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特别用途机动单位袭击立陶宛边境检察站事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联特别用途机动单位袭击立陶宛边境检查站事件
立陶宛语1990–1991 m. Lietuvos pasienio kontrolės punktų puolimai
歌唱革命的一部分
日期1990年12月-1991年8月
地点
结果 立陶宛独立建国
参战方

 立陶宛

 苏联

伤亡与损失
8名平民死亡
60名边境卫队成员受伤
1名警察被杀

数起苏联特别用途机动单位袭击立陶宛边境检察站事件 (立陶宛语1990–1991 m. Lietuvos pasienio kontrolės punktų puolimai)发生于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的隔年。在此之前,立陶宛作为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没有自己的国境、海关以及边境检查站。新成立的立陶宛共和国在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1年8月27日承认其独立前开始创建立陶宛边境卫队英语Lithuanian State Border Guard Service。边境检查站也因此成为了立陶宛艰辛立国的象征。然而在苏联政府的角度则认为这些边境检查站是违法的,并派遣特别用途机动单位前往破坏检查站,特别是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检察站。因此手无寸铁的立陶宛海关官员及警察被毒打或杀害,他们的车子不是被盗就是被炸毁,检查站被烧至倒塌,使这个边境检查站不能够发挥作用。两起的袭击事件导致8名平民死亡,总共60名军官受伤以及23个边境检查站被烧毁或破坏。

早期攻击

首宗袭击事件发生于1990年12月17日在埃希什凯斯地区,当值队长Petras Pumputis被殴打至失去知觉,随后被送去医院并确诊为颅内出血。第一次有组织的攻击是在一月事件造成14名平民死亡的守卫电视塔行动之后。苏联部队于1月27日袭击并烧毁在梅迪尼恩凯英语Medininkai拉沃里克斯英语Lavoriškės的边境检查站。[1]3月1日,特别用途机动单位向前往维尔纽斯的边境卫队的巴士开火,导致3名官兵受伤。[2]

在1991年的5月中旬期间,几乎每天都有几宗袭击事件汇报。5月18日约下午一点,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沃拉瑙斯基区的警察督察阿历山大·菲雅兹 (Александр Фиясь)使用TT手枪沙尔奇宁凯的立陶宛检查站开火,之后被立陶宛的军官使用猎枪击毙。[3]因害怕被报复,立陶宛的官兵们被命令要撤离该检查站。在Krakūnai英语Krakūnai驻守的军官Gintaras Žagunis在19日被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射杀并葬于安塔卡尼斯墓园英语Antakalnis Cemetery。白俄罗斯警方逮捕了阿历山大·菲雅兹的哥哥,因其涉嫌19日的边境枪击案。同日晚上再有两个检查站被烧毁。5月23日,从里加来的特别用途机动单位部队袭击位于 Vegeriai、 Mažeikiai、 Germaniškis 、Saločiai 和 Smėlynė [3]拉脱维亚—立陶宛边界英语Latvia–Lithuania border上的边境检查站。在Smėlynė的攻击被亚历山大·涅夫佐罗夫拍摄下来并在列宁格勒电视台播出。[3]

在这几起攻击事件后,立陶宛总理格季米纳斯·瓦格诺柳斯向时任苏联内务部部长鲍里斯·卡尔洛维奇·普戈作出正式投诉。莫斯科方面则否认袭击事件与其有关并宣称特别用途机动单位的行动未有得到当局的批准。[2]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表示对袭击事件并不知情,及后要求普戈调查。然而,在5月24和25日间再有5个检查站被突击。立陶宛恳求西方国家对苏联政府提供控诉。莫斯科则继续拒绝负责,但承认特别用途机动单位的有关行动是违法的。[2]虽然莫斯科承诺会干预,攻击事件还是持续到6月中旬。[3]莫斯科政府开始在6月28日采取行动去惩罚特别用途机动单位—其领导们被召见去解释并被解雇。

梅迪尼恩凯袭击事件

纪念1991年7月31日七名在梅迪尼恩凯被杀的立陶宛海关关员的纪念碑

在1991年7月31日从里加来的特别用途机动单位部队袭击了位于维尔纽斯—明斯克高速公路英语A3 highway (Lithuania) 的梅迪尼恩凯海关检察站是最为严重的袭击事件。因为其中一名被害者的手表指针停在4点钟的位置,所以袭击事件大概断定为凌晨4点。7名军官被射杀,包括:Mindaugas Balavakas , Algimantas Juozakas (立陶宛警察反恐行动组英语ARAS (Lithuania)特别分部警官),Juozas Janonis , Algirdas Kazlauskas (高速公路警官)Antanas Musteikis, Stanislovas Orlavičius 和 Ričardas Rabavičius (海关关员)。Rabavičius被送往医院后延至8月2日不治。在事件中唯一的生还者海关关员Tomas Šernas英语Tomas Šernas由于袭击事件造成的多处脑部损伤而变为残障人士。立陶宛警察反恐行动组英语ARAS (Lithuania)的探员因为要保护检察站的关系原本是配有武器的。但是没有在现场找到任何武器,现场也没有任何还击的迹象。那些遇害的立陶宛军官生前被行刑式地处决—他们被迫躺在地上而且头部被射击。7名遇害的立陶宛军官被葬在安塔卡尼斯墓园英语Antakalnis Cemetery并在1991年9月6日和1992年1月9日分别追授维提斯十字勋章英语Order of the Cross of Vytis和1月13勋章。

此次袭击事件发生在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华克·布希的两天访俄行程中。布希在其中一个记者会中特别指出了这个事件,但是这起事件在立陶宛争取国际认可的斗争中被淡化,使戈尔巴乔夫免于承担责任。有估计指,这些袭击行动是为了令戈尔巴乔夫的地位处于尴尬的地步,因为这证明了他无力控制局势。这起事件也成为了立陶宛与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尔钦签署条约的契机,这个条约为立陶宛和俄罗斯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以及经济和文化的合作,被认定是立陶宛独立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关于这个袭击事件起因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海关发现了有规模走私的行动。

调查和审判

参考文献

[1] [2] [3]

  1. ^ 1.0 1.1 Kulikauskas, Gediminas. Medininkai: kova dėl Nepriklausomybės. Gimtoji istorija. Nuo 7 iki 12 klasės. Vilnius: Elektroninės leidybos namai. 2002 [30 March 2010]. ISBN 9986-9216-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3) (立陶宛语). 
  2. ^ 2.0 2.1 2.2 2.3 Human Rights Watch. Human Rights Watch World Report. Human Rights Watch. 1991: 529–530. ISBN 978-1-56432-053-7. 
  3. ^ 3.0 3.1 3.2 3.3 3.4 Surgailis, Gintautas. Valstybės sienos apsauga 1990–1994 metais. Generolo Jono Žemaičio Lietuvos karo akademija. 2008: 22–34 [2020-06-04]. ISBN 978-9955-423-6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2) (立陶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