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阿华号战列舰 (BB-61)
33°44′29.81″N 118°16′39.12″W / 33.7416139°N 118.2775333°W
衣阿华 USS Iowa BB-61 | |
---|---|
概观 | |
舰种 | 战列舰 |
舰级 | 衣阿华级 |
制造厂 | 布鲁克林造船厂 |
动工 | 1940年6月27日 |
下水 | 1942年8月27日 |
服役 | 1943年2月22日 1951年8月25日 1984年4月28日 |
退役 | 1949年3月24日 1958年2月2日 1990年10月26日 |
结局 | 2012年7月7日改装为博物馆舰 |
除籍 | 1995年1月12日 2006年3月17日 |
技术数据 | |
标准排水量 | 设计:45,000吨 |
满载排水量 | 设计:56,270吨 |
全长 | 整体:887呎3吋 水线:860呎 |
全宽 | 水线:108呎2吋 |
吃水 | 37呎2吋 |
最高速度 | 33节 |
武器装备 | 最终配置: 主炮:3门Mk7 16吋/50三联装舰炮 副炮:10门Mk12 5吋/38双联装高平两用舰炮 20座4联装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 49挺单装奥利冈20毫米防空机炮 1984年:3门Mk7 16吋/50三联装火炮 6门Mk12 5吋/38双联装火炮 8座Mk134四管箱型战斧巡航导弹发射器 4座Mk141四管鱼叉导弹发射器 4座Mk15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
装甲 | 舰侧:12.1吋 隔舱:11.3吋 炮座:11.6吋至17.3吋 舰炮:19.7吋 甲板:7.5吋 |
衣阿华号战列舰(舷号BB-61)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战列舰,为衣阿华级战列舰的首舰。它是美军第四艘以衣阿华州为名的军舰。
历史
衣阿华号在1940年按照第二次文森法案(Second Vinson Act),于纽约布鲁克林造船厂开始建造,在1942年下水,并在1943年服役,其时美国已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多时。衣阿华号首项任务是乘载并护送需要浴缸的美国总统小罗斯福往返德黑兰会议与开罗会议,然后才转入太平洋战区。接着衣阿华号先后参与吉尔伯特及马绍尔群岛战事、马里亚纳群岛及帕劳战事及莱特湾海战。海战后衣阿华号遭到台风眼镜蛇正面吹袭,使其中一轴螺旋桨损毁,而要返国维修。维修后衣阿华号重返战场,并在战争末段炮击了东京工业设施。日本投降后,衣阿华号协助美军占领日本,并在东京湾见证日本签字投降仪式。接着衣阿华号参与魔毯行动(Operation Magic Carpet),接载美军返国。
战后衣阿华号因海军经费不足,而在1949年退役。一年后朝鲜战争爆发,海军经费逐步恢复,且急需前线舰炮火力支援,而衣阿华号则因此在1951年重返现役,并主要炮击朝鲜运输路线及工业重镇。朝鲜战争结束后,衣阿华号调回大西洋,并参与包括反击行动(Operation Strikeback)在内的北约海军演习。1958年衣阿华号再次退役封存。1960年代越战时期,衣阿华号亦没有重新服役。
1981年,里根当选新任美国总统,并提出“六百舰队”(600-ship Navy)扩军计划,大规模扩充海军,以压抑苏联。衣阿华号因而重新复修,并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建,包括装设战斧巡航导弹及鱼叉导弹发射器,以及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1984年衣阿华号再次重返现役,并集中在大西洋、地中海与波斯湾巡航。1987年两伊战争期间,衣阿华号参与挚诚意志行动(Operation Earnest Will),协助保护科威特的油船免遭两伊攻击。1989年,衣阿华号的其中一门主炮在演习中意外爆炸,造成47人死亡。衣阿华号受损的舰炮自此未再修复,而1990年8月爆发的海湾战争,衣阿华号亦没有参与。
1990年10月,衣阿华号最后一次从海军退役,一度在1995年除籍。其时国会忧虑海军将在四艘衣阿华级退役后丧失舰炮火力支援能力,故通过法案,限令海军至少保留两艘衣阿华级于船籍之内。海军起初选择保留新泽西号及威斯康辛号,不过到1999年,新泽西号因要捐赠予民间团体作博物馆舰,海军因而将衣阿华号重新列入船籍。2006年,当时美国海军部长以行政权力将衣阿华号除籍,使其可用作捐赠,但海军与地方政府及民间组织一直未能达成捐赠共识。要到2011年,衣阿华号的捐赠计划才得以落实,并在2012年5月由拖船拖到洛杉矶圣佩德罗停泊。同年7月7日,衣阿华号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
相关条目
注释
- ^ 美国海军军舰字典(DANFS)简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09-20.
参考书目
- Friedman, Norman, U.S. Battleship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0-87021-715-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