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槭树科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生物专题 (获评小作品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生物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生物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Untitled

槭树的名称由来及误用-为枫树正名 李学勇(台大植物学系退休教授)现代育林 12(2): 45-52, 1997


提要 我国自古即将Acer 属的植物叫做枫树,把Liquidambar属的植物叫做枫香。由于一些文字学书籍和本草学上的混乱,误把两种植物混为一谈,造成了日本植物学家的错误。日本人把枫香误称为“唐枫”,又简称为“枫”,而把真正的枫树却误称为“槭”。我国近代植物学多自日本学习,承袭了日本的错误汉名,失去了中国传统上的正名。实应即时加以改正,把Acer叫做枫树属,把Aceraceae称为枫树科。而金缕梅科的枫香不能再叫做“枫树”,以免发生混乱,藉以恢复传统的正名。中华林学季刊18(3):93-103(1985)。 I﹒前言 目目前在台湾(大陆可能也是)常把枫树与枫香互相混用。有时候一物两名(见农业周刊6卷48期16页及10卷5期19页),有时候又一名两物(见农业周刊ll卷2期21页及封底彩色照片)。甚至英文的“台湾植物志”中也把属名叫做“枫香属”;但种名却又叫做“枫树”(卷三第5页及第7页)【注1.1】。因此,在学术上和实用上都会造成困惑。其实这两种植物早在魏晋时代就各有不同的名称,丝毫不相混乱。 【注1.1】关于此点,1993年出版的台湾植物志第二版,由谢长富撰稿的金缕梅科已经为枫香正名(第5页)。但是由李惠林、罗汉强所撰写的枫树科(Aceraceae)仍旧坚持使用现在认为是错误的“槭”之名而不用“枫”。 II﹒两种植物,各有名称 清道光七年(1827)王筠著“说文解字释例”一书中有一段话,说明枫树与枫香的基本差别: “北方之枫木,其实类樗,但 两两 相对而生;……南方之枫香木)其叶似枫,而实如栗房,焚之有香气,非一物也。” 大意是说华北所称的枫树,果实很像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属苦木科)的翅果,但却两枚对生(实际上应该是一个果实的两半,见图1。凡是学植物分类学的人,大概不会不知道这是Acer属的明显特征。至于产生华南的枫香,只是叶形很像枫树,果实却像栗树(Castanea)的果房,外面生满了软刺(见图2)。这种描述不正是金缕梅科枫香(Liquidambar)的特征吗? 王筠为什么要写出这一段话呢?因为他发现在我国的字书中,有许多重要的著作也把这两种树木混为一谈。经王筠的细心研究,才明白地写出枫树与枫香的区别,实在是字书中具有精辟见地的著作。 III﹒从历史纪录与地理分布看枫树的名称 枫这个字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很早就有记录。例如: 1. 尔雅:“枫,摄摄【注3.1】。”(按尔雅为周代春秋时期的作品,但著者已不详。后经孔子整理而成现在的尔雅。辞海中曾注解说:“始于周公,成于孔子。”参看邢昺尔雅疏。) 2.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按山海经已失去著者姓名。辞源中说:“为周秦间人所作。”见郝懿行山海经笺疏。) 3. 说文解字:“枫,木也,厚叶弱枝,善摇;一名摄【注3.1】;从木,风声。”(按说文为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即公元100年之作品。书中所记植物名都是一个单字。) 在这些记录中,虽然没有描述枫树的特点,但是可以知道当时在华北地区的中国人对枫树已很熟悉。而且也知道枫树的叶片,在秋季变成红色,非常美观。如王莽时代刘歆(公元前53至西元后23)的西京杂记中就说“上林苑有枫四株”。曹魏时代的何晏(190-249)在景福殿赋中说:“兰若充庭,槐枫被宸。”在汉魏时代,枫树已经移植到宫庭中做为观赏之用(注:在那个年代,中国人还不知道有枫香树的名称呢)。 到了唐代以后,枫树更是诗人歌颂的题材。如唐诗有杜牧的“停事坐看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宋诗有赵成德的“山色未应秋后老,灵枫方为驻童颜。”以枫为主题的诗词,真是不胜枚举。 总之我国文化中,不但早有枫树的记录,且已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再看枫树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更会相信枫树在我国成为大众欣赏的树木,确实有他的历史意义。 图3. 枫树属(Acer)植物在中国之分布 情形。图中各省区之数字为曾在该省发现之种数。各省常有重复树种。东北九省共为一区,未再分省。全国合计共有枫树约70种(取自方文培1934年改绘,台湾枫树资料取自Flora of Taiwan, 1977. Vol. 3, 574-582. 黑线右端之数字为发生红叶之月份【注3.2】。 民国23年(1934)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部的研究员 方文培 先生根据他和植物部主任钱崇澍在1933年发表于第五届太平洋会议的论文: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Acer,简单用中文改写了一篇论文,题目是“中国槭树属之地理分布”,发表在中国植物学杂志一卷二期。当时植物学界已把Acer属叫做“槭”,不知道应该叫做枫树。在这篇论文中述及全世界枫树属(Acer)植物约有150种,而我国就有70种之多。分布地区更是遍及全国各省(图3),其中尤以栽培的鸡爪枫(Acer palmatum Thunb. 日本人称为ka-he-de或是mo-mi-ji。当时被误称为鸡爪槭)最为普遍。可是由于日本把我国最古老,也最受赞美的枫树误称为“槭树”(见另文),使得承袭日本植物学的若干专家,忘记了中国文献中的枫树,而把南方的枫香当做枫树。岂知在枫香之名尚未来到中国以前,中国到处都是枫树。正如 程兆熊 先生所说:“枫在古神州的原野里,会遍地都是。”假如我们把汉魏时代的“枫宸”说成栽植“枫香树”的宫殿,要他们到那里去找枫香来种植呢? 【注3.1】“摄”应为木字边(木聂),但电脑系统对此字处理会有问题(可能是字码冲突),所以只好打成摄。 【注3.2】台湾的枫树红叶时间应为11月中至12月底左右,其中以11月底至12月中最可观。1月时绝大部分的枫树皆已落叶。 IV﹒枫香的历史来源与地理分布 我国文献中,枫香的最早记录可能是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其中有: “枫香,树似白杨,叶圆而歧分,有脂而香;其子如鸭卵。二月华发,乃着实,八九月熟,曝干可烧。惟九真郡有之。”(录自百川学海本)大意是说枫香树形高大,叶有缺刻,果实(植物学上应为果序或果房)为球形。这些特征就是金缕梅科的枫香(Liquidambar)。由于叶片很像枫树,而且“有脂而香”,所以叫做“枫香”。依照我国命名原则,原产的植物多有一个单字的名称,像桃、李、梅、杏、稻、黍等。远方引进的植物,因为没有土名,只好另加形容词,如蜀黍、凤梨、海枣等。枫香也是用这种方式所给的名字。因为枫香不是中国本部的产物,而是九真郡(今越南北部)的植物。嵇含那时为襄城(今河南襄城县)太守,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孙子。经襄阳的刘弘保荐他作广州刺史。在赴任之前遭人杀害(见晋书嵇绍传,嵇绍是嵇康的儿子)。所以嵇含并没有亲自到过南方,不过他对南方的事物却颇有兴趣(也许因为工作的关系)。听南方来人的描述,才知道有这种枫香树。假如那个时候,中原地区早有这种植物,不但会另有名称;恐怕嵇含也不会把它列在“南方草木状”中了。 其次再从近代植物学家的记录来看枫香的分布。根据英国人E.H.M. Cox在1945年编写的“中国植物采集记”(Plant Hunting in China)一书中,记述了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肯甯汉(J. Cunningham)来中国采集开始,直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瑞士人司密斯(D.H. Smith)为止,前后历经两百多年,有数十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西洋植物学家来中国采集植物标本,也走遍了全国各地。其中包括著名的Wilson、Bailey、Henry等人。从他们的记录中知道,几乎在全国各省都有Acer(枫树属)的分布,但却都没有Liquidambar(枫香)的记录。只有从未到过台湾的厦门代理领事汉斯(H.F. Hance,1827-1886)接到由台湾寄给他的枫香标本。他就定名为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发表在1886年的法国自然科学年报。由此可知枫香在中国的分布非常有限。不像贾祖璋(1937)与陈嵘(1937)所说包括河南省在内的九省之广。更不像唐代新修本草(659)所说“商洛之间多有之”,或是图经所说“今南方及关陕多有之。”新修本草的著者苏敬等人误把枫树当做枫香,所以才会说“陕西及河南多有之”。实际上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 ,黄河水利委员会的 白荫元 先生走遍了陕西省的大雪山及终南山,都没有看到枫香的踪迹。只有亨利氏(Henry, A)在光绪十三年(1887)发表的“中国植物名录”内,说在湖北汉口看到枫香木制成的茶叶箱,是近百年来唯一在华中看到枫香的记录。不过我们不知道他如何能从茶叶箱的木材上确认那是枫香的木材。即如他确知那是枫香,但是那些茶叶来自何处,也并无所知。我们知道汉口是华中各省内销绿茶之总集散地(见李兴传:绿茶制造学)。凡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的茶叶,都集中到汉口再转销全国各地。因此,我们不能以汉口的茶箱为枫香木而说湖北省有枫香的分布。 真正由植物学家调查而记录的报告只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 左景烈 先生的海南岛采集报告。但是在长江流域各地也已渐渐引进枫香,栽培在次生林地与庭园中。所以在邓叔群(1948)的“中国森林地埋研究”中只有长江流域、东南地区、台湾地区、和海南岛才有枫香的分布。在王启无(1961)“中国之森林”一书中,也只限于长江以南的落叶常绿混合林区及常绿阔叶林区,才有枫香的记录。 由以上各种古今文献记录,从来没有华北地区广植枫香的描述。假如说我国古时所说的枫树就是指的枫香,似乎有点不合事实。 V﹒枫树与枫香名称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 目前我国植物学与树木学文献中,常把枫树与枫香树交互混用;而且似乎都有所根据。最常见的文献来源大概有三种。第一是商务印书馆的“植物学大辞典”(1918);第二是陈嵘著的“中国树木分类学”(1937);第三是开明书局的“中国植物图鉴”(1937)。实际上这两个名称的混用,其来有自。最早的错误发生在东晋时代。兹简述于下: 一、郭璞尔雅注:“枫,树似白杨,叶圆而歧,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 他的结论说“枫就是枫香”。可是若稍加分析就可知道郭璞的注释是一种错误。按郭璞生于西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卒于东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完成于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比郭璞稍早。可是两人对于枫香树的描述却完全一样。但若从记录的繁简来看,郭璞抄录嵇含的可能性较大。嵇含除了说“树似白杨,叶圆而歧,有脂而香”之外,还有开花结实的时间,果实的形状,以及“惟九真郡有之。”郭璞忽略了产地;才把枫树与枫香合而为一。 二、苏敬等著新修本草(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书中在“枫香脂”条下说:“(枫香)树高大,叶三角,商洛之间多有之。” 新修本草目前已经散失,上文录自宋朝本草衍义所引的文句。苏敬所以说“商洛”(今陕西及河南)多有之,想必是把枫树与枫香认为是二种树木。否则,从近代调查结果,直到民国二十四年都没有发现陕西省的枫香,何以在唐代就已经“多有之”了呢?由于苏敬的错误引用,又使宋朝的“图经本草”(苏颂等著,1062年完成)中,更夸大其词说:“所在大山皆有之”。到了寇宗奭的“本草衍义”(1119)也只好照录。 三、邢昺的尔雅疏(唐末宋初)是一本颇着声誉的字学书籍。他对“枫”字的注解如下: “枫,摄摄【同注3.1】;(郭璞)〔注〕:枫树似白杨,叶圆而歧,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案本草唐本注云:树高大,叶三角,商洛之间多有之是也。” 邢昺不但对枫树毫无认识,并且把字书及本草的错误合而为一,更增加了后世考证的困难。枫树的叶片多为五角,他们都没有真正看到过枫香,只根据文献做结论。 四、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是一本集合历代文献大成的名著。李时珍可能确实看到过枫香。第一版金陵版就已附有枫香的图片,可是目前国内并无此版。最早的版本是江西本(1603)。所附木刻枫香图虽甚简陋,但仍充份表现出枫香的特征(图2A )。叶片互生,三裂,果房球形,有刺,这些都是Liquidambar的特点,不致再被误解。到崇祯十三年(1640)钱衙版中的附图更是清晰可见(图2B)。直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第七版中有第三次图版(图2C ),仍然名实相符。可是本草纲目的文字中,却依旧把枫与枫香合而为一。重要字句如下: 枫香脂(唐本草) 〔释名〕(时珍曰)枫树枝弱善摇,故字从风。     (颂曰)尔雅谓枫为摄摄。 〔集解〕(恭曰)枫香脂所在大山中皆有之。     (颂曰)今南方及关陜甚多。树甚高大,似白杨,叶圆而作歧,有三角而香。二月有花,白色,乃连着实,大如鸭卵,八月九月熟时,曝干可烧。南方草木状云:“枫实惟九真有之,用之有神,乃难得之物。”……说文解字云:“枫木厚叶弱枝善摇,汉宫殿中多植之,至霜后叶丹可爱,故称枫宸。…”    (时珍曰)枫木枝干修耸,大者连数围。…其实成球,有柔刺。嵇含言枫实惟出九真者,不知即此枫否。 从李时珍的引文和他自己的描述,确实知道“枫香脂”是枫香树的树脂,但是他误读了郭璞和邢昺的尔雅注,把枫香当做枫树。所以才有“枫宸”的解释。不过,他虽然从苏颂的图经本草抄录了南方草木状的描述,却又怀疑“惟九真有之”的枫香“不知即此枫否”,真是自蹈罗网。本草纲目流传久远,影响巨大;不但后世的中国学者据以为证,连日本植物学界也受了他的影响。如我国的群芳谱(1630),广群芳谱(1708),康熙字典(1716),说文解字注(1808)及植物名实图考(1848)等都把枫树与枫香混为一谈。直到道光七年(1827)王筠在说文释例中才明白分析枫树与枫香是两种植物;不但性状各异,分布地区也大不相同(见前文)。后来王筠又在道光三十年(1850)的说文句读中再加说明。王筠说: “今人误读郭(璞)注,谓枫即南方之枫 香树,非也。二木相似而实则大异。” 他也曾在说文释例中解释他的理由说: “仓颉籀斯,皆生北方。苟非橘柚锡贡,将侪于荔 枝龙眼,不为之专制字矣。况无大用如枫者乎?” 大意是说古人当年造字,多一字一物。所以北方原产的植物,多为单名。像原产江南的橘和柚,假若不是早就有人以贡品的方式送到北方,恐怕也要像荔枝及龙眼一样,给它一个复合的名字,不会造出单名。何况不太有用的枫树呢?足见古人不会故意把“枫”叫做“枫香”。郭璞不详,误把枫字解释为“今之枫香是。”完全是他没有见遇枫香的缘故。 虽然在尔雅及说文等字书以及本草书籍中,多年来都常把这两种植物和两个名字互为混淆,但是民间及文学艺术界并未受到错误的影响。因为古时教育并不普及,传播也很困难。所以广大的群众和喜爱自然的艺文界人士,仍然把美丽的红叶(Acer)叫做枫。可是自从日本人把这种错误再加渲染以后,影响到近代植物学家把枫香叫做枫。才使我国旅日学人借近代出版及传播的帮助,快速地把此一误解传遍我国各个阶层。现在来回顾一下日本对枫树发生误解的经过。 VI﹒日本对枫树名称发生的误解 日本也有美丽的红叶,也是Acer palmatum Thunb.。他们自己的名字叫做“ka-he-de”(意即蛙掌树),说树叶有五裂,像娃掌。也有人叫做“mo-mi-ji”。汉字自古都叫做枫。植物学大辞典在“枫”字的注解中,除了误认为枫香以外,最后加了一句话: “◎又日本称槭树亦为枫。Acer palmatum Thunb.。” 所以说日本人在古代也没有发生错误。 日本不产枫香。大概在享保年间(1716-1735)有人从中国把枫香移到日本,种在东都(即今东京)一带。由于枫香的叶子很像枫树,秋天也可变红或黄(看气候而定),又因为是从中国引进,所以就叫做“唐枫”(ta-u-ka-he-de)。从日本人岩崎常正在文政十一年(1828,清道光八年)出版的“本草图谱”中可以看出正是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图4)。这个时候离Hance给枫香定名的时间(1866)还有38年。正式的汉名就是枫香。 可是另有一本由小野兰山在日本享和三年(1803年,清嘉庆八年)出版的“本草纲目启蒙”,因为受了李时珍的影响,就把枫香与枫树混合为一。他的书并不是对李时珍的原著,逐句注释,而是依照本草纲目的条目,每条都重新论述,等于是小野对本草纲目的新编,与日本其他版本完全不同。他在“枫香脂”条下写的大意说: “枫香脂 枫树之脂也。日本不产枫树,…享保年间,由中国移植到东都及日光各地,树干耸直高大,叶片有四五寸大小,尖端有三裂,边沿有细锯齿,……秋天落叶前变成黄色。中国也有变成红色者,叫做丹枫。常为诗人赞咏,很像日本的蛙掌ka-he-de。……夏季开小花后,结成球形果实,叫做“枫球”,外面有刺,就像一个针线包。有龙眼大小,很像萆(蓖)麻球。” 李时珍的原文本来就把两种植物混淆不清,例如李时珍引用“说文解字云:枫木厚叶弱枝,善摇;汉宫殿中多植之,至霜后叶丹可爱,故称枫宸。”前边半句确为说文解字的原句,但著者许慎本为汉代人,自己不会再写出“汉宫殿中”的话。这句话实际上是南宋时罗愿尔雅翼中所说。“至霜后叶丹可爱”又是北宋时陆佃埤雅中的话。所以就是李时珍自己也没有弄清楚南方草木状中的“枫香”怎末会跑到汉代的宫庭之中,而以为是说文解字所载。小野兰山食古不化,把“枫香脂”改为“枫树之脂”,又特别指出中国诗人所歌颂的枫叶就是移种到日本的枫香,并把它叫做“唐枫”。 假若小野只写到这里,也不过和李时珍一样认为同一植物既可叫做“枫香”,又能叫做“枫树”而已。他若能读到王筠的说明,自会泾渭分明,不再混乱。不料小野兰山在这一段文字之后,又加上他的研究,替中国和日本古时叫做枫树的Acer,找出了另一个名称。他说: “日本的mo-mi-ji和ka-he-de叶片像是蛙掌,是中国‘救荒本草”中所载“槭树”一类的植物。一般日本花农所称来自中国的‘枫树’,叶片对生,有三尖,嫩叶老叶都呈红色,不是其正的枫树,应该叫做唐槭。” 因为小野兰山先已认定中国的枫树就是枫香,所以很有把握的把日本的枫树ka-he-de找到一个新名词“槭树”。到了日本嘉永五年(1852年;清咸丰二年),饭沼欲斋依照瑞典林娜氏的命名方式,编写了一部“草木图说”。书中采用了小野的名称,把ka-he-de(Acer)叫做槭树属,把Aceraceae叫做槭树科。从此以后,日本各代植物学家都沿用这个名字。虽然经过牧野富太郎起而驳斥说“救荒本草”中的“槭树芽”也许只是Acer属中的一种,也许根本就不是Acer;日本人也已经取消汉字,只称为“ka-he-de属”及“ka-he-de科”,可是这个错误的“槭树”却和那个错误的“枫树”一起经由“植物学大辞典”移植到中国,成为我国近代植物学上名称混乱的根源。 VII﹒我国近代文献中的枫树 我国近代科学的植物学文献要以李善兰笔述的“植物学”(清咸丰八年,1858)为最早。虽然只比日本的饭沼迟了六年,但是因为李善兰是完全根据英国书籍由传教士韦廉臣口述,没有加入中国的材料。而饭沼的“草木图说”却是以日本的材料,用西洋的分类方法所编写。所以李善兰在书中所介绍的植物多为外国产物,如淡巴菰科(今为茄科)、橄榄科(今为木犀科)。而且没有介绍枫树及枫香。 目前已知的我国第二本植物学是奚若和蒋维乔合译的“胡尔德氏植物学教科书”。这本书是从美国Coulter氏的教科书翻译。书中文字及图片几全与原书相同。大部分名词是从日本书籍中采用,已经非常进步。这本书是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完成,在宣统三年(辛亥,1911)由上海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