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福州城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末福州古城墙
乌山明城墙遗址福州古城演变纪略图

福州城闽东语福州城平话字Hók-ciŭ siàng[福州话读音])是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城池建筑,依照年代可以分为冶城、子城(建安郡城)、罗城、夹城(月城)、外城及福州府城。福州城是明朝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清朝福建省的省会,以及福州府及其两个附郭县闽县侯官县)的治所。

福州城的历史始于前202年,其时西汉高祖刘邦册封无诸闽越王,治理前闽中故地,无诸即于冶山周围兴建城池(冶城)作王都。子城是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时建安太守严高在越王山(屏山)南麓所筑的郡城,唐朝时有所增建。王审知执政时,分别于唐末昭宗天复年间在子城外环周围筑罗城,以及于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筑南北夹城。北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钱呈增筑东南夹城。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纳土归宋”,朝廷诏堕福州城。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福州知州程师孟根据子城旧基重筑福州城。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为了防御蒙古军南下,南宋朝廷又筑福州外城。景炎元年(1276年),宋端宗在福州称帝,升福州为福安府,城池又有所加固。灭南宋后,再诏堕福州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在夹城和外城的旧基上重筑福州城。辛亥革命后,福州城陆续拆毁殆尽。

福州城是位于今鼓楼区南后街的“三坊七巷”及城内“三山两塔”的发源地。由于宋朝时福州城内广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使福州城以及今日的福州也有“榕城”之称。

历史

冶城

福州冶山出土的闽越国宫殿的瓦当,被作为福州是冶城所在地的证据

汉高祖刘邦统一全国后,于前202年封无诸为“闽越王”。无诸即于冶山周围兴建城池作为王都[注 1]。因城池位于冶山,故名“冶城”。居住于城里的人主要王族官吏和士兵。由于西周以后,封建制度对诸侯王都的面积有所限制,大者不超过三百雉(即周围超过九百丈),以及福州城区陆地的形成,都是从北向南发展,因此当时除越王山、冶山一带有小片丘陵外,许多地方都是沙洲。汉时冶城之南,是水没地区[注 2],因而城池的面积不大。[2]

冶城城基无从实地查考[2],其旧址后来辟为球场[3][注 3]。1994年出版的《福州市城乡建设志》估计冶城故址在诸鼓岭以南,城隍庙以北,即鼓屏路福建省财政厅、商业厅、华林路和钱塘巷一带[2][注 4]。2008年,有福州市民在拆迁中的湖东路公正新村(公正农民新村)工地发现一段高约4米、长约150米的城墙遗址,当时福州民俗史研究者齐上志称其应是冶城城墙遗址[4]

子城

在三国以前,北方的汉族人民就已渐向福建迁移。由于人口增加,加上经济发展,原有单一的建安郡已经不适应社会生产。又因为原有的冶城地势不平,时任建安太守严高遂在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决定迁城[5],在越王山(屏山)南麓建子城,作为建安郡城[3]

中和年间,福州一带经济繁荣,人口大增,时任福建观察使郑镒再在东南隅进行拓修,北至今鼓屏路小阜,南至今八一七路虎节路口,东至今湖东路丽文坊口,西至今鼓西路渡鸡口[3]福州西湖东湖即因是次扩城取土而形成[6]。拓建后的子城的面积比旧城更大,城内官衙鼎立,郡衙在北居中,北靠城边,南设仪门,门在今鼓屏路湖东路口[3]

子城设有六个城门(列表如下),城门外均有护城河。[3]

子城城门
位置 南门 东南门 东门 西门 西内门 西南门
城门名 虎节门 安定门 康泰门 丰乐门 宜兴门 清泰门

罗城

唐末昭宗天复年间,王审知在福州一带执政,并出于“守地养民”的目的,在子城外围兴建罗城。罗城呈不规则圆弧形[注 5],东西宽约1.8公里,南北长约1.7公里,把子城包在罗城内。罗城北面将冶山围入,成为全城制高点;南面以安泰河为限,将大航桥以南已经形成的居民区商业经济区括入城内。福州遂有内外两重城垣:内重是政治统治中心及贵族居住地,外重是平民居住区和商业经济区。罗城的分区布局以大航桥河为分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经济区居城南[3]。自从罗城建成后,老百姓也可住到城里[7]。罗城强调中轴对称:城北中轴大道两侧辟为衙署,而城南中轴两边则分段围筑高墙,这些居民区成为坊、巷之始,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3]

为了适应福州多雨、多台风的气候,罗城城墙全部用砖砌筑,城砖都印有“威武军式样制造”的字样,砖的大小“以开元尺为准,长一尺八寸,厚三寸”。罗城用这样精致的砖砌筑,在当时全国是少见的[3]。2012年,考古人员在文儒坊垃圾转运站旧址的空地的地表之下发现了一段唐代城墙遗迹,该段城墙属于罗城[8]

罗城设有八个城门(列表如下)。[3]

罗城城门
位置 南门 东南门 东门 东北门 北门 西北门 西门 西南门
城门名 利涉门 通津门 海晏门 延远门 永安门 安善门 善化门 清远门

夹城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王审知又筑南北夹城,将屏山的一部和乌山、于山三座山都围入城内,人谓之“月城[注 6][9]。夹城北起屏山,南至南门兜,西至善化坊,东至东门[6]。南北夹城建成,罗城的民居被分置在大街的两旁,分段围以高墙,称为“坊”[7]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自立为王,国号“大闽”,定都福州城。王延翰在城内修了许多宫殿,增加了福州城的声色[9]

外城

王审知死后,福建连年战争不止,最后归吴越统治[10]。北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钱呈出于加强防御的目的,增筑东南夹城,即外城。外城设置了新的城门、楼阁、便门、敌楼与护城河[11]。罗城、夹城与外城遂形成福州“三山两塔”的城市空间格局:由南向北阙门重叠,七重高大城楼矗立于城市中轴线之间。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纳土归宋”,由于朝廷顾虑有反复,朝廷诏堕福州城[2][12]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朝廷命时任福州知州曹颖叔逐渐修复,自严胜门起先筑150丈。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为了适应工商业和防御的需要[13],时任福州知州程师孟又增修西南隅之950丈墙城,扩至丰乐门止,费时2年4个月[6],后来城区又向西扩展到今鼓西路元帅庙河沿,新的西门取名“丰乐门”,并将都仓(今旧米仓)围在城内,又在城上修建楼阁9座[注 7],同时疏浚护城壕,架桥12座[注 8];程师孟当时以“七重楼向青霄动”之语记述福州城之壮观[2]。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13],蒙古军南下进逼东南各省[6],南宋朝廷又筑福州外城[13]。景炎元年(1276年),宋端宗在福州称帝,并升福州为福安府,城池又有所加固[13]。不过在增筑外城的诏令颁发6年后,南宋即告灭亡,故终宋之世,福州城不能尽复旧观[6]。元灭南宋后,以其坚固难破,害怕为起义军据有,下令堕毁福州城。这是第二次毁掉福州城[13]

福州府城

明朝

明代福州府城图,引自《福州府志》(万历癸丑刊本)

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时任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为了抵抗明军,又重筑福州城,虽然并不坚固,但是为明清的福州府城打下了基础[13]。由于福州是省会,必须加强防御,并显示政府的威严,因此福州的城墙要高大,防御工事要完备[14]。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13],驸马都尉王恭在夹城和外城的旧基上[15],基于元代的基础重建福州城[13],并“修砌以石”[14]。重建时,王恭先在屏山巅修建一座作为各城门楼样本的谯楼“样楼”,从该楼中可望大海,故又名“镇海楼[11]。洪武六年(1373年),福州府城又被重加修治,“并筑楼橹,周而覆之”[14]

福州府城周3349丈,高2丈1尺7寸,阔1丈7尺[14],共有7个城门(列表如下[15])、4个水关[13]、62座敌楼、98个守宿之铺(警铺)、2684间战屋[14],北跨屏山,南绕乌山和于山[15],东南面又有壕沟,从而成了后来抵御海盗的一座坚固的城堡[13]。福州府城上还建有数量众多的堞楼和女墙[15]

福州府城城门
东门 西门 南门 北门 水部门 汤门 井楼门

洪武九年,改福建等处行中书省为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仍以福州府城为省会[13]。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又置福州卫福州左卫福州右卫,治所都在福州府城内。在明朝,福州府城不仅是福建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而且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6]。福州府及其两个附郭县(闽县及侯官县)亦治福州府城,两县依城中的南北中轴线——宣政街与南街——分区治理[15]

清朝

清代福州城墙
《福建省会城市全图》(鼓楼前陈文鸣刻坊)

清朝继续以福州府城为省会,并且不断地加修城垣,福州府城愈益坚固[16]世祖顺治年间,时任浙闽总督李率泰又将城墙加高增厚,福州府城因此更加壮观[14]。清廷其后在福州府城内大兴府学、县学,扩充和兴建鳖峰、凤池、共学、越山等书院,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因此,福州的经济文化比之明朝,又有一定的发展[16]。绵延的福州府城也框定了福州城市空间的基本格局,此后直到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拆城筑路,才使福州府城这一封闭空间改变。根据《福建省会城市全图》,沿着福州府城内南北主干大街“宣政街”和“南大街”,分布着布政使衙门、总督衙门、学政衙门、文庙、侯官学、侯官县等机构,而沿着福州府城内东西走向的主干大街“新街”,则分布着按察使衙门、盐道衙门、粮道衙门、万寿宫等官方衙署或祠庙[15]

19世纪中期来到中国的公理会(又作“美部会”,American Board Mission)传教士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如此形容当时的福州城[15]

福州府城的十二条主要大街(列表如下)共同构成福州府城的基本空间格局。“街”的两侧,分布着纵横各异、长短大小不一的“巷”。清朝末年,闽县和侯官县两个附郭县的“巷”共有260条。福州府城的“巷”也称“坊”、“里”,是城内最基本的空间单位,一般由一段面积适中、相对独立的巷弄及其两侧的屋宅组成。福州府城的“巷”的形制可以是直巷,也可以是曲巷,甚至是秃头巷,一般有一端临靠大街,内部往往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15]

福州府城大街
街名 位置
宣政街 自鼓楼前达于还珠门
南街 还珠门达于南门
新街 宣政街之右(今按察司前)
后街 南街之右
西门大街 横鼓楼之南,西达于西门
北街(俗名土街) 折而北,达于北门(府治之西)
北门后街 北街之左
东街 还珠门之外折而东,达于东门
仙塔街 南达于故津门城
井楼门街 北达于井楼门
汤门街 达于汤门
馆前街 仙塔街折而西(福星坊内)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其中规定“凡府厅州县治城厢地方为城,其余市镇村庄屯集等各地方,人口满五万以上者为镇,人口不满五万者为乡”,自治单位范围同时须“以本地方固有之境界为准”。分属闽县与侯官县的福州府城被组合进同一个“城”自治单位,并建立“闽侯城自治会”。“闽侯城自治会”的相关事权,由“闽侯城议事会”和“闽侯城董事会”两机关分别承担。[15]

现存城墙

公正古城墙/于山古城墙
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鼓楼区
公正新村(公正古城墙)
于山南门(于山古城墙)
分类古建筑
时代待定(公正古城墙)
明(于山古城墙)
认定时间1992年

辛亥革命后,随着近代武器的出现,城垣渐失去军事上的防御作用。同时,为了发展交通,福州的城墙在1911年后陆续拆毁殆尽[2]。1913年3月,废福州府,并闽县和侯官县为闽侯县[17]。1946年,析林森县城[注 9]为福州市[16]。现存福州府城城墙遗址在于山五一广场(于山古城墙)、南门兜冠亚广场(乌山古城墙)、观风亭公正新村内(公正古城墙)三处,是反映福州古城垣演变的重要史迹[18]

1992年,公正古城墙与于山古城墙以“古建筑”的名义分别获登录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为59处第三批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2008年,有福州市民在拆迁中的湖东路公正农民新村工地发现一段高约4米、长约150米的城墙遗址,当时福州民俗史研究者齐上志称其应是冶城城墙遗址[4]。2012年,考古人员在福州文儒坊垃圾转运站旧址的空地的地表之下发现了一段属于罗城的唐代城墙遗迹与大量宋代房屋遗迹[8]

公正古城墙是明代福州府城的东城墙,周围原本是密集的居民区,现存城墙包括地基在内估计有300米长,是福州保存最好的古城墙[20]。于山古城墙长十余米,在拆除停车场后被发现[21]。城墙使用“丁顺砌法”堆砌,让城墙更牢固[22]。2018年,福州市文物局对于山古城墙遗址实施保护展示提升工程[18]。2019年,福州市文物局对于山古城墙开展二期景观环境升级改造,改造于山古城墙一带成展示福州2200多年建城史的遗址公园,设置展示福州城六个历史时期的城池图的古城墙演变景墙,并在前广场的地上铺设1864年《福建省会城市全图》地雕,预期6月完工[23]。乌山古城墙遗址长约15米,高约3米,墙分上下两层,每层1米多高,第二层只剩半堵墙[24]。2019年1月29日,福州市文物局对乌山古城墙遗址为期一个月的改造工程完工,并使之变成微型遗址公园;公园在31日正式对外开放[25]

文化影响

从福州东百中心大厦鸟瞰三坊七巷

福州城是“三坊七巷”及“三山两塔”的发源地。唐代罗城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筑高墙,并形成坊、巷等居民区,也是今日的“三坊七巷”的起源,而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更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唐末五代以来,福州城内即拥有“三山”[注 10],故福州又有“三山”的别称[27],而罗城、夹城与外城也共同形成福州“三山两塔”的城市空间格局[2][12]:南北夹城将屏山的一部和乌山、于山三座山都围入城内[9],在夹城和外城的旧基上重建的福州府城亦北跨屏山,南绕乌山和于山[15]。此外,在宋英宗治平年间,福州市民遍种榕树,至神宗熙宁、元丰之时,“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使福州城以及今日的福州也有“榕城”之称[13]

参见

注释

  1. ^ 《史记·东越传》称其“都冶”,而《汉书·闽越传》亦谓其“都东冶”。[1]
  2. ^ 清郭柏苍《蓖析草堂集》称:“相传汉时海航锭于还珠门外(今鼓楼区贤南路口)”。明王恭《冶城怀古》谓:“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2]
  3. ^ 《三山志》称:“冶山即今欧冶池山,唐刺史裴次元于其南辟为球场”。1958年,一块残断唐碑在冶山被发现,该碑亦记录此事。两者互相印证属实。[3]
  4. ^ 《三山志》称:“闽越故城,今在府治北二百五步。”《闽都记》谓:“将军山一名冶山,在贡院西南,闽越故城。”《读史方舆纪要》云:“闽越王无诸开国都冶,依山置垒,据将军山、欧冶池以为胜。”1994年出版的《福州市城乡建设志》依以上记载作估计。[2]
  5. ^ 节度推官黄滔形容当时罗城的居民区东西宽、南北狭,像一粒横列的椭圆形的鸡蛋。[7]
  6. ^ 南北夹城又可分别称“南月城”及“北月城”。[6]
  7. ^ 该9座楼阁分别为:蕾宣楼、西湖楼、五云楼、三山楼、清徽楼、泰山楼、堆玉楼、缓带楼、坐云楼。[10]
  8. ^ 该12座桥分别为:虎节门大桥、清泰门雅俗桥、发苗桥、义和桥、宣秋桥、长利桥、仁爱桥、乐游桥、群乐桥、开通桥、便民桥、宜兴门桥。[10]
  9. ^ 1933年5月复分为闽县、侯官县两县,1934年7月复并为闽侯县,1943年10月改称林森县[17]。孟庆远所著的《中国古代史常识》误作“闽侯县城”[16]
  10. ^ “三山”即乌山(闽山)、于山(九仙山)与屏山(越王山)。[27]

参考文献

引用资料

参考书籍

参考学术文章

参考新闻报导

参考政府报告

  • 福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报告). 福州市人民政府. 2006. 

延伸阅读

  • 曾意丹. 福州古厝.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 [202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福州年鉴. 《福州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202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歷史足跡. 中国文化研究院. 2015 [202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