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俄羅斯/優良條目
優良條目
庚子俄難是1900年7月17日至21日,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俄羅斯帝國以義和團破壞東清鐵路為藉口,對海蘭泡和清朝管轄下的江東六十四屯兩地中國居民進行的大屠殺,共造成約7000名中國無辜居民死亡。庚子俄難的稱呼來源自周繼功的《庚子俄難》一文,該文被收錄於《璦琿縣誌·第八卷》。因1900年是農曆庚子年,所以這兩次慘案被合稱為庚子俄難。自1858年《璦琿條約》簽訂後,海蘭泡被納入俄羅斯帝國版圖。江東六十四屯雖然保留了中國居民的永久居留權和清政府對居民的管轄權,但清朝並無此地的主權。早期由於俄國移民對於當地中國居民的經濟依賴,雙方尚能融洽相處。但隨着俄國移民的增加以及俄方對江東六十四屯地區的不斷蠶食,激化了雙方的矛盾,致使衝突不斷。最終,俄國以黑龍江事件為導火索,在兩地進行屠殺,釀成慘案。
普洛霍羅夫卡戰役是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庫斯克會戰進行期間於庫斯克東南方87公里的普洛霍羅夫卡爆發的戰鬥,由蘇聯紅軍第5近衛戰車軍團與德軍親衛隊第2裝甲軍交戰,此戰役也是軍事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車大戰。1943年7月5日,德軍展開「堡壘行動」,目標是消滅駐於庫斯克突出部一帶的蘇軍部隊,以重新取回東線戰場的戰略主動權。德軍將以南北兩翼的部隊向中部挺進,進行包圍殲滅戰,德軍共投入了3個軍團實行本次作戰。第9軍團負責攻擊突出部的北側,第4裝甲軍團與「肯夫特遣軍團」則攻擊南側,負責保護第4裝甲軍團的東面側翼之安危。蘇聯最高統帥部則早已預先得知德軍計劃,並在後者進攻處建設了多道縱深防禦的堅強防線、進駐大量兵力對應之。蘇軍佈署了「沃羅涅日方面軍」保護南側、「中央方面軍」則負責北側,另外還在後方駐紮了戰略預備隊——「草原方面軍」,待德軍攻勢力度衰弱後展開反攻。在德軍發動攻勢一星期後,蘇軍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攻。在南方的普洛霍羅夫卡一地,蘇軍投入了「草原方面軍」以阻止德軍第4裝甲軍團的推進,德蘇兩方下轄的主力裝甲(戰車)單位——第2親衛隊裝甲軍與第5近衛戰車軍團便在1943年7月12日,於普洛霍羅夫卡西部與南部綿延約20公里的弧形戰線上爆發大規模戰車戰,蘇軍第5近衛戰車軍團幾近毀滅,其物質與人力的損失遠超德軍,但成功阻止德軍佔領普洛霍羅夫卡、突破第三道防線和取得行動之自由,其損失亦能以強大的物質和人力儲備所彌補。不久,蘇軍發動全面反攻,德軍的所有部隊都撤離了普洛霍羅夫卡,蘇聯從此取得了東線戰場的戰略主動權,並再也沒有失去過。
波羅的海之路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00公里的人鏈,穿過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該三國被蘇聯佔領。 該示威也是波羅的海三國追求脫離蘇聯、各自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事件。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社會運動家藉此宣揚對獨立的看法;他們認為,蘇聯佔領三國是不合法的,三國獨立並非政治議題,而是道德議題。莫斯科的蘇聯政府以激烈的言辭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之間的關係。示威後6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
瑪麗亞·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是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與妻子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第三個女兒。她於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遭到布爾什維克軍隊逮捕,最後遭到殺害。瑪麗亞的妹妹也就是著名的阿納斯塔西婭,她在尼古拉二世全家遭到暗殺後,下落不明將近90年之久,後來也出現尼古拉二世全家唯一存活下來的人其實是瑪麗亞的說法。在1990年代,有人認為瑪麗亞的遺體並未出現在1991年葉卡捷琳堡附近的羅曼克夫墳墓中。俄羅斯學者在2007年發現其他遺體,後續的DNA分析證明尼古拉二世全家在1918年確實全部遭到謀殺。
第一次瓜分波蘭發生在1772年,是1772年至1795年間,造成波蘭立陶宛聯邦滅亡的三次瓜分波蘭之中的第一次。十七世紀末與十八世紀初,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地位一落千丈,由歐洲主要強國淪為俄羅斯的保護國。第一次瓜分背後的主要目的是擴展俄羅斯帝國勢力,以威懾普魯士王國及哈布斯堡奧地利帝國。日漸衰弱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國土,包括其中已被俄羅斯統治的部分,遭到它比較強盛的鄰國——奧地利、俄羅斯和普魯士——的瓜分,而使上述三國在東歐重新達到權力平衡。由於波蘭無力保衛自身國土,再加上外國軍力早已駐紮在波蘭國內,波蘭國會於是在1773年由上述三個政權召開的瓜分瑟姆中,承認了這次瓜分。
第三次卡爾可夫戰役是德國南方集團軍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間在圍繞卡爾可夫對蘇聯紅軍的一系列攻勢行動。德軍的行動代號為頓涅茨克行動,而蘇軍則稱為頓涅茨克及卡爾可夫行動。當德國第6軍團在史達林格勒被包圍後,蘇聯紅軍發動了更大規模攻勢以打擊德國南方集團軍的其它單位。然而連續數月之作戰令蘇軍損失慘重,2月19日,德國南方集團軍總司令埃里希·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利用新到增援的武裝親衛隊及2個裝甲軍發動反攻。雖然德國人戰力下降,德意志國防軍仍然側擊、包圍及打敗紅軍在卡爾可夫南面的裝甲部隊。德軍的反攻消滅了大約52個紅軍師及重新佔領卡爾可夫和別爾哥羅德,令蘇軍付出了大約70,000人傷亡的代價。
萊卡是一隻蘇聯太空犬,為其中一隻最早登上太空的動物,以及第一隻進入地球軌道的動物。她原先是一隻在莫斯科街頭被找到的雌性的混種流浪狗,後來於1957年11月3日被蘇聯以太空載具史普尼克2號送入太空。在萊卡進入太空時,宇宙航行對於乘客的影響幾乎未知,且當時也沒有離開軌道的技術,因此萊卡的太空艙無法被回收,萊卡註定會被犧牲。這次的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活體乘客能夠承受火箭發射以及失重的環境條件,並釐清生物體在太空中的反應。萊卡的實驗為人類進入太空鋪上了康莊大道。蘇聯一開始宣稱萊卡在太空中存活了四天,死亡的原因是載具內氧氣即將耗盡,因此在她窒息之前進行安樂死。然而到2002年,俄羅斯才透露,其實萊卡在進入太空的數小時後即死亡,且是因中暑而死。2008年4月11日,俄羅斯官方在莫斯科為萊卡建立一座紀念碑。
冬季戰爭是蘇聯與芬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的一場戰爭,自1939年11月30日開始,1940年3月13日結束。蘇聯建國以來一直對與芬蘭相接的國境存有異議,認為過於威脅到第二大城列寧格勒的安危,且芬蘭在獨立過程中與德國關係密切,蘇聯視其將可能成為德國入侵本國的幫凶,於是持續以談判、威脅或嘗試顛覆芬蘭政府的方式來解決其邊界問題,必要時直接透過軍事行動併吞芬蘭,重回以往俄屬芬蘭的地位。芬蘭方面則力保獨立之成果,視蘇聯為唯一的假想敵,持續以外交手段來避免戰爭。1930年代雙方數次談判未果,蘇聯決心訴諸武力。1939年11月26日,蘇聯以曼尼拉砲擊事件為由對芬宣戰並投入大規模的軍隊發起進攻,人數、飛機、戰車兵力皆有壓倒性數量,然而戰前其軍事領導人因斯大林於1937年的連串政治整肅而入獄或被處死,以致戰爭爆發時軍中只剩下經驗不足的高級將領和中級軍官。加上芬軍訓練精良、熟悉地形,導致蘇軍在冬季戰爭初期戰技拙劣、損失慘重,芬蘭則展現了遠超過蘇聯預計的抵抗能力。蘇聯於後期撤換指揮成員、改善作戰方式以及結合強大的物資優勢,終於突破了芬軍主防線,芬蘭因而求和。1940年3月,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割讓其11%的領土和30%資產予蘇聯,戰爭結束。冬季戰爭中,蘇聯投入巨大兵力卻損失慘重,國家聲譽也受到很大的傷害,也未達到原先征服芬蘭全境的目標。芬蘭則不僅保有了主權,還贏得了國際聲望。冬季戰爭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二次大戰的進程,蘇聯此戰中的表現也令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拉對發動侵略蘇聯的企圖更具信心,並開始着手聯絡芬蘭加入其計劃,最終引爆了1941年6月底的繼續戰爭,芬蘭同德國出兵奪回冬季戰爭中失去的土地。
波蘭戰役是納粹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德軍分作北、南、西三個方向以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9月中旬,德軍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9月17日,東方的蘇聯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議而入侵波蘭,開闢了第二戰場。10月6日,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被擊潰,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國。
普洛霍羅夫卡戰役是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庫斯克會戰進行期間於庫斯克東南方87公里的普洛霍羅夫卡爆發的戰鬥,由蘇聯紅軍第5近衛戰車軍團與德軍親衛隊第2裝甲軍交戰,此戰役也是軍事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車大戰。1943年7月5日,德軍展開「堡壘行動」,目標是消滅駐於庫斯克突出部一帶的蘇軍部隊,以重新取回東線戰場的戰略主動權。德軍將以南北兩翼的部隊向中部挺進,進行包圍殲滅戰,德軍共投入了3個軍團實行本次作戰。第9軍團負責攻擊突出部的北側,第4裝甲軍團與「肯夫特遣軍團」則攻擊南側,負責保護第4裝甲軍團的東面側翼之安危。蘇聯最高統帥部則早已預先得知德軍計劃,並在後者進攻處建設了多道縱深防禦的堅強防線、進駐大量兵力對應之。蘇軍佈署了「沃羅涅日方面軍」保護南側、「中央方面軍」則負責北側,另外還在後方駐紮了戰略預備隊——「草原方面軍」,待德軍攻勢力度衰弱後展開反攻。在德軍發動攻勢一星期後,蘇軍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攻。在南方的普洛霍羅夫卡一地,蘇軍投入了「草原方面軍」以阻止德軍第4裝甲軍團的推進,德蘇兩方下轄的主力裝甲(戰車)單位——第2親衛隊裝甲軍與第5近衛戰車軍團便在1943年7月12日,於普洛霍羅夫卡西部與南部綿延約20公里的弧形戰線上爆發大規模戰車戰,蘇軍第5近衛戰車軍團幾近毀滅,其物質與人力的損失遠超德軍,但成功阻止德軍佔領普洛霍羅夫卡、突破第三道防線和取得行動之自由,其損失亦能以強大的物質和人力儲備所彌補。不久,蘇軍發動全面反攻,德軍的所有部隊都撤離了普洛霍羅夫卡,蘇聯從此取得了東線戰場的戰略主動權,並再也沒有失去過。
波羅的海之路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00公里的人鏈,穿過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該三國被蘇聯佔領。 該示威也是波羅的海三國追求脫離蘇聯、各自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事件。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社會運動家藉此宣揚對獨立的看法;他們認為,蘇聯佔領三國是不合法的,三國獨立並非政治議題,而是道德議題。莫斯科的蘇聯政府以激烈的言辭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之間的關係。示威後6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
瑪麗亞·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是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與妻子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第三個女兒。她於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遭到布爾什維克軍隊逮捕,最後遭到殺害。瑪麗亞的妹妹也就是著名的阿納斯塔西婭,她在尼古拉二世全家遭到暗殺後,下落不明將近90年之久,後來也出現尼古拉二世全家唯一存活下來的人其實是瑪麗亞的說法。在1990年代,有人認為瑪麗亞的遺體並未出現在1991年葉卡捷琳堡附近的羅曼克夫墳墓中。俄羅斯學者在2007年發現其他遺體,後續的DNA分析證明尼古拉二世全家在1918年確實全部遭到謀殺。
第一次瓜分波蘭發生在1772年,是1772年至1795年間,造成波蘭立陶宛聯邦滅亡的三次瓜分波蘭之中的第一次。十七世紀末與十八世紀初,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地位一落千丈,由歐洲主要強國淪為俄羅斯的保護國。第一次瓜分背後的主要目的是擴展俄羅斯帝國勢力,以威懾普魯士王國及哈布斯堡奧地利帝國。日漸衰弱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國土,包括其中已被俄羅斯統治的部分,遭到它比較強盛的鄰國——奧地利、俄羅斯和普魯士——的瓜分,而使上述三國在東歐重新達到權力平衡。由於波蘭無力保衛自身國土,再加上外國軍力早已駐紮在波蘭國內,波蘭國會於是在1773年由上述三個政權召開的瓜分瑟姆中,承認了這次瓜分。
第三次卡爾可夫戰役是德國南方集團軍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間在圍繞卡爾可夫對蘇聯紅軍的一系列攻勢行動。德軍的行動代號為頓涅茨克行動,而蘇軍則稱為頓涅茨克及卡爾可夫行動。當德國第6軍團在史達林格勒被包圍後,蘇聯紅軍發動了更大規模攻勢以打擊德國南方集團軍的其它單位。然而連續數月之作戰令蘇軍損失慘重,2月19日,德國南方集團軍總司令埃里希·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利用新到增援的武裝親衛隊及2個裝甲軍發動反攻。雖然德國人戰力下降,德意志國防軍仍然側擊、包圍及打敗紅軍在卡爾可夫南面的裝甲部隊。德軍的反攻消滅了大約52個紅軍師及重新佔領卡爾可夫和別爾哥羅德,令蘇軍付出了大約70,000人傷亡的代價。
萊卡是一隻蘇聯太空犬,為其中一隻最早登上太空的動物,以及第一隻進入地球軌道的動物。她原先是一隻在莫斯科街頭被找到的雌性的混種流浪狗,後來於1957年11月3日被蘇聯以太空載具史普尼克2號送入太空。在萊卡進入太空時,宇宙航行對於乘客的影響幾乎未知,且當時也沒有離開軌道的技術,因此萊卡的太空艙無法被回收,萊卡註定會被犧牲。這次的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活體乘客能夠承受火箭發射以及失重的環境條件,並釐清生物體在太空中的反應。萊卡的實驗為人類進入太空鋪上了康莊大道。蘇聯一開始宣稱萊卡在太空中存活了四天,死亡的原因是載具內氧氣即將耗盡,因此在她窒息之前進行安樂死。然而到2002年,俄羅斯才透露,其實萊卡在進入太空的數小時後即死亡,且是因中暑而死。2008年4月11日,俄羅斯官方在莫斯科為萊卡建立一座紀念碑。
冬季戰爭是蘇聯與芬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的一場戰爭,自1939年11月30日開始,1940年3月13日結束。蘇聯建國以來一直對與芬蘭相接的國境存有異議,認為過於威脅到第二大城列寧格勒的安危,且芬蘭在獨立過程中與德國關係密切,蘇聯視其將可能成為德國入侵本國的幫凶,於是持續以談判、威脅或嘗試顛覆芬蘭政府的方式來解決其邊界問題,必要時直接透過軍事行動併吞芬蘭,重回以往俄屬芬蘭的地位。芬蘭方面則力保獨立之成果,視蘇聯為唯一的假想敵,持續以外交手段來避免戰爭。1930年代雙方數次談判未果,蘇聯決心訴諸武力。1939年11月26日,蘇聯以曼尼拉砲擊事件為由對芬宣戰並投入大規模的軍隊發起進攻,人數、飛機、戰車兵力皆有壓倒性數量,然而戰前其軍事領導人因斯大林於1937年的連串政治整肅而入獄或被處死,以致戰爭爆發時軍中只剩下經驗不足的高級將領和中級軍官。加上芬軍訓練精良、熟悉地形,導致蘇軍在冬季戰爭初期戰技拙劣、損失慘重,芬蘭則展現了遠超過蘇聯預計的抵抗能力。蘇聯於後期撤換指揮成員、改善作戰方式以及結合強大的物資優勢,終於突破了芬軍主防線,芬蘭因而求和。1940年3月,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割讓其11%的領土和30%資產予蘇聯,戰爭結束。冬季戰爭中,蘇聯投入巨大兵力卻損失慘重,國家聲譽也受到很大的傷害,也未達到原先征服芬蘭全境的目標。芬蘭則不僅保有了主權,還贏得了國際聲望。冬季戰爭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二次大戰的進程,蘇聯此戰中的表現也令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拉對發動侵略蘇聯的企圖更具信心,並開始着手聯絡芬蘭加入其計劃,最終引爆了1941年6月底的繼續戰爭,芬蘭同德國出兵奪回冬季戰爭中失去的土地。
波蘭戰役是納粹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德軍分作北、南、西三個方向以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9月中旬,德軍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9月17日,東方的蘇聯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議而入侵波蘭,開闢了第二戰場。10月6日,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被擊潰,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國。
基里爾·阿法納西耶維奇·梅列茨科夫,蘇聯軍事領導人,蘇聯元帥(1944年)。他於1918年加入紅軍,在俄國內戰中曾多次負傷,後入總參軍事學院學習和第1騎兵集團軍作戰。內戰結束後在多個軍區擔任參謀長,參與軍事改革,十分看重士兵訓練和改善交通的重要性。1936年作為蘇方軍事顧問參加西班牙內戰,回國後升任副總參謀長。1939年底的蘇芬冬季戰爭中,他率軍突破芬蘭的曼納海姆防線,獲得蘇聯英雄稱號。1940年8月到1941年1月間短期擔任蘇軍總參謀長,參與蘇軍「反侵略計劃」的制定。
蘇德戰爭爆發後不久,梅列茨科夫被捕入獄,在獄中備經拷打與折磨。三個月後他被釋放,派往西北方向。曾抵禦南下的芬蘭軍隊和奪取德軍控制的季赫溫,防止列寧格勒被徹底包圍。其後兩年裏,梅列茨科夫多次組織解除對列寧格勒的圍困的行動,經歷過柳班戰役的失敗和「火花」行動的成功。列寧格勒解圍後,組織了對芬蘭軍隊的進攻,迫使芬蘭退出戰爭。1945年在佩特薩莫—希爾克內斯攻勢中殲滅位於北極圈中的德軍,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1945年8月,梅列茨科夫指揮遠東第1方面軍參加八月風暴行動,迅速殲滅了日本關東軍主力,獲得了蘇聯最高軍事榮譽-勝利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