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玛士·佩德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佩德尔
原文名Thomas Pedel
出生荷兰共和国荷兰乌特勒支
逝世1661年5月1日
荷属福尔摩沙热兰遮城北侧北线尾
别名拔鬼仔(翁佳音猜测为“拔兜仔”误抄)
职业热兰遮城队长·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最高军事长官

汤玛士·佩德尔Thomas Pedel,?-1661年5月1日),英国裔[1]:141荷兰乌特勒支人,郑氏的文书记为“拔鬼仔”(翁佳音猜测可能为与台语原音相近、字型相近的“拔兜仔”误抄[2]),台湾荷治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军官,1656年起担任热兰遮城队长,为公司驻台最高阶军官。1661年郑成功攻台,他于5月1日率240名士兵在北线尾截击,和118名士兵一同战死。[3][4]:45页注释

生平

在台任职

佩德尔于1625年从军出国加入荷兰东印度公司担任士兵,1627年成为培训军官任命为见习官,随后不久派驻大员任命为下士见习官。1636年,升任少尉担任魍港堡垒菲立辛根堡驻军长,[注 1]1636年到1640年前期,主要工作是带兵扫荡在当地肆虐的汉人海盗、压制不服从荷兰统治的原住民部落。1637年10月25日,台湾长官范得堡亲自率领200个士兵和1400个原住民佣兵出征反抗的虎尾垄社Varorolangh)。1638年10月佩德尔允许虎尾垄使用他们原有猎场的三分之一,以维持生计。[5]1640年,魍港和大波罗(Davola)附近原住民杀害为公司工作的汉人,佩德尔与李惠勒(W Riuiere)中尉一起前去逮捕凶手[6]。1641年升为中尉,[注 1]随军出征摩鹿加群岛。后又回台,1642年,荷兰击败北台湾的西班牙人后,他担任鸡笼指挥部辖下的淡水驻军指挥官统治附近原住民和少数汉人居民。1644年8月佩德尔从淡水调回大员,9月24日带领100个步枪手去攻击位于噶玛兰奇立板社(Kakitapan)。1645年升任上尉;与阿德林·多兹曼(Adriaen Dortsman)一起远征安汶班达塔宁巴尔群岛[注 1]1648年8月到10月,佩德尔再度到淡水及噶玛兰等地出任务。[7]

1640年代末期,佩得尔开始担任军事之外的职务。1637年12月底,被任命为大员孤儿院的委员。1648年3月10日、1654年3月30日、1655年3月19日佩德尔都参加了荷兰殖民政府举办的北区原住民头目跟荷兰官员的年度集会。佩德尔的职位高升后,从巴达维亚走私价值约80里耳的家庭用品到大员,被稽查关斯诺克(D Snoeck)查获,二人结怨。

1650年10月17日,佩德尔被淡水原住民告发,指称他1649年到淡水出任务时用原住民语说淡水主管普罗克(A Plockhoy)是一个流氓,还说佩德尔不管公事,每天到汉人区域向金包里(Kimaurij,今基隆仁爱区[8]:106-111)收购鹿皮,同时在大员以低价购买中国制衣服,再高价出售给北部原住民,且威胁不买的原住民。[9]

1650年,佩德尔为台湾荷兰教会议会的议员,和几位牧师、商务员阿尔分(P Alphen)共同督导台湾传教工作。当时荷兰教会系统隶属荷兰东印度公司,传教士都是公司人员,由公司行政主管指派任务、核定薪资。但是教会不欢迎行政主管过度干预传教业务,行政派的台湾长官维堡和教会派的台湾副长官揆一不合,政教两派斗争激烈。1651年9月8日教会派的揆一、佩德尔和其他教会代表希望由维堡长官带领的大员议会改由教会命教士。1651年10月9日佩德尔、克鲁夫牧师、商务员阿尔分再次面见巴城特使,请他制止维堡长官和斯诺克对传教士工作的干预。[10]

1654年佩德尔以驻台最高阶军官的身份,代表军方参加台湾最高权力机构,成为大员议会五人议员之一,与台湾长官、副长官和两名上席商务官共同治理台湾。[11]1654年9月7日,到笨港调查中国人违规使用补兽机捉鹿的案件;1655年4月19日佩德尔奉派到淡水和鸡笼巡视,5月20日和原住民北部主管的易普仁(T Iperen)同船回到大员。1655年南部村社作乱杀人,计划派谢德及佩德尔前去镇压。[12]1656年担任热兰遮城队长。[注 1]

郑成功攻台

郑成功准备攻台之前,便有传闻郑军即将来攻击台湾,这让台湾长官揆一十分担忧,这让他决定向巴达维亚的总部请求一支军队来台支援。1660年7月,荷兰总部派出一支军队来支援,但这支援军的为首将领范德兰荷兰语Jan van der Laen却不认为台湾有遭到攻击的危险。这支军队除了援助台湾以外,还有准备攻击葡萄牙占领的澳门的义务,因此希望早日离开台湾,揆一则希望能挽留他,最终,佩德尔提出派人到郑成功那里打听虚实的建议。[13]郑成功则回信给荷兰人称他无意向台湾动武,但在隔年1661年2月范德兰率领的援军离开台湾后,何斌飞速赶往厦门通报,郑成功便在两个月后立刻对台发动军事行动,4月30日,郑军由何斌领航穿过鹿耳门登陆赤崁,阻断了热兰遮城军队主力与外界的联系,5月1日,郑军由陆地进逼荷兰据点,当天大员议会决议由佩德尔率240名士兵在鹿耳门水道南侧与大员之间的北线尾截击,但佩德尔却遭到四千多名郑军前后两军夹击,他和手下118名士兵一同战死,成为荷兰人据台时期殉职的最高阶武官。[14][3]

家庭和亲属

从1650到1661年热兰遮城的婚姻登记,和1655到1661年大员的洗礼登记簿,可推测出佩德尔的家庭概况,他应育有三女两男。长女与次女嫁于公司牧师,幺女则嫁给牧师,长子任职于公司并参与过郑军围攻热兰遮城。

注释

  1. ^ 1.0 1.1 1.2 1.3 依《热兰遮城日记》荷文原文第二册45页注释,1627任命为 “adelborst”、随后来台湾任命为“korporaal van de adelborsten”,参考培训军官荷兰语Adelborst,各译为见习官、下士见习官,1636年挂阶“vaandrig荷兰语vaandrig”译为少尉(亦有文献以直译为“掌旗官”),1641年晋升“luitenant”译为中尉,1645年晋升“kapitein”译为上尉,1656年担任 “kapitein op kasteel Zeelandia”参考江树生汉译《梅氏日记》译为热兰遮城队长。[4]:45页注释

参照

  1. ^ 卡斯帕·施马尔卡登. Reise von Batavia nach Tayouan auf der Insel Formosa 1648 [巴达维亚前往福尔摩沙岛的台湾之旅1648年]. Die Wundersamen Reisen des Caspar Schmalkalden nach West- und Ostindien 1642-1652 [东西印度惊奇旅行记] 重刊本. 德国莱比锡: Veb F. A. Brockhaus Verlag. 1987-11-30: 140–148 [1648-1650年驻台记录; 1967年由生物学家Wolfgang Joost修复]. ISBN 3-325-00204-8 –通过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馆藏 (德语). Thomas Padell, ein Engelsmann 
  2. ^ 翁佳音 (笔名老番). 台灣的山西與山東:地名的野生思考. 想想副刊. 历史书写·老番讲古. 小英教育基金会. 2018-02-04 [2023-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3. ^ 3.0 3.1 江树声译注,《热兰遮城日志(一)》,页273
  4. ^ 4.0 4.1 J.L. Blussé; 曹永和 (编).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Deel II, 1641-1648 [热兰遮城日记(第二册,DZII)]. Grote Serie 229. Bureau der Rijkscommissie voor Vaderlandse Geschiedenis, 's-Gravenhage [海牙国家历史委员会]. 1995: 45 [2022-11-02]. ISBN 90-5216-06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通过Huygens Instituut (荷兰语). Thomas Pedel... in 1656 kapitein op kasteel Zeelandia 
  5. ^ 江树声译注,《热兰遮城日志(一)》,页354,411
  6. ^ 村上直次郎日译/郭辉中译,《巴达维亚城日记》(二),页244
  7. ^ 江树声译注,《热兰遮城日志(三)》,页75,93,101
  8. ^ 翁佳音. 第五章 北部海岸:四四號至五四號解讀 53.quimourije.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1998-06: 106–111 [原报告1654年]. ISBN 957-02-2084-8 –通过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台湾乡土文献影像. 
  9. ^ L. Blusse, N. Everts & E. Frech. The Formosan Encounter Vol.II, p.331
  10. ^ 江树声译注,《热兰遮城日志(三)》,页252-253,255,267
  11. ^ 甘为霖(William Campbell)编译:《荷据下的福尔摩莎》,第428-429页。
  12. ^ 江树声译注,《热兰遮城日志(三)》,页438
  13. ^ C.E.S.:《被忽视的福尔摩莎》,载《郑成功收复台湾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第138-139页。
  14. ^ 杨英撰 ,《从征实录》,页187

参考书目

  • 《从征实录》
  • 《热兰遮城日志(一)》
  • 《热兰遮城日志(三)》
  • 《被忽视的福尔摩沙》
  • 《巴达维亚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