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槭树科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生物专题 (获评小作品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生物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生物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Untitled

槭樹的名稱由來及誤用-為楓樹正名 李學勇(台大植物學系退休教授)現代育林 12(2): 45-52, 1997


提要 我國自古即將Acer 屬的植物叫做楓樹,把Liquidambar屬的植物叫做楓香。由於一些文字學書籍和本草學上的混亂,誤把兩種植物混為一談,造成了日本植物學家的錯誤。日本人把楓香誤稱為「唐楓」,又簡稱為「楓」,而把真正的楓樹卻誤稱為「槭」。我國近代植物學多自日本學習,承襲了日本的錯誤漢名,失去了中國傳統上的正名。實應即時加以改正,把Acer叫做楓樹屬,把Aceraceae稱為楓樹科。而金縷梅科的楓香不能再叫做「楓樹」,以免發生混亂,藉以恢復傳統的正名。中華林學季刊18(3):93-103(1985)。 I﹒前言 目目前在台灣(大陸可能也是)常把楓樹與楓香互相混用。有時候一物兩名(見農業周刊6卷48期16頁及10卷5期19頁),有時候又一名兩物(見農業周刊ll卷2期21頁及封底彩色照片)。甚至英文的「台灣植物誌」中也把屬名叫做「楓香屬」;但種名卻又叫做「楓樹」(卷三第5頁及第7頁)【註1.1】。因此,在學術上和實用上都會造成困惑。其實這兩種植物早在魏晉時代就各有不同的名稱,絲毫不相混亂。 【註1.1】關於此點,1993年出版的台灣植物誌第二版,由謝長富撰稿的金縷梅科已經為楓香正名(第5頁)。但是由李惠林、羅漢強所撰寫的楓樹科(Aceraceae)仍舊堅持使用現在認為是錯誤的「槭」之名而不用「楓」。 II﹒兩種植物,各有名稱 清道光七年(1827)王筠著「說文解字釋例」一書中有一段話,說明楓樹與楓香的基本差別: 「北方之楓木,其實類樗,但 兩兩 相對而生;……南方之楓香木)其葉似楓,而實如栗房,焚之有香氣,非一物也。」 大意是說華北所稱的楓樹,果實很像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屬苦木科)的翅果,但卻兩枚對生(實際上應該是一個果實的兩半,見圖1。凡是學植物分類學的人,大概不會不知道這是Acer屬的明顯特徵。至於產生華南的楓香,只是葉形很像楓樹,果實卻像栗樹(Castanea)的果房,外面生滿了軟刺(見圖2)。這種描述不正是金縷梅科楓香(Liquidambar)的特徵嗎? 王筠為什麼要寫出這一段話呢?因為他發現在我國的字書中,有許多重要的著作也把這兩種樹木混為一談。經王筠的細心研究,才明白地寫出楓樹與楓香的區別,實在是字書中具有精闢見地的著作。 III﹒從歷史紀錄與地理分佈看楓樹的名稱 楓這個字在我國的歷史文獻中很早就有記錄。例如: 1. 爾雅:「楓,攝攝【註3.1】。」(按爾雅為周代春秋時期的作品,但著者已不詳。後經孔子整理而成現在的爾雅。辭海中曾註解說:「始於周公,成於孔子。」參看邢昺爾雅疏。) 2.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為楓木。」(按山海經已失去著者姓名。辭源中說:「為周秦間人所作。」見郝懿行山海經箋疏。) 3. 說文解字:「楓,木也,厚葉弱枝,善搖;一名攝【註3.1】;從木,風聲。」(按說文為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即西元100年之作品。書中所記植物名都是一個單字。) 在這些記錄中,雖然沒有描述楓樹的特點,但是可以知道當時在華北地區的中國人對楓樹已很熟悉。而且也知道楓樹的葉片,在秋季變成紅色,非常美觀。如王莽時代劉歆(西元前53至西元後23)的西京雜記中就說「上林苑有楓四株」。曹魏時代的何晏(190-249)在景福殿賦中說:「蘭若充庭,槐楓被宸。」在漢魏時代,楓樹已經移植到宮庭中做為觀賞之用(註:在那個年代,中國人還不知道有楓香樹的名稱呢)。 到了唐代以後,楓樹更是詩人歌頌的題材。如唐詩有杜牧的「停事坐看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宋詩有趙成德的「山色未應秋後老,靈楓方為駐童顏。」以楓為主題的詩詞,真是不勝枚舉。 總之我國文化中,不但早有楓樹的記錄,且已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再看楓樹在中國的地理分佈,更會相信楓樹在我國成為大眾欣賞的樹木,確實有他的歷史意義。 圖3. 楓樹屬(Acer)植物在中國之分布 情形。圖中各省區之數字為曾在該省發現之種數。各省常有重覆樹種。東北九省共為一區,未再分省。全國合計共有楓樹約70種(取自方文培1934年改繪,臺灣楓樹資料取自Flora of Taiwan, 1977. Vol. 3, 574-582. 黑線右端之數字為發生紅葉之月份【註3.2】。 民國23年(1934)南京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植物部的研究員 方文培 先生根據他和植物部主任錢崇澍在1933年發表於第五屆太平洋會議的論文: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Acer,簡單用中文改寫了一篇論文,題目是「中國槭樹屬之地理分佈」,發表在中國植物學雜誌一卷二期。當時植物學界已把Acer屬叫做「槭」,不知道應該叫做楓樹。在這篇論文中述及全世界楓樹屬(Acer)植物約有150種,而我國就有70種之多。分佈地區更是遍及全國各省(圖3),其中尤以栽培的雞爪楓(Acer palmatum Thunb. 日本人稱為ka-he-de或是mo-mi-ji。當時被誤稱為雞爪槭)最為普遍。可是由於日本把我國最古老,也最受讚美的楓樹誤稱為「槭樹」(見另文),使得承襲日本植物學的若干專家,忘記了中國文獻中的楓樹,而把南方的楓香當做楓樹。豈知在楓香之名尚未來到中國以前,中國到處都是楓樹。正如 程兆熊 先生所說:「楓在古神州的原野裡,會遍地都是。」假如我們把漢魏時代的「楓宸」說成栽植「楓香樹」的宮殿,要他們到那裡去找楓香來種植呢? 【註3.1】「攝」應為木字邊(木聶),但電腦系統對此字處理會有問題(可能是字碼衝突),所以只好打成攝。 【註3.2】臺灣的楓樹紅葉時間應為11月中至12月底左右,其中以11月底至12月中最可觀。1月時絕大部分的楓樹皆已落葉。 IV﹒楓香的歷史來源與地理分佈 我國文獻中,楓香的最早記錄可能是西晉惠帝永興元年(西元304)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其中有: 「楓香,樹似白楊,葉圓而歧分,有脂而香;其子如鴨卵。二月華發,乃著實,八九月熟,曝乾可燒。惟九真郡有之。」(錄自百川學海本)大意是說楓香樹形高大,葉有缺刻,果實(植物學上應為果序或果房)為球形。這些特徵就是金縷梅科的楓香(Liquidambar)。由於葉片很像楓樹,而且「有脂而香」,所以叫做「楓香」。依照我國命名原則,原產的植物多有一個單字的名稱,像桃、李、梅、杏、稻、黍等。遠方引進的植物,因為沒有土名,只好另加形容詞,如蜀黍、鳳梨、海棗等。楓香也是用這種方式所給的名字。因為楓香不是中國本部的產物,而是九真郡(今越南北部)的植物。嵇含那時為襄城(今河南襄城縣)太守,是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孫子。經襄陽的劉弘保荐他作廣州刺史。在赴任之前遭人殺害(見晉書嵇紹傳,嵇紹是嵇康的兒子)。所以嵇含並沒有親自到過南方,不過他對南方的事物卻頗有興趣(也許因為工作的關係)。聽南方來人的描述,才知道有這種楓香樹。假如那個時候,中原地區早有這種植物,不但會另有名稱;恐怕嵇含也不會把它列在「南方草木狀」中了。 其次再從近代植物學家的記錄來看楓香的分佈。根據英國人E.H.M. Cox在1945年編寫的「中國植物採集記」(Plant Hunting in China)一書中,記述了從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肯甯漢(J. Cunningham)來中國採集開始,直到民國二十三年(1934)瑞士人司密斯(D.H. Smith)為止,前後歷經兩百多年,有數十位受過專業訓練的西洋植物學家來中國採集植物標本,也走遍了全國各地。其中包括著名的Wilson、Bailey、Henry等人。從他們的記錄中知道,幾乎在全國各省都有Acer(楓樹屬)的分布,但卻都沒有Liquidambar(楓香)的記錄。只有從未到過台灣的廈門代理領事漢斯(H.F. Hance,1827-1886)接到由台灣寄給他的楓香標本。他就定名為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發表在1886年的法國自然科學年報。由此可知楓香在中國的分佈非常有限。不像賈祖璋(1937)與陳嶸(1937)所說包括河南省在內的九省之廣。更不像唐代新修本草(659)所說「商洛之間多有之」,或是圖經所說「今南方及關陝多有之。」新修本草的著者蘇敬等人誤把楓樹當做楓香,所以才會說「陝西及河南多有之」。實際上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 ,黃河水利委員會的 白蔭元 先生走遍了陝西省的大雪山及終南山,都沒有看到楓香的蹤跡。只有亨利氏(Henry, A)在光緒十三年(1887)發表的「中國植物名錄」內,說在湖北漢口看到楓香木製成的茶葉箱,是近百年來唯一在華中看到楓香的記錄。不過我們不知道他如何能從茶葉箱的木材上確認那是楓香的木材。即如他確知那是楓香,但是那些茶葉來自何處,也並無所知。我們知道漢口是華中各省內銷綠茶之總集散地(見李興傳:綠茶製造學)。凡湖南、四川、貴州、雲南、廣東、廣西等地的茶葉,都集中到漢口再轉銷全國各地。因此,我們不能以漢口的茶箱為楓香木而說湖北省有楓香的分佈。 真正由植物學家調查而記錄的報告只有民國二十三年(1934) 左景烈 先生的海南島採集報告。但是在長江流域各地也已漸漸引進楓香,栽培在次生林地與庭園中。所以在鄧叔群(1948)的「中國森林地埋研究」中只有長江流域、東南地區、台灣地區、和海南島才有楓香的分布。在王啟無(1961)「中國之森林」一書中,也只限於長江以南的落葉常綠混合林區及常綠闊葉林區,才有楓香的記錄。 由以上各種古今文獻記錄,從來沒有華北地區廣植楓香的描述。假如說我國古時所說的楓樹就是指的楓香,似乎有點不合事實。 V﹒楓樹與楓香名稱混亂的原因及其影響 目前我國植物學與樹木學文獻中,常把楓樹與楓香樹交互混用;而且似乎都有所根據。最常見的文獻來源大概有三種。第一是商務印書館的「植物學大辭典」(1918);第二是陳嶸著的「中國樹木分類學」(1937);第三是開明書局的「中國植物圖鑑」(1937)。實際上這兩個名稱的混用,其來有自。最早的錯誤發生在東晉時代。茲簡述於下: 一、郭璞爾雅注:「楓,樹似白楊,葉圓而歧,有脂而香,今之楓香是。」 他的結論說「楓就是楓香」。可是若稍加分析就可知道郭璞的注釋是一種錯誤。按郭璞生於西晉武帝咸寧二年(西元276年),卒於東晉明帝太寧二年(324年)。嵇含的南方草木狀完成於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比郭璞稍早。可是兩人對於楓香樹的描述卻完全一樣。但若從記錄的繁簡來看,郭璞抄錄嵇含的可能性較大。嵇含除了說「樹似白楊,葉圓而歧,有脂而香」之外,還有開花結實的時間,果實的形狀,以及「惟九真郡有之。」郭璞忽略了產地;才把楓樹與楓香合而為一。 二、蘇敬等著新修本草(唐高宗顯慶四年,西元659年)。書中在「楓香脂」條下說:「(楓香)樹高大,葉三角,商洛之間多有之。」 新修本草目前已經散失,上文錄自宋朝本草衍義所引的文句。蘇敬所以說「商洛」(今陝西及河南)多有之,想必是把楓樹與楓香認為是二種樹木。否則,從近代調查結果,直到民國二十四年都沒有發現陝西省的楓香,何以在唐代就已經「多有之」了呢?由於蘇敬的錯誤引用,又使宋朝的「圖經本草」(蘇頌等著,1062年完成)中,更誇大其詞說:「所在大山皆有之」。到了寇宗奭的「本草衍義」(1119)也只好照錄。 三、邢昺的爾雅疏(唐末宋初)是一本頗著聲譽的字學書籍。他對「楓」字的註解如下: 「楓,攝攝【同註3.1】;(郭璞)〔註〕:楓樹似白楊,葉圓而歧,有脂而香,今之楓香是。案本草唐本註云:樹高大,葉三角,商洛之間多有之是也。」 邢昺不但對楓樹毫無認識,並且把字書及本草的錯誤合而為一,更增加了後世考證的困難。楓樹的葉片多為五角,他們都沒有真正看到過楓香,只根據文獻做結論。 四、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是一本集合歷代文獻大成的名著。李時珍可能確實看到過楓香。第一版金陵版就已附有楓香的圖片,可是目前國內並無此版。最早的版本是江西本(1603)。所附木刻楓香圖雖甚簡陋,但仍充份表現出楓香的特徵(圖2A )。葉片互生,三裂,果房球形,有刺,這些都是Liquidambar的特點,不致再被誤解。到崇禎十三年(1640)錢衙版中的附圖更是清晰可見(圖2B)。直到清光緒十一年(1885)第七版中有第三次圖版(圖2C ),仍然名實相符。可是本草綱目的文字中,卻依舊把楓與楓香合而為一。重要字句如下: 楓香脂(唐本草) 〔釋名〕(時珍曰)楓樹枝弱善搖,故字從風。     (頌曰)爾雅謂楓為攝攝。 〔集解〕(恭曰)楓香脂所在大山中皆有之。     (頌曰)今南方及關陜甚多。樹甚高大,似白楊,葉圓而作歧,有三角而香。二月有花,白色,乃連著實,大如鴨卵,八月九月熟時,曝乾可燒。南方草木狀云:「楓實惟九真有之,用之有神,乃難得之物。」……說文解字云:「楓木厚葉弱枝善搖,漢宮殿中多植之,至霜後葉丹可愛,故稱楓宸。…」    (時珍曰)楓木枝幹修聳,大者連數圍。…其實成毬,有柔刺。嵇含言楓實惟出九真者,不知即此楓否。 從李時珍的引文和他自己的描述,確實知道「楓香脂」是楓香樹的樹脂,但是他誤讀了郭璞和邢昺的爾雅註,把楓香當做楓樹。所以才有「楓宸」的解釋。不過,他雖然從蘇頌的圖經本草抄錄了南方草木狀的描述,卻又懷疑「惟九真有之」的楓香「不知即此楓否」,真是自蹈羅網。本草綱目流傳久遠,影響巨大;不但後世的中國學者據以為證,連日本植物學界也受了他的影響。如我國的群芳譜(1630),廣群芳譜(1708),康熙字典(1716),說文解字注(1808)及植物名實圖考(1848)等都把楓樹與楓香混為一談。直到道光七年(1827)王筠在說文釋例中才明白分析楓樹與楓香是兩種植物;不但性狀各異,分佈地區也大不相同(見前文)。後來王筠又在道光三十年(1850)的說文句讀中再加說明。王筠說: 「今人誤讀郭(璞)注,謂楓即南方之楓 香樹,非也。二木相似而實則大異。」 他也曾在說文釋例中解釋他的理由說: 「倉頡籀斯,皆生北方。苟非橘柚錫貢,將儕於荔 枝龍眼,不為之專製字矣。況無大用如楓者乎?」 大意是說古人當年造字,多一字一物。所以北方原產的植物,多為單名。像原產江南的橘和柚,假若不是早就有人以貢品的方式送到北方,恐怕也要像荔枝及龍眼一樣,給它一個複合的名字,不會造出單名。何況不太有用的楓樹呢?足見古人不會故意把「楓」叫做「楓香」。郭璞不詳,誤把楓字解釋為「今之楓香是。」完全是他沒有見遇楓香的緣故。 雖然在爾雅及說文等字書以及本草書籍中,多年來都常把這兩種植物和兩個名字互為混淆,但是民間及文學藝術界並未受到錯誤的影響。因為古時教育並不普及,傳播也很困難。所以廣大的群眾和喜愛自然的藝文界人士,仍然把美麗的紅葉(Acer)叫做楓。可是自從日本人把這種錯誤再加渲染以後,影響到近代植物學家把楓香叫做楓。才使我國旅日學人借近代出版及傳播的幫助,快速地把此一誤解傳遍我國各個階層。現在來回顧一下日本對楓樹發生誤解的經過。 VI﹒日本對楓樹名稱發生的誤解 日本也有美麗的紅葉,也是Acer palmatum Thunb.。他們自己的名字叫做「ka-he-de」(意即蛙掌樹),說樹葉有五裂,像娃掌。也有人叫做「mo-mi-ji」。漢字自古都叫做楓。植物學大辭典在「楓」字的註解中,除了誤認為楓香以外,最後加了一句話: 「◎又日本稱槭樹亦為楓。Acer palmatum Thunb.。」 所以說日本人在古代也沒有發生錯誤。 日本不產楓香。大概在享保年間(1716-1735)有人從中國把楓香移到日本,種在東都(即今東京)一帶。由於楓香的葉子很像楓樹,秋天也可變紅或黃(看氣候而定),又因為是從中國引進,所以就叫做「唐楓」(ta-u-ka-he-de)。從日本人岩崎常正在文政十一年(1828,清道光八年)出版的「本草圖譜」中可以看出正是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圖4)。這個時候離Hance給楓香定名的時間(1866)還有38年。正式的漢名就是楓香。 可是另有一本由小野蘭山在日本享和三年(1803年,清嘉慶八年)出版的「本草綱目啟蒙」,因為受了李時珍的影響,就把楓香與楓樹混合為一。他的書並不是對李時珍的原著,逐句註釋,而是依照本草綱目的條目,每條都重新論述,等於是小野對本草綱目的新編,與日本其他版本完全不同。他在「楓香脂」條下寫的大意說: 「楓香脂 楓樹之脂也。日本不產楓樹,…享保年間,由中國移植到東都及日光各地,樹幹聳直高大,葉片有四五寸大小,尖端有三裂,邊沿有細鋸齒,……秋天落葉前變成黃色。中國也有變成紅色者,叫做丹楓。常為詩人讚詠,很像日本的蛙掌ka-he-de。……夏季開小花後,結成球形果實,叫做「楓球」,外面有刺,就像一個針線包。有龍眼大小,很像萆(蓖)麻毬。」 李時珍的原文本來就把兩種植物混淆不清,例如李時珍引用「說文解字云:楓木厚葉弱枝,善搖;漢宮殿中多植之,至霜後葉丹可愛,故稱楓宸。」前邊半句確為說文解字的原句,但著者許慎本為漢代人,自己不會再寫出「漢宮殿中」的話。這句話實際上是南宋時羅願爾雅翼中所說。「至霜後葉丹可愛」又是北宋時陸佃埤雅中的話。所以就是李時珍自己也沒有弄清楚南方草木狀中的「楓香」怎末會跑到漢代的宮庭之中,而以為是說文解字所載。小野蘭山食古不化,把「楓香脂」改為「楓樹之脂」,又特別指出中國詩人所歌頌的楓葉就是移種到日本的楓香,並把它叫做「唐楓」。 假若小野只寫到這裡,也不過和李時珍一樣認為同一植物既可叫做「楓香」,又能叫做「楓樹」而已。他若能讀到王筠的說明,自會涇渭分明,不再混亂。不料小野蘭山在這一段文字之後,又加上他的研究,替中國和日本古時叫做楓樹的Acer,找出了另一個名稱。他說: 「日本的mo-mi-ji和ka-he-de葉片像是蛙掌,是中國『救荒本草」中所載「槭樹」一類的植物。一般日本花農所稱來自中國的『楓樹』,葉片對生,有三尖,嫩葉老葉都呈紅色,不是其正的楓樹,應該叫做唐槭。」 因為小野蘭山先已認定中國的楓樹就是楓香,所以很有把握的把日本的楓樹ka-he-de找到一個新名詞「槭樹」。到了日本嘉永五年(1852年;清咸豐二年),飯沼慾齋依照瑞典林娜氏的命名方式,編寫了一部「草木圖說」。書中採用了小野的名稱,把ka-he-de(Acer)叫做槭樹屬,把Aceraceae叫做槭樹科。從此以後,日本各代植物學家都沿用這個名字。雖然經過牧野富太郎起而駁斥說「救荒本草」中的「槭樹芽」也許只是Acer屬中的一種,也許根本就不是Acer;日本人也已經取消漢字,只稱為「ka-he-de屬」及「ka-he-de科」,可是這個錯誤的「槭樹」卻和那個錯誤的「楓樹」一起經由「植物學大辭典」移植到中國,成為我國近代植物學上名稱混亂的根源。 VII﹒我國近代文獻中的楓樹 我國近代科學的植物學文獻要以李善蘭筆述的「植物學」(清咸豐八年,1858)為最早。雖然只比日本的飯沼遲了六年,但是因為李善蘭是完全根據英國書籍由傳教士韋廉臣口述,沒有加入中國的材料。而飯沼的「草木圖說」卻是以日本的材料,用西洋的分類方法所編寫。所以李善蘭在書中所介紹的植物多為外國產物,如淡巴菰科(今為茄科)、橄欖科(今為木犀科)。而且沒有介紹楓樹及楓香。 目前已知的我國第二本植物學是奚若和蔣維喬合譯的「胡爾德氏植物學教科書」。這本書是從美國Coulter氏的教科書翻譯。書中文字及圖片幾全與原書相同。大部分名詞是從日本書籍中採用,已經非常進步。這本書是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完成,在宣統三年(辛亥,1911)由上海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