到條目討論頁討稐,畢竟這裡是新條目候選區。另外補充一下,臺灣將transcendental和A Priori兩辭分別翻成「超驗」和「先驗」。--阿儒 | 這裡泡茶 05:19 2006年7月5日 (UTC)

移至條目討論頁,的確是降低嗓門的好措施。--Whw 09:34 2006年7月5日 (UTC)

    • 「降低嗓門」是甚麼意思?是叫我收聲的意思嗎?--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1:58 2006年7月5日 (UTC)

我在條目討論頁較全面地概括了我的觀點,歡迎繼續討論。--Whw 15:10 2006年7月5日 (UTC)

繼續吧,真吃力啊

  • 首先我聲明並未否認台灣將Transcendental譯為超驗,a priori譯為先驗,也認為該中譯十分達意,可我的認可毫無權威性。同時,我也承認用先天、先驗、超驗來翻譯a priori、Transcendental、Transcendent,始自藍公武1935年半文言的譯稿,很古老且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但我們討論的是,當代大陸通行的譯名,古老和通行不矛盾,主流未必不受質疑。
  • 之所以感到參與積極性受挫敗,因為我認為至今提出的反駁仍不具有說服力。對於檢索先驗先天的使用率,我已回答過,大陸同時使用先驗譯Transcendental,先天譯a priori,兩者並非取代關係,無法確知其中所使用的先驗指的是Transcendental還是a priori。
  • 關於這三個術語的翻譯本來就是一團糟:a priori的譯名有先天、先驗、驗前;Transcendental的譯名有先驗、先天、超驗、超越(或超越論的);Transcendent的譯名有超驗、超越、先驗、超絕、超離。見Google搜尋關鍵詞「transcendental transcendent a priori」(之所以限於簡體網頁,因為我們無需關注大陸以外的用法)。就我個人不準確的觀察,對於a priori,從康德-胡塞爾現象學進入的哲學家更願意採用先天,而分析哲學、邏輯學更願意採用先驗,Frn的第二張表更是證明了這一點。只是維基百科不推薦原創研究,我也不是學霸,面對混亂的局面,寧願相對保守地信任權威性的《外國哲學大辭典》和《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年份已列出)的翻譯,況且大多數搜索結果同樣支持a priori譯先天。當然,我完全抱開放態度,如果哪一天大陸普遍使用先驗譯a priori,我沒有更多的意見,但這一天不是現在。
  • 另外,台灣將Transcendental譯為超驗,那麼Transcendent又譯為什麼呢?我怕會出現一個大陸讀者不熟悉的名稱,要知道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從商務印書館藍公武的譯本了解這些術語的。--Whw 11:06 2006年7月5日 (UTC)

補充一點

就我看來,證據效力位階依次,原創研究<網頁<除辭書外的書籍論文<辭書。當然,專科性辭書又高於綜合性辭書。--Whw 14:25 2006年7月5日 (UTC)

中國哲學里也有先天的概念,但是好像和這個不是一個意思。--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07 2006年7月18日 (UTC)

全部改為"先驗"

我把文字全部改為「先驗」,按照以上談論,大陸也有用「先驗」的。「先驗」比「先天」要明確,因為「先天」含有其它意思,如「出生前」和年號。--Voidvector 2007年6月28日 (四) 10:01 (UTC)[回覆]

先天的、先驗的、超驗的

中國有個哲學教授叫鄧曉芒是康德哲學的權威,他對這三個詞有比較明確的解釋:

  • 「先天的」對應a priori
  • 「先驗的」對應transzendental
  • 「超驗的」對應transzendent

他專門發表過論文討論這個問題,哪位方便可以查查。當然也有人反對他的觀點,我也沒讀過他的論文,不過他翻譯的三大批判是比較好的中文譯本,他的觀點應該是相對權威的。  Mu©dener  留 言  2008年8月5日 (二) 23:33 (UTC)[回覆]

另外a posteriori應該叫後天的吧。  Mu©dener  留 言  2008年8月6日 (三) 00:08 (UTC)[回覆]

德語的transzendental和transzendent(英語transcendental和transcendent)都是「超越」的意思,只是不同詞性。英語條目Transcendence (philosophy)就解釋了此詞的不同意思和用法。詞的混淆是康德用詞造成的,他把兩詞用於兩對不同的概念里,他自己都混淆過。中文語法無法很好的克服此問題。
  1. transcendence與immanence:此詞對在亞里斯多德古典哲學裡就有,意思是由宇宙或世界為觀點的超越性與內在性相對(德語:immanent),如神可能是超越宇宙的。康德把transcendent指定此意思,在知識學指為人類學不到的知識。
  2. transcendental與empirical:康德把Transcendental指定為在沒有檢驗之前腦海里已擁有的認識,與empirical相對(詞義:經驗主義的、以經驗為根據的;德語:empirisch)。應用在知識理論上,a priori知識就是transcendental知識而a posteriori知識就是empirical知識。
看看此文章:孫周興:超越·先驗·超驗
--voidvector (留言) 2008年8月6日 (三) 06:21 (UTC)[回覆]

此人的觀點和鄧曉芒是一致的,你覺得呢?  Mu©dener  留 言  2008年8月7日 (四) 18:09 (UTC)[回覆]

哲學條目:先驗和後驗

雖然我在Wiki比較想寫神話條目,但我發覺哲學條目的嚴重不足,於是打算改善哲學條目。 先驗條目把原本的先驗與後驗分開,而且先驗與後驗本身在哲學上是一起討論的,超驗分開寫是對的,本來就是後來才出現的,但不適用於將先驗與後驗分開,在哲學上兩者是不可分的。

我打算在先驗條目移動到先驗與後驗,然後添加後驗上去。基礎條目上也是先驗與後驗 en:A_priori_and_a_posteriori。-Zest認識我 2017年5月13日 (六) 04:07 (UTC)[回覆]

上述提到的「基礎條目」應該「Wikipedia:基礎條目/擴展/哲學和宗教」。--Wolfch (留言) 圓周率協作中 2017年5月13日 (六) 07:34 (UTC)[回覆]
正是上面的。如果沒有人提出意見,此討論存檔後我會直接移動。--Zest 2017年5月19日 (五) 01:05 (UTC)[回覆]
贊成--Wolfch (留言) 圓周率協作中 2017年5月19日 (五) 01:13 (UTC)[回覆]
(+)支持--七個點 (留言 Flow留言 個人的黑名單2017年5月22日 (一) 14:46 (UTC)[回覆]

建議建立消歧義頁面,以抵消在譯名上的謬誤之處。

除去上述討論所據資料,另按西方哲學史學術版第六卷119頁、120頁內容,a priori譯為先天,transcendental 譯為先驗。私以為,由於此名詞的特殊情況,在這種翻譯爭論中,維基百科不應該站定任何一方,而是中立地對這種情況進行描述。可以建立專門的消歧義頁,甚至可以專門列出條目對譯名問題進行闡述。但是不應該在專名的條目下出現如此混亂的內容。 我另外建議,在敘述這幾個名詞的時候不論是何種譯名,只要內容上可能會有誤導讀者困惑讀者的可能,就應該額外標註德語名詞。甚至可以專門在條目名稱上標註縮寫以示內容的不同。個人建議:先天(或者其他譯名)(P)、先驗(tal)、超驗(t)。 在對這些名詞進行對比的時候也應該專門作出內容的闡釋。不僅對讀者有利,對後來編者的內容編寫也是十分有利的。 崔洪慶留言2019年12月2日 (一) 12:3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