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開明街鼠疫災難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落選開明街鼠疫災難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4年3月4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24年3月2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浙江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浙江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浙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評選

開明街鼠疫災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歷史-事件-中國大陸,提名人:PaintWoodSt邀請你了解你的家鄉是否出版過《民國日報》並歡迎補充:) 2024年2月26日 (一) 20:09 (UTC)[回覆]
投票期:2024年2月26日 (一) 20:09 (UTC)至2024年3月4日 (一) 20:09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4年4月3日 (三) 20:10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1. 日本在日內瓦參與並且簽訂《關于禁用毒氣或類似毒品及細菌方法作戰議定書》……日本簽署《日內瓦議定書》後……—前句建議用回原文《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然後在加上括號(即《日內瓦議定書》);後句可改為「日本簽署《議定書》後……」,無須重複加上內鏈
  2. 自1937年8月16日,櫟社機場首次遭到日寇空襲以來—日寇改為日軍
  3.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作戰課的荒尾興功、支那派遣軍參謀井本熊男、南京1644部隊長代理增田知貞共同進行了關於細菌戰實施的協商。—其實沒有太大問題,只是我建議避免濫用「進行」,把動詞名詞化。本身協商是動詞,簡單改為「共同協商關於細菌戰實施的細節」也可表達同一意思
  4. 日本關東軍發佈了「關作令關東軍作戰命令丙第659號」—這個應該是「關作令[關東軍作戰命令]丙第659號」?
  5. 支那派遣軍與負責細菌戰、由731部隊、1644部隊抽調而來的奈良部隊在杭州進行協商—都是避免濫用「進行」的問題,可以改作「支那派遣軍與負責細菌戰的奈良部隊(成員由731部隊和1644部隊抽調而來)在杭州協商」
  6. ……用來儲存雨水。這些雨水被用來飲用和煮飯。」—建議合併句子,「用來儲存可供飲用和煮食的雨水」
  7. 早期響應一段,建議按照時序書寫。第二段時間由10月30日跳至11月2日,但第三段又回到11月1日,有點奇怪。尤其是第二段稱「開明街……短短3天內已有超過10人死亡」,但第三段又稱開明街出現死者。另外「出現死者」這個說法好像有點怪,改為有人突然死亡?
  8. 針對疫區內的物資處理問題,設立了財產登記處,對所有疫區內的房屋和物品進行了登記。—誰設立財產登記處?另外進行了登記,簡單地寫為「登記疫區內的所有房屋和物品」便可
  9. 疫區外圍建起了一丈高以上的空斗牆……牆外還挖掘了3尺寬、4尺深的隔離溝—請參考Wikipedia:格式手冊#時間、數字、度量衡,度量衡一般應採用國際單位制。丈/尺(=多少厘米/米?)
以上。--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轉轉心情人又照舊 2024年3月1日 (五) 05:46 (UTC)[回覆]
首六項代改了。(1)我修改後的寫法是「1925年6月,日本在日內瓦參與並且簽訂《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通稱《日內瓦議定書》)……日本簽署《日內瓦議定書》後……」。(4)全文既然只出現一次,那直接寫「關東軍作戰命令丙第659號」即可。(6)我修改後的寫法是「儲存飲用與煮食用的雨水」。Sanmosa Šče ne wmerla Ukrajina, ale ne Wže woskresla Ukrajina 2024年3月1日 (五) 06:37 (UTC)[回覆]
  • (!)意見(調查—流行文化):
  1. 1940年11月29日,《時事公報》刊登新聞稱,11月28日,日機襲擊了金華,並除了投放毒氣外,還投放了革蘭氏陰性桿菌,企圖對無辜民眾進行攻擊。—可簡化為「……日機於同月28日襲擊金華,除了投放毒氣外,還投放革蘭氏陰性桿菌,攻擊無辜民眾。」
  2. 參與會議的微生物學家陳文貴指出,日軍在中國進行了細菌戰—可用「發動細菌戰」代替「進行細菌戰」
  3. 容啟榮等人於1940年12月下旬前來浙江進行調查。—還是避免濫用「進行」的問題。
  4. 容啟榮等人在安平旅館邀請了各負責人進行了談話—同上
  5. 蘇聯在伯力開始了對日軍細菌戰戰俘的審判—「蘇聯在伯力開始審判日軍細菌戰戰俘」便可
  6. 日本關東軍第731部隊和第100部隊及日本駐華遠征軍「榮」字第1644部隊所進行的實驗與生產工作是為了探究和製造細菌武器以及研究使用此種武器的方法。—句子過長不利閱讀,需拆分
  7. 首次確認日軍進行了細菌戰—同2,可用「發動細菌戰」代替「進行細菌戰」
  8. 海曙區委宣傳部、區文廣新局、區文物管理所和寧波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一同建立了天一商圈黨群服務中心二樓的「寧波開明街鼠疫災難陳列館」。—句子過長問題
  9. 陳列館入口右側的曲面牆上記錄着所有遇難者的名單。—記錄着所有遇難者的名字/記錄着遇難者的名單
  10. 另外,「了」字在全文共出現101次,但我認為有部分是多餘可以刪除的。
以上。--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轉轉心情人又照舊 2024年3月1日 (五) 10:52 (UTC)[回覆]
感謝指正,以及Sanmosa的協助,剛剛依照建議進行了更改,另外可以提一點:
  • 早期響應一段,建議按照時序書寫。第二段時間由10月30日跳至11月2日,但第三段又回到11月1日,有點奇怪。尤其是第二段稱「開明街……短短3天內已有超過10人死亡」,但第三段又稱開明街出現死者。另外「出現死者」這個說法好像有點怪,改為有人突然死亡?——因為11月2日的《時事公報》是報道11月1日及以前的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更早發生,但可能這樣或許確實會造成部分讀者理解上有些跳躍,所以就按照你的意見改了。
PaintWoodSt邀請你了解你的家鄉是否出版過《民國日報》並歡迎補充:) 2024年3月1日 (五) 13:49 (UTC)[回覆]

雖然北極熊支持,可是我還有一些理解上的問題,直到1940年10月末襲擊引發寧波鼠疫流行,是什麼意思? 是指直到1940年的10月末才引發月初的寧波鼠疫流行嗎? 不過,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條目。

日本駐華遠征軍「榮」字第1644部隊」中的「日本駐華遠征軍」的連結為何是「中支那派遣軍」?Sanmosa Šče ne wmerla Ukrajina, ale ne Wže woskresla Ukrajina 2024年3月2日 (六) 12:49 (UTC)[回覆]
@Sanmosa因為原文稱為日本駐華遠征軍,應當是受到英文翻譯為Expeditionary Army影響,將派遣軍二度轉譯成遠征軍,但個人感覺問題不大,無意改動。當時查閱Template:日本陸軍方面軍模板,發現中支那派遣軍符合描述,而且1644部隊也稱中支那防疫給水部,所以就添加了此連結。但現在看起來,確實是支那派遣軍是更合適的連結。--PaintWoodSt邀請你了解你的家鄉是否出版過《民國日報》並歡迎補充:) 2024年3月2日 (六) 13:19 (UTC)[回覆]
  • 這種垃圾條目也有改善的價值?你鼻子上面眉毛下面長的是啥。我已經添加了十七個意見。你們自己參考吧。--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3月3日 (日) 17:25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沒有覺得很怪--HYHJKJYUJYTTY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6:03 (UTC)[回覆]
  • (?) 喵喵喵?順路過來看看條目。
    • 1. "石井四郎曾經向?承認,將細菌直接裝在炮彈內投撒的方法是很少有成效的,"
      2. 主語異常句:「在20世紀上半葉,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內,針對日本政府和與日本侵略行為有關的公司提起數十起戰時賠償訴訟。」
      3. 斷言可考慮更新引用(2005)以支持或註明日期:「日本政府從未正式承認日軍實施過細菌戰。」 值得注意是的主編引用的來源顯示是日本法院承認了這一點,不予展示在條目中是否有失中立?
      4. "伯力審判的消息傳到中國後,《浙江日報》於1950年2月7日刊登新聞,稱浙江省人民政府衛生廳職員王毓榛、鄭介安、俞漢傑、金秋等四人「為擁護蘇聯對日本細菌戰犯的審判」,提出書面報告[誰?],指出當日機連續在浙江各地散佈鼠疫細菌時不但不加以處置,反而為日軍掩飾,譴責當時的浙江衛生部門。 查原文為:「1950年2月7日《浙江日報》又刊登新聞稱浙江省人民政府衛生廳職員王毓榛、鄭介安、俞漢傑、金秋等四人「為擁護蘇聯對日本細菌戰犯的審判 提出書面報告 詳述日寇當時在寧波、衢州、金華等地散佈鼠疫細菌殺害中國人民的經過 對於容啟榮等赴浙「敵機散毒」調研,稱「當日機連續在浙江各地散佈鼠疫細菌時,國民黨反動政府接到報告後,不僅不採取適當措置,反而百端為敵人掩飾,認為敵人不致使用細菌戰,尤其不相信寧波、衢州、金華等地鼠疫系日機所散播,且對當時浙江衛生機關加以譴責,推卸鼠疫蔓延責任。」 我認為這是完全失敗的重述
      5. 條目內文:「11月5日,《時事公報》刊登一篇名為《推究病源》的文章,否定「敵機散毒」猜想,並提出「本地疫源」說。文章指出,此次在本地開明街東后街一帶發生的類似鼠疫事件,最初被懷疑是由敵機散毒引起的。但通過事實推論,可能存在以下因素:東后街一帶曾有城濠一道,填塞河基時多以垃圾堆填。在垃圾堆中,不可避免地會有死鼠夾雜其中。由於死鼠長時間腐爛,或者垃圾中孳生毒菌,一旦侵入人體,就會引發類似鼠疫的發生。故而此次寧波方面鼠疫的源頭與1938年慶元鼠疫類似,都是本地源頭,是由於「死鼠腐爛」或「垃圾醞釀毒菌」導致鼠疫的發生。」 輕度改寫自《據之以史實:1940年寧波鼠疫「敵機散毒」記憶之形塑》「是日《時事公報》刊登《推究病源》一文,否定了「敵機散毒」猜想,並提出「本地疫源」說 此次本埠開明街東后街一帶之發生類似鼠疫,初疑為敵機散毒所致。但以事實而推想,約有下列之因素:東后街一帶,昔有城濠一道,當填塞河基時,聞□段多以垃圾堆填。垃圾堆中,不免有死鼠夾雜在內,因年久月深死鼠腐爛,或由垃圾醞釀毒菌,一旦侵及人身,致有是項鼠疫之發生 6 從這則報道可知,此次寧波方面鼠疫源頭如1938 年慶元鼠疫一樣,系本地源頭,乃因「死鼠腐爛」或「垃圾醞釀毒菌」致使鼠疫發生。」 囧rz…… 看得出來編者治學嚴謹,完整地表達了原意。但你維畢竟不是治學嚴謹的地方,重述擦邊抄襲我也懶得費力氣。
      總結(=)中立:就條目總體質量而言,來源豐富,考慮的角度甚多,該選題的領域也有較多的著作和研究可以提供角度和事實。從個人立場而言,我很相信ChatGPT等LLM能帶來極大的便利,在條目編寫而言,可能帶來核查困難和文辭華麗的假象,尤其是你給它文段去重述而不是讓它自個去編的情況下。出於我不多的巡查經驗,我對高頻率的重複引用和長段單一引用保持警惕。由於我和人站內站外對主編的評價,理應避嫌,我在此僅提供一些對條目的意見並交公論。--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6:13 (UTC)[回覆]
      排版失敗,算了。--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6:14 (UTC)[回覆]
  •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多處語句如「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中國浙江鄞縣城關鎮開明街一帶發動生物戰,造成開明街鼠疫災難,即寧波細菌戰。」(明明可以把粗體留在第一個詞彙卻要這樣玩?)「本地條件」(恕我吐槽我不知道這是什麼)「並最終會轉移到人類宿主身上」「同時,在這些房屋地下,曾經是一條小河,後來在東大路擴建時由業主購買並填實,但有些地方仍然是河道,堆積污物,很難用其他方法進行徹底消毒。」(分詞構句?)「火勢蔓延到東大路對面的街屋,使其外牆燻黑,冒起火星。」(被動句?)「直到1960年代,這片被焚毀的區域仍被稱為「鼠疫場」。」(until?)「一般認為,鼠疫暴發前,會首先在本地的老鼠中傳播,但此次襲擊中並沒有發生。」根本不中文--SunAfterRain 2024年3月3日 (日) 16:17 (UTC)[回覆]
  1. MOS:BOLD沒有規定粗體的位置,即使提了也只是說第一句,根本沒有說要在一開頭。
  2. 「本地條件」已改為「實施條件」。
  3. 不清楚「分詞構句」是什麼意思,我倒是好奇這個河到底填實沒填實,為什麼填實了還有河道?這句話逗號太多,不中文,應該斷成兩句話或者用分號連接。
  4. 已經改為「熏黑了外牆並冒起了火星」。
  5. 已改為「但此次襲擊中這種現象並沒有發生」。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4年3月3日 (日) 16:25 (UTC)[回覆]
因為有些我沒有要回應我就不用列表了 1. 我講的是大多是英文翻來的條目的現象 3. 大概率是英文的分詞構句直接翻譯沒有修飾 5. 直到...不是中文 6. 一般認為出現在那個地方不是中文 7. 我剛才就在想說會不會有人只改我提到的結果還真的哩,下面還很多類似問題--SunAfterRain 2024年3月3日 (日) 16:35 (UTC)[回覆]
3還是看不出原文,這句確實需要改就是;56不見得有問題,如果6+在的話或許可以問問他的意見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4年3月3日 (日) 17:08 (UTC)[回覆]
關於第三點,我估計這個河道就像en:Covering of the Senne一樣,有部分還留着做地下暗河,暗河裏都是垃圾。--HNlander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6:57 (UTC)[回覆]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綜合上面兩票(Heihaheihaha、SunAfterRain)的意見,行文問題較多,有些是中文使用者中少見的行文錯誤,影響讀者理解,與機翻的負面影響類似。很多看不出應該如何修正,需要主編支持。因此反對。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4年3月3日 (日) 16:42 (UTC)[回覆]
我傾向於選擇改善後(+)支持。關於「高頻率的重複引用和長段單一引用保持警惕」的說法,如果只是根據<ref>模板來看引用頻繁程度,倒也算是誠實。但我相信站內有大量利用{{Sfn}}寫作的條目,完全屬於這種類型,因為會反覆引用同一本書,或者同一篇論文,按照Heihaheihaha的說法,就變成了抄襲嫌疑,這個認定方法值得懷疑。另外參考香港中文大學的指引
抄襲是抄錄他人著作(特別是書寫作品)作為自己的著作的行為。
  • 最明顯及大幅的抄襲是將整篇文章、整節、整段或整句抄錄而不加註明。這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 倘未有註明資料來源,即使只抄錄數字或意譯(沒有實際抄錄任何文字)亦可構成抄襲。
依照以上指引,我們可以進行判斷。在此案例中,首先並沒有發現「整篇文章、整節、整段或整句抄錄而不加註明」,也就是沒有原文直抄,也沒有不加註明。其次也沒有「未有註明資料來源,即使只抄錄數字或意譯」,因為所有的被指控抄襲的句子,都給出了來源。所以難稱得上有抄襲行為。
維基百科不是一個追求創新性的地方,所有的研究都是WP:非原創研究,無可避免地會和一些來源的表達產生相似。但基於WP:可供查證方針,我們對所有相似段落進行了合理的歸屬,並沒有宣傳這項研究、這個觀點、這個說法,是屬於維基百科的。讀者可以透過來源自行去閱讀更完整的解讀。另外本站中,WP:抄襲並未稱為社群接受的方針指引,我認為此方面尚待完善。--HNlander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7:17 (UTC)[回覆]
@HNlander您說的有道理,可以考慮看看en:Wikipedia:Close_paraphrasing嗎?CV的定義各地都有差異,我是不敢妄下結論的,只是是討厭打擦邊球的行為--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7:37 (UTC)[回覆]
我相信閣下可以看見,您所提供的文章開篇第二段就是:

在合理的範圍內,只要材料不侵犯版權,並在文中註明出處,有限度的近似意譯和引用都是適當的。對於對於有偏見的觀點陳述,應當在文中引述,例如,在分句、句子或者段落中寫明歸屬,如加上「約翰·史密斯寫道……」,並且加上引文腳註。如果同一內容只有有限的幾種表達方式,也可以採用有限的近似轉述。

所以從這一段還可以得知,輕度改寫不一定侵犯版權,和WP:侵犯版權還不是一回事。--HNlander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8:02 (UTC)[回覆]
@HNlander請注意:我沒有給他下侵權的結論,我也建議您不要輕易下沒有侵權的結論;我想這裏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希望您看完而非盲人摸象。--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8:18 (UTC)[回覆]
此外,這裏是GA評選,不是存廢討論,WP:抄襲是GA的要求,以WP:抄襲並未稱為社群接受的方針指引為辯護理由是在鼓勵抄襲嗎?--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8:26 (UTC)[回覆]
抄襲與否我不作評價,這個問題各界爭論不休,我不認為在此問題上有明辨是非的人.--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8:33 (UTC)[回覆]
我之前的回覆里並沒有下WP:侵犯版權的結論,而且我也基本看完了文章,確實有些可以商榷的地方。
  • 第一點,近似改寫和抄襲是什麼關係?以下我羅列了閣下提到的文章中關於二者之間關係的描述:
    • 近似轉述而不註明出處可能構成抄襲[1]
    • 即使內容是可證實的公有領域或根據兼容的自由許可發佈的,近似轉述也可能與維基百科有關抄襲的指引相牴觸。[2]
(!)意見:因此,由於文章基本上都給出了來源,很難說此處有抄襲行為,我們應當只討論近似改寫的事情。
  • 第二點,近似改寫什麼時候侵犯著作權?以下我羅列了閣下提到的文章中關於二者之間關係的描述:
    • 事實和想法不受版權保護,但創造性表達受到保護。「美洲駝是一種毛茸茸的山羊,表情懶惰,喉嚨起伏。就像一個不成功的文學家。」——說美洲駝是一種毛茸茸的動物,也許它有一個長脖子,這是可以接受的。這些都是事實。但使用「懶惰的表情」和「起伏的喉嚨」等短語可能會侵犯版權。[3]
    • 如果來源創造性地對名稱、標題、短語或表達方式進行組合、選擇或排列,過於緊密地遵循它可能會侵犯其版權。[4]因此,在「如何寫出可接受的內容」章節,提到合適的做法是:
      • 從多個來源收集相關主題並向自己解釋:重點是用自己的單詞和句子結構重新表述或總結信息主體[5]
      • 不要按照來源提供的順序來解釋信息。[6]
    • 以及,如前文提到,在合理的範圍內,只要材料不侵犯版權,並在文中註明出處,有限度的近似意譯和引用都是適當的。對於對於有偏見的觀點陳述,應當在文中引述,例如,在分句、句子或者段落中寫明歸屬,如加上「約翰·史密斯寫道……」,並且加上引文腳註。如果同一內容只有有限的幾種表達方式,也可以採用有限的近似轉述。
(!)意見:首先,這篇文章對名稱、標題、短語的組合順序,是否是和某處來源類似的?
  • 首先是語句上的相似性,雖然拼湊得很糟糕,但並沒有照搬原來的詞語和結構。這一點,也從之前的更改意見中可以得到驗證。都說是「拼湊」,而並沒有說是「照抄」。
  • 其次是段落的相似性。Heihaheihaha提出的段落,確實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在整篇文章中,似乎佔比又不大,但不確定別的地方。從文章整體來說,大段內容引用出現的情況比較少,基本上都有重新排列的操作,應該可以通過改寫以糾正。
  • 從文章整體來說,可以通過其他文章的結構對比,以及引用的頁碼進行了解,很明顯並沒有按着原本的順序,而是中間有穿插別的內容,跳過內容,返回前文。說明條目的結構和原文應當是不同的,標題的選擇似乎差別也很大。
所以難說,你可以說是擦邊,但總感覺罪不至死。總是可以拯救的。--HNlander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9:15 (UTC)[回覆]
  • (!)意見。我是真的煩。主編自己拼湊完了自己都不讀,你們這些投支持票的也不讀,讓別人花時間讀這種垃圾內容,給這種垃圾條目挑毛病。你們不覺得羞恥嗎?
    1. 「作戰飛機由杭州筧橋機場出發,利用空投的小麥、玉米、棉布碎片和感染鼠疫跳蚤的沙子」——不是人話。感染鼠疫跳蚤的沙子是什麼?沙子會感染跳蚤嗎?、
    2. 「6月13日,日軍在紹興瀝海所一帶以空投大量白色粉末。」——以什麼?根據主編過往的行徑大概又是刪了一部分成分之後忘了改句子了吧?
    3.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作戰課的荒尾興功、支那派遣軍參謀井本熊男、南京1644部隊長代理增田知貞共同協商關於細菌戰實施的協商」——協商協商。協商協商。
    4. 「玉米和布匹上佈滿感染霍亂和鼠疫的跳蚤」——橫空出世玉米是哪裏來的?拼湊的時候又懶得讀了吧?
    5. 「1940年10月4日,衢州發現日機撒播小麥、烏麥等物品,這也是日軍生化部隊的首次襲擊」,那麼「從9月18日開始到10月8日,日軍對寧波共進行6次攻擊」,9月18日的時候的攻擊是第零次攻擊嗎?拼湊的時候忘帶腦子了?
    6. 「一些家禽吃地上的麥粒,第二天就死」——唐突地出現了一句口語不說,時態也不對。第二天就死,聽着像這些家禽賭氣不活了一樣。
    7. 「當天一共出現9人暴斃」——語病。口語的話就算了,維基百科條目正文需要用書面語。
    8. 「禁止各家自信掩埋屍體」——這個倒還好了,可以看出是拼音輸入法的錯誤。但你們這8個投支持票的為啥沒看到這個錯誤呢?是因為自信嗎?
    9. 「為此,縣府專門成立一個預防注射隊,覆蓋範圍從開明街疫區為中心,東至碶閘街,南至大梁街,西至南北大路,北至倉水街的城區中心,」——這個倒是應該把「從」改成「以」了。從……為中心並不是人話。看起來又像是拼貼以後懶得改好句子的結果。
    10. 「火勢蔓延到東大路對面的街屋,熏黑了外牆並冒起了火星。消防隊遂對準這排街屋,啟動水泵。」——典型的複製了一半就結束了。啟動水泵並不是一個事件的結果,而是手段。啟動水泵,水噴出來了嗎?火滅了嗎?不知道。
    11. 「容啟榮等人於1940年12月下旬前來浙江展開調查。」——在這個條目里「前來」的用法是錯誤的。這是主觀用語。顯然編寫者複製了來源中的敘述,並未以條目應有的觀點表達。
    12. 「這表明容啟榮和葉墨等人的調查結果基本與伯力士的判斷一致」——沒頭沒腦地出現了「葉墨」這個名字。他是誰?幹什麼的?什麼時候參加的?不知道。複製的時候又漏了一部分吧?
    13. 「但國民政府認為事關國際信譽不得謊報疫情,篡改這份報告,直至1950年才從檔案中重見天日。」——語病。國民政府為啥會1950年重見天日啊。
    14. 「731部隊長北野少指,最有效的方法是從飛機上散佈以及在地面上直接施放細菌」——這裏是北野(政次)少將的「將」被吃了。
    15. 「石井四郎曾經向承認」——向誰承認?刪句子成分又沒刪乾淨吧?
    16. 「《浙江日報》於1950年2月7日刊登新聞,稱浙江省人民政府衛生廳職員王毓榛、鄭介安、俞漢傑、金秋等四人「為擁護蘇聯對日本細菌戰犯的審判」,提出書面報告,指出當日機連續在浙江各地散佈鼠疫細菌時不但不加以處置,反而為日軍掩飾,譴責當時的浙江衛生部門。」——語病。「不加以處置」的主語缺失。
    17. 「大廳中間展示着沙盤,根據遇難者家屬胡鼎陽提供的《疫區總平面圖》還原當年開明街疫區的建築模型。」——「展示着」是不當表達。這是說明文,在這裏不是要狀貌用的,「着」的用法錯誤。可能是沿用了不合適的來源里的原文敘述。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3月3日 (日) 17:22 (UTC)[回覆]

已經代為更改。--HNlander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7:44 (UTC)[回覆]
有些譬如玉米的錯誤應該要向主編查證,真的是冗餘再刪,誰知道是不是漏了什麼東西。 ——魔琴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計劃 ] 2024年3月3日 (日) 18:09 (UTC)[回覆]
閣下可以看見英文原條目之前就有玉米的表達:

The Kaimingjie germ weapon attack consisted of corn and cloth infested with fleas. These fleas, infected with cholera and the bubonic plague, were airdropped over the area of Ningbo on October 27, 1940. Rats were infested with these fleas, which moved on to human hosts.

所以這並不是一個錯誤,也並不需要向主編查證,除非你想到英文版溯源。前文中或許沒有提到過玉米,並沒有影響到意思。後文中出現時,可以選擇省略這一不重要的內容。--HNlander留言2024年3月3日 (日) 19:23 (UTC)[回覆]
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是能簡單地代為更改的。主編寫條目的方法錯得很厲害,如果別人不能去查證參考來源,不可能有效地救治這個條目。比如,我前面提的第一個意見,現在被改成「裝着鼠疫跳蚤的沙子」,看似行文正確了吧?其實呢。主編所引用的來源並不能支持這個陳述。並沒有來源說有投放沙子。那麼為啥主編會寫沙子呢?因為主編是個胡亂抄寫拼湊的混蛋。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3月4日 (一) 01:14 (UTC)[回覆]
  • 之前有改了一些,發現還是有多處待改進:
    1. 「開明街上哀號聲此起彼伏,喪服裹身者比比皆是」這句大概從參考資料複製來的,不是百科全書的正常語調,應改寫或刪去。
    2. 「日、德、意國旗」、「登記冊的戶口信息」注意地區詞傳換。
    3. 「除貴重且可以消毒的東西可以帶出外」一句話兩次「可以」。
    4. 「當時的鄞縣縣府"燒"實施計劃,"毀"疫區的所有房屋」語意不明,猜測主編原意是「燒毀」疫區的所有房屋。
    5. 「消防隊遂對準這排街屋,啟動水泵以保護對面街屋」上面UUM君提到的部分尚未改善,另一下「這排」一下「對面」令人困惑。
    6. 「並不認為當時鄞縣鼠疫是由於「敵機散毒」所導致」。
    7. 「就會引發類似鼠疫的發生」,中文不會這樣用吧。
    8. 「提到1940年10月27日敵機襲擊鄞縣時在該區散佈小麥等物的情況」,但上面只提到10月27日有投下「大麥、小米、麵粉」,主編可能要再確認參考資料。
    9. 「因此無法確定與敵機之間的關係,"懷疑不足"」?
    10. 「國家並不需要由於國家行為引起的對個人的傷害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語句不通順。
    11. 流行文化一節只有一個段落,應該不用列點。

綜上,我認為該條目還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人人生來平等/Disney 100🎉 2024年3月4日 (一) 01:09 (UTC)[回覆]


上文已經有多位編者指出條目有各類問題,已經不是小修小補可以處理了,不符合優良評選的第二點要求,甚至可以加入多個維護模板,理應即時不合標準(雖說都快評選結束)。--Nostalgiacn留言2024年3月4日 (一) 07:19 (UTC)[回覆]

落選優良條目:8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票,4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票,未達標準--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4年3月4日 (一) 22:17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Close paraphrasing without in-text attribution may constitute plagiarism.
  2. ^ Even when content is verifiably public domain or released under a compatible free license, close paraphrasing may be at odds with Wikipedia's guideline related to plagiarism.
  3. ^ Facts and ideas cannot b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but creative expression is protected. The test of creativity is minimal. Hilaire Belloc's 1897 More Beasts: (for Worse Children) illustrates creative expression in his description of a llama: "The Llama is a woolly sort of fleecy hairy goat, with an indolent expression and an undulating throat; like an unsuccessful literary man." If this somewhat dubious source was used for the article on llamas and was still protected by copyright, it would be acceptable to say that the llama is an animal with a shaggy coat, and perhaps that it has a long neck. These are facts. But use of the phrases "indolent expression" and "undulating throat" might violate copyright. The original choice of words is part of Belloc's creative expression. Going further, the simile "like an unsuccessful literary man" is also creative, and is also protected. A clumsy paraphrase like "resembling a failed writer" might violate copyright even though the words are entirely different. More than the facts have been copied.
  4. ^ However, if a source creatively combines, selects or arranges names, titles, short phrases or expressions, following it too closely may infringe on its copyright.
  5. ^ Gather related items from the multiple sources and explain it to yourself: The point is to rephrase or summarize a body of information in your own words and sentence structure.
  6. ^ Don't paraphrase information in the same order it was presented from the source.

2公斤的鼠疫菌

金子順一的論文集中所寫的是2公斤的PX,而翻閱其論文無法得知PX指的是什麼,至少我沒有在原文中看到有說明,若有編者找到了煩請知會一下。PX指感染鼠疫的跳蚤這一點是很多對該論文的評述自行加上的,大多沒有解釋或者引用這一詞的出處。有一種說法稱P是鼠疫桿菌(日語:ペスト菌羅馬化Pesuto kin),X是印度鼠蚤Xenopsylla cheopis),因此得知PX指感染了鼠疫桿菌的跳蚤,聽上去較為合理。不管如何,若是2千克的鼠疫菌,那實在不知道怎麼稱出來的。--Irralpaca留言2024年3月5日 (二) 00:12 (UTC)[回覆]

多謝HNlander提供PDF的頁碼,但正如Irralpaca所說,該文獻只能支持在寧波投放了2公斤的PX。所以該文獻不僅不能單獨支持條目里的「投放了2公斤鼠疫菌」的主張, 反而是否定該主張的。如果我們對主編AGF,那麼大概是主編看了「龔晶晶. 寧波鼠疫慘案|得病的父親,被活生生釘進了棺木. 明州世相. 2018-09-19 [2024-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4) –通過澎湃新聞 」這個來源,採納了這個來源里的論斷,然後沒有仔細讀金子順一的論文,卻還是要加上這個論文作為連接,裝作查閱過的樣子以忽悠DYKC/GAC的審閱者和讀者。
寫條目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讀了多少來源,讀懂了多少內容,就引用多少。我知道不這樣做的維基人還是不少的。很遺憾我不可能吧這樣的維基人都逮住批評一下。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3月5日 (二) 02:33 (UTC)[回覆]

幾個問題

章節:調查-日本軍方-間接調查、寧波大學細菌戰調查會

除了第一句之外,似乎更應該用「後續」概括總結,考慮到後文是「審判」或許應該循大標題「調查」,隨後以國別討論當時的調查。而該章節餘下部分的放置位置應與寧波大學細菌戰調查會的位置、調查標題是否改為後續及調查宜再檢討。

(分隔)

「自從19世紀中葉起,寧波便是美國長老會差會傳教以及實施醫療活動的重地,故而在戰爭期間,城中有美國醫師及教士。」

這一句話在「實施條件」段落存在的意義不甚明瞭。若是斷定美國醫師的存在是為阻斷疫情傳播有所幫助,似乎後文沒有太大提及。若是他們作為交戰兩國外的第三方留下大量見聞錄作為文獻證據,可提及說明。

(分隔)

「最佳的細菌彈,能引起精神和經濟上的恐慌」(解決,已刪除)

原文此句為來源第28號參考文獻之報道,然請看金子順一論文原文:

  • 第一緒言第二段:吾人の現有兵器中其の質及特性に於て最も優れた彈種の一としてのPX(云々)
  • 第三説明第3條:(云々)尤より細菌戰の效果の真諦は他に更に精神的經濟的な恐慌を招來するに在るが(云々)

似乎與第28號來源內容有悖,首先性質最優的種類之一,不能稱之最佳;其次原文恐慌云云在闡述細菌戰,換一種類似武器亦有此特點,感覺不需提及。—— 西行寺海苔子 ハナノモトニテ 2024年3月5日 (二) 05:33 (UTC)[回覆]

>「最佳的細菌彈,能引起精神和經濟上的恐慌」
關於這部分我建議還是先移除相關內容。因為金子的論文是第一手來源,和第一手來源顯然矛盾的其他來源需要懷疑質量,而根據常識,這一類新聞報道在事實描述上不可信的情況很多。但我們也不應該直接基於金子的論文去歸納當時日軍作戰的考量,因為它不僅是第一手來源,而且作戰的考量顯然也不是這種文獻應該論述的。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3月5日 (二) 07:55 (UTC)[回覆]
同意該建議,已刪除有關文字。-- 西行寺海苔子 ハナノモトニテ 2024年3月5日 (二) 08:19 (UTC)[回覆]

追加

「衢州的空襲並未引起省政府的注意,後者反倒在關注並非由日軍引起的麗水慶元的鼠疫疫情。」(解決,已修正)

角標所示來源里沒有這句話。

(分隔)

全文多處段落標題似乎不能精準概括章節內容,需要對內容再編

諸如「日軍計劃」與「實施條件」(其他標題問題見上),前者已經開始使用武器明顯不是實施前的計劃,後者更多是在介紹寧波本身。—— 西行寺海苔子 ハナノモトニテ 2024年3月5日 (二) 08:47 (UTC)[回覆]

同意。但再編的話大概只能是去查閱來源重新歸納,實際上約等於重新寫一個條目了。我個人的建議是,把這個條目移動到草稿空間,然後重新從少到多,一點點查閱文獻,豐富條目內容。如果讓我自己來寫這種體量和題材的條目,我至少要花十幾個小時去查閱文獻。我相信作者大概花了30分鐘左右。無本之木你是很難扶起來的。--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3月5日 (二) 09:0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