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前統治家族首領列表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列表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政治專題 (獲評列表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列表級列表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列表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王位請求者

是日文不是中文……--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2:09 (UTC)[回覆]

典型的日式漢語,另覬覦者不存在不中立的問題。斯圖亞特王朝的後裔詹姆斯·弗朗西斯·愛德華·斯圖亞特被稱為老王位覬覦者,他的兒子查理·愛德華·斯圖亞特則是小王位覬覦者,都是這個譯法。——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9月19日 (一) 01:41 (UTC)[回覆]
覬覦在字典中解作「非分的希望或企圖」[1], 其實是貶詞--Nivekin請留言 2011年9月21日 (三) 11:14 (UTC)[回覆]
GOOGLE學術搜索「pretender 覬覦」,有一個結果,搜索「pretender 請求」沒有結果,so be it。——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0月15日 (六) 09:52 (UTC)[回覆]
[2]意為「希望得到不該擁有的東西」,似乎沒有貶意。--Gakmo留言2013年12月27日 (五) 10:29 (UTC)[回覆]

移動

建議改名:「現有王位請求者列表」→「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

現有王位請求者列表」 → 「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Ws227使用已經被駁倒的理由移動頁面,根本不存在中立的問題--115.152.119.162留言2014年8月4日 (一) 03:48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中的29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12日 (三) 13:11 (UTC)[回覆]

金毓嶂是王位覬覦者?

雖然我根據英文版本改善了王位覬覦者的定義,但是我對金毓嶂被列為中國皇位覬覦者有疑慮。雖然中國歷史上的確用過(嫡)長子繼承制,但是清朝採用的是秘密建儲制;所以儘管金毓嶂是幾個溥儀最近的親屬之一,我認為這不等於他就一定是現在中國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尤其是看到英文的有個模板"中國皇位覬覦者",我認為這真的應該討論一下。 - George6VI留言2017年7月22日 (六) 12:43 (UTC)[回覆]

英語維基頁面的原創研究而已,別以為那裏就是就比中文維基好——117.167.182.181留言2017年8月19日 (六) 12:00 (UTC)"[回覆]
同感。上個月我想要說服那邊的用戶改變這個中國王位覬覦者一系列的條目,就有用戶用這些理由一直阻止我:
"我的編輯/移動未能取得共識"
"紐約時報、有些書目之類的來源比來自中國的更為可靠中立"
"我的改變會破壞"覬覦者"系列條目的一致性"等等等。反正我已經盡力了,那邊也被搞得血跡斑斑,我真不曉得他們是一知半解還是固執己見,反正即使歷史事實就擺在眼前,我還是鎩羽而歸,因為不少英文用戶對維基百科規定更加了解,而條目秘密建儲制甚至連個來源都用不了,真希望有個什麼清朝詔書可以直接破除這場鬧劇。 - George6VI留言2017年8月20日 (日) 13:01 (UTC)[回覆]

不僅如此,而且稱丹增嘉措為「覬覦者」就太貽笑大方了,人家是覬覦者嗎?人家就是正統的達賴喇嘛,連中共都認可,只要他願意放棄藏獨立場也還一時半會沒法動他,最多只能好好培養一下下一轉世的愛國思想,這算啥覬覦,這就是正統 not a User:慎言慎行老法師寫維基?寫個屁! 2021年2月26日 (五) 13:3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8月2日 (四) 21:06 (UTC)[回覆]

建議改名:「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新名字」

Undefined」 → 「新名字」:「覬覦」這個詞語有「非法企圖」的意思,但是列表中的人物並非有非法企圖的王位覬覦者,而是「覆滅王室(家族)的當代合法繼承人」(Heads of former ruling families)。理論上,他們沒有復辟王位、顛覆政權的目的,就不應稱為「王位覬覦者」,但是他們可能仍有繼承宗族地位的權力。--O-ring留言2021年3月28日 (日) 22:36 (UTC)[回覆]

@O-ring 請問你究竟想把本條目移至何名?本條目列舉的人物仍有覬覦本國王位者,例如伊朗巴列維王朝王儲禮薩·巴列維自1980年10月31日起宣稱伊朗王位(1980年7月27日其父時已被廢的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逝世,1980年10月31日禮薩·巴列維正值20周歲生日,剛滿伊朗法定成年年齡),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二世自1973年6月1日被廢黜以來仍在繼續宣稱希臘王位,塞爾維亞卡拉喬傑維奇王朝王儲亞歷山大自其父時已被廢的南斯拉夫國王彼得二世於1970年11月3日逝世以來宣稱塞爾維亞王位。--Joker Twins留言2021年3月29日 (一) 04:54 (UTC)[回覆]
上面的討論已經有人說「覬覦」的意思是「渴望得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列表當中更多人物的情況,並不符合這個意思,例如琉球當主、普魯士親王、巴伐利亞公爵……大部分人物都是家長、家族領袖、爵位、宗親會的繼承者。有幾個有爭議的人物是關於宗族地位的繼承權,這個地位卻不能稱之為「王位」,真正有企圖將現有政權恢復為王權的「王位覬覦者」,可能只有少數幾個,所以不應該以少數的情形概括全體。我會建議移到「覆滅王室的當代領袖列表」、「歷史王國的當代繼承者列表」、「前王國的現今領袖列表」或其他適合的名稱。--O-ring留言2021年3月29日 (一) 09:02 (UTC)[回覆]
@O-ring 因為條目只能有唯一一個正式名稱,所以還請你給出唯一確定的具體標題。--Joker Twins留言2021年3月29日 (一) 09:34 (UTC)[回覆]
這不就是正在討論嗎?--O-ring留言2021年3月29日 (一) 10:12 (UTC)[回覆]
@O-ring 我是說請從你上面列出的幾個標題中選出最佳且唯一的方案。--Joker Twins留言2021年3月29日 (一) 10:29 (UTC)[回覆]
未完成:無足夠討論且請求着未提供明確的移動目標。--Kuailong 2021年4月17日 (六) 23:05 (UTC)[回覆]

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 前英聯邦王國

我發現 現有王位覬覦者列表 中近期被加入了前英聯邦王國 當中包含英屬印度/愛爾蘭/巴基斯坦等等 想詢問各位維基人 這部份可考証嗎--61.216.108.175留言2023年1月3日 (二) 04:43 (UTC)[回覆]

不可能所有前君主國都能算入這列表吧,尤其基本上所有前英聯邦王國多半是在宗主國英國同意下獨立的,理應不存在所謂「王位覬覦」問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月3日 (二) 16:14 (UTC)[回覆]
剛剛已看到其他維基人將此段刪除了
例外想詢問閣下對有關格呂克斯堡王朝 英國
這部份的想法
目前格呂克斯堡王朝該文章的模板中被加入了英國/英國國王 雖然在血統上有繼承 但是現在英國正式上還是屬於溫莎王朝 應此我想詢問是否該段
去比照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去調整比較好
將模板中的英國/英國國王去除 並新增分支 蒙巴頓溫莎
我的想法是溫莎王朝同樣在血統上繼承了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但因一戰的原因更名成溫莎王朝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同樣只寫到1917年)
這點和菲臘親王的後代雖然血統上屬於格呂克斯堡王朝 但因一些原因 所以王朝名依舊是溫莎王朝 我認為很類似--175.182.39.108留言2023年1月4日 (三) 12:15 (UTC)[回覆]
中文「王位覬覦者」應屬不準確之翻譯,pretender並不一定是要有繼位或復辟意圖。--Mosowai留言2023年1月5日 (四) 00:02 (UTC)[回覆]
理解 想詢問閣下對例一篇文章有關格呂克斯堡王朝文章內 英國 這部份的想法--61.216.108.176留言2023年1月5日 (四) 05:23 (UTC)[回覆]
對於 我的想法 比照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去調整格呂克斯堡王朝中的英國--61.216.108.176留言2023年1月5日 (四) 05:38 (UTC)[回覆]
而且放在模板中的都是實際在正式上使用格呂克斯堡王朝 所以才想能參考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去調整--61.216.108.176留言2023年1月5日 (四) 05:4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