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科恩樂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6年
組合
音樂類型新金屬
另類金屬
工業金屬
美式金屬新浪潮的主要樂團之一)
出道地點美國加州貝克斯菲爾德
活躍年代1993年-
唱片公司Immortal唱片
Epic唱片
EMI
維京唱片
網站Korn.com
相關團體Jonathan Davis and the SFA
Fear and the Nervous System
StillWell
Fieldy's Dreams
Head
現任成員
Jonathan Davis
James Shaffer
Reginald Arvizu
Ray Luzier
Brian Welch
已離開成員
David Silveria

科恩樂隊英語:Korn,也經常以KoЯn的樣式出現)來自貝克斯菲爾德 (加利福尼亞州)的金屬樂隊,成立於1993年成立,他們被公認為創建並將新金屬發揚光大的鼻祖,並啟發了許多新金屬以及另類金屬的後進團體。[1]

科恩樂隊目前的陣容包括創始成員吉他手詹姆斯·夏弗(James "Munky" Shaffer)、貝斯手雷金納德·阿維祖(Reginald "Fieldy" Arvizu)、吉他手兼和聲布萊恩·韋爾奇(Brian "Head" Welch)和主唱喬納森·戴維斯(Jonathan Davis)和鼓手雷·盧吉爾(Ray Luzier)。

科恩樂隊在1993年製作了一張名為《Neidermayer's Mind》的演示唱片。他們的首張專輯《Korn》於1994年發行,[2]在1996年發布第二張專輯《Life Is Peachy》並獲得了商業成功。他們1998年《Follow the Leader》和1999年的《Issues》兩張專輯首次在Billboard 200榜單上登頂。[3]樂隊的後續專輯,如2002年的《Untouchables》、2003年的《Take a Look in the Mirror》和2005年的《See You on the Other Side》,也獲得了成功。

彙編專輯《Greatest Hits Vol. 1》於2004年發行,橫跨了十年的單曲,並結束了樂隊與Immortal Records和Epic Records的錄音合同。他們後來簽約到Virgin Records並於2005年發布了《See You on the Other Side》,並於2007年發布了一張名為《無題》專輯。樂隊的其他近期專輯,包括2010年的《Korn III: Remember Who You Are》和2011年的《The Path of Totality》,都由Roadrunner Records發布,而2013年的《The Paradigm Shift》則由Prospect Park和Caroline Records發布。隨後他們回到了Roadrunner Records並發布了《The Serenity of Suffering》,2019年9月13日發布了《The Nothing》。他們的最新專輯《Requiem》於2022年2月4日由Loma Vista Recordings發布。

時至2021年,Korn的全球銷售量已超過4000萬張。該樂隊的十二張官方發行的專輯中,[4][5]有八張曾在《Billboard 200》榜單上進入前五,[6]七張獲得了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的白金認證,兩張獲得了雙白金認證,一張獲得了三白金認證,一張獲得了五白金認證,還有兩張獲得了金唱片認證。[7]

科恩樂隊發布了七張影音專輯和50支音樂視頻。樂隊發行了48支單曲,其中最著名的包括《Blind》、《Got the Life》、《Freak on a Leash》、《Falling Away from Me》、《Here to Stay》、《Did My Time》、《Twisted Transistor》、《Coming Undone》和《Get Up!》。[8][9][10][11]

歷史

早年和樂隊的創立(1989–1993年)

在成立科恩樂隊之前,樂隊的三位原始成員James Shaffer、Reginald Arvizu和David Silveria均來自於L.A.P.D樂隊。[12][13][14]最初由Richard Morrill、James Shaffer和Reginald Arvizu組成,David Silveria在16歲時加入。Silveria在樂隊從加利福尼亞州貝克斯菲爾德搬到洛杉磯時中途輟學,而Shaffer留在了貝克斯菲爾德。當Shaffer重新與樂隊匯合時,他們雇了一個樂隊經理,並於1989年由Triple X Records發布了一張名為《Love and Peace Dude》的EP。[15][16]L.A.P.D.於1991年5月3日發布了他們的第一張完整錄音室專輯《Who's Laughing Now》,[17]其中包含11首歌曲。在發布兩張專輯後,L.A.P.D.就解散了。他們還曾短暫以Creep的名義活動,與一位名叫Corey的歌手一起錄製了一張Demo,直到Shaffer、Arvizu和Silveria邀請Brian Welch和Jonathan Davis組成後來的科恩樂隊。[18]

在考慮樂隊名稱時,有人建議使用「corn」,但被樂隊拒絕了。因此Shaffer提出了用「K」替換「C」,並讓"R"水平翻倒過來,這樣樂隊的名字看起來就是"KoЯn"。[18]這個想法來自玩具零售商Toys R Us的標誌,許多樂隊成員以前曾在那裡工作。[18]這個標誌是由主唱Jonathan Davis設計的。Silveria解釋說:「音樂使名字變得有趣,因為Korn是一個愚蠢的名字。但一旦我們成立了樂隊,這個名字就變得很酷。」[2]

科恩樂隊租用了Jeff Creath的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亨廷頓比奇的Underground Chicken Sound工作室。在錄製期間,工作室外面就聚集了一群人。[19]樂隊開始演奏歌曲《Clown》的前奏時,人越來越多了。Arvizu說這是因為他們的音樂聽起來「不同尋常」。[20]Korn於1993年夏天開始在演出中表演,成員表示巡演「讓人頭痛」。在亨廷頓比奇期間,樂隊被Immortal Records的Paul Pontius相中。Pontius稱Korn的音樂為「新的搖滾流派」。1993年,Korn發布了他們的第一張演示專輯《Neidermayer's Mind》。這張專輯印刷數量有限,受到評論家和公眾的冷遇。它被分發給唱片公司以及在免費演出中與Biohazard和House of Pain同台演出的觀眾。[2]Korn通過這張演示專輯開創了新金屬。[21][22]

科恩樂隊同名專輯 (1994–1996)

到了1994年5月,Korn開始與Ross Robinson錄製他們的處女專輯。[23]錄製工作在1994年6月底完成。[20]1994年10月11日,Korn由Immortal Records(Epic唱片的子標籤)發布了一張同名專輯,[24]該專輯在Heatseekers Albums榜上排名第一,[25]並於1996年2月達到Billboard 200榜的第72位。[26]專輯受到評論家的好評,被認為奠定了新金屬的基礎。[27][28]除了開創新金屬風格外,該專輯還開創了製作人Ross Robinson的音樂生涯。[27]它還影響了其他樂隊,如Slipknot、Coal Chamber和Limp Bizkit。[27][28]

在Korn完成專輯錄製後,他們開始與Biohazard和House of Pain一起巡迴演出。他們用唱片公司給的錢買了一輛巡演的巴士。Korn的第一場演出是在亞特蘭大。[29]巡演進行到一半時,唱片公司提供給他們的巴士出了故障,Korn不得不找一輛新的。[30]他們的第一次巡演並沒有在推廣專輯方面取得很大成功。[31]

樂隊於1995年1月與Sick of It All一起進行了巡演。[32]樂隊進行了他們的第一次歐洲巡演,包括在倫敦的LA2和巴黎的L'Arapaho。[33]同年晚些時候,Korn被選為Ozzy Osbourne的直接支持樂隊,[34]該自我命名專輯在巡演中獲得金唱片認證,[34]並最終由美國唱片協會(RIAA)認證為雙白金唱片。[35]除了巡迴演出外,Korn發布了四支單曲。「Blind」於1994年8月1日發布,「Shoots and Ladders」於1995年10月31日發布。後者在1997年的葛萊美獎中獲得了最佳金屬表演提名。[36]「Need To」也於1995年4月8日發布。第四支也是最後一支單曲「Clown」於1996年2月2日發布。「Blind」是唯一進入榜單的單曲,在加拿大RPM Alternative 30榜單上達到第15位。[37]

Life Is Peachy (1996–1997)

在首張專輯取得成功後,Korn決定再次進入錄音室製作第二張專輯。那時,樂隊已經有了龐大的粉絲群,人們對他們的後續專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們於1996年4月初回到了加利福尼亞州馬里布的Indigo Ranch Studios錄音室。[31]

這張專輯於1996年10月15日發布,儘管幾乎沒有收到廣播和電視的關注,但《Life Is Peachy》在Billboard 200上首周以第三名的成績亮相,且在紐西蘭排名第一。[26][38]專輯在首周售出了106,000張。[39]《紐約時報》的Jon Pareles評論說,「樂隊對所有人都感到憤怒,包括他們自己。」該專輯在美國獲得了雙白金認證,在澳大利亞獲得了白金認證,在加拿大獲得了金唱片認證。[35][40][41]

…我們狀態非常好,而且我們希望趁著那種勁頭儘快完成。因此,大約60%的時間是我知道將要演奏什麼,40%的時間只是在那一刻隨心所欲地演奏... 最後效果非常好,這種勁頭在按部就班的安排下是達不到的。
David Silveria [38]

第一支單曲《No Place to Hide》贏得了葛萊美獎最佳金屬表演提名。[42]第二支單曲《A.D.I.D.A.S.》於1997年3月4日發布。這成為樂隊在Billboard上的首支單曲,最高排名 《告示牌》榜外單曲榜的第13位。第三支單曲《Good God》於1997年7月14日發布。[43]為了宣傳樂隊和《Life Is Peachy Tour》(與Incubus和the Urge同台演出),在1997年發布了一張宣傳專輯,其中包含三首現場曲目。[44]

Korn在1997年與Tool一同成為Lollapalooza夏季巡演音樂節的聯合主演後,贏得了更多的人氣。然而,由於夏弗被診斷患有病毒性腦膜炎,Korn被迫停止巡演。[45]該樂隊在年底期間相對較為低調,所以休息並設定新的目標。[46]然後,樂隊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Elementree Records,以簽約和推介新的樂隊給他們的粉絲。該唱片公司由戴維斯經營,他首次簽約了Orgy。[47]Silveria影響了戴維斯簽下他們。[48]

Korn onstage performing under red lights
Arvizu (left) and Silveria (right) at the Brixton Academy in London during the Life Is Peachy Tour, February 24, 1997

在1998年《Follow the Leader》發行之前,密西根州Zeeland市的一位高中助理校長Gretchen Plewes在接受密西根一家報紙採訪時表示,Korn的音樂「不雅、粗俗、淫穢且有侮辱性」,之前她因為一名名叫Eric VanHoven的學生穿著印有Korn標誌的襯衫而給予了一天的停學處分。[49]之後WKLQ電台在學校外發放了由樂隊捐贈的數百件Korn T恤。渥太華縣的警察也幫忙分發了襯衫。[50][51]Korn向Plewes和學區發出了停終條令,威脅要提起數百萬美元的訴訟,但由於樂隊成員的個人生活,無暇顧及於是放棄了。從1993年到1997年的時期以穿著Adidas品牌服裝為特徵。[52]

Follow the Leader (1998–1999)

1998年,Korn與Warner Chappell Music簽署了一份出版合同。[53]在Korn等待與Adidas全面合作(Adidas曾贊助Run-DMC),這個品牌拒絕與Korn簽署合同。Adidas在一場矛盾的爭論中告訴他們:「我們從事體育,而不是音樂」。1998年,彪馬抓住機會向Korn提供了一份50萬美元的交易,包括將他們的音樂用於由Kevin Kerslake執導的廣告中。Korn接受了這份合同;戴維斯說:「這比Adidas以往為我們做的更多!這不是賣身的事情。這是關於尊重。」[54][55]

成員

現任成員

  • Jonathan Davis (歌手,風笛,鼓) (1993–至今)
  • Brian "Head" Welch (吉他,合唱) (1993–2005,2013–至今)
  • James "Munky" Shaffer (吉他) (1993–至今)
  • Reginald "Fieldy" Arvizu (貝斯,合唱) (1993–至今)
  • Ray Luzier (鼓) (2007–至今)

舊成員

  • David Silveria (鼓,打擊樂器) (1993–2006)

作品

專輯

  • 1994 : Korn
  • 1996 : Life Is Peachy
  • 1998 : Follow the Leader
  • 1999 : Issues
  • 2002 : Untouchables
  • 2003 : Take a Look in the Mirror
  • 2005 : See You on the Other Side
  • 2007 : Untitled
  • 2010 : Korn III – Remember Who You Are
  • 2011 : The Path of Totality
  • 2013 : The Paradigm Shift
  • 2016 : The Serenity of Suffering
  • 2019 : The Nothing
  • 2022 : Requiem

演唱會專輯

  • 2006 : Live & Rare
  • 2007 : MTV Unplugged: Korn

精選

  • 2004 : Greatest Hits Vol.1
  • 2008 : The Very Best Of Korn
  • 2009 : CollEctED

錄影帶&DVD

  • Who Then Now ? (錄影帶)
  • Deuce (DVD)
  • KoЯn Live at Hammerstein (DVD)
  • Live At CBGB (DVD)
  • Live On The Other Side (DVD)
  • Interview Untitled album (DVD)
  • Live At Montreux 2004 (DVD)

參考文獻

  1. ^ Korn review. All Media Guide. [2007-10-11]. [永久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Small 1998,第16頁.
  3. ^ Korn – Chart History: Billboard 200. Billboard. [February 1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6, 2013). 
  4. ^ Hickie, James. How Korn finally found inner peace. Kerrang!. November 24, 2021 [January 29,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7, 2021). 
  5. ^ Flemming, Jack. Korn's James Shaffer tries to record a Beverly Hills home sale. Los Angeles Times. May 14, 2021 [January 29,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14, 2021). 
  6.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US-albums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 ^ American certifications – Kor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February 1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11, 2014). 
  8. ^ 澳大利亞單曲榜上的單曲峰值排名:
  9. ^ Korn – Chart History: Hot 100. Billboard. [February 1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5, 2013). 
  10. ^ Korn – Chart History: Alternative Songs. Billboard. [February 1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29, 2013). 
  11. ^ Korn – Chart History: Mainstream Rock Tracks. Billboard. [February 1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5, 2013). 
  12. ^ Torreano, Bradley. L.A.P.D. – Overview. AllMusic. [March 20,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anuary 10, 2014). 
  13. ^ Arvizu 2009,第36頁.
  14. ^ Arvizu 2009,第37頁.
  15. ^ Arvizu 2009,第50頁.
  16. ^ Arvizu 2009,第53頁.
  17. ^ Who's Laughing Now – L.A.P.D. AllMusic. [March 20,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anuary 10, 2014). 
  18. ^ 18.0 18.1 18.2 Arvizu 2009,第53–71頁.
  19. ^ Arvizu 2009,第63頁.
  20. ^ 20.0 20.1 Arvizu 2009,第64頁.
  21. ^ McIver 2002,第10; 12頁,How did we get to nu-metal from old metal?.
  22. ^ Unterberger, Andrew. Top Ten Nu-Metal Bands. Stylus Magazine. September 10, 2004 [September 25,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9, 2004). 
  23. ^ Korn – Korn (Credits). AllMusic. [March 20,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28, 2012). 
  24.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Korn – Korn. AllMusic. [March 20,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22, 2013). 
  25. ^ Korn – Chart History: Heatseekers Albums. Billboard. [February 1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29, 2013). 
  26. ^ 26.0 26.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US-albums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7. ^ 27.0 27.1 27.2 McIver 2002,第23頁.
  28. ^ 28.0 28.1 Arnopp 2001,第6–7頁.
  29. ^ Arvizu 2009,第74頁.
  30. ^ Arvizu 2009,第77頁.
  31. ^ 31.0 31.1 Arvizu 2009,第78頁.
  32. ^ Arvizu 2009,第81頁.
  33. ^ Paquet 2002,第36頁.
  34. ^ 34.0 34.1 Florino, Rick. Brian "Head" Welch of Korn and Love And Death Talks Favorite Metal Bands. Artistdirect. May 3, 2013 [May 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11, 2013). 
  35. ^ 35.0 35.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RIAA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6. ^ MacDonald, Patrick. Presidents of the U.S. are riding high in the musical polls. The Seattle Times. January 5, 1996 [December 17,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26, 2012). 
  37. ^ Rock/Alternative. RPM. Vol. 62 no. 15 (Walt Grealis). November 13, 1995 [February 1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5, 2013). 
  38. ^ 38.0 38.1 Small 1998,第30頁.
  39. ^ Arvizu 2009 p. 79
  40. ^ Accreditations – 1999 albums.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February 1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21, 2011). 
  41. ^ Canadian certifications – Korn. Music Canada. [February 19, 2013] (英語). 
  42. ^ Lewis, Randy. Strong O.C. Pack in Hunt for Grammys; Awards: No Doubt earns two nominations, including 'Don't Speak' in the song category. Orchestra's Danielpour also scores. Los Angeles Times (New York). January 7, 1998 [April 17, 2013]. [永久失效連結]
  43. ^ Vandenberghe, Thomas. Korn special issue. Rock Sound (Paris: Ixo Publishing). 1999: 30. ISSN 1465-0185 (法語). 
  44. ^ Korn: Life Is Peachy Tour Sampler (CD). Korn. Europe: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1997. 
  45. ^ Korn Off Lolla Due to Guitarist's Illness. MTV News. August 1, 1997 [October 3,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18, 2007). 
  46. ^ Paquet 2002,第12頁.
  47. ^ Edwards, Gavin. Orgy's Climax. Rolling Stone. September 16, 1999 [August 8,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27, 2022). 
  48. ^ Paquet 2002,第69頁.
  49. ^ Ross, Mike (September 17, 1998). "Kids like their Korn"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January 15, 2013,. Canoe. Retrieved March 20, 2010.
  50. ^ Small 1998,第50頁.
  51. ^ "Update: Korn T-Shirt Flap Begs Question 'What's in a Nam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February 19, 2011,.. MTV. March 10, 1998.
  52. ^ Paquet 2002,第15頁.
  53. ^ Sandler, Adam. Zomba packs Korn. Variety. September 9, 1998 [August 13,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18, 2020). 
  54. ^ Law, Sam. 'It was about smashing down walls': How adidas invaded nu-metal. Kerrang!. 26 May 2021 [13 August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May 2021). 
  55. ^ Paquet 2002,第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