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爾伯塔奔龍屬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爾伯塔奔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世77–76 M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科: 奇異龍科 Thescelosauridae
亞科: 山奔龍亞科 Orodrominae
屬: 阿爾伯塔奔龍屬 Albertadromeus
Brown et al., 2013
模式種
合踝阿爾伯塔奔龍
Albertadromeus syntarsus

Brown et al., 2013

阿爾伯塔奔龍屬名Albertadromeus)是一滅絕奇異龍科山奔龍亞科恐龍,化石發現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晚白堊世後期中坎帕階老人組英語Oldman Formation,僅含單一物種合踝阿爾伯塔奔龍Albertadromeus syntarsus)。[1]

詞源

模式種合踝阿爾伯塔奔龍(Albertadromeus syntarsus)由卡雷·馬歇爾·布朗(Caleb Marshall Brown)、大衛·埃文斯(David C. Evans)、邁克·瑞恩(Michael J. Ryan)和安東尼·羅塞爾(Anthony P. Russell)於2013年描述並命名。屬名Albertadromeus取自化石發現地阿爾伯塔省及希臘語dromeus/δρομεύς(奔跑者),意為「阿爾伯塔的奔跑者」,指其善於奔跑的特徵;種名syntarsus取自希臘語syn/συν(連接)和tarsus/ταρσός(踝骨),意為「接合的踝骨」,指腓骨遠端與脛骨遠端融合的情況。[1]

描述

正模標本TMP 2009.037.0044由兩節背椎、一節尾椎、頸肋、骨化肌腱、左脛骨腓骨、一個不完整的右腓骨及零碎的跖骨和爪骨組成,顱骨尚未發現。作者指出,儘管已發現的骨骼很少,但保存狀況適中,因此仍提供了足夠的形態細節以用於物種鑑別。[1]阿爾伯塔奔龍是種善於奔跑的小型兩足新鳥臀類,脛骨比山奔龍略長,比帕克氏龍(ROM 804)、奇異龍(USNM 7757和RSM P 1225.1)、棱齒龍(NMHUK R5830)、橡樹龍(YPM 1876)和劍角龍(UALVP 002)長得多。[1]脛骨伸長與其善於奔跑的習性密切相關。[2]

鑑別特徵

根據布朗等人(2013年)的研究,本屬可根據以下特徵進行鑑別:[1]

  • 腓骨遠端縮小為一薄層,與脛骨前表面融合,長度為遠端三分之一(與畸齒龍科共有)
  • 脛骨近端外髁呈明顯的雙葉狀(與長春龍、始奔龍、棱齒龍、熱河龍、萊索托龍、山奔龍和掘奔龍共有)
  • 脛嵴向背側和前外側突出,導致脛骨背面末端向後傾斜(亦見於加斯帕里尼龍和微腫頭龍)

分類

布朗等人(2013年)建立新分類群山奔龍亞科,以區分與山奔龍關係更密切的物種和與奇異龍關係更密切的物種,其有效性由以下特徵支持:①枕骨大孔英語Foramen寬度為枕髁英語Occipital condyles寬度的20%至30%;②恥骨與骶肋相連;③肩胛棘尖銳而明顯;④腓骨幹橫截面呈D形。新分類群包括新發現的阿爾伯塔奔龍、西風龍、山奔龍和掘奔龍。支序分析表明,阿爾伯塔奔龍與西風龍和山奔龍形成演化支,與掘奔龍的親緣關係較遠,分支圖如下所示:[1]

奇異龍科 Thescelosauridae
山奔龍亞科 Orodrominae

TMP 2008.045.0002

掘奔龍 Oryctodromeus

阿爾伯塔奔龍 Albertadromeus

山奔龍 Orodromeus

西風龍 Zephyrosaurus

奇異龍亞科 Thescelosaurinae

帕克氏龍 Parksosaurus

長春龍 Changchunsaurus

何耶龍 Haya

熱河龍 Jeholosaurus

阿西尼博亞奇異龍 Thescelosaurus assiniboiensis

漠視奇異龍 Thescelosaurus neglectus

古生態學

阿爾伯塔奔龍正模標本發現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貝利河群英語Belly River Group運河溪(Canal Creek)地區的老人組英語Oldman Formation上層。該標本採集於一個兩米厚的細至極細砂岩單元中,該單元沉積於大約7700萬至76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坎帕階。標本現保存在阿爾伯塔省德拉姆黑勒英語Drumheller加拿大皇家蒂勒爾博物館的收藏中。

研究表明,老人組的古環境是一個古代沿海平原英語Coastal plain[3]該地層的已知物種包括:獸腳類的蜥鳥盜龍懼龍傷齒龍馳龍;角龍科的阿爾伯塔角龍開角龍准角龍冠飾角龍;鴨嘴龍科的短冠龍鈎鼻龍副櫛龍慈母龍冠龍及與阿爾伯塔奔龍共享棲地的其它恐龍。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Brown, C. M.; Evans, D. C.; Ryan, M. J.; Russell, A. P. New data on the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small-bodied ornithopods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Belly River Group (Campanian) of Albert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3, 33 (3): 495. doi:10.1080/02724634.2013.746229. 
  2. ^ Coombs, W. P., Jr. 1978. Theoretical aspects of cursorial adaptations in dinosaur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53:393–418.
  3. ^ Eberth, D.A., and Hamblin, A.P., 1993 , Tectonic,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ologic significance of a regional discontinuity in the upper Judith River Group (Belly River wedge) of southern Alberta, Saskatchewan, and northern Montan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30, 1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