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訥拉羅朗德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博訥拉羅朗德戰役
普法戰爭的一部分

博訥拉羅朗德戰鬥的油畫
日期1870年11月28日
地點
結果 普軍勝利
參戰方
 普魯士王國 法蘭西第二帝國 國防政府
指揮官與領導者
普魯士王國 康斯坦丁·伯恩哈德·馮·沃格茨-里茨英語Konstantin Bernhard von Voigts-Rhetz 法蘭西第二帝國 約瑟夫·克魯扎特(Joseph Crouzat)
法蘭西第二帝國 讓-巴普蒂斯特·比洛特英語Jean-Baptiste Billot
兵力
40,000人[1]
174門大炮[1]
31,000至60,000人
140門大炮
傷亡與損失
1,000人傷亡[1] 4,000人傷亡[1]

博訥拉羅朗德戰役(法語:Bataille de Beaune-la-Rolande,是1870年11月28日普法戰爭期間,法國與普魯士王國在盧瓦雷省博訥拉羅朗德的一場戰役,最終以普軍勝利告終。[2]

背景

1870年11月9日的庫爾米耶爾戰役結束後,法國的羅亞爾軍團英語Armée de la Loire成功奪回了奧爾良,並占領了與巴黎之間的軸心位置。羅亞爾軍團的右翼部隊(第20和第18軍團)擁有60,000人和138門大炮,其任務是解救被普魯士圍攻的巴黎。但是,法軍考慮到軍團內的許多人都是最近才被徵召,只接受了短期訓練的士兵,同時羅亞爾河軍團也缺少經驗豐富的士兵,特別是在軍官和士官方面,因此該軍團一直停留在奧爾良進行強化訓練[2]

11月20日,普魯士王國腓特烈·卡爾英語Prince Friedrich Karl of Prussia (1828–1885)親王率領的第2軍團在梅斯的法軍投降後恢復了行動自由,他將普魯士第9軍團留在昂熱維爾待命,並對皮蒂維耶蒙塔日線上的第3軍和第10軍團進行重組。腓特烈·卡爾之後下令第3和第9軍團在圖里集結,然後前往法軍右翼的博讓西地區與第2軍團會合。

11月24日,法軍的各個部隊在沿著約80公里長的羅亞爾河上展開攻勢,並向巴黎方向前進。法軍在拉東邁濟耶爾經過短暫的的戰鬥後,使普魯士掌握了法國的部署情況。普軍將領康斯坦丁·伯恩哈德·馮·沃格茨-里茨英語Konstantin Bernhard von Voigts-Rhetz領導的第10軍團之後在博訥拉羅朗德占據了五公里寬的陣地,準備迎擊來襲的法軍。

1870年11月28日,羅亞爾軍團的第18軍和第20軍試圖強行占領普軍在博訥拉羅朗德的牢固陣地,以便通向巴黎。但是,並不是所有法軍單位都參與了這場戰鬥,特別是第18軍只有一個師參與戰鬥[3]

戰役過程

普魯士軍隊在博訥拉羅朗德的街道上設置路障

法軍由約瑟夫·克魯扎特(Joseph Crouzat)率領的第20軍和 讓-巴普蒂斯特·比洛特英語Jean-Baptiste Billot率領的第18軍組成。但是,由於法軍的各個部隊分為數個戰區,法軍第20軍的第3師仍在博訥拉羅朗德以南的聖盧代維蓋,第18軍只有一個師參加戰鬥,只有35,000名兵力。之後法軍的增援陸續到達,並分批介入戰鬥。普軍主要由康斯坦丁·伯恩哈德·馮·沃格茨-里茨英語Konstantin Bernhard von Voigts-Rhetz領導第10軍和第3軍的一部分部隊組成,總兵力約16,000人。在隨後的防禦戰中,在博訥拉羅朗德部署了11,000兵力和70門大炮[4]

開戰

11月28日早上9點左右,法軍對博訥拉羅朗德的城內的普軍展開炮擊,迫使普軍撤離了大部分的士兵,只留下一個步兵旅(約2000人)守衛。法軍的進攻計劃很簡單,以第20軍團以包圍的方式正面攻擊普軍的左翼,而第18軍團則攻擊右翼。約16,000名普軍分布在博訥拉羅朗德及其周邊地區,尤其是東部的瑞朗維爾洛爾西

在戰役開始後,讓-巴普蒂斯特·比洛特領導第18軍團對瑞朗維爾和洛爾西的普軍展開攻擊,以確保其右翼,但這些攻擊行動拖延了第18軍的推進時間。在左翼,只有兩個師兵力的第20軍則進攻博訥拉羅朗德,併到達了城牆的腳下,但普軍在該城的防禦堅固,並很好地在城牆的掩護下反擊。約瑟夫·克魯扎特的第20軍正在等待第18軍團的部隊發動全面進攻,但第18軍在確保右翼方面遇到很大困難。而法軍炮兵部隊都加強在右翼的攻勢,使得第20軍只能維持無效的步槍火力。因此,第20軍的部隊在沒有大炮支持的情況下被部署在博訥拉羅朗德正面,而受到良好保護的普軍的火力使得法軍遭受了極大的苦難。

下午12點30分左右,法軍的增援部隊陸續到達,普軍在多次採取反制措施之後,也不得不放棄瑞朗維爾和洛爾西的陣地。到下午2點左右, 法軍再次對博訥拉羅朗德發起攻勢,在進行了半小時的混亂近戰後,法軍再次被擊退。其餘的普魯士部隊,包括從該城鎮撤出的所有炮兵,在附近進行重組時,他們與沃費迪南德·史圖爾普納格 (Ferdinand Stülpnagel)領導下的增援部隊合併,並在該城鎮的東部進攻法軍,最終驅趕了進攻的法軍。

刻有法國軍隊在戰鬥中的版畫

戰至到下午4點,普魯士第10軍的彈藥幾乎完全耗盡,每名士兵只剩下3發子彈。但普魯士第一騎兵師和第五步兵師的四個營介入了戰鬥,很快就有66門大炮集中在法軍的左翼。儘管有了這些增援,布蘭登堡步兵第52團的先鋒隊仍然無法突破法軍的陣線,因此戰鬥一直持續到夜幕降臨。

由於法軍在其他地區沒有取得進一步進展,甚至在某些地區的攻勢被推回,到了當晚,約瑟夫·克魯扎特下令法軍撤退到奧爾良。[2]

結果

雖然法軍在當天的戰鬥持續了十多個小時,但位於約25公里外的阿爾特奈地區的其他法軍部隊的戰況仍然不樂觀,普魯士軍團更接連擊敗了人數眾多的法軍,約瑟夫·克魯扎特在考慮到諸多因素後,下令法軍撤退。

這場戰鬥之後,羅亞爾軍團英語Armée de la Loire的右翼部隊被打敗,法軍解放的巴黎的計劃已不再可能實現。相反,法軍的部署位置和信息被普魯士知曉,10月23日從梅斯解放出來後的普軍不斷加強力量,準備消除法軍的威脅。[5]

影響

該戰役影響了巴黎方面計劃展開的協同攻勢,這個意圖被推遲到11月30日。但巴黎被包圍後,法國用來傳信的熱氣球由於風力不佳,這個消息到了11月30日當天才傳達到奧雷勒·德·帕拉丁斯手上,而太遲接到消息的羅亞爾軍團已經向右轉繞過了博訥拉羅朗德,向著維勒皮翁(Villepion)方向前進。在這一運動的推動下,普法雙方在12月2日展開了盧瓦尼拉巴泰伊戰役,結果普軍在這裡也戰勝了法軍,進而再次攻占了奧爾良[6]

分析

此戰役是法國羅亞爾河軍團英語Armée de la Loire成軍後經歷的第一次重大失敗,不少軍事分析家對6萬名士兵被9000至1萬多人擊敗的消息感到震驚,並進行了許多嘗試來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經常提到的是法國軍隊的士氣低落;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失敗後,普魯士占領了法國的土地並圍困了首都,之後新建立的法國軍團大多數人都是平民應徵者。

羅亞爾河軍團的總指揮路易斯·讓·巴普蒂斯特·德·奧雷勒·德·帕拉丁斯英語Louis Jean-Baptiste d'Aurelle de Paladines是一位嚴厲的指揮官,在戰鬥前的20天裡,他不允許部隊進入城鎮或鄉村,只是野蠻強迫他們居住在郊外的土地上。奧雷勒·德·帕拉丁斯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紀律和加強部隊的作戰能力,但是降低了部隊的士氣。

此戰役也表現出一支新近徵募的龐大軍隊的脆弱性,只有在捍衛堅固的陣地時才能使用平民應徵者,對於以拿破崙戰爭的形式發動的攻擊幾乎毫無用處。然而,在色當梅斯的戰鬥中,幾乎整個法國正規軍已經被消滅,這也是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役後法國發生了一系列相似的逆轉,其中以博訥拉羅朗德最為壯觀。[6]

損失

根據文獻的不同,關於普法雙方的傷亡損失也有不同的信息[7][8]。普魯士的傷亡情況大約38名軍官以及817至858名死傷人員。法國的損失在邁耶百科詞典中記載了1,300名人員傷亡和1,800人被俘虜。其他資料表明,則有多達8,000人傷亡(外加1,000人被俘虜)[4]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弗雷德里克·巴齊耶也參與了這場戰役,他在法軍第一次發起的攻勢中,被擊中兩槍死亡。戰後,他的父親在他喪生的同一地方豎起了一座紀念碑。另一位參與戰鬥的知名人物是創建了電氣工程師協會英語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s的德國電氣工程師亞歷山大·西門子英語Alexander Siemens,他也曾作為一名普魯士軍人參加了戰鬥並受傷,之後他因為在戰鬥中的英勇表現獲得了鐵十字勳章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Bodart 1908,第562頁.
  2. ^ 2.0 2.1 2.2 Der Krieg bis Paris. deutsche-schutzgebiete.de. 2017-08-10 [202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德語). 
  3. ^ Kriege8. www.preussenweb.de. [202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1). 
  4. ^ 4.0 4.1 Goeffrey Wawro: The Franco-Prussian War. The German conquest of France in 1870–187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5, ISBN 978-0-521-58436-4, S. 274.
  5. ^ Vizetelly, Ernest (2006). My Days of Adventure: The Fall of France, 1870–71. Biblio Bazaar. p. 174. ISBN 1-4264-3780-3.
  6. ^ 6.0 6.1 Wawro, Geoffrey (2003). The Franco-Prussian War: The German Conquest of France in 1870–187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271. ISBN 0-521-58436-1.
  7. ^ 存档副本. paperspast.natlib.govt.nz. [202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0). 
  8. ^ Preussen. www.preussenweb.de. [202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