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鐵甲艦列表
德國鐵甲艦列表包含普魯士海軍暨後來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從1860年代中期至1880年代初合共購買或建造的十六艘鐵甲艦。[1][a]直至1860年,普魯士海軍仍只有無防護的木製軍艦。翌年,阿達爾貝特親王[b]與阿布雷希特·馮·羅恩[c]擬定了一份艦隊擴充計劃,其中包括四艘大型鐵甲艦和四艘小型鐵甲艦。因為當時德國造船廠尚不具備建造此類艦船的能力,[10]計劃中後者的兩艘將立即向英國訂購。[11]到1864年第二次什列斯威戰爭爆發時,敵對的丹麥海軍已有三艘鐵甲艦入役;[12]因此,普魯士購買了當時分別由英國和法國建造的鐵甲艦阿米尼烏斯號[d]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e]。但由於戰爭所引發的政治問題,阿米尼烏斯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的交付被推遲至普奧聯軍獲勝之後。兩艘艦於1865年投入服役。[7][14]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時,普魯士海軍又得到了三艘鐵甲艦,分別為腓特烈·卡爾號[f]、王儲號[g]和威廉國王號[h]。第四艘漢薩號是向普魯士本土造船商訂購的,但因未能及時完工而無法在戰爭期間服役。[16]在1871年的戰爭餘波中,各個日耳曼邦國在普魯士的統治下統一為德意志帝國;普魯士海軍成為帝國海軍的核心。[17]三艘普魯士級[i]炮塔艦於1870年代初在德國建造,其後在這一年代中期又建造了兩艘皇帝級[j]艦隻,成為德國從海外造船廠訂購的最後一批主力艦。[19]帝國海軍戰略規劃的轉變對下一批鐵甲艦、即四艘薩克森級艦隻的設計產生了影響。它們旨在從設防的基地出擊以突破海上封鎖,而非在公海行動。[20]奧爾登堡號[k]作為德國建造的最後一艘鐵甲艦,原本應是薩克森級的第五艘艦,但當局對這些艦隻的不滿而導致了新的設計。[21]由於薩克森級的拙劣表現和綠水學派的崛起,德國海軍於1880年代暫時停止建造主力艦;取而代之的是專注於構建一支大規模的魚雷艇力量用於海岸防禦。[22][l]
武裝 | 主要武器裝備的數量和類型 |
---|---|
裝甲 | 裝甲帶的最大厚度 |
排水量 | 作戰滿載排水量[m] |
推進器 | 軸數量、推進器類型及由此產生的最高航速 |
造價 | 造艦費用 |
運用 | 艦隻開建和竣工日期及其最終結局 |
鋪設 | 開始鋪設龍骨日期 |
服役 | 艦隻入役日期 |
結局 | 艦隻最終結局(例如沉沒、拆解) |
艦隻
阿米尼烏斯號
阿米尼烏斯號是普魯士海軍暨後來的德意志帝國海軍的第一艘鐵甲炮塔艦。它由英國海軍上校考珀·科爾斯所設計,並由倫敦的薩穆達兄弟船廠[n]作為投機產物承建;[5][7]普魯士在對抗丹麥的第二次什列斯威戰爭期間將其購入,但直至戰爭結束後才交付。[14]艦隻在舯部的一對旋轉式炮塔上裝備有四門210公釐口徑炮。[25]
阿米尼烏斯號在普魯士海軍服役的前六年曾擔任岸防艦職能。在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它在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時都得到廣泛的運用。在後者的衝突期間,該艦是法軍對德國港口實施封鎖的主要挑戰。[26]戰爭結束後,阿米尼烏斯號撤出前線服役,並被用於各種次要角色,包括作為輪機艙船員的訓練船以及擔任教練艦布呂歇爾號的附屬船。該艦最終於1901年出售,並於次年拆解報廢。[25]
艦隻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造價 | 運用 | ||
---|---|---|---|---|---|---|---|---|
鋪設 | 服役 | 結局 | ||||||
阿米尼烏斯號 | 4 × 210公釐19倍徑箍炮[25] | 114公釐[5] | 1829噸[5] | 單軸單脹蒸汽機,10節(19公里每小時)[27] | 188.7萬黃金馬克[5] | 1863年[5] | 1865年4月22日[7] | 1902年拆解報廢[25] |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原是波爾多的阿芒兄弟船廠為美利堅聯盟國海軍而建,但普魯士在對抗丹麥的第二次什列斯威戰爭期間將其購入。與阿米尼烏斯號一樣,該艦直至戰爭結束後才交付。[7]它被設計為一艘鐵甲撞角艦,但也配備有安裝在固定炮塔上的三門炮,口徑分別為一門210公釐和兩門170公釐。阿達爾貝特親王號的構造不佳,因此運用生涯十分有限。當1865年交付普魯士後,該艦即進行了大規模改造,並於1866年至1871年間短暫服役於艦隊。[5]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期間,它被委派至漢堡擔任警備船。[28]戰後,人們發現艦隻內部的木質結構已經嚴重腐爛;因此,它於1871年10月被撤出現役。[7]至1878年5月,阿達爾貝特親王號正式從海軍序列中除籍,並於同年拆解報廢。[5]
艦隻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造價 | 運用 | ||
---|---|---|---|---|---|---|---|---|
鋪設 | 服役 | 結局 | ||||||
阿達爾貝特親王號 | 1 × 210公釐19倍徑箍炮 2 × 70公釐25倍徑箍炮[5] |
127公釐[5] | 1560噸[5] | 雙軸單脹蒸汽機,9.5節(17.6公里每小時)[5] | 186.3萬黃金馬克[5] | 1863年[5] | 1865年10月29日[5] | 1878年拆解報廢[5] |
腓特烈·卡爾號
腓特烈·卡爾號是由土倫的地中海船廠於1860年代中期為普魯士海軍而建。作為一艘鐵甲巡防艦,它在兩邊舷側安裝有十六門210公釐主炮。其船體自1866年動工,1867年1月下水,至同年10月投入當時新成立的北德意志聯邦海軍使用,之後跟隨艦隊服役。[25]在普法戰爭期間,腓特烈·卡爾號是海軍中將愛德華多·馮·雅赫曼麾下鐵甲分艦隊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該艦與分艦隊內的另外兩艘艦都飽受發動機故障困擾。結果,它們僅從威廉港出擊了兩次去挑戰法國的封鎖。兩次都未引發交火。[29]
在1873年的州省革命期間,[30]腓特烈·卡爾號也曾被部署至西班牙,並在兩次交火中協助繳獲了三艘叛軍艦隻。[31]該艦於1880年代在威廉港的帝國船廠進行改造。1895年,腓特烈·卡爾號退出現役,當時它被改裝成一艘訓練船。它於1902年被重命名為「海王星號」,並作為一艘港口船使用,直至1905年6月正式從海軍序列中除籍。翌年,艦隻被售予一家荷蘭拆船商,最終拆解報廢。[25]
艦隻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造價 | 運用 | ||
---|---|---|---|---|---|---|---|---|
鋪設 | 服役 | 結局 | ||||||
腓特烈·卡爾號 | 2 × 210公釐22倍徑箍炮 14 × 210公釐19倍徑箍炮[25] |
127公釐[25] | 6932噸[25] | 單軸單脹蒸汽機,13.5節(25.0公里每小時)[25] | 645.3萬黃金馬克[25] | 1866年[25] | 1867年10月3日[25] | 1906年拆解報廢[25] |
王儲號
王儲號是由倫敦的薩穆達兄弟船廠於1866-1867年間為普魯士海軍而建。它自1866年開始鋪設龍骨,1867年5月下水,至同年9月投入北德意志聯邦海軍使用。這是普魯士海軍訂購的第四艘鐵甲艦,但卻先於腓特烈·卡爾號入役。作為一艘鐵甲巡防艦,它配備有十六門210公釐箍炮作為主炮,並在運用生涯的後期增加了幾門小型火炮。[32]
在普法戰爭期間,王儲號發揮的作用有限。由於該艦連同陣中的另外兩艘鐵甲艦均遭遇發動機故障,阻礙了它們執行突破法國封鎖的任務。王儲號僅參加了兩次行動,但兩次都未能形成交戰。[29]它在隨後的帝國海軍服役,包括一度用於地中海地區的外交任務,直至1901年被改裝成一艘鍋爐艙人員的訓練船。[3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王儲號都擔任此職能,並最終於1921年拆解報廢。[32]
艦隻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造價 | 運用 | ||
---|---|---|---|---|---|---|---|---|
鋪設 | 服役 | 結局 | ||||||
王儲號 | 2 × 210公釐22倍徑箍炮 14 × 210公釐19倍徑箍炮[32] |
124公釐[32] | 6760噸[32] | 單軸單脹蒸汽機,14.7節(27.2公里每小時)[32] | 629.7萬黃金馬克[32] | 1866年[32] | 1867年9月19日[32] | 1921年拆解報廢[32] |
威廉國王號
威廉國王號於1865年在倫敦的泰晤士造船廠鋪設龍骨,最初的艦名是由鄂圖曼帝國海軍所賦予的「法蒂赫號」(Fatih)。[33]它於1867年2月由普魯士購得,1868年4月下水,至1869年2月投入北德意志聯邦海軍使用。這是一艘鐵甲巡防艦,配備有十六門240公釐炮和五門210公釐炮作為主炮;在運用生涯後期則又增加了一些小型火炮和魚雷發射管。[34]該艦一度是德國海軍中最大、最具威力的軍艦;[35]其體積尺寸直至1891-1892年間才被新下水的布蘭登堡級前無畏艦所超越。[36]
威廉國王號曾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期間擔任普魯士艦隊的旗艦,[33]但發動機故障使其無法參與任何行動。[29]1878年,該艦意外撞沉了大選帝侯號鐵甲艦,造成大量人員傷亡。[37]它於1890年初代重返服役,並參與艦隊演習。[38]威廉國王號於1895-1896年被重建為大巡洋艦;然而至1904年初,它便被更新式的艦隻所取代。[39]同年5月,它撤出現役,被用作水上兵營和訓練船,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始終擔任這個角色。1921年,在經歷了52年的運用生涯和三次政權更替後,該艦最終拆解報廢。[34]
艦隻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造價 | 運用 | ||
---|---|---|---|---|---|---|---|---|
鋪設 | 服役 | 結局 | ||||||
威廉國王號 | 18 × 240公釐20倍徑箍炮 5 × 210公釐22倍徑箍炮[34] |
305公釐[32] | 10761噸[32] | 單軸單脹蒸汽機,14.7節(27.2公里每小時)[32] | 1010.3萬黃金馬克[32] | 1865年[32] | 1869年2月20日[34] | 1921年拆解報廢[34] |
漢薩號
漢薩號建於1868-1875年,是第一艘由德國本土建造的鐵甲艦;[40]此前的所有同類艦都是在法國和英國的造船廠建造。[41]然而,這導致了更長的工期,因為它是由相對缺乏經驗的但澤王家船廠承建。艦隻於1872年10月下水,至1875年5月投入德意志帝國海軍服役。漢薩號設計用作海外部署,因此被歸類為鐵甲巡防艦,並在中央炮台內裝備有八門210公釐炮。[42]
漢薩號於運用生涯的前九年都是在海外服役。1884年,當局發現其鐵皮船體已嚴重腐蝕,已不適合繼續服役。[40]因此,它被撤出現役,繼而擔任各種次要職能。從1884年至1888年,它在基爾被用作警戒船,同時還負責培訓輪機艙和鍋爐艙人員。1888年,艦隻正式從海軍序列中除籍,成為駐基爾的一艘宿營船。漢薩號於1905年被轉移至門克貝格,在那裡繼續培訓鍋爐艙人員,直到1906年被售予拆船商,並最終拆解報廢。[42]
艦隻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造價 | 運用 | ||
---|---|---|---|---|---|---|---|---|
鋪設 | 服役 | 結局 | ||||||
漢薩號 | 8 × 210公釐19倍徑箍炮[42] | 152公釐[42] | 4404噸[34] | 單軸單脹蒸汽機,12.7節(23.5公里每小時)[43] | 366.5萬黃金馬克[34] | 1868年[34] | 1875年5月19日[42] | 1906年拆解報廢[42] |
普魯士級
普魯士級由1870年初期建造的三艘鐵甲巡防艦組成。其中首艦普魯士號於[o]1871年開建、1873年下水;腓特烈大帝號[p]也於1871年開建、1874年下水;而大選帝侯號[q]儘管是最早開建的一艘——自1869年便開始鋪設龍骨,卻直至1875年才下水。[43]這主要是因為普魯士號是由一家擁有建造大型船舶經驗的商用造船廠建造的,而腓特烈大帝號和大選帝侯號則是由由新成立且缺乏經驗的帝國(國營)船廠建造。[40]這些艦隻自1876年開始陸續投入艦隊服役。[44]
大選帝侯號在入役後不久的一次演習中便喪失,當時有兩艘小型帆船越過大選帝侯號和威廉國王號的艦艏,迫使兩艘艦都進行了緊急規避。在混亂中,威廉國王號與大選帝侯號發生碰撞,導致後者沉沒。碰撞事件共造成逾200人喪生,並引發了大規模的政治內訌,主持事故調查工作的海軍少將賴因霍爾德·馮·維爾納因此被逐出海軍。[45]普魯士號和腓特烈大帝號則在艦隊服役直1890年代,[46]然後被降為次要職責,包括曾擔任港灣船,後來又成為貯煤廢船。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兩艘艦最終分別於1919年和1920年拆解報廢。[44]
艦隻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造價 | 運用 | ||
---|---|---|---|---|---|---|---|---|
鋪設 | 服役 | 結局 | ||||||
普魯士號 | 4 × 260公釐22倍徑箍炮[44] | 203公釐[42] | 7718噸[42] | 單軸單脹蒸汽機,14節(26公里每小時)[42] | 730.3萬黃金馬克[42] | 1871年[42] | 1876年7月4日[44] | 1919年拆解報廢[44] |
大選帝侯號 | 1869年[42] | 1878年5月6日[44] | 1878年5月31日碰撞沉沒[44] | |||||
腓特烈大帝號 | 1871年[42] | 1877年11月22日[44] | 1920年拆解報廢[44] |
皇帝級
皇帝級是一對在1870年初期建造的鐵甲巡防艦。其中首艦皇帝號於1871年開建、1874年下水;德國號則於1872年鋪設、同樣於1874年下水。這兩艘艦均由英國船舶工程師愛德華·詹姆斯·里德設計,並在倫敦的薩穆達兄弟船廠建造。[47]它們是最後一批在外國建造的德國主力艦。[48]作為鐵甲巡防艦,這些艦隻配備有八門安裝在中央裝甲炮台上的260公釐炮作為主炮,最高速度可達14節(26公里每小時)。[49]
兩艘姊妹艦在1875年投入使用後都進入德國艦隊服役,儘管它們大部分的職業生涯都被置於預備役,因為德國在這一時期只保留了少量現役艦艇用於訓練巡航。[50]它們於1890年代被實質上重建為裝甲巡洋艦,並在亞洲駐紮了三年。[47][47]其中在1897年11月占領膠州灣租借地期間,皇帝號是時任東亞分艦隊司令、海軍中將棣德利的旗艦。當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時,兩艦也曾被派駐菲律賓。[51]在1899-1900年返回德國後,這些艦隻曾擔任數個次要角色,包括港灣船和宿營船。它們於1906年從海軍序列中除籍;德國號在1908年被賣作廢鐵前曾充當靶艦,而皇帝號則一直擔任浮動營房至1920年才出售。[52]
艦隻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造價 | 運用 | ||
---|---|---|---|---|---|---|---|---|
鋪設 | 服役 | 結局 | ||||||
皇帝號 | 8 × 260公釐20倍徑箍炮[44] | 254公釐[44] | 8940噸[44] | 單軸單脹蒸汽機,14.6節(27.0公里每小時)[44] | 822.6萬黃金馬克[44] | 1871年[44] | 1875年2月13日[52] | 1920年拆解報廢[52] |
德國號 | 824萬黃金馬克[44] | 1872年[44] | 1875年7月20日[52] | 1909年拆解報廢[52] |
薩克森級
四艘薩克森級艦隻建於1870年代末至1880年代初。[53]薩克森號、巴伐利亞號、符騰堡號[r]和巴登號這四艘同級艦被設計作為海岸協防網絡的一部分進行運用。它們的目的是要從設防森嚴的海軍基地出擊,以破壞敵人的封鎖或登陸企圖,因此也被帝國海軍稱為「突擊巡防艦」(Ausfallkorvetten)。基於其既定角色,這些艦隻的巡航半徑較短,不適合在公海作戰。但是它們仍配備有六門260公釐炮,旨在與同等條件下的敵對鐵甲艦抗衡。[20]
在1878-1883年投入服役後,四艘姊妹艦於1880年代和1890年代與艦隊一同進行了多次訓練演習和巡航。它們也曾擔任德皇威廉二世外訪時的護航工作,分別於1880年代末到訪英國和1890年代初到訪波羅的海諸城。[55]在1890年代末,四艘艦均被大規模重建,它們的副炮實現了現代化,推進裝置也得到了升級。它們於1902年至1910年間撤出現役,降為擔任次要職能。其中薩克森號和巴伐利亞號成為靶艦、符騰堡號成為魚雷教練船,這三艘艦於1919年至1920年間拆解報廢。巴登號則在1910年至1920年擔任靶艦期間,一度被改造為布柵廢船。它一直留存至1938年才拆解報廢。[53]
艦隻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造價 | 運用 | ||
---|---|---|---|---|---|---|---|---|
鋪設 | 服役 | 結局 | ||||||
薩克森號 | 6 × 260公釐22倍徑箍炮[53] | 254公釐[52] | 7935噸[53] | 雙軸單脹蒸汽機,13.6節(25.2公里每小時)[56] | —[s] | 1875年[53] | 1878年10月20日[53] | 1919年拆解報廢[53] |
巴伐利亞號 | 913.3萬黃金馬克[53] | 1874年[53] | 1881年8月4日[53] | |||||
符騰堡號 | 832.5萬黃金馬克[53] | 1876年[53] | 1881年5月9日[53] | 1920年拆解報廢[53] | ||||
巴登號 | 853.4萬黃金馬克[53] | 1876年[53] | 1883年9月24日[53] | 1939年拆解報廢[53] |
奧爾登堡號
奧爾登堡號於1883年在斯德丁的伏爾鏗船廠鋪設龍骨,1884年12月下水,至1886年4月投入帝國海軍使用。[57]它原本應成為薩克森級的第五艘艦,但預算的限制和當局對薩克森級的不滿促成了重新設計,使之與早期的艦隻幾乎沒有相似之處。[21]奧爾登堡號的主炮為裝備在艦舯區域的八門240公釐炮,其中六門置於主甲板的中央炮廓內,另外兩門位於舷側的正上方。[58]這是第一艘由德國獨立建造的鋼製主力艦,並且完全不設索具。[59]
奧爾登堡號在帝國海軍服役期間並無出彩表現。它於1880年代末和1890年代初參與了艦隊的訓練演習,但在189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作為預備役閒置。[60]它的唯一一次重要部署是在1897-1898年,當時它參加了國際海軍示威,以抗議希臘吞併克里特島。[61]它於1900年退出現役,成為一艘港灣警戒船。從1912年至1919年,它被公海艦隊用作靶艦;後於1919年報廢出售,並於同年拆解。[57]
艦隻 | 武裝 | 裝甲 | 排水量 | 推進器 | 造價 | 運用 | ||
---|---|---|---|---|---|---|---|---|
鋪設 | 服役 | 結局 | ||||||
奧爾登堡號 | 8 × 240公釐30倍徑箍炮[57] | 300公釐[53] | 5743噸[57] | 雙軸雙脹蒸汽機,13.8節(25.6公里每小時)[57] | 888.5萬黃金馬克[57] | 1883年[57] | 1886年4月8日[57] | 1919年拆解報廢[57] |
腳註
- 注釋
- ^ 帝國海軍也獲得了一些裝甲炮艦,包括用於江河的萊茵級淺水重炮艦和胡蜂級「熨斗炮艦」。儘管它們具備裝甲保護,但通常不將其描述為鐵甲艦。[2]術語「鐵甲艦」通常是指繼風帆戰艦之後和前無畏艦戰艦之前的這一時期的鐵甲主力艦;[3]但也有其他歷史學家更為廣泛的使用該術語,尤其是對應美國內戰期間由美國海軍運用的小型裝甲船。[4]阿米尼烏斯號和阿達爾貝特親王號儘管通常被列入鐵甲主力艦名單中,但它們比後來的德國鐵甲艦都要小得多。[5][6][7]
- ^ 譯名參考自《第三帝國海軍綜合事典》。[8]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9]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3]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3]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5]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5]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5]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8]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8]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8]
- ^ 在這個十年的末期,德國海軍又重回主力艦建造,首先是一系列岸防艦,然後是遠洋戰艦。[23]
- ^ 海軍歷史學家埃里希·格勒納指出,滿載的定義「等於排水量加上滿載燃料油、柴油、煤、備用鍋爐給水、艦載機燃料和特殊設備」。[24]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3]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8]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8]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8]
-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54]
- ^ 艦隻造價並未記錄在格勒納的著作中。[53]
- 引用
- ^ Gröner,第1–9頁.
- ^ Gardiner,第261頁.
- ^ Greene & Massignani,第12頁.
- ^ Canney,Introduction.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Gröner,第1頁.
- ^ Gardiner,第242頁.
- ^ 7.0 7.1 7.2 7.3 7.4 7.5 Sullivan,第17頁.
- ^ 第三帝國海軍綜合事典,第64頁
- ^ 勞倫斯,第57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73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66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74頁.
- ^ 13.0 13.1 13.2 勞倫斯,第76頁
- ^ 14.0 14.1 Greene & Massignani,第199頁.
- ^ 15.0 15.1 15.2 勞倫斯,第83頁
- ^ Gardiner,第243–244頁.
- ^ Gardiner,第240頁.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勞倫斯,第105頁
- ^ Gardiner,第244–245頁.
- ^ 20.0 20.1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13頁.
- ^ 21.0 21.1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35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60–165頁.
- ^ Gröner,第10–13頁.
- ^ Gröner,第ix頁.
- ^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25.10 25.11 25.12 25.13 Gröner,第2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84, 95頁.
- ^ Gröner,第1–2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83–84頁.
- ^ Greene & Massignani,第280頁.
- ^ 32.00 32.01 32.02 32.03 32.04 32.05 32.06 32.07 32.08 32.09 32.10 32.11 32.12 32.13 32.14 Gröner,第3頁.
- ^ 33.0 33.1 33.2 Gardiner,第243頁.
- ^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Gröner,第4頁.
- ^ Herwig,第12頁.
- ^ Gröner,第13頁.
- ^ Gottschall,第120頁.
- ^ Gröner,第3–4頁.
- ^ 40.0 40.1 40.2 Gardiner,第244頁.
- ^ Gardiner,第242–243頁.
- ^ 42.00 42.01 42.02 42.03 42.04 42.05 42.06 42.07 42.08 42.09 42.10 42.11 42.12 Gröner,第5頁.
- ^ 43.0 43.1 Gröner,第5–6頁.
- ^ 44.00 44.01 44.02 44.03 44.04 44.05 44.06 44.07 44.08 44.09 44.10 44.11 44.12 44.13 44.14 44.15 44.16 Gröner,第6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24–132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92–196頁.
- ^ 47.0 47.1 47.2 Gardiner,第245頁.
- ^ Gröner,第6–7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40–141, 161–163, 179頁.
- ^ Gottschall,第146–190頁.
- ^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Gröner,第7頁.
- ^ 53.00 53.01 53.02 53.03 53.04 53.05 53.06 53.07 53.08 53.09 53.10 53.11 53.12 53.13 53.14 53.15 53.16 53.17 53.18 53.19 Gröner,第8頁.
- ^ 勞倫斯,第129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62–198頁.
- ^ Gröner,第7–8頁.
- ^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57.7 57.8 Gröner,第9頁.
- ^ Gardiner,第246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66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163–194頁.
- ^ Sondhaus Weltpolitik,第220頁.
參考資料
- Canney, David L. The Old Steam Navy: The Ironclads 1842–188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3. ISBN 978-0-87021-004-4.
- Gardiner, Robert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317-0302-8.
- Gottschall, Terrell D. By Order of the Kaiser.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978-1-55750-309-1.
- Greene, Jack; Massignani, Alessandro. Ironclads at War: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mored Warship, 1854–1891. Pennsylvania: Combined Publishing. 1998. ISBN 978-0-938289-58-6.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Vol.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OCLC 22101769.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OCLC 57239454.
- Sondhaus, Lawrence. Naval Warfare, 1815–1914. London: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415-21478-0.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 Sullivan, David M. Phantom Fleet: The Confederacy's Unclaimed European Warships. Warship International (Toledo: Naval Records Club). 1987, 24 (1): 13–32.
- 叢丕. 第三帝国海军综合事典. 《戰艦》雜誌社. ISSN 1671-1645 (中文(中國大陸)).
- 勞倫斯·桑德豪斯 著,NAVAL+工作室 譯. 德国海军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权. 北京: 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 2013-01 [2020-04-15]. ISBN 978-7-89429-17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6) (中文(中國大陸)).
延伸閱讀
- Dodson, Aidan. The Kaiser's Battlefleet: German Capital Ships 1871–1918.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84832-229-5.
- Schenk, Peter; Nottlemann, Dirk; Sullivan, David M. From Ironclads to Dreadnough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rman Navy 1864–1918, Part II: The German-Built Ironclads, 1868–1902.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12, XLIX (1): 59–84. ISSN 0043-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