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潜
沈德潜 | |
---|---|
大清礼部侍郎 | |
籍贯 | 江南苏州府长洲县 |
族裔 | 汉族 |
字号 | 字碻士,号归愚 |
谥号 | 文悫(乾隆四十三年削) |
出生 | 康熙十二年(1673年) 江南苏州府长洲县 |
逝世 |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 江苏苏州府长洲县 |
出身 | |
| |
著作 | |
|
沈德潜(1673年—1769年),字
生平
沈德潜少年即以诗文闻名,但屡试不中,以六十六岁高龄中乾隆三年(1738年)戊午科举人,四年(1739年)己未科二甲第八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2],八年(1743年)一年之内连升五级,三月擢左春坊左中允,五月升翰林院侍读,六月升左春坊左庶子,九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九年(1744年)六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十年(1745年)五月升詹事府詹事,十一年(1746年)三月任内阁学士,十二年(1747年)升礼部侍郎,十四年(1749年)致仕,袁枚羡慕说:“沈归愚尚书,晚年受上知遇之隆,从古诗人所未有。”十六年(1751年)获赐御诗,其中有句云:“我爱德潜德,淳风挹古福。”刑部左侍郎钱陈群在旁唱和曰:“帝爱德潜德,我羡归愚归。”
可惜好景不长,沈德潜晚年编了一部《国朝诗别裁集》(即《清诗别裁集》),书中居然将钱谦益列为集中之首,乾隆帝阅后大怒,因钱谦益被乾隆帝钦定为贰臣,乾隆帝在序文中痛加训斥,说沈德潜“老而耄荒”,竟做出“非宿昔言诗之道”之举,谕令南书房诸臣删改重新锓板以刊行。年迈的沈德潜惴惴不安,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卒,终年九十七岁,追赠太子太师,谥文悫,入祀贤良祠。沈德潜死后,乾隆帝仍派两江总督高晋搜查沈家有否收藏钱氏的著作,还将沈德潜家中收藏的历来御赐物件全部收缴。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徐述夔诗案爆发,举人徐述夔所著《一柱楼诗集》诗词被告发有悖逆朝廷之语,沈德潜生前曾为徐述夔写传,称赞徐述夔的“品行文章皆可为法”,终被株连。乾隆帝下令大学士九卿议,“夺德潜赠官,罢祠削谥,仆其墓碑。”[3]
著作
沈德潜是清朝著名诗人,在诗歌理论方面主张格调说,反对钱谦益之后的重视宋元诗的风潮,也与袁枚的性灵说相对立。他在《唐诗别裁集序》中提出“既审其宗旨,复观其体裁,徐讽其音节。未尝立异,不求苟同,大约去淫滥以归雅正,于古人所云‘微而婉,和而庄’者,庶几一合焉。”编有《唐宋八家文读本》,另外他所编辑的隋代以前古诗选集《古诗源》。除《古诗源》外,还编有《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1]。唐诗选集《唐诗别裁》、唐明清诗选集《国朝诗别裁集》代表了他的诗歌创作观念,广受欢迎。
沈德潜诗作现存2300多首。有《沈归愚诗文全集》(乾隆刻本),包括[4]:
- 自订《年谱》1卷
- 《归愚诗钞》14卷(清高宗乾隆帝御赐序)
- 《归愚诗钞馀集》6卷
- 《竹啸轩诗钞》18卷
- 《矢音集》4卷
- 《黄山游草》1卷
- 《归愚文钞》12卷
- 《归愚文续》12卷
- 《说诗晬语》2卷
- 《浙江省通志图说》1卷
- 《南巡诗》1卷
参考文献
引文
书目
- 《沈归愚自订年谱》
- 《清史稿》卷305·列传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