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偏執型人格障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偏執型人格障礙
類型人格障礙疾病
治療心理治療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精神病學、​心理學
ICD-10F60.0
ICD-9-CM301.0
MedlinePlus000938
MeSHD010260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偏執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偏執型人格,是以猜疑和偏執為特點的一種人格障礙[1],多始於成年早期[2]。盛行率在0.4%~5.1%之間,男性多於女性。偏執性人格主要受遺傳因素影響,遺傳度約0.50,且更常見於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個體;此外,心理與社會因素也對此障礙形成有作用。

偏執型人格障礙主要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最新版為DSM-5-TR,2022)中定義,屬A類群人格障礙。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十次修訂本(ICD-10)也曾定義了偏執型人格障礙等8種具體的人格障礙類型[3],但在最新的ICD-11(2022)中已不再定義所有具體人格障礙。不過,ICD-11另用維度的方式描述了六大人格特徵或模式,其中如「負性情感」的人格特徵的一種表現「不信任」(Mistrustfulness)等與DSM定義的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的人格特徵有相似之處。

名稱

「偏執型人格障礙」(簡稱「偏執型人格」)又可稱「妄想型人格障礙」(簡稱「妄想型人格」)[4]

症狀與診斷標準

DSM-5-TR中,偏執型人格障礙屬於A類群(奇異或古怪型)人格障礙(該類群為症狀類似於精神分裂症的人格障礙)。具體診斷標準為[5][6][7][1][8]

A. 對他人普遍不信任和猜疑,以至於將別人的動機解釋為有惡意的,從成年早期開始,在多種環境下都有體現,表現出下列至少四項症狀:

  1. 沒有根據地懷疑他人剝削、傷害、欺騙自己。
  2. 固著於沒有必要的懷疑,擔心其朋友或共事者的忠誠和可信度。
  3. 由於莫名地害怕別人會惡意或不公正地利用自己的信息,不會輕易相信他人,對他人吐露心事。
  4. 在別人無害的點評或舉動中,讀出潛在的侮辱或威脅。
  5. 對別人的侮辱、傷害或忽視等,長期耿耿於懷。
  6. 相信他人損害自己的名譽或地位,即使在他人看來不是事實,並迅速做出憤怒的反擊。
  7. 不斷無理由地懷疑其配偶或性伴侶有不軌行為。

B. 不在精神分裂症、雙相障礙抑鬱障礙,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礙的病程中出現,也不是由其他軀體疾病所致。

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生性多疑,常將自己的恐懼投射為他人的惡意動機,將他人無意乃至友好的行為理解為敵意,認為對方對自己不公平、不重視、不信任、不忠誠等,如將適度幽默視作嚴重人身攻擊,將他人幫助解讀為看不起自己等等。他們甚至無端認為他人在醞釀對自己的「陰謀」,常注意到常人注意不到的如吞吐舌頭之類的細節,並將這些細節視為反映他人惡意圖謀的線索;他們常能將任何情形/線索都往既有猜疑上解釋,若遇到他人的合理反對,可能將對方也視作「陰謀」的一部分;當朋友表示忠誠與支持時,他們會非常驚訝乃至於無法相信。他們通常拒絕回答任何可能涉及個人的問題,稱這些信息為「隱私」、「與他人無關」。他們通常執拗主觀、自視甚高,一方面表現出「自我援引」的態度,另一方面對挫折與拒絕十分敏感,對自認為受到的輕視、批評等有強烈的報復心;他們固執地追求自認為應得的權利,且總將過錯和責任推卸於他人或環境。很多患者對配偶或性伴侶有著病態嫉妒,對對方與異性的交往表現出極大的不快[5][6][1][9][4][2]

由於無時無刻不在的敵意,也為「保護自己」,一些患者表現為沉默但顯然帶有敵意的疏遠(極端情況下可能將自己完全與社會隔離開來[8]),一些人則相反,變得充滿進攻性,喜歡爭辯、抱怨,認為自己的世界觀是更正確和優越的。他們可能會表現得「客觀」「理性」「非情緒化」,但更多時候仍不免情緒不穩,表達出敵意、固執和嘲諷的言語。他們的好鬥多疑很容易招致他人的敵意回應,而這卻被他們反過來應證自己初始的對他人不信任的預期。可以預料,由於偏執性人格患者缺乏信任與親密,他們需要強烈的安全感,常對周圍人有高度的控制欲,故缺乏靈活性,難以合作;他們可能經常為一點小事提起訴訟。他們可能是某種信念的「狂熱者」,與其他同有偏執信念體系的人組成邪教團體[5][6][9]

偏執型人格可能在兒童和青少年期開始發展,表現為孤僻、社交焦慮、學校成績差、過度敏感、奇特想法/言語、怪異幻想等,常招致取笑[5][6]

偏執型人格會使職業功能受損[10]。也常與其他心理障礙共病,如重度抑鬱症焦慮障礙藥物濫用乃至精神病發作等[11][12];患上廣場恐怖症強迫症的風險也較高;最常共病的人格障礙類型有分裂型分裂樣自戀型迴避型邊緣型[5][6]。在一些情況下,偏執型人格可能出現在妄想性障礙或精神分裂症發生之前[5][6]

流行病學

調查偏執性人格障礙的盛行率並不容易,因為患者常不認為自己的偏執是不正常的[2]。一些研究表明偏執型人格在人群中的盛行率大致在0.4%~5.1%之間,且男性多於女性[13][5][6][8]

病因

遺傳因素

偏執型人格障礙受遺傳影響,一項研究認為偏執型人格障礙的遺傳度約為0.50[14]。此外,此障礙在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個體中更常見,意味著它可能屬於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的一部分[9]

心理因素

從認知角度分析,一些偏執型人格患者擁有一種潛意識信念,既認為他人都是懷有惡意、善於欺騙的,又對保護自己免遭他人傷害缺乏自信[15][16]

社會因素

受歧視與偏見的社會環境、兒童期創傷,以及尤其是低社會經濟地位可能促使個體養成懷疑與不信任的習慣,進而稱為偏執性人格的誘發因素之一[17]

治療

治療偏執型人格非常困難[18]。患者往往只有在重度抑鬱、重度焦慮等危機狀況下才會求醫,且仍不認為偏執本身需要治療;患者不信任的特點也顯然會阻礙治療過程的開展[9]認知行為療法可能有一點效果,主要集中在幫助患者提高處理問題的自我效能感上,以推動他們減少對其他人的敵意和防備。另外還有幫助患者形成針對惱怒情緒的合理應對策略等[9]

預後

偏執性人格預後不佳。並且,患者處於壓力狀況下症狀會加劇,有時出現短暫精神病發作[9]。儘管如此,隨著年齡增長和心智成熟,大部分人格障礙都可能有所緩和[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郝偉; 陸林 (編). 精神病学. 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第九輪規劃教材 8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206. ISBN 978-7-117-26665-9. 
  2. ^ 2.0 2.1 2.2 王高華. 偏执型人格障碍. 中国大百科全书.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22-01-20 [2024-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0). 
  3. ^ ICD-10 Version:2019. icd.who.int. [2024-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1). 
  4. ^ 4.0 4.1 陳至立 (編). 偏执性人格. 辞海.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9 [2024-03-29]. ISBN 978-7-5326-532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9).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Library. [2024-03-29]. doi:10.1176/appi.books.97808904257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9) (英語).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 (編).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DSM-5. 由(美)張道龍等翻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07: 639–642. ISBN 978-7-301-25812-5. 
  7. ^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 理解DSM-5精神障碍. 由夏雅俐; (美)張道龍翻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05: 242–243. ISBN 978-7-301-27039-4. 
  8. ^ 8.0 8.1 8.2 梁碧珊. A类群人格障碍. 中国大百科全书.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22-01-20 [202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9). 
  9. ^ 9.0 9.1 9.2 9.3 9.4 9.5 (美)蘇珊·諾倫-霍克西瑪. 变态心理学:第6版. 由鄒丹 等翻譯.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7-03: 282–284. ISBN 978-7-115-44838-5. 
  10. ^ McGurk, Susan R.; Mueser, Kim T.; Mischel, Rebecca; Adams, Rebecca; Harvey, Philip D.; McClure, Margaret M.; Look, Amy E.; Leung, Winnie W.; Siever, Larry J. Vocational functioning in schizotypal and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s. Psychiatry Research. 2013-12, 210 (2) [2024-03-29]. doi:10.1016/j.psychres.2013.06.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4) (英語). 
  11. ^ Grant, Bridget F.; Hasin, Deborah S.; Stinson, Frederick S.; Dawson, Deborah A.; Chou, S. Patricia; Ruan, W. June; Pickering, Roger P. Prevalence, Correlates, and Disabilit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 on Alcohol and Related Condition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2004-07-15, 65 (7) [2024-03-29]. ISSN 0160-6689. doi:10.4088/JCP.v65n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7). 
  12. ^ Trull, Timothy J.; Jahng, Seungmin; Tomko, Rachel L.; Wood, Phillip K.; Sher, Kenneth J. Revised NESARC Personality Disorder Diagnoses: Gender,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with Substance Dependence Disord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2010-08, 24 (4) [2024-03-29]. ISSN 0885-579X. PMC 3771514可免費查閱. PMID 20695803. doi:10.1521/pedi.2010.24.4.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1) (英語). 
  13. ^ Lenzenweger, Mark F. Epidemiolog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08-09, 31 (3). ISSN 0193-953X. doi:10.1016/j.psc.2008.03.003. 
  14. ^ Coolidge, Frederick L.; Thede, Linda L.; Jang, Kerry L. Are Personality Disorders Psyc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Executive Function Deficits? Bivariate Heritability Evidence from a Twin Study. Behavior Genetics. 2004-01, 34 (1). ISSN 0001-8244. doi:10.1023/B:BEGE.0000009486.97375.53 (英語). 
  15. ^ Beck, Aaron T. (編). Cognitive Therap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3rd ed. The Guilford Press. 2015-11-17. ISBN 978-1462525812. 
  16. ^ Beck, Aaron T; Butler, Andrew C; Brown, Gregory K; Dahlsgaard, Katherine K; Newman, Cory F; Beck, Judith S. Dysfunctional beliefs discriminate personality disorder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01-10, 39 (10). doi:10.1016/S0005-7967(00)00099-1 (英語). 
  17. ^ Iacovino, Juliette M.; Jackson, Joshua J.; Oltmanns, Thomas F. The relative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hood trauma on Black-White differences in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14-02, 123 (1). ISSN 1939-1846. PMC 4370342可免費查閱. PMID 24661172. doi:10.1037/a0035258 (英語). 
  18. ^ Millon, Theodore (編).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modern life 2nd. Hoboken, N.J: Wiley. 2004. ISBN 978-0-471-23734-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