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竹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孫竹丹(1882年—1911年)名,又名,號竹丹江蘇省上元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國同盟會安徽支部長。[1]

生平

孫竹丹原籍江蘇省上元縣,後來移居安徽省壽州清朝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自江南陸軍學堂肄業。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留學日本振武學堂學習軍事。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孫竹丹加入該會,被任命為中國同盟會安徽支部長。在日本期間,孫竹丹不僅學習軍事,還曾研究《易經》、翻譯日本小說,以宣傳革命。他和宋教仁王九齡何天炯錢兆湘等人來往密切。[1]

宣統三年(1911年),宋教仁等人陸續回中國。孫竹丹在1911年6月間,譯書成冊之後,準備動身回國。但其他革命黨人誤將他認作清廷的密探,又懷疑革命黨人熊成基在中國哈爾濱遇害和他有關,遂設計將他誘至東京郊外,以下棋之名,用鐵啞鈴擊打其腦部將其殺害,隨後分屍盛進箱中,拋入大海。[1]孫竹丹遇害時年僅29歲。馮自由的《革命逸史》對此有詳細記載:[2]

民國二年(1913年),孫竹丹的死因經過專案查結髮布公啟,其冤情方才大白。[1]

孫竹丹為南社成員。柳亞子曾經撰寫《孫竹丹傳》,又根據錢兆湘所說撰寫《孫竹丹事略》,還作有《為孫竹丹昭雪啟》。後來將《熊案始末記》、《熊烈士供詞簽注》與柳亞子所作孫竹丹各稿匯為一卷,題為《孫烈士竹丹遺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孙竹丹,六安新闻网,于2015-01-30. [2015-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馮自由,革命逸史,新星出版社,2009年

延伸閱讀

  • 柳棄疾等輯,孫烈士竹丹遺事,19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