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利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帕埃斯圖姆韋利亞的考古地點的奇倫托和迪亞諾河谷國家公園,和帕杜拉的嘉都西會修院
世界遺產
韋利亞的希臘劇院廢墟
官方名稱Cilento and Vallo di Diano National Park with the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Paestum and Velia, and the Certosa di Padula(英文)
Parc national du Cilento et du Vallo Diano, avec les sites archéologiques de Paestum et Velia et la Chartreuse de Padula(法文)
位置 意大利歐洲和北美地區
標準 iii, iv
參考編碼842
登錄年份1998(第22屆會議
網站UNESCO的記錄(英文)

韋利亞(希臘語:Ἐλέα,羅馬化:Velia),古希臘時期成為埃利亞,是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亞大區薩萊諾省奇倫托地區的古代城鎮,由希臘人創建於公元前538–535年,是埃利亞學派哲學家巴門尼德埃利亞的芝諾的故鄉。韋利亞考古遺址,曾經位於一個海岬,現在位於內陸,中世紀更名為 Castellammare(意為「海上城堡」)。

歷史

約在公元前540年,這座城市以Hyele (Ὑέλη)的名義,由來自福卡的希臘人首次建立。這些居民先前為擺脫由波斯戰爭帶來的戰亂而移民至科西嘉島上的阿萊里亞,但隨後又因阿拉利亞海戰伊特魯里亞文明迦太基趕出城外。因此,埃利亞同樣屬於古希臘殖民地的一部分。這座城池很快便發展成為當時著名的商業城市,並在公元前4世紀時以意大利聯邦(Bundes der Italioten)的一分子參與了對抗大狄奧尼西奧斯的戰爭。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埃利亞扮演了羅馬親密友邦的角色,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更是暫時性地升格至軍事重鎮。公元前89至公元前88年,埃利亞(Elea)易名為Velia,成立了自治政府,並獲得了羅馬公民權。在這座城市的沿海地區,諸如西塞羅小加圖這樣富有影響力的羅馬公民,都可以享受優越的住宿條件。

由於貿易重心的轉移,加之港口的淤積,這座城市輝煌不再,並在公元9世紀左右遭到廢棄。今天,該城市殘存無幾的廢墟位於阿塞亞(Ascea)鎮附近,成為了奇倫托國家公園(Cilento National Park)的一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了世界遺產

錢幣鑄造

該城市自公元前500年左右開始鑄造自己的錢幣。早期的錢幣通常是沒有花紋圖案的。後來的則正面顯示着頭戴阿提卡頭盔的雅典娜女神,背面則通常是阿提卡樣式的貓頭鷹或是一頭獅子。這些錢幣首先只是銀幣,後來也逐漸(約在公元前350年到公元前300年)鑄造了銅錢作為零錢。[1]

考古公園

這座城市建築群中最古老、同時保存最為完整的城市群,是當時(公元前4世紀)的碼頭南面的Porta Marina sud,前城的城牆以及其北部的Rosa Port,這些建築都是由沙石建成的。在「南部地區」,一條長長的幹道(Via di Porta Marina)筆直穿過城區,將西北部的希臘式建築與東南側的奧古斯都式建築分割開來。越過這些建築,街道繼續向北伸展,連接了一處公元二世紀的浴池廢墟,還有一處希臘化時代留下的噴泉。街邊偏東矗立着阿斯克勒庇俄斯神殿,西邊則是建有衛城的丘陵,它大概從公元前300年修建成功,內置劇場,但直到羅馬時代才得以啟用,除此之外,它在公元前3世紀和5世紀還得到了擴建。[2]佇立其上,愛奧尼柱式雅典娜女神廟的地基清晰可見。除此之外,這裏同樣還擁有為數眾多的中世紀建築。

參考資料

  1. ^ Eva u. Wolfgang Szaivert, David R. Sear: Griechischer Münzkatalog. Band 1: Europa. Battenberg, München 1980, ISBN 3-87045-182-3, S. 127–129.
  2. ^ Martin Steskal: Das Theater von Velia – Bericht über die Ausgrabungen 2001. Jahreshefte des österreichischen archäologischen Institutes in Wien Band 7, Sonderdruck 2002.

座標40°09′34″N 15°09′16″E / 40.15944°N 15.15444°E / 40.15944; 15.1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