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明华大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华大厦
Ming Wah Dai Ha
明华大厦全貌,南面地盘为当时兴建中之明华大厦第一期重建项目(2018年2月)
概要
类型资助房屋:出租单位
地点香港东区
地址筲箕湾阿公岩道1-25号
坐标22°16′43″N 114°13′52″E / 22.2786°N 114.23101°E / 22.2786; 114.23101
托建方 香港房屋协会
入伙年份1962年-1965年(重建前)
1978年(第3期:重建后)
2021年(第1期:重建后)
技术细节
座数12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重建前:3,169伙
现时:3,482伙
单套面积140至574 sq ft
13.0至53.3 m2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待补)
认可人口5,299(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
网站
mwdh.hk-cic.com/HKI/Chi/
地图
地图
重建前的明华大厦第一及第二期整体全景图(2012年9月)
B座和C座
明华大厦开幕牌匾

明华大厦(英语:Ming Wah Dai Ha)位于香港香港岛筲箕湾阿公岩道1-25A号,占地逾34万平方呎,邻近筲箕湾东大街筲箕湾站,背向鲤鱼门公园及渡假村,依山而建,由香港房屋协会发展,重建前的楼宇由司徒惠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于1962年至1978年落成,共13座(A-M座),分为3期兴建,以香港房屋协会创办人之一的何明华会督命名。

历史

明华大厦前身是木屋区绿宝村,1950年代清拆改建为明华大厦,1958年策划兴建时曾经命名为筲箕湾新村(英语:Shaukiwan Estate[1]

明华大厦旧A座于1965年落成,并于1976年拆卸重建,此前为一幢无独立厕所及厨房的大厦,当时部分居民选择迁往新兴建的大坑励德邨,其余多数选择邨内调迁安置。除了重建后的新A座采用楼级型平面规划设计及G座为全邨唯一采用十字型平面规划设计的楼宇外,其余10幢均采用长型平面规划设计。于2010年,在B至G座楼宇大幅度地改装原有设施,加建升降机塔及加铺地砖,加设门牌及指示牌,加装升降机及大厦大门。

重建

行人通道可往筲箕湾街市
I座和J座之间的休憩区及晒衣架

1976年香港房屋协会把旧A座拆卸,并于1978年完成新A座的重建计划。新A座仍然由司徒惠则师负责设计工作。

2010年代,香港房屋协会向城规会申请重建明华大厦,预计可以提供逾4,000个单位。计划重新兴建明华大厦为一个综合发展项目,拟建7幢公共房屋及2幢长者屋,楼高32层,分别提供3,170个及857个单位,总楼面约207万平方呎;另外有逾26万平方呎的休憩空间。

2010年,香港房屋协会为明华大厦其中7幢楼宇及户外设施进行大规模的复修及翻新,并且建议以混合发展方式重新兴建明华大厦,渗入长者屋的元素[2]。重建计划预备3份发展方案,以保留该旧屋苑建筑及文物价值等,构思中包括保存个别座数其中一幢建筑原状,或者以旧建筑材料复古复制一幢新建筑,方案亦提出于原址建立中央纪念公园等。

2013年3月14日,香港房屋协会向规划署提交更新发展方案,选择放弃保存屋邨部分座数,即将邨址全部楼宇拆卸重新兴建;此外,建议于原址兴建一座集体回忆用途的明华公园。规划署按照有关方案指出,为了确保计划效率,尽快进度,故此需要尽快作出决定,于3份发展方案中,排除当中维持保存一幢原有大厦原状的建议,因为不符合各方面规划原则及要求,由于保留使用多年而变得残破之大厦,亦即仿效石硖尾美荷楼等方法亦不可行。此外,规划署援引古物古迹办事处指出,明华大厦并非香港法定古迹,故此质疑其旧有建筑物之保存价值,并且指出,若果个别物业保留下来,可能违反规划等既定程序。有关方案于3月15日早上9时交予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3][4],同日,城市规划委员会接纳建议,明华大厦将会分批重新兴建,首批单位预计于2018年落成[5]

明华大厦第一期重建项目,分别设有2座30-31层高Y字型住宅大楼,标准楼层为每层18个出租住宅单位,空中花园分别设于第1座6楼及第2座7楼,单位间格分为1/2人,2/3人,3/4人及4/5人单位。两座楼宇由利安顾问有限公司设计,俊和集团承建。

2018年4月14日,房协向城规会递交最新发展方案,拟建4座公共房屋(包括在建两座)、1座长者屋及3座资助出售房屋,共3,919伙。

2020年,房协宣布明华大厦重建第二期将由巴马丹拿负责设计。

2021年4月2日,明华大厦重建第一期落成入伙,提供966个单位。因新建大厦租金较旧厦大幅上升,住户于首年将享有4成的租金减免,而减免幅度将按年递减1成, 于第5年才需缴付十足租金水平。截至2021年5月,本期大厦的三房单位为全港租金最高的甲类公共屋邨单位,每月租金高达港币6,814元。

2022年4月底,明华大厦第二期展开重建工作,房协推出“历史文化传承计划”,包括设立“细说明华”专题网页,记录邨内居民的故事及集体回忆。房协亦会挑选屋邨内的通花墙及怀旧信箱等珍贵物件作保留,重建后的新屋邨内将设立展览空间[6]。受第二期重建影响,连接宏华街的明华大厦升降机塔需要拆卸,房协开办住客专车往来明华大厦及筲箕湾望隆街,由冠忠巴士营运。

疑用不合格钢筋

2018年5月23日,《苹果日报》揭发重建地盘有分判商怀疑使用7.5吨未完成检测的钢筋,唯发现该批钢筋强度不合格。房协相信分判商为赶工偷步用未检测的钢筋,事后已暂停相关工程,并要求总承建商俊和建筑将问题钢筋全部拆走,事件导致20吨钢筋被弃用。至于是否涉及偷工减料,房协指暂时没有资料[7]

屋邨资料

重建前的楼宇

主要采用长形平面规划设计(B至F座及H至M座),而内部间隔设计强调采光和通风,中央的走廊两边均设开放式通风井,单位与单位之间用小桥连系,目的是让居民之间可以增加交往的机会、建立邻里关系。而单位面积由13至53平方米不等、每户均设独立厨厕,约六成单位设露台。而其余没有露台的单位,房协在每座长形设计大厦其中部分楼层设立一个共用晾衫房。房协指设置露台可减低成本和租金。而为减省建筑成本,除了让较高收入的住户入住的G座外,当时其他楼宇并没有安装升降机[8]

而G座则采用十字型平面规划设计,15层高,设2部升降机服务1-14楼,而每个标准楼层设16个住宅单位,全部住宅单位窗户则按预计将来房间位置预先设定好及设有露台,G座单位面积普遍较其他座数单位面积为大,14-15楼每层更设有2-3个相连大型单位,分别为14楼1401及1405室和15楼1501、1509及1513室,该等大单位均设有两个露台,一个储物室,且厕所与淋浴间分隔开两边。

1976年重建前的第一代A座座为工字型平面规划设计,9层高,不设升降机服务,中间为共用厨房,走廊前后尽头为共用洗手间,走廊中部为不设厨房及厕所的住宅单位。

另外,第一代A座原本为低薪公务员而建,不过由于采用共用厨房及浴室的设计,结果有大量住户申请调迁。房协到1972年决定清拆重建。

F座及G座旁新加的升降机大楼于2010年1月杪落成启用,并于2022年7月底正式封闭,进行拆卸工作。

重建后的楼宇

1978年重建后落成的新A座为梯级型平面规划设计,20层高,而每个标准楼层设30个住宅单位,设有4部升降机服务各层,所有住宅单位均设厨房及浴室。新A座已划入明华大厦第三期重建计划,预计将于2027-2028年间再次进行清拆重建。

2021年重建后落成的第1及2座为Y字型平面规划设计,30-31层高,并在6或7楼设置空中花园,全部楼层均设升降机服务,部分升降机更可到达天台,所有住宅单位均设有厨房及浴室。 部分单位在入伙前已装设冷气机及隔音窗。

现时楼宇

期数 楼宇名称(座号) 门牌号码[9] [注 1] 楼宇类型 落成年份 层数 每层伙数 每座单位总数(伙) 提供升降机服务的厂商
3 A座[注 2] 阿公岩道25号 梯级型--露台走廊式 1978年 20 30 600 乘宾(Sabiem)
2 B座 [注 3] 阿公岩道23号 长型--中央走廊式 1965年 9 32 288 通力(Kone)
(后期加建)
C座 [注 3] 阿公岩道21号 30 270
D座 [注 3] 阿公岩道19号 26 234
E座 [注 3] 阿公岩道17号 22 198
重建第一期 第1座 阿公岩道1号 Y型--中央走廊式 2021年 30 18(1-5楼)
16(7-30楼)
不设单位(6楼)
474 富士达(Fujitec)
第2座 31 6(地下)
12(1楼)
18(2-6楼)
16(8-31楼)
不设单位(7楼)
492

历代楼宇

重建前的明华大厦
楼宇名称(座号) 门牌号码[9] 楼宇类型 落成年份 拆卸日期 期数 层数 每层伙数 每座单位总数(伙) 提供升降机服务的厂商 重建后原地所属的楼宇 安置屋邨
A座 (第一代) 阿公岩道25号 公共厨厕式大厦 1965年 1976年 2 9 (待补) (无升降机) 明华大厦A座 [注 2] 励德邨
F座 [注 3] 阿公岩道15号 长型--中央走廊式 2022年5月 22 198 通力(后期加建) 明华大厦重建第二期 明华大厦重建第一期
G座 [注 3] 阿公岩道13号 十字型--中央走廊式 1962年-1963年 1 15 16 240 奥的斯(翻新前)
通力(翻新后)
H座 阿公岩道11号 长型--中央走廊式 9 24 216 (无升降机)
I座 阿公岩道9号 26 234
J座 阿公岩道7号
K座 阿公岩道5号 2013年11月 28 252 明华大厦重建第一期 同一屋邨空置单位
L座 阿公岩道3号 26 234
M座 阿公岩道1号 30 270

出租单位面积及编配标准

单位款式 编配标准 室内楼面面积
小型单位 1-3人 13.01至28.84平方米(140.0至310.4平方呎)
中型单位 4-6人 28.69至35.3平方米(308.8至380.0平方呎)
大型单位 6人或以上 49.1平方米(529平方呎)

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筲箕湾东大街
香港电车
  • 筲箕湾总站
阿公岩道
柴湾道
望隆街
红色小巴

曾居住名人

参考文献

  1. ^ 筲箕灣廉租屋. 华侨日报 (第10页). 1958-11-03. 
  2. ^ 「房協研重建明華大廈」,樓市情報,專題新聞,頭條網,《頭條日報》,2010年9月29日. [2013年11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0日). 
  3. ^ 设集体回忆保育公园明华大厦全部拆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3年3月15日
  4. ^ 明华大厦全部拆卸重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3年3月15日
  5. ^ 明华大厦决建保育公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方日报》 2013年3月16日
  6. ^ 房協在明華大廈展開首個「歷史文化傳承計劃」. 香港电台. 2022-04-23 [20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7. ^ 徐云庭、陈志伟、翁钰辉. 明華大廈趕重建 偷用不合格鋼筋 強度未達標恐變豆腐渣 房協叫停. 苹果日报. 2018-05-24 [2018-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4). 
  8. ^ 陈嘉文. 從建築細説 簡樸而人性化的堅持. 细说明华. [20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4). 
  9. ^ 9.0 9.1 差餉物業估價署-樓宇名稱 第一冊:港 島 及 九 龍 (PDF). 差饷物业估价署. 2020-10 [2020-1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14). 
  10. ^ 筲箕灣站—旺角砵蘭街. [2016-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11. ^ 西環—筲箕灣/柴灣. [2016-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3). 
  12. ^ 筲箕灣站—土瓜灣欣榮花園. [2016-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13. ^ 觀塘宜安街—柴灣站. [2016-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1). 
  14. ^ 九龍灣—柴灣站. [2016-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15. ^ 明華大廈重建 臨時安置欠透明度 房協調遷 長者住八樓無𨋢. 苹果日报. [2017-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16. ^ 四大天王-不老歌-經典回顧. 国际在线. [2014-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1). 
  17. ^ 郭富城赴日本宣傳 獲封“亞洲舞王”稱號. 新浪网. 2002-06-06 [2014-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注释

  1. ^ 见于各幢楼宇大门入口
  2. ^ 2.0 2.1 A座于1965年落成,于1976年拆卸,于1978年重建完成。
  3. ^ 3.0 3.1 3.2 3.3 3.4 3.5 于2010年获大规模地翻新及加装设施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