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雨龍屬
造雨龍屬 | |
---|---|
已知部位示意圖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
下目: | †蜥腳下目 Sauropoda |
屬: | †造雨龍屬 Pulanesaura McPhee et al., 2015 |
模式種 | |
†始頸造雨龍 Pulanesaura eocollum McPhee et al., 2015
|
造雨龍(屬名:Pulanesaura)是種來自早侏羅世南非自由邦省的基礎蜥腳下目恐龍,模式種始頸造雨龍(Pulanesaura eocollum)的化石有至少兩個亞成體及成體的部分骨骼。[1]
發現
2004年馬修·邦南在自由邦省塞內考Spion Kop 932農場的一個小採石場發現了造雨龍的遺骸。挖掘工作於2004至2006年間進行,之後於2011年起由布萊爾·麥菲(Blair McPhee)進行他的論文研究。2015年麥菲、邦南、亞當·耶茨(Adam M. Yates)、約翰·內弗林(Johann Neveling)、尤納·裘尼赫(Jonah N. Choiniere)發表模式種始頸造雨龍(Pulanesaura eocollum)。屬名以塞索托語的「製造/帶來雨的人」Pulane來紀念挖掘化石時遇上強烈雨勢,並接上拉丁語「蜥蜴」後綴的女性形式saura;種名將古希臘語的「黎明」eo加上拉丁語的「脖子」collum,來象徵造雨龍是種非常基礎的蜥腳類,甚至尚未顯現出後期物種的代表性特徵-長頸子;全意即為「有原始頸部的帶來降雨蜥蜴」。[1]造雨龍是2015年發表於免費取閱期刊的18種新恐龍之一。[2]
造雨龍的化石有至少兩隻亞成體至成年體的部分遺骸。正模標本BP/1/6982是前部背椎,神經棘尖端遺失。其他參考標本包括兩顆單獨的牙齒、一個中部頸椎、五個背椎弓、單一個右胸肋、三個尾椎、一個左鎖骨、一個右肱骨遠端、一個左尺骨、可能的右中第四指骨、三個坐骨、左右各一脛骨、兩個後肢第一趾爪。化石掩埋於細密的砂岩,並緊密關連,加上形態一致,不同個體的同部位未顯示出差異,因此認為這些標本皆與正模屬於同一物種。產地Spion Kop 932農場的西南西偏西一公里處還有另一個上艾略特組更年輕錫內穆期層帶的恐龍盛產地,有發現更基礎的地爪龍和更小型的虹龍。[1]
分類
系統發生學分析將造雨龍列為衍化程度最低的蜥腳下目或蜥腳下目的姊妹群(根據對蜥腳下目定義範圍不同而變化),如下支序圖所示:[1]
板龍類 Plateosauria |
| |||||||||||||||||||||||||||||||||||||||||||||||||||||||||||||||||||||||||||||||||||||||||||||||||||||||||||||||
古生態學
造雨龍的骨骼姿勢顯示以低矮植物為食,不同於其他共存蜥腳形亞目。麥菲等人推測彼此存在棲位分化。其靈活頸部可幫助在覓食時避免經常移動身體而損失寶貴能量,往後蜥腳類將此功能發揮到極致。上艾略特組的環境主要以半乾旱的氾濫平原,植被集中於水道周圍,營造適宜多種蜥腳形亞目共存的棲地。[1]
參考來源
- ^ 1.0 1.1 1.2 1.3 1.4 Blair W. McPhee; Matthew F. Bonnan; Adam M. Yates; Johann Neveling; Jonah N. Choiniere. A new basal sauropod from the pre-Toarcian Jurassic of South Africa: evidence of niche-partitioning at the sauropodomorph–sauropod boundary?.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Article number 13224. PMC 4541066 . PMID 26288028. doi:10.1038/srep13224.
- ^ The Open Access Dinosaurs of 2015. PLOS Paleo. [2016-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5).